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田园城市样本
国内首个成功田园综合体案例剖析--无锡田园东方
![国内首个成功田园综合体案例剖析--无锡田园东方](https://img.taocdn.com/s3/m/bd58623ad0d233d4b04e697a.png)
国内首个成功田园综合体案例剖析--无锡田园东方无锡阳山的田园东方作为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以生态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生活方式为园区的发展模式,其强调新型产业的综合价值,包括农业生产交易、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田园娱乐体验、田园生态享乐居住等复合功能。
田园东方项目旨在打造活化乡村、感知田园城乡生活,将生活与休闲相互融合。
为原汁原味地呈现江南农村田园风光,选址于拾房村旧址。
在原有村落格局较好保留的基础上,设计又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
该项目投资50亿元,是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项目概况田园综合体选址于阳山镇北部,东南部与西南部分别与阳山镇老镇区和新镇区相接,新长铁路穿过其南部,总面积约416公顷(6246亩),约占镇区总面积的1/10。
整体构建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是奠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中逐步形成了以高效科技的农业生产优化为基础,积极植入三产、提升二产的产业发展模式。
发展中以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田园小镇为核心,进一步引领农业转型增效。
项目总体规划与设计已持续了两年的时间,项目一期建设已初步成形,二期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仍在完善,将在不断探求“田园进化”的实践方案中前行。
项目背景国家政策形势:“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等国家政策下,借助“田园综合体”模式探索“田园”经济,无疑符合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大势。
业务实力:东方园林占得先机,除了敏锐的战略决策,也因其在景观建筑、生态环境、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和全产业链的搭建。
项目区位:无锡市阳山镇拥有桃园、古刹、大小阳山、地质公园等生态自然景观。
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阳山镇近郊区域,交通便捷且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田园风光。
核心竞争力:依托自身在生态、苗木、景观、田园、文旅、置地及婚尚等业务板块上实现产业链高度整合和长期的行业积累,迎合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与产业趋势。
规划理念项目整体规划设计以“美丽乡村”的大环境营造为背景,总面积6500亩,其中3500亩种植水蜜桃。
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
![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066b4b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7.png)
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指将农村资源与现代服务相结合,通过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特色农产品销售等途径,打造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发展模式。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
一、选址与规划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地区,优先考虑有着丰富自然景观、浓厚人文氛围的农村地区。
同时,需要考虑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条件。
在选址后,还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工作,确定田园综合体的主题和功能,如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文化艺术等方向,以及建设的时间节点和投资规模等。
二、农业观光与体验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农业观光与体验,要打造一个真实、有趣、富有吸引力的农业体验环境。
首先,可以通过建设农家乐、农庄等,提供农家美食及农民生活体验,让游客近距离接触、体验农业文化;其次,可以建设农业科普展馆,介绍农业技术、农产品生产过程等,给游客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增强他们对农业的认知和感兴趣的程度;同时,可以设置农作物采摘、养殖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自动手,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
三、特色农产品销售与展示田园综合体还可以打造一个特色农产品销售与展示的平台。
可以设置农产品展示区,展示和销售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如有机蔬菜、特色农产品制品等,吸引游客购买。
同时,可以引进一些当地知名农产品加工厂家,举办农产品展销会,让游客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增加购买的信心。
四、休闲度假与文化体验田园综合体还可以提供休闲度假与文化体验的服务。
可以建设休闲酒店、农庄民宿等,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同时,可以设置SPA中心、温泉浴场等休闲设施,让游客放松身心;另外,可以组织文化活动,如农村音乐会、美术展览等,让游客感受农村的艺术和文化氛围。
五、合作与联动田园综合体的打造需要政府、农民、企业等多方合作。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规划指导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农民可以积极参与综合体建设,提供土地、农产品等资源;企业可以投资兴建相关设施,提供专业的管理和运营服务。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1d02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7.png)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
摘要:
1.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及意义
2.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
3.案例分析及启示
正文:
一、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及意义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业为主导,融合了农业、旅游、文化、科技等多个产业。
田园综合体的出现,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体验乡村生活、回归自然的平台。
二、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
1.案例一:成都锦绣田园
成都锦绣田园田园综合体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主导,打造了一个集农业生产、旅游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该项目的成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案例二:浙江桐乡田园综合体
浙江桐乡田园综合体以“农业+ 旅游+ 文化”的模式,打造了一个融合农业生产、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田园综合体。
该项目的成功,不仅提高了农业产值,还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及启示
