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础种类
[教材]柱础种类
细读柱础的演变历程柱础,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
古人对柱础十分重视,因为柱础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是木架结构房屋柱子必不可少的构件。
在木架结构的传统建筑中,柱础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用础石隔潮,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潮湿腐烂,便在柱脚上添加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作用;二是将柱子承受的力通过柱础传递到基座上去,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传统建筑中的柱础《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伏岑掘,兔丝死。
” “柱础”一词最早便来源于此。
古代的建筑中,最早的柱子应该是直接种于地下,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后来便将一块大石头置于柱脚的部位,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减轻柱身承受力。
后来,人们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湿腐烂,于是便将石块提升到地面上,以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
人们将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在柱与础之间一般会放置“踬”,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湿气,并且方便损坏时抽换。
我们通称的“柱础”包括了“础”和“踬”两者。
柱础产生之初,重点在其实用性上,但随着其发展成熟,柱础逐渐形成了柱子的收头,使单调平直的柱身产生视觉上的变化,从而使柱础兼具实用功能和装饰效果。
因此,发展到后来,即使是石柱上也会安装柱础。
发展到这一时期,柱础的装饰作用已经超越了功能上的需求。
如同中国传统建筑一样,柱础也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演变。
就材料而言,早期虽然也有以横纹的木块为材料者,但是为了坚固耐用并能隔断湿气,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柱础大多以石制为主。
石制柱础的应用甚早,安阳殷墟出土的石础,可能是现今所见最早的柱础,础上已有动人的雕刻,刻下部抱膝的人像装饰,础背有槽,侧有卯,可见是将柱脚插于础石之上。
据战国策记载:“智作攻赵襄子,襄子之晋阳,谓张孟谈曰:…吾城郭完,仓廪实,铜少耐何?‟孟谈曰:…臣闻董安于之治晋阳,公之室皆以黄铜为柱础,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
‟”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的柱础已经出现了铜踬。
中国古建筑柱础种类
中国古建筑柱础种类
覆盆式柱础:像一个倒扣着的脸盆,因此称为覆盆式。
覆斗式柱础:形似一个倒扣的斗,因此被称为覆斗式。
鼓式柱础:因形似一个大鼓而得名。
基座式柱础:也称为须弥座式柱础,源自古印度,原本是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来演变成建筑台基的一种形式。
复合式柱础:工匠们将多种柱础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柱础样式,被称为“复合式柱础”。
梯形柱础:立面为梯形的柱础。
花瓶式柱础:将柱础的形状雕制成花瓶形。
如意形柱础:将柱础的平面做成如意形状。
联办柱础:两个柱础相联,并且是由一块石料制成。
柱墩石简介
柱墩石,也称为柱础石、柱顶石或磉盘,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石制构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木结构的柱子,并将柱子的重量分散到更大的地面面积上,以减少地面沉降并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此外,柱墩石还具有防潮的功能,因为它能将柱子与地面隔离开来,避免因潮湿而导致柱脚腐烂。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柱墩石不仅是实用的构件,同时也是展示雕刻艺术的载体。
它们常常被雕刻成各种形状和图案,如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鼓形、莲花形、大花瓶形、灯笼形、六锤形、须弥形等。
这些形状和装饰不仅体现了工匠的技术水平,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
雕刻内容可能包括传统的吉祥图案、神话故事、花卉植物、龙凤等象征性图案,以及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
柱墩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帝王宫殿、宗教寺庙到普通民居,几乎所有的木结构建筑都需要使用到柱墩石。
随着时间的推移,柱墩石的设计和装饰也越来越精美,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柱式名词解释 -回复
柱式名词解释-回复
柱式是一种建筑结构形式,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
柱式主要由柱子、柱头和柱础组成,其中柱子是主体部分,支撑着建筑的重量;柱头位于柱子顶部,通常装饰有雕刻或造型;柱础则是柱子底部的承重部分,通常也具有装饰性。
在古典建筑中,柱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这三种柱式各有其特点和用途,多立克柱式简洁有力,常用于神庙等庄重场合;爱奥尼柱式优雅秀美,常用作宫殿或公共建筑的装饰;科林斯柱式华丽繁复,主要用于装饰性的建筑元素。
柱式不仅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也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古建筑构件柱础
古建筑构件——柱础柱础是中国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名称起源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
墨子书中记载:「山云蒸,柱础润」。
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曰磩,六曰磉,今谓之石碇」。
