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
预应力梁板张拉顺序
![预应力梁板张拉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f2e37c5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e.png)
预应力梁板张拉顺序
预应力梁板张拉顺序是指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张拉的顺序。
通常情况下,预应力梁板的张拉顺序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2.预应力梁板的整体应力均匀,应按照对称原则进行张拉;
3.在同一张拉序列中,先张拉低应力的钢筋,再张拉高应力的钢筋;
4.在同一张拉序列中,先张拉近支座端的钢筋,再张拉远支座端的钢筋;
5.必须保证各张拉点的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并且在同一张拉点上的钢筋应该同时张拉;
6.在进行张拉之前,应该先进行灵敏度试验和张拉预应力钢筋的预紧;
7.在张拉过程中,应该注意张拉力的均衡和控制,避免过度张拉或张拉不足。
以上原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操作,以确保预应力梁板的质量和安全性。
- 1 -。
张拉顺序方案
![张拉顺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335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9.png)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张拉顺序方案# 张拉顺序方案## 引言张拉顺序方案是一种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设计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张能力的材料,通过在施工之前施加预定的拉力,使结构在使用荷载下始终保持压应力状态,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张拉顺序方案的合理设计和施工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张拉顺序方案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施过程。
## 基本原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顺序方案基于以下基本原理:1. 预应力钢束在张拉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作用于结构中的混凝土构件上,使其受拉而发生弯曲。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通过合理的张拉顺序来平衡各个构件之间的张拉力。
2. 不同构件的初始应力和初始变形差异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
张拉顺序方案应考虑到这些差异,以减小结构受力不均匀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3.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应满足预设的受力原则,要保证混凝土构件在预应力钢束受力下不产生过度应力,同时能够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 设计方法### 1. 结构分析和参数确定在设计张拉顺序方案之前,需要先对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参数、受力特点等。
根据结构的需要确定预应力钢束的位置、数量和初始应力等重要参数。
### 2. 张拉顺序确定根据结构的特点和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可以确定一种或多种张拉顺序方案。
在选择合适的张拉顺序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结构的受力分布情况:不同部位的结构应力情况不同,合理的张拉顺序方案应能平衡各个部位的张拉力。
-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预应力钢束的布置方式会对张拉顺序产生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布置方案。
- 施工进度和工艺要求:张拉顺序方案应考虑到施工的进度和工艺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 3. 实施过程实施张拉顺序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1. 钢束确认:根据设计要求和张拉顺序方案,确认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和数量。
张拉操作规程
![张拉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86e6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2.png)
张拉操作规程一、引言张拉操作是一项关键的施工工序,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规范张拉操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术语定义1. 张拉:指通过施加力量,使预应力钢束或者钢筋达到预定的应力状态。
2. 预应力钢束:指用于预应力构件的钢丝或者钢绞线。
3. 预应力:指在构件使用过程中施加的预先设计的压应力。
三、操作流程1. 前期准备(1)检查张拉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2)检查预应力钢束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3)清理张拉工作区域,确保无杂物和障碍物。
2. 张拉前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钢束的张拉位置和张拉力大小。
(2)将预应力钢束固定在锚具上,并进行必要的预张拉。
(3)确认张拉设备的工作压力和工作状态,并进行调试。
3. 张拉操作(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张拉的次数和顺序。
(2)根据张拉力大小,选择合适的张拉设备和工具。
(3)在张拉前,检查张拉设备和钢束的连接是否坚固可靠。
(4)根据设计要求,逐次施加张拉力,使钢束逐渐达到预定的应力状态。
(5)在每次张拉后,检查张拉设备和钢束的连接是否松动或者损坏。
(6)在最后一次张拉完成后,记录张拉力的数值和时间,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收。
4. 张拉后处理(1)在张拉完成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彻底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2)检查张拉设备和钢束的状态,如有损坏或者异常情况,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3)记录张拉操作的相关数据,包括张拉力、时间、设备使用情况等。
