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合集下载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记录着人类的智慧和经验。

但在不同的历史学派和不同的历史学家眼中,历史的解读方式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历史学中的七种主要史观,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进化史观进化史观强调历史的线性演进和发展,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这种史观将历史视为一系列的进步阶段,人类在各个阶段逐渐发展和进化。

进化史观通常关注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二、决定论史观决定论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特定的决定因素所引起的。

这些决定因素可以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方面。

决定论史观着重研究历史事件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这些因素对历史走向的影响。

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的关系对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根据唯物史观,人类的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宗教信仰等。

四、意识形态史观意识形态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相互斗争和冲突的结果。

不同的观念和思想在社会中形成不同的阶级和派别,从而推动历史的变革和发展。

意识形态史观注重思想文化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五、历史唯心史观历史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于意识形态、精神追求或神的安排等意义超出人类感知范围的因素所决定的。

这种史观强调宗教、传说和神话等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将历史视为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和引导。

六、历史隐喻史观历史隐喻史观将历史视为现实世界问题的比喻和借鉴。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研究,历史隐喻史观试图从过去的教训中找到解决当下问题的启示和方向,以提供对现实情况更深入、更具启发性的理解。

七、后现代史观后现代史观质疑传统历史学的绝对性真理和客观性。

后现代史观强调历史是被叙述和解释的产物,史学是一种权力争夺的过程。

后现代史观追求对话、多元化和异质性,试图打破传统历史学对于权威叙事和大故事的限制。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详析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高中历史教学七大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七大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

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

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1、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

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

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3、近代化史观现代化也称近代化。

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历史史观有哪几种都是怎样区分的

历史史观有哪几种都是怎样区分的

历史史观有哪几种都是怎样区分的历史观的分类及介绍:1、阶级史观(革命史观)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期的影响;主要观点是各个阶级为了适应自身发展对原有统治阶级开展了革命,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3、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4、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

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

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5、(近)现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近)现代化。

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

(近)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近)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世界历史七大史观

世界历史七大史观
1、基本概念: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 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 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它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
历史。 2、关键词:革命、阶级斗争、侵略、反抗、国家、民
族等
Page
12
LOGO 六、唯物史观
1、基本内涵: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
情进行文明创新。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 果。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Page
7
三、近(现)代化史观 LOGO
1、基本概念: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
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工业化和 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和科 学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Page 5
【特别提醒】 LOGO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
异。
学习时: 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 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 碰撞。
Page 6
LOGO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
带来灾难,造成长期落后 的状态
Page 18
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两 半社会
②完成: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③深入: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
3、视角:
①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历史的演进
②注重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高考历史复习之“七大史观”

高考历史复习之“七大史观”
?1革命史观考查的多是通过题目渗透着革命史观看待历史事件的现象考查其中蕴含着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
1.全球史观
• (1)含义:又称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
• 面看待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转变的过程。 • 这一转变开始于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其贯穿的主线是生产力 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 • 简单的说就是注重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 联系和互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全球史观重视从全球范围内整体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 历史进程,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2)备考视角:
(1)明确社会史观包含的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 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其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 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 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2)归纳教材中涉及的社会史观问题:如美国罗斯福新政稳定 社会的改革措施、苏联新经济政策、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 经济的调整、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等。 (3)理解社会民生问题,明确当今世界面临重大社会问题,如 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安全等。
4.社会史观

(1)含义: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 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政治问题、经济 问题、文化问题等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 对民众生存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进步。社会 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 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 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件(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本质上体现了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

高考历史中涉及的主要史观

高考历史中涉及的主要史观

高考历史中涉及的主要史观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来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二、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认为人类创造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内容。

认为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三、三、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现代化也称近代化。

它是指世界各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即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首先从西欧开始,随之通过殖民扩张弥散到亚、非、美广大地区,因此现代化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欧化、西化或工业化。

四、四、社会史观:主要指从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五、五、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该史观认为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六、六、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是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七、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融合”的产物。

其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七大史观

七大史观

五、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
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 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
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 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 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 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 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 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 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 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 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
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 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 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 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 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 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3.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 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 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 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 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 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 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 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 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 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模式)。

