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学习的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
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多年来以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导致绝大部分教师不了解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认知学习理论,这就为行为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特别盛行。
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
由于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棗“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都不能怀疑。
”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
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材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看到了这个严酷的事实。
例如,他们指出,美国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国家,除非老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
其结果是使中国的大学生与研究生和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
江泽民同志在98年2月14日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在1999年6月13日全教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原有的知识
新学习的知识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教师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教学的步骤
• 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出发,结合新材料和学生实际设计适当的先行 组织者作为引导材料。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学内容与自 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 便发生了。因此,要促进新内容的学习, 首先要加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内容有 关的观念,要提供必要的“支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奥苏贝尔--美国心理学家,是著名的认知教育 主心要理成学就家:。(1)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2)根据智
力发展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维度,将发展序列大致分为 思维的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抽象逻辑阶段。 (3)对“一切发现学习永远都是有意义的,而一切接 受学习永远都是机械的”这一看法提出批评,指出发 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 (4)提倡在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先行组织者策略
• 先行组织者主张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 些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包含了正式学习的 关键内容的引导材料,以此来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 梁成为“组织者”。由于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引进这 些内容,所以就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巫山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学习的发生分成2 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指学习者的内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D · P · AtlStbel, 1918- )根据知识学习过程的性质(学习者是否理解所要学习的材料)的不同,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1) 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有两种情况:一是机械材料的机械学习,如孤立的数字、圆周率的近似值等;二是有意义材料的机械学习,如乘法口诀等。
机械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联结。
(2) 有意义学习。
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言语符号或其他符号在学习者头脑中引起的心理意义。
符号引起的心理意义包括,单个符号引起的具体事物的表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即概念)以及一组符号引起的命题。
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机制是“同化”。
而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只关注可以观测到的行为,反对研究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机制。
同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反,认知心理学则注重研究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
“同化”是接纳、吸收、合并成自身一部分的过程。
有意义的言语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
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
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大致可以构成三种关系:其一,类属关系,即原有观念为上位的,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其二,总括关系,即原有观念是下位的,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其三,并列关系,即原有观念和新学习的观念是并列的。
在这三种关系中,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不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也有很大不同。
有意义学习可以分为“由简到繁”的五类:(1) 表征性学习。
表征性学习就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譬如,阿拉伯数字“ 3 ”,圆周率“ π ”,函数符号“ y=f(x) ”等。
(2) 概念学习。
概念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而概念学习就是要掌握概念所反映的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
譬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要能够理解三角形是“平面上由三条线段两两顺次相连而构成的封闭图形”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 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机械地学习或 记忆知识,奥苏贝尔提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教师可以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即在安排 任务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既可用文字材料呈现,也可 利用形声材料呈现;既可通过陈述形式介绍, 也可利用问题、图表、情景等形式引进,以做 好学习和教学准备,增强学习和教学的实效性。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前提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确定 在长期的研究和实验中,奥苏贝尔明确提出了学生学习应突出三大特 点: 1、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2、语言的中介作用; 3、人类学习是个体经验的形式。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正确阐明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问题 1、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 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2、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根据研究,他认为,新知识是通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 式获得的。 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实质在于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非认为性的、 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其实质在于以符号 (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 当观念,建立非人为性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四)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心理机制是“同化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理论的核心是: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 用才得以发生的。 (五)有意义学习要关注学习中的动机因素与内驱力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因素在同时影响着学习过程。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