四、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者省略任何步骤。
3.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在张拉过程中,必须确保工作现场的安全,设置必要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
5. 张拉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先张法后张法钢筋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程序
![先张法后张法钢筋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d1a1e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6.png)
先张法后张法钢筋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程序先张法和后张法是钢筋钢绞线预应力张拉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它们的特点、优缺点进行比较。
一、先张法先张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将钢筋或钢绞线预先拉紧到一定程度,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钢筋或钢绞线进行较大的预应力张拉,以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先张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张拉的位置、数量和张拉力大小。
2. 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张拉锚具固定在梁柱等构件上。
然后,将钢筋或钢绞线穿过张拉锚具,并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3. 在张拉的同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张拉锚具进行固定,以保证张拉力的保持。
4. 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进行后续的浇筑工作。
先张法的优点是:1. 预应力张拉力大,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没有混凝土的阻力,可以更好地控制张拉力的大小和分布。
3. 可以提前完成钢筋或钢绞线的张拉工作,有利于工期进度的控制。
但是,先张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预应力张拉工作,对施工工序有一定的要求。
2. 预应力张拉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张拉千斤顶等特殊设备,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和成本。
3. 如果预应力张拉力没有控制好,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变形或损坏。
二、后张法后张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通过张拉设备对钢筋或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钢筋或钢绞线进行较小的预应力张拉,以控制结构的变形和裂缝。
后张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在混凝土浇筑后,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张拉的位置、数量和张拉力大小。
3. 将张拉锚具固定在梁柱等构件上,然后将钢筋或钢绞线穿过张拉锚具,并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4. 在张拉的同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张拉锚具进行固定,以保证张拉力的保持。
后张法的优点是:1. 预应力张拉工作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对施工工序的要求较低。
预应力筋张拉操作要点
![预应力筋张拉操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40a37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b.png)
预应力张拉操作要点一、张拉操作要点1.安装锚具,尽量使锚具紧贴喇叭口表面,再将夹片装。
2、穿顶:将预应力筋从千斤顶的前端穿入,直至千斤顶的顶压器顶住锚具为止。
3、安装工具锚时,应使工具锚与千斤顶后部贴紧,并锁紧夹片;4、张拉:油泵启动供油正常后,开始加压,当压力达到2.5MPa时,停止加压。
调整千斤顶的位置,继续加压,达到要求的张拉力的10%时,持荷1分钟,记录初始缸长,继续加压,直至达到要求的张拉力的103%时,持荷2分钟,记录最终缸长。
当千斤顶行程满足不了所需伸长值时,中途可停止张拉,作临时锚固,倒回千斤顶行程,再进行第二次张拉。
张拉时,要控制给油速度,给油时间不应彳氐于0.5min o5、测量记录:应准确到毫米。
有粘结预应力筋群锚张拉测量记录分别记录10%设计张拉力、103%设计张拉力所对应的千斤顶缸长,计算出对应于各加载段预应力筋的伸长,回归出前10%设计张拉力对应的预应力筋的伸长,将两段加载时预应力筋对应伸长相加,所得之和即为实际伸长值,用以校核计算伸长值。
计算张拉伸长值,AL二(最终缸长L2-初始缸长Ll)∕0.93o二、特殊情况处理若出现预应力筋断丝或断筋现象,且超出规范要求,按以下步骤处理:首先停止张拉,分析事故原因。
若有必要对本批次的预应力筋及锚具再作复试,看是否材质本身的原因。
检查张拉机具的标定记录是否正确,若有必要再次标定张拉设备。
若超张拉其余的预应力筋能够弥补断筋的损失应首先考虑超张拉,否则要更换预应力筋。
换筋时要切除锚具,还应将锚固端剔凿出来,将损伤的预应力筋抽出,将新的预应力筋锚固端加工好;重新穿好预应力筋,用高强膨胀混凝土修补好剔凿处。
换好后再次张拉替换的预应力筋。
三、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1.张拉时张拉力按标定的数值进行,用伸长值进行校核,即张拉质量采用应力应变双控方法。
2、认真检查张拉端清理情况,不能夹带杂物张拉。
3、锚具要认真进行外观检查,使用前逐个进行检查,严禁使用锈蚀锚具。
预应力张拉顺序
![预应力张拉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bc8b09cc2cc58bd63186bdee.png)
钢绞线的张拉顺序综合以下几方面因素核算确定:其一避免张拉时构件截面呈过大的偏心受力状态,不使砼边缘产生拉应力;其二计算并比较分批张拉的预应力损失值;其三是尽量减小梁体产生过大的上拱度,防止梁体开裂或变形严重。
连续刚构0#块有三向预应力,竖向为精轧螺纹,横向和纵向均为钢绞线,且墩顶与梁底结合部有横向精轧螺纹。
设计要求先张拉墩顶横向,再纵向、竖向、横向。
个人觉得不妥,宜先张拉墩身范围内的竖向预应力筋,然后张拉墩顶横向预应力筋,再张拉纵向钢束、剩余竖向预应力筋及横向刚束。
另外以后节段的竖向是不是需要在张拉纵向之前先张拉50%,纵向完了之后再把竖向拉到位,最后横向?
