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宣贯试题库1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重大事故隐患。

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企业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5、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

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10、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1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12、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3、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危险源辨识进行危险源辨识。

14、对于复杂的工艺,可以采用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15、在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需要考虑环境带来的影响。

16、对于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识,可以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等方法。

17、不能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的是有重大环境影响的。

18、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进行划分,并分别用“红、橙、黄、蓝”表示,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库(1)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库(1)

登封市煤炭管理关于学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题库一、填空1、郑州市煤炭管理局2019年1月7日印发了《关于印发郑州市深化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郑煤〔2019〕3号)。

2、2019年4月1日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安委办〔2019〕32号)。

3、全省煤矿2019年4月底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制度,2019年6月底前形成“功能完善、衔接有序、保障有力、运行良好”的双重预防体系。

4、深化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切实提高事故预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长效性。

5、根据年度辨识评估出的安全风险,由矿井负责在矿区醒目位置和存在重大风险的区域公示重大风险的风险点、风险描述、主要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人等内容。

6、按照“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的原则,建立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

7、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夯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煤矿事故的发生,实现我市煤矿安全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8、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是严寅初,副组长是沈天良、姚景州。

9、煤炭主体企业负责建立健全煤矿双重预防体系,指导、监督煤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工作。

煤矿主要负责人对煤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制定煤矿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体系标准、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10、煤矿主管负责人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进行监督管理。

煤矿分管负责人组织分管业务系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工作。

11、煤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双重预防体系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12、煤矿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工作。

1双重预防体系宣贯试题库完整

1双重预防体系宣贯试题库完整

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 )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 B )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B.一般、重大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 C )的风险。

A.较小B.蓝色C.可容许程度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 C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人D.实际控制人5、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 B )。

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 )。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技术管理负责人D.设备管理负责人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 B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B.核心C.要素D.因素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 A )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0、( C )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1、( A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供参考)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供参考)

1五、企业应主动按照( ABCDE )情况转变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转变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A.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转变所引发风险程度的改变B.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C.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D.风险程度转变后,需要对风险控制办法的调整E.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熟悉,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1六、企业应明确( ABD )的主管部门,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

A.危险源辨识B.风险评价C.风险管控D.分级管控17、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成员应包括( ABCDE )、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职位人员。

A.安全B.生产C.设备D.工艺E.电气18、对化工装置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楚的原则,可依照( ABCD )等功能分区进行。

A.生产装置B.储存罐区C.装卸站台D.作业场所E.设备设施1九、化工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进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 BCD )等内容的大体信息,并成立《风险点记录台账》,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A.危险源名称B.风险点名称C.区域位置可能致使事故类型20、依据GB/T 13861 的规定,对潜在的( ABCD )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本源和性质。

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环境缺点D.管理缺点E.设备缺点21、企业应完整保留表现风险管控进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记录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和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记录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功效;涉及(BD )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进程记录,风险控制办法及其实施和改良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A.橙色B.红色C.绿色D.灰色2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细则或导则附录 A.6,包括全数风险点和风险信息),逐级( ABCD )、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5级其中(1)级最危险。

3、《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4、隐患排查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节假日检查)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号码等内容。

6、隐患排查通过公司级、车间级、部门级、(班组级)四个级别进行。

7、隐患排查主要依据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技术标准、(事故教训经验总结)8、风险管控措施分别是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

9、双体系建设中,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分别运用的方法是(SCL )和(JHA )10、风险分级标准中基本准则:风险(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x后果严重性用字母(S )表示二、单项选择题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 ) A.公司、车间、班组、部门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B )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控制措施的核心是(C )。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 )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B )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 A )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 C )评价法。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附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附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A )oA.管控层级B.管控措施C.风险等级2.( A )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A.风险控制措施B.风险评价C.风险分级3.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程度R, R=MXEXS,其中M是(C )。

A.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B.可能性C.控制措施的状态4.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C )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A.风险评价B.风险等级划分C.采取不同控制措施5.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B),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A.风险点清单B.风险分级管控清单C.隐患排查清单6.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B )予以确定的过程。

A.危险源是否接受B.风险是否可接受C.风险控制措施7.( B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A,危险源评估 B.风险评价C,风险管控8.企业应建立由(B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定代表人B.主要负责人C.安全管理人员9.以下方法中不是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的是(C )0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B.作业危害评估法(川A)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10.以下情形不是重大事故隐患的是(B )oA.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C.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11.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C )。

