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活动za)

合集下载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对患侧肾功能的影响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对患侧肾功能的影响
轻度受损 .
[ 键 词 ] 膀 胱 输 尿 管 反 流 : 尿 管 膀 胱 再 植 术 : 功能 关 输 肾 [ 图 分 类 号 ] R 9 中 61 [ 文献 标 识 码] A [ 文童 编 号 ] 10 0 2 0 )50 1-2 0 112 (0 20 2 0 4 4
w a e n 26 pa int sus d L te s.p ia e dbe tr i olt no la t e n S.a d Lih G r gor i . Po t pe ai e r a FR e onsr t d a n c e i n 2 s o r lv en lG dm t a e m id de r a e ta e a l c e s v r ge 5.3 ) i , 3 a i l c 4 ) Co c u i n: hi sod d m o ta e ha r ltv e l n 2I 3 p ten s 6 n l so r s t y e ns t s t t ea ie r na r
Abla l Pu p s T。 ea u t h f c fu i trl rlr]rh pa tt n o p i t rlrn ]f n t n sr c r oe v laet eef lo nl ea e a ueea e n [n ai n isl ea e a u ci . o a o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 床 资 料 .
输 尿 管膀 胱 再 植 术 是治 疗 小 儿 膀 胱输 尿 管反 流 的传统 方 法 . 般 认 为 它 有 利 于 患 肾 功 能 恢 复 . 一 但 对 比分 析 E T, 现 患 肾 与 术 前 相 比 , 后 近 肾 C 发 术 期 肾小球 滤过 率 ( R) GF 降低 的病 例 居 多 为探 讨 该 术对 患肾 功 能 的 影 响 , 选 一 组 单 侧 手 术 、 侧 筛 对 肾输 尿 管正 常( 自身对 照) 的病 例 . 析报告 如下 。 分

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方法―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输尿管末端狭窄合并肾积水患者18例。

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岁,左侧8例,右侧10例。

子宫全切术后8例,剖腹产术后2例,URSL术后2例,输尿管末段切开取石术后4例,不明原因2例。

术前经B超,IVU,逆行尿路造影,MRU等检查诊断,均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尿漏,术后输尿管返流,肾积水,肾功能情况。

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时间为60~150 min,术中出血量30~60 ml,术后尿漏1例,延长盆腔引流管引流时间,7 d后引流液每天<10 ml而拔管,术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6 d,术后随访3~24个月,肾积水完全消失14例,明显好转(肾积水Ⅰ度)3例,1例(术后漏尿者)出现吻合口狭窄经再次开放行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愈,术后随访肾功能均正常。

结论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操作相对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输尿管末段狭窄;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输尿管末段狭窄及输尿管返流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根据传统开放手术的经验,输尿管膀胱再植总的原则是要有抗返流的措施,其术后的主要问题是返流和再狭窄。

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笔者采用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段狭窄合并肾积水患者1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