1.案例分析:成都锦绣田园和浙江桐乡田园综合体的成功,都离不开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为核心,保障了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以旅游业为主导,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注重文化传承,将乡村文化融入到田园综合体中,提升了田园综合体的文化内涵。
2.启示:从成都锦绣田园和浙江桐乡田园综合体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田园综合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值得我们积极探索和推广。
美丽田园实施方案范文
![美丽田园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cd00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3.png)
美丽田园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
美丽田园是指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宜居的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美丽田园建设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因此,制定并实施美丽田园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美化环境,通过绿化、道路整治、农房外观改造等措施,打造宜居的农村环境。
2. 促进农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3.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实施方案。
1. 美化环境。
(1)绿化,加大对农村道路、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等地方的绿化力度,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美丽的乡村风景。
(2)道路整治,修复农村道路,保障交通畅通,提升农村交通条件。
(3)农房外观改造,对老旧房屋进行外观改造,提升村庄整体的美观程度。
2. 促进农业发展。
(1)优化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倡种植优质农产品。
(2)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加强农业科技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3)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3.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1)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2)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3)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健康教育等,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健康意识。
四、实施保障。
1. 资金支持,加大对美丽田园建设的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金来源,确保美丽田园建设资金需求。
2. 政策扶持,出台支持美丽田园建设的政策,为美丽田园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3. 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美丽田园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
五、总结。
美丽田园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对美丽田园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地,为农村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美丽乡村国内“田园综合体”六大样板项目(附案例)
![美丽乡村国内“田园综合体”六大样板项目(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bf9a1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4.png)
美丽乡村国内“田园综合体”六大样板项目(附案例)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后,近日财政部连续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的《通知》和《意见》,确定今年在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建设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把握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理念1突出“为农”理念,坚持姓农为农2突出“融合”理念,坚持三产融合3突出“生态”理念,坚持三生统筹4突出“创新”理念,坚持特色创意5突出“持续”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2017年试点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18个省份田园综合体的组成农业产业区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生活居住区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农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文化景观区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主题观光区域休闲聚集区满足客源各种需求的综合产品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休闲体验乐趣综合服务区城镇化支撑功能,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功能区域江苏无锡阳山田园东方项目——国内落地实践的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典型案例2012年,在“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大力支持下,内陆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落地实践。
田园东方综合体分三部分,农业、文旅和居住,以及内在的复合业态。
农业商业化田园东方的农业是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辅助,把农业进行商业化,定位是企业化服务型的农业平台。
阳山本身有优质的水蜜桃资源,而该项目通过公司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运作,使得形成的产业园能作为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自然多样的文旅产业文旅是以生态自然型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度假产品的组合,以此作为产业的根本。
比如主题乐园、不同的度假产品和度假村、精品酒店、民宿集群和营地等。
黄龙溪科学规划打造田园城市新样本
![黄龙溪科学规划打造田园城市新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10b66e0ceff9aef8941e068e.png)
吃
黄龙溪改造的 “ 三步” 第
着 重于外 部 拓展 。 l l l
MNv K l 7
创 新 管理 模 式 .提 升服 务
名
有 机 融合 ,在 文旅 管 委 会 的
基 地 ”的产 业 布局规 划 。 该 产业 布 局 规划 包 括 有 :一核 :以 黄 龙溪 古 镇 府管 理 ,专 业公 司 运作 ” 探 索 一套 , 古镇 管 理新 模 式 。同 时 .引进 专 业机 构 对 旅 游服 务 业 人 员加 强 培训 , 有效 提 升 服 务质 量 .为 游客 提 供 “ 完善 的 簸
休 闲区 、四季 果 园剐 琳 用区 ;一 基地 :打 i旅 游商 品生 产 置
“ 三步走 ”战略 稳打稳扎
黄 龙溪 古 镇 “ 天府 第 一 名镀 ” 扣造 计 划 的第 一步 — —
基 地 .发展 第三 产业 .
