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颜色变变变活动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颜色变变变》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颜色变变变》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颜色变变变》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领域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掌握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变出的新颜色,巩固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对色彩变化的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颜色变变变》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巩固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2.掌握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变出的新颜色。
3.对色彩变化的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15个。
2.瓶盖里分别涂红黄蓝三种颜色。
3.ppt。
活动过程:一、用“变魔术”引入,集中幼儿注意力。
1.引导语:老师今天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老师还带了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提问:(1)瓶子里有什么?(2)瓶中的水宝宝有颜色吗?小结:瓶子里有水,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的。
3.过渡语:水宝宝可好玩了,现在它要和我们一起变魔术,不过我们要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它才会变的,想不想试一试?(教师摇动瓶子,让瓶子里的水接触到盖子上的颜料)4.提问:瞧一瞧,老师手中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小结:手中的水宝宝变成了xx色,现在我们请小朋友当一当小小魔术师吧。
二、幼儿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水宝宝的秘密。
1.引导语: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变变魔术,每位小朋友只可以拿一个瓶子,记得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的咒语,水宝宝才会变哦。
2.提问:(1)你的魔术显灵了吗?(2)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3)好奇怪啊,为什么水宝宝会变颜色呢?怎么一瓶变出来了,一瓶没有变出来呢?小结:魔术显灵了,我的水宝宝变成了红、黄、蓝色等。
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是老师在瓶盖里放了颜料,盖子里的颜料进到水里面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另一个盖子里没有颜色当然就变不出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红、黄、蓝三种颜色。
2. 培养幼儿观察颜色变化的能力,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名称,观察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难点: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能够独立完成颜色混合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抹布。
学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泥,小勺,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彩色衣服,引起幼儿对颜色的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衣服上的颜色。
2. 讲解颜色的名称(3分钟)教师展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颜色的名称。
3. 颜色混合实验(5分钟)(1)教师演示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泥混合,让幼儿猜测混合后的颜色。
4. 幼儿动手操作(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混合后的颜色。
(2)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实验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颜色混合的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纸,让幼儿独立完成颜色混合的练习。
教师对幼儿的操作和练习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颜色:红、黄、蓝2. 板书内容:(1)颜色的名称(2)颜色混合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泥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观察、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颜色的变化,掌握了颜色混合的原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1.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颜色的变化,如:天空、草地、水果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有趣的科学》第三章《颜色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颜色变变变”,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探索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概念,掌握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及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抹布。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抹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画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分别用红、黄、蓝颜料在调色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小丑图案。
2. 例题讲解(1)教师用红、黄、蓝颜料混合,演示颜色变化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混合后的颜色。
(2)教师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教师分发红、黄、蓝颜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2)幼儿完成练习后,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观察结果。
4. 知识巩固(1)教师出示颜色卡片,让幼儿快速说出卡片上的颜色是由哪两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进行颜色混合的互动游戏,巩固颜色混合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调色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注。
2. 在调色板旁边写出红、黄、蓝三原色的名称。
3. 在另一侧黑板写出混合后的颜色,如橙色、绿色、紫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红、黄、蓝颜料进行颜色混合,观察并记录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2. 答案:混合后的颜色可能有橙色、绿色、紫色等。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颜色变变变》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颜色变变变》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颜色变变变》及教学反思《中班美术优秀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设计:一般我们上过的《颜色变变变》多数是科学课,但是这次给的课题是一节美术课,那就要以美术为主,也要涵盖部分的科学领域,颜色混合的秘密,对于中班的孩子还是比较新奇的,我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想,怎么样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最后我以魔术师变颜色为主线,设置悬念吸引幼儿。
