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走自己的路[1]
毛概答案分享,大二复习必备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及科学内涵。
必要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需要。
毛主席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事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
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毛概论文 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论述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论述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摘要:本文首先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事求是等哲学原理;然后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方面一一进行论述来分析中国社会发展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必要性,最终得出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这一科学论断。
关键词:哲学原理革命建设改革走自己的路一、哲学思考: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的确极其富有哲理含义。
世间事物千姿百态,但想要找到一模一样的事物是不可能的,这中间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这其实就体现了哲学界一个重要的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矛盾中;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不同的,具有特殊性。
在中国革命及建设的漫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向先进国家学习,如清朝时开展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通过借鉴与参考,我们的确取得了一些进步,使经济得以发展,国力进一步提高。
但是,国与国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每个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所面临的境遇也并非完全相同,这就是说,我们可以借鉴,但绝不能模仿与照抄,一味跟在别国之后去求生存,谋发展,并不是长久之法,也不是制胜之道。
我国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发展及其悠长与厚重,所遇到的阻碍也颇多,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同我国情况类似的国家不多,但即使相同,我们也不能直接“拿来”,而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寻求发展之道,这正是矛盾的特殊性的体现。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
中国革命及发展道路极其曲折,历经无数艰辛,例如清朝时先后进行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试图学习西方寻找救国存亡之法,但由于所处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客观条件存在的不利因素,这些变革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毛概习题册论述题答案
毛概习题册论述题答案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在中国是一个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是一个理论创新。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毛泽东同志提出这一命题,不仅是基于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深刻总结,而且有着一个极为深刻的背景,这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由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涵义:①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能够进入中国,并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青睐,不是偶然的。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从林则徐、魏源、龚自珍到洪秀全,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运用各种思想武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都没有能够解决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打开了中国救亡和发展的希望之门。
②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总是强调自己提供的不是教义,而是世界观、方法论和行动指南,理论要联系实际,而且是因为中国社会状况包括阶级矛盾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去研究解决。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①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概卷子最常出现的十二大题答案完整版(大题想全对,必看)
毛概卷子最常出现的十二大题答案完整版(大题想全对,必看)史上最震撼的《毛概卷子最常出现的十二大题答案》复习材料完整版!!你从未见过的珍贵考试资料!!Ps:亲!给好评,有送财富值哦! #^_^!!一、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p59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不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现成答案,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共产党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
邓小平总结了过去我们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实践是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直都是毛概卷子的重点)p69+147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是中国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改革者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根据当时特殊的具体的实际情况,据当时特殊的具体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并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并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观点做出的正确选择。
观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观点做出的正确选择。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中国革命转折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主题是中国革命转折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主题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
历史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这样的国情下是行不通的,如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借鉴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如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借鉴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效仿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效仿西方企图在中国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相结合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等这些改革或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于是,于是,在这样的特殊国情下,在这样的特殊国情下,中国的革命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的革命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的革命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中国的改革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的改革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在反对其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根本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命中国命运的走向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运的走向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结束过去,结束过去,结束过去,开启未来,开启未来,开启未来,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走上走上中国作为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日益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24/6/7
16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 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 俱进的前提和基础。 与时俱进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和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进 一步深化的表现。
2024/6/7
17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具体的实践环境和任务,分 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 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 线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时代特征。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 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 都是实事求是。
正是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有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实事求是又体现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
2024化 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条红 线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突破了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 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成果。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突破了对社会主 义的传统认识,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成果。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理论,是根据我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成果。
胡锦涛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思想,同样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成果。
2024/6/7
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走自己的路“三个代表”要求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郭志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在民主革命中,我们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成功之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我们创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之路;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前进之路。
体现在这三条正确道路中,具有共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走自己的路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从成立时起,就致力于探索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结合起来的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投降主义错误,把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这条正确道路的指引下,制定了建党、建军和建设根据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纠正了王明先“左”后右的错误路线,粉碎了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活动,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了十年内战,取得了八年抗战和三年多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根据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
如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速度快、发展稳、成效大。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样一场涉及六亿人口的大规模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中,不仅避免了通常出现的社会动荡、生产下降的情况,而且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稳定。
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创造了由带社会主义萌芽的生产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一条逐步变个体私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中国共产党探索的两条道路的名称和含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二、领导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三、两条道路探索的过程:1.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1)背景:①国内背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对共产党实行赶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走以大城市为目标地革命道路遭到失败。
②国际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经济得以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着一战后的相对稳定和繁荣时期。
(2)过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发支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中民城市的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决定改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结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4)走自己路的原因:①从党成立后领导的城市工人罢工斗争及在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的结果看,走“别人的路”是行不通的。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所决定的。
③大革命时期,在广大的农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中国的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5)取得成果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有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④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壮大。
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保障。