连续钢构先拉墩顶的不错,等墩顶的竖向预应力张拉完后在拉纵,横,竖,一般是先总体后局部。
拉预应力要一步到位。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59ce5e5727a5e9856a6172.png)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2013-11-05 00:19专业分类:路桥隧道浏览数:31711、长束和短束。
应该是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假如反过来的话,当长束张完后,则短束的预应力损失太大,效率太低。
2、纵束、横束、竖向束。
应是纵束、横束和竖向束。
纵束是主要钢束,是根据当时施工进度而必须张拉的。
横向束次之,有时一期作用下不张拉受力都通得过。
竖向最后。
3、同一截面。
首先要根据施工方法相应的受力要求确定。
对于可同一工况张拉的同类型钢束(例如都是短束、或都是长束),应遵循对称,由内向外的原则。
例如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底板。
其实对于直线桥,截面张拉顺序对应力影响不大,可灵活调整。
但是对于弯桥,研究证明,遵循对称张拉的大前提下,宜先张拉外侧腹板束,再张拉内侧腹板束。
原因是外侧钢束会使曲率降低而内侧钢束则会增大曲率,即“外侧安全内侧危险”。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旧规范)一、预应力系统安装:1、波纹管、锚垫板和连接器安装:(1)、波纹管安装 :预应力用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波纹管固定牢固,在直线段约为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如果管道和钢筋发生冲突,应以管道位置不变为主。
(2)、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
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
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
安装锚垫板时,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锚、H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e7c474d1f34693daef3ee2.png)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2013-11-05 00:19专业分类:路桥隧道浏览数:31711、长束和短束。
应该是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假如反过来的话,当长束张完后,则短束的预应力损失太大,效率太低。
2、纵束、横束、竖向束。
应是纵束、横束和竖向束。
纵束是主要钢束,是根据当时施工进度而必须张拉的。
横向束次之,有时一期作用下不张拉受力都通得过。
竖向最后。
3、同一截面。
首先要根据施工方法相应的受力要求确定。
对于可同一工况张拉的同类型钢束(例如都是短束、或都是长束),应遵循对称,由内向外的原则。
例如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底板。
其实对于直线桥,截面张拉顺序对应力影响不大,可灵活调整。
但是对于弯桥,研究证明,遵循对称张拉的大前提下,宜先张拉外侧腹板束,再张拉内侧腹板束。
原因是外侧钢束会使曲率降低而内侧钢束则会增大曲率,即“外侧安全内侧危险”。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旧规范)一、预应力系统安装:1、波纹管、锚垫板和连接器安装:(1)、波纹管安装:预应力用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波纹管固定牢固,在直线段约为0.3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如果管道和钢筋发生冲突,应以管道位置不变为主。
(2)、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
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
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
安装锚垫板时,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锚、H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3)、连接器安装:从第二孔箱梁开始,在前一段已张拉完的群锚连接体上安装连接器,并进行钢绞线接长。
预应力钢筋张拉操作规程6篇
![预应力钢筋张拉操作规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24c2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b.png)
预应力钢筋张拉操作规程6篇1【第1篇】预应力钢筋张拉安全操作规程*m型预应力张拉是一种新工艺,操作过程中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万一操作不当,锚具失灵等原因都可造成飞锚,打伤人员损坏设备。
因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人员除了熟练操作外,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钢丝下料先用砂轮锯切割,砂轮锯片应为增强型的,以防锯片碎裂,飞出伤人,也要使用液压剪剪断。
2、钢丝两端,在与工作锚接触的部位,应除锈干净,防止钢丝在张拉时打滑,影响或降低钢丝延伸率,以防张拉时产生脆断飞出伤人。
3、张拉设备应检查校验油泵、千斤顶、油管、顶楔器和液控顶压阀,其技术性能是否与说明书一致。
4、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现象,如油表震动剧烈,指针不回零,电机声音异响,应立即关机,进行检查。
5、锚具必需按规定程序进行试验验收,验收合格者方可使用。
6、锚具使用前应用柴油逐件清洗,任何仪表不得残留铁屑、泥沙、油垢。
锚环定位应与孔道成同一轴心。
7、千斤顶安装时,注意不要推拉油管及接头;油管宜自然垂向地面,不宜朝天、扭曲,以延长使用寿命。
8、张拉前应准备张拉操作记录。
检查张拉校验记录是否完整,正确,有无异常。
理论油压是否正确,油路不得漏油,,各阀门工作正常电机运转正常,千斤顶、锤具、夹具顶压器对中良好。
