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缚 。由于企业 内部组 织简便 灵活 , 各部 门 、 环节之 各 间 交 流顺 畅 , 息 传 递 速 度较 快 , 以随 时根 据 市 信 可 场 的需 要 和变化 迅 速做 出技术创 新决 策 。 () 新效率 高 。中小 企业技 术创 新 的选 项往往 2创
从 企业 实 际出发 , 量力 而行 , 力 于 开发 见 效快 、 致 容 易成 功 的项 目, 济效益 比较显 著 。同时 , 经 在设备革 新过程中 , 中小企 业 的设 备往 往小 型居 多 , 小 型 而
后 产权 清 晰 , 企 分 开 , 有 较 彻 底 的 经 营 决策 自 政 具 主 权 ,没 有 来 自行 政 机 构 的 干 预 和行 政 部 门 的束
决 定 上述 这 些 产 品特 征 的是 企 业 技术 创 新 能 力 的
大小 。当 中小企 业 面 临 的竞 争 对 手 是大 企业 时 , 相 比之 下会有 许多 不利 因素 。例如 , 资金 短缺 、 技术力
近 年来 , 术 创新 被 提 到 了前 所 未有 的重 要地 技 位 。国家 提 出要 构建 国家创 新体 系 , 把企 业 作 为 自 主 创新 的主体 , 强 自主创 新 能力 建设 。 中小企 业 加 是 经 济生 活 中最 有 活力 的一 部 分 , 是一 个 国家技 更 术 创新 体系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它不 仅创 造 了大 量 的 就 业 机会 和技 术 创新 成 果 , 而且 已经 成 为推 动 国 民 经 济 发展 的重 要 力 量 。 因此 , 入 研 究 中小 企 业 的 深 技术 创新 具有 一定 的理 论意 义和 现实 意义 。
设备 的技术 改装 改造相对 容易 , 费小 , 本较低 。 浪 成
() 新速度 相对较快 。 3 创 中小企 业资金 相对较 少 , 科 研 力 量相 对 薄 弱 , 备 有 限 , 设 这就 决 定 了它 在 技

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战略

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战略

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战略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领域中,创新和突破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创新科技产业也进一步加快了步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制定适当的战略,已成为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挑战。

一:提高科技创新的投入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拥有自己的创新研究机构外,许多小型和中型企业基本上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科技研发。

因此,政府应该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

鼓励政府、大企业和科研院所与中小型企业开展合作,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提高小微企业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

同时,专门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来支持具有重大科技创新潜力的初创企业。

二:发展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经济已然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利用数字技术和高速互联网连接的便利性,互联网企业不断涌现出来,不断创新和更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了更多用户的需求。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比如,互联网金融科技服务、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发展前景。

数字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企业的需要,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升级。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升级,拓宽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强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石,同时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于科技人才的引进和留用力度,打造有吸引力的科技创新环境。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自身的努力和支持,也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技术创新规划的制定过程以及相应的措施。

二、技术创新规划的制定过程1. 现状分析首先,需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包括对已有技术资源的评估、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以及市场需求的分析等。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确定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和方向。

2. 目标设定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技术创新的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行,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例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研发能力等。

3. 策略选择根据目标的设定,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策略。

常见的技术创新策略包括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引进创新等。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策略。

4. 资源配置确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等。

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实施技术创新计划。

5. 实施措施根据目标和策略的确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

包括研发计划、人员培训、技术引进、合作火伴选择等。

确保技术创新计划能够按照预期顺利进行。

三、技术创新措施的具体内容1. 加强研发能力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

可以建立研发团队,引进高级人材,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等。

同时,加强对研发过程的管理,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2. 技术引进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可以与国内外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进行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同时,加强对技术引进项目的管理,确保技术的有效运用。

3. 开展创新项目鼓励员工提出创新项目,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可以建立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员工的创新项目。

同时,建立创新评价机制,对创新项目进行评估和奖励。

4. 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可以建立研发中心、创新实验室等,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和设施。

同时,加强对技术创新平台的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引言概述:技术创新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制定合理的规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一、明确技术创新目标1.1 确定长期目标:明确企业或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长期发展目标,例如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1.2 制定中期目标:根据长期目标,制定中期目标,例如在特定领域取得技术领先地位或实现某项关键技术的突破。

1.3 设定短期目标:将中期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短期目标,例如每年提升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人才培养等。

二、加强技术研发能力2.1 建立创新研发团队:组建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吸引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建立创新研发的核心力量。