而在本省则称之为「柱仔珠」、「石珠」、「柱珠」等。
最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
后来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溼腐烂,因此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
在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而在础与柱子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溼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
但我们一般所通称的「柱础」即包括以上两者。
历史沿革柱础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在柱下铺垫卵石,不露明;二、让础石上升到地面来,成为整个立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三、在础石上再安装柱座,础石周围加以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先秦时期大多用卵石做柱础。
秦代已有方达1.4米整石巨柱础。
到了汉代柱础有类似覆盆式,也有反斗式,但样式极为简朴。
至六朝佛教大昌艺术上增加了新动力,覆盆式已普遍,又有了人物、狮兽、莲瓣样式的柱础。
从大同出土的北魏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中的柱础看,当时石雕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其雕刻手法一改秦汉粗犷的风格,显现的是精美细致、玲珑清新。
唐代雕有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行。
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营造法式》中这样写道:“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
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中国古建筑4---柱
中国古建筑4---柱1.柱础2.柱础的式样:南北朝出现了较多的莲花瓣形柱础;唐宋大多是覆盆式;元代是素础;明清官式柱础多为鼓镜式;3.鼓镜和鼓蹬4.莲花瓣形柱础5.覆盆式6.风云、刻狮、如意、浮雕花草、瓜楞纹、圆雕人物、花瓶式等柱础7.檐柱:位于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
8.金柱:位于檐柱以内,除了处于建筑纵轴线以外的所有柱子。
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
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
9.重檐金柱:用于重檐建筑的金柱,采用一木做成,其下半段为金柱,上半段支承上层檐,故称重檐金柱。
10.雷公柱:用于庑殿建筑屋脊两端太平梁之上,用于支顶脊桁挑出部分的柱子;用于攒尖建筑斗尖部位的悬空柱。
11.山柱:位于建筑物两端山墙部位的中柱。
12.童柱:下端立于梁、枋之上,功用与檐柱、金柱相同的短柱。
13.角柱14.瓜柱蜀柱:即瓜柱,宋代称蜀柱。
15.连廊柱16. 通柱:为于二层楼房中贯通上下层的柱子,用一木做成。
17.挑金悬饰柱:把交金瓜柱解放出来,成为装饰性很强的构件。
18.穿堂:工字殿前后殿之间的连接部分,又称柱廊。
19.下檐柱:在二层或多层楼房中,最下面的一层的檐柱。
20.假檐柱:假檐柱是专用于转角房的外转交两侧,转间房的外转角两侧开间(即转角进深)大于其余两开间,为解决开间过大而附加的檐柱。
假檐柱的高度比一般檐柱要高垫板一份、檩碗一份外施假梁头。
如用代梁头,则其高度与其他各檐柱同。
21.里金柱:即围金柱,参见“金柱条”。
22.平台海墁下桐柱:用于三滴水楼房,支承平台(平座)部分的桐柱。
23.擎檐柱:立于建筑物台明(或平座)四角,用于支顶四偶角梁的方柱。
24.垂莲柱:用于垂花门的垂柱,倒悬于垂花门麻叶抱头梁下,端头有莲花等雕饰,故得名。
225.重檐角金柱:用于转角部位的角金柱。
26.封廊柱:位于楼阁建筑平座之上,用于支承挑出深远的檐椽端头的方形木柱,与擎檐柱作用相似,柱头间通常有横枋及折柱花板雀替等构件相连,柱间有栏杆,栏杆内为走廊。
柱础的名词解释
柱础的名词解释柱础,亦称为基础柱、支撑柱或者承重柱,是建筑结构中起到支撑和承载作用的柱子。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桥梁、塔楼以及其他结构工程中。
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柱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上部构件提供稳定的支撑,并将荷载传导到地基中。
柱础通常由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制成。
它的形式可以是方形、矩形、圆形或者多边形,取决于设计需求和结构要求。
柱础的尺寸、形状和材料取决于建筑物的高度、重量以及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
柱础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中。
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通过柱础分散到地基土壤中,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础还通过承受地震和风力等外部力量来保护建筑物免受破坏。
它不仅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外部力量,还需要适当的排水系统来防止水分积聚和地基沉降。
另外,柱础还可以分为浅层基础和深层基础。
浅层基础通常适用于地基较为坚实的场地,如岩石或者坚实土壤,它的施工相对简单和经济。
而深层基础适用于地基较为松软或者沉降较大的场地,它需要进行深层挖掘和灌注,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础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建筑物的类型、功能、使用寿命、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等。
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柱础符合相关建筑标准和规范,并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和力量。
除了一般的柱础,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柱础,如桩基础、悬臂柱以及预应力柱。
桩基础适用于较为松软的土壤或者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情况,它通过桩的埋入来增加柱础的稳定性。