男6例,女12例,年龄22~70岁,平均45岁。

子宫全切术后8例,剖宫产术后2例,URSL术后2例,输尿管末段切开取石术后4例,不明原因2例。

病程3~12个月。

术前经B超、IVU及逆行尿路造影、MRU检查,18例均显示患侧肾盂、输尿管全长扩张伴末端狭窄,扩张程度为IV~V度。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尿管 出口疾病的主要手段嘲 , 无论是开放 及家属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缺乏足够的 致输尿管膀胱 口的抗 反流机制消失 , 平 性手 术还是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 , 都需 了解 , 担忧治疗效果 。这就 需要 护士付 时应保持各引流管处于开放状态 , 禁忌
要 护理人 员对 患者实 行全面 的整体护 出更 多 的耐 心 与 爱 心 , 做好 患者 及 家 属 夹管, 造 口袋处防止肠黏液阻塞管 口, 防
理。 对输尿 管膀胱再植患者进行术前护 的心理疏导, 详细讲解 该手术的必要 性 止因压力过高而造成尿 液反流而引起感 理、 心理护理 、 术后护理、 出院宣教全面 及 相 关 知 识 , 化 解 患 者 及家 属 的担 忧 。
染 。 注 意保 持 大便 通 畅 , 勿 用 力 排 便 及 有 效 的护 理 , 可 以避 免 诸 多 并 发症 的 出 以舒适护理理论为指 导, 提供 良好 的治 咳 嗽 而 弓 l 起 的 一 系 列 使 腹 压 增 高 的 因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6 【 文 献标志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6 ) 1 0 . 1 3 9 5 . 0 2
( 1 ) 完善各项常规检 患者, 注意引流管道放置位 置; 每3 0分
. 1 . 1 一般护理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主要用于输尿管下 2
宁波市第一医院对 2 2 例患者进行输尿管膀 显手术禁忌证 。( 2 ) 如提示存在 泌尿 系 氧,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 的神志、 面色 的变 胱再植术, 疗效满意。 现就输尿管膀胱再植 感染及 肾功能不全者, 术前应用抗 菌药 化, 有无出现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 如有 术围手 1 临床资料 1 . 1 ~般资料 下。 物控制感染 ,避免应用有损肾功能的药 应 及 时报 告 医生 , 积极处理。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6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6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

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90 min。

术中出血量30~5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40 ml。

术后均无漏尿,腹腔引流管于3~5 d时拔除。

术后3个月膀胱镜下拔出双J管,经静脉尿路造影(IVU)和B超检查,输尿管通畅无狭窄、无肾积水。

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抗反流效果好的优点,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输尿管损伤的最常见原因是医源性损伤,妇产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所致。

Hurd等[1]国外学者报告显示,在腹部和盆腔外科手术中导致的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1%~2.5%,其中妇产科手术中的输尿管损伤占75%,源于胃肠道外科手术的损伤占20%左右,其他如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等原因导致的输尿管损伤占5%左右。

输尿管损伤后若未能及时发现而丧失直接吻合的机会,且盆腔段输尿管位置深存在暴露受限,难于直接吻合,最好行输尿管膀胱再植。

Modi等[2]曾报道了腹腔镜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的经验。

本院2008年3月~2016年10月采用腹腔镜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效果确切,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3例,男3例;年龄42~61岁,平均年龄47岁;均为单侧损伤。

损伤原因、部位及类型:妇产科手术损伤3例,经阴道子宫切除1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2例;普外科手术损伤2例,均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泌尿外科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1例。

双重输尿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双重输尿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双肾及双输尿管的手术指征为: 1.膀胱外开口的尿失禁。 2.不能控制的反复尿路感染。 3.因开口狭窄或纠缠或结石而产生的梗阻,致使上半肾及输尿管扩张积水者。 4.患侧疼痛严重者。
禁忌症
如高位肾脏功能正常,重复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内,既无梗阻积水,又无感染则勿需行手术治疗。
手术步骤
1.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
输尿管的血液供应,上1/3段输尿管由肾动脉分支供应;中1/3段由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分支,精索内动脉或 卵巢动脉、子宫动脉供应;下1/3段由膀胱下动脉供应。这些动脉的分支在进入输尿管浆膜层下有广泛的交通, 形成动脉,然后散布到各层,故切断任何一段输尿管对断端局部血液供应并无大影响。感谢观看 Nhomakorabea3.
麻醉和体位
对小儿采用全麻;对成人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仰卧位。
术中注意要点
辨清高、低位输尿管是手术步骤中的关键,不允许有差错。吻合口要宽大,避免扭曲与狭窄。
术后处理
同其他肾、输尿管的手术。
述评
1.同其他肾、输尿管的手术。 2.如远端残段未能完全切除,应注意观察有无感染或积脓等症。
2.输尿管肾盂吻合术
经腰部肾切口径路暴露重复肾及输尿管,将高位肾输尿管在肾门部位连同低位肾的肾盂完全游离出来。待选 定部位后,将上输尿管的近端切成斜形,与下位肾肾盂作吻合。此种术式可用于不完全性重复、且有YO-YO征而 疼痛症状严重者。或因腰盆部已行过手术,估计粘连较重,不宜施行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者,此种手术容易、效 果好。
病理生理
双输尿管畸形多与肾脏畸形同时存在,乃因胚胎时期输尿管芽自中肾管的突出而上升,上端进入生肾组织而 分为2支,即为肾大盏的前驱。如果输尿管芽上端分支多于2支则成为双肾盂,如分支越早则越长,形成双输尿管, 分叉点的高低可造成部分的重复或全部重复。

