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地理试题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气候统计图的十二大类型和判读方法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气候统计图的十二大类型和判读方法近年来,气候知识成为高考的主干。
气候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气候特点出现多元化、多维度综合考查。
统计资料除了传统文字、表格和和经典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外,出现各种变式和相关综合考查:考查气温顺降水特点、天气气候特点、气候分布成因及相关气候应用能力。
除了考查差不多气温顺降水特点以外,如考查气温降水变率、时刻变化(如季节)、分布概率、干湿度、雪线变化、自然带分布景观及规律、工农业城镇布局等等。
以下仅以气温顺降水统计变式图为例分析说明。
一、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气候气温顺降水特点此种图最常见,是气候考查的基础和重点。
1. 从气温曲线的弯曲方向可判定南北半球。
曲线下凹为南半球,上凸为北半球。
如图1,甲气候在南半球,乙气候在北半球。
2. 从气温曲线的坡度和相对高度,能判定气温随季节变化特点,运算气温年较差(气温曲线最低和最高处的气温差)。
仅从图2看,气温曲线相对高差(曲线坡度)最大的是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其次是温带季风气候(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⑨),然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⑤)、地中海气候(⑥)和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最小的是热带的气候(从大到小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①)。
3. 从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读出全年降水量。
如图2,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的气候(除热带沙漠气候外),其次为亚热带的气候,再次为温带的气候,最少的为寒带的气候。
变化规律与气温年变化大小相反。
二、气温顺降水点状图:气温顺降水时刻变化及气候类型图3中12个点分别表示一地12个月的气温顺降水状况,从图中能够判读1月、7月(代表冬夏季)的气温顺降水特点及其组合情形,由此来判定气候类型。
但此图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气温顺降水变化趋势,分析气候特点有一定难度。
注意:纵横坐标不一定分别表示降水和气温,有时反过来表示。
该图1月气温(10~15℃)比7月低,降水比7月多,应属地中海气候。
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及解题指导
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及解题指导一、高考地理图表题的主要类型地理图表题是高考地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其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是考查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地理图表题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1、根据图表性质分类(1)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闭合的曲线表示某种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2)统计图表:包括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直观的数据和图形来呈现某种地理现象或趋势。
(3)区域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经纬网或轮廓形状来表示区域特征。
(4)地理景观图:包括照片、素描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直观的形象来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
2、根据图表内容分类(1)地球运动类图表:包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地球公转轨道及速度等。
(2)大气运动类图表:包括气压分布及变化、风向及风速、气候类型分布、降水分布及变化等。
(3)水体运动类图表:包括洋流分布及变化、河流径流量及变化、水循环过程等。
(4)地壳运动类图表:包括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及地貌形成等。
(5)人文地理类图表: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形态及规划、交通线路及布局等。
二、高考地理图表题的解题指导解答高考地理图表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分析各种类型地理图表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以下是一些解题指导:1、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在解答地理图表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审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清题目所给的图表类型和名称,明确图表的性质和主题。
(2)审清题目所问的问题,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和考察的知识点。
(3)审清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限制,明确条件和限制的范围和程度。
2、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在审清题目后,接下来需要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提取有效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图表的特征信息,如数值大小、形状变化等。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汇报人:日期:•试卷分析•复习策略•重点知识点复习目录•模拟试题与真题练习•复习时间安排与备考建议01试卷分析0102试卷总体评价试卷重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试卷紧扣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核,难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综合题3题,共30分。
题目类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其中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选择题则更注重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简答题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题目类型与分布考察知识点分析试卷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其中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考察地球运动、气候变化等基础知识,人文地理部分则注重考察人口、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区域地理则主要考察学生对世界和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了解。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表现良好,但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整体得分。
02复习策略建立全球空间概念,熟悉世界地图,了解各大洲、大洋、山脉、河流、岛屿等基本地理要素。
建立空间概念掌握重要地理事物注重地图运用掌握重要地理事物如气候类型、地形、河流、城市等的特点和分布。
运用地图进行复习,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和理解。
