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的内容分析

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的内容分析
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的内容分析

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的内容分析

摘要: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研究法,通过对2001年至2008年“百度新闻”中精神病报道的抽样分析,旨在把握大众传媒对“精神病”议题构建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精神疾病的报道脱轨于健康传播路径,在“精神卫生日”和平日报道中存在着总体风向的差异。另外,大众传媒对精神病人存在“妖魔化”倾向,且缺乏对精神疾病防治和相关体制的结构性反思。

关键字: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内容分析

研究目的与意义

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在各类精神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13.4%,全国约有1600万人受到精神病的折磨。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全民化和低龄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对精神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如何保障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如何构建一个将精神病人融入其中的和谐的、充满人性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社会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在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中,我们从历时的维度看到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人是如何作为一个具有特殊隐喻的群体被不断排斥在常人社会之外,并被加诸各种奇异的治疗方法和非人道的对待。时至今日,精神病患者依然被视为社会中的“异类”和“他者”,被贴上各种各样名不副实的标签,生活在人们怀疑和鄙弃的目光中。与作为“虚弱无力、需要他人照顾”的弱者化表征的一般性疾病相反,“精神病”往往让人联想到“狂躁”、“暴力”和“无理智”——在这种态度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符号构建和涵化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当下媒体中对精神病的报道强度和方式,勾画出媒体报道的群像,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和理性判断媒体与塑造大众精神病相关文化心态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发现媒体语境对于“精神病”偏见与误读。另外,从更为实际和宏观的层面而言,精神疾病关涉到人类健康、疾病文化以及各种伦理、法律等各种重大课题。在健康传播维度中,大众传媒在专家意见与公众健康意识之间扮演着桥梁角色,成为疾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这项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指导媒体如何在精神疾病防治和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研究回顾

美国学者Burgner. G .Cross、Wahl. O. F、Roth..R、Rose .D、Wilson. C 、Stuart. H 等学者在对近十年来的纸质和电子媒体研究中发现,大众传媒是公众对于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但是,不论在娱乐节目还是新闻报道中,媒体都倾向于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负面的再现,给他们贴上暴力和犯罪的标签。而且,媒体的负面呈现对公众态度具有一定的涵化作用,使公众对精神病患者产生了不恰当的排斥、歧视和恐惧心理。

在国内,目前大陆对精神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法学、犯罪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基于传播学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王正祥在《国外媒体精神病患者负面再现研究及启示》(2007)一文中回顾了国外学者对精神病患者在媒体中形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的同类研究提出了展望。港台方面,王美珍的《台湾报纸对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2004)探讨了台湾的纸媒对精神病患者形象塑造上存在的刻板印象。

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话语分析大师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与权力密不可分……话语是各种机构通过一种界定和排斥的过程运用其权力的手段”。在一个带有后现代特征的大众媒体环境中,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不再将媒体“看做传送信息和思想的中性的工具”,而是看做文化构建和权力生产的重要中介。“媒体和社会并不是分离的,相反,社会性不断在媒体里得到定义。或者,如后现代主义者所说,媒体即

社会。”因此,“精神病”这一能指不断地被大众传媒所阐释和定义,并在知识生产的层面上固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常识。本文通过对精神病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旨在探讨近年来大众媒体如何对“精神病”和“精神病人”进行话语构建,以这种构建过所呈现的群体心态与权力关系。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明显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选择“百度(baidu)新闻”作为具体的分析对象。“百度新闻”是从全国多家媒体中选择新闻刊载的,也是国内最权威、覆盖面最广的新闻搜索引擎,对“百度新闻”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国内媒体对“精神病”议题的总体报道情况。

在时间范围选定为具有完整新闻资料的最近五年,即2004年至2008年。在样本抽样方法上,考虑到搜索引擎中的新闻样本量过于庞大,本研究采用等距抽样,选取2004年至2008年五年间每月10日的新闻报道。而样本则由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中输入关键字“精神病”产生,关键字的出现范围包括标题或正文中。10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抽取每日10日的报道将使样本数据具有对比价值,并可借以分析国家对精神病的主流宣传导向。本研究对分析单位做了如下界定:目标媒体在选定时间范围内以精神病及其精神病人为主要议题的报道。

(二)类目构建

参考关于健康传播及精神病研究的相关文献,结合媒体相关精神病报道特点,本研究为内容分析制定了以下类目①议题;②消息来源;③报道类型;④是否配图;⑤报道语言其语气;⑥直接引语;

⑦细节描写;⑧报道篇幅。具体分述如下——

①议题:1、精神病人相关暴力、犯罪及扰乱社会秩序(其中a、精神病人为施暴者或实施犯罪者;b、精神病人为受暴者或犯罪受害者;c、精神病人自残;d、精神病人扰乱社会秩序);2、精神病防治、宣传工作及医疗知识普及;3、对精神病人的慈善活动与施援;4、名人八卦;5、精神病人的社会活动;6、精神病相关政策及法规;7、精神病人权益维护;8、对精神病人的态度,包括精神病人家属和社会民众对其的态度。

②消息来源:1、警方及司法部门;2、精神病患及其家属;3、医护人员及专家学者;4、政府卫生部门;5、民间;6、记者或媒体本身;7、来源不明;8、其他。

③报道类型:1、消息;2、通讯;3、评论;4、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及访谈;5、科普信息、文摘及资料;6、其他。

④是否配图:0、无;1、有。

⑤报道语言其语气:1、正面。包括对精神病人关怀、鼓励、同情、肯定、赞美、反歧视以及呼吁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正面情绪。2、中性。报道时客观中立,不带明显感情色彩;或者同时带有正面和负面两种情绪。3、负面。包括精神病人谴责、歧视、厌恶、恐惧、犯罪论及丑化等。

⑥直接引语:0、无;1、1-3处;2、4处及4处以上。

⑦细节描写:0、无;1、1-3处;2、4处及4处以上。

⑧报道篇幅:1、200字以下;2、200-1000字;3、1000-3000字;4、3000字以上。

资料分析与讨论

对资料的分析将从总体分析、“世界精神卫生日”报道分析以及“暴力和犯罪框架中”中的报道分析三个维度展开。

一、精神病报道的总体概况

2004年至2008年每月10日的“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数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从总体报道数量来看,2004年至2008年“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样本总量共354篇。以年为单位,5年内的峰值出现在2006年(83篇),谷点则出现在2004年。但是,从图1.1我们不难发现,5年来报道样本数量走向尚属平稳,并没有出现较为激烈的变化。

从图1.2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每月10日的报道数量都处于顶峰,并远远高于其他月份。历年来10月10日的报道数量总和占样本总量的35.88%。10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并呼吁公众消除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偏见。我国卫生部从2000年起加入到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宣传中,并会在当天开展大量相关活动。所以,“精神病”这个议题在10月10日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价值,成为媒体的“众矢之的”,这一点在我们的数据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关于精神卫生日报道的具体分析,我们将留到第二部分具体展开。

二、精神病报道内容分析

“精神病”这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即被抹上贬义色彩的词语形象在媒体中是在何种框架中被呈现的?这些呈现在是否渲染了某些主观感情色彩?媒体是否在不经意间消解或者固化某些精神病的隐喻性内涵?这些都是我们试图在下面的内容分析中试图探索的问题。