悬臂柱是一种悬挑在地面上的柱子,它通常用于柱周较小的建筑物,如露天剧场、篮球场等。
预应力柱是通过施加预先拉应力来增强柱础的强度,在振动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性能。
综上所述,柱础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支撑和承载作用。
它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需求和地基条件,并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范。
柱础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柱础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物的需求,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古建筑柱础石的演变与分期特点
古建筑柱础石的演变与分期特点几千年来,木结构古建筑始终以这样一种建筑模式出现:“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这种建筑模式上的每一组,甚至每一个构件;它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的多样性,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活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风格和特点。
柱础石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构件,具有“起源早,数量多,形式广,价值高”的特点。
正确认识和区别柱础石的时代造型与雕饰艺术,对于研究、继承历史遗留的传统艺术和技术成就,有效地保护文物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柱础石的起源与形成柱础石,宋代称柱础,清代称柱顶石。
它是放置在古建筑柱子底下的石制构件。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梁柱系统是主要承重骨架,所以历代建筑都讲究基础的制作。
一般情况下基础是由柱础、磉墩、灰土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从早期建筑柱子的基础构成谈起,有助于认识柱础石的起源与形成。
古建筑墙基结构示意图半坡时期较晚的方型建筑,柱子基础构造的处理,已经有所改进,柱子基坑回填上采取质地细密的浅色泥土,这种做法接近三合土,黄土中似乎掺有石灰质材料,加水搅拌,干燥凝结后有较大强度。
这样的处理,对于柱子底部的防潮和加固有了一定改善。
另外一种做法是在柱子基坑回填土中掺入“骨料”,“骨料”成分有“红烧土”渣、碎骨片、粗陶片。
这种掺加颗粒骨料的做法,既能增强柱脚的固性,又能使原始木构扎结点接近刚接。
在半坡遗址的柱子底洞还发现,柱子底部垫有10厘米厚的粘土上层,柱脚侧部斜置两块扁砾石,回填土上部35厘米高的一段,分六层夯实,夯土层上还保留有夯筑痕迹。
这种夯土分层夯筑的做法,优点在于,比一次回填压实,更能提高柱子基础的密实程度。
在这以后,柱子底部同样作加固处理:垫一层黑褐色或褐色粘土夯实,粘土中有的加陶片,有的加石片,应当认为这是暗柱础做法的开始。
庙底沟301, 302号基址的中心柱己设置扁形的砾石柱础,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原始社会的居民因为支柱下沉而力求使柱子底部坚硬的想法,已经产生并且付诸实践,客观上也符合加大地基承压面减少压应力的科学道理。
浅谈石雕柱础的形式分类和作用
浅谈石雕柱础的形式分类和作用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石雕柱础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在建筑设计中,石雕柱础作为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可以发挥着不同的形式分类及作用,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石雕柱础是指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它通常由石材制成,常常被用于建筑物的地基和石柱的基础部分。
石雕柱础不仅具有承重和稳定建筑的作用,同时也是建筑物的重要装饰元素之一。
在建筑学中,石雕柱础按照其形式分类,主要有椎形柱础、抱鼓柱础、斜面柱础、多级柱础和组合式柱础等几种形式。
椎形柱础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形式为上小下大的倒梯形,它的上表面是正方形或六棱形,承托主体的柱子,将其向下承受的力量转化为立向载荷和水平面上的反力,从而稳定建筑物。
抱鼓柱础则是横向上比较突出,其下部有一个球形突出部分,像个鼓,是明清建筑中常见的形式,它的石雕部分通常有浅浮雕的感觉,给人以视觉美感的享受。
斜面柱础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形式,其底部呈斜面倾斜,它的形式可以有矩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多种类型,推测其用途是针对地面起伏而设计的。
有时候它也可以有一些浅浮雕的运用,从而在视觉上增加一些层次感。
多级柱础则是由几个形状相似的柱础组成,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与上面的柱子相连接,稳定“台座”,从而形成更加稳固的支撑结构。
组合式柱础则是将多种不同形态的柱础进行组合构建而成,不同形态的柱础由建筑师在设计时通过巧妙的组合安排营造出整体上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每种石雕柱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及作用。
例如椎形柱础稳定性好,抱鼓柱础则更好看,斜面柱础适应性更强,多级柱础支持能力更强,而组合式柱础则更具艺术性。
对于专业人员而言,在建筑设计中选用不同的石雕柱础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风格和功能,其次需要考虑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之,在建筑设计中,石雕柱础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既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元素,能够增强建筑物的装饰效果。
正确选用合适的石雕柱础,既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又可以提高其美感和艺术性。
【营造学堂】中国古建筑之精髓丨柱子篇
