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0个斐波那契数

合集下载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
20
2. 斐波那契数列
1) 公式 用 F n 表示第 n 个月大兔子的对数,则 有二阶递推公式
F1 F2 1 Fn Fn 1 Fn 2 , n 3, 4, 5
21
2) 斐波那契数列 令n = 1, 2, 3,… 依次写出数列,就是
1,1,2,3,5,8,13,21,34, 55,89,144,233,377,… 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其中的任一个 数,都与斐波那契数列 一样,与黄金分割有密切的联系:该数列 相邻两数之比,交替地大于或小于黄金 比;并且,两数之比的差随项数的增加而 越来越小,趋近于0,从而这个比存在极 限;而且这个比的极限也是黄金比
5 1 2

45
类似于前面提到的数列
u n 1 u n 1 1 2 3 5 8 , , , , , , , , , 1 2 3 5 8 13 v n 1 v n
4
这与“斐波那契数列”有关
若一个数列,前两项等于1,而从第三项
起,每一项是其前两项之和,则称该数
列为斐波那契数列。即:
1 , 1 , 2 , 3 , 5 , 8 , 13 , … …
5
一、兔子问题和斐波那契数列
1. 兔子问题
1) 问题 ——取自意大利数学家 斐波那契的《算盘书》 (1202年)
22
二、 相关的问题
斐波那契数列是从兔子问题中抽象出
来的,如果它在其它方面没有应用,它就 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发人深省的是,斐 波那契数列确实在许多问题中出现。
23
1. 跳格游戏
24
如图,一个人站在“梯子格”的起点处 向上跳,从格外只能进入第1格,从格中, 每次可向上跳一格或两格,问:可以用多 少种方法,跳到第n格? 解:设跳到第n格的方法有 种。 tn 由于他跳入第1格,只有一种方法;跳入 第2格,必须先跳入第1格,所以也只有一 种方法,从而 t1 t 2 1

费波纳奇数列

费波纳奇数列

费波纳奇数列费波纳奇数列费波纳奇数列(Fibonacci Number Series)该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费波纳奇(Leonardo Fibonacci)发现。

数列中的一系列数字常被人们称之为神奇数、奇异数。

具体数列为:1,1,2,3,5,8,13,21,34,55,89,144,233,……数列的公式:A0=A1=1;An=An-1+An-2 (n=2,3,4,……)用语言来表达的话,就是:从数列的第三项数字开始,每个数字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

与费波纳奇数列有关的数字现象很多:两个连续的费波纳奇数字没有公约数;数列中任何10个数之和,均可被11整除;……。

无论是从宏观的宇宙空间到微观的分子原子,从时间到空间,从大自然到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人们都能找到费波纳奇数的踪迹。

在期货市场、股票市场的分析中,费波纳奇数字频频出现。

例如在波浪理论中,一段牛市上升行情可以用1个上升浪来表示,也可以用5个低一个层次的小浪来表示,还可继续细分为21个或89个小浪;而一段熊市行情可以用1个下降浪来表示,也可以用3个低一个层次的小浪来表示,还可以继续细分为13个或55个小浪;而一个完整的牛熊市场循环,可以用一上一下2个浪来表示,也可以用8个低一个层次的8浪来表示,还可以继续细分为34个或144个小浪。

以上这些数字均是费波纳奇数列中的数字。

人们在谈到市场的回调、延伸时,常用到0.618,0.328,0.236和1.618,2.382,4.236等数字,这些数字均可出自费波纳奇数中数与数之比例,被称之为费波纳奇比列。

如,相邻两个费波纳奇数之比趋向于0.618或1.618,间隔一个的两个相邻费波纳奇数之比趋向于0.382或2.618;间隔两个的相邻费波纳奇数之比趋向于0.236或4.236。

斐波那契数列及其性质

斐波那契数列及其性质

裴波纳契数列及其性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数列”变化的一系列经济问题,裴波纳契数列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些问题不仅可以用裴波纳契数列表示,而且本质上就是裴波纳契数列,可见裴波纳契数列在很多数学分支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裴波纳契数列非常必要。

本文通过探讨裴波纳契数列的性质,进一步掌握数列的数字排列、增减变化、波动趋势等数项之间的变化规律,继而给出一系列与裴波纳契数列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中学数学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巧妙解题具有启发作用。