2.2 加大研发投入:增加研发预算,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工作,鼓励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技术创新的回报率。

三、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3.1 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技术创新提供市场支撑。

3.2 支持创新型企业:鼓励和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创业环境,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机会。

3.3 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4.1 建立国际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建立国际创新网络,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4.2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关,推动技术创新的跨国合作。

4.3 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国际合作,提高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科技竞争,推动技术创新的国际化发展。

五、完善技术创新评估与激励机制5.1 建立科技评估体系:建立科技评估体系,全面评估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效益,为技术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创新战略及措施

技术创新战略及措施

技术创新战略及措施.txt
技术创新战略及措施
概述
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技术创新战略及相关措施,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而采取的针对技术领域的战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技术创新战略:
1. 不断迭代改进:通过持续的小规模改进来优化现有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2. 科研与开发合作:与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在共享资源和知识的基础上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

3. 平台技术发展:构建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为不同产品和应用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持。

4. 外部创新采购:通过收购或合作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填补自身技术短板。

5. 开放式创新: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开放式创新,共同开发新技术和产品。

技术创新措施
为了有效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持和推动技术创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创新措施:
1. 技术研发投入:增加研发预算,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技术创新活动。

2. 人才培养与引进:培养和引进技术专家,建立强大的技术团队。

3. 知识管理和保护: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保护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4. 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和接受失败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

5. 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对技术创新作出贡献的员工和团队。

结论
技术创新战略和措施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支持和推动技术创新。

通过不断创新,企业可以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

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

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战略选择(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新的趋势预示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

一是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

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不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不少国家都处在相近的起点上。

后发国家完全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带动整体科技竞争力的跃升。

三是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

核能、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以及正在兴起的纳米技术都是源于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

科学理论越来越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四是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全球化环境下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日益普遍。

但是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家间竞争的本质只是改变了竞争形式也就是通过对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占有更加尖锐地表现出来。

总之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

(二)科学技术的竞争已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焦点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转变以及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

一是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

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

二是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资源。

如果说过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用暴力掠夺殖民地资源那么今天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利用技术手段控制国际资源及其流向。

目前对空间、海洋和生物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

三是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媒体。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美欧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种传媒的控制在传播西方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甚至以此影响他国重大决策。

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分析

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分析

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分析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议题。

科技和创新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还影响到国家的国防和国家安全。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自己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希望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和经济大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自2016年《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中国开始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众多政策和战略相继出台,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创新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中长期”规划。

中国政府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强调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在实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策保障。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创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这些政策包括: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体系、优化创新环境等。

(三)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鼓励企业创新,推动技术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四)加强科技教育。

中国政府正在加强对科技教育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大众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政策分析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基础上,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了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力度,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力。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

(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战略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技术创新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在创新的浪潮中,企业面临着如何选择和应用技术,以及如何平衡管理成本和创新收益等问题。

本文从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如何选择技术创新策略等方面分析技术创新对企业的意义和影响以及企业如何正确应对。

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技术创新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开拓市场、增加产品差异化,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研究开发出来的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和市场占有率。

例如,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企业的技术创新前沿与竞争优势更强,品牌价值也相应提高。

其次,技术创新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和生产效率。

通过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可以实现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例如,智能化制造、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升整体效益。

另外,技术创新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提升也有积极的影响。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智能化的发展,企业需要重新定位和培养员工的能力和技能,使得员工具备和适应最新的技术和系统。

同时,企业也会借此机会提升用人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选择技术创新策略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会有长期的支出和回报,因此企业如何准确把握技术创新,如何选择技术创新策略,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战略来合理制定。

首先,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之前先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确定自身的经营策略、面向的市场和目标客户,并根据这些要素来制定技术创新的战略和规划。

一方面,企业需要规划自己的技术路径,在技术变化快速的现在,选择与自身经营发展战略相关联的技术创新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另一方面,也要慎重考虑技术创新过程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如技术过于新颖、适用范围过窄等问题。

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科技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标志和重要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企业则是科技创新的产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主体。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那么,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究竟是什么呢?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先解释科技创新为何如此重要。

科技创新,简单来说就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给产业带来了变革和更新。

这其中包括不断更新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也包括着不断更新的生产设备和器材。

科技创新使得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加高效和强大的生产力,而且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要求。

科技创新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支撑。

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产生的价值和贡献十分明显,故许多国家已将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在现代经济增长模式中,高新技术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发展优势。