高中历史中的七大史观 你不知道的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中的七大史观 你不知道的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中的七大史观你不知道的高中历史
史观是指我们对于历史时间的观点与看法,这个在学习历史时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总结的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会遇到的“七大史观”,及解析,希望可以给各位同学的复习提供帮助。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全球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
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纵向的历史进程和横向的国家民族关系,文化、经济、军事诸因素,环境和气候,等等,都互有影响。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
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高中历史的“七大史观”—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
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
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1915~1927年) 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Page 20
LOGO
四、社会史观
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 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 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
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
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
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
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
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
交融。
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
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Page 13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
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LOGO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
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
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 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 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 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 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Page 4
LOGO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 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
内在规律性。
Page 23
LOGO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
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
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
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
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详析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学好初中历史需要掌握的七种史观

学好初中历史需要掌握的七种史观

学好初中历史需要掌握的七种史观我们一直被警告”9月1日震撼再现历史是什么“历”:繁体作“歴”,其下部是“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一片森林,《说文解字》说“历,过也,传也”。

“过”表示空间上的移动,“传”表示时间上的移动。

殷墟甲骨文中的“史”字,其字形仿佛人的手在握笔记事。

这个“史”,就是商朝专门掌管记事的官员,即所谓史官。

以后的内史和外史、左史和右史,都是掌管记事的史官。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

”“从又持中,中正也”。

望词生义,hi story:嘿,故事请讨论:历史=故事?历史要求客观真实(“秉笔直书”);故事可虚构也可以这样拆分:可以分成为his 和story两个英文单词,它们意思就是“他的故事”。

“我的故事”一般不用“历史”表述,而称“自述”、“回忆录”或“履历”。

古英语里的历史就用story一词,它的意思可表述为轶事、史话等等。

而story的第二层意思才是我们通常说的故事。

第三层意思则是报刊上的报道、记事等等。

最后一个意思就变成谎言、假话了。

所以history可能是真实历史,也可以是真实故事、真实报道,但也不能避免是真实的谎言。

掌握七种史观现代化(现代化)史观:人类社会的近代史就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进化史,也就是现代化的历史。

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时代的经济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

整体史观(global view of history):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进化史。

新航路开通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变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整个当代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得到了加强。

人类的交流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一体化的发展。

文明史观: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

七大史观

七大史观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世界历史七大史观

世界历史七大史观

世界历史七大史观史观,即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和看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学派和个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史观。

本文将介绍世界历史研究中的七大史观,并对其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

一、进步史观进步史观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在不断改进和进步。

进步史观强调人类智慧和努力的重要性,在历史进程中看到人类越来越先进和繁荣的状态。

例如,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被看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进步。

二、退步史观与进步史观相反,退步史观认为历史是一个逐渐堕落和日益恶化的过程。

这一观点强调人类社会的衰败和道德败坏。

退步史观通常与悲观主义相联系,认为人类无法逃离自身命运的恶化和毁灭。

退步史观在一些宗教和哲学体系中有所体现。

三、循环史观循环史观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历史的发展存在着一种循环性。

循环史观相信历史会反复出现相似的事件和阶段,并且以大致相同的模式重演。

这一史观往往受到宇宙循环的启发,比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

四、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所驱动的。

马克思主义史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唯物史观。

它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的演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必然性,与个体的意志无关。

五、唯心史观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思想和意识的产物,历史的推进是由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和信仰的改变。

这一史观将人类主体性与历史发展相联系,强调历史的变迁是由于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所引起的。

六、相对史观相对史观认为历史是多维度的,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史观,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解释会有所不同。

相对史观强调历史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反对简单化的解释。

这一史观在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背景下被广泛应用。

七、后现代史观后现代史观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新的历史观念。

它质疑传统历史观的权威性,并关注个体的视角和多元性。

后现代史观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和构建,强调非正统历史和被边缘化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1. 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殖民扩张与争霸。

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 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 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重大事件: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

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

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

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

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

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1.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

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

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

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3.准确理解现代化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

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

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

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例1】近代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中国近代化为例(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1840~1895年)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895~1915年)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1915~1927年)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四、社会史观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

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社会史观”下的历史复习: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五、革命史观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2.主要线索: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

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六、唯物史观1.主要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理论: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

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