输尿管再植术后注意事项

输尿管再植术后注意事项

输尿管再植术后注意事项
输尿管再植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输尿管梗阻、尿液反流等疾病。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止感染:术后伤口容易感染,患者要保持好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包扎物,避免污染和感染。

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尿液、排泄物等污染物,并保持手部清洁。

2. 注意伤口护理:术后的伤口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同时,要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湿润环境,防止细菌滋生。

3. 控制饮食: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少食多餐,注意进食的均衡和营养。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过多的盐分摄入,以减轻尿液对伤口的刺激。

4. 保持正常排尿:术后患者要按时排尿,尽量避免憋尿和尿液滞留。

重新建立的输尿管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不要让其再次梗阻和导致尿液反流。

5. 远离剧烈运动: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对伤口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牵拉,影响伤口愈合。

6.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输尿管的排空功能和尿液流动情况,随诊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症状,保证术后康复效果。

7. 心理护理:输尿管再植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手术,患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和调整心态。

患者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与家人朋友进行心理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输尿管再植术后,患者需要认真遵守医嘱,坚持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酒等有害物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提高身体免疫力,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术后恢复。

输尿管再植术的概念

输尿管再植术的概念

输尿管再植术的概念输尿管再植术是一种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输尿管断裂或切除后的输尿管修复。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与膀胱的管道,负责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当输尿管遭受到损伤或切除时,进行输尿管再植术可以帮助修复尿液传输功能。

输尿管再植术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执行:1. 输尿管损伤:外伤或手术可能导致输尿管损伤,如切伤、撕裂或穿孔。

输尿管再植术可以将损坏的输尿管修复,恢复其正常功能。

2. 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狭窄是一种疾病,其特点是输尿管内径变窄,导致尿液无法顺利通过。

输尿管再植术可以扩大狭窄的区域,恢复正常输尿管的通畅程度。

3. 输尿管肿瘤:输尿管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类型,可能导致输尿管阻塞。

输尿管再植术可以移除肿瘤并修复输尿管,恢复正常尿液排泄功能。

输尿管再植术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麻醉:患者通常会接受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期间的舒适和无痛。

2.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下腹部或腰部做一个小的切口,以便进入患者的内腹腔。

3. 找到输尿管:医生会寻找并暴露出断裂的输尿管两端,并清除周围的瘢痕组织。

4. 输尿管修复:医生会使用缝线将断裂的输尿管两端连接在一起,进行输尿管修复。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移植材料,如胃肠道组织或人工材料来扩展或修复输尿管。

5. 伤口缝合:一旦输尿管修复完毕,医生会将伤口缝合并进行包扎。

6. 恢复:根据实际情况,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进展顺利。

医生还会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和术后护理建议,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体而言,输尿管再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输尿管功能。

然而,该手术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出血、修复失败等。

因此,在进行输尿管再植术之前,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和共同决策,以明确手术的利弊和风险,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术后的康复护理和规范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促进手术效果和减少复发的风险。

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患者于全麻下平卧位常规碘伏消毒铺巾,下腹正中切口约10CM,依次切开至膀胱外膜,推开腹膜反折,膀胱右侧壁上方寻及并游离右输尿管,见管径扩张,约,至膀胱壁段扩张狭窄交界部离断,即可见右输尿管大量尿液涌出。