⑦国民党政权的腐朽。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背景:①国内背景:文革结束,国内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党和人民迫切希望改变国家经济落后的局面;思想理论界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外交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发展开辟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自考-最经常考的“毛、邓、三”名词解释
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试的名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三个代表".3.科学发展观.4.解放思想.5.实事求是.6.与时俱进.7.求真务实.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9.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0.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1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7.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8.和平赎买.19.国家资本主义.20.社会主义本质论断.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2.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和根本任务.23.小康社会.二、选择题型重点一一基本理论事实知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由毛泽东所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首次提出来的.2.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中国革命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至今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集中概括(科学内涵)是:"三个代表".5."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8.党的思想路线,简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为"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核心.9.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赋予"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思想内涵,成了一个包含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命题,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惧进求真务实等都是对其的时代精神的体现.12."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要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走自己的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13.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情况.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1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15.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16.中国近代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17.中国革命处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因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2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革命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还是掌握无产阶级手里,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的区别.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既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也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在世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带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色彩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经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7.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简答题):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纲领.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个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29.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30.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3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32.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由中国的特殊的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有着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和人民意愿等方面的因素和条件.33.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即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和党中央有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从原来设想先搞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即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起逐步过渡.3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5.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合作化道路,这是必由之路.3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政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师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一一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37.用和平赎买的方法,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司合营三个阶段.39.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和平方法.4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上,两个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事实: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震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41.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时候开始.42.毛泽东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第一次结合是指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提出"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4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占主体;二是共同富裕.45."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6.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起始阶段.简单地说,就是指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8.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4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看课本)51.邓小平的"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内容看课本)。
毛概8个问题
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和中国主义相结合)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
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的理论,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科学思想的结晶,而且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
这一切都是由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政治理论主观题
政治理论主观题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3.如何理解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6.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8.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其意义何在?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是什么?10.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11.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12.我们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13.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什么?14.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15.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自由和人权?16.为什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经济建设不动摇?17.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8.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学生答案: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答: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2. 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不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现成答案,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他同样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教训之一,是过去我们搬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其主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尽管这一体制为我国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这种较少有中国独创性、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
2012 年华南理工大学政治理论课主观题(作业)整理修改版
政治理论课主观题作业一、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答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 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互相关系 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不同的阶级阶层,党派和社会集团团结在自己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通常指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被压迫阶级推翻反动统治,被压迫民族推翻殖民统治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胜利 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的建设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力问题。
三大法宝相互联系 辩证统一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 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二、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答1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法。
2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不同类型的公有制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类型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3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关系到公有制发挥优越性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关于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是就所有制的性质而言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公有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二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关系到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容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为什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_百度知道
上述革命转变的理论,为民主革命胜利后,适时地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还远未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还没有也不可能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革命转变还完全停留在理论探索的阶段上。
第二,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方向,但是直到1948年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以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并未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而是处在长期准备的阶段上。中国革命是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胜利前进的。这一理论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酝酿,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和确立起来。中国共产党自一大起即把社会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的长时间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和前途问题的不断探索,提出了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思想。毛泽东在开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的斗争中,即提出了必须经过“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方能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的观点[3]。1937年5月,毛泽东在阐述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领导责任时,明确地提出了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他说:“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指出:我们的民主共和国,“按照社会经济条件,它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但是按照具体的政治条件,它应该是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盟的国家,而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它的前途虽仍有走上资本主义方向的可能,但是同时又有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的可能,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力争这后一个前途”[4]。同年12月在瓦窑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革命转变的思想。他认为:中国革命的现实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革命的转变,那是将来的事”,“何时转变,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的条件为标准,时间会要相当地长”。“不到具备了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应有的条件之时,不到转变对于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有利而不是不利之时,不应轻易谈转变。”[5]两年后,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为了建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社会制度,即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的前身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近百年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它的后身是社会主义的社会。”这是“历史必由之路”。[6]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和1940年1月连续发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论》两篇文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1945年4月中共七大进一步发挥、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并在全党确立了它的指导地位。