1、精神病报道的议题分布

作为有别于我们日常话语中的“疾病”所指的“特例”,精神病报道在媒体话语中与往往有别于其他健康报道。本应作为健康传播重中之重的“精神病防治、宣传工作及医疗知识普及”议题并没有在样本中显示出优势,相反,精神病报道更多地被媒体置于“暴力、犯罪及社会秩序”的框架之下。家庭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态度”议题处于第三的位置。可见,与一种“疾病”的内涵相比,精神病更多地被人格化,与“社会秩序”、“越轨”和“暴力”等想象联系在一起。

从图2.2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以外,“暴力、犯罪与社会秩序”、“对精神病人的态度”、“精神病人权益维护”、“精神病人的社会活动”和“对精神病人的慈善活动和

救援”这四个带有浓重和“人格化”和“社会化”色彩的议题在所有样本议题中占了很高的比重,达到70.67%,其中“暴力、犯罪和社会秩序”议题高达半数。而“精神病防治、宣传工作及知识普及”仅占12.8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报道中这一议题的报道高达44.09%。也就是说,国家卫生部对精神病知识的宣传工作仅是乘“一时之兴”——在一天之内的集中轰炸,而不是和风细雨、日积月累的教化与普及,恐怕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精神病”的刻板印象,也无法使公众对“精神病”有更为科学全面的认识。

2、精神病报道类型分布

从精神病报道的类型维度分析,“消息”类型处于绝对优势,比例高达79.10%,其次分别为“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及访谈”、“科普信息、文摘和资料”、“评论”和“通讯”,其比例皆不足10%。

在仅有的10篇评论中,报道的议题却触及到了精神病最应关注的几个层面,其中包括“呼吁公

众消除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精神病人的救援”、“呼吁立法机关加快精神卫生立法脚步”、“提请家属加强对精神病人监护”、“希望尊重精神病人的权利”等,并且报道中皆流露出对精神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这些评论代表着有具有良知和远见的媒体人对精神病人与社会所做的深刻思考,但遗憾的是,这些正面的声音被大量无聊、庸俗和低级的新闻报道所淹没,难以进入公众视野并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33篇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和访谈中,有12篇对社会和家属对精神病人的态度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精神病人家属如何面对亲情与攻击性病状的两难?社会应对精神病人采取救援抑或管制?在这部分探讨中,“关爱”和“救助”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字,正面的声音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在对精神病人更加强势的暴力性、攻击性描述之下,理性、冷静的思考如何能够在媒体话语中突围成功并得到进一步彰显,则需要新闻业界人士的进一步反省。

3、精神病报道篇幅

在报道篇幅中站绝大多数的是“200-1000字”的小篇幅文章,其比重达72.03%。而1000字以下

的报道占到样本总量的77.40%,这一数字同样与“消息”所占的79.1%不谋而合。在73篇“1000-3000字”的中篇报道中,有18篇涉及“暴力、犯罪和扰乱社会秩序”议题,其比重达到24.66%。这部分报道多数带含有细致而丰富的细节描写,使精神病人的形象更加鲜明且富冲击力,容易令受众获得更为感性和直接的印象。这种穷极所以的故事性描绘,暴露出部分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迎合受众低俗的阅读兴趣,而扮演着并不高明的“写手”角色。

三、“世界精神卫生日”与日常报道之对比分析

从2000年起,“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一概念开始渐渐出现在我国的公共视野之中。国家卫生部从这一年起将“精神卫生与健康”纳入到官方、主流的宣传架构中,并在每年的10月10日开展各类主题推广活动,其主题词涉及“暴力与儿童精神创伤”、“抗抑郁”、“未成年人精神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以及“奥运精神”等。在官方支持与鼓励之下,各大媒体也积极配合,使这一天的精神病相关报道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这种“繁荣”是否能内化为日常精神病舆论风向正向发展的动力,抑或仅是停留于表面的“虚假繁荣”,只在某一天“昙花一现”后“转瞬即逝”?这是我们这一部分讨论的核心关照所在。

1、“世界精神卫生日”报道数量

图1.2为我们带来了每年“精神卫生日”报道的惊人增长的直观印象。从表3.1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每年10月10日的报道数量都比常日报道的平均值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常日报道的平均数量基本维持在4篇的均值,而历年“精神卫生日”报道数量均值则达到25篇。难么,数字对比背后的文本呈现是否也迥然相异?媒体在特定日期的集中“定点轰炸”是否能在日后留有余韵?都些分析都将下下文中一一展开。

2、“世界精神卫生日”报道议题分布

表3.1向我们呈现的是“精神卫生日”报道议题的分布状况。名列三甲的分别是“精神病防治、宣传工作及医疗知识普及”、“对精神病人的态度”和“精神病相关政策及法规”议题,三者在所有议题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09%、14.17%和10.24%。“暴力、犯罪和社会秩序”议题仅占9.49%,仅是常日报道中所占的49.78%(见图2.1)的一个零头,其主导性优势被“精神并防治、宣传工作及医疗知识普及”议题取而代之。也就是说,“精神病”是被看做需要预防和治疗的“人体疾病”,还是社会机体中的“致病因子”,在“精神卫生日”和常日报道话语中的导向是倒置的。官方主流宣传提倡将“精神病”当做一种普通的疾病看待,呼吁社会消除对精神病人歧视,倡导对精神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爱,这种导向是富有人文关怀且符合社会公理的。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宣传活动尚停留于泛泛的“口号”阶段,与其说是一种改良现存弊端的切实手段,毋宁说是跟风炒作的空洞摆设。短暂的宣传期过后,与“精神病”如连体婴般的“暴力与犯罪”联想依然不断被媒体有意无意地加深和固化,关于精神病人如何杀人、如何施暴、如何丑态毕露的露骨描写依然在受众猎奇心态驱使下大行其道。这种状况虽然与官方意愿背道而驰,但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精神病人的态度”议题在“精神卫生日”报道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彰显,其比重(18.11%)比常日报道(9.33%)翻了近一倍。在这些的“报道群像”中,长期被沉重镣铐闭锁的精神病人获得短暂的释放、一贫如洗的精神病家庭得到少许关爱、常年压抑的精神病院显出一缕生气。然而,这些令人宽慰的现象同新闻报道一起,经历过一天的“浮现”之后随即陷入沉寂。研究发现,“精神病院”这一大量精神病人的聚集地和日常生活场所,除了在“精神日卫生日”作为象征正面宣传、主题活动的表征出现在媒体话语中,常日报道中,“精神病院”,或者说“精神病院内的精神病人”是隐没的、无声的。这些话语禁区如果若不被打破,“精神病人”群体恐怕将继续作为公众眼中的异类而存在。

3、“世界精神卫生日”报道的文本特征

“精神卫生”宣传的意旨即在于使公众对精神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有一个较为积极、全面及正面的认识,并正视各类精神问题,消除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正如我们在图3.2中所看到的,“精神卫生日”的报道以中性、正面的语气为主,负面新闻在当天媒体语境中几乎绝迹,仅占3.94%的百分比。进一步观察,正面和中性的报道各占半壁江山,且正面报道在数量山占微弱的优势。也就是说,对精神病的官方价值导向在这一天的媒体话语中得到了很好的凸显与贯彻,且多数网络媒体的口径之一致令人咋舌——曝光各种新出台的精神卫生政策、法规,赞扬各级机关政府和医疗机构对精神病人