我为什么选择用魔术作为开场白呢,近几年的魔术比较流行,儿童的好奇心计较的强,魔术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整个活动,我让幼儿通过看、听、讲、操作等多种渠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我先示范,激起幼儿的兴趣。
让孩子带着好奇心动手操作,怎么把两种颜色和起来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解变化后的颜色,由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孩子们大胆操作、思维积极,主动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着,分享着……整个活动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进和提高。
使用PPT演示把刚才知识点进一步加深,认识橙色、绿色、紫色的水果图片,使幼儿了解不同水果的颜色,最后一个环节圣诞老爷爷出场,引起幼儿的兴趣,为什么是选圣诞老爷爷呢,因为最近还没有到圣诞节,圣诞老爷爷对开水果店没有经验,导致他的水果店进来的水果不好,所以生意很差,请幼儿用自己刚才调成的漂亮颜色,帮忙画出漂亮的水果,幼儿很乐意帮忙。
这节活动既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又鼓励了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了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教学目标:在活动中能发现不同颜色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培养感知颜色的能力。
体验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相互手拉手后变出的颜色进行作画,,c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颜色混合实验;
2.学生能够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
3.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掌握颜色概念和颜色混合技能。
教学准备
1.蒸馏水;
2.实验袋;
3.平板纸;
4.颜料(红、黄、蓝、白);
5.黑色胶布;
6.纸杯。
教学过程
活动一:颜色混合实验
1.拿出三个平板纸,涂上红色、黄色、蓝色的颜料并等待干燥;
2.将两种颜料混合,让考生猜测颜色的结果;
3.反复实验后,引出混合颜料后颜色变化的规律(例如:红色+黄色=橙色)。
活动二:闯关游戏
1.将黑色胶布剪成若干个形状不同的汽车,并贴在墙上;
2.将纸杯加入蒸馏水,加适量白色颜料并搅拌均匀;
3.让学生按照规则将不同颜色的汽车喷上颜色,得分。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采用了实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能够学
习颜色混合的知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也让学生
更容易理解颜色混合的规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验袋、颜色的分配等细节没有处理好,
导致学生的实验体验不佳,需要通过修改方案来改进实验环节。
同时,对于游戏环节来说,难度过大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需要在后
续教学中进行优化。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颜色变变变》的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颜色奥秘》,详细内容为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红、黄、蓝三原色的混合变化,了解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相互混合后可以产生其他颜色。
2. 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三原色混合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感受颜色的变化,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原色混合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颜色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抹布。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白纸,上面画有红、黄、蓝三个圆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三个圆圈是什么颜色吗?”引导幼儿回答,然后告诉他们这三个颜色是三原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将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产生其他颜色。
如将红色和黄色混合,产生橙色;红色和蓝色混合,产生紫色;黄色和蓝色混合,产生绿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份红、黄、蓝颜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混合颜色,观察产生的颜色变化。
4. 课堂小结(5分钟)5. 课堂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颜色卡片,上面有红、黄、蓝三种颜色,让幼儿通过观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它们分别是哪种颜色。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颜色变变变2. 板书内容:红色 + 黄色 = 橙色红色 + 蓝色 = 紫色黄色 + 蓝色 = 绿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颜色,明天来幼儿园分享给大家。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三原色混合的规律,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颜色变变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颜色变变变》教学设计本文旨在介绍一节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的《颜色变变变》教学设计方案以及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了解颜色的变化和探究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表达其感受;2.探究颜色变化的原因,并用自己的话描述;3.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教学前导教师在课前准备后,先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想象、感受并阐述“颜色变化”这一现象的原理和形式。
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操作环节1.1 学生组成小组,每组3-4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试验盘和一张白色卡纸。
1.2 每组选出一名领导者,发放颜色素(红、黄、蓝、绿、黑、白色素)、荧光筆、稀释剂和淀粉水等试验物质。
1.3 领导者根据课前阐述的颜色变化原理,向小组成员介绍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1.4 小组成员按照领导者的指示操作,根据实验物质的变化情况,观察变化后的颜色、质地和形态,并记录下来。
2. 分享和展示环节2.1 小组成员将实验结果分享给其他小组,同时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并互相提问。
2.2 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思考和分享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思考。
2.3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形成结论,并和学生一起探究和解释颜色变化的原因。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和总结:问题1.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欠佳,需要教师多些引导和启发;2.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注意力和耐心等问题。
改进建议1.在课前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学生对颜色变化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2.在实验操作环节中,可以通过创设小竞赛等方式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以激发其兴趣和耐心。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颜色的变化和探究变化的原因,还培养了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中班科学优质课《颜色变变变》教案反思