030201掌握重要城市和地区掌握重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和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的特点和优势。
了解人文地理了解中国的人文地理特点,如民族分布、文化传承等。
熟悉中国地理概况了解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基本地理要素,掌握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如地形、气候、水文等,了解其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
掌握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模拟等实践操作方式,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3
一、试卷分析 2021/7/17
2、 以地理等值线图为载体,考察学生对地理数值表达 地理事物空间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和判读能力,具有包容 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征,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知识 应用能力水平,本套试卷中出现了常见的等高线、等温 线等。例如选择题第13题,第14、15题,第16题,第18 题,第19、20题;第21题;综合题第32题。等值线内容 涉及数线形转换,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掌握好的。
5、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的整合与训练 近年来,高考地理的命题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
为宗旨,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 在复习时要突出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的整合和训练。
7 2021/7/17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0 2021/7/17
1
三、答题情况分析 2021/7/17 3、逻辑思维和推导能力有待加强,理解地理事物运动过 程 和地理原理及运用能力欠缺。例如,综合题第32题,明显考查 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原理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思维混乱,知 识的综合能力有限。
2
三、答题情况分析 2021/7/17 4、答题不规范,不能正确使用地理专业术语,答题条理性 差,字迹潦草,给阅卷老师带来视觉困难,影响得分。具体体现 在:文字书写不正规、地理用语表达不规范等方面。此次考试具 体体现在大题的书写,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文字描述不够准 确、科学,表达能力弱,不能熟练掌握地理术语等。
1、学生对区域地图的判认以及定位,仍然是难点。地图 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欠缺,表现在读图识图、地理事物空间定位 上,模糊不清或者空白。如选题第8、24题
9
三、答题情况分析 2021/7/17 2、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表现在选择题和综合题的简 单问答上。试卷上很多平时多次强调的重点知识点,有部分 学生没有记忆落实,更不用说理解和迁移。如选择题第12题、 综合题第31题第2问。
例谈地理综合试题的命制
例谈地理综合试题的命制在当前高考能力立意的倡导下,教师要引领学生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逐步提升地图探究能力,体验优秀试题命制的特点,感受出题者的考查意图,从而准确把握答题方向,使自己的答案向规范、正确靠拢。
地理试题的命制特点是由学科性质决定的,要牢牢抓住两方面:一是从知识考查上要体现区域性和综合性;二是从能力考查上要体现四项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能力立意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灵魂,其出发点是从考查能力出发命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以实际问题立意,设置问题情景,根据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主干知识体系,不忌讳知识的重复,不追求知识的数量,从认识分析实际问题角度设问,提问的内容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态度、观点和方法。
只有深刻体味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和内涵,才能使我们的命题实践更具研究性,只有将研究的方向指向高考,才会使我们引领学生的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下面以一道试题的命制,浅谈地理综合试题的命制思路。
一、精心选材是命制高质量试题的关键试题研究必须依托好的素材,精心选取高质量的素材是命制高质量试题的关键。
从连续几年的高考命题看,很多选材取自大学教材或新的研究成果。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如能重温大学专业课程,站在高中学生认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目标和考试大纲命制试题,将更具有亲和力!如图1为“长白山北坡的垂直气候带和自然带图(杨美华绘)”,选自《现代自然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王建主编)。
二、探究素材是命制能力试题的基础立足素材研究,深入理解素材是搭建知能联系的关键,更是命制能力试题的基础。
高考能力考核目标关注获取和解读信息。
因此,首先要抓住题图信息,在题目设置时,还要注意隐藏部分信息,即给定不完整信息,然后让学生由显性信息推导隐藏的信息,从而实现对题目的完全解读。
如图1呈现的整体信息是长白山北坡的垂直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图,显示的是气候与植被的联系。
高考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谈试题分析和教学策略
高考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谈试题分析和教学策略摘要:高考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探讨高考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特别关注试题分析和教学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高考地理试题和提出相关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考地理;核心素养;试题分析引言:地理是一门既包含自然地理又包含人文地理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多个领域,如地球科学、社会科学和环境科学。
学生需要理解地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以便更好地解决复杂的问题。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
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并了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高考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1.理解地理的跨学科性地理学科的广泛领域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学习中深刻理解地理与其他学科的紧密交叉点。
这种综合性视角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本身,还能够将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融合考虑,这样的综合分析能够为解决现实世界的复杂挑战提供更全面和有力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时,学生需要同时考虑自然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如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气候政策。
