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美诗文: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_全诗

合集下载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译文及注释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题西林壁》古诗导语:《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它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原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原文及赏析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原文及赏析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原文及赏析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原文及赏析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作者:苏轼朝代:宋朝【题西林壁】[1]横看成岭侧成峰,[2]远近高低各不同。

[3]不识庐山真面目,[4]只缘身在此山中。

[5]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题西林壁》赏析: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

苏轼《题西林壁》的原文及其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的原文及其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的原文及其赏析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一: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赏析二: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_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_1

精心整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译文】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活哲理,从而启发读者辩证思维、举一物而晓万事、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作品充满理趣和对事物的思考辨析。

诗人看山同时又是在看人事看社会,指出立足点不同,观察事物结果殊异。

只有跳出圈子,把握事物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认识。

诗人用韵没有泥守律绝基本定式,首句韵脚用了邻韵。

峰为冬韵,同、中则为东韵。

整篇平启顺乘跳转妙合,精巧别致。

深入浅出,充满智慧,品味无穷。

【赏析二】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赏析三】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真正人生走一遭,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有几个人能看清楚宦海沉浮,荣华富贵,酒色财气呢?苏轼说:看不清的缘由是:身在此山中。

苏轼通过自己一生的经历,历经宦海沉浮,荣华富贵,酒色财气。

他最后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了佛家与道家讲的出世的境界。

他把一切都看明白了。

事实上佛家道家讲的佛与道,不是叫人都厌世,都当和尚,而是像苏轼一样,修心出世,用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

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岭即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侧即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峰即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这两句意思是说,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等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从写作方法来说,我们可以从远近、高、低这些方位词看出诗人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似乎在诗句中浓缩了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景象,仅仅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千姿万态的庐山特点概括出来,虽说是务虚的笔法,但给人以审美想象的空间。

《题西林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
林壁》
出自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
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_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_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译文】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赏析一】这是一首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的绝句。

但艺术构思和表现主题迥然不同。

原诗题在江西九江市南西林寺墙壁。

李诗具体描写了香庐峰瀑布以烘托庐山气势,达到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

苏诗则无描写具体景点,而是总揽庐山,别具慧眼,生动而形象地从中道出生活哲理,从而启发读者辩证思维、举一物而晓万事、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作品充满理趣和对事物的思考辨析。

诗人看山同时又是在看人事看社会,指出立足点不同,观察事物结果殊异。

只有跳出圈子,把握事物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认识。

诗人用韵没有泥守律绝基本定式,首句韵脚用了邻韵。

峰为冬韵,同、中则为东韵。

整篇平启顺乘跳转妙合,精巧别致。

深入浅出,充满智慧,品味无穷。

【赏析二】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古诗三百首】古诗《题西林壁》原文 赏析

【古诗三百首】古诗《题西林壁》原文 赏析

【古诗三百首】古诗《题西林壁》原文赏析【古诗三百首】古诗《题西林壁》原文赏析朝代:唐朝作者: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不知道庐山的真实面目。

我只住在这座山上。

译文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绵延起伏,山峰巍峨。

从远处、近处、高处和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欣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前两句话“把山的一侧看作一座山峰,距离是不同的”,它实际上描述了你在山上看到的东西。

庐山是一座纵横沟壑、峰峦起伏的大山。

游客们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不同的风景。

这两句话以各种形式概括和生动地描述了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唤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反思。

因此,《体西灵璧》不仅是一位歌颂庐山奇观的诗人,也是苏轼从哲学家的角度对真理的理解。

因为这种理解是深刻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除了谷峰的美丽形象之外,还有一种深刻而永恒的哲学来启迪人们的心灵。

因此,这首小诗的风格是含蓄的,思想是遥远的,这使人们读起来不厌其烦。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诗意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 解析:这两句诗描述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时,所得到的不同视觉感受。

它通过对庐山不同视角下的景象描写,展现出庐山的雄伟多姿,同时也为后面的哲理感悟做铺垫。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诗意: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 解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所处位置(主观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全貌。

就像在山中看山,由于视野受限,不能看到山的整体形状一样。

二、练习题(20题)(一)理解性默写- 解析:这两句诗直接描绘了庐山从不同角度看呈现出不同景色的特点,是对庐山景色的直观描写,所以在考查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时,应填这两句。

-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对在山中难以看清庐山全貌的现象,引申出人们认识事物时受自身局限的哲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相符。