A.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C.从业人员操作行为12.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C )。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C)不是识别并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现有效性的方面。

A.工程技术措施B.应急处置C.企业文化D.培训教育2.化工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1、2、3、4、5或A、B、C、D、E,其中,()级或者A级为最高风险,()级或E级为最低风险。

(A)A.1 5B.5 1C.2 5D.1 43.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的要求,隐患分为(C)。

A、生产类和管理类 C.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B、设备类和工艺类 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4、(C)不是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

A.可行性B.安全性C.经验性D.人的因素5.设备设施危险源应选用(C)方法来辨识。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6.作业活动危险源应采用(A)方法来辨识。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7.高危工艺、单体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建议采用( B )进行工艺安全分析。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8.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本质安全措施是(A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9. 风险控制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B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10. 风险控制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 C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11.风险控制措施减少职业伤害是( C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个体防护措施12.化工企业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D)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绿B.红黄蓝绿C.黄蓝绿紫D.红橙黄蓝13.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其中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越(),风险性(B)。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汇总1-8(附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汇总1-8(附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汇总1-8(附答案)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1姓名:岗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8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1、按照(动)和(静)对风险点进行划分,即一个作业活动为一个风险点,一台/套设备设施为一个风险点。

风险点划分原则,应当遵循“、、、、”的原则。

2、是建立和实施双重预防体系的主体。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和。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32分)1、()是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A.风险点统计表B.风险分级管控清单C.危险源统计表2、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

A.目标责任考核制度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风险分级管控制度3、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A.安全管理人员B.基层操作人员C.职能部门负责人4、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的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

A.危险源B.风险点C.风险控制措施5、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A.安全生产标准化B.现有安全管理体系C.信息化系统6、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A.根源B.状态C.行为D.物的因素7、隐患是指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A.物的危险状态B.人的不安全行为C.管理上的缺陷D.环境因素8、企业管控层级分为四级,那么企业重大风险应由()管控层级进行控制管理。

A.厂级B.部门级C.班组级D.岗位级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1、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分别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和班组级。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2018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2018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2018页共13 页“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 )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 B.频率和后果 C.可能性和后果 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 B )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B.一般.重大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 C )的风险。

A.较小 B.蓝色 C.可容许程度 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 C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 B.安全总监 C.主要负责人 D.实际控制人5.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 B )。

A.生产类和管理类 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 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 .红橙黄蓝 B.红黄蓝绿 C.红橙黄绿 D.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 )。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负责人 C.技术管理负责人 D.设备管理负责人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 B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 B.核心 C.要素 D.因素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 A )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D.风险点10.( C )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双重预防体系”通用知识复习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通用知识复习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通用知识复习题一、填空题1、双重预防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简称“双体系”。

2、安全生产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次。

3、风险是指(安全生产)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4、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健康损害)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容许程度)的风险。

5、重大风险是指发生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风险的风险类型。

6、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

7、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区域)、(场所),以及在设施、部位、区域、场所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结合。

8、风险点排查的方法应按照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以上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9、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0、风险分级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11、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划分(1)、(2)、(3)、(4)级。

12、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3、工贸企业风险管控的层级一般分为(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

14、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第一篇:双重预防体系题库一、填空题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和“()”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8、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

9、风险伴随的()、()、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部位等总称。

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1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15、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严重性的组合。

16、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A卷)姓名岗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0×5分)1、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B)(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2、()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A)企业(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3、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D)(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

(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4、()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B)(A)事故控制(B)风险管理(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5、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B)机制。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双重预防(C)标准化运行(D)安全管理二、判断题(10×5分)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

(×)。

2、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3、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即可,无须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4、企业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自认为可以,无需验证。

(×)5、“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属于企业安全生产部的职责,与企业其他人员无关。

(×)(B卷)姓名岗位成绩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错误的要予以纠正,未纠正或纠正错误扣2分,判断错误不得分)1.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2.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应为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双重预防体系专项培训考试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专项培训考试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专项培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L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权重条数是()。

[单选题]A、0.1(正确答案)B.0.2C.03D、0.4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年度辨识评估标准有()项要求。

[单选题]A.1B.2C.3D.4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专项辨识评估标准有()项要求。

[单选题]A'1B、2C、3D、4(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保障措施要求标准有()项。

