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的碗宗崇茂①白底镶着蓝花,沿口已豁了牙;孤单地立在家中的冰箱上。

这是父亲用的碗。

②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特殊”起来。

确诊为癌症晚期的那天下午,把父亲从医院扶回我的家中。

兄妹几个悄悄商定:精心伺候父亲,千万不能对父亲泄露真实的病情。

晚上,妻子特意为父亲做了一碗汤;母亲说,给你父亲专门备一个碗吧。

妻子表示赞同,不知从哪个旮旯,她找出了那只碗。

③我觉得不妥,因为此前父亲一向都是与我们同桌吃饭,同碗喝汤的。

我想说:癌症是不会传染的。

但看看妻的眼神,又加上母亲的坚持,我终于未开口。

④此后每次吃饭,父亲都是用这只碗。

母亲和妻子总是把菜夹到碗里端给父亲,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地,一点一点地吃;而从前,一向威严有加的父亲,每次从乡下来,吃饭时我们总要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首席”就座。

⑤我有些黯然。

想起童年的时候,为了全家生计长年漂泊在外的父亲,有一次带回一件让我特别兴奋的礼物──一只涂着花油彩的“小洋碗!”那碗既好看又摔不破,我视若宝物。

有亲戚家的小孩来到,吃饭时也抢着要,我死活不依,因为这是父亲买给我专用的,大人们只好无奈地哑然失笑。

又想起小时候因为太穷,腊月农闲时差不多每天三顿都在喝粥;只是到了过节才煮点干饭,炒几样小菜。

这一顿,我吃得特别快,而父亲似乎又吃得特别慢,待锅里见了底,父亲这时就会把他碗里的饭菜分到我的碗中,并叮嘱:“不要再这么快了,慢慢吃吧。

”⑥而现在,父亲却象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份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长了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⑦那天,我回乡下看望父亲。

我悄悄地问母亲:“父亲发觉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母亲说:“早晓得了。

”“他怎么晓得的?”“从你家的碗。

”我心头一紧:“我家的碗?”母亲说:“是的。

他说,你们每天都特地为他做那么好的菜,又总是用同一只碗端给他,那碗上恰好有个小豁口。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阅读答案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阅读答案

(1)什么叫做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2)举例来说,容易明白。

(3)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与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4)但这些习惯不是一会儿就会有的,得逐渐养成。

(5)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要用一些强制功夫,自己随时警觉,坐硬是要端正,站硬是挺直,每天硬是要洗脸漱口,每事硬是要有头有尾。

(6)直到“习惯成自然”,不待强制和警觉,也能自然而然地做,这些就是终身受用的习惯了。

(7)如果在先没有强制和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那就什么习惯也养不成。

(8)而这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倒反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根了。

(9)这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

(10)为什么最要不得? (11)只消一句话回答:这种习惯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的,养成了这种习惯,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叶圣陶《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1)对这段话的层次划分正确的是()A.(1)(2)(3)(4)(5)(6)/(7)(8)(9)(10)(11) B.(1)(2)(3)(4)(5)(6)(7)(8)(9)/(10)(11) C.(1)(2)(3)/(4)(5)(6)(7)(8)(9)/(10)(11) D.(1)(2)/(3)(4)(5)(6)(7)(8)(9)/(10)(11) (2)对这段话的写法和中心理解正确的是()A.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告诉我们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用,“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

B.层层深入地讲道理,告诉我们“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妨碍好习惯的养成,所以最要不得。

C.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没有强制与警觉”,随随便便,这就叫做“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

D.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养成哪些好习惯,不要养成哪些坏习惯。

参考答案:(1)B(2)B。

云南省巍山县2025年初三第三次模性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巍山县2025年初三第三次模性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巍山县2025年初三第三次模性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

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

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

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譬如震悚熙熙然蹑手蹑脚B.修葺惶恐湿漉漉雕梁画栋C.赋予斑斓暖融融哗众取宠D.沟壑浮躁马前卒味同嚼腊3.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删去“随着”或“使”)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将“提升”改为“培养”)C.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将“提高”改为“加强”)D.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验证更方便、安全。