近端输尿管置16#导尿管,修剪输尿管适当大小,修整输尿管段5cm膀胱切开约3CM,右输尿管下段及导尿管穿入膀胱右侧壁,膀胱腔内置入1.5CM,Dixson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膀胱粘膜肌层及输尿管外膜4针,膀胱外壁输尿管引入处与输尿管外膜缝合4针。

拔除导尿管并插入F7#双J管。

游离左侧输尿管,可见左输尿管管径,同样修整后再植到膀胱,以NS冲洗膀胱,Dixson2-0连续缝合膀胱切口全层,膀胱肌层、外膜再连续缝合,留置Fr20#导尿管,持续冲洗膀胱。

于双侧输尿管吻合口旁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

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出血。

输尿管标本送病理。

安送患者回病房。

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手术步骤

膀 胱注水 200 ~ 250m , l 将其处于 半充盈状态。在原输尿管口上方, 膀 胱后侧壁斜行切开膀胱肌层, 长 3 ~ 4 c m, 向两侧分离肌间沟, 宽度至能 容纳输尿管。
手术步骤

膀胱黏膜上做一小切口, 在输尿管无 明显张力、 扭曲情况下, 可吸收线 将输尿管与腹侧面 膀胱黏膜间断对 称缝合,间断缝 合膀胱 肌层并 稍 带 输尿管 外膜, 输尿管末端 潜行包 埋于肌间 沟。将输尿管置入 后腹腔 , 冲 洗创面后, 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 管。
总结

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壁潜行抗返流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创伤小, 恢复快, 近期期疗效确切,是治疗输尿管末端 狭窄的新途径,
各类输尿管出口梗阻性、 返流性疾病。
国内外亦有应用该技例选择标准:
无泌尿系感染、 下尿路梗阻及膀胱 功能紊乱; 病变侧肾功 能高于正常 的 15 % ; 狭窄段长度不超过 5 c m
手术步骤

患侧抬高,略呈头低足高位。脐下 1 . 5 c m 切口, 气腹 针穿刺 进入腹 腔, 建立 气 腹。退出气腹针, 由该切口置入 10 mm t r oca r , 腹腔镜直视下分别于左、 右腹直肌旁脐下 放置tr oc ar 。通过上 述三孔分别置入相应操作器械。
靠近膀胱壁用大号钛夹夹闭输尿管近端剪断输尿管
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东营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郑汝强 袁智

输尿管末端狭窄原因多样,常见的 为炎症性和先天发育异常。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术式, 以膀胱粘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膀胱再 植术应用最广泛。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 应用逐渐增多
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适应证
手术步骤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护理查房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护理查房
02 查房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愈合 情况、排尿情况等
03 护理要点: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监 测排尿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
04 查房结果: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无明显并 发症,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护理经验
术后观察:密切关注患 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 行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询问患者术后疼痛 程度和舒适度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和康复信心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注 意事项和饮食调理
指导护理措施
01
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 征、尿量、疼痛程度等
02
指导患者饮食:注意营养均 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03
指导患者活动:适当活动, 避免长时间卧床
04
指导患者用药:按时按量服 用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
C
B
症状:发热、疼痛、尿液浑 浊等
D
处理方法:及时就诊、遵医嘱 用药、密切观察病情等
7
疼痛管理
评估疼痛程度:根据患者
主诉和客观指标评估疼痛 01
程度
实施止痛措施:按照止痛
方案实施止痛措施,并观 03
察效果
制定止痛方案:根据评估
02 结果制定合适的止痛方案,
如药物、物理治疗等
调整止痛方案:根据患者
疼痛管理:采取有效措 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
舒适度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 洁,定期更换敷料,预
防感染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 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和安慰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 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
持续改进
01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0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原理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原理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原理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是一种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部位狭窄或闭锁的疾病。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暴露膀胱输尿管连接部位: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通过腹部或阴道等途径进入患者的腹腔,然后将膀胱和输尿管暴露出来。

2. 切开输尿管狭窄部位:医生会将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切开,并将狭窄处扩大,以恢复输尿管的通畅。

