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10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精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2单元、古诗词诵读。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9分)(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大力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系列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系列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形成了特区精神、劳模精神(包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系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系列精神。
这些内涵丰富的精神共同构筑了彰显中国共产党精神品质和精神力量的完整精神谱系。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积累和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玉扃.(jiōng)钗擘.(bò) 眇眇.(miǎo) 剡.溪(shàn)B 鼙.鼓(bí) 酌.酒(zhuó) 伯.仲(bó) 怙恶不悛.(quān)C 轩冕.(miǎn) 栖.隐(xī) 邠.州 (bin) 聒.噪(guō)D 大郤.(xì) 麾.下(huī) 瞋.目(zhēn) 踯.躅(chí)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炮舱船梁下面摇拽着的船灯,给这景象加上了令人晕眩的、晃动的光和影。
B.他们开始报怨他不能够好好地领导他们——瞧,就是这样!C.那老头子昂着光彩奕奕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
D.兹拉特也不离开,坐在炉旁,在闪亮的烛光里,看着嘻笑玩耍的主人们……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却通常成为讨外人喜欢的角色,因为他不做任何事,没有任何______ ,就成为人们的公共财产了。
正如城里需要一座半座与家庭没有任何______的独立的公共花园,供游人______;乡村也十分需要两三个______的公共人物,在活动事物、娱乐消遣等方面缺少人手时,他可以马上到那儿凑个份子,帮个忙。
A. 牵挂瓜葛休憩闲散B. 牵挂纠葛休息散漫C. 牵绊瓜葛休息散漫D. 牵绊纠葛休憩闲散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用了含而不露的叙事手法,令小说中的对话充满了弦外之音....。
B.他不愧为一流的剧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读来都是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残酷的战争把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D.被誉为天作之合....的宋祖英、周杰伦的“英伦合唱”,成了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最终并未获得一等奖,当然没有“牛”过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版,精选题,典型题,经典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质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魄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愤懑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3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与苍茫雄奇。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形式,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三、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1分 )3.(11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战,最终取得胜利。
这首词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炼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高二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36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盥.手(huàn) 吮.血(shǔn)朱拓.(tà)间.或一轮(jiàn)B.豺.狼(cái)模.样(mú)石栈.(zhàn)扪.心自问(mén)C.悚.然(sǒng)内帏.(wéi) 谬.种(miù) 义愤填膺. (yīng)D.崔嵬.(guí)敕.造(chì)鞭笞.(chī)度.德量力(duó)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迁.谪/牵.挂商贾./辜.负溃.疡/溃.脓湍.急∕惴.惴不安B.漂沦./腈纶.憔.悴/渔樵.堵塞./塞.责嗔.怪/瞋.目而视C.衣裳./霓裳.幽咽./呜咽.怆.然/创.伤契.合/锲.而不舍D.船舷./管弦.真谛./啼.血鱼虾./虾.蟆陵磅.礴/滂.沱大雨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炮烙九洲沸反盈天走投无路 B.国萃惘然百无聊赖伶牙俐齿 C.凋敝旋律瑕不掩瑜安份守己 D.戳穿寒暄雕梁画栋懵懂顽童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踌躇宵柝朔漠放涎不经 B.烟霭幽咽寒暄纨袴膏粱C.震撼切蹉眉梢蘖根祸胎 D.简捷潦倒诡秘重峦迭嶂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中东很多国家陷于混乱,人民流离失所,道路上饿殍遍野....,这警示人们,追求民主的前提是要保持国家的稳定。
C.白居易与琵琶女江边萍水相逢....,不禁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作《琵琶行》以赠之。
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试卷 试题
2021-2021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第一卷〔选择题,一共30分〕一、根底知识〔18分,每一小题3分〕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不一样的一组是〔〕丕胚芽毗邻筚路蓝缕凤冠霞帔驭与会熨贴卖官鬻爵毁家纾难刹惊讶岔路叱咤风云姹紫嫣红D.诘问拜谒拮据残碑断碣孑然一身2.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跌交利欲熏心汪洋恣肆一言以蔽之B.成人杀身成仁未雨绸缪冒天下之大不韪C.联缀骨鲠在喉察言观色防民之口胜于防川D.木讷渡日如年箭拔弩张王顾左右而言他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非常紧急和HY的情况下,人有时能自己的生理极限。