1.培养地理思维学生需要培养空间思维,使他们能够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此外,他们还应具备地理信息处理的能力,以有效分析和解释地理数据,从中提取有用信息。
学生还应掌握地理模型构建的技能,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预测地理问题,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有见得的见解。
这些地理思维能力将使学生更有竞争力并能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职业中的地理挑战。
1.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地理试题通常涉及实际问题,因此学生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
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高考地理可以说是文综三科里面最难的,不仅考察记忆,还考察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考生在做高考地理题的时候,应该用一些答题技巧和套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1、最重要的一点是仔细审题不管是做什么科目的题,首先做到的就是要认真的、仔细的审题,清楚题目要求,然后再分析题目信息。
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掉进题目的陷阱里,这也是很多同学经常把会做的题做错的原因。
2、善于挖掘题干信息做题的时候主要的信息都来源于题干,有些信息比较直观,解起来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一些,而有些题的的信息则是隐藏起来的,这就需要你去挖掘了。
在地理考试中,题干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图表题,每个点都和图中的信息联系紧密,如果你不会分析图表,那么这道题就很难做出来,相反的如果你善于挖掘题干信息,那就很容易做出来了。
因此高三学生在平时做地理题的时候,应该培养自己的读题和解题能力。
3、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桥梁如果从高考的角度分析,学习地理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多么深奥的地理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所学内容都串起来,解题的时候也利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分析和解解答。
很多同学之所以地理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不认真学习,或者是知识点掌握的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知识清楚每个知识点单独的用法,如果解题的时候需要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解,学生就不会做了,原因就在于学生们熟练的调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弱,所以遇到复杂的题就不会分析了。
因此高三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拓展思维的深度,学习知识不能太死板,要注重运用。
地理提分技巧有哪些1.地理高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并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应以每章为单元,或以地理要素为专题,对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记忆、巩固,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学生要进行概括归纳,整理编织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2.理解地理概念的含义,形成准确的地理概念。
2020例谈高考地理统计图的分类与解读技巧
例谈高考地理统计图的分类与解读技巧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
地理统计图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线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坐标图、风玫瑰图等。
统计图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等信息;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知识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注意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因为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可以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下面分类解析。
(一)坐标图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
常见的是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
对于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应注意:三角坐标反映的是构成现象,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三角坐标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不可以任意增减;三角坐标图中的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由低到高的递增方向一致,即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分布。
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平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例1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B. 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C. 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D. 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A.农业B.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解析:首先根据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小,不难看出图上部曲线表示的是泰国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高,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低,图下部是德国产业构成人口的历史演变曲线。
高考地理题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20篇)
高考地理题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2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地理题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20篇)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和观点,提高我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地理实践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分析与备考建议