镇旅游环境.最完善的古镇旅游服务,最知名的古镇旅游
品牌 ”为 工作 着 力点 . 接照 “ 内 黾 、 B 展”的 要 求, 升 外 拓 大力 实施 “ 化 内涵提 升 工程 ” 基 础设 施 提升 工程 ” 景 文 、“ 、“
古镇 旅游 日 务” 日
核心 .辐射 萁 他周 边区 域 ;一园 :黄龙 溪 湿地 公园 ,保 护生 态环 境 .打 造生 态 旅 游 ;两 带 :副绕 古 镇和 湿 地 公 园打 造
四 点 一环 :紧 抓陈
优 化营 销 蕹略 , 升 古 镇品 牌 — 一充 分 利用 整 台营 销 提 簧略 .采 用 多种 方式 、多 种媒 介 推介 营 销 “ 天府 第 一名 镇” 品牌 。重 视 宣传 营销 的 效果 评估 ,% 古镶 营 销 长期规 划 , 啶 围绕 发 展 目标 持 之 以恒 进 行宣 传 推 广 .打造 省 内 “ 知 名的古 镇 旅游 品牌 ’ 最 o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c33a5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f.png)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标题:创造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某项目案例分享尊敬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个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案例,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项目,了解其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就。
某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风景如画的乡村地区,由一家具有丰富经验的开发商精心打造而成。
项目的核心理念是将乡村自然与现代生活无缝融合,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
首先,项目注重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
借鉴乡村传统建筑风格,建筑物的外观采用了传统材料和手工艺,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同时,项目也充分考虑现代生活需求,通过科技创新融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体验。
其次,项目成功整合了农业资源和农业观光。
在田园综合体内,开发商建设了现代化农田,引入有机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并与当地农民形成合作关系。
居民和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品尝新鲜的农产品。
此外,项目还设置了农业观光区,提供农业体验和乐园,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并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第三,项目注重社区设施和配套服务的建设。
除了高质量的住宅和商业区,田园综合体还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如园林公园、儿童乐园、健身中心等。
这些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并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项目还设置了便捷的商业区,满足居民的日常购物和服务需求。
最后,项目成功打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
通过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和文化节庆,多样化的文化艺术表演、体育比赛和教育培训等,它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并形成了浓厚的社区凝聚力。
社区内还设有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构,提供培训课程和讲座,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这个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开发商对细节的精心把控和对居民需求的深入研究。
通过整合自然资源、结合现代技术和创新理念,他们成功地打造出一个兼具宜居和宜业特点的社区。
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自然与现代城市生活融为一体。
特色田园乡村案例集
![特色田园乡村案例集](https://img.taocdn.com/s3/m/729fa2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5.png)
特色田园乡村案例集
以下是一些特色田园乡村案例:
1. 徐家大院:位于乡村边缘,是产业办公综合服务建筑。
2. 安仁华侨城南岸美村老酒坊改造:位于四川,建筑原为废弃的酒坊,现已改造为乡村客厅。
3. 云上西棠田园度假综合体:位于广东江门市蓬江区大雁山脚下的僻静村子旁,占地面积约15公顷。
设计结合传统岭南乡村聚落意向,利用有机形态的合与转折,组合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聚落空间。
4. 乡村住宅:位于里斯本,旨在将客户家族产权下的历史住宅改造成带有独卧的舒适度假房,并在需要时为家庭聚会提供足够的空间。
5. 龙游溪口乡村版未来社区:位于浙江衢州市,由乡伴朱胜萱工作室与上海时代建筑设计院共同打造。
如需更多特色田园乡村案例,建议查阅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的相关资料获取。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807343fc4ffe473268ab4d.png)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模式,赋予了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
到目前已有河北、山西、山东、福建、广西、四川、浙江、云南和广东9个省通过并公布了试点名单。
本文整理了这9省共10个项目的资料,通过对其经验梳理,为大家通过学习参考。
1广西南宁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南宁美丽南方入选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将获得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财政补助资金5600万元。
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为:以美丽南方丰富的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特色村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完善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和运行六大功能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步同生”、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模式借鉴)此外,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拟将规划区设计为“一轴两翼三带八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轴即沿005县道的园区交通和发展主轴,将园区各主要功能片区、景观节点和特色村落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田园综合体。