在今天《颜色变变变》的课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三原色混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积极探索颜色变化的奥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三原色混合原理的讲解,我发现部分孩子还是有些迷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解释这一概念,或许可以通过动画或实物演示,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
2.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颜色搭配,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通过颜色搭配,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养成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三原色的基本概念。三原色指的是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它们是其他所有颜色的基础。了解三原色对我们学习颜色混合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混合红、黄、蓝三种颜料,我们可以得到橙、紫、绿等新的颜色。这个案例展示了三原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例如,可以让孩子们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颜色混合的知识。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对颜色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我也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以下几点:
1.加强对重点、难点的讲解,确保孩子们能够扎实掌握;
2.提高实践活动的设计质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更好地体验和学习;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颜色变变变》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颜色变变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的兴趣。
2. 认识颜色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并理解颜色变化的原理。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颜色变化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材料:白纸、彩色画笔、水杯、清水、盐、醋、红黄蓝食用染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环境中的颜色让幼儿揣测颜色的变化原因。
例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火烧的时候是红色的?2. 实验: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将几张白纸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用彩色画笔涂满整张纸。
然后,将画好的纸分成几小块,放入不同的水杯中。
幼儿根据老师的提示,将各杯子中加入清水、盐水、醋水、红黄蓝染料等不同物质,观察颜色的变化。
3. 讨论:整理实验结果,让幼儿分析为什么不同物质溶解在水中会导致颜色的变化。
4. 总结: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引导幼儿认识到颜色变化与物质的溶解度和特性有关。
教学反思:这堂科学课教学效果较好。
实验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改进:1. 实验步骤应事先进行演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流程。
2. 在讨论环节,应给予幼儿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和做出解释。
3. 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例和引导,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颜色变化的现象。
4. 在实验中,应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操作和探索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颜色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颜色变变变教案【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颜色变变变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区分蓝、红、黄三种颜色;2.能够展示三种颜色的混合反应;3.能够使用简单的颜料制作出所需要的颜色。
二、教材准备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或彩笔;2.白色纸张;3.透明杯或容器;4.搅拌器或筷子;5.班级板书。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在班级板书上写下“颜色”,并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论他们对颜色的理解与感受,由此引导出颜色原本的呈现方式与自然界中的颜色。
第二步:直观感受老师拿出三杯水,分别加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使颜色溶解均匀,然后让学生一起观察三杯水的颜色,并询问他们所看到的三杯水的颜色与感受。
第三步:观察与记录老师将三杯颜色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让他们记录下这种颜色混合的方式及发生的变化。
第四步:实践老师拿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或彩笔,并给每个学生一张白色的纸张,在纸张上让他们自行尝试制作出所需要的颜色,老师可以在一旁引导和帮助他们完成。
第五步:总结在班级板书上写下“混合颜色纪录表”并要求学生填写、记录他们所制作的颜色、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和体验到的问题和变化。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以下启示:1.学生的好奇心很重要,在引入环节,教师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生成强烈的好奇心。
2.直观感受很关键,在课程中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颜色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
3.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重要,通过让学生制作颜料,让他们亲自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4.纪录学生所制作的颜色,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实践过程中的感悟,以便老师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进行引导和纠正。
5.教师需要耐心和仔细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进度,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五、教学总结这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班幼儿,如何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颜色变化的知识,是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主题为《颜色变变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有趣的色彩》中的第4节《颜色变变变》。
详细内容为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和了解基础颜色的混合变化,掌握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色彩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掌握红、黄、蓝三原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红、黄、蓝三原色的混合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观察、探索和表达色彩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抹布。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白纸,上面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点。