【营造学堂】中国古建筑之精髓丨柱子篇柱子是垂直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是构成建筑的最主要构件之一在中国木建筑中,横梁直柱,柱阵列负责承托梁架结构及其他部分的重量。
古代柱子多为木造,亦有石柱。
为防水、防潮,在主柱与地基间,建有柱础,并在木柱的柱础之上,垫以石櫍。
柱子的分类截面形状圆柱、抹角柱、方柱、梅花柱、雕龙柱等不同的柱式。
平顺县吾乐文庙方柱(木质)昔阳县北掌城寿圣寺大殿抹角柱(石质)柱子的分类材质木柱、石柱、砖柱等平顺县东庄观音堂明代石柱砖柱柱子的分类功能、位置檐柱平顺广武二仙庙正殿檐柱檐柱称廊柱,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也叫外柱。
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坐的建筑,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
金柱平顺广武二仙庙正殿金柱金柱也称老檐柱,在檐柱以内,中线以外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
进深较大的房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内金柱之分。
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中柱河曲罗圈堡真武庙正殿(中柱)中柱也称脊柱,在建筑物纵向定位轴线的中线上支撑屋脊的柱子。
瓜柱平顺鹞坡龙王庙北配殿金瓜柱瓜柱立于大梁上用来支承上面梁架的短柱,称为瓜柱,蜀柱平顺县吾乐文庙脊瓜柱蜀柱又称脊瓜柱、侏儒柱,在屋脊部位的三架梁上,用来支撑脊檩的短柱,也叫“脊瓜柱或脊童柱”。
驼峰河曲县罗圈堡村真武庙正殿柁橔宋式建筑名词,系用在两层梁之间的垫块,配合斗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起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
在清式建筑中,驼峰则称之为“柁橔”,其高度小于直径,当高度大于直径时,则称为“瓜柱”。
柱础平顺县白石岩村龙王庙柱础柱础俗又称磉盘,或柱础石。
古代为使落地屋柱不受潮,在柱脚下添了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
同时,又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
垂柱平顺县南掌村关帝阁垂柱垂柱上端功用与檐柱相同,用于垂花门或牌楼门的四角上,下部悬空,端头上常有莲花雕饰,故常称垂莲柱。
柱櫍黎城县小寨冀南银行旧址二进院东厢房柱櫍柱櫍或称柱珠,它是柱身与柱础过渡部分,因为柱子多为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
巴中传统民居柱础说略
116印象IMPRESSION巴中传统民居柱础说略图文丨彭从凯选自《绮罗文艺》2016年第3期THE PLINTH OF BAZHONG'S TRADITIONAL DWELLINGS古人称国家倚重之臣为柱臣,称对国家极为重要的地域或人物为柱国。
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柱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柱下的垫基石,被称为柱础。
柱础者,柱下之基础也。
据宋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法式看详》诸作异名目记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chǔ),二曰礩(zhì),三曰磶(xì),四曰踬(zhì),五曰磩(zhú),六曰磉(sǎng ),今谓之石碇。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民国四年版)中,这六种称谓均被注解为“柱下石也”。
柱础在川东北地区民间又叫磉礅。
磉者,柱下石也。
礅者,石之可踞者。
直白地说,磉礅就是“柱子底下的大石礅子”。
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其等级、形制、式样、内容等丰富多彩,难以尽述,本文仅以巴中地区民居柱础为主要对象,以蠡测海,简而述之。
1.柱础的功能柱础是柱子的重要附属构件之一,其雏形起源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时期,距今至少有五至七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建筑发展历史过程中,根据柱础的功能,人们不断探索、总结、完善了它的地位和形制,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柱下铺垫卵石,不露明(以仰韶、河姆渡遗址为代表)。
第二阶段,让础石上升到地面来,成为117整个立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以河南安阳小屯殷墟为代表)。
第三阶段,在础石周围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但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如木材易受潮、易腐朽、易受白蚁侵蛀等。
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属亚热带湿润地区(我国亚热带面积大,情况复杂,又可划入亚热带秦巴区),水量充沛,氤氲湿气,更胜于他处,木结构建筑的缺陷也就尤为突出,柱础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这些缺陷的。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1、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
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
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
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
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它最早可能出现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
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忍冬草形象(或说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罗马人将希腊多利克柱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为塔斯干柱式,同时又采取爱奥尼亚柱式的涡卷与科林斯柱式的芼茛叶,结合而成为混合式柱式。
1罗马多立克柱式(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3罗马科林斯柱式(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福建古建筑柱础艺术