两翼以005县道为界,将园区分为南北两翼。
三带即依托园区农田、村落、水系、山地,形成三条重要的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带。
八区包括创意农事体验区、智慧农业展示区、高效农业集中区等八个功能分区。
2四川成都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都江堰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牵头实施,三年计划总投资约21亿元,项目将按照“坚持以农为本、共同发展、市场主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胥家镇和天马镇的13个村(社),围绕“四园、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将田园综合体建设成美丽乡村展示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农村改革先行区和绿色农业典范区。
打造高质量田园综合体
![打造高质量田园综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016074d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b.png)
田园综合体规划要点一是以旅游为先导。
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潮流,田园综合体顺应这股大潮应运而生,看似匮乏实则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需要匠心独运的开发。
一段溪流、一座断桥、一棵古树、一处老宅、一块残碑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
二是以产业为核心。
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一个包含了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酒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产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
在本区域内多元发展,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应适当向田园综合体布局。
三是以文化为灵魂。
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来,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在陶冶性情中自娱自乐,化身其中。
缺乏文化内涵的综合体是不可持续的。
四是以交通、物流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为支撑。
各种基础设施是启动田园综合体的先决条件,而及时地提供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又会对后续的发展产生持打造高质量田园综合体续的正向外部性。
缺乏现代化的交通、通信、物流、人流、信息流,一个地方就无法实现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沟通,乡村偏僻的地理位置被阻隔世外,就无法与外部更广阔的地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向外开放的经济空间。
五是以体验为价值。
田园综合体是生产、生活、生态及生命的综合体。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田园综合体通过把农业和乡村作为绿色发展的代表,让人们从中感知生命的过程,感受生命的意义,并从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分享生命的喜悦。
六是以乡村复兴再造为目标。
田园综合体是乡与城的结合、农与工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以乡村复兴和再造为目标,通过吸引各种资源与凝聚人心,给那些日渐萧条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价值、信仰、灵感和认同的归属。
田园综合体规划核心要素景观吸引力。
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是,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使游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体会农业魅力。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休闲农业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休闲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a0b74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3.png)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将休闲农业、农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一系列农业产业有机结合的综合型农业经营模式。
它以农业为主导,围绕农村旅游、休闲度假、休闲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展开,创造了农村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
下面是一个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的示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如何实施休闲农业。
一、综合体定位将农业资源、农村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建设一个既能够提供休闲度假、休闲娱乐等服务,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农业体验的需求的综合体。
二、产业规划1.休闲农业: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多样化、精细化的生产方式,提供农业体验和农产品销售服务。
2.生态旅游:利用综合体周边的自然环境,打造生态农庄、自然步道、湿地保护区等景区,引导游客进行休闲观光、自然生态体验等活动。
3.农村旅游:通过开展农家乐、民宿、农耕体验等项目,为游客提供农村文化、乡土特色等独特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田园生活的魅力。
4.休闲娱乐:建设温泉、健身俱乐部、儿童游乐场等设施,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功能规划1.休闲度假区:建设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民宿等设施,提供休闲度假、采摘、园艺养生等服务。
2.生态农庄区:规划生产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农田,设置养殖区和农业科普展示区,提供农业体验、产品购买等服务。