3. 修复输尿管与膀胱的连接:在切开输尿管狭窄部位后,医生会修复输尿管与膀胱的连接,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密闭性。

4. 排尿管置入:为了保持膀胱的引流功能,医生会在手术过程中将一根尿管插入膀胱,以便患者可以正常排尿。

5. 伤口缝合与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伤口进行缝合,并进行术后护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通过以上步骤,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可以有效恢复膀胱和输尿管的正常功能,并解决输尿管狭窄或闭锁的问题。

这项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什么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什么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什么导语: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但是很多人对这个手术的基本常识还不是太清楚,建议大家多去了解一下这些基本情况,这样真正要做这个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但是很多人对这个手术的基本常识还不是太清楚,建议大家多去了解一下这些基本情况,这样真正要做这个手术的时候也能做得更好。

今天正好为大家请来了泌尿外科方面的专家,来听听他们对此是怎么说的吧!希望大家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能够有所认识。

若输尿管损伤的部位很低,不能施行输尿管吻合术,则可将枪尿管与膀胱进行吻合,恢复其排尿通道。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的方法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输尿价膀胱壁潜行抗逆流吻合术:在膀胱侧后壁作斜行切口长2~3cm,切过肌层深达粘膜层。

但勿切开粘膜,稍加分离后在切日底端将粘膜做一戳口。

其口径与输尿管口径相当,在膀胱外将输尿管枯膜与膀胱粘膜作吻合。

但缝针宜穿过膀胱全层,用细可吸收线间断缝合5-6针,缝合完毕将输尿管末端置于膀胱壁之内,然后,用丝线缝合膀胱切口,将末端输尿管埋藏于切口之内,在切口之上的两侧再用丝线将输尿管与膀胱固定2针。

为了使吻合后的输尿管无张力,膀胱后壁的切口高度事先应做适当选择。

2、乳头状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此种方法亦适合于输尿管管径增粗的病例。

在切除一段输尿瞥后(无论什么原因),如欲施行这种手术,输尿管残段必须有足够的长度。

首先在膀胱前壁作纵行切开,在膀膀胱后壁或近顶部适当位置作戳口,其日径略大于输尿管外径,然后将输尿管残段自戳日拖人膀胱之内1.5-2cm,用细丝线自输尿管米端壁层下针,穿行壁层0.2-0.3crn,,然后穿出浆膜之外,再经浆膜穿人壁层潜行。

0.2-0.3crn再行穿出。

如此反复2~3次至膀胱壁水平,缝针穿人膀胱壁肌层,经膀胱粘膜穿出,然后拉紧缝线打结,使末端输尿管外翻呈乳头状,缝3-4针。

将输尿管粘膜与膀胱粘膜用细可吸收线间断缝合5~6针。

最后依层缝合膀胱前壁切口,作临时性膀胱造口或尿道放置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更新版)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更新版)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护理常规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主要用于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狭窄、输尿管异位、囊肿及膀胱输尿管返流,也用于需切除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者、或者肾移植术中。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成功的案例,讲解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

(2)控制感染:如存在泌尿系感染及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应用抗菌药物,避免使用有损肾功能的药物,改善肾功能。

(3)完善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病变部位及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腹腔镜需行全麻,要积极治疗呼吸道炎症,避免受凉,戒烟酒2周,指导患者呼吸及有效咳嗽;保证充足睡眠。

(4)术前肠道准备:术前3天清淡饮食,手术前一日口服缓泻剂,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二)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血氧饱和度,持续低流量吸氧,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的变化,有无出现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

(2)饮食与活动:病情平稳后指导患者开始床上运动,经医生评估病情后可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压力性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保证患者口腔舒适,无异味,待6h后可进水,逐步进流质、半流质及普食。

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防止吸入性肺炎。

(3)管道的护理:血浆引流管及尿管妥善固定并做好标记,避免牵拉、受压、扭曲、打折,保持引流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术后3~5d拔除血浆引流管;术后7~10d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后,嘱患者勿憋尿,避免引起腹压增高,引起逆行感染;每日尿管护理2次,定期更换集尿袋及血浆引流袋。