(二)字词解释3. “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A. 题目B. 书写,题写C. 问题- 答案:B- 解析:“题西林壁”的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在这里是书写、题写的意思。

4.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岭”的意思是()A. 高大的山脉B. 山峰C. 小山丘- 答案:A- 解析:“岭”在这里指连绵的高山,与“峰”(高耸的山峰)相对,从诗句中“横看”的视觉效果来看,是连绵起伏的样子,所以是高大的山脉。

5. “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A. 缘分B. 因为C. 沿着- 答案:B- 解析:“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只是因为自己在这座山里面,所以“缘”在这里是“因为”的意思。

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请联系实际,谈谈这首诗

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请联系实际,谈谈这首诗

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联系实际,谈谈这首诗一、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衍生注释:“横看”就是从横着的方向看,也就是正面看。

“岭”是山脉,连绵不断的那种,像一道道山岭。

“峰”指山峰,比岭更尖耸突出。

“缘”在这里是因为、由于的意思。

三、赏析: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庐山全面了解而展开。

从诗中表达的情感来看,充满了一种哲理式的思考与感悟。

诗人运用移步换景的表现手法,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横着看是连绵的山岭,侧着看就成了高耸的山峰,远看近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庐山的样子完全不同。

这种描写形象地体现出庐山的雄伟奇特,变幻多姿。

然后笔锋一转,说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呢?原来是因为自己就在这庐山之中啊。

这就由写景上升到一种哲理的层面了,告诉我们,人们看待事物如果深陷其中的话往往难以全面、客观的认清它的本质,只有跳出原有的环境和视野限制,才能准确把握事情的全貌。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大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可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诗词文俱佳。

他的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屡遭贬谪,但他生性豁达乐观,这也反映在他的许多诗作之中。

他擅长从生活的各种经历中汲取灵感,无论是山水之间还是人生境遇里,都能创作出反映自己思考的诗歌。

就像《题西林壁》这一首,从游览庐山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中,却能写出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公司的团队讨论会上,大家对一个新的项目方案存在很大的分歧。

小王觉得这个方案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非常好,小李却觉得这个方案在市场拓展方面太过于保守。

组长这时候站起来说:“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那我们不妨综合一下各个角度的看法,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说不定这个方案就能更完美。

”大家听了组长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开始重新审视方案。

唐代诗人苏轼的诗句

唐代诗人苏轼的诗句

唐代诗人苏轼的诗句《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衍生注释:1. “题西林壁”:“题”是书写、题写的意思,“西林”指西林寺,“壁”就是墙壁。

2. “横看”:从正面看,从山的横向的角度看。

3.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4. “峰”:高而尖的山头。

5. “缘”:因为。

二、赏析:这首诗写得妙啊!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那景色完全不一样呢。

你看,横着看是连绵的山岭,侧着看就是高耸的山峰了,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都各有不同的模样。

而最后两句更是充满哲理,我们常常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不就像在这山中,被山的局部所迷惑一样吗?这就好像我们看一个人,有时候只看到他的一面,就以为了解他的全部,其实还差得远呢。

三、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是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他却有着豁达的胸怀。

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大气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

他在诗、词、文、书、画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运用片段: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争论一个人的好坏。

我觉得那个人很好,因为我看到他经常帮助别人。

可我的朋友却觉得他不好,因为他有时候说话很冲。

我们争得面红耳赤。

突然我就想到了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不就像在看庐山一样吗?我们只是看到了那个人的不同方面,就认定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我们并没有全面地了解他。

哎呀,这时候才明白,看事情可不能这么片面啊。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衍生注释:1. “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

2.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3. “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4. “西子”: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二、赏析:哇,苏轼把西湖写得太美了!晴天的时候,西湖的水面波光粼粼,那景色好得很。

苏轼最短的古诗有哪些?

苏轼最短的古诗有哪些?

苏轼最短的古诗有哪些?苏轼作为宋代的大诗人,在诗坛上的成就颇高的,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苏轼最短的古诗,欢迎大家阅读!《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的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注释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样开阔而且平静。

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赠刘景文》宋代: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是一作:正是)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题西林壁的全诗意思

题西林壁的全诗意思

题西林壁诗人: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古诗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古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
是出自《题西林壁》的名句。

【全诗如下】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此诗描述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因此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正因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带给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
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必须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务必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因此,《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贴合客观规律的,因此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齐,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1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构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