9、千斤顶后方是危险区,禁止人员停留或穿行。
【第2篇】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预应力钢筋张拉工) 1.一般规定1.1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2必须按照检测机构检验、编号的配套组使用张拉机具。
1.3张拉作业区域应设明显警示牌,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1.4张拉时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读表。
油压不得超过安全技术交底规定值。
发现油压异常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
1.5高压油泵操作人员应戴护目镜。
1.6作业前应检查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必须完好、紧固,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预应力钢筋张拉顺序
![预应力钢筋张拉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b44b11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b.png)
预应力钢筋张拉顺序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顺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撤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内应力,即放松混凝土的初始收缩应力,以便预应力钢筋能够顺利
张拉。
2. 检查预应力钢筋的绳束及预应力锚固系统,确保其完好无损。
3.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张拉长度和钢筋张拉力值,调整张拉设备的张拉路径和张拉装置。
4. 开始张拉,先进行第一级张拉,将钢筋拉伸到一定长度后,使用张拉设备固定,并保持恒定
的张拉力等待一段时间,以便预应力锚具充分锚固。
5. 进行第二级张拉,将钢筋进一步拉伸到设计要求的长度,并再次固定张拉设备,保持恒定的
张拉力等待一段时间。
6. 如有需求,继续进行后续级别的张拉,每次增加的张拉量依次递减,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7. 完成最后一级张拉后,对张拉设备进行紧固,并将预应力锚具固定在混凝土结构内部。
8. 检查预应力钢筋的拉伸长度、张拉力、固定情况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调整。
9. 根据设计要求,在张拉后的梁体上进行密封处理,确保预应力钢筋的锚固稳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可能会根据具体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相关规范和要
求进行操作。
预应力张拉顺序(详细完整版)
![预应力张拉顺序(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8a5a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6.png)
预应力张拉顺序1.安装预应力钢束: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好预应力钢束,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张拉点位置和数量布置。
2.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预应力张拉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清理预应力钢束及张拉机械设备等工具的表面,确保无油脂和灰尘等污染物。
●确定钢束的张拉力值和张拉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张拉次数和张拉顺序。
●检查预应力锚固的状态和连接情况,确保其稳定可靠。
3.第一次张拉:在预应力钢束两端分别安装张拉锚具和张拉设备,进行第一次张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通过张拉设备将预应力钢束逐渐拉紧,直至达到预定的张拉力值。
●在达到预定张拉力值后,进行张拉保持,保持时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检查张拉力值是否达到要求,并检查锚固情况是否正常。
4.二次张拉:通常在混凝土达到指定强度后,进行第二次张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通过张拉设备将已经张拉的预应力钢束再次拉紧,直至达到预定的张拉力值。
●在达到预定张拉力值后,进行张拉保持,在保持过程中定期检查钢束的状态,并确保张拉锚固的正常。
●检查张拉力值是否达到要求,并检查锚固情况是否正常。
5.第三次张拉:有些工程需要进行第三次张拉。
具体操作步骤与第二次张拉基本相同。
6.转移张拉力:在完成所有张拉后,需要将预应力张拉锚固点的张拉力转移到混凝土中。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首次张拉完毕后,需要在预应力锚固点附近构建割缝槽或者开口孔,以便后续的转移张拉力。
●在混凝土达到指定强度后,通过转移装置将预应力张拉锚固点的张拉力传递给混凝土。
●转移张拉力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张拉力值和速率,并查看各个锚固点的变形情况,确保转移张拉力的稳定性。
请注意,具体的预应力张拉顺序和方法可能因工程设计和现场条件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415641551810a6f52486ff.png)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2013-11-05 00:19专业分类:路桥隧道浏览数:31711、长束和短束。
应该是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假如反过来的话,当长束张完后,则短束的预应力损失太大,效率太低。
2、纵束、横束、竖向束。
应是纵束、横束和竖向束。
纵束是主要钢束,是根据当时施工进度而必须张拉的。
