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突破:人口和城市
高三地理 人文地理 第三单元 人口、城市和环境(一) 单元复习
人文地理第三单元人口、城市和环境(一)一、考试内容(一)人口和城市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我国的人口政策;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人口的迁移:国际人口的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城市化和国土开发;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3、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制定城市规划,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4、我国城市的发展:1949年以来城市发展的特点。
(二)人类和环境1、环境和环境问题:地理环境的概念。
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
2、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人类是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二、知识结构梳理三、重难点解析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的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还有社会经济因素;有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等等。
学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不要停留在记住有哪些因素,要对这些因素理解,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特点,气候、地形、位置特点,进行实例分析。
例如: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黑河—腾冲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稠密,该线以西以北地区人口稀少。
从自然条件来讲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气候以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为主,适合农业耕种。
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比较落后。
又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其他广大地区人口非常稀少。
从自然条件看加拿大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寒冷人口稀少;澳大利亚西部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人口稀少;巴西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潮湿炎热人口稀少。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这三个国家的东南部都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沿海的港口都是殖民主义者最先登陆的地方,所以人口相对集中。
对于人口分布应该怎样评价,究竟是人口密度大合理,还是人口密度小合理?是不是人口分布不均就不合理,人口分布均匀就合理?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呢?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的有关理论,还应该结合实例进行讨论和探讨,才能真正有所认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讲 人口和城市课件
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 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城市化 1.城市化的动力分析思路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图所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口迁移 解答“人口迁移类”问题的思维流程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
(1)看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 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往往经 济因素是主导。
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 (3)看年龄分布特点 老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 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 疗进步。 (2)人口老龄化的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 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3)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①战争;②人口迁移;③产业结构;④养 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等(目前我国 性别比高的原因)。
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 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较大;文化素 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 的人口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 方面: 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 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 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 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 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题复习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题复习
在高三地理课程中,人口与城市专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
面是对该专题的复内容的总结:
1. 人口与人口问题
- 人口数量与分布:介绍全球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
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 人口增长与控制:探讨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人口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 人口流动与迁徙:分析人口流动的原因和特点,讨论人口迁
徙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 城市与城市化
-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比较城市和乡村的特点,探讨城市化进
程中出现的问题。
- 城市形态与城市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城市形态,如环状城市、放射状城市等,以及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结构。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介绍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讨论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 城市问题与解决策略: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上是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题的复内容总结。
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祝你取得好成绩!。
高中地理试题人口与城市篇
高中地理试题人口与城市篇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的地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理上,人口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的分布和城市化进程两个方面来探讨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的分布与城市化人口的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或集中程度,通常可以通过人口密度来衡量。
城市化则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的分布不均衡。
高密度的人口集中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地区,例如中国的北京、印度的孟买等。
而像南极洲、撒哈拉沙漠等地则被认为是人口稀疏的地区。
人口的不均衡分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和文化等因素。
城市化进程促使人口向城市集中,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市群和城市群集区。
城市群是指由多个相邻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构成的人口聚集区,而城市群集区则是由多个城市群组成的更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区。
这种城市化进程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的一体化,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
二、人口与城市的相互影响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而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也对城市产生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城市的扩张和更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会吸引更多人口涌向城市。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是一个常见现象。
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流动以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这种流动被称为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
而有些城市也面临着人口净流出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资源短缺、生活成本高和环境污染等原因。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也对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结构产生影响。
在农村,人们通常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而城市则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方式选择。
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活转变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城市化进程也促使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如核心家庭的增加和传统的大家庭减少。
三、人口与城市的发展策略考虑到人口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制定合理的人口与城市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和城市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问题典例1近几年我国生育政策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连续调整,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2010~2030年不同人口政策下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1)~(3)题。
(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A.2016~2018年B.2020~2022年C.2024~2026年 D.2028~2030年(2)2016~2030年,我国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社会抚养负担将减轻 B.劳动力供给明显增加C.资源和社会压力加大 D.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3)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最小的地区可能是()A.京津地区 B.沪宁杭地区C.青藏地区 D.冀鲁豫地区【解析】第(1)题,由于之前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时间较长,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孩。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很多符合条件的家庭都选择生育二孩,所以导致2016~2018年我国人口增长率大大提高。