1. 裴波纳契数列的由来斐波那契,公元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在他的著作《算盘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兔子繁殖问题”:假定有一对大兔子,每一个月可生下一对小兔子,并且生下的这一对小兔子两个月后就具有繁殖能力。

假如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那么,从一对小兔子开始,一年后共有多少对兔子?问题的解答思路:将每个月的兔子总对数列出来即可(需考虑到每个月具有生殖能力的兔子的对数),如下: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小兔子数(对) 1 0 1 1 2 3 5 8 13 21345589大兔子数(对)0 1 1 2 3 5 8 13 21345589144兔子总数(对) 1 1 2 3 5 8 13 21345589144233所以一年后(即第13个月初),繁殖的兔子共有233对。

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上面列出的兔子对数呈现出一个有趣的变化规律:即从第3个月起,每个月的兔子对数都是前两个月的兔子对数之和,把这些数字按照相同的规律推算到无穷多项,就构成了一列数列:1、1、2、3、5、8、13、21、34、55……,人们就把它称为裴波纳契数列,而将这个数列中的每一项称为“裴波纳契数”。

2. 生活中常见的裴波纳契数列数学模型:假如我们把设为裴波纳契数列,不难发现数列是由递推关系式:,,……,所给出的一个数列。

从而,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算出两年,三年……以后的兔子数。

斐波那契数数列原理

斐波那契数数列原理

斐波那契数数列原理斐波那契数列原理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是自然数列中最为有趣的一个数列之一。

斐波那契数列是由0和1开始的数字序列,序列中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例如:0、1、1、2、3、5、8、13、21、34……斐波那契数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斐波那契,他在他的书《算盘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曾经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今它被应用到多种场景,例如金融,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

这个数列看似简单,但是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却是十分复杂的。

斐波那契数列的公式为:F(n) = F(n-1) + F(n-2),其中F(0)=0,F(1)=1。

这个公式描述了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每一项是由其前面两项的和求得。

例如:F(2) = F(1) + F(0) = 1 + 0 = 1,F(3) = F(2) + F(1) = 1 + 1 = 2,以此类推。

斐波那契数列的众多特征和应用使其成为许多研究者的热点问题。

其一,斐波那契数列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这是因为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因此每一项都比前一项要大。

其二,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Golden Ratio)有着紧密的联系。

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接近于黄金分割的比例(约等于1.618)。

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涉及金融,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在金融领域,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于分析市场趋势,确定买进或卖出的时机。

在计算机科学中,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于优化算法性能,例如用于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算法时间复杂度较高,可以用迭代算法进行优化。

在生物学领域,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于描述病毒数量的增长速度,以及DNA序列中的特征。

总之,斐波那契数列虽然简单,但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十分复杂。

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应用涉及多个领域。

因此,深入研究斐波那契数列的原理与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斐 波 那 契 数 列 _ 数 据 结 构 与 算 法

斐 波 那 契 数 列 _ 数 据 结 构 与 算 法

多种方法实现Fibonacci(斐波那契)数列的生成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问题,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1、What is Fibonacci sequence?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F(0)=0,F(1)=1,F(n)=F(n-1)+F(n-2)(n≥2,n∈N*)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斐波纳契数列都有直接的应用,为此,美国数学会从1963起出版了以《斐波纳契数列季刊》为名的一份数学杂志,用于专门刊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摘选自百度百科】2、How to create Fibonacci sequence?———————————-华丽丽的分割线———————————-此方法是博主在一次java作业期间想到的,当时作业是一个运用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率做文章的题目。

期间,博主还运用了BigDecimal、BigInteger两个java类来实现任意精度下的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率。