及家属的关怀与慰问,呼吁公众对精神病人更多的理解与关爱……只有极少数的报道与官方话语导向相悖,以惯性思维继续描写关于精神病人的耸人听闻的小故事。

如果我们的目光仅停留于此,那么,我们可能会对当前的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做出一个乐观的判断。然而,图3.3的数据告诉我们,媒体对精神病人的歧视、丑化乃至嘲弄仍在继续。

在常日报道中,虽然中性报道的比重高达63.33%,但是,负面报道的比例却比“精神卫生日”有大幅度增长,达到20.00%,其比重甚至超过了正面报道。也许五分之一的比例并并不能说明在媒体话语中存在可以丑化精神病及精神病患的不良风气,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下的很多媒体并没有对尊重和爱护精神病人形成一种自觉意识,精神病人是一个“应该遭到责难的群体”这种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中。特别是在崇尚和谐和人文关怀的当今社会中,媒体仍在在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扮演着“非理性者”的角色。在“精神卫生日”报道与常日报道的对比中,媒体的“相机行事”与“跟风炒作”也一目了然。

四、暴力与犯罪框架中的精神病报道分析

“就像Stuart所说的,新闻报道对精神病画着形象的再现并没有纠正娱乐节目对精神病患者负面形象的渲染,而是继续强化对精神病患者的刻板印象,‘真实报道成为虚拟世界的回响’。”正如上文的数据所显示的,在半数报道(124篇)中,精神病人被置于“暴力、犯罪和扰乱社会秩序”的叙事框架中,被贴上了“施暴者”、“罪犯”和“社会秩序的破坏者”等各种负面标签,并经常被渲染为具有暴力倾向的、危险的、具有破坏性的。下文的分析将围绕精神病报道中的“暴力、犯罪与社会秩序”议题展开,深度剖析媒体在此议题框架中对精神病患者的文本呈现与表述的各种特征。

1、暴力与犯框架中精神病人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在暴力与犯罪议题框架中,精神病患者所扮演的角色可被分为:

(1)“施暴者或实施犯罪者”:包括精神病患者对他人实施杀害、伤害、虐待以及进行欺诈、纵火等行为。

(2)“受暴者或犯罪受害者”:包括精神病患者被杀害、伤害、虐待以及遭遇欺诈、强奸及抢劫等行为。

(3)“自残者”:包括精神病患者实施自杀、自残及自焚等行为。

(4)“扰乱社会秩序者”:包括精神病患者实施扰乱公共秩序、伤害社会风化等行为。

如图4.1所示,在这类报道中,精神病患者作为“施暴者和实施犯罪者”角色出现的比例高达62.10%,其次依次为“受暴者或犯罪受害者”、“扰乱社会秩序者”和“自残者”。精神病患者做为绝对负面角色(“施暴者和实施犯罪者”和“扰乱社会秩序者”)出现的比例达到了73.39%。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报道中,精神病人被描述为“暴徒”,而作为“弱者”、“弱势群体”形象出现精神病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遭到屏蔽和忽视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由媒体报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中,精神病患者们残暴、危险、好斗、不可理喻,即使是作为“弱者”和“受害者”,他们也被渲染为智力低下、思想混乱和缺乏理性的行为主体。通过这些表述,精神病人被严重地“他者化”,成为扰乱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病2、暴力和犯罪报道语言和语气分析

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暴力、犯罪和扰乱社会秩序”议题框架下,除去59.68%的报道采用的是较为中性和客观的语言表述,仍有37.10%的报道明显地采用了负面的语言表述。而采用正面语言表述的报道仅占总量的3.23%,正负面报道数量比例接近1:10。

虽然多数报道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感情色彩,但选择扮演“暴力和犯罪实施者”角色的精神病人作为新闻素材这一做法本身即容易引起受众负面的情绪,我们姑且称之为“负面的新闻选择”。如果说这种做法或多或少受到新闻价值及读者的猎奇欲望所影响,那么在新闻文本之作的过程中刻意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丑化的语言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描述则更多地源于媒体从业人员自身对精神病人群体的不尊重。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负面的新闻表述”在这一议题框架中,绝大多数精神病报道经历了“选择”或“表述”的负面化过程,更有一部分报道在“选择”和“表述”上皆遭遇了负面化处理。

3、暴力和犯罪报道的描写手法分析

除了精神病人的角色特征和行文的语言偏向,新闻报道的文本呈现以何种方式展开、给受众以何种程度的心理冲击还取决于描写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而直接引语和细节描写的数量则是这种生动和趣味性的具形化的、可测量的指标。从表4.1-4.3我们可以看到,在“暴力、犯罪和社会秩序”议题框架中,将近半数的报道中存在一处以上的直接引语,将近6成报道存在一处以上细节描写,而将近7成的报道至少存在一处直接引语或细节描写。

在更为细致的文本分析中我们发现,这一类报道的多数直接引语多来自精神病患者、民间和警方。在“施暴者与实施犯罪者”角色扮演中,精神病患的语言往往表现为无理智状态下对他人的威胁和恐吓,而民间和警方的直接引语则多表现为描述精神病患的施暴与犯罪过程,或者描述被害者的惨状、表达痛苦、惋惜的心情等。反关作为“受害者”的精神病患,在多数文本中他们是被“消音”和“禁声”的——被杀害的精神病人自然无法通过文本与受众对话,遭到的殴打、禁闭和欺诈的精神病人则被认为是无清醒意识、智力低下和无逻辑的,因此他们的语言也是被屏蔽的。

另一方面,细节描写则多数着力于渲染精神病人施暴和犯罪手段的残忍、癫狂状态下的丑态、被害者的惨状、民间的愤慨以及警方制服精神病人的过程。在“施暴者与实施犯罪者”角色框架中,细节描写的画面感和情绪性往往更为突出,并多借由动作、色彩和声音描写来表现。

除了直接引语和细节描写,“暴力和犯罪”报道中作者对精神病患者的一些称谓也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相关指涉——如称精神病患者为“武疯子”、“疯汉”、“疯女”、“疯弟弟”、“莽汉”、“女魔”等。“疯”、“魔”、“莽”的表征在日常语境中意指着极度的无理性状态、严重的越轨行为以及破坏性的后果。即使抛却直接引语和细节描写,这些表征符号本身即能引领读者进入洞开的想象世界,而这种想象往往逃不开被事先构建、固化的情境。

4、暴力和犯罪报道的消息来源分析

作为媒体话语生产的原材料,新闻信息的提供者在文本制作之前即在某种程度上事先构建了某种新闻愿景。在“暴力与犯罪”框架中,半数的新闻信息主要来源于“警察和司法部门”,其次为“民间”。所以,很多新闻在未成形前就注定要被贴上“犯罪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标签,而追求戏剧性和冲突性正是这一类新闻最主要的特征。另外,以“精神病患及其家属”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仅占总比例的12.90%。在这部分报道中,绝大多数的精神病家属是作为暴力和犯罪的受害者形象出现的,他们表达的多是对精神病患者的憎恨、愤怒和无奈之情。

这一议题框架下的报道还呈现出缺乏关于精神病人相关的病情背景介绍和相关病理分析的特征,这同样和消息来源的特点密切相关——来自“医护人员及家学者”的消息源仅占5.65%。这使多数报道都聚焦于夸张的、具有感官冲击性的、扭曲的故事性渲染,而忽略了对事故缘起、预防措施以及宏观对策的冷静分析。

