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库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c431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4.png)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
A. 陶行知B. 黄炎培C. 晏阳初D. 蔡元培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一句教育名言,寓意非常高尚,只讲付出,不要任何回报,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A项正确。
2.下列选项中,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A. 巴班斯基——教学与发展理论B. 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 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D. 洛扎诺夫——范例教学理论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
加涅关于学习类型的划分和教学观念及条件的转变的思想,也都是以知识的结构和对学生的实质意义为逻辑起点的。
这也可以被看作属于结构主义教学论。
B项正确。
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开始的。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
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从而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的出现。
因此,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
B项正确。
4.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画家。
这反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主观能动性答案:A。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d755b3f12d2af90242e6e2.png)
单选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B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解析: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因此要应做到因材施教。
3.“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的作者是(A )。
A.华生B.洛克C.柯尔伯格D.皮亚杰解析:这句话是华生的名言,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外铄论的观点。
4.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A )的共同活动。
A.教与学B.教师与教师C.人与人D.学与学生5.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答案】C。
解析:学校教育具有文化功能,题干体现学校教育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6.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出发的。
A.认识B.情感C.行动D.实际【答案】D思想品德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包括知、情、意、行。
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答案】A。
解析:陶冶法是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8.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答案】B。
解析: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而。
学生缺交作业等情况是缺乏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等品质,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小学教资笔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教资笔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b963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00.png)
小学教资笔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A. 阅读、写作、口语表达B. 计算、数学思维C. 编程、操作D. 艺术欣赏、音乐素养2.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方面能力?A. 逻辑思维能力B. 创新能力C. 团队协作能力D. 自主学习能力A.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B.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C.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D. 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4.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堂纪律问题?A. 严厉批评学生B. 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C. 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引导学生D. 放任不管,让学生自由发展5.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个别差异?A. 忽视学生的差异,统一教学B. 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C. 放弃教学,让学生自学D. 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6.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A. 忽视不良行为,任其发展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分析原因,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改正D. 让学生自己承担后果,不干预7.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A. 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8.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学业问题?A. 忽视学生的学业问题,只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分析原因,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9.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品德问题?A. 忽视学生的品德问题,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品德,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0.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安全问题?A. 忽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安全,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1.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问题?A. 忽视学生的家庭问题,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家庭问题,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2.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A. 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3.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学业问题?A. 忽视学生的学业问题,只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分析原因,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4.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品德问题?A. 忽视学生的品德问题,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品德,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5.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安全问题?A. 忽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安全,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6.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问题?A. 忽视学生的家庭问题,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家庭问题,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7.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A. 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8.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学业问题?A. 忽视学生的学业问题,只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分析原因,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19.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品德问题?A. 忽视学生的品德问题,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品德,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20.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安全问题?A. 忽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只关注学业成绩B. 严厉批评学生,使其改正C. 关心学生的安全,积极引导学生D. 让学生自己解决,不干预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小学教育的意义。
202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大部分)
![202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大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bf4bf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2.png)
202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大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团队的是()。