横向束次之,有时一期作用下不张拉受力都通得过。
竖向最后。
3、同一截面。
首先要根据施工方法相应的受力要求确定。
对于可同一工况张拉的同类型钢束(例如都是短束、或都是长束),应遵循对称,由内向外的原则。
例如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底板。
其实对于直线桥,截面张拉顺序对应力影响不大,可灵活调整。
但是对于弯桥,研究证明,遵循对称张拉的大前提下,宜先张拉外侧腹板束,再张拉内侧腹板束。
原因是外侧钢束会使曲率降低而内侧钢束则会增大曲率,即“外侧安全内侧危险”。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旧规范)一、预应力系统安装:1、波纹管、锚垫板和连接器安装:(1)、波纹管安装:预应力用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波纹管固定牢固,在直线段约为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如果管道和钢筋发生冲突,应以管道位置不变为主。
(2)、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
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
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
安装锚垫板时,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锚、H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3)、连接器安装:从第二孔箱梁开始,在前一段已张拉完的群锚连接体上安装连接器,并进行钢绞线接长。
连续刚构梁预应力张拉顺序及流程
![连续刚构梁预应力张拉顺序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79ae5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d.png)
第一节全桥总体预应力张拉顺序
3.1.2 张拉顺序说明
(1)预应力张拉顺序根据设计图确定,未指明张拉顺序的根据两端对称、先张拉靠近截面形心、尽可能不使混凝土产生过大拉应力的原则,并考虑作业效率而确定。
(2)本工程总的张拉顺序为先盖梁一半→中横隔梁一半→本跨全部箱梁(包括内幅和外幅)的一半→盖梁剩余部分→中横隔梁剩余部分→箱梁剩余部分。
(3)盖梁的首批张拉必须在箱梁混凝土施工完后才能进行,因相互独立,盖梁与盖梁之间不分顺序,视张拉作业效率而定。
(4)联跨与联跨之间,张拉不分顺序,每联跨的内幅桥与外幅桥之间,先外幅后内幅。
(5)联跨与联跨之间接合处的盖梁必须等该盖梁上两联跨箱梁都进行完第一批张拉后才能进行剩余束的张拉。
(6)每联跨之间盖梁的二次张拉按照由箱梁中心往外的顺序进行,比如0~4 号联跨上层盖梁的二次张拉顺序为:2 号墩盖梁→3 号墩盖梁→1 号墩盖梁;0 号和4 号墩盖梁则需等4~13 号跨和7~0 号跨都进行完第一次张拉后则能进行剩余束张拉。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1)融侨大道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图(桥施)(市02-07);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
(5)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T5224-1995);
(6)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7)VLM 预应力锚具体系设计施工手册(2002 版)。
第三节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具体工程施工项目及数量,如表1-1。
工程施工项目及数量表1-1。
铁路桥梁预应力张拉操作工艺方案
![铁路桥梁预应力张拉操作工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1486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1.png)
铁路桥梁预应力张拉操作工艺方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所有纵向预应力钢索均采用两端张拉,预应力钢束按张拉顺序表顺序对称张拉,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伸长量作校核用。
1)张拉程序预应力张拉程序为:0→0.1бk初应力(作伸长量标记)→бk(静停5min)→0.2бk (测伸长量)→锚固。
2)张拉顺序现浇梁张拉施工顺序为:从外到内左右对称张拉。
3)初始张拉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油缸充油,打紧工具锚夹片,使钢绞线束略为拉紧。
充油时,随时调整锚圈、垫圈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轴线互相吻合,同时应注意使每根钢绞线受力均匀,随后两端同时加荷到0.1бk,并在钢绞线束上标上记号,作为观察滑丝的标记,并且测量千斤顶到锚具边的距离。
向千斤顶油缺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6%范围内,每端锚具回缩量应控制在3mm以内。
4)钢绞线锚固钢绞线束张拉达到бk时,保持5min,测量钢绞线伸长量加以校核,并维持油压表读数不变。
在保持5min以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бk,然后主油缸回油,夹片自动锁定钢绞线束锚固,最后回油卸顶,张拉结束,及时做好记录。
贝雷梁张拉时,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0.5%,且一束内断丝不得在同一侧。
5)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毕后,要测量梁体上拱度和弹性压缩值,并在锚圈口处的钢绞线做上记号,以作张拉后对钢绞线锚固情况的观察依据。
6)钢绞线外露头切割压力表的读数、每束预应力筋伸长量的记录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切断预应力钢筋尾部多余的钢绞线,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宜小于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切割前,切割处钢绞线用细铁丝缠绕防止散编,切割过程中,在切割端缠绕用水浸湿的石棉绳进行保护。
