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石油的物理性质-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概述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ff30d227d3240c8547ef47.png)
n
t m
xiti
i1
中平均沸点tme(℃):
t tm tcu
me
2
P28换算
三、密度和相对密度 (一)石油及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定义:该油品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单位为g/cm3或kg/m3 。
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其密度也 随之变小,提及密度时应标明温度。
标准密度: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
表征油品的粘温性质的指标有两种: 粘度指数(简称VI)
H油:人为规定粘温性质良好的宾夕法尼亚 原油所有窄馏分的粘度指数均为100。 L油:人为规定粘温性质差的德克萨斯海湾 沿岸原油所有窄馏分的粘度指数均为0。
当VI为0~100时: VI L U 100
LH
当VI≥100时:VI 10N 1 100
0.00715
N lgH lgU lgY
式中:U—试样在40℃时的运动粘度 Y—试样在100℃时的运动粘度 H—与Y相同的H标准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 L—与Y相同的L标准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
粘度指数VI越大,表明油品的粘温性质越好。
粘度比 50℃时的运动粘度与100℃时的运动粘度的 比值。对于粘度水平相当的油品 ,粘度比 越小,表示该油品的粘温性质越好。
0.80
0.75
烷烃
0.70
0.65
6
7
8
9
10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图3-1 各族烃类的相对密度
比较各种烃类的相对密度: 碳数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烃类,
➢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同族烃类,随着碳数的增加:
➢正构烷烃的相对密度增加 ➢正烷基环己烷的相对密度增加 ➢正烷基苯的相对密度减小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3a38786783e0912a3162a69.png)
大到某一程度,油品就变成无定形的粘稠 油品在低温
状物质而失去流动性。
下失去流动 性的原因
构造凝固:
对含蜡油品而言,油品中的固体蜡当
温度适当时可溶解于油中,随着温度的降
低,油中的蜡就会逐渐结晶出来,当温度
进一步下降时,结晶大量析出,并连结成
网状结构的结晶骨架,蜡的结晶骨架把此
温度下还处于液态的油品包在其中,使整
石油炼制技术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1.蒸汽压:在一
定温度下,液体与 其液面上方蒸汽呈 平衡状态时,该蒸 汽所产生的压力称 为饱和蒸汽压,简 称蒸汽压。蒸汽压 愈高,说明液体愈 容易气化。
(一)蒸发性能
纯物质在一定外压 下,当加热到某一温度 时,其饱和蒸汽压等于 外界压力,此液体就会 沸腾,此温度称为沸点。
油品的蒸汽压通
常有两种表示方 法:雷德蒸汽压:
是在规定条件 (38℃、气相体 积与液相体积之 比为4:1)下测定 的;
真实蒸汽压:指气
化率为零时的蒸 汽压。
2.馏程与平均沸点
● 蒸馏时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气相温度叫初馏点,馏出物的体积依次达到10%、20%、30%……90% 时的气相温度分别称为10%点、30%点……90%点,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气体的最高温度叫干点(或 终馏点)。
● 从初点到干点这一温度范围称为馏程(或沸程)。
● 平均沸点有五种表示方法,分别是体积平均沸点、质量平均沸点、立方平均沸点、实分子平均沸 点、中平均沸点 。
●(二)密度、特性因数、平均分子量
● 1.密度 :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相对密度
d
20 4
:20℃时油品
的密
度与4℃
时水的密度之
比
石油地质学-2. 油气组成和性质
![石油地质学-2. 油气组成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c6a331002768e9951e738cf.png)
2)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与密度之比称运动粘度 单位为㎡/s,二次方米/每秒,其常用Vt表示
Clq 2019/10/18
3)相对粘度:
又称思氏粘度,是在思氏粘度计中200ml原 油与20℃时同体积的蒸馏水流出时间的比,用Et 表示。
实验室测定的Et,通过置换算表,获得运动 粘度,运动粘度与密度之积即得动力粘度。
含硫量
V/Ni
δ13C
海相石油
陆相石油
25-70%
60-90%
25-60%
10-20%
陆相石油大于海相石油含蜡量。普遍大于5%。
一般海相石油大于陆相石油的含硫量,
>1
<1
>-27‰
<-29‰
Clq 2019/10/18
第二节 天然气的组成与性质
一、天然气的概念和产出类型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中所研究 的主要是狭义的天然气
>0.90 称为重质石油 <0.90 称为轻质石油 世界平均比重的原油,1吨按7.3桶计算。
Clq 2019/10/18
3.石油的粘度
粘度值代表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 相对运动所引起的内摩擦力大小。
粘度又分为: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相对粘度
Clq 2019/10/18
1)动力粘度(绝对粘度):
单位为帕斯卡·秒(Pa·s)。它表示1牛顿力作用下, 两个液层面积各为1平方米,相距1米,彼此间相对移动 速度为1米/S 时,液体流动所产生的阻力。
吸附
轻馏分
烃用
物
类硅
原 蒸馏
油
用 乙
可+
溶胶 的质
胶、 有 机 溶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d9f3c2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7.png)
石油及油品的性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如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闪 点等。
产品应用
不同性质的石油和油品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和应用领域,如航空煤油、柴油等。
石油及油品性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
石油及油品的泄露和排放会对环境造成 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VS
环境保护
了解石油及油品的性质有助于采取有效的 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酸碱值