地理实践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分析与备考建议目录一、地理实践力考查分析 (2)二、地理实践力试题类型 (3)2.1 地理观察与描述 (5)2.2 地理调查与数据分析 (7)2.3 地理问题分析与解决 (8)2.4 地理设计与评价 (9)三、地理实践力备考建议 (11)3.1 提升地理观察与描述能力 (12)3.1.1 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13)3.1.2 练习地理图像的阅读和解析 (15)3.2 提升地理调查与数据分析能力 (16)3.2.1 学习地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 (17)3.2.2 练习地理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18)3.3 提升地理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19)3.3.1 学习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策略 (21)3.3.2 练习地理案例的分析和解答 (22)3.4 提升地理设计与评价能力 (23)3.4.1 学习地理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4)3.4.2 练习地理设计作品的评鉴 (25)四、总结与展望 (26)4.1 考试趋势分析 (26)4.2 备考策略调整 (27)一、地理实践力考查分析在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地理实践力的考查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这一能力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观察与描述: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观察与描述能力。
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捕捉地理特征,用地图或文字描述清楚地理现象的形态、分布和变化规律。
地理实验与探究: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考察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通过测量地表温度、制作地形模型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地理环境的变化。
地理调查与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和分析地理数据,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模拟与决策:通过模拟地理环境和决策过程,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创新意识。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夯实基础知识:重视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如地球运动、气候类型、地貌成因等,确保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应用。
高考地理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各题型的答题技巧高考地理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答技巧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2、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3、在解连锁题时,往往题的解题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
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4、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
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5、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6、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
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
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
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②.地势起伏状况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三、双项选择题地理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单题分值超过单项选择题,而从阅卷情况看,双选题错误率较高。
从答案组合情况看,双项选择题有六种组合,而单项选择题只有四种,因此双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要顺利解答双选题,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1、运用排除法。
在双选题中运用排除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
将四个选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照题意确定一组佳的选项。
3、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来确定终的答案。
高考地理表题解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地理表题解题技巧有哪些高考地理中,表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这类题目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信息,要求考生从中提取关键内容,并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对于应对高考地理表题至关重要。
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题目所问的核心问题,比如是让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还是找出影响因素等。
同时,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和关键词,例如“根据表格”“仅考虑”等,这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答题方向,避免答非所问。
接下来,仔细阅读表格。
关注表格的表头,表头往往包含了最重要的信息分类,比如时间、地区、地理要素等。
对于表格中的数据,不仅要看到其数值大小,还要关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递增、递减、波动还是保持稳定。
同时,注意数据的单位,不同的单位可能会影响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
在分析数据时,要善于进行对比。
可以是同一行不同列数据的对比,以了解同一区域不同地理要素的情况;也可以是同一列不同行数据的对比,探究不同区域同一地理要素的差异。
通过对比,能够更清晰地发现问题和规律。
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和概念。
将表格中的数据与所学的地理知识相结合,例如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如果表格涉及到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就可以运用气候类型的特点来判断所属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另外,要注意数据的异常值。
如果在表格中出现了与整体趋势明显不同的数据,要特别关注并思考其可能的原因。
这可能是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突发事件或者测量误差等导致的。
绘图辅助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对于一些数据变化较为复杂的表格,可以在草稿纸上简单绘制折线图、柱状图等,这样能更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分析和解答问题。
在组织答案时,要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回答,比如先描述整体趋势,再分析个别差异;或者先阐述原因,再提出结论。
使用恰当的地理术语和专业词汇,能让答案更准确、规范。
