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社会焦虑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8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社会焦虑研究报告
篇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学生社会焦虑调查报告李新朝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学生社会焦虑调查报告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X级教
育学专业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社会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
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

在许多人看来,身边往往危机四伏,总有原因让
人感到不安。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希望能帮人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
原因。

二、摘要
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焦虑现象,且较严重。

三、关键词社会焦虑、大学生四、调查对象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201X级教育学专业100名本科生,其中男生18人,女
生62人。

五、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78份,回收率为78%,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100%。

六、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问卷由两部份组成:第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社会
焦虑量表。

问卷由20道选择题组成,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

七、数据分析与统计
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17.0中文版进行分析。

八、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社会焦虑总体情况
表2焦虑得分平均分
1、由表1可知,焦虑得分在40-49和50-59这两个阶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5.7%。

2、由表2可知,焦虑得分平均分为51.8205。

3、分析: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
焦虑现象,且较严重。

(二)大学生社会焦虑情况分析
表3性别和焦虑得分相关分析
表7独生子女和焦虑得分相关分析
表8性别和独生子女卡方检验
分析:
1、由表3、表4、表6可知性别、年级、生源地和焦虑得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均大于0.05,所以性别、年级、生源地和大学生的社会焦虑现象并无明显的关系。

2、由表5可知,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焦虑得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小于0.05,
可见是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其社会焦虑程度存在一
定的关系。

九、结论
社会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广泛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
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
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

这种社会性的焦虑往往直接由物质的原因而起,也突出地表现于物质生活,表
现于担心自己及家庭物质生活的现状和前景。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社会焦虑情况不了解和解决,它将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

对于这一现象的解决我认为我们的政府应:1、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应当是任何社会优先考虑的目标。

政府应创造条件,让每一位
社会劳动成员都能获得一份有稳定报酬的职业。

有了就业,就意味着有了相对
稳定的生活来源,就有了一个可预期的发展平台,有了缓解社会焦虑的基础性
前提。

2、大力推动社会公平。

“房奴、车奴、孩奴”等等,这些现实中人们
感受到的生活压力,表面看是经济问题,事实上也是社会问题,根本上讲,是
对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的无奈与无助。

上学、就业、个人发展??如果这些社会
活动都能按规则运行,不是拼关系、背景,而是靠能力、水平,人们的不安情
绪就会小很多。

3、尽快完善民生保障。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人们面临的社会风险,减少后顾之忧,对未来生活也就有了一个清晰的预期。

一句话,当人们不再为基本生计惶惶不安时,社会焦虑才可能缓解。

当然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要靠我们自己。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树立
自己的人生目标,乐观地面对现实中所遇到的困难,积极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201X级教育学A班李新朝 201X年12月20日
篇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研究报告
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研究报告
教育学院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
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由于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变,大学生的择业
心理也发生着变化,其中择业效能感就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心
理因素,对个体的职业选择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他们即将走向社会,奔赴工作岗位,同时他们又处在“大四毕业综合症”
的气氛中,呈现出迷茫、困惑、焦虑、不安、沮丧等各种心理状态。

因此,本
文想通过研究,一方面,了解分析大学四年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一般特点,并
探讨其在性别、专业和专业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探讨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新的就业制度下大四学生的状态焦虑程度,以及择业效
能感与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以便更系统详细的了解大四学生的择
业效能感及其心理状况,以便使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实施更有效的更为合理的职
业指导。

同时,就业压力甚至提前进入大一大二学生的心灵,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研究和辅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当前刻不容缓、
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焦虑作一概念界定,并在介绍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以期为高校开展针
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研究和辅导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问题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概念界定
从一般意义上讲,焦虑是对预期中的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损失或失败的一种情
绪反应。

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首先,焦虑是一种强烈的苦恼和受挫的个人感
觉和体验,因为焦虑是对不特定的、模糊的、无形的危险的反应,因此是一种
模糊的反映,它产生的原因是个体本身所不知道的。

其次,焦虑具有动机的意义。

焦虑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情绪,而且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
情绪。

如果引起焦虑的人或事物依然存在,那么这种焦虑的状态依然存在,个
体就需要积极活动去改变(降低或避免)这种状态。

因此,焦虑就成为个体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