3.生态景区:利用综合体周边的自然环境,规划自然步道、湿地保护区等景区,提供观光、休闲、生态体验等服务。
4.休闲娱乐区:建设温泉、健身俱乐部、儿童游乐场等设施,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服务。
四、配套设施1.基础设施:规划完善的交通网络、供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确保综合体正常运营。
2.停车场: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停车环境,确保能够容纳大量客流。
3.餐饮设施:提供特色农家餐厅、咖啡馆等餐饮设施,满足游客的饮食需求。
4.商业设施:规划精品超市、手工艺品销售店、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等商业设施,满足游客对农产品的需求。
五、管理策略1.强化组织管理:成立综合体管理委员会,负责综合体的日常管理、资源整合、宣传推广等工作。
三岔湖新城:未来田园城市的实验样本
![三岔湖新城:未来田园城市的实验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9c876ff3aef8941ea76e058e.png)
坚前】— 岔堰鼬舞算 田底醢穗羹 襄2箨麓丁 实 饩固 湖的爨翼: 园、蘸 兴扩 舞圈 支都露睡 城 ̄茸基 , 癌 撑6 蠢. 建展 1 作年 霹, 市江薯霸 。埋酾鞫 于薪瞄I 为、郭曩 ”的醴! 都 瞪鼋 都 糍艘 公剽 嘲 的江 酾磕 江工 勰 本i 瞒 元蠹 期 糍
城 与信 息 南速 相 联 结 的现 代 通信 体 系规 划 ;另 一 R “ ’ 是三 岔 湖的 交 通体 系规 划 ,逮 只脚 不 ,则
任 迈 向虚拟 中 的 “ ” 芥 。 平 世 更迈 向 妾体 中的 “ 平” 世 芥。 通 讯 、 变 通 两 只 “ ” 把 费 阳与 成 都 融 脚 ,
l 频f 关 Ir1) ) I地 道片 注)J1( / 产 区 ¨l : s
截取成 资合作 的核心片 区断 面— —三 岔湖 ,通过 五大专 业审 视 ,这一 区域的独特 价值业 已呈现 ,并 显露 “ 界现代 田园 世 城市”的潜在 要素与 内核 , 未来成都 的发 展深具 实验 意义。 对
宵成为成都都市圈的新增长点的基础条件.也使
“ 三岔 湖 新 城 ” 宵望 成 为 成都 都 市 圈 合 作共 赢 的
_。 三 岔 湖 新 鳗 向 着 届 的
一 <读 城 ) 者观 察 : 目 时代 .世 界 是 “平” 记 互联
“ ” 世 界 进 发 的 一 只 平
样板。
“ ” 点 “2, 脚 , 0l l ’区号 的调 整 。这 意 味 着三岔 湖 新
,
那 幺 拈
B N VP 8 AK I I
地 簸 l区注1 ¨(n( ) 产 道 片 关 ) { )s I : I
程是 成 都 人运 用 独 特思 想 和技 术 手段 协调 自 然 、造 福人 类 的经 典 寨 例 ,具有 较 高 的知 名 度 和美 誉 度 。宣 传 和 放大 都 江堰 在 人 文 、经济 和 社 会 多方 面 的 功能 作 用 ,对 成 都市 建 设世 界 田园 城 市,提 升 城 市国 际形 象 等方 面都 有 积 帔意 义 。 以 龙 泉山 为 界 +把 23 万 平 方 公里 的 都 江堰 灌 区分 为 2 成都 平 原 和 J中 丘 陵两 部 分 .都 江堰 ( 首 工程 )是成 都 i 槊 平原 灌 区 的龙 头 ,而 三 彷 湖就 是 川 中丘 陵 灌 区 的核 心 .是 i 都江 堰 灌区 承 前启 后 、承 西启 东 的重 要 节点 。 从 水 域生 态景 观 来看 . 面 积 . 论 三岔 湖 有 2 平 方公 里 . 7 是大 成 都 第一 大湖 . 质 大气 平 和 ;论湖 岸 线 .20公里 蜿 气 4
国内田园城市案例
![国内田园城市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1ff1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8.png)
国内田园城市案例国内田园城市是指以农田、农村为基础,融入城市规划,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下面列举了10个国内田园城市的案例。
1. 苏州田园城市:苏州市以田园城市为目标,通过改造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农业观光区和休闲农业园,吸引游客和市民前往体验农耕文化。
2. 杭州田园城市:杭州市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
在农村建设中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自然环境,打造具有乡村风情的田园景观。
3. 成都田园城市:成都市以保护传统农村文化和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
同时,成都市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田园景观。
4. 湖南娄底田园城市:娄底市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通过改造农村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
娄底市还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田园城市。
5. 广东梅州田园城市:梅州市以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为目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
梅州市还注重保护农田和水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的田园景观。
6. 北京房山田园城市:北京市房山区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
房山区还注重发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的田园城市。
7. 浙江诸暨田园城市:诸暨市以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通过改造农村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
诸暨市还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打造绿色生态的田园景观。
8. 山东曲阜田园城市:曲阜市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乡村。
曲阜市还注重发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的田园城市。
9. 江苏淮安田园城市:淮安市以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通过改造农村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
田园风貌建设措施
![田园风貌建设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2a60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d.png)
田园风貌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田园风貌建设的措施:
保护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在田园风貌建设中,要注重保护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尽可能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避免过度的人工化改造。