[单选题]A'1B、2(IESC、3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组织机构与制度要求标准有()项。

[单选题]A'1B>2(C、3D、4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建立以()负责的体系。

[单选题]A、总工程师B、机电副矿长C、矿长助理D、矿长(7.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必须建立()项制度。

[单选题]A.l∣B.2C.38.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明确安全风风险的辨识()范围。

[单选题]A.程序B.要求C.方法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重点对()项危险因素进行管控。

[单选题]B.5C.6D.10(正确咨10.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开展()次专项辨识。

[单选题]Al正确答案)B.2c.3D.4IL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前进行()次专项辨识。

[单选题]AJ正确答案)B.2c.3D.412.本矿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后进行()次专项辨识。

[单选题]A.1B.2C.3D.413.本矿出现涉险事故隐患后进行()次专项辨识。

[单选题]A、\D、414.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

[单选题]A总数B上限(正确答案)C下限6安全管控措施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

[单选题]A方法B程序C措施(上沛16.每年至少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辨识工作人员学习()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

[单选题]A、1(」尸B、2C、317.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保障措施标准中信息管理有()项。

[单选题]A、1(正.B、2C、1818.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保障措施标准中教育培训有()要求。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

山东省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提问考核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什么是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什么是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4.必考题:请结合岗位实际,写出你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中的主要职责?(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总经理、实际控制人、决策人)对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落实双重预防体系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二)建立健全并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三)组织制定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制度并保障有效运行;(四)组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并负责最高等级风险管控;(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将双重预防体系纳入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七)保障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所需资金和人力资源;(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2)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制度;(二)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年度教育和培训计划;(三)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动态管理;(四)组织或者督促有关部门实施隐患排查治理;(五)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考核;(六)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3)生产经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负责,如参与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治理。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一)参与制定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制度;(二)参与双重预防体系的相关决策,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本单位其他机构、人员履行相关职责;(三)具体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考核;(四)参与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五)督促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七)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1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1

双重预防体系宣贯题库1“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 )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 B )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B.一般、重大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 C )的风险。

A.较小B.蓝色C.可容许程度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 C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人D.实际控制人5、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 B )。

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 )。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技术管理负责人D.设备管理负责人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 B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B.核心C.要素D.因素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 A )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0、( C )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1、( A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知应会试题库(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知应会试题库(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知应会试题库(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知应会试题库一、填空题(10题)1.按照《河南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全省煤矿2021年4月底前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制度;2021年6月底前形成“功能完善、衔接有序、保障有力、运行良好”的双重预防体系;2021年5月底前建成6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示范煤矿;2021年12月底前全省所有正常生产和建设煤矿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2.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通过“告知式”执法,推动煤矿企业对事故隐患进行自查自改自报,督促煤矿企业实现“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

3.煤矿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责任主体,制定煤矿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建立煤矿安全风险清单和隐患清单。

4.集团公司每半年对所属煤矿进行一次风险研判,掌握重大风险点。

5.发生瓦斯事故煤矿复工复产前、全国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后,由集团公司组织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6.煤矿每月组织8个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8个现状安全风险评估。

7.根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8.集团公司每半年、各业务管理部门每3月组织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

区域公司每3月组织进行一次覆盖各专业的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管理部门每 1 月分别组织进行一次专业系统隐患排查。

煤矿每1月组织进行一次覆盖各专业的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部门每旬分别组织进行一次专业系统隐患排查;班组长每班组织进行一次现场隐患排查和安全确认。

9.煤矿企业按照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治理、报告、验收销号等闭环管理,并严格落实治理方案措施,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10.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信息平台,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统计分析、风险预警、数据上报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 )的组合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 ,分为(B )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 B.—般、重大 C.红、橙、黄、蓝 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5、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 ,隐患分类是(B )。

A.生产类和管理类 B .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 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 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A )四种颜色标示,实 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7、 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 )0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技术管理负责人D.设备管理负责人 8、 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B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 重要内容。

A.中心B 核心C.要素D.因素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C )的风险 A.较小B.蓝色C.可容许程度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 ( C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A.法人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人D.实际控制人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A )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 D.风险点10、(C)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 D.风险点11、( A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组或它们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 C .风险 D.风险点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 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14、复杂的工艺应采用(C )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

