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内部控制制度

合集下载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三篇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三篇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三篇篇一: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XXX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总则第一条为了公司的规范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为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一)保证经营的合法合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防范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保障客户及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保证公司业务记录、财务住处和其他信息的可靠、完整、及时。

(五)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一)健全性:内部控制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统一;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或漏洞。

(二)合理性: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三)制衡性:公司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牵制;前台业务运作与后台管理支持适当分离。

(四)独立性:承担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应当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信息传递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

环境控制第六条环境控制包括授权控制和员工素质控制两个方面。

第七条授权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决策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

监事会是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

负责对公司董事、经理的行为及公司财务进行监督。

公司总裁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二)公司作为法人实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各业务部门在规定的业务、财务和人事等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职权;各项业务和管理程序都制定了操作规程,各业务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工作,各项业务和管理程序遵照公司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运行;公司对授权部门和人员建立了相应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授权期限不超过一年,对不适用的授权及时修改或取消授权。

私募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及风控制度全套(通用于股权与证券类)

私募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及风控制度全套(通用于股权与证券类)

私募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及风控制度全套(通用于股权与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及风控制度全套(通用于股权与证券类)概述为了规范私募基金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确保私募基金的安全运作和合规性,我们制定了一套全面、细致的内控制度及风控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股权和证券类私募基金,旨在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规范操作流程,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一、内控制度1.1 组织结构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审批和监督执行内控制度。

委员会由总经理、财务总监、风控总监、投资总监等高级管理人员组成。

1.2 部门职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包括投资部、研究部、财务部、风控部、合规部等,确保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1.3 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投资决策、资金募集、投资执行、投后管理、退出等环节,确保各环节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

1.4 信息披露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私募基金的运作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地告知投资者和管理部门。

二、风控制度2.1 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对私募基金运作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2 风险控制措施针对各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投资分散、止损设定、风险敞口限制等。

2.3 风险监测与报告设立风险监测部门,定期对私募基金的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并向管理委员会报告。

2.4 应急计划制定应急计划,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私募基金的安全运作。

三、制度实施与监督3.1 培训与宣导对员工进行内控和风控制度的培训,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并遵守相关制度。

3.2 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检查各部门和员工的合规性和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3 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严格遵守内控和风控制度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制度的员工进行处罚。

四、投资者保护4.1 信息披露向投资者充分披露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运作情况、风险状况等信息。

4.2 风险揭示向投资者揭示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者了解并承担相应风险。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XXX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公司的规范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为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一)保证经营的合法合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防范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保障客户及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保证公司业务记录、财务住处和其他信息的可靠、完整、及时。

(五)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一)健全性:内部控制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统一;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或漏洞。

(二)合理性: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三)制衡性:公司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牵制;前台业务运作与后台管理支持适当分离.(四)独立性:承担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应当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信息传递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

第一节环境控制第六条环境控制包括授权控制和员工素质控制两个方面。

第七条授权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决策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

监事会是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司董事、经理的行为及公司财务进行监督。

公司总裁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二)公司作为法人实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各业务部门在规定的业务、财务和人事等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职权;各项业务和管理程序都制定了操作规程,各业务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工作,各项业务和管理程序遵照公司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运行;公司对授权部门和人员建立了相应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授权期限不超过一年,对不适用的授权及时修改或取消授权.第八条员工素质控制贯彻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

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

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

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承担资金管理责任的机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确保自身的合规经营。

内部控制是管理人自身独立设立目标,通过协调组织的资源,有效运用资源和风险评估,应对使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自我约束管理模式。

内部控制是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有效运营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仅是合规要求,更是基金管理人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是非常必要的。

内部控制在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管理人规范自身的内部管理和运营活动,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管理人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操作风险,预防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管理人的透明度和信誉度,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吸引更多优质投资者。

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人自身设立目标、运营活动和风险管理等基础,通过合理组织、有效资源配置和风险评估,实现落实目标的不确定因素管理。

管理人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及规章制度,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需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运行。

管理人应定期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和改进内控要求。

培训员工,增强员工内控意识,加强信息传递,促进内部沟通,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运行。