举例来说,如果表格给出了不同城市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率,在回答时可以这样写:“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城市 A 的人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长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高考地理中如何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问题
高考地理中如何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问题在高考地理中,地图和图表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能够直观地呈现大量的地理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
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一、地图的类型及其作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考地理中常见的地图类型。
1、政区图政区图展示了不同国家、地区的划分和边界。
通过政区图,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情况,对于分析地缘政治、国际贸易等问题有重要作用。
2、地形图地形图描绘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包括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类型。
在分析气候、河流流向、农业和交通布局等方面,地形图能提供关键的信息。
比如,山脉会影响气流的运动,从而影响降水分布;河流通常从地势高处流向低处。
3、气候图气候图包括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分布等。
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而分析农业生产、植被类型、人口分布等与气候相关的问题。
4、资源分布图资源分布图展示了各种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水资源等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研究工业布局、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5、交通图交通图显示了铁路、公路、航空线等交通线路的分布。
有助于我们分析区域之间的联系、物流运输等。
二、图表的类型及其解读除了地图,图表也是高考地理中常见的形式。
1、柱状图柱状图常用于比较不同地理要素的数量或大小。
比如,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同国家的 GDP 等。
在解读柱状图时,要注意观察柱子的高度、宽度以及柱子之间的比较。
2、折线图折线图通常用于展示某一地理要素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趋势。
例如,气温的年变化、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等。
通过观察折线的走向和斜率,我们可以分析出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3、饼状图饼状图主要用于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比如,不同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等。
4、表格表格能够以简洁的形式呈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在解读表格时,要注意表头的含义,以及数据之间的对比和关联。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近五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以全国卷为例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近五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以全国卷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度剖析近五年来我国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聚焦于考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空间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这些素养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现。
通过对近五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出高考试题设计的趋势变化、考核重点以及对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要求。
文章首先将对近五年全国卷地理试题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提炼出各类试题所关联的地理核心素养要素,进而明确各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权重变化。
结合实例解析,展示如何通过试题解答过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策略。
本文还将展望未来地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强调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力求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以期更好地应对高考挑战,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二、近五年地理高考试题内容分析近年来,我国高考地理试题持续体现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深度考察,尤其在近五年的全国卷中,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通过对2017年至2021年全国卷地理试题的系统梳理与分析,可发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近五年来的高考试题强调了基础知识的应用性,不仅考核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还通过情境化题目设计,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如城市规划、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议题。
聚焦学科综合能力考查:试题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模块,并凸显了区域地理背景下的综合性分析能力。
例如,频繁出现涉及气候变迁、生态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方面的跨学科综合题型。
突出地理信息技术运用: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在试题中的融入愈发普遍,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现代地理工具解决地理实践问题。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2023-11-09
目录
• 试卷分析 • 复习策略 • 重点知识点复习 • 答题技巧训练 • 模拟试题与真题训练 • 复习注意事项
01
试卷分析
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紧扣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核, 难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试卷重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VS
地图的比例尺、方向、等高线、等温 线、等压线、地形图等的判读和应用 。
气象与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等)的判读和应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等,以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地貌
地形的概念和分类(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地貌的成因和特点。