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加强农业产业的质量提升,推广绿色、有机、生态的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田园风貌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通讯、水电等方面的建设,提升乡村的硬件环境,为田园风貌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
推进民居改造和乡村环境治理:通过民居改造和乡村环境治理,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为田园风貌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挖掘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为田园风貌建设注入文化灵魂。
发展乡村旅游:以田园风貌建设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增加乡村的旅游收入,为田园风貌建设提供经济动力。
加强培训和引导: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田园风貌建设中来,为田园风貌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总之,田园风貌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加强保护、提升质量、强化基础、推进改造、挖掘文化、发展旅游、加强培训等方面的措施都需要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需要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田园风貌建设的主力军。
建设最美田园城市实施方案
![建设最美田园城市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baaf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8.png)
建设最美田园城市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田园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居环境,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实现建设最美田园城市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保留和扩大绿地空间,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严格控制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采取生态补偿措施,保护农田和水源地。
二、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1. 优化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 发展绿色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机动车污染。
三、提升农村环境质量1.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2. 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四、推动农业现代化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 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 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2.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落实环保政策法规,保障环境质量。
六、促进文化教育发展1.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2. 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七、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1. 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政府协调和服务保障。
2.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对田园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和监督。
在实施建设最美田园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部分城市开始打造田园城市 城乡生态互动雏形始现
![中国部分城市开始打造田园城市 城乡生态互动雏形始现](https://img.taocdn.com/s3/m/e17d9b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c.png)
中国部分城市开始打造田园城市城乡生态互动雏形始现原标题:你有没有想过,把城市的便利与田园的诗意美妙结合——田园城市,梦中的家园在成长你了解什么是田园城市吗?有没有畅想过不是钢筋水泥模样的城市是何种样子?如今,中国的部分城市开头打造田园城市,不过建设田园城市可不是毁灭一片田园、建设一个城市,也不是简洁的“田园的面积+城市”。
田园城市是以田园为特色、突出城市的内涵,这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抱负城市离我们有多远——每天穿梭于城市中,享受城市的繁华与便利的同时,也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苦恼。
你是否想过,把城市的便利与田园的诗意美妙结合。
单是想想,就够美了:城市设施一流,乡村风景如画。
若要放松身心,驱车十几分钟,就有安逸的农家乐;如厌倦了霓虹灯,也可到郊外数星星。
早在1898年,英国学者霍华德针对当时英国工业化带来的污染、拥挤等众多城市问题,首次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的设想。
他认为应当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抱负城市,城市四周被农地围绕以自给自足,严格掌握城市规模,保证每户居民都极为便利地接触自然。
100多年过去了,在如今的中国,一些城市提出建设田园城市的目标并开头付诸行动。
对于快速城镇化的中国,打造田园城市的路径有何不同,毕竟哪些城市有可能成为田园城市,又应当着力解决哪些问题?城市规划的“田园”幻想日前,陕西省西咸新区出台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基于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着眼新区城镇、村落、耕地、水系、文物古迹相互交融的基本特质,形成现代田园城市。
去年6月,西咸新区就曾出台美丽小镇规划,方案5年内建设35个美丽小镇。
这次新一轮规划则进一步构建“大田小镇”“大城小园”的布局模式,将使“500米见园、300米见绿”成为可能。
无独有偶。
江苏太仓提出,要分别建设10万亩良田、花卉、菜地、鱼塘,构建以“四个十万亩”为主体的农业空间布局和以“一市双城三片区”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在城市与中心镇之间,以现代基本农田和生态绿地隔离,实现城市四周被农地围绕以自给自足;以快速交通相连接,保证每户居民都可以便捷地亲近自然。
佛山市的田园小镇案例
![佛山市的田园小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51a9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7.png)