福建古建筑柱础艺术作者:杨静来源:《艺苑》2012年第02期【摘要】作为传统木构建筑中独具特色的结构构件,柱础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成为结构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构件。
柱础是石刻艺术与木构建筑体系的天然结合点,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其中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
建筑规划者根据建筑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人文环境、主人的喜好和审美情趣而使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柱础艺术特点。
【关键词】建筑艺术;福建古建筑;础柱柱础是中国古代建筑石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
柱也,建筑的支撑;础也,承托立柱的基础。
柱础就是木构架建筑中立柱下面为加大受力面积而增加的石质基础,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它可起到起平、隔潮、保护柱子不往下移动或下沉,加强柱基的承压力的特殊作用。
柱础作为传统木构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建筑纯粹的结构构件,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并成为结构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构件。
柱础是石刻艺术与木构建筑体系的天然结合点,它犹如一扇亮丽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其中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
建筑规划者根据建筑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人文环境、主人的喜好和审美情趣而使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柱础艺术特点。
一、柱础的种类福建地处中国东南,依山面海,各地区降水量,湿气差别较大。
对木构架建筑而言,潮湿容易使木材腐蚀,因此地面以上的柱础高度有着明显的差异。
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柱础越来越具有装饰性与审美性。
精心雕刻反过来衬托出建筑的精美。
柱础早期分为两种,一种是埋于基面以下的,为了承受柱的荷载,防止柱子下沉;一种是基面以上的,是为了隔绝地面的水汽,防止柱脚受潮腐蚀,起了一个保护作用。
早期的柱础大多数为未经雕琢的天然卵石,它们质地坚实,有的埋在基面下,有的暴露在基面以上,也有的为铜铁块、石块或火烧土。
铜铁柱础大部分是器物碎片组成的,由于在所有材质当中,铜铁柱础的原料昂贵,制作流程繁琐而且要求技术高,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传播和发展,因而比较少。
巴中传统民居柱础说略
巴中传统民居柱础说略作者:彭从凯来源:《现代艺术》2017年第02期古人称国家倚重之臣为柱臣,称对国家极为重要的地域或人物为柱国。
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柱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柱下的垫基石,被称为柱础。
柱础者,柱下之基础也。
据宋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法式看详》诸作异名目记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chǔ),二曰礩(zhì),三曰磶(xì),四曰踬(zhì),五曰磩(zhú),六曰磉(sǎng ),今谓之石碇。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民国四年版)中,这六种称谓均被注解为“柱下石也”。
柱础在川东北地区民间又叫磉礅。
磉者,柱下石也。
礅者,石之可踞者。
直白地说,磉礅就是“柱子底下的大石礅子”。
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其等级、形制、式样、内容等丰富多彩,难以尽述,本文仅以巴中地区民居柱础为主要对象,以蠡测海,简而述之。
1.柱础的功能柱础是柱子的重要附属构件之一,其雏形起源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时期,距今至少有五至七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建筑发展历史过程中,根据柱础的功能,人们不断探索、总结、完善了它的地位和形制,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柱下铺垫卵石,不露明(以仰韶、河姆渡遗址为代表)。
第二阶段,让础石上升到地面来,成为整个立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以河南安阳小屯殷墟为代表)。
第三阶段,在础石周围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但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如木材易受潮、易腐朽、易受白蚁侵蛀等。
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属亚热带湿润地区(我国亚热带面积大,情况复杂,又可划入亚热带秦巴区),水量充沛,氤氲湿气,更胜于他处,木结构建筑的缺陷也就尤为突出,柱础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这些缺陷的。
从柱础发展的历史看成,其主要功能有二。
古代建筑之柱、柱础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中国古建筑构件——柱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一切骨干木构件均称为大木。
如柱、梁、坊、斗拱、檩、椽等。
而负责制作组合、安装这些大木构件的专业称作大木作。
柱柱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
一、柱的分类(一)、按柱的外形分有直柱、梭柱之别。
直柱即无卷杀的柱,此外还有人像柱、束竹柱等(二)、按柱的断面形式分中国古代建筑中大多使用圆柱。
此外尚有方柱、八角柱、凹棱柱等断面形式。
(三)、按柱所在位置及功用不同分类按柱所处位置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
具体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檐柱位于建筑最外围的柱柱叫檐柱。