要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这种
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
习者明白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认为学习
者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探索和发现,而不是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
通过让学习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有意义学习理论还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合作性,认为学习者应
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共同学习和成长。
在群体学习中,学
习者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同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者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有意义学习理论还强调学习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认为每个学习
者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教育者应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
求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
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学习
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合作性,强调学习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教育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一、有意义的学习奥苏贝尔提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1.接受学习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观点恰好与布鲁纳的发现法相反,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
2.认知结构同化论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其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局限性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不全适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如言语技能、操作技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学习过程。
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适用于课堂知识教学,而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不足。
2.奥苏贝尔只注意到学生的课堂接受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读书学习和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他没有提出读书学习的方法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3.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只谈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教学,避而不谈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4.奥苏贝尔对学习迁移的研究和论述只注重具体知识地迁移,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迁移。
学习的实践经验表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迁移比具体知识内容所产生的迁移更普遍,意义更大。
三、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启示1.运用同化理论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有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记住大量具体繁杂的事实更为经济省力且便于应用。
从纵向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先学习那些概括性和包容性知识,再安排那些概括程度依次降低的知识,遵循“逐渐分化”的原则,便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使内容有效地得以缩减;从横向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潜在的共同特征和貌似相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不明显的区别,使学生抓住本质,从而牢固地把握新学习的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
意义学习理论是一个涉及到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
教育科学的领域。
它研究人类如何学习、为什么学习以及学习过程的不同特点。
在意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被认为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思考
过程,不仅包括表面的信息处理,还包括进一步的反思和消化。
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将其所学的知识与以往的知识结合起来,以增强其对新知识的理解。
这种类型的学习方式遵循着四种学习模式:体验学习、
反思观察、悟性思考和试验探究。
在其中每个模式中,学生通过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喜好来实现深度的学习。
在考虑意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性时,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
认知水平和元认知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而元认知则指一个人如何认识学习和其学习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的发展相关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以及其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分析。
意义学习理论通过硏究不同形式的学习如何成功包括记
忆训练,主动式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激发个人深层次的学习方式。
这有助于个人更好地理解其学习需求以及教育体系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意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个人应该渐进式地
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涉及记忆和分析能力。
同时,处理个人情感上的问题也要考虑到。
通过意义学习理论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在不同的学科
和学习过程中应用,可以使人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并充分发挥自己所掌握的技能。
最后,意义学习理论的理念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个人,从幼儿园、小学生到高中、大学生,再到职业人士和终身学习者。
通过采用这种视角看待和实践学习,我们可以实现更有效的个人和社会发展。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将学习的发生分成2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指学习者的内因。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小学教学的启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教育及心理学界都存在有意义学为一谈不的,不是同一个连续维度的对立的两极上,有,而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及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也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等几种不同的学习类型是完全对立, 而且不少学者都倾向于用单一的模式来解释本质上并不相些学习既具有机械学习的一些特性也具有意义学习的特性, 同的学习类型,往往将接受学习完全等同于机械学习,将发现学习等同于意义学习。
在当今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重新认识这几种学习而有些学习也同时具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某些特性。
同时,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类型,以期对我们的小学教学有所启示。
一、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有意义学习”的提出奥苏贝尔指出,在进行接受学习时,所学习的东西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传授的,学习者只需把所呈现出来的材料加以内化或组织,以便以后可以再现和利用即可。