邀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进行混合,讲解颜色变化的过程。
如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混合红、黄、蓝三原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大圆点。
2. 在圆点下方写出对应的颜色名称。
3. 在旁边列出颜色混合公式,如红色+黄色=橙色。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红、黄、蓝三原色为爸爸妈妈画一幅画,并记录下颜色变化的过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红、黄、蓝三原色的混合变化,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可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个别辅导,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颜色混合的可能性,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中班科学《颜色变变变》活动设计与反思

中班科学《颜色变变变》活动设计与反思活动设计:活动名称:颜色变变变活动目的: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让孩子们体验颜色的魔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对象:3-6岁的中班幼儿活动方式:1.准备材料: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或食用色素、三个透明的容器、水、3个眼滴管、白色的纸。
2.活动过程:第一步:在三个透明容器中分别倒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或食用色素,每种颜色中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均匀。
第二步:让孩子们分别用眼滴管从三个容器中取出少许颜料滴在白色纸上。
第三步:让孩子们观察颜料滴在白纸上的变化,用手指或棉签轻轻拖动颜料滴,观察颜色的混合和变化。
第四步:引导孩子们用三种颜色的颜料滴出不同的图案或花样,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五步: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感受。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和混合,不仅增加了对颜色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运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颜色搭配和图案设计,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力。
同时,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让他们在尝试和探索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同时,为了加强孩子们对颜色变化的理解,可以结合故事或游戏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活动的内容。
总之,这个活动既能让孩子们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科学的奥妙,又能激发他们对创造和想象的热情,是一个既有趣又有益的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颜色变变变》

《颜色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颜色之间可以互相混合,产生新的颜色。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认识颜色之间的变化。
2.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1.颜色混合的规律。
2.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教具:红色、黄色、蓝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纸巾。
2.学具:每组一套红色、黄色、蓝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红色、黄色、蓝色颜料,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颜色吗?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2.教师将颜料分别涂抹在纸上,引导幼儿观察颜料的颜色变化。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颜料在纸上会发生什么变化?(二)探索颜色变化1.教师将红色和黄色颜料混合,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师:红色和黄色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你们猜猜看。
2.教师将红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师:红色和蓝色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你们猜猜看。
3.教师将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师:黄色和蓝色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你们猜猜看。
(三)实验操作1.教师发放学具,每组一套红色、黄色、蓝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尝试将不同的颜色混合,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实验。
3.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成果。
师:你们在实验中都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在实验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3.教师鼓励幼儿:科学实验需要我们动手动脑,只有不断尝试,才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颜色之间的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使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科学的乐趣。
中班科学生成课程颜色变变变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生成课程颜色变变变教案及反思1.了解颜色变变变的原理。
2.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材料:1. 色料(黄色、红色、蓝色、绿色)。
2. 透明玻璃瓶。
3. 水杯。
三、活动过程:1. 将4种颜色的色料分别倒入4个透明玻璃瓶中,每个瓶子装入一半。
2. 将3个水杯分别倒入到每个瓶子里。
3. 请孩子们围成一圈,每人轮流倒入一杯水到瓶子里。
4. 观察玻璃瓶里的颜色变化。
四、活动总结:1. 让孩子们分享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颜色会变化。
2. 解释颜色变化的原理,引导孩子们理解。
3. 鼓励孩子们模仿这个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混合效果。
五、活动反思:这个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到颜色的变化,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同时,活动中要求孩子们轮流倒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活动总结中,不仅告诉了孩子们颜色变化的原理,还引导他们思考,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活动在科学生成课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抱歉,我作为一个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对于文本长度有一定的限制,无法完成那么多字数。
但我可以帮你继续写,或者给你一些建议,你可以继续发表我的建议和思路。
可以在活动反思的部分继续拓展,比如强调这个活动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和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同时,可以在反思中提到如何鼓励孩子们在家中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最后,可以总结这个活动对于中班科学生成课程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可以进行更多类似的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另外,你还可以描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反应,比如是否表现出兴奋、好奇、或者一些出乎意料的发现或想法。