(将“认证”和“登录”互换位置。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②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③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

2024届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语文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2024届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语文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价值和研究成果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像其他理论派别那样倚重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而是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资源的发掘和研究。

比如,德国汉学家卜松山的《象外之象——中国美学史概况》将市美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基本线索,从“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等问题出发凸显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产物。

中国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与命题,是可以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意象创造来印证的。

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与物游”“感物吟志”等诸多命题,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和心物观,而且也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15:作文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15:作文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十五作文专题(原卷)1.【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邓稼先那个始终站在研究第一线,昼夜计算筹划的身影,令人一震;阿长那个虽然不识字却拿着《山海经》给鲁迅的身影,令人一震;父亲那个用大半辈子,一块砖一片瓦修建新台阶的身影,令人一震……在你的生活中,相信也有一个身影令你震动,请选择一个跟大家分享吧!请以“那一刻,那身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善于捕捉细节,写出人物精神,抒发真情实感;(3)不抄袭,不套作;(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2022春·江苏泰州·七年级统考期中】在我们的生命力,肯定有这样的声音,虽然没有千般动人,万般柔情,却能如春日细雨般滋润着每一棵刚刚探出脑袋的幼苗,使他们茁壮成长,日益美丽。

请以“伴我成长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2022春·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中】春日不仅因为景色怡人,更是因为某些温暖如春的人,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与希望。

以“春风如你”为题,记叙生活里让你温暖的一个人。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4.【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统考期中】以“我生活在____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词语,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③要求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

5.【2022春·广西贵港·七年级统考期中】请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常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中触动着你的内心,让你难以忘怀,如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触动着杨绛善良悲悯的心;如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触动了鲁迅童稚感恩的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附答案 (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附答案 (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考试范围:第五、六单元)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5分)fàn wéi nǔlì1.天边红霞在慢慢扩大它的shízhōng rǔshísǔn2.和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dùjuān3.山中紫色的花被雨水冲刷后显得更精神了。

二、按要求写词语。

(24分)1.填上合适的量词。

(9分)一()小船一()地方一()镜子一()彩虹一()红日一()漆黑一()黄龙一()步枪一()红霞2.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9分)()的亮光()的金边()的奇观()的杜鹃()的高山()的山顶()的心情()的内洞()的舞蹈3.仿写词语。

(3分)飘飘悠悠哗啦哗啦亮堂堂4.补充词语。

(3分)()()全国()()成针一声()()软鼓()()情绪()()不()而()三、给“光”字组词,并选词填空。

(10分)光()()()()()1.()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要珍惜时间啊!2.演出服上的()材料是时尚的体现。

3.皎洁的()下,田野更显得空旷寂静。

4.()如白驹过隙,让我们来不及准备就悄然流逝。

5.雨来的家乡景色宜人,是旅游()的好地方。

四、按要求写句子。

(5分)1.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

(改变语序,不改变句子意思)2.小英雄雨来被鬼子拉到河边。

(改为“把”字句)3.村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全部所有的打麦的人。

(修改病句)4.那毛绒绒、蓬松松的芦花,看着就暖和。

(改为比喻句)5.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翻译句子)五、课内阅读。

(12分)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雨来疼得直咧嘴。

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

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

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2024年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释

2024年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释

2024年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达尔文雀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一共14 种,其中 13 种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种分布在距加拉帕戈斯群岛600km的可可岛上:达尔文雀羽毛颜色均为暗色,体形相似,体长7-12cm不等,种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

据考证,这14 种达尔文雀是在过去的100 万年至300万年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1835 年9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颜色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

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 Gould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

达尔文也因此受到了启发,在《物种起源》中论述到:“这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雀形目小鸟实在令人感兴趣,它们由一个种分化出来而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

”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促使达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后人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

(摘编自邓文洪、郑光美《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材料二:1938 年12 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

每天上午他外出观察这些小鸟,下午则捕捉个体尝试进行圈养,看不同种之间是否会发生杂交。

正如达尔文曾指出的那样,“达尔文雀”非常温顺,不怕人而易于接近。

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鸟,是拉克在野外非常难得的理想观察对象。

1939 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 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