5、暴力和犯罪报道的新闻图片分析

除了文字之外,新闻图片的安排同样对文本呈现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在64篇(占样本总量的18.08%)配图报道中,27篇(占配图样本总量的42.19%)统摄于“暴力、犯罪和扰乱社会秩序”框架中。其中,精神病患者作为“施暴者或实施犯罪者”出现的报道为16篇(总这一议题报道的59.26%)。

也许在这一维度的分析中,数字的说服力并没有图片本身直观和强烈。图4.4是一篇题为《精神病人看武打片时发病30多刀砍死妻子》的报道所配的新闻场景再现式图片。画面中,报道的主角——精神病人及其受害的妻子都被“漫画化”,手持菜刀行凶的精神病人被表现为沉迷于电视图像、兴致高昂,而受害人的表情则痛苦而扭曲。图片上甚至还标配了“精彩!好功夫!”这样的揣度性语言,以表现精神病人行凶时所处的兴奋状态。这个画面所透露的是作者恶搞、幸灾乐祸心态,以及对精神病患者的极度“妖魔化”。在崇尚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中出现这类恶意丑化精神病人的图片,不能不说是媒体从业人员的极度失职。

虽然上文分析的仅是一个极端的例证,但纵观这一议题框架报道的所有新闻图片,处于非正常精神状态下企图行凶、自杀、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裸奔的精神病人的特写照片被不加任何处理地直接登出,并往往配以细致的描写性文字。从这些案例中,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对精神病人群体的冷漠、轻视和误解的消极心态可见一斑。

结论

(一)、网络媒体精神疾病相关报道“脱轨”于健康传播路径

大众传媒之所以对公众的健康状况有巨大的影响,是因为“大众媒体对话语权的掌握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健康保障的最终结果”。而从健康传播的定义——“以大众传媒为信道来传递与健康相关的资讯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中,我们可以截取这样几个关键词,即“健康资讯”、“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如果大众传媒沿着健康传播的路径,即应该在精神病相关报道中聚焦于“疾病”和“防治”框架,以加深公众对精神疾病病理的理解、普及防治措施以及告知相关法规政策为着眼点,力图改善当前公众精神卫生现状。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一种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的大众传播形式,网络媒体中的从业人员却并没有在健康传播的宏旨上形成自觉意识,致使精神病相关报道流于表面化和碎片化,并使多数报道纠结于精神病病状的描述及疾病的危害,缺乏宏观眼界上的系统梳理。即使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媒体对精神卫生知识和疾病防治工作信息的推广也宣传也仅限于公文式的敷衍和机械的推销,与具体案例和特定社会现象的有机整合报道严重缺位。而日常精神病相关报道则更是暴露了网络媒体对精神病缺乏“健康”与“防治”层面的关照。因此,当下网络媒体话语中构建的“精神病”表征是与健康传播的有效路径相“脱轨”的。

(二)、网络媒体的精神病相关报道偏向与官方宣传导向相悖

对精神类疾病的预防、救治与控制在国家卫生部的官方宣传语境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世界精神卫生日”,网络媒体对官方导向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度,成为至关重要的官方话语机器。但是,媒体在日常报道中并没有能很好地贯彻官方话语精神和导向,而是受制于商业运营模式下的“眼球经济”,借由新闻文本对精神病的内涵做了大量歪曲性的解释,并对精神病患者群体流露出较严重的负面情绪。在疾病防治和控制层面上,网络新闻媒体缺乏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为”,对帮助公众建立对精神疾病的理性认知、消除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的负向功能远远大于正向功能。无处不在的炒作夸张与炒作更是将这种负向功能发挥到极致,这使日常媒体环境中的话语偏向与官方宣传导向出现严重背离。

(三)、网络媒体对精神病患者形象的表征存在严重的“污名化”和“妖魔化”

在网络媒体中,涉及到精神病患者的报道精往往被置于暴力、犯罪和社会越轨框架内,并更容易被塑造成暴徒、罪犯与小丑的角色。这使得网络媒体的“拟态环境”中,精神病人成为“攻击性”、“威胁性”和“社会危害”的代名词。但是,这种虚拟的形象构建有违于社会现实和医学知识。

“从医学的观点上看,精神病患者有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急性发作期的主要危险是自伤,涉及到伤害别人的比例很低,为常人暴力行为的1/30,而且暴力行为的发生往往有诱发因素。”与正常人暴力、犯罪事件报道相比,以精神病患者为主角的同类报道更倾向于隐没和忽略事件的背景、诱发因素、内含的社会结构性问题以及精神病患者的个性化信息,对异质的精神病患群体进行同质化、定型化处理,将“社会秩序的破坏者”这一罪名嫁接于整个精神病患者群体之上。在现实生活中,精神病患被闭锁在暗无天日的病室,在媒体语境中,“精神病人”形象同样被“囚禁于”不见天日的灰色地带。

这种“污名化”和“妖魔化”现象牵涉到整个媒体商业运行机制和恶性竞争环境的“病灶”所在,并直接归因于媒体从业人员和全体社会公众对精神病人群里的消极心态。

(四)、网络媒体对有关精神病的社会宏观结构性反思不足

在网络媒体中,关于社会应该如何理性对待精神病患者、如何对维护精神病人的各项权益以及公众对精神病群体的消极态度暴露出何种结构性问题的零星思考被淹没在各种市井故事和硬性宣传之中。多数报道未能触及人性的、社会的以及真理层面的反思,仅仅停留于肤浅的描述和强行的灌输,呈现出琐碎和片面化特征。也就是说,对于精神病和精神病人群体,成熟的媒体讨论环境和公共议事领域尚未产生。

研究中的不足

各个网络新闻媒体中存在着不同的受众定位、功能定位和风格定位,而不同的网络媒体对精神病以及精神病人的议题构建也必然表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面貌特征。而“百度新闻”多来源于网络软件的自动搜索和排序,无法呈现出不同网络媒体的样本特征。因此,本研究只能勾勒出网络新闻中关于精神病报道的大致轮廓。另外,有限时间内随即抽样取得的样本量非常有限,这使得研究结果在代表性和全面性上有所欠缺。

此外,鉴于研究者医学知识的欠缺,本研究对“精神病”的定义比较模糊,这对样本搜索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对以健康信息为主的报道缺乏深入的探讨,这也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努力克服的。

注:

1、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2、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3、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236页。

4、迈克尔·辛格尔特里:《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刘燕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5、需要说明的是,“精神病”在新闻中必须出于核心议题位置,若仅在文中提到“精神病”字样而非以之作为主要议题,则不再样本范围不内。涉及到“精神病人”的新闻文本中,精神病人必须作为事件的主角出现,而不是作为叙事的辅助者或背景人物出现。主角为“未经鉴定的疑似精神病患者”的事件报道亦不在样本之列。另外,以“网瘾是否应为列为精神病”为主要议题的报道因为尚存在较大争议,也被排除在样本之外。

6、本研究参考的相关研究有张自力:《媒体艾滋病报道的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学的视角》,《新闻大学》,2004年02期;路鹏程:《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个精神健康传播的视角》,《新闻传播与研究》,2000年03期。

7、前不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上访人员被关入精神病院”事件与本研究主旨不属同一范畴,故不在讨论之列。