第(2)题,二孩政策实施后,新生婴儿数量增加,社会抚养负担会加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减缓,到2030年的15年中,新生的婴儿还没成年,不具备劳动能力。
第(3)题,青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原先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其影响就很小,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影响也不大。
【答案】(1)A (2)C (3)C典例2如图为1980~2010年三类国家平均年人口增长率。
完成(1)~(2)题。
(1)关于该时期三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收入国家以“高—高—低”模式为主B.低收入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转变最快C.中等收入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转变最慢D.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2)导致三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个人家庭收入水平差异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C.生育、教育成本的差异D.社会福利、社会观念差异【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高收入国家平均年人口增长率小于1%,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前必背知识点 人口
人口大题专题答题思路1.描述某一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通常是看图描述)①整体--分布不均匀②规律:X多X少(可以是方位,也可以是地形区等等),从XX到XX人口递增,人口沿XX(河流、交通线等等)分布③极值: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2.分析某地区人口稠密或人口稀疏的原因?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作答,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等)和人文因素(经济、交通、政策、历史、文化、军事等)3.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运用推拉理论从迁入地的拉力和迁出地的推力两个角度答题,具体推力和拉力有哪些可以参考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或迁出地的影响?主要从正面和负面影响两个角度进行答题。
具体对什么方面产生影响,角度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迁出地:有利影响:①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②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③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影响:①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经济发展缓慢;④耕地撂荒;⑤农业现代技术推广难度大。
迁入地:有利影响: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②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不利影响:①加大了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的压力;②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5.人口迁入地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主要从迁入地的拉力即好处进行作答,包括自然方面((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和人文方面((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等)针对“ 返乡潮”、“ 用工荒”、“ 人口倒吸”、大城市人口增幅收窄、迁入人口减少等一类问题,可以参照以下几点来作答。
①大城市产业调整升级,对普通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②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③国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④迁出地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加;⑤可以兼顾家庭,外出意愿降低。
如果题目设问是关于“ 海归人才”、人才引进等一类问题,可以这样回答。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九人口与城市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九人口与城市(一)1.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从大洲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从地区看: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西欧和美国东北部队;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是北美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来和巴基斯坦。
2.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大,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以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作为我国东西部分的分界线,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特别是沿海地区更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西部地区虽地域广阔(占我国面积55%)但人口稀少(占全国人口的4%)。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总选择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地区进行生产活动。
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面有着决定性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趋势也不同,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不同。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九人口与城市(二)1. 世界人口发展的概况:自人类出现的最初二、三百万年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的趋势。
2.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①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美的国家为代表,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等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②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3.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历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既使很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人口数量的增加。
1997年我国人口约有12.6亿人。
如何备考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重点知识点及解题思路
如何备考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重点知识点及解题思路地理学科作为高考科目之一,人口与城市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备考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的重点知识点,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解题思路的培养和应试技巧的提升。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备考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的重点知识点,并给出解题思路的指导。
一、人口与城市发展的重点知识点1. 人口的构成和分布:要了解人口的构成和分布,需要掌握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测定方法,包括人口普查和人口调查等。
此外,还要熟悉各地区、各国家的人口分布规律,包括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等。
2. 人口增长与控制:了解人口增长与控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包括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以及人口老龄化等。
同时,还要掌握人口增长与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如计划生育政策和控制人口迁徙等。
3.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了解城市化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以及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增加等。
同时,还要熟悉城市体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包括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市系统等。
4. 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了解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同时掌握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城市扩张、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等。
二、备考策略及解题思路1. 全面理解概念和理论:备考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的重点知识点,首先要全面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结合实际案例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要点和关键词,便于记忆和复习。
2. 注重实际应用:地理学科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备考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也要注重实际应用。
可以通过分析案例、对比研究和地理调查等方式,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实际运用和巩固。
同时,要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和归纳出相关的理论知识。
3. 多做题,强化解题思路:备考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的重点知识点,要多做练习题和试题,加强解题思路的培养。
2025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之人口
2025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之人口一.选择题(共16小题)如表为“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45万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5万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0万2010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5万1.环境人口容量()A.只受资源丰富程度影响B.与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对外开放程度无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构成主体为乡城人口流动,其发生过程既深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相关研究人员用图层结构示意我国乡城人口流动的发展层次现状(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乡村人口进入M0圈层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B.交通C.文化D.政策3.图示乡城人口流动()A.户籍迁移使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B.家庭化迁移缓解了城市人口老龄化C.非家庭化迁移减轻了乡村老龄化D.兼业化加剧了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4.乡城人口流动中反向流动,可能()A.制约小城镇发展B.造成乡村住房紧张C.使城市人才短缺D.改善乡村产业结构5.“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大城市群推动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完善。