润滑油的酸碱值是表示其酸碱性及氧化稳定性的指标 。酸碱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润滑效果。
燃料油与溶剂油
闪点
燃料油和溶剂油的闪点较低,易点燃,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密度
燃料油和溶剂油的密度较大,具有较高的重量和体积。
04
石油及油品性质的应用与 影响
石油的开采与加工
石油开采
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了解石油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等)有助于确定开采方式、设 备和工艺。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12-21
目录
• 石油的物理性质 • 石油的化学性质 • 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 石油及油品性质的应用与影响
01
石油的物理性质
密度与比重
01
02
密度
比重
石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或 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石油加工
石油加工过程(如蒸馏、裂化等)需要利用石油的化学性质,以生产不同种类的油品。
油品的运输与储存
油品运输
油品的物理性质(如闪点、燃点等) 决定了运输方式和安全措施,确保运 输过程中的安全。
油品储存
了解油品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抗 氧化性等)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储存容 器和条件,确保油品质量。
石油及石油产品性质
![石油及石油产品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6e1df12fad6195f312ba623.png)
2、沥青质
• 沥青质是一种深褐至黑色的、无定型脆性固体。 相对密度略大于1.0,VPO法分子量约3000~ 10000。加热不熔,300℃以上时会分解及缩合。
• 沥青质能溶于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中,不溶 于石油醚。
• 沥青质无挥发性,全部集中在渣油中。 – 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使渣油形成一种较稳定的 胶体分散体系。
⒋立方平均沸点TCU (K):
Tcu
n
3
viTi1/ 3
i1
Ti : i组分的沸点 (K) vi: i组分的体积分率 用途:求油品的特性因数和运动粘度。
5.中平均沸点tme(℃):
tme=(tm + tcu )/2
用途:求油品的氢含量,特性因数,假临界压力,燃 烧热,平均分子量等。
石油及石油产品性质
石油的化学组成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石油产品的分类及使用性能要求
石油的一般性状
颜色:绝大多数为黑色 相对密度:大多数介于 0.8~0.98之间 气味:特殊气味 流动性: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的外观性质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石油的元素组成
1.碳和氢
占96~99%
碳:83~87%
⒉质量平均沸点tW(℃):
n
tw witi i 1
ti: i组分的沸点℃ wi: i组分的质量分率 用途:求取油品的真临界温度。
⒊实分子平均沸点tm(℃):
n
tm xiti i1
ti: i组分的沸点℃ xi: i组分的摩尔分率 用途:求烃类混合物或油品的假临界温度和偏心因 数
趋势:含硫化合物在石油馏分中的分布一般是随着 石油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加, 其种类和复杂性也随着 馏分沸程升高而增加。汽油馏分的硫含量最低,减 压渣油中的硫含量最高,我国大多数原油中约有 70%的硫集中在减压渣油中。
石油综述第二章石油的组成及性质
![石油综述第二章石油的组成及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0b586b116bd97f192279e959.png)
第二章油气的组成及性质第一节油气在地层中,油气则是指原油与天然气混合形成的矿藏能源。
油气的组成则是要把原油的组成与天然气的组成分开讲解。
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
习惯上称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未加工的石油为原油,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按密度范围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差别。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原油是一种黑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略轻于水,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就其化学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
原油中碳元素占83%一87%,氢元素占11%一14%,其它部分则是硫、氮、氧及金属等杂质。
虽然原油的基本元素类似,但从地下开采的天然原油,在不同产区和不同地层,反映出的原油品种则纷繁众多,其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别。
原油的分类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第二节原油的组成及物理化学性质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aed95ce7c1cfad6195fa738.png)
本章的主要内容: 石油的蒸馏曲线 石油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石油的光学性质 石油的粘度 石油的热性质、电性质等
第一节 恩氏蒸馏、实沸点蒸馏曲线
石油及其产品是由许多分子大小不同的烃 类与非烃类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们的 沸点不象单体化合物那样具有恒定值,而 是随气化的过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逐步升 高,这个沸点范围称为沸程。
斜率 90%馏出温度10%馏出温度 90 10
斜率越小,表示沸程越窄。
一般常用平均沸点来表征其气化性能。油 品平均沸点的定义如下:
体积平均沸点tv(℃):
t t10 t30 t50 t70 t90
v
5
质量平均沸点tw(℃):
n
t w
witi
i1
立方平均沸点Tcu(K):
一、恩氏蒸馏
恩氏蒸馏是在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中,按 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的简单蒸馏,国外 又将此方法称为ASTM蒸馏或恩氏蒸馏。
其测定过程如下: 将100mL油品放入标准的蒸馏瓶中,按规
定的加热速度进行加热。 初馏点(Initial Boiling Point,简称IBP):馏
出的第一滴冷凝液的气相温度 。 10%、20%……90%馏出温度:馏出液达