8、引自Stuart H,

Media Portrayal of mental illments and its treatments.(J). CNS Drugs,2006, 20 ,( 2),99-106.转引自王正祥:《国外媒体精神病患者负面再现研究及启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8月,第24卷,第4期,第14页。

9、引自Jackson,1992。转引自燕晓英:《萌芽中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我国健康传播的现状分析和前瞻》。《新闻记者》,2003年11月,第22页。

10、燕晓英:《萌芽中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我国健康传播的现状分析和前瞻》,《新闻记者,2003年11月,第24页。

11、引自王正祥:《国外媒体精神病患者负面再现研究及启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8月,第24卷,第4期,第14页。

态因子。

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的内容分析

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的内容分析 摘要: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研究法,通过对2001年至2008年“百度新闻”中精神病报道的抽样分析,旨在把握大众传媒对“精神病”议题构建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精神疾病的报道脱轨于健康传播路径,在“精神卫生日”和平日报道中存在着总体风向的差异。另外,大众传媒对精神病人存在“妖魔化”倾向,且缺乏对精神疾病防治和相关体制的结构性反思。 关键字:百度新闻;精神病报道;内容分析 研究目的与意义 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在各类精神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13.4%,全国约有1600万人受到精神病的折磨。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全民化和低龄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对精神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如何保障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如何构建一个将精神病人融入其中的和谐的、充满人性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社会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在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中,我们从历时的维度看到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人是如何作为一个具有特殊隐喻的群体被不断排斥在常人社会之外,并被加诸各种奇异的治疗方法和非人道的对待。时至今日,精神病患者依然被视为社会中的“异类”和“他者”,被贴上各种各样名不副实的标签,生活在人们怀疑和鄙弃的目光中。与作为“虚弱无力、需要他人照顾”的弱者化表征的一般性疾病相反,“精神病”往往让人联想到“狂躁”、“暴力”和“无理智”——在这种态度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符号构建和涵化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当下媒体中对精神病的报道强度和方式,勾画出媒体报道的群像,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和理性判断媒体与塑造大众精神病相关文化心态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发现媒体语境对于“精神病”偏见与误读。另外,从更为实际和宏观的层面而言,精神疾病关涉到人类健康、疾病文化以及各种伦理、法律等各种重大课题。在健康传播维度中,大众传媒在专家意见与公众健康意识之间扮演着桥梁角色,成为疾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这项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指导媒体如何在精神疾病防治和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研究回顾 美国学者Burgner. G .Cross、Wahl. O. F、Roth..R、Rose .D、Wilson. C 、Stuart. H 等学者在对近十年来的纸质和电子媒体研究中发现,大众传媒是公众对于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但是,不论在娱乐节目还是新闻报道中,媒体都倾向于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负面的再现,给他们贴上暴力和犯罪的标签。而且,媒体的负面呈现对公众态度具有一定的涵化作用,使公众对精神病患者产生了不恰当的排斥、歧视和恐惧心理。 在国内,目前大陆对精神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法学、犯罪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基于传播学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王正祥在《国外媒体精神病患者负面再现研究及启示》(2007)一文中回顾了国外学者对精神病患者在媒体中形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的同类研究提出了展望。港台方面,王美珍的《台湾报纸对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2004)探讨了台湾的纸媒对精神病患者形象塑造上存在的刻板印象。 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话语分析大师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与权力密不可分……话语是各种机构通过一种界定和排斥的过程运用其权力的手段”。在一个带有后现代特征的大众媒体环境中,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不再将媒体“看做传送信息和思想的中性的工具”,而是看做文化构建和权力生产的重要中介。“媒体和社会并不是分离的,相反,社会性不断在媒体里得到定义。或者,如后现代主义者所说,媒体即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就是否真实就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就是新闻的生命,就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就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就是否新鲜,就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瞧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与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就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就是记者认识与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就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就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就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就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就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与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与侧重点。 如何评析: 就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就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就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就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与细节描写。就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与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就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就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一、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把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从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所著《德国新闻事业》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多年。若以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的兴起为标志,也仅为一个世纪左右。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迟于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由于该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对象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著作的提法或者分类并不统一,但它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我国的新闻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新闻学理论,但又有所不同。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四)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一、新闻体裁的总特点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闻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 1、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 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 详细说明如下: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所有这些与新闻有关的体裁,都是网络新闻资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它们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共同建构了网络新闻资源的组织形式。体裁属于新闻资源内部形式的基础层次。各类新闻资源都有适应自身定位和表现内容需要的常用体裁,要从资源性质和体裁的固有联系出发,在把握体裁特点和及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体裁。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内容上来说,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形式上说,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写作技巧上说,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风格上说,消息朴

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魏俊宝 新闻结构,指的是一条新闻报道的外部架构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形式。 新闻外部架构的组成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六个部分。 组织形式指的是新闻报道的外部架构组络,就是把导语、主体、背景等基本零件有机的结合。新闻内容的内部结构形式一般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电视新闻还有总分式) 一标题:标题是新闻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标题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三大作用①揭示主题②表明观点③吸引观众 如:臧天朔:成也朋友,败也朋友(央视),升井!升井!生命奇迹(智利矿难、央视) 突破!李娜闯入决赛创造历史 娜样怒放!李娜荣夺得法网冠军 李娜成亚洲球员大满贯第一人 标题写作要点: 标题要鲜明、准确、简洁,以实题为主,讲究文字的排列美; 尽可能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写入标题; 标题中尽可能多地纳入新闻五要素; 电视专题标题一般不超过七个汉字。 二导语:是新闻整文的第一个自然段,要求用一句话或简短的一个自然段。将新闻的最新鲜、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概括地交待。 一般导语里至少要具备三个以上要素。 导语形式一般有:①叙述式②小结式③描写式④设问式 导语的作用①反映新闻主题②概括新闻基本事实③吸引受众④表明媒体观点 三新闻主体:导语通常是对新闻主体的高度艺术概括,新闻主体承担着进一步具体表现和说明新闻主题的任务。 导语与主体的关系可以看着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略叙与详叙的关系。 新闻主体部分应注意的问题: 紧扣主题 选材要具体、充实 层次段落分明、起承转合自然 新闻主体写作务必注意层次。如果层次混乱,那么这条新闻就不知所云。什么叫层次呢?层次是新闻主要内容的表现次序。通常也叫意义段,逻辑段。我们在撰写新闻文稿时,是将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关系安排其先后次序,一层层有步骤地表现出来,前后连贯,组织成一条完整有机的文稿。所以,我们安排层次时,一定要做到清晰、连贯。 新闻层次的方式,我们一般采用记叙文的层次结构方式: 一、按照时间的先后安排层次; 二、按照空间的交换安排层次 三、按照材料的性质安排层次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会议报道中的会议内容、领导调研活动中的讲话。层次安排尤为不能混乱。 “认为”一般指“看法” “指出”一般指“问题”