其主要功能为承载屋檐部分的重量。
2、金柱位于檐柱以内的柱子,除顺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的柱以外,都叫金柱。
金柱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围金柱之分。
相邻檐柱的金柱称外围金柱(又叫“老檐柱”)在外围金柱以内的金柱称里围金柱。
若一座建筑中没有用里围金柱,则外围金柱即简称金柱。
金柱承受屋檐部分以上的屋面重量。
在重檐建筑中,金柱上端向上延伸,直达上层屋檐,并承受上层屋檐重量,这样的金柱叫重檐金柱。
3、中柱位于顺着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的柱叫中柱。
中柱直接支撑脊檩,将建筑物进深方向的梁架分为两段。
中柱常用在门庑建筑中,而殿堂建筑一般不用,以扩大室内空间。
4、山柱位于建筑物两山的中柱叫山柱。
山柱常用于硬山或悬山建筑的山面。
在门庑建筑或民居中常可看到。
5、童柱下端落在横梁(如桃间梁、桃间顺梁、趴梁上),上端象檐柱或金柱一样乘托梁坊的柱叫童柱。
因其下端不落地,所以柱均比较性。
这类柱常见与重檐或多重檐建筑中。
6、角柱凡位于建筑物的转角处,承托不同角度的梁坊的柱叫角柱。
角柱按其位置不同,又有角檐柱、角金柱、重檐角金柱、角童柱之分。
7、雷公柱雷公柱有两种,一种是庑殿建筑正脊两端用于支撑向外挑出的脊桁的短柱子叫雷公柱,另一种用于园攒尖或多角攒尖建筑中的保顶中心下方,用由戗支撑的短柱子也角雷公柱。
柱建筑物中用来承托上部重量的杆体。
柱础的介绍
柱础的介绍柱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结构,它是支撑柱子的一种基座。
柱础的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使建筑物能够稳定地承受荷载并分散到地基中。
下面将从柱础的类型、设计要点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柱础进行介绍。
一、柱础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地基条件,柱础可以分为单柱础、组合柱础、连续柱础和扩底柱础等几种类型。
1. 单柱础单柱础是指每根柱子对应一个独立的柱础,适用于独立柱子较少或者要求柱子位置灵活的建筑结构。
单柱础的设计要点是根据柱子的荷载大小、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柱础的尺寸和深度。
2. 组合柱础组合柱础是将多根柱子的荷载通过一个共同的柱础来传递到地基中,适用于柱子位置固定、荷载大小相近的建筑结构。
组合柱础的设计要点是确定柱子的位置和荷载大小,然后根据荷载大小和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柱础的尺寸和深度。
3. 连续柱础连续柱础是将多根柱子的荷载通过连续的柱础来传递到地基中,适用于柱子位置固定、荷载大小相差较大的建筑结构。
连续柱础的设计要点是根据柱子的荷载大小和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柱础的尺寸和深度,同时要考虑连续柱础的刚度和变形性能。
4. 扩底柱础扩底柱础是在柱础底部扩大底面积,增加柱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扩底柱础适用于地基土承载能力较低或者柱子荷载较大的情况。
扩底柱础的设计要点是根据柱子的荷载大小和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扩底柱础的底面积和深度。
二、柱础的设计要点柱础的设计要点包括确定柱础的尺寸、深度和钢筋配筋等。
1. 尺寸设计柱础的尺寸设计要根据柱子的荷载大小、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地下水位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柱础的底面积要足够大,以保证柱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深度设计柱础的深度设计要根据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地下水位等因素来确定。
柱础的深度一般要深入到较为坚实的地层,以保证柱础的稳定性。
3. 钢筋配筋柱础的钢筋配筋要根据柱子的荷载大小和柱础的尺寸来确定。
钢筋要布置在柱础的底面和侧面,并且要满足钢筋的受力要求,以保证柱础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解读】柱础
【解读】柱础柱础是古代建筑构件一种,俗又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一、柱础的形制柱础的形制,可大致分为一、覆盆式;二、覆斗式;三、鼓式;四、基座式;五、复合式(四种形式的组合)一、覆盆式覆盆式:整体形制有如一个倒扣在地上的盆,下口大,上口小,根据其上是否有雕刻装饰,又分为素面和雕饰两种。
二、覆斗式覆斗式:像一个倒扣在地上的“斗”。
斗是古代屋顶建筑中一个重要的构件,与栱合成为斗栱。
覆斗式柱础中有一种形制特别的几型柱础,它是在覆斗式的基础上,通过雕刻使柱础成为一种具有四条腿的“几”,并在几的每条腿和两腿之间雕刻植物、动物。
三、鼓式整个柱础形如一只大鼓,鼓身上多满布雕饰四、基座式基座式:较为常见的一种柱础形制,多用须弥座,座的上下有枋,中段为收缩进去的束腰,整体造型端庄。
五、复合式以上四种形式的组合。
这一形制的柱础应用广泛。
二、柱础的纹饰柱础的纹饰有很多种,下面来看看不同的纹饰植物花草纹饰动物图案纹饰其它纹饰柱础虽因机能上的需求而产生,但当其发展成熟后,也逐渐形成了柱子的收头,使单调平直的柱身,产生视觉上之变化,兼具有装饰之功能。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石柱也运用了柱础做为装饰,所以其在装饰上的作用已大于机能上之需求。
柱础石的出现要比柱晚大约五千年左右。
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安阳出土的殷商时期房屋遗址发掘的天然卵石“当系我国最古础石之遗例”。
安阳殷商房屋遗址距今也不过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本文转载自微信订阅号《哲匠之家古代》经过本号编辑修改公众平台声明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凡没有标明原创的都来自于网络,供佛教建筑爱好者参考。
转载时都会注明来源、给出引用链接,但网上资料经常信息不全,难免缺失原作者信息,如有商榷请后台联系。
三种柱式及分析
希腊三种古典柱式及分析
(1)多洛克柱式
多洛克柱式通常无柱础,直接放在基座上,柱高约为柱径的四到六倍。
柱身明显向上收缩,稍有微肿,柱表面有20个棱角凹槽。
柱头借助于弧曲线脚从柱头垫石过渡到柱身。
它雄伟,粗壮,象征着男性粗犷,刚毅,率直的性格。
(2)爱奥尼克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比多立克柱式轻巧,雅致,象征女性,柱身24道凹槽,柱高约为柱径的八到九倍。