这些都可以帮助你丰富你的教案内容。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再具体帮助你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教学活动适用于幼儿园中班,通过“颜色变变变”的主题,引导幼儿通过亲身感受、观察认知和实践探究,增强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兴趣,同时培养其基本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熟悉常见颜色的名称,并通过活动感受颜色的变化;2.了解颜色混合的规律,能够辨认常见的颜色混合结果。
2. 能力目标:1.提升幼儿观察、分类、比较、归纳等基本探究能力;2.培养幼儿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2.增强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预备知识:1.熟悉常见颜色(红、黄、蓝、绿、紫、橙等);2.了解颜色混合的概念。
2. 教学重点:1.简单介绍颜色混合的规律;2.引导幼儿通过指导完成实验,探究颜色混合的结果。
1.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完成实验过程中自主探究;2.学会简单的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1.丰富的颜料和画笔,保证颜色满足混合要求;2.小容器和干净的水;3.白纸和画布。
五、教学过程及反思1. 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简单介绍幼儿喜欢玩的颜色小游戏,例如“我是小尾巴”等。
(2)引入新知识1.引导幼儿认真看图模范,并简单介绍颜色混合的概念;2.正确讲解基本颜料的混合规律:红黄色混合得到橙色,蓝红色混合得到紫色,黄蓝色混合得到绿色。
(3)实验操作1.指导幼儿动手进行实验,首先让幼儿分别用红、黄的颜料涂上宣纸;2.随后在最中间用另一把干净的刷子用蓝色颜料轻轻地涂上去,观察颜色变化;3.让幼儿尝试着用不同的颜色混合,完成剩下的颜色、制作简单的画作;4.教师及时给予幼儿评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
(4)结束教学逐一清理实验工具,简单回顾学习内容。
鼓励幼儿写下自己的反思总结,拓展学习内容。
本次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学习颜色的混合规律,并通过自己动手的实践,体验颜色变化的过程,学会了简单的观察、分析和归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颜色的世界》第二章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三原色(红、黄、蓝)的基本概念,掌握颜色混合的基本规律,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三原色(红、黄、蓝)的基本概念,懂得颜色可以通过混合得到新的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颜色混合的规律。
3.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幼儿在颜色变化过程中,发挥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颜色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颜色混合的规律,能够独立完成颜色的混合实验。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三原色,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盘,画笔,彩色卡纸,教学PPT。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盘,画笔,彩色卡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的颜色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
引导幼儿关注颜色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 实践探索(10分钟)(1)教师演示红、黄、蓝三原色混合的过程,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2)幼儿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颜色混合的例题,引导幼儿分析并解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彩色卡纸,让幼儿用三原色混合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在卡纸上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红 + 黄 = 橙红 + 蓝 = 紫黄 + 蓝 = 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三原色混合出至少3种新的颜色,并与家长分享。
答案:根据幼儿实验结果,正确混合出至少3种新的颜色。
2. 作业题目:用自己混合的颜料,画一幅画作。
答案:根据幼儿的创新能力,完成一幅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三原色的基本概念和颜色混合的规律。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教案(11篇)

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教案(优秀11篇)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儿歌的内容,从中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诗歌的仿编。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6、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幼儿产生共同兴趣今天老师已经成为魔术师,想给我们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在这个魔术中有许多的秘密,比一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二、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进行儿歌学习。
1、幼儿分句学习儿歌(1)红,黄颜色的混合教师:你们瞧!老师已经准备了3杯水,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同)我今天要用这些颜色来变个魔术首先我拿出红色,然后放入黄色,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咒语:“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提问:有什么变化?它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谁能够告诉我,你听到的咒语是什么?(出示图谱)幼儿学念。
(2)教师分别将红蓝,黄蓝混合。
现在我们用别的颜色混合来看看(以同样的方式来引出接下几句)(3)教师小结现在颜色越变越多了、这个魔术可真神奇,现在我把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叫多彩的颜色2、幼儿完成的学习(1)教师完成的朗诵一遍提问:你在儿歌中听到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画什么?最后魔术师是怎么说的?(2)请幼儿完整的朗诵。
(3)请幼儿自由的朗诵。
(4)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诵三、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诗歌创编。
1、魔术师变出的色彩能画出许多的东西,请小朋友仔细的想一想变出的颜色还能画什么?(幼儿自由讨论)2、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编的组合儿歌。
3、请个别幼儿完成创编。
延伸活动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颜色,你们试一试哪两中颜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画什么?《颜色宝宝变魔术》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颜色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颜色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原色的基本特征,知道三原色相混合可以产生新的颜色。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发现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三原色相混合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红、黄、蓝颜料,水,调色板,画笔。
2.教学课件:颜色变化的PPT。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红、黄、蓝三种颜料,引导幼儿观察颜色。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三种颜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基本环节(1)教师讲解三原色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三原色可以相混合。