有关《环球网》新闻报道特点的分析

有关《环球网》新闻报道特点的分析 4日开始,我国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六省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截至6月18日,我国受灾损失持续增加。针对近来这一反常的旱涝现象,环球网进行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南方多省市遭遇旱涝急转”。这报道属于专题报道,也是属于连续报道,它将旱涝情况多层次多角度报道出来。具有很强的新闻性。 一、从新闻价值上看。 首先,这些报道具有很强的及时性。环球网的报道不仅具有动态感,而且富有新鲜感。它对旱涝发生过程中的很多新闻,都进行了及时的报道。例如,对于6月18号武汉的强降雨,就有新闻《十天三轮强降雨袭鄂武汉城区积水交通几近瘫痪》及时的进行报道。这篇报道不仅有最新洪涝情况的报道,也有对六月以来整个长江流域降雨分布及影响的追踪报道,对以前的反复追踪报道,更是体现了这篇连续报道的及时性。 其次,这些报道有很强的新意。例如:《暴雨后现鲢鱼跳龙门有市民蹲守岸边捉大鱼》、《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不利影响分析》、《安徽部分地区再遭暴雨长江部分支流超警戒水位》等多篇不同的报道。与其他类似的报道不同,它的报道角度更加广泛全面,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更大。从而大大增加了读者对事件发展的关注和兴趣,新闻的价值也越大。 第三,这些报道的重要程度高。各地的降雨情况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工业等多领域的发展状况,从而有关这番方面的报道对于各界来说相当重要。例如:《南方将迎新一轮强降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警报拉响》、《湖北丹江口遇特大干旱 8万人饮水告急》、《上海强降雨致航班大面积延误火车出行火爆》等相关报道,正是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有关,所以它新闻价值极强。 第四,这些报道的显著性很强。这次的旱涝灾害引起了全国人民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温家宝:大旱引发我对南水北调工程思考》、《国家气象局局长:近十年中国区域性干旱明显加剧》等,是记者就国家权威部门对目前整个形势的分析的报道。从这些报道涉及到的对象,就能看出整个报道的深度进一步加强,这样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新闻的价值也明显的增强。 最后,这些报道具有反复性和完整性。通过对“洪涝”的反复报道,对事件发展的过程紧追不舍,从而对它的来龙去脉做出全面彻底的分析,可以更大的加强新闻的价值。环球网不仅对目前降雨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之前的旱涝情况,并且也对三峡大坝对旱情的影响等做了相关报道。最后得出干旱、洪涝、旱涝的发展之间的联系,使整个的新闻层次更加分明。 二、从社会效果上看。 首先,报道的对象都是产生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这次的洪涝灾害报道之前,记者也对“干旱”进行了大方面的报道。例如有“旱情概况”、“三峡大坝对旱情影响”、“旱灾分级”等报道。这些都属于洪涝灾害报道的背景,结合这些背景,整个自然灾害的报道就会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案教学总结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 案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案 一.新闻体裁 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特别报道 二.体裁分析 1.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深度的报道。(如:临沧脱贫攻坚系列报道、鉴证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系列报道) 2.专题报道: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 3.特别报道:是针对特别事件和重大选题,以时序为主线,运用解释、对比、分析等手法,进行事件性报道,使观众全面了解

新闻事实。(如:2013清明记忆-清明节特别报道) 三.选题分析 1.题材分析 针对事件、人物、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亮点、寻找特别、确定主题。 2.角度分析 以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的事件、人物为切入口,从不同角度报道篇目的主题。 3.内容分析 以时间为维度,将本单位的工作亮点、工作经验、发展特点、发展成果、发展方向等,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机进行报道。四.前期准备 1.搜寻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整理。 2.采访对象,与事件有关的不同职位、不同年龄的相关人员,使得采访内容具有深度。 3.采访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支撑文章的说服力、确保报道的真实性。 五.方案的实施与运作 1.把采访内容进行总结整理。 2.写稿时要通过事实、人物、事件来体现,使文章主题突出。具有深度。 3.写作时选择切入点要细,注重事情或事件及人物,点和面结合的报道,使文章具有可读

文娱新闻报道的特色分析——以《宁波日报为例》

文娱新闻报道的特色分析——以《宁波日报为例》在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作为深入市民生活的一张城市党政报纸,其凭借自身的新闻优势,最大限度的满足的读者的阅读需求翻开一张日报,里面不可或缺的都有文化娱乐新闻版面的一席之地。这些年,城市日报上的文娱新闻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文娱新闻版也成为各家日报最为丰富多彩的版面之一。许多的报纸都不惜版面,为文娱报纸腾出一片新天地。其中,宁波日报就是一员。纵观宁波日报的2007年版开始到现在的2014年,我发现宁波日报的文娱版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和规律。在2010年底之前,宁波日报的娱乐文化版面就是叫做“文娱新闻”其中也有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版面。大约在2010年12月份以后就出现了用“都市新闻”来代替“社会新闻”版面,而文娱新闻也大多出现的比较少,大部分都是“文体新闻”来代替其传播的价值。而在关于文娱新闻的报纸版面安排上,基本都是出于报纸版面的后面,如A10版,A13版,A14版等版面,在其前后的就是都市新闻,财经新闻等版面。下面就让我从新闻来源,新闻选题,写作特色,版式个性,风格打造来分析《宁波日报》的文娱新闻报道的特色。(一)新闻来源更具乡土味 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已不再是年轻受众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特别是文娱类资讯,更多的年轻受众喜欢通过网络进行了解。在此背景下,地方党报的文娱新闻要做强做大本土文娱新闻,为本地读者提供有别于网络资讯、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娱新闻,才是最关键的。宁波报的文娱新闻,理应更关注本土,更关注本土的文艺演出团体,更关注本土的演艺人员,更关注本土发生的文娱事件。相较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星闻”,其实本土的文娱新闻更具有贴近性,也是本土读者更关心、更爱看的。 在这一点上,宁波日报的文体版面或者是文娱版面就做的比较好。比如,近年来,来厦门拍摄取景的影视剧组越来越多,许多剧组都有当红的一线明星,但是记者摒弃了低俗的“追星”。比如今年的《奋囧》栏目来宁波进行一个月的取景拍摄,宁波日报就与剧组建立良好的关系,跟进拍摄进程,全面报道来正面完整的讲述事实。其中无论是明星、名导的人物专访,还是消息报道,都能真实地反映情况,不仅剧组满意,也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新闻资源,为读者呈现了更多客观真实、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本土娱乐新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土文娱新闻也应当关注本土的传统曲艺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地方曲艺文化逐渐形成为小众文化,更有一些传统地方曲艺陷入了日渐式微的困境。而翻开宁波日报的文体版面,其中最多的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体育项目的报道是最多的。例如2014年5月23日A15的《“海滨之夜”音乐会在北仑举行》;《天一阁展出当代名家八人书画展》;《小百花戏曲设的成功演出》等等关于文化传承的新闻报道。