而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在于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授予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习认知结构之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发现出来然后再进行学习的。
发现也就成为了进行学习的第一阶段,这可以说是与接受学习完全不同的过程,而发现之后,与接受学习的特点相近。
而意义学习的实质在于“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
所谓实质上的和非任意的联系,是指这些观念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特别有关的某一方面,如一个意象、一个已经有意义的符号、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相联系着。
”它有两个先决的条件: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要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并且要表现出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其次所要学习的材料对学习者来说是具有潜在意义的。
如果学习者学习时是任意地和逐字地来记忆所学知识并不理解其意义,那么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就是机械的,学习也就是机械的学习。
他认为这4种学习有完全不同的学习过程,不能将其混义的,4者存在着交叉。
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大家一听到奥苏贝尔就开始慌乱了,奥苏贝尔是个什么人物,看起来不明觉厉的内容,老师一讲似乎能听懂,但是细想或者自己再看的时候就觉得云里雾里的,今天我就告诉你,不用怕,因为你遇到了我,这就听我细细道来。
这个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主要以选择题以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我们跟奥苏贝尔的理论叫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其实在这里是有原因的,按照学习的性质以及形式来说,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第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觉得我们应该在老师引导之下对知识进行理解,强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强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是在对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进行的学习。
奥苏贝尔强调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和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们人为强加的,而是知识之间本就有的联系,这种实质性也是强调的两者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客观规律的。
比如我们学习等比数列的推导公式的时候我们就用之前学习过的等差数列推导公式进行学习,在这里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人为强加的,而是他们自身就具有内在实质的联系。
在奥苏贝尔的理论中有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点,就是我们常见的“先行组织者”,大家觉得这个词十分抽象,组织者听起来跟一个人似的,但是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在学习的时候的一种材料。
平时上课的时候我就直接告诉大家这就类似我们在真实课堂的中的导入部分,也就是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拿出一个和今天所学知识相关,但是比所授知识更具有概括性的在授课时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引导性的材料。
这种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陈述性“组织者”,这种材料与新知识产生一种上位关系,这种关系是中组织者要比所学新知识更加具有概括性。
另外一种叫做比较性“组织者”,也就是新旧知识之间能够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巫山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将学习的发生分成 2 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巫山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一、奥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贝尔(D.P.Ausubel)将学习的发生分成 2 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围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部条件是指学习者的因。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查的一个重点知识,其中的有意义学习一直高频的一个考点,特别是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其内涵又比较抽象,所以这个部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本文在此对进行解析,希望本文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学习的分类奥苏贝尔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概念,记乘法口诀表等。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例如:科学探究,走迷宫。
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例如:死记硬背,背古文,记乘法口诀表等。
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例如: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科学研究等。
将这两种不同的分类可以组合出四种学习: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所倡导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例如:我们学习单词family,其内在的含义是家庭的意思,这个含义并不是我们来赋予的,而是它本身就已经有的内在联系;但是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会读作伐木累,理解时我们并不会真的理解成为“伐木很累”我们知道并不是非字面的意思,它的含义是家庭。
这就是因为我们理解了单词family的意义,建立起了单词“family”与已有词语“家庭”的联系。
所以要想进行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奥苏贝尔将有意义的学习由简到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表征学习,也被称为符号学习、代表学习,是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巫山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将学习的发生分成 2 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影响了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核心思想是学习是有意义的,只有在存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领域知识的前提下,学习才会受益。
这篇文章将简要介绍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1.学习的本质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人类逐步建立和重构知识结构的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组织,构建出有意义的知识结构,从而使新知识更易于被接受和应用。
2.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有意义的学习是指通过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领域知识,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
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需要了解所要学习的领域,并建立一个相应的知识结构。
该知识结构可以是基于以往经验的长期记忆,也可以通过学习新信息来构建。
(2)有意义的接受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找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其现有的知识结构之中。
(3)重建知识结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对新信息的理解来重构他们的知识结构。
这种过程可以使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新信息,并且可以改变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
3.学习策略奥苏贝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该使用一些特定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学习。
这些策略包括:(1)组织信息:学习者应该使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领域知识来组织新的信息。
(2)深度处理:学习者应该尝试理解新信息的含义,而不是仅仅记住它的表面特征。
(3)发现重要性:学习者应该学会将新信息与其前景联系起来,并尝试找出其重要属性或领域关联。