佛山市的田园小镇案例
田园小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乡村建设模式,它结合了农业、旅游和休闲等多个元素,打造出一片充满田园风光和自然气息的小镇。
佛山市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
动了一系列田园小镇的建设。
其中,佛山市某田园小镇是个成功的案例。
该小镇位于佛山市郊区,总面积约1000亩。
小镇的建设器重于保护和发挥农村的自然资源
和文化传统,同时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该小镇的规划设计中,重点将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建设者
在小镇内设置了大片的农田,开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生产活动,
并通过农产品直销、特色餐饮等方式,充分展示了当地的农产品和农
耕文化,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购买。
此外,小镇还注重发展休闲旅游和文化产业。
在小镇内建设了一
系列具有特色的场馆和设施,如民宿、餐厅、度假村、SPA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和休闲娱乐条件。
同时,小镇的文化产业也有
所发展,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和农民艺术展览,将农村文化与都市生
活相融合,形成了独特魅力。
此外,小镇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
复等措施,小镇中的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得到良好的恢复。
这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的生活环境,也为游客提
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总的来说,佛山市某田园小镇成功地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通过保护农村资源,发展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和谐宜
居的小镇生活环境。
这个案例对于其他地区的田园小镇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691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6.png)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1. 简介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方式。
因此,田园综合体作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产品,逐渐成为了新兴的发展领域。
本规划方案将针对一块面积约500亩的土地,介绍如何规划出多功能、文化、生态、体育等方面结合的田园综合体。
2. 项目背景2.1 土地测量及用途分析该土地面积约500亩,地处郊区,周边地形复杂,包括山丘、森林、水系等。
土地用途为农业用地,但近年来因周边城市的发展,市区扩张,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土地进行了部分征收,该土地被划归为待开发土地。
2.2 市场需求与潜在客户该区域周边居民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对于田园综合体的需求很高。
而市场上目前并没有类似的综合体,因此可以预计该综合体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 可行性分析3.1 投资分析该综合体的规划与建设需要一定的投资。
预计总投资为3亿元,其中建设投资账户2亿元,流动资金1亿元。
3.2 政策风险由于该综合体的属性属于文化产业,因此要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保护和支持,但也需要考虑政策风险。
3.3 经济效益分析该综合体采用多功能化、文化化、体育化、生态化等结合的规划方案,在运营方面可以提供多种增收方式,如住宿、餐饮、娱乐、农业种植等。
4. 规划方案4.1 核心设施规划该综合体的核心设施共分为三个区域:住宿区、娱乐运动区和农业种植区。
其中,住宿区包括一所百余间客房的酒店,可以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娱乐运动区包括室内外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练习场等多种体育设施,同时还包括KTV、酒吧、SPA等娱乐设施;农业种植区包括果树、蔬菜、草地、花卉、绿化带等。
4.2 绿化规划绿化是整个综合体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住宿区、娱乐运动区和农业种植区之间,连接各区域的道路两侧都将种植大量的绿化树木,让游客们可以暂时放弃城市的喧嚣市井,享受自然的呼吸和美景。
4.3 建筑规划整个综合体采用古老而经典的中式园林风格,各类建筑均采用木材和石材的原材料进行建造。
田园体验区方案
![田园体验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edcd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2.png)
田园体验区方案1.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公众对田园生活体验的渴望,我们计划创建一个田园体验区。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田园体验区的设计方案,包括场地规划、活动设施、服务内容等。
2. 场地规划田园体验区将占地10000平方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风景。
场地规划如下:•农田区:占地7000平方米,用于种植各种蔬菜、水果和谷物。
公众可以亲自参与种植过程,并体验丰收的喜悦。
•游憩区:占地2000平方米,包括草地、花坛、湖泊等自然景观,提供散步、野餐、阅读等休闲活动的场所。
•动物园区:占地1000平方米,设置多个动物展示区,包括农场动物、野生动物等。
公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动物,增加亲近自然的机会。
3. 活动设施田园体验区将提供多样化的活动设施,旨在让公众亲身参与农耕和农业文化的体验,进一步了解乡村生活。
以下是一些主要活动设施的介绍:3.1 农耕体验•农耕实验田:设置一块特定面积的土地,供公众亲自耕种,了解种植技术和农作物生长过程。
•农具体验区:展示农具,并提供使用指导,公众可以亲自操作农具体验农业劳动的乐趣。
•农产品展示:设立展示区,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产品和农业特产,让公众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3.2 农业文化体验•乡村生活展示:重现传统乡村生活场景,如茅草屋、土灶等,让公众感受乡村生活的温馨和质朴。
•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设置手工坊,教授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编织、染色、陶艺等,让公众亲身体验乡村工艺的魅力。
•农耕文化展览:举办农耕文化展览,展示农耕历史、农耕技术和农耕文化的发展,让公众了解农耕文化的演变。
4. 服务内容田园体验区将提供一系列服务,以确保游客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