新闻专题报道分析

新闻专题报道分析

新闻专题报道分析 ——广州恒大夺取亚冠冠军 一场亚冠决赛的胜利,一个俱乐部赛事的夺魁,何以成为整个中国足球界的盛事,甚至刺激到了整个社会的兴奋点。如果仅仅用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运动的说辞进行解释,恐怕是不够充分的。除却足球本身的魅力,足球与民族主义情绪的勾连非常值得注意。作为非战争时期的集体性对抗项目,22名队员和全场数万名球迷聚合在同一时空下,所碰撞和制造出的激情,折射的是一种民族共同体的想象。 北京时间11月9日,在亚冠决赛的次回合比赛中,广州恒大坐镇天河体育场1-1战平韩国球队首尔FC,虽然双方总比分战成3-3平,不过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恒大最终力压对手捧杯,这也是中国球队第一次问鼎亚冠冠军。 这一则新闻在近期也成为了各家媒体报道的重点,在广州恒大参加亚洲冠军联赛开始,就引来了媒体的强烈关注,24年后亚冠冠军又重新回到中国,全国人民在欢庆的同时,媒体也做出了不同的报道。 ·《新闻联播》 作为央视的头号栏目《新闻联播》对恒大亚冠之旅给予了特别关注,开创了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足球俱乐部的先河。 央视《新闻联播》重点关注了亚冠决赛次回合比赛,在《新闻联播》开播后的要闻介绍中,播音员王宁说道:“今晚8点,2013年亚洲足球联赛决赛次回合比赛将在广州打响,新闻联播将直播连线天河体育场的央视记者,届时本台多个频道将同时直播。”接着《新闻联播》以“广州恒大队今晚冲击亚冠冠军”为题进行了报道。随后李修平连线了现场记者刘建宏,李修平询问刘建宏现场的情况,但刘建宏表示电话断了,因此连线只能搁浅,李修平表示只能接下来进行报道。2分钟后央视再次连线刘建宏,刘建宏说:“首发阵容和第一回合相比有一个位置上的变化……”《新闻联播》介绍当晚的比赛以及连线刘建宏用时3分30秒。《新闻联播》用如此时长报道一场足球比赛无疑创造了报道历史。新闻频道及时报道恒大夺冠不足为奇,但是《新闻联播》能在重播时插入现

国内外媒体报道特点分析

国内外新闻报道特点分析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率远远超出往前。因此,媒体产业的应运而生,媒体产业在现代社会里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简化了获取信息的程序,缩短了相应的工作时间,使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再者,通过掌握多方面的信息,是问题的分析更加全面,是工作质量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也引导了舆论的发展方向,左右了受众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新闻报道属于文化范畴,受制于各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和加工,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会造成中西新闻写作报道各具特色。中西新闻传播活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不同的工作传统及媒介发展规律。 以姚明退役一事为例,7月20日下午2点,姚明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将结束篮球生涯,正式退役。这也意味着,巨人姚明在NBA9年的生涯将就此画上句号。此事一出,国内外各大纸媒、电媒、网站皆赶在第一时间抢先报道。 以下将针对国内外新闻报道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一、报道形式的差异性 新闻报道的形式由新闻的对于受众和集体的重要性决定。姚明退役对于NBA联盟只不过是一颗巨星退出了公众的视线,而对于中国则是体育界重要影响力的减退,以及中国男子篮球接班人的选举问题。 国外媒体多采用通讯形式报道,倒金字塔结构特点突出。开门见山的告诉受众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随后按信息的主次分步报道。依次报道了姚明退役典礼的现场情况,姚明退役原因、姚明比赛生涯的数据和成就以及姚明的个人影响力。 国内多家媒体在报道时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新闻集纳的方式,将整篇网页做成专栏,对此事进行深度全面的报道(如:腾讯、凤凰、新浪等)。内容详细具体,层次清晰,角度多样。 二、报道内容的差异性 我国记者擅长波澜壮阔的全景式素描,西方记者则注重事实和细节的仔细描摹。 国内媒体报道姚明退役时多采用宏观手法,总体概括姚明退役对于中国男篮、NBA、以及体育界的影响,以及对于姚明离开后年轻球员的未来发展的深思。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5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 一、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材料一: 3月24日,在渭南师范学院,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大学生讲授穿着汉服的礼仪。 当日,一场主题为“传承历史文化培育人文情怀”的穿汉服、学礼仪活动在渭南师范学院举行。大学生通过学习汉服文化知识、汉族礼仪、汉服展示等活动,感受中华文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身着汉服在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汉代体育游戏——投壶,在互动与交流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渭南新闻网记者崔正博报道) 材料二: 我们小组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与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 途径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楚雄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 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最主 要的途径是课堂教育,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甚至“不了解”。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 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对四大文学名著, “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为20.7%、31.5%、42.8%。 (摘编自《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 报告——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材料三: 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特别是虚构出来的关于民国文化 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美丽“神话”。我并无意于简单地彻底否定什么,只是想提醒,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全面的眼光和胸襟,去对待文化,去看取历史。 2003年参加上海城市精神大讨论,我在《城市:寻找精神的力度》一文中写道:“当我们赞美着名门淑媛从豪宅楼梯上风情万种款款而下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杨树浦走在瑟瑟寒风中面黄肌瘦的芦柴棒、小珍子。” 其后,我在各种文化研讨中不断提出,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的文化有其鲜明特色,也有它值 得肯定的历史业绩,特别是作为民族历史进程的一个环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简单、粗暴地否定,不是科学的态度。但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特别是虚构出来 的关于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美丽“神话”。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这种文体的“结合构造”的样式。 新闻有无结构,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文体都是有结构的。这里要讨论和研究的是:新闻这种文体的结构有没有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新闻在广义上说,分新闻(指消息,下同)、通讯和特写三大类。这三大类中,通讯和特写的结构,我们以为至今还没有什么特点,它们与一般写实记事文体的结构大体相同。如果一定要套用“凤头、猪肚、豹尾”等说法,也只能衍化出“生动的开始,曲折的过程,巧妙的结束”等一类大同小异的模式来。因此,可以这样说,通讯和特写作为一个总体,它们的结构还说不上有什么特点或特色。 新闻则不一样了。它在漫长岁月的演变中,特别由于它的功能——快速传播信息的功能的突出发展,它已经在结构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或特色。换句话所,新闻作为一个总体,它和通讯、特写不一样,它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结构样式了。 “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是来源于国外(美国)的一种有关新闻结构的说法,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 所谓“倒金字塔”式结构,是指新闻的结构样式,如同倒过来的金字塔,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紧接着的是次要事实,然后是