详细java代码见博主GitHub-**代码实现(由于int类型的承载的范围有限,因此我们通过此种方法穷举出int类型范围内的所有斐波那契数列项)**- Three f = new Three(1);while (f.getTwo() 0) {f = new Three(i);System.out.println(f.getOne());System.out.println("现有条件(int)下能够存储的所有斐波那契数列见上");-**Three.java**-public class Three {private int one = 0;private int two = 1;public Three(int i) {for (int j = 1; j i; j++) {forward();public void forward() {this.one = this.two;this.two = this.three;this.three = this.one + this.two;public int getOne() {return this.one;public int getTwo() {return this.two;public int getThree() {return this.three;方法二:(当然是传统的递归调用啦^_^)--由于递归方法的时间消耗比较大,所以这里只递归到40项(再往后程序将会一直卡住,许久才会出结果)for(int i = 1;i = 40;i++){System.out.print(fibonacci(i)+" ");void fibonacci(int n){return 0;return 1;return fibonacci(n) + fibonacci(n-1);方法三:(其他方法^_^)其实大多数方法都是通过改良递法而产生的,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递归法时间成本较高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存储。

斐波那契数列前50项c++语言

斐波那契数列前50项c++语言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这样一个数列:0, 1, 1, 2, 3, 5, 8, 13, 21, 34, ……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著作中,因此得名。

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特性和规律也备受研究和探讨。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我们需要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生成规律。

我们将使用C++语言的循环和条件语句来实现这一算法,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

以下是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程序:```cpp#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n = 50; // 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long long first = 0, second = 1, next;cout <<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 << n << "项为:" << endl;for (int i = 0; i < n; i++) {if (i <= 1) {next = i;} else {next = first + second;first = second;second = next;}cout << next << " ";}return 0;}```以上是一个简单的C++程序,用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现在我们来对这段代码进行分析和解释:1. `#include <iostream>` 表示包含了输入输出流的头文件,我们在程序中使用了输出语句,所以需要引入这个头文件。

2. `int main()` 是程序的入口,其中的代码会被执行。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定义了变量 n,用来表示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

斐波那契数列 ppt课件

斐波那契数列  ppt课件

观察其中蕴涵的函数关系
查看代码
结论:曲线的形状确实象一条直线
ppt课件
16
3. 获得数据的近似函数关系式
Fibonacci数列的数据关系是指数函数, 取对数后是线性函数,即一阶多项式, 用一阶多项式拟合出取对数后的函数关系式
log(Fn ) 0.8039+0.4812n
得到Fibonacci数列通项公式的近似表达式:
1
(1 2
5)
5 1
2
Fn
1 [Gn (1)n1Gn ] 可以验证
5
F2 F4 F2n G F2n1 F3 F1
F3 F5
F2 n 1
F2 n 2
F4 F2
Lim Fn 5 1 G
F n n 1
2
/ppptl课a件y.asp?vodid=144217&e=301
ppt课件
5
四、背景知识
1、最小二乘和数据拟合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多项式拟合
当数据点 互异时
ppt课件
8
2、画图和多项式拟合命令
plot(x,y,’s’) :将所给的点列连接成一条折线 x-点列的横坐标,y-点列的竖坐标 s-图形的格式字符串
例:给定数据,x1=[1,3,4,5,6,7,8,9,10]; y1=[10,5,4,2,1,1,2,3,4];描绘其图形
代码:x1=[1,3,4,5,6,7,8,9,10]; y1=[10,5,4,2,1,1,2,3,4]; plot(x1,y1)
ppt课件
9
10
9
8
7
6
5
4
3
2
1

关于费波那契数列

关于费波那契数列

关于斐波那契数列1.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Fibonacci)在所著的《算盘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而有趣的兔子问题。

有个人想知道,一年之内一对兔子能繁殖多少对?于是就筑了一道围墙把一对兔子关在里面。

已知一对兔子每个月可以生一对小兔子,而一对兔子出生后在第二个月就开始生小兔子。

假如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现象,那么,一对兔子一年内能繁殖成多少对?现在我们先来找出兔子的繁殖规律,在第一个月,有一对成年兔子,第二个月它们生下一对小兔,因此有二对兔子,一对成年,一对未成年;到第三个月,第一对兔子生下一对小兔,第二对已成年,因此有三对兔子,二对成年,一对未成年。

月月如此。

第1个月到第6个月兔子的对数是:1,2,3,5,8,13。

我们不难发现,上面这组数有这样一个规律:即从第3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

若继续按这规律写下去,一直写到第12个数,就得:1,2,3,5,8,13,21,34,55,89,144,233。

显然,第12个数就是一年内兔子的总对数。

所以一年内1对兔子能繁殖成233对。

在解决这个有趣的代数问题过程中,斐波那契得到了一个数列。

人们为纪念他这一发现,在这个数列前面增加一项“1”后得到数列:1,1,2,3,5,8,13,21,34,55,89,……叫做“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这个数列的任意一项都叫做“斐波那契数”。