河流地貌的形成Biblioteka 影响,风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判读 和应用。
综合题部分
综合题通常会以某个实际地理问题为切入点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和解决 实际问题。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真题训练与解析
01 02
真题回顾
通过分析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可以了解命题规律、题型变化和难点热点 等问题。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和答案进行详细解析,深入理解每一个题目 的考点、难点和易错点。
时空结合
在一些复杂的地理现象中,需要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进行描述和 分析,如气候变化、河流流域等。
05
模拟试题与真题训练
模拟试题训练
选择题部分
模拟试题中的选择题通常会涵盖基础知识点 、图表分析、情景材料分析和地图解读等类 型。考生需要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 观察力、快速阅读和准确判断能力来作答。
高二地理考试答题技巧
高二地理考试答题技巧高二地理考试答题技巧技巧一:审题慎重,注重信息获取。
试题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标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
了解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快速获取、准确解读试题信息,明确出题者考查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技巧二:答题列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
列出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是针对具体答题而言的,是要落实在卷面上的,是要答题者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在规定空间内。
我们的答题必须按要点体现在卷面上,分出层次,而且要将重要的观点写在最前面,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语言表述要准确、简约、到位。
技巧三:注意比较,甄别筛选最优答案。
在对客观题的答案设置中,往往按照思维定式、答题细节、主要地理知识误区、主干考查设置考查内容和答案选项,一些试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两个答案之间差别不大。
因此,在做客观题时,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思维尽量开阔一些,思考问题时辩证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技巧四:准确空间定位。
地理试题以地图为载体,定位是入图解题的关键。
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有助于理解题意,进一步解题。
常见的定位方法有:经纬网定位法、自然人文特征定位法、特征地理事物定位法、特殊注记定位法等,关键是灵活使用。
技巧五:训练思维能力,实现问题归类。
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设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①就图填空:在区域定位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认,主要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②原因类问题: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③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④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考虑;⑤措施类问题:主要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考虑。
技巧六:适当研究分值,确定答案要点。
高考地理试题各题目分值设置一般是按要点给分。
基于此,可以通过研究分值,结合问题的设问,估测答案要点数目。
高考试题地理图表分析
高考试题地理图表分析地理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高考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
地理试题通常涉及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地球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地理试题中,地理图表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以地理试题中的地理图表分析为主题,分析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地理图表,并解析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地理考试。
一、气候图分析气候图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图表类型,常用来表述某地区的气候特征。
气候图通常包括温度和降水量两个方面的信息,通过气候图可以了解某地区的气候类型、季风特征、季节变化等信息。
以某地区的气候图为例,首先要看清楚图表上的坐标和标注,包括纬度、温度、降水量等信息。
然后分析图表中的气候特征,比如温度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
最后根据图表上的数据,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地理环境的分析。
二、地形图分析以某地区的地形图为例,首先要看清楚图表上的地形特征,比如高山、河流、湖泊等的分布情况。
然后要分析地形图上的地形特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比如高山与平原的分布对种植业和居民聚居地的影响,河流与湖泊对交通与水资源的利用等。
三、人口图分析人口图是地理试题中另一种常见的图表类型,用来表述某地区的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信息。
人口图包括人口分布图、人口数量图、人口结构图等,通过人口图可以了解某地区的人口特征和人口变化。
以某地区的人口图为例,首先要看清楚图表上的人口信息,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等。
然后要分析人口图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比如人口的集中分布对城乡人口结构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
四、资源分布图分析资源分布图是地理试题中另一种常见的图表类型,用来表述某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
资源分布图通常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人力资源等,通过资源分布图可以了解某地区的资源特征和资源利用情况。
以某地区的资源分布图为例,首先要看清楚图表上的资源分布情况,比如矿产资源的分布、农业资源的分布、人力资源的分布等。
地理实践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分析与备考建议
地理实践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分析与备考建议作者:陆士明张逸盈来源:《地理教育》2024年第14期《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地理实践力素养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意志品质与行动能力的培养手段、表现与评价载体、培育目的。
受制于纸笔测试的考试形式,在高考中难以通过真实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表现水平。
浙江省2023届学生是首届参与“新高考”的毕业班考生,高考地理试题对学生地理实践力水平层级的测量与评价引领地理新课程的改革方向,使其备受关注。
一、地理实践力考查的现状1. 地理实践力的备考现状(1)课程资源不足,活动难以设计实施地理实践课程的开发需要结合校园硬件与软件。
一方面,部分学校校园地理园和地理学科教室的配置尚不成熟,能够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数量与形式较少。