再次重要的事实……,以此递减到结束。例如—— 尼克松耳后切除一块癌肿块 美联社纽约8月8日电纽约市康奈尔医疗中心的医生上周为前总统尼克松做了四小时的手术,从他左耳后面切除了一个一平方英寸(六点五平方厘米)的癌肿块。 上星期四用一种当地的麻醉剂为尼克松做手术的普赖奥洛医生说,“肿块已全部切除”。 普赖奥洛昨天说,尼克松患的是一种基础细胞癌,类似于从里根总统结肠内切除的皮癌。这是一种“非常轻微类型的癌,实际上永远不会向别处扩散”。 普赖奥洛说,“这是一个大肿瘤。”并说他从尼克松左肩取下一块皮肤移植到伤口上。 尼克松在切除肿瘤的当天便出了院,并到他的新居休养。 这种结构样式的新闻,有助于最迅速地传播新闻消息,并方便编辑编发稿件、读者阅读新闻,因此至今仍为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所接受。 “倒金字塔”式结构的说法也有缺点: 第一,它容易使人机械地理解,新闻结构非要这样严格地按照“第一重要内容”、“第二重要内容”、“第三重要内容”……这样的排行来安排不可,而客观事实的重要性,时常是很难像用天平那样秤得准足的。 第二,新闻工作实际中的情况也非完全如此,有时候最重要的内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随着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教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介的重视。由于教育活动自身的丰富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多元理念,一成不变的“四季歌”教育新闻报道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它不仅影响了教育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阻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如何改进教育新闻报道已成为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这个讲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受众面临多重选择,教育新闻要摆脱“四季歌”模式,吸引受众“眼球”,就必须尊重受众的意见,满足受众的需求。什么样的教育新闻能够打动受众,受惠于受众,从而实现教育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当前教育新闻报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也包括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教育新闻报道的内容因为常常涉及教育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具有专业性。但是话题设置过于专业化、报道充斥着行话,不加任何说明的专门术语,题材陈旧单一无新意,报道角度鲜少为受众考虑等问题使得做好教育报道的可读性降低,做好此类报道着实不易。笔者以《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报道为例试着进行分析。 要吸引读者,影响读者,首先要贴近读者近读者,了解读者。教育报道的读者是广大的青年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最主要的是青年学生。教育机关报、党报等主流教育新闻媒介主要以教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报道为主,强调报道的指导性和教育性。不仅是报道内容专业性强,而且行话多,甚至有些是不少老师都不一定能准确说出其中含义。而《中国青年报》将自己定位为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来源一部分是来自教育热点,进行二次分析,讲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教育热点常常是一段特定时间内教育领域里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住这类热点问题做好报道,可以有效提高可读性。比如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择校问题,2012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上刊登了《与中国高考“决裂”》一文,反映了我国高中生对于学业的选择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再走所谓的高考“独木桥”,而是转身奔赴另一条路海外留学。针对保送生制度问题:2012年6月12日刊登了《万人民调:绍.1%的人认同真优生不保送也能脱颖而出》,就保送生制度问题,反映了社会各界的看法,提出高考首先要讲社会公平。针对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2012年7月25日刊登了《女毕业生提起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诉讼》。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新闻评析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否真实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评析: 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教育新闻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作为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级主流报纸,《中国青年报》始终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为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力,《中国青年报》以“每一个历史时刻,我们都在现场;每一次社会变革,我们都在前沿”的精神来报道教育。读者群覆盖社会各界人士,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读者是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本文从选题、新闻来源、写作、版面、新闻视角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一、选题 1、热点。《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事件大多具有可预见性,突发事件较少,在时效性上不占优势,关注教育界的热点、焦点。 2、补充。《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善于挖掘出新题材和题意以扩充先前的选题,致力于再发现和新发现,属于后发制人。 3、质疑。《中国青年报》通过对教育新闻现象、教育事件和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适宜性等提出质疑,指出其存在的负面效应和不确定性。2005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领导得病怎能让下属吃药》,对东光县教育局的做法进行质疑,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 4、解难。教育领域总有很多难题,学校有学校的难题、考试有考试的难题、教育工作有教育工作的难题。原来的难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难题。这些难题盘根错节,且复杂多元,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中国青年报》很多教育新闻力作都是关于破解教育领域上的难题。 二、新闻来源 1. 来自上级精神和指示。工作会议、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重要节日如教师节儿童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以及中央或地方教育部门某段时期的工作重点都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2. 记者主动发现新闻线索。这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获得新闻线索的最常见的方式。《中国青年报》的一名女记者,一天骑车上班经过一所小学时,她看见两个老太太用弹簧秤为孩子们称书包,根据这个事件,她采写了一篇报道,反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 通过媒介间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资料研究材料获取新闻线索。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实现的今天,媒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各种资料的借鉴已是大势所趋,这种渠道有方便快捷、新闻价值含量高、线索丰富等优点,尽管论文、简报、杂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案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案

新闻报道拍摄策划方案 一.新闻体裁 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特别报道 二.体裁分析 1.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深度的报道。(如:临沧脱贫攻坚系列报道、鉴证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系列报道) 2.专题报道: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 3.特别报道:是针对特别事件和重大选题,以时序为主线,运用解释、对比、分析等手法,进行事件性报道,使观众全面了解

新闻事实。(如:2013清明记忆-清明节特别报道) 三.选题分析 1.题材分析 针对事件、人物、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亮点、寻找特别、确定主题。 2.角度分析 以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的事件、人物为切入口,从不同角度报道篇目的主题。 3.内容分析 以时间为维度,将本单位的工作亮点、工作经验、发展特点、发展成果、发展方向等,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机进行报道。四.前期准备 1.搜寻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整理。 2.采访对象,与事件有关的不同职位、不同年龄的相关人员,使得采访内容具有深度。 3.采访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支撑文章的说服力、确保报道的真实性。 五.方案的实施与运作 1.把采访内容进行总结整理。 2.写稿时要通过事实、人物、事件来体现,使文章主题突出。具有深度。 3.写作时选择切入点要细,注重事情或事件及人物,点和面结合的报道,使文章具有可读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是否真实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如何评析:?? 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和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 【篇一: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第三节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魏俊宝 新闻结构,指的是一条新闻报道的外部架构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的内 部组织结构形式。 新闻内容的内部结构形式一般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电视新闻还有总分式) 一标题:标题是新闻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 看题。 标题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三大作用①揭示主题②表明观点③吸引观众如:臧天朔:成也朋友,败也朋友(央视),升井!升井!生命奇 迹(智利矿难、央视) 突破!李娜闯入决赛创造历史(法网、央视、2011 6 2) 娜样怒放!李娜荣夺得法网冠军(央视 6 4) 李娜成亚洲球员大满贯第一人(央视 6 4) 消息与通讯专题标题的区别:消息是实题,专题可以实题也可以虚题;消息有单行、多行等多种形式的标题、专题基本是单行形式标 18 题。 标题写作要点: ①标题要鲜明、准确、简洁,以实题为主,讲究文字的排列美;②尽可能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写入标题; ③标题中尽可能多地纳入新闻五要素; ④电视专题标题一般不超过七个汉字。 新闻主体部分应注意的问题: ①紧扣主题 ②选材要具体、充实 ③层次段落分明、起承转合自然 新闻主体写作务必注意层次。如果层次混乱,那么这条新闻就不 19知所云。什么叫层次呢?层次是新闻主要内容的表现次序。通常也 叫意义段,逻辑段。我们在撰写新闻文稿时,是将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关系安排其先后次序,一层层有步骤地表现出来,

前后连贯,组织成一条完整有机的文稿。所以,我们安排层次时,一定要做到清晰、连贯。 新闻层次的方式,我们一般采用记叙文的层次结构方式: 一、按照时间的先后安排层次; 二、按照空间的交换安排层次 三、按照材料的性质安排层次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会议报道中的会议内容、领导调研活动中的讲话。层次安排尤为不能混乱。 “认为”一般指“看法” “指出”一般指“问题” “要求”一般指“要求做到的” “强调”一般指“务必做到的” 四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事件或人物有关的历史条件及其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与新闻事实(事件)有联系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原因、因果联系、地理特征、科学知识等内容。 新闻背景的作用:①交待事件发生、人物成长过程的事件②扩大新闻信息量③传授更多的相关知识④通过比较、存托更鲜明地阐述新闻20 事件的意义、从而提高新闻价值。 新闻背景的作用类型: 一、衬托对比性材料 二、注释说明性材料 三、分析解释性材料 新闻背景的内容类型: ①历史背景②人物背景③地理背景④事件背景 新闻背景应注意的问题: ①紧扣主题,少而精,防止喧宾夺主; ②针对不同媒体、不同传播对象、确定是否交待背景、交待什么样的背景 ③选择最适当的位置。 五、结尾:新闻结尾是整条新闻的最后部分。 新闻结尾的形式一般有①小结式②展望式③议论式④自然式。电视新闻的显著特点:“图文并茂”,即有画面,有声音(解说)声音: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手段,从电视机喇叭中传送出来的音频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