〔2〕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千古情思,留下了难以的名篇佳作。
〔3〕这一段话,说明了宋代人欣赏诗注意的是一联一句,并不重视全篇,这也正是中晚唐人作诗的方法。
A.超越计算然而B.越过计算而C.越过数计然而D.超越数计而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场HY开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明晰地展如今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开展方向。
B.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C.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HY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5.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李肇星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HY主席此次拉美之行,到达了扩大一共识、增强互信、拓展、一共同开展的预期目的,是一次成果丰硕、实在的成功访问。
B.我们以为:所谓?户外标语口号?,亦“以文字的、简短的、醒目的、句子化的形式、在户外发布的旨在让社会公众承受的言语行为〞。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__________,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
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_________,。
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高二的学生想要在语文月考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仅要努力用功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试卷积累解题技巧。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试卷一、课内阅读(9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应当C.绝云气,负青天绝:直上穿过D.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夸耀2.下列各项中,“见”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B.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C.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D.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下列各句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怎么样呢?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呢?C.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D.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生活贫穷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二. 课外阅读(19分)孙冲字升伯,赵州平棘人。
举明经,历古田青阳尉、盐山丽水主簿。
尝并丧父母去官,有司循五代故事,必六年乃听调,冲援古制,以书干宰相,不纳。
后举进士,登甲科。
授将作监丞,历通判晋、绛、保州,坐与保州守争事,降监吉州酒,累迁太常博士。
河决棣州,知天雄军寇准请徙州治河,命冲往按视。
还言:“徙州动民,亦未免治堤,不若塞河为便。
”遂以冲知棣州,自秋至春,凡四决,冲皆塞之,就除殿中侍御史。
准为枢密使,卒徙州阳信。
而冲坐守护河堤过严,民输送往来堤上者辄榜之,为使者论奏,徙知襄州。
冲复上疏论徙州非便,著《河书》以献。
会京西蝗,真宗遣中使督捕,至襄,怒冲不出迎,乃奏蝗唯襄为甚,而州将日置酒,无恤民意。
帝怒,命即州置狱。
冲得属县言岁稔状,驰驿上之。
时使者犹未还,帝悟,为追使者笞之。
以侍御史为京西转运。
塞滑州决河,权知滑州。
高二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嫉妒(jí)色彩斑斓(bān)狼藉(jí)B. 潜移默化(qián)碌碌无为(lù)震耳欲聋(zhèn)C. 颠沛流离(pèi)琼楼玉宇(qióng)饮鸩止渴(zhèn)D. 畸形病态(jī)水滴石穿(dī)振聋发聩(k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航班延误了几个小时。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作家的作品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堪称文学瑰宝。
B. 他的言行不一,让人难以信任。
C. 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D. 这次考试,他发挥失常,与平时的成绩相差甚远。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式表达最简洁的一项是()A. 我对他的批评是为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B. 他对我们的帮助让我深感感激。
C.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D. 他的演讲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到医疗诊断,人工智能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
(一)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1. 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容易导致误判和偏见。
()2.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大量工作岗位的消失。
()3. 人工智能的隐私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二)人工智能的道德问题1. 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应由谁来承担?()2. 人工智能是否应该具备道德判断能力?()3.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应该遵循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题目。