7)张拉质量要求(1)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控制吨位为主,用伸长值进行核对。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测量精度应达到 1.5mm,实际伸长量不超过计算伸长量的±6%(应考虑摩阻损失),否则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预应力张拉施工之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张拉施工之先张法预应力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ab9676c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f.png)
预应力张拉施工之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一)基本规定(1)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2)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
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3) 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10% ?15% ,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4) 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二)先张法预应力施工(1) 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
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 。
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2) 预应力筋连同隔离套管应在钢筋骨架完成后一并穿入就位。
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体钢筋及模板进行切割或焊接。
隔离套管内端应堵严。
(3) 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根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应一致。
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
(4) 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其张拉程序应符合表1 K 412015-1的规定。
张拉钢筋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超张拉放张至0.9 倍张拉控制应力时安装模板、普通钢筋及预埋件等。
(5) 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断丝、断筋数量不得超过表1 K412015-2的规定。
(6) 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 。
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
放张前,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程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669563487c24028915fc3fe.png)
1、进行初张拉时,梁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40Mpa(梁体强度设计值的80%)且达到设计弹性模量;同时也可以在梁体强度达到80%后,预张拉、初张拉一并进行。
另外梁体不允许有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否则应事先修整,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预加应力。
2、钢绞线初张拉控制应力采用公称抗拉极限强度的50%,其不足部分在正式张拉时补足,QVM锚的张拉程序为:0→σ0(量伸长量)→0.5R yj(量伸长量) →锚固3、张拉采用四台YDC-3000型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一束,严格按照施工图张拉束顺序进行。
张拉操作应严肃认真,准确控制油表读数。
张拉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钢绞线伸长值作校核,实测伸长值与初张拉理论伸长值相差不大于±6%。
1、进行终张拉时,梁体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100%和设计的弹性模量100%且龄期不少于10天。
2、进行终张拉时,QVM锚张拉程序为:a.对于已预/初张拉束:0→0.5R yj(量伸长量)→σcon(量伸长量并静停5min)→补拉σcon (量伸长量)→锚固b.对于未初张拉束:0→σ0(量伸长量)→0.5R yj(量伸长量)→σcon(量伸长量并静停5min)→补拉σcon(量伸长量)→锚固注:σ0:张拉初应力,为20%张拉控制应力;R yj:张拉极限抗拉强度σcon:张拉控制应力3、每束张拉至控制应力后,一端先缓慢卸荷,测回缩量;另一端再补足应力,缓慢卸荷,测回缩量。
4、张拉采用四台YDC-3000型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一束,严格按照施工图张拉束顺序进行。
张拉操作应严肃认真,准确控制油表读数。
张拉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钢绞线伸长值作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终张拉理论伸长值相差不大于±6%。
5、终张拉完毕,进行桥梁上拱度的测量,经检查合格并静停12小时后,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绞线(预留35mm),不得损伤锚具。
全桥总体预应力张拉顺序
