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_ 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__ 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 ________ 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B. 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C.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D. 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答案】B
【解析】“墨守成规”的意思是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墨守成规” 第二空应填“故步自封” 第三空应填“抱残守缺”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17年12月13日既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公审南京大屠杀战犯70周年
B. 由于国家放储蔗糖稳定市场的决定使得蔗糖价格没有条件进行提振导致蔗糖的价格还会呈现小幅下跌的态势
C. 随着各国实力消长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全球治理面临新局面世界向何处去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讨论焦点
D. 根据京东商城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京东的销售榜单中手机及配件家居用品和运动户外装备受到海外消费者热捧
【答案】C
【解析】A项不合逻辑去应掉“12月13日”
B项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应去掉“由于”或“使得”
D项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故选C
3.对下列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尝undersetcdot跂而望矣跂踮起脚
B. 而闻者undersetcdot彰彰清楚
C. 金石可undersetcdot镂镂雕刻
D. 而undersetcdot绝江河绝断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而绝江河“意思是“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绝” 渡过横渡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人类怎么样呢是否也遵循伯格受法则呢?如果是这样那么爱斯基摩人是不是比我们要大得多?要解释这个题首先得回一下人类演化的历史
B. 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C.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节仪说道“拿来”!
D.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答案】C
【解析】C项应删去“拿来”的引号
5.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总纲“木石前盟”隐括宝黛爱情悲剧冷子兴演说、林黛玉进府先后展示贾府“葫芦僧判案”揭示四大家族荣损与共太虚幻境暗示主要人物的归宿
B. 《红楼梦》运用多重视角来表现人物读者对“贾宝玉”的了解米自冷子兴、贾敏、林黛玉、王夫人、警幻仙姑等人口中、心中、眼中这种技巧使人物立体丰富文章灵活多变
C. 曹雪芹擅用“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创作手法如第三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伏笔林黛玉最终泪尽早亡
D. 贾雨村有才能干知恩图报淡泊名利他曾得到甄士隐的帮助作官后回报甄家娘子被诬告免职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得到贾政的举荐就在判案时照顾贾府姻亲薛家【答案】D
【解析】答案D.“知恩图报淡泊名利”错误贾雨村曾得到甄土隐的帮助为官后虽送了甄家娘子金银锦缎但在判案时为了自己前途没有把英莲解救回来“判案时照顾贾府姻亲薛家” 是为怕得罪人这些都不能说明他知恩图报“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是因为他不甘心沉寂四处游历找寻起复机会不是淡泊名利
6.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 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 字本义是生儿育女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八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C. 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 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而归
D. 皇太子皇帝的长子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居住于东宫故常以东宫代指太子
【答案】C
【解析】A.“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错
B.“十八岁”应为“十五岁”
C.正确
D.“皇帝的长子”错只有法定继承人(即皇帝的嫡长子)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是何等________、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②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________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③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开始________
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________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A. 浮浅悲哀运动已经
B. 肤浅悲哀蠕动一经
C. 肤浅悲愤蠕动一经
D. 浮浅悲愤运动已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
浮浅指浮在表面不切实际针对人的态度、作风等重点指人态度浮躁、思想浅薄、缺乏修养“肤浅”是表面的、浅薄的
、不深刻的通常用于文章、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重点指不够深入、浮于表面现象、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本处指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不深刻所以选“肤浅”
悲哀指伤心、难过与欢乐、幸福、乐观、高兴等相对悲愤形容悲痛而又愤怒本处和后面的“轻松”相对所以选用“悲
哀”
蠕动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运动物体位置不断改变的现象体育活动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
织、有目的的而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本处的主语是生物所以选用“蠕动”
已经副词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
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本处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就会产生使中国革
命的面目为之一新的结果所以选用“一经”
故选B.
8.