这个数列可以由下面递推关系来确定:它的第100项;第1000项是什么呢?100354224848179261915075a ;1000434665576869374564356885276750406258025646605173717804024817290895365554179490518904038798400792551692959225930803226347752096896232398733224711 61642996440906533187a 938298969649928516003704476137795166849228875 (209位数)怎样计算的呢?笔算或用计算器计算是不可能的,是用电脑软件来完成的。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的探究如果一对兔子每月能生1对小兔子(一雄一雌),而每1对小兔子在它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里,又能生1对小兔子.假定在不发生死亡的情况下,由1对出生的小兔子开始,50个月后会有多少对兔子?每月底兔子对数是: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 50个月后是12586269025 对.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观察斐波那契数列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其前两项的和,即若用F n 表示第n 项,则有F n =F n -1+F n-2(n ≥3).通过递推关系式121(1,2)(3)n n n n F F F n --=⎧=⎨+≥⎩,可算出任意项,不过,当n 很大时,推算是很费事的.必须找到更为科学的计算方法.能否找到通项公式,并给予证明? 1730年法国数学家棣莫弗给出其通项表达式n a =n )251(+-n )251(-],19世纪初另一位法国数学家比内首先证明这一表达式,现在称之为——比内公式.1.下面研究一下该通项公式的来历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a 2=1, a 3=2,且a n+2 = a n+1+ a n (n≥3),求a n 证明:(利用等比数列性质求解)构造常数A 、B ,使之211()n n n n a Aa B a Aa +++-=-整理得:21()n n n a A B a ABa ++=+-与21n n n a a a ++=+比较得⎩⎨⎧=-=+11AB B A 解之得:A=251±、 B=251μ 不妨取A=251+、 B=251-得:211111()222n n n n a a a a +++++-=-∴1n n a +⎧⎫⎪⎪⎨⎬⎪⎪⎩⎭是以21a -=25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40年,籍贯大概是比萨)。

他被人称作“比萨的列昂纳多”。

1202年,他撰写了《珠算原理》(Liber Abaci)一书。

他是第一个研究了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欧洲人。

他的父亲被比萨的一家商业团体聘任为外交领事,派驻地点相当于今日的阿尔及利亚地区,列昂纳多因此得以在一个阿拉伯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数学。

他还曾在埃及、叙利亚、希腊、西西里和普罗旺斯研究数学。

斐波那契数列通项公式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它的通项公式为:(见图)(又叫“比内公式”,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

)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完全是自然数的数列,通项公式居然是用无理数来表达的。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体现“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的发现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 3、21、……仔细观察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是怎么得到的呢?它与自然界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斐波那契数列别名斐波那契数列又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