(4)双J管的护理:双J管有良好的内引流及支架作用,对防治术后漏尿和吻合口狭窄具有重要作用。

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休息,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弯腰和猛烈的下蹲等。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1)术后出血及肠损伤的观察;术后24~48h内易发生出血,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生命体征、血浆引流管的性质及量,以及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输尿管再植手术治疗原发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再植手术治疗原发输尿管反流

为了避免干扰腹腔和儿童盆腔小带来的操作不 便,Y e u n g 等( 2 0 0 5 ) 最早描述了用标准腹腔镜设备 建立气膀胱, 再做 C o h e n再植手术。 P e t e r s 和 Wo o ( 2 0 0 5 ) 随后报道了用机器人辅助技术帮助建立黏 膜下隧道和输尿管吻合术。具体操作: 1 .放置操作孔道:患者取仰卧位, 双腿分开, 做膀胱镜检查, 充水。在膀胱镜直视下用牵引线经 皮固定膀胱壁, 防止膀胱顶切开时移位。取出膀胱 镜, 插入尿道管, 建立气膀胱。二氧化碳气体充气压 0m m H g , 插入 5m m 的腹腔镜。在直视下 开始为 1 切开两侧操作口。 2 .解剖输尿管:经输尿管开口插入输尿管导 管, 缝线固定做牵引。如开放 C o h e n手术一样用电 勾分离输尿管至膀胱外。 3 .建立膀胱黏膜下隧道:用电钩在对侧输尿 管开口上方切开, 黏膜下隧道从原输尿管开口向新 裂口用剪刀潜行横向推进。保证隧道长度与输尿管 直径比例是 5 ∶ 1 。将输尿管穿过隧道与膀胱黏膜吻 4h 。 合。手术后留置导尿管 2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 0 1 4 年8 月第 1 3 卷第 4 期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P e d i a t r i c S u r g e r y , A u g u s t 2 0 1 4 , V o l . 1 3 , N o . 4
·3 4 3 ·
法是用牵引线或静脉牵引器牵拉开膀胱后壁, 在直 视下分离, 输尿管 年8 月第 1 3 卷第 4 期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P e d i a t r i c S u r g e r y , A u g u s t 2 0 1 4 , V o l . 1 3 , N o . 4 ·3 4 2 · 膀胱。从新的切口和原开口之间建立黏膜下隧道。 隧道长度也取决于输尿管直径, 保证 5 ∶ 1比例( 长: 宽) 。隧道需要足够的容积来保护输尿管的收缩。 牵拉输尿管通过隧道至原开口固定。一定要做斜面 吻合, 避免狭窄。并且插 5 F导管通过输尿管, 确认 输尿管没有扭曲。输尿管再植无梗阻最确切的证据 是在输尿管开口看到喷尿。 ( 三)G l e n n A n d e r s o n 手术 1 9 6 7年, G l e n n和 A n d e r s o n报告了该手术。输 尿管分离方法同前。使用组织剪向膀胱颈方向建立 黏膜下隧道, 但开口和膀胱颈之间的距离限制了隧 道的长度。他们在 1 9 7 8年又提出改良, 通过切开原 输尿管口附近的逼尿肌来建立更长的隧道。由于输 尿管开口靠近膀胱颈, 输尿管口远端的吻合较困难。 该手术也有 9 8 %成功率。 ( 四)P a q u i n 技术 P a q u i n 在1 9 5 9年报告了结合膀胱内外入路的 o l i t a 手术。特点是在膀胱外游离输尿管, 避开了 P n o L e a d b e t t e r 手术中分离输尿管的困难。治疗原发 5 %。 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成功率超过 9 操作:在膀胱外分离出输尿管膀胱交界部, 结 扎输尿管开口。将腹膜小心推移开, 在原输尿管口 上方直视下将直角钳戳入膀胱, 建立新的开口。