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内部审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可或缺。

管理人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内控效率和准确性。

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加强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需要注重内部质量管理。

管理人应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风险可控。

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制度

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名称】内部控制制度(仅供参考)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2)第三章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5)第四章内部控制体系 (7)第一节公司治理结构 (8)第二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0)第五章内部控制内容 (11)第一节概述 (11)第二节环境控制 (11)第三节投资管理业务控制 (13)第四节信息技术系统控制 (16)第五节会计系统控制 (18)第六节其他内部控制 (19)第七节危机处理控制 (20)第六章持续的控制检验 (21)第七章附则 (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公司名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长期稳健发展、规范运作,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和基金资产运作风险,促进公司诚信、合法、有效经营,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则》、《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公司名称】章程》(待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内部控制大纲.第二条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公司经营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经营运作符合公司发展规划的主要措施,也是衡量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公司应当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设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等,建立运行高效、控制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条本大纲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各分支机构、各业务环节以及所有岗位。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决策科学、运营规范、管理高效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资产管理实体。

具体来说,公司实行内部控制应达到以下的目标:(一)保证公司经营运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则,自觉形成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二)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确保经营业务的稳健运行和管理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确保基金、公司财务和其他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四)促使公司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地为投资者服务,保证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五)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实现公司经营方针和目标,维护股东权益;(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维护公司声誉;(七)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八)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有利于查错防弊,消除隐患,保证公司各项业务稳健运行;(九)规范公司与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关联交易,避免股东、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干涉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一)健全性: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公司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各分支机构、各级人员,并涵盖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管理漏洞的存在;(二)有效性: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内控手段和方法,建立合理的内控程序,维护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的高度权威性,要求所有员工严格遵守。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2016.02.01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国基金业协会理事会表决通过,现正式对外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

特此通知。

附件1: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附件2:《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起草说明中国基金业协会二〇一六年二月一日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导私募基金管理人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合法合规、诚信经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推动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各项业务的合法合规运作,实现经营目标,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管理的制度安排、组织体系和控制措施。

第三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内部控制职责,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强化内部控制保障,持续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

私募基金管理人最高权力机构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维持其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经营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承担责任。

第二章目标和原则第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总体目标是:(一)保证遵守私募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

(二)防范经营风险,确保经营业务的稳健运行。

(三)保障私募基金财产的安全、完整。

(四)确保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人财务和其他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第五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覆盖包括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和各级人员,并涵盖资金募集、投资研究、投资运作、运营保障和信息披露等主要环节。

(二)相互制约原则。

组织结构应当权责分明、相互制约。

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

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

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管工作指引》,为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组织架构、运作流程、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确保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市场风险,提高经营效率,提高内部运营透明度。

第三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管理应以“风险管理、合规经营、投资管理、运营管理”为核心内容,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和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内部监管,提高内控能力,确保内部运作合规有序、稳健可持续。

第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落实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防范风险和内控漏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和合规经营。

第五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须确保所有的投资决策和操作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公司章程及管理制度的要求,能够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第六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密切关注市场风险动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基金收益。

第七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察机制,对内部存在的违规行为、管理漏洞及团队风险等问题进行制约和管理,防范内部风险,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第二章风险管理第八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框架和机制,应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风险。

第九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不同基金的特点和投资策略,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案,并及时评估和调整。

第十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风控制度和管理办法,对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一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对外部关联方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相应的合规内部监测和管理机制,防止关联方操作和利益输送问题。

第三章合规经营第十二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依法合规经营,不得从事违反法律法规或违反道德、职业操守的行为。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

附件:《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原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导私募基金管理人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合法合规、诚信经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推动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各项业务的合法合规运作,实现经营目标,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管理的制度安排、组织体系和控制措施。

第三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内部控制职责,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强化内部控制保障,持续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

私募基金管理人最高权力机构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维持其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经营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承担责任.第二章目标和原则第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总体目标是:(一)保证遵守私募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二)防范经营风险,确保经营业务的稳健运行。

(三)保障私募基金财产的安全、完整。

(四)确保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人财务和其他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第五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覆盖包括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和各级人员,并涵盖资金募集、投资研究、投资运作、运营保障和信息披露等主要环节。