由于石油及其产品是一种多分散体系, 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定义的 平均分子量。
1、 数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定义:体系中不同分子的摩尔分
率与其相应分子量的乘积的总和。
M n
n i
M
i
N M ii Ni
Wi Ni
式中:ni —组分i的摩尔分率 Mi —组分i的分子量 Ni —组分i的摩尔数 Wi—组分i的质量
第二章 石油的特性
![第二章 石油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0272cb355901020207409ccc.png)
• 燃点 – 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叫做燃 点。 • 自燃点 – 在不接触火源的情况下,发生自动燃烧现象时的最低温度。 – 分为受热自然和蓄热自然。 • 可燃下限: – 系指混和气中的油气浓度已低到不足以导致和蔓延燃烧的最 低浓度值。 • 可燃上限: – 混和气中的油气浓度已高到使其中的空气含量再也不足以导 致和扩延燃烧的最高浓度值。
2015-9-27
油船安全管理 第二章 石油的特性
3
• 毒气浓度临界极限值: – 系指每天反复接触都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气体、蒸汽、 雾的最大浓度极限值,又称中毒浓度临界极限值,用PPM表 示。 • 实际蒸汽压: – 系指温度一定时,液面上产生的饱和蒸汽压力。 • 酸性原油: – 系指含有较多数量的硫化氢和/或硫醇的原油。 • 石油气: – 系指石油散发出来的气体。主成分是烃,含有少量其它物质, 如硫化氢等。 • 粘附性: – 指原油及重油、柴油等不透明的石油产品在低温时,流动性 减小而粘结成糊状或块状的性能。一般用凝固点和粘度来表 示。
2015-9-27
油船安全管理 第二章 石油的特性
29
8、膨胀系数
• 单位容积液体每增加1℃时所膨胀出的容积数与原容积数的比值。 • 比重在0.905以下的原油,在20~78℃之间,膨胀系数为 0.00072~0.00076 之间。 • 油运或者储油中应当加以考虑,留一定的空档。
9、扩散性
石油挥发出的油气比空气略重,在无气流的情况下(风速小于 5m/s),油气通常覆盖在石油液体上方,不会扩散,不会上升。 在5m/s的风速下,油气仍可密集扩散到很远的距离,不易被吹散。 在10m/s的风速下,油气可迅速扩散,使远离石油区的空气中存在 可燃石油气。
石油
![石油](https://img.taocdn.com/s3/m/ba82ed5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6.png)
颜色
石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深红、金黄、墨绿、黑、褐红、至透明;石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 含量决定的,含的越高颜色越深。我国华北大港油田有的井产无色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庆、胜利、 玉门石油均为黑色。无色石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原苏联巴库、罗马尼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均有产出。无色石油 的形成,可能同运移过程中,带色的胶质和沥青质被岩石吸附有关。但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绝对多数,几乎 遍布于世界各大含油气盆地。
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在很早以前已开采利用石油。“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2023年2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称,中国炼油产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 国。
简介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沸点 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 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 之一。
中国古代油井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资源分布Βιβλιοθήκη 世界资源分布我国资源分布
在国家舞台上,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战略储备物资,一直都受到各国**,而且石油还是历史上多次重大 战争的导火索。下面是2018年世界石油储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1.委内瑞拉 已证实石油储量:2965亿桶 占全球储备比例:14.35% 每日石油产量:238万桶 每日石油消耗:74.6万桶 每日向美国出口石油量:75.9万桶 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按照其每日消耗74.6万桶计算,在不考虑其他出口等消耗增 长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储可供其使用775年。石油产业是其经济命脉,该项所得占委内瑞拉出口收入的约80%。 2.沙特阿拉伯 已证实石油储量:2626亿桶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e8630bdfd0a79563c1e7249.png)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是评定石油加工性能及油品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设计炼油设备和装置的必要依据。
一、蒸汽压蒸气压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也称饱和蒸气压。
蒸气压表示该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蒸发和气化的能力,蒸气压愈高的液体愈易于气化。
蒸气压是石油加工设备设计的重要基础物性数据,也是某些轻质油品的质量指标。
1、纯烃的蒸气压对于同一族烃类,在同一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的蒸气压较小。
就某一种纯烃而言,其蒸气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2、烃类混合物及石油馏分的蒸气压与纯烃不同,烃类混合物的蒸气压不仅取决于温度,同时也取决于其组成。
在一定的温度下,只有其气相、液相或整体组成一定,其蒸气压才是定值。
二、平均沸点在求定石油馏分的各种物理参数时,为简化起见,常用平均沸点来表征其气化性能。
石油馏分的平均沸点的定义有下列五种:①体积平均沸点tV(℃);②质量平均沸点tW(℃);③实分子平均沸点tm(℃);④立方平均沸点tcu(K);⑤中平均沸点tMe(℃);这五种平均沸点中,仅有体积平均沸点可由石油馏分的馏程测定数据直接算得,其他几种平均沸点可借助体积平均沸点与蒸馏曲线斜率查表算出。