A.陶行知B.黄炎培C.D.蔡元培【答案】A陶行知二、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居考萃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开始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社会D.****社会【答案】B奴隶社会4.一个****的人,注定成为不了**,这说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A遗传。
5.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表明()。
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C.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制约作用【答案】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7.我国的学制类型属于()A.双轨制B.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制【答案】D分支型学制8.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是()A.**式和分支式B.**活动C.螺旋式和直线式D.【答案】C直线式和螺旋式10.在一次郊游中,张明一眼就认出了同学王岗这利用了什么()。
A.认识B.保持C.回忆D.再认【答案】D再认11.在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中,公正道德阶段是()岁以后。
A.10B.12C.14D.16【答案】A19.【答案】孙英同学同学任丽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主动让座的行为感到气氛,属于()与A.道德教B.道德情感C.道德**D.道德*师【答案】B道德情感20.老师把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要把他们以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目标属于()。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1003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1003](https://img.taocdn.com/s3/m/92ed487958fafab068dc020f.png)
吉
林
省
华
瀚
培
训
学 校
11.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 育具有( ) A. 延续性 B. 模仿性 C. 社会性 D. 永恒性 答案:C 12.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 社会文化传统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D 13. 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 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答案:D 14.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 育目的论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个别差异性 答案:B 15.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D
林
省
华
瀚
培
训
学 校
吉
林
省
25.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辞,有人长于数理,上述 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 B. 连续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 答案:D 26. 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 A. 培养与推动 B. 共性与个性 C. 影响与干预 D. 制约与促进 答案:D 27.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A. 培养能力 B. 传授知识 C. 依法执教 D. 教书育人 答案:D
省
华
瀚
培
训
学 校
• 4.王老师鼓励学生写小说。(学生的小说写得差,并且父 母不同意子女写小说)夸奖学生思维活跃。请从教师职业 道德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9e40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d.png)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中学阶段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这属于课程设置中的()。
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潜在课程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程设置的相关内容。
选项A,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它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
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均属于此类,故A项正确。
选项B,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题干中并未提及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方式,故B项错误。
选项C,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与题干中明确提到的分科课程不符,故C项错误。
选项D,潜在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题干中并未提及隐蔽性课程的内容,故D项错误。
2、王老师在《化石吟》的教学中,将生物化石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属于()。
A. 直观性教学原则B. 启发性教学原则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学原则的应用。
选项A,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题干中并未提及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故A项错误。
选项B,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题干中并未体现启发的过程,故B项错误。
选项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ed99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e.png)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答案:C.裴斯泰洛齐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习动机”的范畴?()A.学习需要B.学习目标C.学习态度D.学习期待答案:C.学习态度3、“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鲁纳D.加涅答案:B.维果斯基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元认知策略”?()A.计划策略B.监控策略C.调节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答案:D.时间管理策略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德育方法”的范畴?()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心理健康咨询法答案:D.心理健康咨询法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答案:错误。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过强的学习动机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为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度应该适中,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答案:正确。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策略。
3.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答案:正确。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也称为“教学的最佳期”。
这个概念强调了教学的作用,即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学刺激,帮助学生跨越这个“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平。
4.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一种策略。
()答案:正确。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一种策略,包括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估等。
5.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唯一途径。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80ac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7.png)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新主革命时期,我国出版第一部运用与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教通》B.庄泽《教概》C.孟宪承《教概》D.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参考答案】D杨贤江《新教育大纲》2..运用现代与统论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维果斯基C.赞可夫D.巴班斯基【参考答案】D.巴班斯基3.李老师在初二选择了人数,性别比例,学x成绩,教材各方面情况相同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对其中一班采用讲授法,对另一个采用自学辅导法,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后进行测验,以比较两种方法教学效果,李老师采用的方法属于()A.个案研究B.实验研究C.行动D.调查【参考答案】B实验研究4.作为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有许多不同形态,其中组织最严密内容最系统的是()A.学校教育B.家庭C.社会D.终身【参考答案】A.学校教育5.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来对待学生的教学,主要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顺序性B.个别差异C.稳定D.阶段【参考答案】B.个别差异6.马克思教育学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B.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络合D.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参考答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由政府提出并反映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现完晋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根本质量规格,对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的实施,具有定向调控评价作用的是()A培养目标B.国家课程C.教育目的D.课程标准【参考答案】C教育目的8.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该书用课程设计原理被称为()A.过程模式B.经验模式C.情景模式D.目标模式【参考答案】D目标模式9.在教学中,刘老师,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学事物的…或用语言形象的…所学对象帮助学生形成有关事物具体面清晰的表象,理解所学知识,刘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0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缺失D.启发性原则【参考答案】A直观性原划10.生物课上陈老师用一几条鱼做解剂,边解前边讲解,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掌握了…和理论的区别,陈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A.演示B.谈话C.讲解D.实验【参考答案】.A演示法11.班主任...鼓励小明通过...学反思...与方式,不断...自身...这种教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缺失C.个人修养D.情感陶演【参考答案】C个人修养法12.极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学生不仅能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推理。