高新技术企业是以高科技为基础开展产业经营,致力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以此来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科技创新、投融资、市场和人才等方面。

这些因素整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涵盖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网络和技术维护等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高新技术企业得以更快更稳地成长和发展。

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仍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本的孪生问题:既要有足够的资本去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又需要以高质量、高效益、高品质的发展为导向,才能够有效地吸引资本支持。

三、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策略选择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面,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果敢的策略选择。

那么,科技创新战略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策略选择有哪些呢?1.加强创新研发和技术创新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中,需要有更加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新的发展阶段以及战略选择

新的发展阶段以及战略选择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风险?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我们需要怎样考虑?从79年到03年,中国经济持续了24年的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是9.4%,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增长平台明显的回落了。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98年对我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98年到03年我们的GDP增长率是8%,经济增长的平台明显回落了。

到03年经济增长又回升到9.1%,因此我们说现在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

去年我们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达到108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然,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可能还不止1000美元。

按照世行的计算方法,我们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接近3000美元。

但是按汇率计算,我们人均GDP还是1080美元,这也说明我们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从社会结构来看,是传统的以农业社会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向现代工业社会阶段加速转型,这个转型过程正在发生。

从体制改革上来看,我们也同样处在一个转变过程当中。

如果说前20多年,也就是02年十六大召开以前,我们还处在中国经济体制的一个初创阶段,那么从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完善阶段。

从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来看,新的阶段显示出很多新的特征,我们分别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人民生活等几个方面来看这些新的特征:第一,工业化进入了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应该说,工业化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们三次产业结构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明显下降,从78年的18.1%下降到去年的14.6%;二、三产业在GDP增加值的比重明显上升,二产从78年的18.2%上升到去年的52.3%,三产从23.7%上升到33.1%,接近10个百分点。

另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从最近两年来看,重工业增长明显加快。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重工业的比重是下降的,为什么呢?政府调整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应地加快了以消费品为主导的轻工业发展。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有效推动技术创新,我们制定了本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旨在明确技术创新的目标、方向和具体措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持续创新和竞争优势。

二、技术创新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客户需求。

2. 提升生产效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3. 开发新产品:加强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市场调研,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增加产品线,拓展市场份额。

4. 探索新技术应用:关注行业前沿技术,积极探索新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中的应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三、技术创新方向1. 智能制造: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绿色技术:开发环保型产品,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3. 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更智能、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4. 新材料应用:探索新型材料的应用,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四、技术创新措施1. 加强研发投入:增加研发团队人员和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提高研发效率。

2. 建立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基地,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和设施,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技术创新的回报和竞争优势。

4. 加强合作与交流:与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共享资源和经验。

5. 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6. 鼓励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成果给予奖励和认可,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五、技术创新评估与监控1. 建立技术创新评估体系:制定技术创新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评估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效果。

科技自主创新战略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科技自主创新战略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科 技革命 浪潮所 带来 的强烈 冲击 ,
面 对我 国科学技术 的落后 以及经济 恢 复和经济建设 对科 学技术所提 出 的迫切需 求 ,中国共产 党人把发展 科学技术提上了重要的议事 日程 。 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第一代 中央 领导集体提 出了 “ 自力更生为主 , 争
分的观点。从此 , 国科技领域开始 我 了“ 拨乱反正”我 国的科技事业又迎 , 来一个新的春天 。一方面 , 邓小平认
为 ,中国要 真正 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
作与交流 , 把自主创新和必要 的引进
有机结合。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正
式 将科技 自主创 新确定 为 2 世 纪 1 的国家发展战略 ,既是对新世纪世
林 ,就必须把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 , 坚持不懈地 提高我国科技 自主研发
能力。另一方面 , 邓小平也强调 , 独立

个基本方针。
脉相承 又与 时俱 进 的思想体 系 , 以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 民为核心 的三代 中央领导集体都 为这一 思想 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第 二 阶 段 : 自力 更 生 为 主 , 引 进 技 术 要 善 于 创 新
“ 文革 ” 束后 , 结 邓小 平作 为科
进一步指 出:我们在学 习国外先进 “
技术 时,当然不能跟着 别人亦步亦
计 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 在现代 化
建设 中的作 用。1 7 9 8年 3月 , 在 他 全 国科学大会上重 申科 学技术是生 产力 、知识分子是 工人 阶级的一部
趋 ,或者一味依赖外 国的现成技术 ,
而 必 须进 行 我 们 自己 的探 索和创 造。” 出, 指 要加强科技领域 的国际合
技事业 的领路人和 改革开放 的总设