三、密度1、密度和相对密度原油及油品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在生产和储运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原料及产品的计量以及炼油装置的设计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2、石油及油品的密度、相对密度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其单位为g/cm3或kg/m3。
由于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而密度则随之变小,所以,密度还应标明温度。
例如,油品在t℃的密度用ρt来表示。
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准密度,表示为ρ20。
物质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
因为水在4℃时的密度等于1.0000 g/cm3,所以通常以4℃水为基准,将温度t℃的油品密度对4℃时的水的密度之比称为相对密度。
石油炼制基础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石油炼制基础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c3a0ed86a0116c175f0e4880.png)
• 石油馏分是各种烃类的复杂混合物,其 蒸气压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油品的组 成有关。而油品的组成是随汽化率不同 而改变的。因此,石油馏分的蒸气压也 因汽化率的不同而不同。在温度一定时, 油品的汽化率越高,则液相组成就越重, 其蒸气压就越小。
• 二、石油馏分的蒸气压 • 石油馏分蒸气压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其汽化率为零时的蒸气压,也即是泡 点蒸气压,或者叫做真实蒸气压,一般 说的蒸气压即指的这种情况。另一种是 所谓的雷德蒸气压,它是在特定的仪器 中,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条件蒸气压。
• 第二节 馏程(沸程) • 对于纯化合物,在一定外压下,当加热 到某一温度时,其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 力相等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在外压一定 时,沸点是一个恒定值。
•
油品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它与纯化 合物不同,没有恒定的沸点。由于油品 的蒸气压除汽化率不同而变化,所以在 外压一定时,油品沸点随汽化率增加而 不断升高。因此油品的沸点则以某一温 度范围来表示,这一温度范围称沸程。
• 六、石油气体的密度 • 气体的密度是指在标准状态下 (0℃, 101.3kPa)的密度。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 度为1.293kg/cm3。 • 气体的密度不仅与温度有关,与压力也 有很大的关系。当压力较高时,要计算 不同压力下气体的密度时,必须进行压 力校正。
• 第五节 特性因数 • 为表示石油馏分化学组成的特性,特引 出特性因数的概念。所谓特性因数,是 把相对密度与平均沸点关联起来,说明 油品化学组成特性的一个复合参数。
• 式中α ——油品密度的平均温度校正系 数,即温度变化1℃时油品密度变化的数 值。 • 当温度变化不大时,α 只随油品的密度 不同而变化。
•
一般在非极高的压力下,压力对液体 油品密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在 高温、高压条件下,压力对液体密度就 有一定的影响,此时应进行校正。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简介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226fed8195f312b3169a54d.png)
料的化学组成,希望是越小越好。
2014-9-30 炼油工艺学 18
②
特征参数KH
对于含有大量不饱和烃或胶质、沥青质的馏分 ( VR ),特性因数就不能很好地表征其化学组成 特性。因此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原 有的特性因数K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个表征渣油 特征的特征参数KH。
20
在一定条件下,以一种液体的密度与另一种参考物质密度
常用的有d420(我国),d15.615.6(欧美)
141.5 比重指数( API) 15.6 131.5 d15.6
随着相对密度增大,比重指数的数值下降
2014-9-30 炼油工艺学
Specific gravity
11
第12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对原油的分类:
i 1
n
用途:Teu主要用于求油品的特性因数和运动粘度 4.实分子平均沸点tm
tm
xt
i 1
n
i i
用途:tm主要用于求油品的假临界温度(Tc’)和 偏心因数(ω ) 5.中平均沸点tme
tme (tm tcu ) / 2
用途:tme用于求油品氢含量,K,Pc,燃烧热和平均分子量
2014-9-30 炼油工艺学 9
都是采用条件性实验进行测定。(严格规定的仪器、方法和条
件),条件改变,结果也会改变; 石油及油品的各种试验方法有不同的级别,如ISO、GB、SH。
2014-9-30 炼油工艺学 2
第一节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是反映其汽化、蒸发难 易的重要性质,用蒸汽压、沸程来描述。 一、 蒸汽压 定义: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 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也称饱和蒸气压。蒸气压愈高 的液体愈易于气化。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简介资料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7bbe6b08762caaedd33d46f.png)
2019/4/30
炼油工艺学
28
③粘温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正构烷烃的粘温性质最好,分支程度较小的异构 烷烃的粘温性质比正构烷烃稍差,随着分支程度的 增大,粘温性质越来越差; 环状烃(包括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粘温性质比链状 烃的差; 当分子中环数相同时,其侧链越长粘温性质越好, 但侧链上如有分支也会使粘温性质变差
低粘度润滑油:300~360 高粘度润滑油:370~500
2019/4/30
炼油工艺学
21
经验关联式
3.计算 混合油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按加和法进行计算
n
Wi
M m
i 1
n Wi
M i 1
i
2019/4/30
炼油工艺学
22
第三节 油品的流动性能
石油和油品在处于牛顿流体状态时,其流动性能用黏度来 描述;当处于低温状态时,则用各种条件性指标来评定其低温 流动性:如凝点、结晶点、冰点等。
6
大多数液体燃料规格中,只要求测定其具有 代表性的初馏点、10%、50%和90%的馏出 温度及干点。
汽油的馏程40~200℃,轻柴油的馏程200~ 350℃,润滑油的馏程350~520℃。
馏程的数据基本能反映油品组分轻重的相对 含量,所以在原油评价中常用。