从4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 号“达尔文雀”标本!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为《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中有一尊神①那天,街上很冷,太阳淡淡地照着,薄得如纸,母亲引着8岁的我走过清冷的街道。

我吸溜着鼻涕,拉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烤白薯。

烤白薯冒着缕缕热气,香味很有诱惑力地飘散到空气中。

阳光,也仿佛染上了诱人的香味。

②我捏着烤白薯,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

那种香气,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荡漾在我的记忆里,缭绕不散。

③就在我张大嘴,准备再咬第二口时,一声乞讨声拽住了我的注意力。

我回过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讨饭女人站在我的旁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拉着个男孩。

那男孩和我差不多大,瘦瘦的,一双眼睛却不小,圆圆的瞪着我的烤白薯,一个手指伸在嘴里,使劲地咂,好像他的手指比我的烤白薯还有味儿似的。

④女人看看自己孩子的馋样,又看看我手中的烤白薯,赔着笑脸道:“娃娃,把烤白薯给我孩子吃点好吗?他有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⑤我当然不答应,忙缩回手,生怕一不小心,会被那母子俩抢去似的,嘴里还像个大人似的,连连说:“没有了,就这点儿,没有了。

”说着,用另一只手去推了那孩子一下。

⑥“小斌,咋恁没大没小?”母亲皱起了眉。

⑦“谁叫他们要吃我的烤白薯。

”我不高兴地说。

⑧母亲说:“给一点儿吧,来,掰一点儿给弟弟。

”母亲哄着,边把我手中的烤白薯拿过去,说是掰一点儿的,谁知一下子给那个孩子掰了一大半。

⑨那个小家伙接过烤白薯,仿佛饿了很久似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吃的都是我的香喷喷的烤白薯啊!我非常不高兴,把另一小半烤白薯一下扔在地上,低着头跑了。

⑩母亲捡起地上的烤白薯,吹吹上面的灰,递给那个小孩,拍拍他的头,笑笑,来寻我。

我拐过街角,见没有人了,一下子躺在地上,死命地又蹬又哭:“我要我的烤白薯,我要我的烤白薯。

”⑪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说不定那两个人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呢。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习惯成自然阅读理解答案(9篇)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习惯成自然阅读理解答案(9篇)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习惯成自然阅读理解答案(9篇)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较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有缘人帮大家找到的9篇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题目篇一9.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答:10.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4分)答:11.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分)答:12.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答: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4分)答:习惯成自然篇二习惯成自然1、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2、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3、一般人都是依据爱好去想,依据学识及吸收的见解去说,但通常都依据习俗去做。

4、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

5、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

6、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7、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

8、较为贤明的。

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9、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10、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11、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12、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

13、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14、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

15、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 2套(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 2套(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题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乡野豆子①在过去,覆盖乡野的是玉米和红薯,因为它们高产,能够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充实人们干瘪的胃囊。