简析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简析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什么要走自己的路,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来看,证明了中国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同时也是顺应中国历史发展需要的,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是中国在不断学习摸索中总结出来的。
使世界各国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中国梦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关键词: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改革走自己的路目录1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 1 -1.1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基本国情的发展需要 ...................... - 1 -1.2坚持走自己的路满足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哲学思想 ...... - 1 -1.3坚持走自己的路是立于世界的中国所必须的 ...................... - 2 -1.4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在不断学习探索中积累的 .................. - 2 -2理论联系实际,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 - 2 -2.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 2 -2.2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教训来看,中国走自己的路是十分必要的 ........ - 3 -2.3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 - 3 -2.4坚持实事求是 ................................................ - 3 -3结论................................................... - 4 -就中国近代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发展来看,我国所经历和走过的路与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一样。
从反帝反封建到全国军民同仇敌忾抗日救国,建立一个政权独立、民族统一的国家,再到现如今的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在无产阶级英明领导下摸索着走过了中国富强最艰辛的阶段。
探索中国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原因
《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原因》摘要: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来说,中国社会发展坚持走自己道路有一下几点原因:1.社会的特殊性: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这一条是根本原因。
2.社会阶层力量:工人阶级先于资产阶级产生,力量强大,资产阶级由于所处社会性质的复杂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3.社会经济分布:由于社会性质的复杂,导致中国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存在,再加上统治力量多存在于农村,农村反动力量薄弱。
所以便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且中国革命的根本是农民革命,主要解决的是农民土地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科学理论体系,三个代表。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
最后老师留的研究课题作业是论述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我从图书馆借来基本有关中国近代发展历史方面的书,又参考了本学期发的教科书,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总结一些关于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像是人与人之间都是不一样的,适合一个人的学习方法或者创业方法而不一定适合另一个人,即使是两个人相似度很高,都会有外界的不定的影响因素。
所以,别人的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结合当时中国处于的具体环境里,中国十分有必要结合自己国情开辟出一条特殊道路,借鉴了课本和其他资料,以下是我的具体分析:首先,结合当时具体国情,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大国,就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正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
这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的历史要求,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要求,是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的主题,也是最重大、最根本的问题,之所以要这样看问题,这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马克思列宁没有给出我们答案。
在革命胜利后,关于新中国建设应走什么道路问题,马克思列宁也没有给出符合我们实际国情的答案和建议,。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
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
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毛概课后1-7章上半学期习题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注:斜体+划线+黄色底纹是去年考过的,基本上是大题,还有多选第一章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P7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成功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新事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认真学习领会这方面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续写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1我们党在近百年的斗争中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在近代中国,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探索和顽强抗争,诸多主义、主张和方案曾轮番登场,但都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才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资料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人们甚为关注的改革任务之一。
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日报》27日刊发的《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文章,对此作了旗帜鲜明的回答: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是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确立起来的,是我们党和人民尊重国情、尊重历史的正确选择。
多年来,西方有些人出于不良用心,不时对我国政治体制指手画脚,巴不得中国也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模式,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鼎立的那一套。
而其实,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民意。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都取决于本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本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选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正是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意志和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几十年来中国坚持走这条道路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证明:我们走这条道路不但符合我国国情,而且是一条富民强国之路,是一条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改革正未有穷期。
我们将继续沿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就定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理直气壮坚持自己的特色。
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有力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1979年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1984年10月,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2](P225)至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
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是中国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改革者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根据当时特殊的具体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观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观点做出的正确选择。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
中国革命转折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主题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
历史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这样的国情下是行不通的,如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借鉴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效仿西方企图在中国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相结合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等这些改革或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于是,在这样的特殊国情下,中国的革命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的改革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在反对其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命运的走向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结束过去,开启未来,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走上中国作为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日益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实事求是,走中国式的道路,这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的历史要求,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要求,是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的主题,也是最重大、最根本的问题。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教训来看,中国走自己的路也是十分必要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但均遭到挫折,而后失败。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本国实际,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并没有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采用的也是“斯大林”模式,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过度强调财产的公有化。
这些都严重偏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违反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并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从此走上了中国人自己探索的一条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32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至397983亿元,增长达108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事业迅速创新,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今日的巨大成就证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迅速崛起的梦想才会在持续的发展中得到实现。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走上此条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
就个人观点而言,走上此条道路可能还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有关。
无可否认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勇于探索、勇于追求、永不泄气的精神,特别是在危难关头,这种精神体现得尤为突出。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屈原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孙中山“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等等,这些都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探索追求精神。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国人民把这种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另外中国人还拥有一种骄傲、独立、不愿受制于人的观念,这种观念在另一层面上促使了中国人走上自己探索的路。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应该自己的路,而且必须走自己的路。
唯有如此,中国才能在纷乱复杂的当代国际关系中立稳脚跟,中华民族才能长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