15、企业在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 ,还要考虑(D )带来的影响C. 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D. 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低风险和一般风险19、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 (A ),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A.合并B.减少C.分离D.合并和分离 20、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 、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D )监护制度 A. 一人 B 兼职C.两人D.专人21、企业(B )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A 海月B.每年C.每季度D.每周.word可编辑12、( D )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 A.危险源 B.危险点 C 风险D.风险点13、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进行危险源辨识A.SCLB.JHAC.HAZOPD. LEC A.SCLB.JHAC.HAZOPD.LECA.时间B.地点C.人物D.环境16、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 (B )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A.SCLB.JHAC.HAZOPD. LEC17、 不能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的是(D ) A. 违反法律、法规的 C.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18、 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 照从高到低的原则进行划分,并分别用红、橙、A. 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B. 重大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低风险B.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 黄、蓝”表示,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为 ( A )22、企业应建立(A )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

A.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B.相同职能和层级间的C.高层之间23、( B )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A.安全负责人B•主要负责人C•生产负责人24、对于复杂的化工工艺,应采用( A )等方法进行辨识。

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B•工作危害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D.全员D•公司法人D.风险矩阵分析法25、 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 (C )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A. 一种B.两种C. 一种或多种D.多种26、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 ,应当涵盖(D )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

A.设备设施B.作业活动C.生产活动D.生产经营27、 ( A )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 保证。

A.风险控制措施B •风险评价C.危险源辨识D.风险分级管控 28、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 果;涉及(B )、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 ,应单独建档管理 A.黄色B.红色C.绿色D.白色33、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通过对工作 (C )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 防。

A.内容B.步骤C.过程D.危害34、 造成人员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对应事件后果严重性 (S )判别准则为(C )。

A.1级B.2 级C.3级D.4级 35、用LS 法判定风险数值为11,则对应风险等级为(B )A.高度危险B •显著危险C •轻度危险D.稍有危险,确定(A )、有效性A.可行性B.持续性C.真实性D.实用性29、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B )措施,降低风险 A.有效B 改进C •安全30、化工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 (D )级 A.2B.3C.4D.5D •防护31、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 10人及以上的属于(C )A. 一般风险B •轻度风险C •重大风险D •稍有风险 32、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 ,并分类建档管理 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 风险36、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中般风险为(C )。

A.红B.黄C橙 D.蓝3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中较大风险(B )。

A.红B.黄C橙 D.蓝38、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A.安全措施.wordB. 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应急处置措施39、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 (B )标准和清单。

40、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 控制措施是(C )的核心43、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 (A )两个部分。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48、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4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A.考核依据B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D.隐患排查治理41、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 、释放能量的(A )A.物理实体B.车间C 班组D.机械设备42、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 、管理行为以及(B ) A.危险源B.作业行为 C 臆患D.精神行为 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D.人的行为 44、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 )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 45、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其中有:(A)。

A.红色B 黑色C.白色D.绿色46、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

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47、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

B.班前会C. 班后会D.进行风险分析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 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 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D. 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50、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 (C )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B.所在单位、责任人C.责任单位、责任人D.各级单位、责任人51、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B )0A.效果验证B.效果验证与更新C.效果评价D.效果验证与评价、多项选择题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B )和( C )相关要求的深化2、 重大风险是发生事故 (AC )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

A.可能性B 严重性C •后果D.结果3、 危险源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 ,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ABCD )四类。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r 、_t 1_ k r / * l-f A >,t —r tf KC.环境因素D.管理因素E 管理因素4、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仔在开确定其 (BD )的过程。

A.位置 B 份布C.特征D.特性5、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 (ABC )三个层级。

A.通则B •细则C •实施指南 D.实施导则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 (BCD )。

A.总则B •通则C 细则D.实施指南 7、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 ,形成风险点8、风险点划分原则包括 (ABCD )。

1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ABCDEB. 安全性可编辑C. 可靠性A. 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培训教育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 E 应急处置措施1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BC )A.目标管理体系B.安全管理体系C •安全生产标准化D.安全生产责任制(ABCD )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A.名称B •所在位置C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D.风险等级A.大小适中B •功能独立C •直接判定 D.范围清晰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应包括 (ABCD )。

A.原则要求B •任务目标C. 基本程序D.建设内容 1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应包括 (ABC )。

A.具体任务目标B.具体要求C.常用的方法D.具体措施 A.可行性D.人的因素13、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ABCD )A.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B•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C.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D.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14、涉及重大风险时,其(ABCD ),应单独建档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