(2)教师进行示范实验,将红、黄、蓝颜料分别混合,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颜色搭配,观察颜色变化。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教师将红色和黄色颜料分别滴入两个调色板上的小碗中,然后让幼儿观察两种颜料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幼儿可以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合后变成了橙色。
第二步:教师将红色和蓝色颜料分别滴入另外两个调色板上的小碗中,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幼儿可以发现,红色和蓝色混合后变成了紫色。
第三步:教师将黄色和蓝色颜料分别滴入两个调色板上的小碗中,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幼儿可以发现,黄色和蓝色混合后变成了绿色。
第四步: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将三种颜色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幼儿可以自由搭配颜色,发现更多的颜色组合。
3.拓展环节(1)教师出示PPT,展示颜色变化的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颜色混合而成的。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实验心得,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三原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掌握颜色变化的规律。
实验操作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力得到了锻炼。
2.教学改进:在下次教学活动中,可以增加颜色搭配的难度,让幼儿尝试更多的颜色组合。
同时,可以引入其他科学元素,如光的折射、色彩的深浅等,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中班主题颜色变变变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颜色变变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到不同颜色带来的情感表达。
2.能够用线条和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能够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画出多个形状,让孩子填涂其中的形状。
1.教师问孩子们:你们都涂了哪些颜色?不同的颜色让你们有什么感受?2.引导孩子们描述自己涂的不同颜色的情感表达,例如红色代表愉快、蓝色代表忧愁等。
2. 学习环节教学准备:给孩子们发放纸和颜料,示范制作变换颜色的画作。
1.教师放松氛围,引导孩子们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并用颜料和线条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想法。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表达不同情感,例如通过红色和黑色的线条表达愤怒、通过黄色和红色的线条表达愉快等。
3.教师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结束环节1.教师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并让孩子们自由地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孩子反思这次教学活动,例如:你们学到了什么?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什么好处?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题是“中班主题颜色变变变”。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使用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发挥创造力,图画画,丰富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注重了孩子们的个人表现和表达。
通过自由涂色和表达,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天性,表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同时,我也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们感受到分享和交流的乐趣。
在学习环节中,我展示了如何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表达不同情感的技巧,并鼓励孩子们尝试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这使孩子们能够尝试新的技巧和探索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提高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结束环节,我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各自分享自己画画时的感受和想法。
这鼓励了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勇气,并让孩子们通过分享获得了自信和社交技能的提升。
幼儿园中班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颜色变变变》含反思一、活动主题:颜色变变变二、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让幼儿认得不同颜色的物品,并提高幼儿的颜色辨别本领。
2. 培育幼儿的察看力、想象力和制造力。
3. 加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本领。
4. 通过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1. 热身活动:老师和孩子们玩一遍“七彩城堡”,引起孩子们对颜色的爱好。
2. 活动引导:a. 描述一些颜色变化的实例,如:可乐里面加了冰块就变成了冰可乐,或者将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等等。
b. 此时,将三种颜色的玲珑球放在桌子上,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究,发觉将这些球混合在一起,会显现什么变化。
3. 活动实施a. 老师将三种颜色的玲珑球分别给每个同学,让他们来尝试将三种颜色的球混在一起会显现什么变化。
b. 在孩子们完成混合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察看新的颜色,并询问孩子们新的颜色是什么。
c. 接着,老师可以提出不同的颜色变化的问题,如:假如将这个颜色再倒进这个杯子里,会变成什么颜色呢?d.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颜色混合的规律,老师可以进行可视化示范,教孩子们如何混合出他们本身想要的颜色。
e. 最后,孩子们将本身把握的颜色变化形式呈现出来,教孩子们合作完成各种颜色图案的制作。
四、教学反思1. 活动创设:这个活动充分利用了孩子们对颜色的古怪心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有关颜色混合的学问。
2. 教学方式:老师采纳问题引导、可视化示范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孩子们在参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本身的自动性和制造性。
3. 教学效果: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对颜色的辨别本领,而且也培育了本身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本领,获得了学习的乐趣。
4. 问题和反思:在活动中,老师应当多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和回应,适时矫正和引导,帮忙孩子们更好地把握学问,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避开发生意外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变变变》活动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进行三原色分类并大胆尝试两种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变化;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积极参与交流;
3.体验玩变色游戏的乐趣,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饮料瓶若干个、塑料筐数个、瓶盖数个、磁性黑板一块、颜色图标、颜色吊牌、棉布、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探索瓶子的秘密
1.魔法小游戏,引出魔法瓶。
2.观察瓶里的水并说出其特征:无色透明。
(二)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瓶子里有秘密哟,待会我们一人拿一个看看有什么?”