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我们要用微笑去面对高二语文月考考试,同学们还要学会去练习一些语文月考试题有助于提高成绩。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上册语文月考试卷一、语言知识及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ídǎo) 地壳(qiào ) 央浼(miǎn) 搠到(shuò) 酒馔(zhuàn)B.尴尬(gān gà) 赍(jī)发傩(tān)戏泅(qiú)水晦朔(shuò)C.怂恿(sǒng yǒng ) 参与(yù) 泠然(líng) 盘桓(huán) 谙(ān)熟D.拮据(jié jū) 埋(mái)怨蚱(zhà)蜢悖(bèi)时角隅(ǒu)2.下列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物华天宝山青水秀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茕茕孑立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D.千里逢迎天高地迥云销雨霁白首之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长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
如果家长是富有教养、好学上进的人,那么,在上行下效中孩子自然会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B.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把封闭式的教学转变成开放式的学习,在开放式的学习中让学生各行其是,以培养其主体性和创造性。
C.同学会上,大伙儿有的在兴高采烈地聊目前的工作情况,也有的在不知不觉地顾左右而言他,回忆起童年趣事来了。
D.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农村青年奔走四方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硅谷”周边人文气息浓厚,消费者文化水平高,高校众多,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都将环境的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共15页)
2021年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yǔwén)试卷分值:150分,时量:1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36分〕一、根底知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A.莅.临〔lì〕岑.寂〔cén〕酒馔.〔zhuàn〕蠕.动〔rú〕B.挫.折〔cuō〕赍.发〔jī〕泅.水〔qiú〕搠.倒(shuó)C.拮据.〔jū〕抱怨..〔mán〕蚱.蜢〔zhà〕角隅.〔yú〕D.怂.恿(sǒng) 孱.弱〔chán〕踯躅.〔zhú〕讥诮.qiào 〕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哪一项〔〕A.安然无恙账本力能扛鼎氽水B.唉声叹气俨然六神不安坐落C.战战兢兢体统闷闷不乐萦纡D.锱铢必较急燥诚皇诚恐谗言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 )A.如今有些年轻人,读书时不认真学习;毕业找工作时又眼高手低....,不愿吃苦。
所以只能呆在家,参加“啃老〞一族。
B.?小狗包弟?一文中,巴金对自己进展了无情而又深入地剖析和反,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深的自责,读来楚楚动人....。
C.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草料场的那间破草屋,被风吹撼,摇振得动。
D.碳酸饮料(yǐnliào)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安康。
4.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全民阅读〞活动旨在丰富民文化生活,引导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表达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B.随着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时机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程度的“国际工资〞。
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创.伤chuàng 悲怆.chuàng 戏谑.xuè俟.机进攻sìB. 睥.睨bì痤.疮cuó颔.联hàn 稗.官野史bàiC. 对峙.zhì劲.敌jìng 字帖.tiè正当.防卫dàngD. 禅.让chán 牛虻.máng 罢黜.chù泾.渭分明jīng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中原地产主席施永青评论内地楼市,他认为内地楼市之所以现在积重难返....的原因是因为两个脱节:价位与购买力脱节,供应量与实际需求脱节。
B. 今天,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C. 放眼世界,中国人的“聪明”,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舍我其谁!曾经有人激愤地说过:“中国的任何事都是坏在太聪明上了!”D. 孔子历时14年,风尘仆仆,在饱尝人世冷暖后又回到鲁国,“不知老之将至”,与弟子坐而论道....,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接受央视《小丫跑两会》采访时就透露,广东计划花一年时间内解决60万左右流动人口的入户问题。
B.有消息称,教育部目前正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在学位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C.对于广大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
D.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在我市打工的外来人员逐年增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选择铁路作为北上返乡的交通工具。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悲恸.tòng 籼.稻qiān 苍穹.qióng 侃.侃而谈kǎnB.饥谨.jǐn 稻菽. shú忧心忡忡. chōng 花蕊.ruǐC.夺眶.而出kuàng 人头攒.动 cuán 载歌载.舞zài 混.沌hùnD.潜.力qiǎn 膝.盖 xī屏.气凝神 bǐng 田埂.gě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B.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财团是何等艰难!C.为了不使我中华民族处于“人为刀俎....”的危险境地,就必须强国强军,....,我为鱼肉把侵略者拒之于国门之外。
D.齐先生只花了5秒钟就把女儿的名字起好了,叫“齐乐融融”。
这个名字给人感觉快乐、温暖。
齐先生希望女儿的一生其乐融融....,带给别人也是其乐融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曾深深地被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很多疾病的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建立,基因预防、基因预测、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将使整个医学改观。