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

如果所有兔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我们不妨拿新出生的一对小兔子分析一下:第一个月小兔子没有繁殖能力,所以还是一对;两个月后,生下一对小兔子共有两对;三个月以后,老兔子又生下一对,因为小兔子还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一共是三对;依次类推可以列出下表:经过月数:--1--2--3--4--5--6--7---8---9---10--11---12兔子对数:--1--1--2--3--5--8--13--21--34—55--89--1 44表中数字1,1,2,3,5,8---构成了一个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是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数学家之一,他在算术、代数和几何等方面多有贡献.他生于比萨的列奥纳多家族(1175-1250),是一位意大利海关设在南部非洲布吉亚的官员的儿子.由于他父亲的工作,使他得以游历了东方和阿拉伯的许多城市.而在这些地区,斐波那契熟练地掌握了印度—阿拉伯的十进制系统,该系统具有位置值并使用了零的符号.在那时,意大利仍然使用罗马数字进行计算.斐波那契看到了这种美丽的印度—阿拉伯数字的价值,并积极地提倡使用它们.公元1202年,他写了《算盘书》一书,这是一本广博的工具书,其中说明了怎样应用印度—阿拉伯数字,以及如何用它们进行加、减、乘、除计算和解题,此外还对代数和几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意大利商人起初不愿意改变老的习惯,后来通过对阿拉伯数字不断地接触,加上斐波那契和其他数学家的工作,终使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得以在欧洲推广,并被缓慢地接受.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斐波那契在今天的著名,是缘于一个数列.而这个数列则来自他的《算盘书》中一道并不出名的问题.他当时写这道题只是考虑作为一个智力练习.然而,到了19世纪,法国数学家E·卢卡斯出版了一部四卷本的有关娱乐数学方面的著作时,才把斐波那契的名字,加到该问题的解答和所出现的数列上去.《算盘书》中引致斐波那契数列的问题是:1)假定一个月大小的一对兔子(雄和雌的),对于繁殖还太年轻,但两个月大小的兔子便足够成熟.又假定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一个月它们都繁殖一对新的兔子(雄和雌的).2)如果每一对兔子的繁殖都按上面说的同样的方式.试问,从开始起每个月有多少对兔子呢?兔子的对数1=F1= 第一个斐波那契数1=F2= 第二个斐波那契数2=F3= 第三个斐波那契数3=F4= 第四个斐波那契数5=F5=第五个斐波那契数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一项,都等于它前两项的和.用公式表示为:F n=F n-1+F n-2通项公式:那时,斐波那契并没有去研究这种数列的结果,从而他没有给出任何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一直到19世纪,当数学家们开始对这个数列感兴趣时,它的性质和它所触及的领域,才开始显现出来.斐波那契数列出现在:1)杨辉(帕斯卡)三角形,二项展开式和概率.2)黄金比值和黄金矩形.3)自然和植物.4)使人感兴趣的数学戏法.5)数学恒等式.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出现是如此地频繁,人们深信这不是偶然的。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从1,1开始,后面每一项等于前面两项之和。输出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从1,1开始,后面每一项等于前面两项之和。输出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用的数学概念,它在自然界、艺术、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性质、算法和应用,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乐趣。

定义斐波那契数列是由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在1202年的著作《计算之书》中提出的,他以兔子繁殖为例子,发现了一个数列,即每个月的兔子对数等于前两个月的兔子对数之和。

这个数列就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或者兔子数列,又或者黄金分割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如下: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可以看出,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用数学符号表示,就是:F(0) = 0F(1) = 1F(n) = F(n-1) + F(n-2) (n >= 2)其中,F(n)表示第n项的值。

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有许多有趣和重要的性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奇偶性:斐波那契数列中,从第三项开始,每三项中有两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也就是说,F(n)是奇数当且仅当n是3的倍数或者比3的倍数大1。

相邻项之比: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会逐渐接近一个常数值,这个常数值就是黄金分割比φ≈1.618。

也就是说,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F(n+1)/F(n)趋向于φ。

前n项之和:斐波那契数列中,前n项之和等于第n+2项减去1。

也就是说,F(0)+F(1)+...+F(n) = F(n+2)-1。

奇偶项之和:斐波那契数列中,所有奇数项之和等于最后一个奇数项的下一项减去1;所有偶数项之和等于最后一个偶数项的下一项减去2。

也就是说,如果F(m)是最后一个奇数项,则F(1)+F(3)+...+F(m) = F(m+1)-1;如果F(m)是最后一个偶数项,则F(0)+F(2)+...+F(m) = F(m+1)-2。

java利用循环语句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java利用循环语句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文章标题】:Java循环语句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1. 引言在计算机编程中,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它在算法和编程练习中经常被使用。

通过Java语言的循环语句,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的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斐波那契数列的原理,并结合Java编程,详细展示如何利用循环语句实现输出。

2. 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数学问题,它的定义如下:斐波那契数列由0和1开始,之后的每一项数字都是前两项数字的和。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即F(0)=0, F(1)=1, F(n)=F(n-1)+F(n-2) (n>=2)。

3. 利用Java循环语句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在Java编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循环语句来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ava代码示例:```javapublic class Fibonacc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 = 50;long[] fib = new long[n];fib[0] = 0;fib[1] = 1;for (int i = 2; i < n; i++) {fib[i] = fib[i - 1] + fib[i - 2];}for (int i = 0; i < n; i++) {System.out.print(fib[i] + " ");}}}```4. 代码解析以上Java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长度为50的数组来保存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然后通过循环语句,依次计算每一项的值并将其存入数组中。