柱身收分不太明显,始于基座向上三分之
一高处。
柱础放在方形垫石上,由被凹圆曲线所分开的两个圆形线脚组成。
柱头特点是卷涡,柱顶是带有混枭线脚,其下有时饰以忍冬叶的柱头颈,使柱子和柱头显得更加优美典雅。
(3)科林斯柱式
科林斯柱式比爱奥尼克柱式更加纤巧,比例也更细长,柱身刻有24道凹槽,用一个饰有美丽毛茛叶的倒钟形花篮代替柱顶的卷涡。
科林斯柱式亭亭玉立,极为优雅,富有女性温柔之美。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柱础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柱础柱础,清代称之为柱顶石,俗名又叫做磉盘,或柱础石。
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是中国建筑的基本构建之一。
柱础的功能1、将柱身集中的荷载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2、既可防潮,且高出地面,可免柱脚腐蚀或碰损3、装饰作用柱础形制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营造法式》中这样写道:“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
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柱础的雕饰柱础的雕饰,宋《营造法式》也有说明:“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宝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
或于花纹之间,间以龙、凤、狮兽以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
雕刻手法上善于把高浮雕,浅浮雕、透雕与圆雕相结合。
到了明清,柱础的形制和雕饰更加丰富,制作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
柱础的式样莲瓣柱础是柱础中非常漂亮的一种,也就是在柱础的表面饰有莲花,莲花有仰莲形式,也有仰俯莲形式,以仰莲形式居多。
莲饱满,雕制精细,精美者不输于殿堂弥座上的莲瓣雕刻。
鼓镜又称古镜,是柱础突出于地面的露明部分,平面呈圆形或方形,以便与柱子衔接,四面加工成混线线脚,明代以后的北方建筑柱础大多使用这种形式。
鼓蹬柱础的上端成鼓形石墩,其弧形的侧面上,有时还浅浅地雕刻有花草纹样,这样的鼓形石墩称之为鼓蹬”,它多出现于气候潮温地区的建筑中。
鼓蹬凸出于地面的露明部分,一般高度在柱径的十分之七左右,也有高者能达到一个柱径,有的甚至达一个半柱径,但就比较少见了。
覆盆式柱础柱础呈盘状隆起,就像是倒扣的盆子,所以称为“覆盆”。
覆盆式柱础多与莲花型纹合用,称作覆盆莲花或莲花覆盆。
还有一种素覆盆,即不在柱础上不施雕饰,在宋代属于低等的柱础形式。
云凤柱础是在柱础表面雕刻有云朵和飞凤形象,凤在云中展翅飞舞,形象飘逸,而有华美之风。
论石柱础(三)
论石柱础(三)如此繁多的柱础艺术,如何恰当的加以运用便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根据建筑性质的不同,柱础造型种类大不一样:有的有很多种;有的却只用简单的一两种。
如传统民居中露明的柱础,不是用圆形覆盆础,就是用方形饰纹础;而祠堂内的柱础形式就多达十几种。
但当你身临其境时,并不因民居中的柱础形式单一而感到单调;也不因宗祠中各异的柱础而觉得繁杂。
民居是一个温馨的空间,统一的柱础形式反而更易创造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
而祠堂是宗法礼制的象征,按照空间性质的不同柱础进行不同的艺术加工,形成了一个从前到后的序列,从而使宗法礼制的气氛一步步得到加强。
下面就安徽泾县桃花潭镇的“中华第一祠”进行柱础序列分析(见下表):“中华第一祠”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宗祠,主体部分前后三进,共五个天井。
由门厅、享堂和寝楼组成,外加一座边屋。
共有224根立柱。
从上表可以得知:这二百多个柱础加工成了12种各异的基本造型(纹饰内容不算),总的来说分成方、圆两大类。
方础随石制方柱,主要位于中轴线上的三个天井四周,共20根;另外边屋和看不见的房间内的柱础,为了省工,也用方形;其余则全用圆柱础。
这主要是从适用上考虑。
除去边屋和房间内两种柱础之外,还有10种形式各异的柱础。
由门厅、享堂和寝楼从前到后,这10种排列分别如下:四角雕花方柱础——圆形覆盆础(祠堂正门处)——八面雕花圆柱础——四面雕花方柱础——香炉方座抹角方覆盆础——八面饰纹圆柱础——八角瓜棱饰纹础——圆形覆盆础(屏风处)——抹角方覆盆础——抹角方鼓础——圆鼓础——圆形覆盆础(神龛前柱)。
从这个排列顺序可以看出:门厅部分精致华丽的柱础体现了这座宗祠精美,反映了该祠的钱势;享堂部分的柱础高雅庄重,以雄伟的气势反映其族规的森严;而后进寝楼是祖宗享用香火的地方,柱础丰满富实的形态出现,当然是有望香火不断,世代享用之意。
这种按空间性质的不同,用形式各异的柱础排列成一个柱础序列的做法,有效地提高了宗祠建筑的地位,也加强了它的礼制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读柱础的演变历程
柱础,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
古人对柱础十分重视,因为柱础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是木架结构房屋柱子必不可少的构件。
在木架结构的传统建筑中,柱础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用础石隔潮,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潮湿腐烂,便在柱脚上添加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作用;二是将柱子承受的力通过柱础传递到基座上去,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传统建筑中的柱础
《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伏岑掘,兔丝死。
” “柱础”一词最早便来源于此。
古代的建筑中,最早的柱子应该是直接种于地下,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后来便将一块大石头置于柱脚的部位,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减轻柱身承受力。
后来,人们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湿腐烂,于是便将石块提升到地面上,以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
人们将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在柱与础之间一般会放置“踬”,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湿气,并且方便损坏时抽换。