如图是19个城市群近年常住人口年均变化情况(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局,恒大研究院:注:2011年后天山北坡城市群数据有缺失)。
读图,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A.2016~2019年长三角年均常住人口增加量比珠三角多B.2011~2015年与2001~2010年京津冀的常住人口年变化相近C.2001~2019年东部地区常住人口整体变化比中西部较多D.2001~2019年成渝两城的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如图示意2020年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汉族0~4岁的人口数量多于少数民族B.少数民族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2001~2005年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期D.所有的少数民族均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7.某网站调查和统计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进京人数比例,表为排名前6位的城市。
高三地理复习优质课件:专项突破练6 人口与城市ppt课件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国家 城市化水平/% A.人口出生率低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甲
乙
丙
丁
90 83 66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培根 2.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3. 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4. 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5. 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凯勒 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8.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9. 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10. 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 11.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14.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15.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松下幸之助 16.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1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18.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19. 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2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2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4. 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拉罗什富科 25. 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6. 让奋斗之花遍地盛开;让奋斗的清泉在泉眼中喷涌而出;让奋斗的雄鹰在蓝天下翱翔;让奋斗的果实丰硕地结满大树下吧!奋斗就是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需要奋斗,去开辟属天你的那条新航路吧! 27. 琴弦松驰,弹不出动听的乐曲;生活散漫,点不燃生命的火焰。 28.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29. 失败缘于忽视细处,成功始于重视小事。 30.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31.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3. 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 34.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 35.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36.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 。(清)冯班 37. 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38. 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人生礼赞》 39. 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40.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41.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户外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愉悦的。——陈景润 42. 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峰。 43.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4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5. 能力是一个人的长度;勤奋是一个人的宽度;善于抓住机遇构成这个人的高度。长度宽度高度的乘积,就能算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容量。 46.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4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8.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9.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50.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51.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培根 52. 那一个大学生领悟愈好,他就愈应受人尊敬,至于他是什么人的儿子,那是不必过问的。——罗蒙诺索夫 5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4.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赫胥黎 55. 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56. 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范曾 57. 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58. 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59.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60. 在泪水中浸泡过的微笑最灿烂,从迷惘中走出来的灵魂最清醒。 6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2.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3.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64.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65.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66.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67. 要先打败任何事情得先学会打败自己。 68. 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洛克 69.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 70.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高三地理复习优质课件:专项突破练4 人口与城市ppt课件
人口总数(人) 常住人口(人)
0~14岁
14
11
15~59岁
49
7
60岁及以上
16
14
合计
79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人口迁移可能对该村产生的影响是
人口总数(人) 常住人口(人)
0~14岁
14
11
15~59岁
49
7
60岁及以上
人口总数(人) 常住人口(人)
0~14岁
14
11
15~59岁
49
7
60岁及以上
16
14
合计
79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9·齐齐哈尔模拟)下图为“台湾人口金字塔图”(含预测)。读图回答 5~6题。 5.由图可知 A.1983年台湾少儿人口比重较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大城市不同用地规模的圈层结构变化图”。读图, 回答15~16题。 15.推测该城市一环内居住 用地比例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B.商业用地比例增加
C.工业用地面积增加 D.保护城市古建筑物
专项突破练4 人口与城市
(2019·安徽六校联考)读“某国妇女生育率变化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推测 A.社会劳动力充裕,就业困难
√B.代与代之间年龄差呈现增大趋势
C.自然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 D.该国妇女寿命逐渐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40第七章高频考点提分课(八)人口流动与人口问题
1.(2023·山东卷)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
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据此完成(1)~(2)题。
(1)下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A.老年人口比重大B.老年人口数量大C.劳动人口比重大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第(1)题:第(2)题:(1)A(2)C2.(2023·海南卷)人口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人口数量可维持空间均衡的受力点,其时序变化可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
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内人口重心迁移明显。
下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轨迹。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2003—200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人口重心移动速度小于中部地区B.西部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距离大于中部地区C.中部地区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D.西部地区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2)对我国中部地区1978—2018年人口重心迁移影响相对较小的是()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B.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C.中部地区跨境贸易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第(1)题:第(2)题:(1)B(2)C【考情分析】分析与预测具体内容考情分析2023年山东高考第3、4题:以地级市内部人口迁移的情况,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迁移造成的影响2023年海南高考第1、2题:以我国中部和西部人口迁移的方向、数量和速度,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命题预测以我国或世界某地区的人口分布、迁移等为背景,结合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等相关知识,注重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出现,难度中等1.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1)我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国家,大量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剩余状态。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城市与环境 专项突破练8 人口与城市 湘教版必修2