2023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158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3.png)
2023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雄辩术原理》2、依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教育功能可划分为( )。
A.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B.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D.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3、“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教育观点出自( )。
A.《爱弥儿》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4、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于教育原则B.目标一致原则C.有利于管理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5、若一份调查问卷的所有问题都是封闭性问题,则该问卷属于( )。
A.结构性问卷B.非结构性问卷C.开放性问卷D.综合性问卷6、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身高、体重等方面有两个生长加速期。
这表明儿童身体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7、为预防营养不足导致的小学生缺铁性贫血,日常饮食中需要适当( )。
A.面包B.水果C.牛奶D.鸡蛋8、依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以严守社会秩序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惩罚服从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9、小龙最近总认为自己一事无成。
为改变他的消极认识,徐老师对小龙说:“你还记得吗?你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棒,还做过班干部呢!”这种心理辅导技术属于( )。
A.积暗示技术B.行为矫正技术C.认知改变技术D.情绪调控技术10、为记住学过的知识,小学生常常采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念、动手写等多通道协同记忆。
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计划策略B.元认知策略C.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1、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澡”“燥””“躁”三个字的结构后,归纳出形声字的特点。
这种学习属于( )。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1d9faba58da0116c1749a6.png)
教育知识与能力(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洛克【答案】C。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将心理学和哲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体现了( )师生关系。
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答案】C。
3.“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
A.归因理论B.麦克里兰德的学习动机理论C.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D.强化理论【答案】D。
解析:题干所述是通过奖励、等级评定等外部强化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强化理论。
4.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 )。
①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②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获得体验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④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⑤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B。
解析:张国庆、马嘉友主编的《教育学》,第三章教育和人的发展,第三节教育和儿童的发展:把握儿童个体身心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2)在成熟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②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题干中的①②③符合题意。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是( )。
A.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公务员B.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公务雇员C.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雇员D.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faf7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e.png)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选项A,学生不仅具有机械记忆的能力,还具有意义记忆、逻辑记忆等多种记忆能力。
机械记忆只是记忆方式的一种,不能全面概括学生的记忆能力,故A选项表述错误。
选项B,教师的知识、能力存在差异是事实,但题干中强调的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循序渐进性,与教师的知识、能力差异无直接关联,故B选项与题意不符。
选项C,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正是教育活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体现,故C 选项正确。
选项D,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D选项“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表述错误。
2、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该校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 情感陶冶法C. 实际锻炼法D. 品德评价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的区分。
选项A,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本题中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并非单纯的说服教育,故A选项错误。
选项B,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情育情、以情促知、情理交融、以情施教等基本原则,使用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作品或自然界、社会生活美好的情境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品德得到提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124道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124道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36b79cddccda38366baf17.png)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124道题一、教育基础知识1。
孔子的教学思想:学而知之、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温故知新、有教无类、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身体力行、“庶、富、教"2。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阐述的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藏息相辅等.3.苏格拉底(妇产科医生)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游戏哥)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自然帝)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5.昆体良(辩论哥)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苏婆理柏政治德,传承自然教育性原则,昆体良雄辩西方第一】6。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7。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山老祖)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8。
卢梭(孩子王):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爱自然】裴斯泰洛奇: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洛克(绅士):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画》,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在白板上画绅士漫画】第斯多惠: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斯宾塞: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乌申斯基: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高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高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ddd2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3.png)