填入下面文段序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①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②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③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随后④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喷发⑥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答案】D
【解析】结合原句①句前说到“超级火山爆发的巨大的破坏力” 因而可以推测作者是
用实际举例来证明观点因而去掉“倘若”“假如”这样不具备说服力的猜想式假设排除B、C选项“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是“超
级火山爆发”的一种结果与后面的结果“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是
并列关系因而要用关联词“而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产生其他的后果需用“还” 最
后一句表示对前面一种观点持肯定态度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喷发
再反向说明自己的观点“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需用关联词“但……”故排除A选项最后答案为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
9.仿照下面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时空穿越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
洒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迈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词人的多愁善感, 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
问青天”时诗人的, 顾影自怜, 回味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时壮士的悲怀
壮行
【解析】仿写内容是有关酒文化的在内容上要体现了酒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特色在句式
上可仿照“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文人的多情善感”的示例进行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①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
不能忘记他
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 因为他凶
③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
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
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
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
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
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
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④所以每天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
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
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在
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
正当防卫吧
⑤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
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
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
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
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
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⑥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
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
了先生的怒骂
⑦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
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
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
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 ________ 不
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
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
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⑧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他
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
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
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那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
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
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 ________在这删削
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⑨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
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 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第③段集中刻画了国文老师的形象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
(2)赏析第⑦段画线部分“咬牙切齿”一词的表达效果
(3)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除了使表达形象生动之外还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赏析
(4)文章结尾段文字平淡却意蕴丰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 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
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解析】(1)内容上文章第三段“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
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
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运用叠词、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相貌的古怪和“凶”
手法上欲扬先抑“抑”体现在写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凶” “扬”体现在第七段徐先生自己选
辑教材“我”领教了他的才学他的朗诵提升了“我”对于国文的兴趣第八段徐先生批改作文追求简洁、硬朗的文风“我”受其影响
运用反衬手法用相貌的古怪和“凶” 来反衬先生的才华与品格之美使文章波澜起伏
先生相貌的古怪和“凶” 内心才华与品格美美丑交织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主题上作者写先生相貌生动而传神照应了前文“给我的印象最深” 由“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 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可知老师在学生心中印象之深即使与老师分别近50年仍然对老师充满怀念敬慕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先生的丑与凶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咬牙切齿”是神态描写一般形容人极端仇视或痛恨但也有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的意思老师在读书时“咬牙切齿” 足见老师阅读时情感之充沛朗读得气势十足令人深受震撼和感染这个词看似贬义却能够形象地展现出老师读书时那种抑扬顿挫和丰富情感十分生动形象
(3)这里采用借喻手法把文章冗长的部分比作“虚泡囊肿” 把文章精干有力的部分比作“筋骨” 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火眼金睛” 能够削除不好的留下最好的“我”“掏心挖肝”地写和老师“大墨杠子”到处打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我”写作文时的吃力、绞尽脑汁突出老师修改的决断与利落“虚泡囊肿”与前文“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形成呼应而“筋骨”一词又与“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相呼应足见老师批改作文水平之高侧面烘托出老师的才华与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由于老师能作出这样的修改“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对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故而这里的评价表达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激、敬慕之情
(4)结尾段第一句先写自己“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 作者五十年未见先生可笔下所写的先生依然栩栩如生其面貌神态、习惯动作依然历历在目足见作者对先生怀念之深时间之久
“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 则写出作者对未能再与先生一通音讯也未曾再见到先生一面感到十分的惆怅惘然
以上两句话为最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张本点出自己为未与先生通音讯、再见一面而先生已逝的惆怅又流露出作者对先生当年对自己悉心教导以及其高尚人品的崇敬怀念之情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1.(1)本诗朴素平实但情感深挚强烈比如写“风”的两句“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从的角度写出环境的特点“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则极富有的纵深感不禁让人想起唐人张若虚的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1.(2)请你从“小与大”的角度解读这首现代诗
【答案】空间/时间
【解析】
【答案】具体物象的小大之辨①辽阔的青藏高原之大若尔盖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点着油灯的陋室之小◎璀璨星河、灿
烂星空之大领取圣餐的孩子的“我”之小
抽象意义的小大之辨①大自然神秘力量之大个体微茫力量之小一◎恒久的时间、星空阔大的空间空旷渺远之大“河汉
无声”、“马群忘记了飞翔”的瞬间之小③宇宙的神秘旷远的无限性之大人类卑微渺小的客观性、局限性之小④诗歌所展现的
特定时间偶然的地点会有像观看星空这样的生活中忽略和遗忘了的事物或情景(小)体悟到的苍茫的神秘感干净纯粹
空灵而又深沉的震慑感觉(大)
【解析】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2.(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2.(3)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2.(4)本文结尾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春天正在画中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A. 很多人已经习惯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院中的鲁迅塑像显露出的温柔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
B. 在作者的眼中鲁迅先生的塑像与众不同它褪去了威严和神圣让作者感受到了鲁迅的温柔
C. 在本文中作者认为宽容到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做法是反人性的
D.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的视线在历史典籍的时光中穿梭对鲁迅先生予以高度评价【答案】B
【解析】
【答案】C
【解析】
【答案】①温柔他与许广平的爱情充满温情
②讲求情趣说起时尚衣着等头头是道
③具有孩子般可爱的顽劣天性看到有人随地小便
④是非恩怨分明有棱角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主张宽容的人”等
⑤博学多才有很多头衔、思想家
【解析】
【答案】①“我”结束回忆回到现实丰富了鲁迅在读者心中的形象
②与开头相呼应“我”是在春天的芬芳中拉开了对温柔的鲁迅先生回忆的序幕首尾呼应【解析】
13.(1)作者为什么说这次屠杀是“实在没有梦想到”“是万万豫想不到的”?