馏程是发动机燃料等的重要质量指标。
2019/4/30
2019/4/30
炼油工艺学
5
以气相馏出温度为纵坐标,馏出体积为横坐标,可以绘得 该油品的恩氏蒸馏曲线。对于轻质油品:恩氏蒸馏曲线中 10%到90%这一段很接近一条直线,因此可以用恩氏蒸馏曲 线的10%到90%之间的斜率来表示该油品的馏程宽窄。即恩 氏蒸馏曲线的斜率越大,该油品的馏程范围越宽。
石油炼制工程-002物理性质
![石油炼制工程-002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90b8551255270722192ef7c6.png)
本章学习内容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密度、特性因数和平均分子量 油品的粘度 临界性质、压缩因数和偏心因数 油品的热性质 油品的其它物理性质
2.1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一、蒸汽压(Vapor Pressure) 在石油加工工艺中经常要用到蒸汽压的数据。例如: ◆计算平衡状态下烃类的气相和液相的组成; ◆不同压力下烃类及其混合物的沸点换算; ◆计算烃类的液化条件等都要以蒸汽压数据为依据。 1、定义 蒸气压: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在它液面上的蒸气呈平 衡状态时,由此蒸气所产生的压力。亦称饱和蒸气压。 蒸气压的高低表明了液体中分子逃离液体汽化或蒸发的 能力。 蒸气压越高,就说明液体越易汽化。
2.1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2、纯烃的蒸汽压 (1)特征:纯烃同其它纯液体一样,其蒸汽压随液体温度 不同而不异。液体温度越高,则蒸汽压越高。 同一族烃类,在相同的温度下,随烃类沸点的↗,其蒸 汽压↙。 (2)计算 ①当温度变化范围很小时
P H 1 1 ln 1 ( ) P2 R T2 T1
2.1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恩氏蒸馏实验装置
2.1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1)初馏点(Initial Boiling Point) 当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汽相温度(因汽相温度比较接 近馏出物的沸点)。 在蒸馏过程中烃分子基本上按其沸点高低依次逐渐蒸出, 汽相温度也逐渐升高。 将馏出体积为10%、20%、30%、……、90%时汽相温 度分别为10%、20%、30%、……、90%点。 (2)干点(End Point) 当蒸馏到最后达到最高汽相温度,亦称终馏点。 (3)说明 ●油品从初馏点到干点这一温度范围称为馏程或沸程。
2.1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温度范围窄的称为窄馏分;温度范围宽的称宽馏分。 ●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馏分组成。 ●恩氏蒸馏是粗略的蒸馏,得到的馏分组成是条件性的, 它不能代表馏出物的真实沸点。只能用于大致判断油品中轻 重组分的相对含量。 (4)恩氏蒸馏曲线与斜率 t 如图所示,以馏出t为纵坐标, 馏出V%为横坐标。
第4章 油气的生成
![第4章 油气的生成](https://img.taocdn.com/s3/m/cc98721da300a6c30c229ff7.png)
(3)粘度 • 温度升高粘度降低; 温度升高粘度降低; • 压力加大粘度增加; 压力加大粘度增加; • 环烷及芳香烃含量高、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含量高的 环烷及芳香烃含量高、 石油,粘度也较大; 石油,粘度也较大; • 原油中溶解气量的增加则会使粘度降低。 原油中溶解气量的增加则会使粘度降低。
3.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3.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天然气一般无色,可有汽油味或硫化氢味,可燃。由于 天然气一般无色,可有汽油味或硫化氢味,可燃。 其化学组成变化大,致使物理性质也变化甚大。 其化学组成变化大,致使物理性质也变化甚大。 相对密度:标准状况下,单位体积天然气与同体积空气 相对密度:标准状况下, 的重量之比。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一般与分子量成正比。 的重量之比。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一般与分子量成正比。 粘度:一般随分子量增加而减小, 粘度:一般随分子量增加而减小,随温度和压力增高而 增大。这是由于分子间距离不能增加,温度升高后使分 增大。这是由于分子间距离不能增加, 子运动加速,增加分子间碰撞的次数,导致粘度加大。 子运动加速,增加分子间碰撞的次数,导致粘度加大。
(7)热值 •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氢是碳的发热量的4倍多。石油中的氢含量比煤和油 氢是碳的发热量的4倍多。 氢是碳的发热量的 页岩中氢的含量都高, 页岩中氢的含量都高,因此它的热值也高
(8)导电性 •石油及其产品都是非导体,电阻率非常大。 石油及其产品都是非导体,电阻率非常大。 石油及其产品都是非导体
【基础知识】油品检测人必知,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基础知识】油品检测人必知,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a873c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d.png)
【基础知识】油品检测人必知,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是生产和科研中评定油品质量和控制加工过程的主要指标。
加工一种原油之前,先要测定它的各种物理性质,如沸点范围(馏分组成)、相对密度、粘度、凝点、闪点、残炭、含硫量等,称为原油评价实验。
根据原油评价才能确定原油的合理加工方案。
石油和油品的物理性质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
由于石油和油品都是复杂的混合物,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是所含各种成分的综合表现。
与纯化合物的性质有所不同,石油和油品的物理性质往往是条件性的,离开了一定的测定方法、仪器和条件,这些性质也就失去了意义。
石油和油品性质测定方法都规定了不同级别的统一标准,其中有国际标准(简称ISO)、国家标准(简称GB)、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行业标准(简称SH)等等。
1、密度和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称为密度,单位是克/立方厘米或千克/立方米。
我国国家标准GB/T1884-83规定,20℃时密度为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以ρ20表示。
其它温度下测得的密度用ρt表示。
油品的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称为油品的相对密度,用d表示,是无量纲的。
由于4℃时纯水的密度近似为1克/立方厘米(3.98℃时水的密度为0.99997克/立方厘米),常以4℃的水为比较标准。
我国常用的相对密度为d204(即20℃时油品的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之比);油品的密度与其组成有关。