![全桥总体预应力张拉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6354c7b6783e0912a3162a4a.png)
第一节全桥总体预应力张拉顺序
3.1.2 张拉顺序说明
(1)预应力张拉顺序根据设计图确定,未指明张拉顺序的根据两端对称、先张拉靠近截面形心、尽可能不使混凝土产生过大拉应力的原则,并考虑作业效率而确定。
(2)本工程总的张拉顺序为先盖梁一半→中横隔梁一半→本跨全部箱梁(包括内幅和外幅)的一半→盖梁剩余部分→中横隔梁剩余部分→箱梁剩余部分。
(3)盖梁的首批张拉必须在箱梁混凝土施工完后才能进行,因相互独立,盖梁与盖梁之间不分顺序,视张拉作业效率而定。
(4)联跨与联跨之间,张拉不分顺序,每联跨的内幅桥与外幅桥之间,先外幅后内幅。
(5)联跨与联跨之间接合处的盖梁必须等该盖梁上两联跨箱梁都进行完第一批张拉后才能进行剩余束的张拉。
(6)每联跨之间盖梁的二次张拉按照由箱梁中心往外的顺序进行,比如0~4 号联跨上层盖梁的二次张拉顺序为:2 号墩盖梁→3 号墩盖梁→1 号墩盖梁;0 号和4 号墩盖梁则需等4~13 号跨和7~0 号跨都进行完第一次张拉后则能进行剩余束张拉。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1)融侨大道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图(桥施)(市02-07);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
(5)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T5224-1995);
(6)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7)VLM 预应力锚具体系设计施工手册(2002 版)。
第三节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具体工程施工项目及数量,如表1-1。
工程施工项目及数量表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的原则及做法2013-11-05 00:19 专业分类:路桥隧道浏览数:31711、长束和短束。
应该是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假如反过来的话,当长束张完后,则短束的预应力损失太大,效率太低。
2、纵束、横束、竖向束。
应是纵束、横束和竖向束。
纵束是主要钢束,是根据当时施工进度而必须张拉的。
横向束次之,有时一期作用下不张拉受力都通得过。
竖向最后。
3、同一截面。
首先要根据施工方法相应的受力要求确定。
对于可同一工况张拉的同类型钢束(例如都是短束、或都是长束),应遵循对称,由内向外的原则。
例如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底板。
其实对于直线桥,截面张拉顺序对应力影响不大,可灵活调整。
但是对于弯桥,研究证明,遵循对称张拉的大前提下,宜先张拉外侧腹板束,再张拉内侧腹板束。
原因是外侧钢束会使曲率降低而内侧钢束则会增大曲率,即“外侧安全内侧危险”。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旧规范)一、预应力系统安装:1、波纹管、锚垫板和连接器安装:(1)、波纹管安装 :预应力用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波纹管固定牢固,在直线段约为0.3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如果管道和钢筋发生冲突,应以管道位置不变为主。
(2)、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
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
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
安装锚垫板时,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锚、H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3)、连接器安装:从第二孔箱梁开始,在前一段已张拉完的群锚连接体上安装连接器,并进行钢绞线接长。
2、钢绞线安装:a.钢绞线下料:钢绞线必须在平整、无水、清洁的场地下料,钢绞线下料长度要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预应力筋地切割宜用砂轮锯切割,下料过程中钢绞线切口端先用铁丝扎紧,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b.编束:编束时必须使钢绞线相互平行,不得交叉,从中间向两端每隔1m用铁丝绑紧,并给钢绞束编号。
束成后,要统一编号、挂牌,按类堆放整齐,以备使用。
c.穿束穿束前应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如果出现堵塞孔道现象,必须采取措施疏通。
钢绞线端头必须做成锥型并包裹,可利用人工或卷扬机进行牵引,并在浇砼之前穿束(跨大堤悬浇箱梁在浇筑后穿束)。
穿束时在管道内穿入一根引索,利用引索将钢丝引出,将钢丝另一端与钢束拖头连在一起,用卷扬机将钢束拉出。
3、横向预应力安装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及波纹管在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毕后安装。
采用人工穿束,把钢绞线一头用扎花锚锚固,另一头慢慢穿入扁型波纹管道内。
固定端挤压头:挤压器型号GYJA型,配用油泵ZB4-500型。
二、预应力体系张拉: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预应力筋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对所用钢铰线应进行检查,保证其无锈蚀、无硬伤,钢铰线下料时应先在切口两侧各5cm处用铅丝线扎好,以防散开。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是保证预制梁质量的关键工序,张拉前需对试块的强度进行检验,只有砼试块达到90%以上,且其具有7天以上的龄期方可进行张拉。
操作者要经过培训、考核,要求持证上岗。
在进行张拉作业前,对千斤顶、油泵、压力表进行配套标定,在张拉前应有专人检查油表所对应的千斤顶,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校验。
有几套张拉设备时,对张拉设备进行编组,不同组号的设备不得混合。