1.自由选择瓶子(提取瓶要求)
2.游戏:跳动的瓶子(1)
3.交流:神奇的魔法瓶
“看看我们的瓶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啊?”“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
(三)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
“这儿还有好多神奇的瓶子呢(揭开遮布),一个人拿一个,我们再来试一次吧。
”
1.游戏:跳动的瓶子(2)
(音乐开始)“动起来吧,让瓶子里的水也跳动起来!”
.观察分类:按颜色分类2.
(1)“你们发现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
(2)“下面我们来玩一个举瓶子的游戏:我数一,二,三,和我一样颜色的举起来,我要开始数啦,一,二,三。
”
(四)再变颜色,探索秘密
1、魔法表演:颜色变变变
老师换瓶盖变色,提问:“知道我怎么变的吗?”
2、魔法揭秘:颜色怎么变的
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刚才魔法师换了一个瓶盖,瓶子里水的颜色就又变了,那么,秘密到底在哪儿呢?
(1)观察瓶盖秘密
(2)谈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之间的关系
(3)讨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不同,会怎么样?
(4)幼儿操作:颜色变变变
(5)操作交流:色彩真神奇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分为了四个环节:即观察、探索瓶子秘密;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再变颜色揭示秘密。
第一环节:观察探索瓶子秘密
首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可以快速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幼儿观察瓶里的水,说出水的特征为后面的变色游戏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中班幼儿注意的指向性还很不明确,且还没有记录的基础,所以需要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逐步发现颜色变化的一些规律。
这个环节上让孩子通过放松的跳舞过程后观察到魔术师与孩子的瓶里的水发生了
不同变化,第一次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
第三环节: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
这一过程同样用和瓶子跳舞的游戏让幼儿发现颜色的变化,活动中孩子看到自己瓶里的水发生了变化,非常高兴,都和朋友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互.
相观察颜色的不同(我的是红色….)这将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合(5)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
第四环节:再变颜色揭示秘密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创设神秘的魔术气氛让幼儿观察到颜色的再次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变化的原因,知道瓶盖的秘密,然后教师再示范换瓶盖的过程并讲明要求(为了使后面幼儿换瓶盖记住操作过程)当幼儿换瓶盖看到自己手中瓶内水的颜色变化后,我重点让幼儿说说两种不同的颜色碰在一起有没有变化和有什么变化,让幼儿通过语言、思维及教师所展示的图标的相互作用,明晰自己的操作过程。
并且知
道小朋友变出了橙色、绿色、紫色的原因。
通过这些多次用语言表达和理解,他们逐渐地明晰和建构科学知识的经验,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
整个环节中我注重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渗透了学习习惯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如瓶宝宝正休息要悄悄的,不拥挤的取放瓶子)从几次的变色游戏中将活动一步步推向高潮,达到纲要中对科学领域的目标要求及本次活动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