同一原油的不同馏分油,随沸点范围升高,密度增大。
当沸点范围相同时,含芳香烃愈多,密度愈大;含烷烃愈多,密度愈小。
密度是评价石油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密度和其它性质可以判断原油的化学组成。
2、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液面上方蒸气呈平衡状态时,该蒸气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蒸气压愈高,说明液体愈容易气化。
纯烃和其它纯的液体一样,其蒸气压只随液体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
石油及石油馏分的蒸汽压与纯物质有所不同,它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气化率(或液相组成)有关,在温度一定时,气化量变化会引起蒸气压的变化。
石油.天然气的性质
![石油.天然气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a05d902bed5b9f3f90f1c24.png)
石油.天然气的性质石油、烃类天然气是贮存于地下、可流动的、可燃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自然界化石燃料的重要类别。
石油、烃类天然气是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自然混合物。
其构成的主要元素为碳和氢,也通称为烃类矿产。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可燃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在地下形成并贮集于各种孔隙、缝隙岩石中的称之为天然石油,也叫原油;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来的可燃液体,称之为人造石油。
天然气从广义说,系指在大气圈和地壳内形成的各种天然的气体,包括氮气、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碳氢化合物气以及氦气。
本章专述碳氢化合物气体。
碳氢化合物气体,也称烃类气体。
由于现今其他气体成藏发现的比例少,因此人们又惯用“天然气”的称谓以表述烃类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是无所不在。
20世纪,由于石油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深远的影响,石油价格的重大变动能够刺激经济增长或促进通货膨胀和引起衰退”,“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和实力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丹尼尔·耶金,1991),因此,从世界已经发生过的形式多样的争夺和竞争、以致战争(如1973年中东和1991年海湾地区的战争等),充分反映了石油在当今世界所扮演的主导角色和所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20世纪常被形容为“石油的世纪”。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由于长期处在封建社会的统治,特别是近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禁锢,尤其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为其侵占中国的市场而鼓吹的“中国贫油”的束缚,因此中国的石油工业,大大滞后于世界发展之走势,与世界工业国家相比,差距巨大,落后明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石油工业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建国初期,国家非常重视能源工业的发展,建立专门机构统一筹划。
重视运用已有的石油地质理论,特别注重应用了我国地质学家针对中国地质实际而提出的评价,组织了规模很大的石油地质调查实践,积累了资料,深化了认识,指出了重点,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并建起了规模巨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第三章_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简化)
![第三章_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简化)](https://img.taocdn.com/s3/m/9376f015de80d4d8d15a4f38.png)
注意:
由于馏程测定具有严格的条件性,因此馏程数据并不
代表该油品的真实沸点范围,但可以大致判断油品中
轻重组分的相对含量,或用与不同油品之间的比较。
大多数液体燃料规格中,只要求测定其具有代表性的
初馏点、 10% 、 50 %和 90 %的馏出温度及干点,这些 参数是发动机燃料表示蒸发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
二、油品粘度和化学组成的关系
粘度反映液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力,因此黏度必然与油品的分子结构
和大小密切相关,有关υ与组成的关系,有几点结论 :
油品的粘度随沸程的升高和密度增大而迅速增大 对于相同沸点的不同石油馏分:
含环状烃多则粘度高;环数越多,粘度越大
当烃类分子中的环数相同时,其侧链越长则其粘度越大
都是采用条件性实验进行测定。(严格规定的仪器、方法和条
件),条件改变,结果也会改变;
石油及油品的各种试验方法有不同的级别,如ISO、GB、SH。
第一节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是反映其汽化、蒸发难易 的重要性质,用蒸汽压、沸程来描述。
一、 蒸汽压
定义: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 呈平衡状态时,该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简 称蒸气压。蒸气压愈高的液体愈易于气化。 对同族烃类,在同一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的
3.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同一油品,温度上升,相对密度减小
d d
t 4
20 4
(t 20)
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压力升高,对油品相对密度的影
响可以忽略,只有当压力极大(几十兆帕)时,才考虑压 力对相对密度的影响
体积膨胀系数
4.油品的混合密度
属性相近油品混合,混合密度可近似按可加性计算
石油的物理性质
![石油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757de106c175f0e7cd137de.png)
石油的物理性质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不同性质的石油,对开发、集输、贮存、加工影响较大,因此其经济评价也各不相同。
1)石油的颜色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