虑自然因素的地形(平原)、气候(季风)、
河流(长江)等,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是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 答案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
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
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方便。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1982年~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A )
A.一直持续增长
B.增速在不断减慢
C.增速在不断加快
D.呈现波动增长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 年~2008年,我国的出生人口 性别比在持续增长,在2009年 有所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图中显示出大约在__1_9_9_8___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 年儿童人口系数;大约到___2_0_5_0__年,世界上的老年人口将多于少年儿 童人口。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3.20 113.40
72.36 210.35
70.18 106.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木桶定律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定律适
用于某地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测算。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某时期不同
指标下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下题。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人口与城市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2021/12/11
第一页,共四页。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021/12/11
第二页,共四页。
人口方面复习应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人口增长 模式,另一个是人口迁移与环境。社会生产力的地区 差异决定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社会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决定了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迁移是地区 人口增长的形式之一,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社会 经济因素引起的,城市化是其典型代表。
城市是个可以从多角度研究的对象,其中城市的 空间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城 市的功能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本章内容不仅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也是近年 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内容,学习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 活实际,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021/的12/1能1 力。
第三页,共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六单元 人口(rénkǒu)与城市
No Image
12/11/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专项突破练6 人口与城市课件 鲁教版必修 共27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城市紧凑度的大小影响城市的发展。其对城市发展的利弊评价, 正确的是( B ) A.城市紧凑度低,有利于市区行政管理 B.城市紧凑度高,降低城市生活质量环境 C.城市紧凑度低,不利于市区汽车运行 D.城市紧凑度高,各功能区的利用效率低 解析 城市紧凑度高,各功能区利用效率高,但降低城市生活质 量环境;城市紧凑度低,不利于市区行政管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该市外来常住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A )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B.解决中心城区环境污染问题 C.使城市服务范围缩小 D.使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解析 2019年该市中心城区的外来常住人口减少,郊区的外来常 住人口增加,这一变化将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的服 务范围,其原因可能是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兰州新区位于距兰州市区北部38.5千米的秦王川盆地,盆地内水 资源比较充裕,有“引大入秦”工程提供的优质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兰州城区呈带状分布,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地__形__与__河__流__, 其主要交通干道可能是_东__西___走向。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影响兰州城区形态的因素,并由此推断 主要交通干道的走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据材料分析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市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交通用 地增长相对较少,未利用土地比重较高。 答案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新增城市建设用 地占用大量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较多,交通用地增长相 对较少(可能进一步加剧交通问题),城市土地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未利用土地比例较高,闲置土地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突破:人口和城市
一、选择题
英国伦敦东部5 km左右泰晤士河沿岸的道克兰地区原来是一个繁忙的港口,随着其货运需求的降低,港口逐渐衰落。
伦敦的老金融城地区虽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但其很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业办公条件的需求。
1981年伦敦政府正式在道克兰地区启动新的中心商务区开发计划,历时17年将其建设成为英国的金融新地标,负责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外汇交易。
据此完成1~3题。
1.伦敦政府将道克兰地区打造成为金融中心主要得益于其( )
A.地价低廉
B.资金充足
C.经济基础
D.海运便利
2.伦敦金融新地标的建成能够( )
A.提升城市等级
B.完善产业结构
C.扩大港口腹地
D.转变区域职能
3.与老金融城地区相比,推测政府在道克兰地区开发中的优惠政策有( )
①新城建设不受旧城保护限制②鼓励绿化美化环境③鼓励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④低价转让土地房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
读图完成4~5题。
4.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
5.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
A.中原城市群B.长株潭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D.长三角城市群
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生育模式、死亡模式、初期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乡—城转移等因素。
下图所示为“中国乡村、城市及镇乡—城转移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按5岁间隔分组)。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人口的乡—城转移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析错误的是( ) A.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加速
B.人口的乡—城转移使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延缓
C.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大
D.我国城市将迎来老年人口加速增长的又一高潮
7.下列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减少返乡创业中可能面临的生活危机与家庭风险
②制定对青年和高等教育水平农民工的激励政策
③成立回乡创业者服务中心,提供培训服务
④深化政策的实施力度,保护政策的持续和公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
问题。
读图,回答8~9题。
8.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②下水道多③绿地多④人口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9.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⑤
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读图(含预测),回答10~11题。
10.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20~39岁劳动力数量低于广东
B.长江三角洲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
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在逐年增加
D.从户籍人口上看,2010~2030年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活力高于广东
11.结合图中信息,长江三角洲地区今后面临的问题或应采取的措施有( )
A.鼓励适龄人口积极生育
B.放宽条件大量吸引外地人口迁入
C.儿童抚养成为主要社会负担
D.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下图是某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2010年5月江苏省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评价中心正式发布了《2010年江苏城市发展报告》。
报告认为,根据发展态势,江苏省城市化率已达到了55.6%。
材料二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
如图所示,“三圈五轴”以城市为
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它将带动促进全省的城市化,“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1)江苏省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是________,该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五条城镇聚合轴是沿____________分布的。
(3)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简述城市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答案 1.C 2.D 3.D 4.B 5.D 6.D 7.D8.A 9.C 10.B 11.A
12.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
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
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13.答案(1)中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2)交通线(3)农村迁往城市经济
(4)城市化的发展增加了地面硬化面积,地表水的下渗补给量减少;下渗补给量减少的同时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量减少;大气降水快速地汇入河流,使地表径流增加;地面硬化、植被破坏使蒸发、蒸腾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