而种豆子,就成为一种奢侈。

②后来,豆子才大片出现在田野里,成为田野丰富的点缀,成为美好日子的旗幡。

豆子,对于每一个乡村人而言,都承载着那个时代难以忘怀的记忆。

至今,在我的脑海中,关于豆子的美丽画面仍历历在目。

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

收获之时,黄豆、绿豆、赤豆,在田野的风里摇曳生姿,把秋季渲染得丰富多彩。

③与豆子同时刻在记忆中的,还有那小小的乡村里氤氲着的温馨味道。

④记得,母亲擎起簸箕一颠一颠,那豆壳轻舞飞扬,壮烈地飘散而去。

母亲小心地翻拣掉那些遣留的碎屑,于是各种豆子发出黄、绿、赤的油光,滚圆的身体裸露在她欣喜的目光里。

有了豆子的秋天,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

⑤黄豆是油料作物,我的父亲会背半袋黄豆,走到镇上去轧油。

那些金黄金黄的颗粒,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

⑥儿时的乡村生活清苦,最奢侈的美食莫过于炸油果。

每逢年节的前一天,母亲倒出清冽的豆油,放在火炉上加热。

弄好的面团擀、轧、切,制成各种形状,然后下油锅。

一缕缕幸福的炊烟,弥漫在村庄上空。

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焦脆的油果新鲜出锅。

我们争先恐后地跑到锅前,然后围在母亲身边,吃得满手淌油,齿颊留香。

⑦绿豆满身碧绿,呈现出生命的原色,通常用来做滋润胃肠的茶饮。

一锅清水放入通体晶莹的绿豆,文火熬起来。

初始,豆子在锅里沙沙作响,似刀枪剑戟上砍下杀。

久了,方才天下定矣,安分下来。

待至豆烂,茶汤褐绿莹润,清香怡人。

绿豆茶饮宛若法器,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

⑧提一罐子给下地做活的父亲,清清亮亮的绿豆茶,里面沉着蓝天白云、影影绰绰的树杈鸟雀。

父亲正困乏,焦渴难耐。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古时贤哲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尊重生命才能心生他人之情,别人落难,绝不。

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得到悉心。

A.体恤袖手旁观护佑呵护B.体谅袖手旁观呵护护佑C.体恤坐观成败呵护护佑D.体谅坐观成败护佑呵护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用全面、长远的眼光看待形势变化,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

B.我们必须创新方法,开拓市场化岗位,坚持能用尽用,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

C.一轮中秋圆月,宛若一个心灵容器,盛满了华夏儿女从古至今触景生怀的遐思。

D.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其目的是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潜能。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新闻作品体裁不同,写法各异。

可以结合旁批与补白,从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角度,在比较中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各自的特点。

B.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作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C.什么是成功?顺手拿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D.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使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之基筑得更牢;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使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高效。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儿童的想象力①相信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白日做梦、幻想世界的经历,那些意趣横生、显得不切实际的想象一定为你的童年甚至青年时代带来无尽的美好体验。

②我们那代人,童年时流行看“科学幻想小说”,一本好书能看得废寝忘食。

1960年,我小学四年级时,读了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书,作者描述的世界魅力无穷,令人心驰神往。

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B.他在学校运动会上打破多项纪录,这让此前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C.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Ⅲ》姗姗来迟....,首集的开播就给了我们新的观感诠释了美食背后的工匠精神。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敢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一举光复武昌。

B.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并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宾客的会客室等。

C.武昌起义纪念馆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展现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自然》阅读答案

《自然》阅读答案

《自然》阅读答案大自然在反抗[美]雷切尔·卡逊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有人提及。

生物学家波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

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

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化学物质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

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

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

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上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

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

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

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活动的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

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

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的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昆虫学家罗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的战争。

”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一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

托马斯·修克思勒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

2022定襄县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22定襄县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22定襄县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解析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2分)1.(6分)读拼音写汉字。

静mìkuíwú抽tì生xiù头xián2.(6分)给划线字选择的读音,用“√”标出。

掺和.(héhuo)围歼.战(jiān qián)勉强.(qiǎng jiàng)结结..实实(jiējié)旋.窝(xuán xuàn)抿.嘴(mǐn míng)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3.(3分)选择正确的一组是()A.思潮起伏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司空见惯水落石出B.触类旁通留恋往返见微知著张冠李戴可见一斑C.天涯海角粉至沓来滔滔不绝悬崖峭壁津津有味D.精益求精革故鼎新饱经风霜神彩奕奕同心协力4.(3分)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很多,在读书方法方面给我们以启示的是()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若是碰到有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C.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5.(3分)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6.(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

“叫我干什么都行!”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7.(3分)判断正确的一组()A.“提高”可以和“水平、觉悟、效率、作风、速度”等词语搭配。

B.“鸿雁传书”就是用大雁来传递信息。

C.《凡卡》的作者契诃夫和《穷人》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俄国作家。

曾国藩《与诸弟书(节选)》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曾国藩《与诸弟书(节选)》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曾国藩《与诸弟书(节选)》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诸弟书(节选)清·曾国藩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①每日如何用功。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②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

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③,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①审:清楚,明白。

①洎(jì):至,到。

①骤几:很快成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未尝.一日间断尝.贻余核舟一C.虽.行船走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不敢以一得.自足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3.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D2.(我)时刻所期望的,只有几位弟弟罢了。