最后通过另一个循环语句,将数组中的值依次打印输出,即可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5. 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和原理,并且学习了如何利用Java的循环语句实现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以递归的方式定义的数列,其特点是每个数都等于前两个数的和。

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可以表示为:Fn = Fn-1 + Fn-2其中,F0 = 0,F1 = 1。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个数字依次为:0, 1, 1, 2, 3, 5, 8, 13, 21, 34,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道经典的计算问题,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递归法递归法是最直观的方法,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递归调用函数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例如,计算第n个斐波那契数可以表示为:```def fibonacci(n):if n <= 0:return 0elif n == 1:return 1else: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然后调用函数`fibonacci(n)`即可得到第n个斐波那契数。

方法二:动态规划法动态规划法是一种将原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存储子问题解的方法。

在计算斐波那契数列中,可以通过迭代的方式计算每个数并存储,以便后续使用。

例如:```def fibonacci(n):if n <= 0:return 0elif n == 1:return 1else:dp = [0] * (n+1)dp[0], dp[1] = 0, 1for i in range(2, n+1):dp[i] = dp[i-1] + dp[i-2]return dp[n]```方法三:矩阵快速幂法矩阵快速幂法是一种通过将斐波那契数列转化为矩阵的形式来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矩阵乘法的性质,通过多次矩阵乘法的计算得到结果。

例如:```def fibonacci(n):if n <= 0:return 0elif n == 1:return 1else:def matrix_multiply(m1, m2):a = m1[0] * m2[0] + m1[1] * m2[2]b = m1[0] * m2[1] + m1[1] * m2[3]c = m1[2] * m2[0] + m1[3] * m2[2]d = m1[2] * m2[1] + m1[3] * m2[3]return [a, b, c, d]def matrix_pow(n):if n == 1:return [1, 1, 1, 0]elif n % 2 == 0:m = matrix_pow(n//2)return matrix_multiply(m, m)else:m = matrix_pow((n-1)//2)return matrix_multiply(matrix_multiply(m, m), [1, 1, 1, 0])return matrix_pow(n-1)[0]```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斐波那契数列中的任意第n个数。

斐波纳奇数列-奇门遁甲的日志-网易博客

斐波纳奇数列-奇门遁甲的日志-网易博客

斐波纳奇数列-奇门遁甲的日志-网易博客斐波纳奇数列预测学(斐波那契数字···)2010-06-23 17:16:36 阅读101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斐波纳奇数列,是股市中常见的变盘数列,应用广泛。

斐波纳奇数列: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以至无穷。

特点:1、后一个数字,总是等于前2个数字之和。

2、前一个数字和后一个数字的比值,无限逼近0.618(黄金分割比)。

应用:1、高点和低点,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

遇到斐波纳奇数列中的数字,或比例,容易发生变盘。

经常听到的“时间窗口”,是指在时间周期上,遇到了斐波纳奇数字。

2、可以衍生。

如:1,3,4,7,11,18,19,……;1,4,5,9,14,23,……;3、可变异。

如:倍数:2,4,6,10,16,……;平方:1,4,9,25,64,……;立方:1,8,27,125,512,……;4、斐波纳奇比率:将斐波纳奇序列分别当分子和分母,可得到斐波纳奇比率。

其中,常用的是:1,0.618,0.5,0.382,0.236,0.146,0.09。

5、斐波纳奇倍数:将斐波纳奇序列分别当分子和分母,可得到斐波纳奇倍数。

其中,常用的是:1,1.618,2.618,4.236,6.854。

6、以对于时间周期,我们一般以365天为循环周期,又以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的春分点为起始点。

应用斐波纳奇数字比率将一年的循环周期分割,其分割点时间如下:3.20(比率:0)5.12 (比率:0.146)6.14 (比率:0.236)7.19 (比率:0.333)8.6 (比率:0.382)9.18 (比率:0.5)10.31(比率:0.618)11.18(比率:0.666)12.23(比率:0.764)12.31(比率:0.786)1.25 (比率:0.854)3.20 (比率: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