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和市场应用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企业需要选择不同的战略来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基础研究阶段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其目标是对一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在这个阶段,企业通常会与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基础研究项目。

在选择战略时,企业应注重培养科研人员,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科研项目的稳定投入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率。

应用研究阶段是将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科技成果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可用的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技术转化路径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常见的技术转化路径包括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并购等。

在选择战略时,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技术转化路径,并加强与产学研合作,提高应用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产品开发阶段是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可销售的产品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工作,以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

在选择战略时,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和市场导向,加强产品研发团队的建设,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品质。

市场应用阶段是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实现商业化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进行市场开拓、品牌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工作,以确保产品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并实现销售增长。

在选择战略时,企业应注重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和销售策略,加强与客户和供应链伙伴的合作,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在技术创新的发展中,企业还需关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企业应注重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加强与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推动其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一、加强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创新为驱动。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战略选择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创新能力,注重研发投入和创新机制的建设。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培育人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为了培养更多高端人才,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同时,还应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

培育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的重要一环。

三、加强国际合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可以共享和共同发展创新成果,加速技术进步。

同时,国际合作还可以促进市场开拓和产品出口,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在战略选择中,加强国际合作必不可少。

四、优化政策环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来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金投入和企业发展。

此外,还要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程序,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只有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高新技术产业才能蓬勃发展。

五、加强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风险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战略选择中需要加强风险投资的力度。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和个人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同时,还要加强风险投资的引导和监管,确保投资的有效运作。

六、注重产业协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协同。

政府应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与战略选择

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与战略选择

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与战略选择引言当谈及国家竞争力时,科技创新无疑成为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紧密联系,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将探讨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战略选择,帮助国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可以被视为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引进、发现和应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生产效率、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还会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以下是一些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

提高生产效率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方式,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例如,现代化的制造业采用了机器人和智能技术,使得生产速度和精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产品。

提高生产效率对国家竞争力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使得国家能够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更高的质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推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科技创新可以刺激各个行业的发展并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这不仅促进了就业增长,还刺激了投资和消费。

在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还可以帮助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例如,有些国家通过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和创新来发展高端技术产业,从而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科技创新领导者。

提升国际地位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地位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力,从而塑造自己的国际形象。

科技创新也有助于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升级。

通过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减少对他国的依赖。

因此,科技创新在提升国家国际地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了解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战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科技创新驱动因素。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鼓励创新的法律、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科技创新。

科技企业创新与发展策略

科技企业创新与发展策略

科技企业创新与发展策略当今时代,科技企业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创新和发展策略,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实现持续发展。

一、提高研发能力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研发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因此,科技企业应该注重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首先,在研发过程中,科技企业应该加强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

其次,科技企业应该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

最后,科技企业应该加强与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

二、加速产业化进程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产业化进程的推动。

因此,科技企业应该注重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和销售。

首先,在基础研究阶段,科技企业应该考虑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景,积极寻找适合产业化的技术领域。

其次,在研发过程中,科技企业应该注重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可行性,并与实际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最后,在产品推向市场后,科技企业应该注重市场营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销售体系和服务体系,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积极采取并购策略与传统的企业相比,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更加激烈。

因此,科技企业应该积极采取并购策略,从而快速扩大其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

首先,在并购过程中,科技企业应该注重交易结构和谈判策略,确保所并购的企业与自身的业务、技术、价值观等相符。

其次,在并购完成后,科技企业应该注重整合所并购企业的业务和组织结构,实现协同效应和资源共享。

最后,在整合完成后,科技企业应该注重安排人才和业务的合理分配,以建立起更加合理的企业管理体系。

四、注重多元发展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单一业务或领域的发展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科技企业应该注重多元发展,通过多元化的战略来拓展市场和资源。

首先,在多元化战略方面,科技企业应该注重资源整合和市场联动,使得不同业务之间形成有机的协同效应。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加强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制定并实施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原则: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多方合作。

三、规划内容1. 制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长期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2.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材,提高科研机构的研究能力。

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与产业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提高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创新。

5.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

四、措施和计划1.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增加政府对科研的资金支持,提高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比例。

2.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材:加大对科研人材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优秀人材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4. 鼓励企业创新:赋予企业在研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保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6. 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联合研究,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五、预期效果和评估指标1.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实施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创新产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学术界则有争议。