以下是一些主要服务内容的说明:•导游服务:在体验区设立导游中心,为游客提供专业导游讲解服务,让游客了解体验区的历史、文化和活动安排。
•休息区:设置休息区和餐饮区,提供休息、用餐的舒适环境,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详解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3-05-09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座古都之间,总面积为882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人口约90万人,城镇化水平23%。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咸新区提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思路,将城市、田园、农村、产业等要素多位一体协调发展,打造全国现代田园城市的标杆。这是一个新样本,由核心组团城区、重点示范镇、特色农庄优美小镇、开阔田园和山川、水系形成点状布局的市镇体系,注重保护耕地、生态和环境,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进行融合,使城市现代化的很多功能、城镇化设施与农村良好的生态结合在一起,实现城市和农村高度融合和共同发展。
按照规划,西咸新区将形成“以两条廊道为主体、串联一个特区、四大公园、七个示范点”的文物保护总格局。即:以五陵塬上9座西汉帝陵为主体形成西汉帝陵廊道,以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阿房宫遗址、丰镐遗址为主体形成都城遗址廊道;以秦咸阳城遗址为主体的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立并完善汉阳陵、汉茂陵、秦咸阳城遗址、丰镐遗址4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以阿房宫遗址、长陵、安陵、平陵、沙河古桥遗址、顺陵和崇文塔为重点保护对象,做好西咸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
西咸新区按照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思路,在空间上实行“大开大合”,即开放绿色空间,包括农业、文物保护区、河流、生态湿地等;对于城市建设则实行高密度、高复合开发,以实现节约土地和承载人口的目的。
产城一体支撑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在城镇化过程中解决农民转化为市民、农业转化为都市产业的“两转化”问题。
李肇娥认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城镇化要从社会建设入手,实现人的城镇化,把农民转变成市民,不仅是身份、职业的转变,也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她说:“这是城镇化的一个方面,也是突破二元结构的关键点。”同时,实现人的城镇化还应防止城镇产业“空心化”、城乡差距拉大以及“脱地”农民失业等现象发生。“我们正在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通过复合型田园产业建设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让农民带着劳动力和土地两个资本进城,使其通过产业工人、职业农民、小庄园主的身份转变,共享土地增值和都市产业发展的红利。同时,西咸新区以就业为核心来布局,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重大机遇,把信息服务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就业半径’内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李肇娥说。
田园理念突破传统局限
关于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思路,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总规划师李肇娥介绍说:“将西咸新区的发展思路定为现代田园城市,一是因为西咸新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渭河、泾河、沣河三大水系和湿地,基本农田和农业用地,只有1/3的土地用于城镇建设。二是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采取‘摊大饼’模式,容易造成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生态脆弱、拉大城乡差距等问题。这种透支了环境红利、土地红利、人口红利的传统城镇化已经不可持续。西咸新区要突破这些瓶颈,就得走出不同于传统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保护文物遗迹打造城镇亮点
西咸新区及其周边拥有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周都丰镐、秦咸阳城、西汉帝陵等古迹不胜枚举。李肇娥介绍说:“西咸新区整个规划范围是882平方公里,其中遗址保护范围是127平方公里,这是我们规划和建设的‘红线’。”“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对西咸新区的开发建设肯定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文物遗产保护形成的独特格局也恰是新区最大的亮点之一。”李肇娥说,西咸新区对遗址保护有着不同思路,必须从整体上考虑西咸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通过保护工作使区内文化遗产层级分明。
“我们在城市的田园空间规划了若干特色小镇,布局休闲餐饮、艺术画廊、会议中心等现代服务设施,建设成具有都市服务功能的现代农庄。因为西咸新区的发展思路里有庄园经济,比如葡萄酒庄园复合了种植、酿制、鉴赏、休闲娱乐多重功能,使田园农业成为都市产业。”李肇娥说。在她的田园城市概念里,城市和农村不应该有明显界限,应相互融合,城市建设区和绿色空间高度融合,是人类理想的生活之地。“环境和生态是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她说。
破题从规划开始。温江目前结合区域重点项目,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已经规划出科技园片区、国际乡村度假休闲产业功能片区、现代农业功能片区等八大城市功能片区。这些片区都有其主导产业作为核心动力,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专家们认为,这八大片区可以看作现代化的高级聚落,形成了若干具备城市功能的城镇,之间由田野区所隔正好保持了田园城市的形态。
都市农业涵养生态环境
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区域内流经三大河流,形成了大量的湿地,同时还有大量农田和农业用地,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良基地。因此,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同,现代田园城市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把现代化的城市服务和农村田园风光相结合。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特色发展道路,西咸新区将建设18处生态田园小镇、28个社区,发展以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