高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高中教育的目标是()。
A. 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B.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D. 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2. 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A. 经验积累能力
B. 创造能力
C. 客观评价能力
D. 独立思考能力
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强调的原则有()。
A.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B. 学生合作共享,教师指导
C.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充当咨询角色
D. 教师灌输,学生模仿
4. 良好的教学氛围应该具备的特点是()。
A. 充满竞争和压力
B. 自由开放,宽松舒适
C. 死板刻板,规矩严格
D.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5. 在知识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A. 逻辑思维能力
B. 手工能力
C. 心理调适能力
D. 体育运动能力
二、简答题(共60分)
1. 高中教育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请列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 简述自主研究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
3. 简要说明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4. 请谈谈你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
5.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扬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论述题(共20分)
请你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不少于150字的篇幅,阐述你对高中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思考。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f4034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a.png)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反映的是()。
A.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答案:C。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 “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令不从”,这表明教师的行为具有()。
A. 主体性B. 创造性C. 间接性D. 示范性答案:D。
解析:“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这个体现了教师行为的示范性。
3.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是()。
A. 共同的奋斗目标B. 班主任的要求C. 班委会的形成D. 共同的活动答案:A。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是以教学班为单位,按集体主义原则组建起来的学生群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4. 下列著作中,由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是()。
A. 教育论B. 理想国C. 教育漫话D. 雄辩术原理答案:D。
解析:《雄辩术原理》是由古罗马的昆体良所编撰的,这本书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教育论》的作者是英国的斯宾塞,《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柏拉图,《教育漫话》的作者是洛克。
5. 兵兵很想改掉上课爱说闲话的毛病,但上课时只要老师一不注意,他又忍不住说起闲话来。
针对兵兵的情况,对他的教育应着重培养()。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答案: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头脑中产生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预测各种行动方案的结果;衡量行动后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决定行动;现实生活中结果的出现;接受行为结果的反馈;反馈影响心理结构。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68f0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b.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2 分)1. 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A. 杨贤江B. 陶行知C. 黄炎培D. 李大钊2. 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理想国》B.《巨人传》C.《太阳城》D.《爱弥儿》3. 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
这种现象说明()A. 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B. 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C. 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D. 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4. 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A. 实验研究B. 行动研究C. 调查研究D. 个案研究5.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这说明教育具有()A. 科学性B. 阶段性C. 生产性D. 独立性6. “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热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的泵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具有()A. 顺序性B. 稳定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A. 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B. 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C. 基础性、普及性、免费性D. 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8. 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A. 国家统一管理B. 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C. 学校自主管理D. 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9. 由教育家洛扎诺夫创立,注重强化联想,坚持理智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接收更多信息的教学方法是()A. 范例教学B. 发现学习C. 暗示教学D. 非指导教学10.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年级,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合作学习B. 复式学习C. 小班教学D. 分层教学11. 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 说服教育法B. 实际锻炼法C. 情感陶冶法D. 自我修养法12. 李红看到王强经常帮助同学而受老师的表扬,因此他也愿意帮助同学,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哪种强化方式()A. 负向强化B. 间隔强化C. 自我强化D. 代替强化13.刘杰学过物理平衡的概念,促进了他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 )。
A蔡元培B黄炎培C陶行知D老子2.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C )。
A斯宾塞B洛克C培根D卢梭3.(B )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A《论语》B《学记》C《大学》D《孟子》4.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A)。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生产关系D教育制度5.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功能)。
7.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体育课)。
A体育课B体育兴趣组C社会实践D运动会8.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C )。
A《论演说家的教育》B《论语》C《学记》D《普通教育学》9.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癸卯学制)。
10.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A《爱弥儿》)。
A《爱弥儿》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11.在教育理论著作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的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主张发现学习的著作是(《教育过程》)。
12.科学形态的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是(A )。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教育》D《学记》13.(《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论的初步形成。
14.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15.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16.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17.学校教育制度最早产生于(D欧洲)。
A美洲B日本C美国D欧洲18.199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六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
19.(《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20.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施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21.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学制)。