(意对即可)3.①有毅力(坚持不懈)。

①对诸弟要求严格(爱诸弟)。

【解析】1.A项中“自”的意思是“从”;B项中“尝”的意思是“曾经”;C项中“虽”的意思是“即使”;D项中“得”的意思分别是:得到/领会。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下面重点词语的意思:时时:时刻;惟:只有;诸:各个;而已:罢了。

少年中国说练习题(有答案)

少年中国说练习题(有答案)

少年中国说练习题(有答案)提技能•一课两练【练基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 (2)故惟知照例( ) (3)事事皆其所已经者( ) (4)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 (5)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 (6)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 答案:(1)依照着做(2)所以(3)全,都(4)罪孽(5)大概,大体(6)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译文: (2)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译文: (3)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译文: (4)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译文:答案:(1)在我的心目中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2)要想谈论国家的老少,请先让我谈谈人的老少。

(3)老年人常常多忧多虑,年轻人常常喜欢游戏娱乐。

(4)强壮啊,我们中国的少年,同祖国一样万寿无疆。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 B.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C.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D.惟多忧/也故灰心【解析】选D。

D项正确朗读停顿应为:惟多忧也/故灰心。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少年中国说》的中心论点是:。

(2)文中以龙喻少年中国的句子是:。

(3)文中有关“干将莫邪”典故的文字是:。

答案:(1)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2)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3)干将发硎,有作其芒5.课内阅读。

阅读第2段(“欲言国之老少”至“国亦宜然”),回答(1)~(4)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 ) ②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 ③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 ) ④惟盛气也故豪壮( ) 答案:①按照惯例②打破常例③只顾眼前,得过且过④富有朝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译文:②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译文:答案:①正因为思想保守,所以老是照旧;正因为进取,所以日图更新。

河北唐山丰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唐山丰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也许是物质生活丰富让味觉麻木了吧,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B.总决赛现场,面对歌手的突然退场,主持人看风使舵....,冷静救场。

C.这伙人伪装成政府机关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

2.下列对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B.《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孤女,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

C.《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

D.老舍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评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舍弟”“大兄”是谦称,“先帝”“尊君”是尊称。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讲究时效,真实客观。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出自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的《朝花夕拾》。

D.莫泊桑在《变色龙》中用夸张、讽刺手法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一善变的小人物形象。

4.名著阅读学好语文,就要多读经典好文,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

选出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的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实验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实验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实验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看拼音写词语。

jì mòyī wēi zhēng róng zhī yuán dān ge( )( )( )( )( )xī shuài dǎo méi pì jìng pái huái rǎn gāng( )( )( )(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档.(dàng)次给.(jǐ)予模.(mó)样惩.(chéng)罚B.潜.(qián)能歼.(jiān)灭造诣.(yì)膝.(qī)盖C.尽.(jǐng)管拖累.(lěi)亲戚.(qì)鲜血(xuè)D.躯壳.(qiào)称.(chēng)赞瞠.(chēng)目阿.(ē)谀下面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高山流水轻歌曼舞画龙点睛B.天籁之音行云流水笔走龙蛇C.余音绕梁巧夺天功妙笔生花D.黄钟大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下列句子修辞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②老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③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④小鸟在尽情歌唱。

⑤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①③⑥/ ②④⑤B.①④⑤/ ②③⑥C.①⑤⑥/ ②③④D.①②⑥/ ③④⑤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B.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C.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驰骋。

D.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
《习惯成自然》: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

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

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

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

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
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

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

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

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

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

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 "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

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

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

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

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
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习惯成自然阅读习题:
9.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
答:
10.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4分)
答:
11.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分)
答:
12.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3分)答:
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4分)
答:
习惯成自然阅读参考答案:
9.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答: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0.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4分)答: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
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11.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分) 答:不能去掉。

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答"不能去掉"得1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12.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3分)答: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意思对即可得分)
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4分)
答: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比如: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勤奋学习的习惯,爱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好的习惯和能力都是每一个用心的同学可能养成的。

(答出要点得2分,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