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八路中学2018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八路中学2018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
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化合物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D.
C.
B.
A.
参考答案:
A

2. 同学们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有关二氯甲烷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 键角均为109°28′
C.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 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
D

3.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BaCl2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用CO2鉴别Na[Al(OH)4]溶液和Na2SiO3溶液
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参考答案:
A
【ks5u解析】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则二氧化硫与BaCl2不反应,但硫酸钡不溶于酸,可发生三氧化硫与氯化钡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A正确;
B.Ca(OH)2溶液与Na2CO3和NaHCO3均能生成白色沉淀CaCO3故B错误;
C.CO2与Na[Al(OH)4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CO2与Na2SiO3生成H2SiO3白色沉淀,故无法鉴别,C错误;
D.Br2(g)和NO2均能把碘化钾氧化成碘单质而使粉试变蓝,故D错误;故选A。

4. 下列操作中,不能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是
A.分别加入铁片B.分别观察外表
C.分别加入蔗糖D.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属于酸,都有酸性,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A.常温下,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现象不同,所以可以区别,故A不选;B.浓硫酸、稀硫酸都是无色液体,所以观察外表无法区别,故B 选;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能使蔗糖被氧化而变黑,稀硫酸不能使蔗糖被氧化,所以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C不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硫酸铜晶体变为无色,而稀硫酸不能使硫酸铜晶体变为无色,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D不选;故选B.5. 关于食物的酸碱性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后生成碳酸.硫酸.尿酸等,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B.葡萄吃起来是酸的,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C.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的
D.正常人人体内各体液pH总保持一定范围
参考答案:
B
考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它是指食物成酸性或成碱性,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
解答:解:A.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酸性食物,习惯上称为酸性食物,故A正确;
B.葡萄虽然很酸,在体内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剩下碱性的钾盐,因此属于碱性食物,故B错误;
C.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成酸性或成碱性,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故C正确;
D.正常人人体内各体液pH总保持一定范围,否则会产生酸中毒或碱中毒,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判断,难度不大,注意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不是根据口感来进行分类的.并非在味觉上具有酸性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柠檬酸虽然很酸,在体内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剩下碱性的钾盐,因此属于碱性食物.
6. 下列叙述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B. 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C. 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D. 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参考答案:
B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参考答案:
D

8. 八角茴香含有一种抗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莽草酸,其分子结构如右图。


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7H10O5B.遇FeCl3溶液呈紫色
C.能使溴水褪色 D.能溶于水
参考答案:
B

9. 某温度时,卤化银(AgX,X=Cl,Br,I)的3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AgCl,AgBr,AgI的Ksp依次减小。

已知pAg=-lgc(Ag+),pX=-lg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线是AgCl,C线是AgI
B.e点表示由过量的KI与AgNO3反应产生AgI沉淀
C.d点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
D.B线一定是AgBr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滴定操作的有关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
A. ①③②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参考答案:
B
11. 在氯化氢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是
A.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
B.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2p轨道
C.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
D.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3p轨道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Cl气体管道是否存在泄漏,可用醮有浓氨水的棉球进行检查
B.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实验中,可加入少量盐酸或硫酸增强导电性
C.同一可逆反应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平衡转化率
D.升高温度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
参考答案:
A

13. X、Y两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已知化合物X2Y中,X和Y的质量比为7:5,则 X 和Y 质
量比符合7:15的化合物是
A.XY2 B.X2Y3 C.X3Y2 D.X2Y5
参考答案:
B

14.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 Na+NO3- Cl- B.K+ Na+Cl- NO3-
C.K+ Na+ Cl-AlO2- D.K+ NH4+ SO42-NO3-
参考答案:
B

15.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反应物总能量反应开始后,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⑴盛装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式滴定管。

⑵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

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色变为色,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

⑶ 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⑤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⑥滴定操作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⑷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

⑸若只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会使所测酸的浓度值。

(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参考答案:
(1)酸(1分)
(2)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1分)黄(1分)橙(1分)半分钟内无颜色变化(1分)
⑶①⑤③④②⑥(2分)
(4)0.2000 (2分)
(5)无影响(2分)偏低(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生活垃圾主要含有C、H、O、S、Cl等元素,有人认为可直接将此垃圾在空地上焚烧。

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不合理。

(2分)因为垃圾中含有的S、Cl元素燃烧后会产生含硫、氯的气体污染大气。

(3分)

18. 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具有质轻、频率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已知A为
某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的单体,其转化关系如下:
(1)A的结构简式为。

(2)下列有关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写字母编号)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3)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种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
(1)2—甲基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2)C
(3)4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O2 2 C6H5CHO+2H2O
19. 请你设计实验鉴别NaHCO3和Na2CO3固体
参考答案: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