(4)重复:通过重复学习,可以巩固并加深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5)反馈:学习者应该尝试从老师和同学等渠道获取反馈,并将其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
4.应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观点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观点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过程是类目化(概括化)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这种类目化的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或发展新的类目编码系统。
新知识学习的环节:①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对知识的评价。
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在奥苏贝尔看来,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主要适用于个体获取知识,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
它强调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
因此我们说,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认知取向的学习观。
知识的积累+个体情感态度的卷入=意义学习--罗杰斯眼中的意义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知识之外,学生还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成长。
这就是罗杰斯所提出的意义学习,他认为,学习不仅仅只涉及事实的累积、知识的增长,它应该还能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情感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能与个体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
教育心理学:有意义学习的理论
教育心理学:有意义学习的理论
勤思范老师:869417568
师教授一直担任教育硕士、专升本、研究生课程班的教育心理学授课教师,有雄厚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
授课风格集深刻和生动于一体,让学生们能够听的懂、记得住,达到教育心理学所独特要求的“举一反三”,授课过程中条理清晰而不显呆板,能够保证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当堂消化、当堂掌握,当堂运用。
课堂精彩纷呈,引领学生享受教育和心理的绝妙融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理论,集中分析了新知识是如何被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的。
奥苏贝尔认为,由于知识的概括水平的不同,认知结构是有一定层次性的。
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方式的不同,他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
1、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2、上位学习
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广泛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3、组合学习
当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是开展创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基础。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意义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知识,还可以促进
个人成长,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奥苏贝尔
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和理论,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奥苏贝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奥苏贝尔创立的一种学习方法和理论。
奥苏贝尔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习者的先有知识和经
验的基础上,通过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加有意
义和有效。
奥苏贝尔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策略,帮助学习者构建知
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首先,奥苏贝尔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学习不应该只是
被动接受信息,而应该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
通过探索、实践和互动,
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此外,奥苏贝尔理论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
学习不仅是个体的事情,
还涉及到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学习者可以分
享和借鉴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外,奥苏贝尔理论提倡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者在面
临问题和挑战的时候,可以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办法,从而提高问题解决
的能力和创造力。
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需要学习者不断地思考、实践和反思。
在实践中,学习者可以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和挑战;在反思中,学习者可以总结经验、得出结论,并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意义学习的理论11数教1班潘广源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概述: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
他认为,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简而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标准: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第一条标准,也就是“建立实质性联系”,其含义为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语言不同的话表达,其关系不变。
如学生掌握2×5=10,能确定2个5之和是10,这是表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观念(2个5之和是10)与2×5=10的新观念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
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学生也能通过机械地背诵乘法口诀而直到2×5=10,但并没在新旧观念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并无心理意义,只是一种“言语连锁”式的学习。
第二条标准是新旧知识的非人为(非任意)的联系,即这种关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
例如,九九表所代表的知识并不能被3岁幼儿所理解,但是他可以机械背诵,这时建立的联系是人为联系;学习英语单词“Thank you”,并不知道其构成及意义,仅以汉语类似发音“三克油”表记,通过读汉语而联想英文单词,就是人为联系,而真正理解“Thank you”的结构及含义,就是非人为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在获得数概念前的幼儿,凭借他们发展较快的机械记忆能力,可以将乘法九九表口诀背熟,倘若从中抽出一句问他们,他们将不知所云,这也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条件:机械学习借助的手段是认为任意附加的联系。
记忆术往往利用形象或其他媒介、线索将本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连接起来,达到对无意义材料或人们没有掌握意义材料的记忆。
奥苏贝尔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三个前提条件: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材料的逻辑意义是指学习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
不难理解,如果学习材料本身不具备逻辑意义,不表征任何实在的意义,如无意义音节等,那么它也不可能通过有意义学习来掌握。
需要指出的是,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知识。
例如"太阳每天从西边升起",从逻辑上讲它是可以表达特定意义的,但实际上太阳不会从西边升起。
一般而言,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的总结和概括,因此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所谓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在新知识与已有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性。