新 开口处从远端将黏膜和逼尿肌分开, 黏膜下隧道的 长度根据输尿管宽度掌握, 也按照 5 ∶ 1比例建立隧 道。其余操作与 P o l i t a n o L e a d b e t t e r 技术相似。 改良的 P a q u i n技术特别适用于扩张明显的输 尿管、 复杂的和再植失败病例, 因为该入路可以获得 较长黏膜下隧道。 二、经膀胱外入路 L i c h 等( 1 9 6 1 ) 在美国和 G r e g o i r 等( 1 9 6 4 ) 在欧 洲分别报告了经膀胱外入路输尿管再植手术。优点 是膀胱没有打开, 可以减少术后的血尿和膀胱痉挛。 操作:输尿管从髂内动脉发出闭塞的脐动脉处 穿过, 这是识别输尿管很好的解剖标志。结扎闭塞 动脉, 下方就是输尿管。在输尿管进入膀胱处周围 分离输尿管。从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向上切开膀胱肌 层达膀胱黏膜, 建立包埋输尿管的切口。将输尿管 紧贴膀胱黏膜, 从远端向近端缝合肌层, 包埋输尿 管。逼尿肌的关闭建立了黏膜下隧道。黏膜下隧道 的长度根据输尿管宽度掌握, 也按照 5 ∶ 1比例建立 隧道。 手术后有 2 0 %的尿潴留, 多见于在双侧经膀胱 外入路再植的儿童。可能是切开逼尿肌时过度使用 了电灼, 导致支配膀胱神经被破坏。有人研究发现 盆神经丛主要位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背部和中部 附近。较小的神经分支走行于输尿管外面薄层组 织。可以通过紧贴输尿管分离、 减少电灼的使用等 可以来预防神经损伤。术后留置 F o l e y 导尿管 2 4~ 4 8h , 一些作者甚至认为不需要留置尿管。如果出 现尿潴留, 通过留置导尿管或间断导尿, 患儿在 1~ 这说明神经损害的可逆性。 2周内可以排尿, 三、腹腔镜手术在纠正反流中的应用 经腹腔镜手术有 3种方式:经 膀 胱 外 入 路 再 植、 G i l V e r n e t 技术和 C o h e n 手术。 腹腔镜输尿管再植的手术原则与方法和开放手 术相同, 区别只是入路。由于小儿盆腔小, 视野受限 制, 经腹腔镜操作较处理上尿路困难。建立气膀胱、 腹腔镜下分离输尿管, 建立膀胱黏膜下隧道、 缝合等 技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较 传统腹腔镜提供了更容易学习、 掌握操作的平台, 只 是由于费用昂贵、 设备少, 在国内开展较少。 ( 一)G i l V e r n e t 技术 该手术方法很简单, 于三角区中央切开膀胱黏 膜, 将两个输尿管口横向缝合, 使开口向中央靠拢, 相对延长输尿管黏膜下隧道。手术适应证少, 只是 限于输尿管反流程度轻, 输尿管开口明显偏外的少 部 分 病 例, O k a m u r a( 1 9 9 9 )以 及 C a r t w r i g h t等 ( 1 9 9 6 ) 报道了成功率分别有 5 9 %和 6 2 . 5 %。 ( 二)经膀胱外入路再植 是腹腔镜下纠正输尿管反流最常用的手术。操 作步骤: 1 .T r o c a r 放置:脐部放入腹腔镜, 另外 2或 3 个操作孔沿下腹横切口的中间和两端进入腹腔。 2 .输尿管在盆腔边缘最容易辨认。横向切开 腹膜, 显露输尿管。膀胱镜下置入的输尿管导管可 以帮助辨认输尿管。 3 .建立隧道:使膀胱处于半充盈状态, 通过腹 壁悬吊膀胱。牵引线在逼尿肌做隧道方向牵拉。从 远端开始切开逼尿肌。远端尽量使用剪刀, 避免损 伤膀胱神经。逼尿肌下的黏膜膨出不如开放手术明 显, 因为膀胱充盈相对少, 也被气腹挤压。 4 .输尿管放置在新隧道中, 在最接近末端处固 定输尿管, 从输尿管口远端开始缝合逼尿肌, 包埋输 尿管。缝合完成后, 松开膀胱牵引线, 充盈膀胱, 观 察输尿管, 以确认没有成角或扭曲畸形。膀胱内留 置导尿到术后 1 2到 2 4小时。 ( 三)内镜下跨三角区再植( C o h e n 手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成人梗阻性巨输尿管症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成人梗阻性巨输尿管症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成人梗阻性巨输尿管症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应用于手术操作中。