22.教育可以“简化”文化,教育可以“净化文化”,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功能)。
23.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24.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
25.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地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洛克)。
A洛克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培根26.在教育史上倡导“泛智”教育思想,并提出班级授课的著名教育学家是(B夸美纽斯)。
A洛克B夸美纽斯C利托尔诺D福禄培尔27.“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这是(康德)的名言。
28.“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出自(B《学记》)。
A《墨子》B《学记》C《论语》D《孟子》29.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理的是教育家(A赫尔巴特)。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福禄培尔D利托尔诺30.提倡“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31.首先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是(斯腾豪斯)。
32.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33.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是(B杜威)。
A赫尔巴特B杜威C培根D马卡连柯34.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是教育学家(D)。
A夸美纽斯B蔡元培C陶行知D赞可夫35.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A)。
A培根B斯宾塞C杜威D洛克36.苏联十月革命后,专门从事流浪犯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C)。
A希波克拉底B洛克C马卡连柯D赞可夫37.清政府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38.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中用的最多的评价工具是(测验)。
39.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实质教育论)。
40.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41.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效度)。
信度:评价一个测验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同一受测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42.高三学生小辉因为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感觉前途无望,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原理,小辉的这种不合理信念属于(糟糕至极)。
理性情绪疗法:①绝对化要求:通常和“必须”“应该”等词连用,认为某一事件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②过分概括: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典型是以某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整体价值。
③糟糕至极:将后果严重化、灾难化。
43.小颖认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觉不允许出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会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方法是(合理情绪治疗法)。
44.小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地与自己的学校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群体的那种功能?(认同功能)。
归属功能:侧重于成为群体的一员。
支持功能:侧重于对个人的促进作用。
45.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46.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教学认知能力)。
47.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气质)。
48.学过电子琴的人,再学钢琴就比较容易,这种迁移类型是(水平迁移)。
49.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
50.《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乱坏而不修”体现了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51.“只要考出好成绩就不挨骂”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负强化)。
5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组织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新信息与头脑中就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信息系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监控策略: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与时间。
53.与形式训练说迁移理论联系最为密切的是(D一般迁移)。
A特殊迁移B负迁移C逆向迁移D一般迁移54.在一次业务学习中,关于青春期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教师们讨论激烈,其中正确的是(心理自我阶段)。
55.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症属于(强迫症)。
56.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景,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
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主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情景,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缓解考试焦虑。
57.小刚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10个碗,小强偷吃冰箱里的零食,不小心打破了1个碗,小红认为,小强做的比小刚更好,因为他只打破1个碗,这说明小红目前处于道德发展阶段中的(B他律阶段)。
A自律阶段B他律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后习俗水平阶段58.我国开始有学校教育形态是在(夏代)。
59.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这种教学评价属于(相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以常模为参照点,把学生的成绩与常模相比较,根据学生在该班级中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他在班级属于优中差的哪一个。
60.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C 外在近景动机)。
A内在近景动机B内在远景动机C外在近景动机D外在远景动机61.小强期中考试失利。
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确定了新的方向。
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认知重组)。
6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11~15岁)的儿童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63.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为了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形成了正确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合理情绪疗法)。
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64.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表上表现为(活动课程)。
65.班主任通过班集体影响学生个体,又通过教育学生个体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平行管理)。
66.我国西周时期“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历史性)的属性。
67.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
68.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策略)。
69.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70.《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的要求自主开发和利用,该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新课改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71.某同学在做阅读时,习惯带着问题去看材料,这种元认知策略是(计划策略)。
7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73.首位认可游戏的教育价值并将其列入教学过程的是(福禄培尔)。
74.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
75.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的教育家是(加里宁)。
76.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机构。
77.下列选项中,不是专家教师与新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的一项是(课时计划的安排)。
78.隋唐以后的科举制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也使得(人才流动)更为合理。
79.主张“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任何形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人”的理论是(结构课程论)。
80.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和赞扬和优异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强化理论)。
81.教育问题是(引人困惑、亟待研究解决的教育现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82.课的类型是由(课的种类)决定的。
83.西欧中世纪主要采用家庭教育形式的是(骑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