本文为林毅夫教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发展阶段和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含义,经济学界和科技界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经济学界所谓技术创新,是指一个生产者在下一期生产中所采用的技术比这一期生产的技术好,效率高,这个“新”技术不必是最新的发明。

在科技界里则习惯地把创新和发明等同起来。

发明是从无到有,是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有知识存量的一个增量贡献。

但在经济学里则把发明和创新分开,创新侧重已经发明出来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是和一个生产者现在实际采用的技术比较,而不是和世界总体的技术水平做比较。

最发达国家各个产业所采用技术在世界各国的相同产业中通常处于最先进的水平,既然如此,发达国家在下一期生产时要采用比现在更好的技术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新发明。

关于发明,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上的发明,投入非常巨大。

像IBM每年的研发投入是50多亿美元,摩托罗拉40多亿美元,因特尔30多亿美元,朗讯40多亿美元。

而且风险非常高:一般在最前沿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一百个立项,到最后大约只有五个取得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在十个申请专利的技术中,大约只有一、二个具有商业价值。

也就是说,在一百个研发项目中,最后只有一、二个项目,对企业的投入有了回报,对整体的经济发展作了贡献。

如果只看这个最后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研发项目,它有专利的保护,可以拥有全世界的市场,其它国家的企业要用这项新技术必须付专利费,这项技术研发投资的回报率会相当高。

但是如果把那99项失败也算是取得这一项成功的必要成本,那么,在最前沿技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想要靠自己的研发取得新技术,在最前沿的技术上和发达国家竞争,成功和失败的概率,顶多和发达国家一样。

但是,发展中国家如何筹措那么巨大的资金投入?根据一些研究,即使是买专利,成本一般只要这项专利技术研发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引进的必然是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可以避免自主研发所可能遭遇的99%的失败。

所以,发展中国家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取得技术创新,成本会远低于发达国家自己发明技术的成本。

这样,发展中国家发明专利的数量虽然比发达国家少,但是技术创新的速度却可以比发达国家快得多。

二、引进技术并非永远落后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发达国家处于技术前沿,因而必须自己研发新技术,否则就没有技术创新。

发达国家必须在资本密集度很高的产业采用资本密集的技术来生产,这对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也是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

因为在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中,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资金相对便宜,劳动力相对昂贵。

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整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也就是每个劳动者所拥有的资本的量。

必须创造更多的剩余,实现最高的积累。

一个经济如何才能在每一期生产当中创造最多的剩余,实现最高的积累?关键在于每一期生产都充分利用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

处于中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就应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是进入到一些资本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劳动力使用比较多的产业区段。

以信息产业为例,一般可以分成四个区段:研发、核心芯片生产、零部件和组装。

研发是资本和技术最密集的区段,像IMB每年的投入达50多亿美元,这是资本投入最密集的区段;核心芯片的生产,一条8英寸芯片的生产线投资要13亿美元,等于100亿人民币,12亿英寸芯片的生产线,一条的投资要200亿人民币,这也是资本比较密集的区段;零部件和组装则是劳动力密集的区段。

作为一个资金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像传统的纺织业、家电产业,或者是进入到新产业里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区段,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所在。

既然这些产业或区段合乎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国外市场中就有最大的竞争力,可以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最高的利润,获得最大的剩余。

如果反其道而行,一开始就想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在哪个产业、哪种技术上有优势,就直接动员力量来发展这样的产业和技术,是否能够更快的赶上发达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政府的行政主导力量很强,有能力动员许多资源来发展一些在全世界最尖端的产业、技术。

但是,这样的产业即使用国家的动员力量把它建立起来,因为我们的资金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资金成本要高,最尖端的产业又是资金最密集的,其生产中最重要的成本就是资金的成本,因此,这样的产业在竞争的市场当中,要是没有国家的持续的保护和补贴是不能生存的。

以我国的实际经验来说明,劳动力多、素质高、价格便宜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或是高科技产业里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

若两者都发挥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因为资本相对多,回报率相对低,愿意把剩余积累起来作为投资的积极性就低,所以,储蓄率相对低。

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的积累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20%左右,而比较好地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的东亚经济的积累率可以达到40%左右。

由于按比较优势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积累率高于按比较优势发展的发达国家的积累率将近一倍,所以,发展中国家现在每个劳动力可以使用的资本的量的水平虽然比较低,但是,决定长期趋势的是增长率,而不是起点时的存量。