13.(2)解释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①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②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13.(3)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篇文章命名为“空谈”?谈谈你的理解
13.(4)作者是怎样看待“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烈士们的精神的?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对烈士徒手请愿却遭屠杀表示极度的震惊对段祺瑞执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凶残卑鄙感到出乎意料
【解析】这两个短语的含义可以从“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和“怎么能够料到这阴险的辣手”等语句中体会出来这些去请愿的人只是一些普通的学生且手上没有任何武器反动者去将他们残忍地杀害突出的就是反动者的残暴罪行反映出段祺瑞政府的凶残卑劣所以才有了作者“实在没有梦想到”“是万万预想不到的”
【答案】①活着的人要牢记烈士的事迹不要让烈士的血白流
②这种徒手的请愿只能是无谓的牺牲是应该改变对敌斗争的方法的时候了
【解析】第一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死掉了”这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出对死难者的一种哀悼之情也表明活着的人不能忘记烈士的英勇事迹第二句“但愿这样的情愿从此停止就好”这一句突出作者的一种希望这样的请愿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改
变是一种徒劳的牺牲
【答案】①这篇文章不会起到什么实际作用反动政府不会因为这样的文字而警醒和改
变②与烈士英勇的行动相比“我”是惭愧的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发出一点愤怒的呼喊这
样的呼喊太乏力
【解析】“空谈” 是作者愤怒的反语也是作者对自己只能以笔战斗、未能像烈士那样英
勇地投身枪林弹雨中去的自责想到这里作者的内心是惭愧的所以才有了这种感慨
【答案】鲁迅对烈士们的精神有敬仰但更多的是惋惜①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的行动
②认为这次死难的人员之多是极大的损失但这损失徒增哀伤③应该改变对敌斗争的
方法不能像三国的许褚那样要学会壕堑战④从最大的功效上看这次事件只能使人发
现反动派的阴毒之心
【解析】对于惨案中死难烈士的精神作者表达的是一种对烈士的敬仰但更多的是一种
惋惜的情怀这样徒手的一种方式不但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是一种白白的牺牲这样的
牺牲和死难是没有价值的不会有任何结果上的改变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分析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14.(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14.(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4.(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曼延重复层出不穷责无旁贷
B. 漫延重复屡见不鲜责无旁贷
C. 曼延反复屡见不鲜义不容辞
D. 漫延反复层出不穷义不容辞
【答案】B
【解析】(1)①曼延连绵不断的意思描述的是一种线性的伸展延长一般用于具体的
事物
漫延原意指水满溢而向周围扩散可泛指事物向四周扩散
根据语境用“漫延”合适
②反复指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重复(相同的东西)又一次出现
语境强调“再一次利用” 用“重复”合适
③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语境强调这种现象很常见用“屡见不鲜”合适
④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强调的是“责任”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多用于自己感觉道义上不能不这样做的事强调的是“道义”
语境强调“责任” 用“责无旁贷”合适
故选B
【答案】A
【解析】(2)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结合前后文确定选填句子的主语应是“垃圾分类”的
内容据此可排除B、D两项再根据后文的照应关系先讲“分类投放” 再讲“分类的目标、途径、处理” 选填句子应先说“分类投放” 再说“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这样
句意衔接更紧密据此可排除C项
故选A
【答案】D
【解析】(3)通读画线句可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加快和提高” 陈述不完整就更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