我们通称的“柱础”包括了“础”和“踬”两者。
柱础产生之初,重点在其实用性上,但随着其发展成熟,柱础逐渐形成了柱子的收头,使单调平直的柱身产生视觉上的变化,从而使柱础兼具实用功能和装饰效果。
因此,发展到后来,即使是石柱上也会安装柱础。
发展到这一时期,柱础的装饰作用已经超越了功能上的需求。
如同中国传统建筑一样,柱础也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演变。
就材料而言,早期虽然也有以横纹的木块为材料者,但是为了坚固耐用并能隔断湿气,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柱础大多以石制为主。
石制柱础的应用甚早,安阳殷墟出土的石础,可能是现今所见最早的柱础,础上已有动人的雕刻,刻下部抱膝的人像装饰,础背有槽,侧有卯,可见是将柱脚插于础石之上。
据战国策记载:“智作攻赵襄子,襄子之晋阳,谓张孟谈曰:…吾城郭完,仓廪实,铜少耐何?‟孟谈曰:…臣闻董安于之治晋阳,公之室皆以黄铜为柱础,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
‟”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的柱础已经出现了铜踬。
北魏司马金龙柱础
实物发掘于大同城东南7公里处石家寨村西的司马金龙墓。
藏有大量北魏时期的石棺床、石雕柱础及木板漆画。
此造型为石棺床东侧的石雕柱础,造型优美,雕工精细,内容类似云冈而更生动、细致。
是北魏早期建筑元素的集中体现。
东汉后佛教传入我国,庙堂建筑逐渐兴起,佛教的装饰艺术对后世的柱础雕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莲瓣的装饰,被广泛地运用于柱础。
古代的莲瓣柱础多作覆盆式的铺地莲花,其莲瓣较为写实且富变化。
这种类似佛教“莲花座”的古式覆盆莲花造形,在佛光寺的大殿前可以
得到印证。
到了汉朝,石柱铜踬已完全为石础所取代。
在汉代的石刻画像上可以看到,当时柱础的式样有类似栌斗倒置的形式,也有作多层及类似覆盆的样式;其上凋有细密的花纹,而其凋刻的
手法则类似于宋代的“减地平鈒”的线刻表现。
汉末
六朝之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建筑与佛教艺术已开始融合并发扬光大。
佛教装饰艺术对往后柱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佛教中的莲瓣装饰被广泛地运用于柱础。
古代的莲瓣柱础多作覆盆式的铺地莲花,其莲瓣较为写实且富变化。
依壁画及石刻上所见,唐代的柱础仍然以覆盆莲花式的为主,但莲瓣较六朝初期的略为肥短。
这是跟唐朝时期的审美观念有很大关系的。
宋朝柱础的式样变化多端,雕刻较之前纤细,但仍以莲花瓣覆盆式为主要的通行式样。
由于宋代有“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间朱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的规定,所以,这一时期柱础雕刻发展则开始着重在宫室及寺庙方面。
到了宋代,柱础的装饰向多样化发展。
在《营造法式》中,对柱础的纹饰记载有:海石榴花、牡丹花、宝相花、铺地莲花、仰覆莲花、蕙草、龙凤纹、狮兽纹等等,这些纹饰有明显佛教影响痕迹。
在《营造法式》第三卷中,对柱础的形式、比例及装饰手法更有详细的说明:“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若造覆盆,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如仰覆莲花,其高加覆盆一倍,如素平及覆盆,用减地平鈒,压地隐起华,剔地起突,亦有施减地平鈒及压地隐起莲瓣上者。
至元朝,受统治者的民族性格影响。
元代的柱础,如同它的梁构、斗拱,粗壮而不修边幅。
特点是多为不加雕饰的素覆盆式素平柱础。
素覆盆式上端隆起较低,则周边呈圆弧形
渐收起,呈“扁形圆盆”状。
明清则在元的基础上,以简化、单纯的形式稍作雕饰,但图案则崇尚简朴。
清朝的柱础变化最为频繁,经过了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变化。
清代早期的形式以圆柱形、圆鼓形及上宽下窄、肩部凸出的变体圆鼓形为主,表面施以简单的花纹或线条等浅浮凋的装饰,显得朴素澹雅。
中期的柱础,其形式则有变化,外形较早期的为高。
道光之后,圆鼓形的柱础已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下手部已有明显的内缩形式,整个造形显得细高秀挺。
晚期的柱础,形式变化丰富,有扁圆形、莲瓣形、方形等。
综上所述,柱础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朴到华丽,然后又回归简朴的过程。
此外,柱础的“侧脚”也是中国柱式中非常强调的构件。
“侧脚”的作用在于使柱头微向建筑内侧倾斜。
从整个建筑物的几何稳定性分析,如果垂直于地面的柱是相互平行关系,则柱与水平梁联接后组成的结构体系,在发生微小移动时,这种运动可以一直继续下去,是几何可变体系。
柱的侧脚使得各柱之间不再相互平行而形成虚铰,使整个建筑物达到几何稳定,产生沉稳的美感。
斑驳沧桑释柱础--西龙头唐王庙
长子县石哲乡西龙头村的唐王庙是祭祀李世民的,重建于清乾隆年间。
三元堂柱础石雕艺术
三元堂柱础石雕1
三元堂柱础石雕2
三元堂柱础石雕3
位于利川市忠路镇木坝河的三元堂,距利川城西南32公里,是一座木石结构殿堂式道观建筑,始建于公元1352年,先存主体乃清光绪27年所扩建。
整个道观三进,依山势成阶梯式摆布。
建筑总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
该建筑布局巧妙,红墙黑瓦,飞檐斗拱,巍峨壮观。
尤其是矗立于殿内上下左右的数座柱础,形状各异,造型别致,颇具特色。
或阴刻,或阳刻,或镂空,或浮雕等等。
工艺精湛,令人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柱础是我国古建筑中用以支柱头的基石。
从殷墟遗址中发现的柱础推算,我国使用柱础已有六千多年历史。
随着时代演变,生产力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柱础石雕艺术也在不断升华中走向完美。
三元堂柱础石雕艺术,是土家族人根据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其他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智慧与文明的象征。
这些枉础石雕取材广泛,大体可分为花、山水、图腾、鸟兽和历史故事、神话、戏曲等,其风格既细腻又粗犷,既雅典又生动,既朴实又浪漫,既庄重又诙谐。
三元堂柱石雕艺术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瑰宝,在国内实属罕见,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是研究土家族古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八瓣彩蓝式柱础
八瓣彩蓝蟾式
八角果盒式柱础
方凳式
汉白玉
莲花墩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