所以,二十、三十年以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和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距就能大量缩小,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也就可以趋近。

三、引进技术是否也需要有自主研发?发展中国家以引进技术为主,取得技术创新,可以加速经济增长,不等于说发展中国家可以不必从事新技术的研发。

首先在国防安全方面,有些技术绝对必要,没有这些技术,就没有国防安全。

这里须注意的是,这些技术的范围要把握得很好,比如说汽车产业,过去认为是国防产业,现在的共识则认为是民用产业;像通讯,过去认为攸关国防安全,现在则更多的是作为民用产业。

除了国防产业之外,还有一些产业也必须靠自己来研发新技术。

发达国家在每个产业上的技术创新都必须靠自主的研发,是因为每个产业的技术在全世界的生产链当中都属最先进的。

因为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经退出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传统产业,我们现在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很可能没有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在同一产业上有优势,并继续生产,我们就成了全世界这个产业的领头羊了,这样的产业要技术进步,就只有靠我们自己的技术研发。

最后,即使有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在同一个产业上有比较优势,我们可以靠引进技术来取得技术创新,也并不是简单的拿来就能够运用,引进来的技术必须经过改进、消化、吸收以后,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所以,即使靠引进,也必须保持一个研发队伍。

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如果在现阶段以引进技术为主,我国还能维持多少年的快速增长?何时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一般说来,理论分析只能指出某项政策的影响是正是负,但无法决定其效果的大小、实现效果时间的长短。

对于这类问题的回答,只能从实证经验中推测出来。

日本是以引进技术为主而实现了赶上发达国家的一个典型,最近,日本东京的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关志雄博士将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日本上世纪50年代末、上世纪60年代初的水平作了对比,发现两者非常接近。

日本大量靠引进技术、消化、改进,经济取得快速增长,从1960年算起,用了28年的时间,到1988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

当然,日圆的汇率从上世纪60年代初的400日圆对一美元,升值为120日元左右对一美元,也是日本人均收入赶上美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也走和日本同样的发展道路,固然不能乐观地认为,跟日本一样也只要再用28年的时间,我们的人均收入就能赶上美国,但是即使达到美国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由于我们的人口规模是美国的五倍,我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也就能够达到美国同样的水平。

那时我们和美国一样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5%来搞新科技的开发,我们的投入的总量也就能够达到和美国同样的水平,到那个时候我们在许多领域也就有可能走在全世界的前面。

全世界的专利、全世界的科技进步也会更多地出现在中国。

(作者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参考报 2003年9月3日林毅夫:制定"十一五计划"的八个战略问题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提出,制定2006-2010年的“十一五”计划应考虑八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在WTO的框架下,以政府的力量来支持或扶持某一个产业或企业发展的余地将大大缩小,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不再可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经济发展不可发挥一定作用。

政府除了应该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法制环境以及市场的基础建设外,也还可以制定国家计划,但这种国家计划必须是指导性的。

它的功能首先是提供信息,如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哪些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国际国内经济的变化趋势如何等等。

需要在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

因而,在大的思路方面有一点需要明确,就是“十一五”计划与“十五”计划相比应当更是一个指导性的、用以综合信息、形成共识、促进协调、克服外部性的计划。

(二)国有企业改革尚需继续深化,这与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国有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成立国资委解决了国家作为出资人的身份问题,但是,国有企业至今在相当大程度上还需依靠市场垄断以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来维持生存。

当我国全面实现加入WTO承诺后,国有企业必须直接面对市场竞争。

国有企业最根本问题在于国有企业存在政策性负担,由此导致政策性亏损,于是政府负有给国有企业补贴政策亏损的责任。

同时,企业也会利用政策性亏损为借口,把经营性亏损也说成是政策性亏损。

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政府无法区分企业的这两种亏损。

由此导致政府只能把企业的全部亏损都承担起来,从而形成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剥离企业的政策性负担。

只有剥离了企业的政策性负担,解决了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的问题,企业不再需要并也没有任何理由需要政府的保护和补贴,政企才有可能真正分开,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三)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以增加就业。

要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以及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区段。

这样的选择也与WTO有关系,因为落实了WTO的承诺后,除了还保留一点关税外,所有的市场都将开放,我国的企业只有在这些产业和产业区段中才有自生能力,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可以靠自己改进技术、管理水平,而不需要靠政府的扶持来发展。

在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或者产业区段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