(二)相互制约原则.组织结构应当权责分明、相互制约。

(三)执行有效原则.通过科学的内控手段和方法,建立合理的内控程序,维护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独立性原则。

各部门和岗位职责应当保持相对独立,基金财产、管理人固有财产、其他财产的运作应当分离。

(五)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成本控制达到最佳的内部控制效果,内部控制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和员工人数等方面相匹配,契合自身实际情况。

(六)适时性原则。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定期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和经营战略、方针、理念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步适时修改或完善.第三章基本要求第六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内部环境:包括经营理念和内控文化、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和员工道德素质等,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公司的规范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为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投资活动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保证经营的合法合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防范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保障客户及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保证公司业务记录、财务住处和其他信息的可靠、完整、及时。

(五)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健全性:内部控制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统一;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或漏洞。

(二)合理性: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三)制衡性:公司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牵制;前台业务运作与后台管理支持适当分离。

(四)独立性:承担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应当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授权控制、员工素质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信息传递控制、电脑系统风险控制等。

第六条授权控制。

各部门应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业务规则及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本部门的作业流程、岗位职责和权限,同时分别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对关联部门及岗位进行监督并承担相应职责。

第七条员工素质控制
(一)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成长以及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人才梯级队伍及人才储备机制,以保证重要岗位人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公司时,后续人员能迅速补上。

(二)加强对员工的守法意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员工必须根据自身的工作岗位,提交自律承诺书,保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员工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员工的守法情况和职业道德将作为录用和提升的重要标准。

第八条项目投资业务控制
(一)项目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化。

制定了各类项目投资业务的业务流程、作业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加强项目的立项、尽职调查、文件制作、内部审核等环节的管理,加强项目核算和内部考核,完善项目工作底稿和档案管理制度。

(二)通过《立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质量评价体系对项目进行筛选。

项目小组必须先向项目投资部、分管项目投资的执行总裁、风险控制部提出立项申请,并按要求报送详细的申请材料。

是否立项由公司投资管理部立项审核会议讨论决定。

(四)项目小组制的作申报材料,应由公司项目投资部进行内核。

内核工作包括内核申报、项目预审、项目复审、内核会议、项目跟踪及回访等内容。

第九条会计系统控制可分为会计核算控制和财务管理控制。

(一)公司依据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财务制度等制订公司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会计工作操作流程和会计岗位工作手册,作为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依据。

(二)公司计划财务内控组织体系以会计核算组织体系为基本依托,以各会计岗位为基本风险控制点。

公司设财务总监,分管全公司计划财务工作。

(三)公司制订了完善的会计档案保管和财务交接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

公司内部调阅会计档案应由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并指定专人协同查阅。

司法部门认可的部门因特殊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须持有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的正式公函,经公司负责人批准,并指定专人负责陪同查阅,需要复制时,须经会计主管人员同意、公司负责人批准方可复制,并做登记。

第十条信息传递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一)行政部为公司内部信息收集和处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业务信息的收集、再整理、存档工作。

(二)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业务信息资源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信息报送的组织和审核工作。

(三)为掌握公司日常经营情况,保证住处披露的及时、准确,公司业务部门应当及时与董事会沟通反馈日常经营情况。

(四)所有内部知情人在信息公开披露之前负有保守秘密的交务。

第十一条电脑系统风险控制
(1)公司所有电脑设置密码及相应的权限;
(2)电脑系统机房空间隔离并设置门禁制度;
(3)建立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4)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患制度;
(5)建立数据备份制度;
(6)制定灾难恢复计划。

第四章内部控制效果的检查和评估
第十二条董事会负责督促、检查和评价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最终责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工作,并形成相应的专门报告。

第十三条监事会应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公司财务情况和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情况实施必要的检查,督促董事会、经理人员及时纠正内部控制缺陷,并对督促检查不力等情况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风险控制部应于每年三月底前完成对上一年度内部控制的评估工作并分别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报告和风控工作报告。

第十五条董事会应就上述内部控制报告召开专门的董事会会议并形成决议。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风险控制部解释和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