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我国玉门、大庆等油田的原油多呈黑褐色;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原油呈茶褐色;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原油多呈淡黄色;四川、塔里木、东海等盆地的一些凝析气田所产凝析油从浅黄色到无色。
2)石油的臭味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
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
含有硫化物较高的原油则散发着强烈刺鼻的臭味。
由于含硫化物较高,因此这类原油在加工时,需要增加专门的处理装置而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我国主要油田的含硫量较之中东地区原油的含硫量(高于2%)低得多,大庆油田原油含硫量不到1‰,胜利油田原油含硫量也多不超过1%。
3)石油的密度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单位体积的质量。
以吨每立方米(t/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
石油相对密度(以往文献曾以比重表示)是15.5℃或20℃时原油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的比值。
国际上常用API度作为决定油价的标准。
API 度与相对密度的相关关系式为:API度(15.5℃)=(141.5/相对密度)-131.5,API度大,相对密度小。
水的API度为10。
密度大小与石油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数量有关。
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密度大,颜色深;低分子量烃含量高,密度小。
不同地区、不同地层所产原油密度有较大的差别。
原油按其密度可分为四类:轻质原油(密度<0.87g/cm3),中质原油(≥0.87~0.92g/cm3),重质原油(≥0.92~1.0g/cm3),超重质原油(≥1.0g/cm3)。
我国生产的原油密度变化也较大,大庆(多在0.8601g/cm3)、长庆(0.8437g/cm3)、青海尕斯库勒(0.8388g/cm3)等地区所产原油多属轻质原油;胜利(多数在0.8873g/cm3左右)、辽河(0.8818g/cm3)等地区所产原油多属中质原油;胜利孤岛(0.9472g/cm3)、大港羊三木(0.9492g/cm3)、辽河高升(0.9609g/cm3)、新疆乌尔禾(0.9609g/cm3)等油田所产原油则属重质原油。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fb8394a60029bd64783e2c53.png)
2012-1-10
油料学
17
第二节 密度、特性因素和分子量 密度、
2012-1-10
油料学
18
第二节 密度、特性因素和分子量 密度、 原油密度在石油的开发、生产、销售、使用、计量和设计 原油密度在石油的开发、生产、销售、使用、 方面都是一个重要指标。 方面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大小取决于组成它的烃类分子大 小和分子结构。通常情况下,原油密度随其碳、氧、硫含量的 小和分子结构。通常情况下,原油密度随其碳、 增加而增大,因而含芳香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原油密 增加而增大,因而含芳香烃多的、 度较大,而含环烷烃多的原油密度居中,含烷烃(石蜡烃)多 度较大,而含环烷烃多的原油密度居中,含烷烃(石蜡烃) 的原油密度最小。 的原油密度最小。
组分i的蒸气压, 组分 的蒸气压,Pa 的蒸气压 组分数 混合物的蒸气压,Pa 混合物的蒸气压,
p = ∑ pi xi
i=1
n
平衡液相中i组分的摩尔分数 平衡液相中 组分的摩尔分数
2012-1-10
油料学
8
第一节 蒸气压和沸程
(3)烃类混合物:烃类混合物与纯烃不同,其液相组成不是固 烃类混合物: 定不变的,它随气化率不同而变化。当按式(2 定不变的,它随气化率不同而变化。当按式(2-1)计算时,得 到的只是某个平衡条件下的蒸气压。当平衡条件变化时气化率 随之改变,式中也有所变化。所以烃类混合物的蒸气压 随之改变,式中也有所变化。所以烃类混合物的蒸气压在压力 蒸气压在压力 不太高时,不仅是温度的函数,而且与气化率有关。 不太高时,不仅是温度的函数,而且与气化率有关。 不仅是温度的函数
2012-1-10
油料学
9
第一节 蒸气压和沸程 (4)烃类和石油窄馏分:可以用各种蒸气压方程式计算其不 烃类和石油窄馏分: 同温度、压力下的饱和蒸气压.常用的方程是拟合Maxwell同温度、压力下的饱和蒸气压.常用的方程是拟合MaxwellBonnell图得到的,可计算石油窄馏分的蒸气压: Bonnell图得到的,可计算石油窄馏分的蒸气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油 34×10-3 N/m
二、折射率
1、定义
折于1.0。nD表示钠黄光的D线(波长589.3纳米)的折射率。
折射率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折射率降低。
n n (t t0 )
t D t0 D
2、烃类的折光率 •各族烃类中,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烷烃和环烷烃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 •芳香烃(单环)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
三、气化热
1、定义
单位质量的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所
吸收的热量称为气化热,单位是kJ/kg。
•气化热随温度、压力而变化,温度、压力升高,气化热
变小;
•通常所说的气化热是常压下的气化热。
2、烃类的气化热 •烃类的气化热比水小许多,约为~300 kJ/kg,而水为
2250 kJ/kg;
•烃类分子量增大,气化热降低; •烃类分子量相近时,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温度、分子量相近,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温度升高, δ 降低;
•正构烷烃,分子量增加,δ 变大 环烷烃,分子量增加, δ 变化不定 芳香烃,分子量增加, δ 变化不大
3、石油馏分的表面张力
常温下油品的表面张力在(24~39)×10-3
N/m,其中
汽油
煤油
26×10-3 N/m
30×10-3 N/m
石油减压馏分的粘度比和粘度指数
原油 沸程 ℃ 350~400 400~450 450~500 350~400 400~450 450~500 350~400 400~450 450~500 350~400 400~450 450~500 ν50 mm2/s 6.91 15.82 13.00 39.74 128.8 16.03 102.0 219.3 23.27 146.3 356.9 ν100 mm2/s 2.66 4.65 8.09 3.70 7.45 16.20 3.99 12.15 19.22 4.72 13.66 23.27 粘度比 ν50/ν100 2.60 3.40 3.51 5.33 7.96 4.02 8.40 11.41 4.93 10.71 15.27 粘度 指数 200 140 80 70 60 40 12 0 0 -35 <-100
恩式粘度(Engler Viscosity) 油品从恩式粘度计流出 200ml 的时间与同体积的水在