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改善手术效果和精确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术方式,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成人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方法和效果。

成人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症,主要特征是输尿管的明显扩张,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流出。

患者常常伴有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丧失肾功能。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手术,即通过切开腹部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包括较大的创伤和较长的恢复时间。

因此,近年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成为了治疗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一种新方法。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采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通过控制机器人的机械臂,医生可以进行更加精确的操作。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操作控制器,即可精确地进行手术器械的活动,减小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在腹部进行小切口,然后将机器人手术器械插入腹部,通过机器人手术器械的精确控制,将输尿管重新连接到膀胱上,恢复尿液正常流通。

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机器人手术器械具有较小的直径,可以减小切口的大小,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时间。

其次,机器人手术器械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度,能够更好地处理手术中的细节,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此外,机器人手术还能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医生可以通过高清晰度的摄像头观察手术部位,从而更好地掌握手术进展。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很多研究的验证。

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尿液正常流通,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观察黄金明【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插入法吻合的效果.方法对46例患者采用插入法吻合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时间6~15 min,平均10 min.术后随访6~36个月,未发现尿漏、严重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6例术前肾功能下降患者,术后明显好转.1例轻度吻合口狭窄患者,经输尿管镜扩张及延长留置双J管后,明显改善.2例膀胱造影发现有轻度反流,但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插入法吻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式.【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2【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输尿管膀胱再植;吻合术;插入法【作者】黄金明【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阳 473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52013-01—2016-02间,我们对46例因各种原因需行输尿管膀胱再植的患者,术中采用剪裁后的输尿管末端直接插入膀胱的方法进行吻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25~68岁,平均42岁。

左侧26例,右侧20例。

膀胱肿瘤侵犯一侧输尿管口15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12例,先天性输尿管反流3例,输尿管下段损伤5例,既往盆腔或输尿管手术后出现输尿管狭窄梗阻8例,长期输尿管结石嵌顿所致输尿管狭窄梗阻3例。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侧肾积水。

6例患者术前肾功能下降。

均根据B超、KUB+IVU、CT、膀胱造影、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核素肾图、尿流动力学、肾功能、尿常规等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施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指证。

1.2 输尿管膀胱再植吻合方法游离输尿管下段,在保证切除病变组织的前提下,勿过多游离输尿管及其外膜,尽可能减少对输尿管末端血液供应的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于全麻下平卧位常规碘伏消毒铺巾,下腹正中切口约,依次切开至膀胱外膜,推开腹膜反折,膀胱右侧壁上方寻及并游离右输尿管,见管径扩张,约,至膀胱壁段扩张狭窄交界部离断,即可见右输尿管大量尿液涌出。

近端输尿管置#导尿管,修剪输尿管适当大小,修整输尿管段膀胱切开约,右输尿管下段及导尿管穿入膀胱右侧壁,膀胱腔内置入1CM,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膀胱粘膜肌层及输尿管外膜4针,膀胱外壁输尿管引入处与输尿管外膜缝合针。

拔除导尿管并插入F双J管。

游离左侧输尿管,可见左输尿管管径,同样修整后再植到膀胱,以冲洗膀胱,-0连续缝合膀胱切口全层,膀胱肌层、外膜再连续缝合,留置导尿管,持续冲洗膀胱。

于双侧输尿管吻合口旁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