2、锚具或连接器安装:进行第一孔箱梁施工时,在箱梁伸缩缝端相应位置安装固定端锚垫板、锚具和钢绞线,并与波纹管连接紧密,从第二孔开始在锚固端安装连接器和钢绞线。
根据设计图纸给出的位置,固定锚固端,张拉端的锚垫板、喇叭管、螺旋筋;注意锚具位置正确,且牢固;波纹管及喇叭管连接处用胶带密封,以防止浇筑砼浇筑过程中,进入波纹管排水孔位置,矗立在波纹管最高点,同样排气孔与波纹管连接处用胶带密封。
3、张拉工艺:(1)、钢绞线和波纹管:30m预应力现浇箱梁设纵、横两向预应力。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φj15.24,技术标准符合ASTM416-97规定,=1860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采用一端张拉。
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纵向预应力1~6#束采用圆形波纹管,7#束和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扁形波纹管,预应力钢束直线段每0.3m设置一“U”字形架立筋进行固定,曲线段架立筋间距要适当加密。
(2)、纵向预应力设置和张拉:纵向束的张拉采用一端锚固、一端张拉的方式进行,采用穿心式大吨位千斤顶整体张拉。
第一孔腹板束1~4采用φj15.24-19钢绞线,梁端锚固采用15-19P型锚,张拉端采用15-19群锚,并用15-19连接器接长;底板束5采用φj15.24-19钢绞线,锚固端、张拉端均采用15-19群锚;底板束6采用φj15.24-19钢绞线,同样锚固端、张拉端采用15-9群锚;顶板束7采用φj15.24-19钢绞线,锚固端采用15-19H型锚,张拉端采用15-19群锚。
30m、45m箱梁钢束张拉顺序为:先张拉纵向束,后张拉横向束;纵向束张拉顺序: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板束,最后张拉底板束。
顶、底板束张拉顺序为先中间后两边,张拉时应以箱梁中心线为准对称张拉。
{悬浇箱梁钢束张拉顺序为:先纵向钢束,后向横向钢束,最后张拉竖向钢束纵向束张拉顺序为: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板束,最后张拉底板束。
顶、底板束张拉顺序为先中间后两边,张拉时应以箱梁中心线为准对称张拉。
钢束张拉时砼养护天数不应小于七天,且砼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90%。
(3)、横向预应力束张拉:横向预应力束采用单端张拉,张拉端采用BM15-4H型锚具,非张拉端采用H型锚具,在顶板中纵向按50cm布置。
砼浇筑完毕达到设计强度90%且龄期达七天后利用翼板的支架搭设工作平台,在张拉端采用YCN-25型穿心式千斤顶张拉,张拉时对称桥墩横向中心线张拉,先中间后两边。
横向预应力筋张拉工艺:0 ——初应力15%σCON——σCON(持荷2分钟锚固)④、竖向预应力束张拉:竖向预应力体系由Ф32mm精轧螺纹钢筋和专用锚具组成,在每道腹板纵向按50cm间距布置,张拉时对称桥墩横向中心线张拉,先中间后两边。
张拉竖向预应力筋千斤顶:YC80竖向预应力筋:0——σCON(持荷2分钟锚固)σCON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值。
竖向预应力筋下端为固定端,浇筑砼前要采取措施防止锚头松动而造成张拉脱锚。
为保证竖向力的有效性,在第一次张拉后20天进行2次复拉。
(4)、合拢后纵向顶腹板束的张拉:纵向顶腹板束的张拉的原则: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并两端对称同时张拉。
在张拉过程中要注意梁体特别是顶腹板砼的变化,必要时,派专人进行观测。
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张拉,并查明原因,以便采取正确措施进行处理。
4、张拉程序:(1)、程序张拉程序按设计要求进行,其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划标线)→100%-持荷2min-→бk(锚固)(群锚张拉)锚固后读一次伸长量,计算夹片回缩值;0→初应力(划标线)→103%-→бk(锚固)(单根张拉);锚固后读一次伸长量,计算夹片回缩值;钢铰线按照设计张拉力对称进行,采用张拉力及引伸量双控制的方法检查张拉的质量,施工中应做好各项记录,以备检查。
张拉力校核:预应力钢材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应以张拉时的伸长值进行校核。
(2)、理论伸长值计算: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如下:△L=p×[1-e-(KL+μθ)]/ (KL+μθ)Ay—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mm2,取140 mm2。
Δ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cm)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MPa(N/mm2),取2.03×105Mpa 。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从张拉端至计算机截面孔道长度(m)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5(3)、实测伸长值:在初始张拉力15%σK状态下作出标记,钢绞线张拉15%σK作为初应力,初应力伸长值采用理论推算伸长值,15%σK~100%σK的伸长值作为实测伸长值。
(4)、偏差处理:箱梁预应力的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张拉控制为主,以钢束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否则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在查明原因并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张拉完成以后,实际测量的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不应超过±6%,否则采取如下步骤予以调整。
a对千斤顶以及与之配对使用的压力表进行重新校准b对钢绞线作弹性模量检验(注意:在每批次钢绞线到场后,所用部位的理论伸长量,需经过该批次新的弹性模量值计算的理论伸长量)c放松预应力钢铰线重新进行张拉d预应力钢铰线用润滑剂以减少摩擦损失(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