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而且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也存在适当观念的条件下(奥苏贝尔认为具备这两个条件时的新知识对于学习者而言是有潜在意义的知识),学习者是否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决定了他所进行的是否有意义学习,是否通过有意义学习使学习材料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际意义即获得心理意义。
缺乏有意义学习心向的学生,常常会面对有逻辑意义或潜在意义的材料也不会主动地寻求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而是机械地按字面的表述死记硬背。
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构成有意义学习的第三个条件来自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很重视认知结构在有意义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是影响学生知识学习的最重要因素。
认知结构对有意义学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新旧知识间的可辨别性以及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可利用性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存在可以与新知识发生意义联系的适当观念,这些观念对理解新知识的意义起着固定作用,即为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提供一个契合点,使新知识能固着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与认知结构中的其他有关的观念联系起来。
新旧知识间的可辨别性是指新学习的材料与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间的可分化程度,如果新旧知识之间差异很小,不能互相区别,那么新旧知识间就极易造成混淆,新知识就会被原有的知识取代或被简单地理解成原有知识,而失去它所内含的新意义。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指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是否明确无误的,是否已经巩固。
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意义模糊,似是而非,或者掌握得不熟练,它不仅不能为新学习的知识提供有力的固着点,而且会在新旧知识间造成混淆。
奥苏贝尔认为,只有同时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才有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新学习的材料的逻辑意义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潜在意义,最终使学习者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获得心理意义。
所谓心理意义是"一个或一组符号与认知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引起的",获得新知识的心理意义既是有意义学习的目的,也是它的结果。
由于学习者在年龄、生活环境、个人生活经验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个别差异,因此,同一新知识经有意义学习,在不同学习者头脑中所获得的心理意义是不尽相同的。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类型: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表征学习表征学习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代表什么。
表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的关系。
例如“狗”这个符号,对初生儿童是完全无意义的,在儿童多次同狗打交道的过程中,儿童的长辈或其他年长儿童多次指着狗(实物)说“狗”,儿童逐渐学会用“狗”(语音)代表他们实际见到的狗。
我们说“狗”这个声音符号对某个儿童来说获得了意义,也就是说,“狗”这个声音符号引起的认知内容和实际的狗所引起的认知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同为狗的表象。
2、概念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另一类较高级的形式叫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如果“三角形”这个符号对某个学习者来说,已经具有这种一般意义,那么它就成了一个概念,成了代表概念的名词。
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
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同化。
3、命题学习有意义学习的第三种类型是命题学习。
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表达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这个句子里的“北京”代表特殊城市,“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特殊对象的名称。
这个命题只陈述了一个具体事实。
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性陈述,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这里的“圆”、“直径”和“半径”可以代表任何圆及其直径和半径,这里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
在命题学习中也包含了表征学习。
如果学生对一个命题中的有关概念没有掌握,他就不可能理解这一命题。
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
当儿童有意义地学习命题时,所学习的句子与儿童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会建立起联系。
奥苏贝尔认为,新学的命题与学生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1)下位关系(类属学习)下位学习:派生类属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材料的力量。
下位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的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摄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
例如,儿童已知道“猫会爬树”,那么“邻居家的猫正在爬门前那棵树”这一新命题,就可以类属于已有的命题。
另一种下位关系是相关类属。
当新内容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命题,并使其精确化时,表现出来的就是相关类属,例如,儿童已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菱形是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来界定菱形。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予以限定,产生了“菱形”这一概念。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2)上位关系(总括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例如,儿童往往是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的。
(3)并列结合关系当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的新命题时,只是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具有一般吻合性时,新知识则可用原有知识进行类化成外推获得,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产生一种并列的组合,可能产生联合意义。
这种学习成为并列结合学习。
许多新命题和新概念的学习,都具有这类意义。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各门自然学科、数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学习的许多新概念,都可以作为组合学习的例子,例如,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这类关系的学习,虽然既不类属于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观念,也不能总括原有的观念,但它们之间仍然具有某些共同的关键特征。
根据这些共同特征,新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知识的关系是并列组合在一起的,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组合关系。
发现学习:奥苏贝尔对发现学习的解释有些与众不同。
他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换,因此,发现学习可以在前面提及的三种学习类型中发生。
这与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涵义是不同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要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的原理或规则,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除此之外,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还涉及其他三种学习类型:运用;问题解决;创造。
这三种学习是有层次的。
奥苏贝尔认为,“运用”是指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讲的“练习”。
“问题解决”是学生无法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新情境中去,学生必须通过一些策略,使一系列转换前后有序。
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是与问题解决办法有关的,但需经过多次转换,而非直接运用或练习所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