20℃流出的时间之比。源于德国,我国燃料油的质量标准。
赛式粘度(Saybolt Viscosity) 它是以60ml油品从赛式粘度计中流出时间( s)作为
指 标 。 具 体 有 赛 式 通 用 粘 度 ( SUS ) 、 赛 式 重 油 粘 度
四、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1、粘度-温度关系的表示方法
(1)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VI)
H油:粘温性质良好的宾夕法尼亚原油,所有窄馏 分的粘度指数人为地规定为100; L油:粘温性质不好的得克萨斯海湾沿岸原油,所 有窄馏分的粘度指数人为地规定为0;
VI:0~100时
L U VI 100 LH
3、粘温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正构烷烃的粘温性质最好,分支程度越大,粘
温性质越差;
环状烃(环烷烃、芳香烃)比链烃差,环数越
多,粘温性质越差;
环数相同时,侧链越长,粘温性质越好。
五、石油馏分的粘度和粘温性质
沸程升高,粘度增加; 沸程相同,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 粘温性质,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
各种油品都有可能在低温下使用,其低温性质就是重
要的指标。 1、油品凝固的本质 •粘温凝固:含蜡少的油品,当温度降低,粘度增大,油品 逐渐丧失流动性,这种凝固方式称为粘温凝固。
•构造凝固:含蜡多的油品,当温度降低,蜡会结晶析出并 形成结构骨架,将油包裹在其中,使整个油品丧失流动性, 这种凝固方式称为构造凝固。 2、凝点、浊点和结晶点 •凝点:油品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凝点”,
大庆 (石蜡基)
新疆 (中间基)
孤岛 (环烷-中 间基) 羊三木 (环烷基)
第四节
油品的热性质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石油馏分的温度、压力和相态 都可能发生变化,并伴有热效应。要计算热效应,必须 知道焓值、质量热容、气化潜热等热性质;另外,热性 质还可用来关联石油馏分的其它物性参数。
一、焓
1、定义 焓又称热函,是体系的热力学状态函数之一,用H表 示: H=U+PV •焓的量纲与能量相同; •焓是体系的单值函数,其增量仅决定于体系的始末状态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3、石油馏分的折光率
馏分 (沸程,℃)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400~450 450~500 原油基属
大庆 原油
1.4451 1.4561 1.4627 1.4493* 1.4598* 1.4680* 石蜡基
胜利 原油
1.4580 1.4630 1.4670 1.4583* 1.4770* 1.4840* 中间基
•水在不同烃类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别 水的溶解度芳香烃、烯烃>烷烃、环烷烃 碳数相同,环烷烃<烷烃 纯烃中加入其它组分会显著影响其溶解度
第六节
油品的燃烧性质和低温性质
一、闪点、燃点和自燃点
这些性质与油品的爆炸、燃烧有关,对油品储存 和安全使用有重要意义。
1、爆炸范围-闪点 在加入油品时,随着油品温度的上升,油品上方空
(SFS)。
雷式粘度(Redwood Viscosity)
它是以50ml油品从雷式粘度计中流出时间(s)作为
指标。
这几种粘度之间的近似数值关系为: 运动粘度(mm2/s) 恩式粘度(E) 赛式通用粘度(SUS) 1 0.132 4.62
雷式粘度(RIS)
4.05
二、粘度的测定方法 1、毛细管粘度计 用来测定牛顿体系的运动粘度,GB625。 油品在层流状态时符合下列关系:
40℃条件下的运动粘度,mm2/s;
Y-试样在100℃条件下的运动粘度, mm2/s。
(2)粘度比 通常指50℃下的运动粘度与其100 ℃下运动粘度 之比,即ν
50℃/
ν
100℃
2、油品粘度与温度的经验关系式
lg lg( a) b m lg T
T-绝对温度,K a,b,m-经验常数
2、烃类的表面张力
烃 类 正戊烷 正己烷 正庚烷 正辛烷 环戊烷 环己烷 甲基环己烷 乙基环己烷 苯 甲苯 乙苯 丙苯 表面张力,10—3N/m 20℃ 16.0 18.0 20.2 21.5 22.0 25.2 23.5 25.2 28.8 28.5 29.3 29.0 40℃ 13.9 16.0 18.2 19.6 19.6 22.9 21.5 23.3 26.3 26.2 27.1 27.0 60℃ 11.8 14.0 16.3 17.8 17.2 20.6 19.5 21.5 23.7 23.9 25.0 24.9 80℃ 9.7 12.1 14.4 16.0 14.9 18.4 17.5 19.6 21.2 21.7 22.9 23.0
•临界溶解温度越低,表明互溶能力强,分子结构相似程度 大; •溶剂比不同,临界溶解温度不同。 苯胺点就是以苯胺为溶剂,与油品按体积比1:1混合 时的临界互溶温度。 •碳原子数相同,多环芳香烃最低,单环芳烃次之,环烷烃 和烯烃居中,烷烃最高; •同一族烃,分子量越大,苯胺点越高。
2、水在油品中溶解度 •水在油品中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随温度升高会增大,当 温度降低以后,溶解的水会重新析出,成为游离水,影响: 油罐底部的游离水日益增多; 使油品的低温性能变差; 使油品的储存安定性变坏; 引起设备腐蚀。
单位:泊(p),厘泊(cp),Pa.s 1 Pa.s = 1000 cp = 10 p
2、运动粘度(ν )
石油产品的质量标准中常用。
单位:斯汑(st),厘斯(cst),mm2/s
1 cst = 1 mm2/s
3、条件粘度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仪器中,使一定体积的油品流 出,以其流出时间与同体积的水流出时间之比,作为粘度 值。
•等压质量热容
H CP ( )P T
2、烃类的质量热容
•不论气体、液体,温度升高,C变大;
•压力对液态烃的C影响可以忽略;
•气态烃,压力升高,C增加;
•液态烃的C值小于水的C,如
液态烃在25℃下范围是:1.6~3.0 kJ/kg.℃, 水为4.2 kJ/kg.℃; •分子量接近,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Q pR 4 t 8l
Q/t-单位时间内的体积流量;
Δ P -两端压差,与密度成正比;
R-毛细管半径; l-毛细管长度;
η -流体的绝对粘度;
ct
c-粘度计常数
2、旋转粘度计 测量非牛顿流体的粘度或流变性。
三、粘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粘度既然反映液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力,必然与分 子的大小、结构有密切关系。 •对于同一系列的烃类,化合物的分子量越大,粘度越大; •分子量相近时,环状分子的粘度大于链状分子,环数越 多,粘度越大;有“环状结构是粘度载体”的说法; •分子中环数相同,侧链越长,则其粘度越大。
VI≥ 100时
10N 1 VI 100 0.00715
lg H lgU N lg Y
U-试样在40℃条件下的运动粘度, mm2/s; H-与试样100℃下的运动粘度相同,粘度指数为100的H油 在40℃条件下的运动粘度,mm2/s; L-与试样100℃下的运动粘度相同,粘度指数为0的L油在
第五节
表面张力、折光率和溶解度
一、表面张力
1、定义
液体表面分子不同于其内
部分子,表面分子受上方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