另一方面,教师对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仍在逐步完善中。
(2)课堂时空限制,学生难以亲身实践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育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并从中感受思维发展的过程,增强地理实践能力。
然而传统课堂40分钟的时间,标准化教室的空间,有限的课时,导致较难实施长课时的户外地理实践活动。
(3)考查形式局限,考试难以评测表现在纸笔测试中,学生难以亲历信息的获取、调查过程,命题人倾向于呈现已获取的数据与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地理实践力素养水平4要求中,适合于纸笔测试考查形式的素养要素(表1)。
2. 地理实践力的考查方向汤国荣认为命题者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通过三个途径进行[4]:虚拟实践情境,设计行动方案;再现实践情境,分析地理事象;提供考查结果,探究地理问题。
经过对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梳理,发现命题者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多以通过设置地理实践活动情境或者给定地理实践活动资料等方式搭建表现与评价的载体,进而考查学生转化处理信息、分析地理原理与设计实践方案等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力的考查方向示例(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高考地理试题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地理数据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等的数量化表示。
通过地理数据的分析,可以解析其所表达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的地理过程,进而了解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
境之间的关系。
全国各地高考试题近年来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分析类试题,其解析方法和技巧各不相同。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高考试题中地理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纵比法、横比法和联系比较法等。
纵比法是将不同历史阶段的地理数据加以比较,借以揭示地理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
横比法是将同一属性的不同地理事物加以比较,找出其在同一发展阶段在地理特征、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异。
联系比较法是联系相关地理事物进行比较,以利于探求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
例题1:图1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解析:该题涉及了人口地理学的相关地理数据,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迁移率、总人口增长率。
第(1)题的解题方法是典型的纵比法,可以将“1981~1990”和“1991~2000”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同类地理数据进行比较,排除A、C,由于总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所以B选项“总人口减少”是错误的,所以选D。
技巧:纵比法主要用于同一地理实体不同历史阶段气候资料、水文信息、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农业分布、工业产值等的比较,可以揭示同一地理事物属性特征的时间变化过程,利用纵比法进行比较时,一是要注意比较实体和属性数据的同一性,必须是同一地理实体不同时期的同类属性数据的比较。
二是要注意将属性数据变化值与时间尺度联系起来分析地理实体的变化特征,不能夸大或缩小地理实体特征的变化幅度。
横比法主要用于不同地理实体间同一历史阶段属性数据的比较,可以是国家间的作物面积的比较,可以是河流间水文特征的比较,也可以是功能区间属性的比较等等。
利用横比法进行比较时,一是要注意所比较的地理实体间的同质性和层次性,例如,不能将城市功能区与农业规划区进行比较,也不能将国家的工业产值与城市的工业产值进行比
较。
二是要注意联系不同属性数据的比较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利用水稻单产比较中国和日本时,则差异不大,但若利用耕地面积比较中国和日本时,则差异明显。
二、计算法
计算法就是根据已知变量的地理数据,利用地理公式求解未知变量地理数据的方法。
常用于地方时、区时、正午太阳高度、昼夜时长、人口密度和比例尺等的求算。
例题2: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
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
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日期和时间计算问题,隐性的已知条件是日期的分界线为180~经线和O时所在经线,显性的已知条件是120°E为12月21日19:18,首先,求出0时
所在经线的度数,根据地方时计算东加西减的原则,求出0
时所在经线与120°E的地方时差为24-19:18=4:42,将4小时42分的时间差转换为经度差为70.5度,也就是说O时所在经线度数为x=120°+70.5=190.5°,即169.5W。
其次,判定不同经度范围的日期,如图2所示,所以,地球上还没有出现12月22日,故面积为0,选A。
技巧:利用计算法分析地理数据时一是要弄清地理公式各个变量所代表的地理意义。
例如陡崖相对高度的求解公式
是(n-1)d≤ΔH 四、相关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是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关联性,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地理结论的数据分析方法。
例题4:图4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棉花纺织
B.甘蔗制糖
c.葡萄酿酒 D.大豆加工
解析:无论是海陆间循环还是陆地内循环,其水循环活跃程度都与降水量的多少密切相关,而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季节变化又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分析图中降水量逐月累积图,就可以分析出降水量与水循环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图中6月~8月份,降水较少,12月~2月降水较多,属冬雨型,又处于亚热带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水循环冬季最活跃。
所以(1)选D(2)选C。
技巧:相关分析法是经济学领域的数据分析方法,借用到地理数据分析中来,首先要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其次,要明确各地理要素在地理过程变化和地理环境变迁中的主次作用,例如,在影响农业区位的各区位因素中,“市场”是决定性因
素。
五、作图法
作图法就是地理数据的图形化分析和表达。
常用于表达某时间序列的地理过程或某空间序列地理要素的特征变化,利用作图法可以研究地理事物的发展趋势、空间变化或对比分析。
例题5: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5是四种不同类型梯。
田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6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第(1)小题难度稍大,容易误选A,但如果利用做图法,将图中虚线范围内的甲地区沿垂直于坡面方向做一地形剖面图,则答案不言自明,应选C。
(如图7所示)技巧:作图法常用的是柱状图、折线图和剖面图,做图时首先要确定好自变量和因变量,其次要选定合适的坐标系标度,以便清晰表达地理数据时空序列的特征变化。
第三,作图法耗时量大,在考试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取地理数据
中具有代表性的极大值、极小值和过渡数值若干,示意性画出曲线、折线或剖面线的趋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