D.目前,我市经济尚不发达,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方面,与和我市发展情况类似的扬州市相比,还有差距;与苏州、无锡的差距更大。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记念刘和珍君》)B.“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故都的秋》)C.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检测试题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检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检测试题语文试卷审核人:王伟1.选出下选出加点字的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A.踯躅(chú)潺湲(yuán)劲健(j...ìng)骊山(lí).B.后裔(yì)联袂(mèi)汀州(d...īng)巨擘(b ò).C.塞上(sài)薜荔(bì)绸缪(m...óu)鼙鼓(pí).D.沙渚(ch ǔ)于簟(diàn)庑门(w...ǔ)云栈(zhàn).2.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A.云霄通宵达旦拖杳杳无音信B.世事知人论事逾越坚贞不渝C.缅怀沉湎酒色频繁要言不烦D.题纲金榜题名聘用驰骋疆场3.选出对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同情 B.聊逍遥兮容与聊:暂且、姑且C.气变悟时易易:容易D.三顾频烦天下计顾:看4.语空白处的字音、字形与所给例如加点的字完全一致的一组例如:歌数阕,美人和之A.曲高()寡一唱一() B.()盘托出()衷共济C.珠联盟()貌()神离 D.随声附()()蔼可亲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A.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向狂放的作者李敖更是踌躇满志,认为胜券在握。
B.沙尘暴的形成,与人们对身临的乱砍滥伐有关。
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C.长江大桥他都能设计,设计这种小巧还不游刃有余?D.不可一世的敌人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面临彻底灭亡的下场。
6.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之藏而刀善曰伏皆骑.A .技盖至此乎弟子趣之B 洗沐之.技经肯綮未尝即娉取 C恢恢乎其于.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D游刃必有余娉矣 7.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南宋词的主流是爱国,代表作家有李清A 照、陆游、辛弃疾……等人。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16(共22页)
二中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xuéqī)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前须知:1.本试题命题范围:语文必修五、选修一2.满分是150分,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3.在答题之前填写上好本人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画作伪历史非常悠久,始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已形成风气,宋时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作伪HY,元代稍有衰落,尤至明代到达顶峰。
明代书画作伪比之于前代,在手法和形式上又有新开展,除了仿制名家之作外,还有如挖掉旧款改署新款、在本无款的作品上添上名人款、赝品配真题跋等,几乎集中了我们如今的全部作伪方法。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摹、临、仿、造及对真迹改头换面等手段。
作伪的手法各种各样,一时古今名家之赝品充满泛滥。
较普遍的一种手法是把原画改款、添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改头换面〞。
有些作伪者,把明代院体画家作品的名款挖去,改成宋代某画家之名款,冒充宋画出售。
还有明代的一幅山水画?阔渚晴峰图?轴,此画原为宣德宫廷画家师法郭熙之作,为后人挖去原款,在右下角添上郭熙的伪款,企图当成北宋名家的山水画。
又如,明宫廷画师朱瑞的一幅人物故事画轴,原画左边中上部有“朱瑞〞二字款,下面有印章二方。
作伪者将朱瑞二字挖去,印章也刮得模糊不清,把标签写成了宋代马远的?弘衣渡口图?。
但经过认真鉴定比拟,看出其画法风格异于马远,时代风格又不相符,详细观察,发现画上方中部有“钦赐一樵图书〞朱文方印,此乃皇帝钦赐朱瑞的专用印章,别人不能假借。
对于此种方法作伪,时人屡试不爽(lǚ shì bù shuǎng)。
清顾复曾谈到明院体浙派画家,其中三人的画被改成宋人画的情况:“迩来三人之笔寥寥,说者谓洗去名款,竟作宋人款者,强半三人笔也。
〞他就曾见到吕纪的?杏花双雀图?被改作宋代的黄筌款。
后来明代院体画传世稀少,甚至一些宫廷名手之作竟没有一件流传下来,究其原因,或者许与这种改头换面,明画冒充宋画的作伪因素有很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普洱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 (10分)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国藩传朱东安曾国藩从小就有很高的志向,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这与他父亲的教导有关。
其父曾麟书自知天分有限,没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给儿子,可从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悟出一条真理:“有志者事竞成!”为此,曾国藩青少年时代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刻苦读书,百折不挠。
一天,曾国藩在家背书,可有一篇文章就是背不下来。
这时有个贼正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准备等他背完睡觉后动手行窃。
可曾国潘国一直背不下来,就不去睡觉。
贼等不及了,跳起来大怒道:“你这个笨蛋,背了这么多遍还背不下来,我都听会了!”说完,那个贼果然背诵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还有一回,曾国藩和妹妹一起跟着父亲外出。
父亲看到路边有棵“狗尾草”,马上出了一句上联:“狗尾草!”妹妹马上回答:“鸡冠花。
”一会儿,他们经过一座桥,父亲又随口出一句上联:“观风桥。
”兄妹俩都没有对出。
三天后,曾国藩突然跑去对父亲说:“听月楼。
”父亲一听,对儿子的执著大加赞赏。
为激励自己,曾国藩还给自己取了个号:涤生。
他在日记中是这样解释的: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涤生”就是“见善思齐,有过则改”的意思,可见曾国藩时刻不忘自己的远大志向。
后来他的父亲把他送到涟滨书院和岳麓书院学习。
在名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曾国藩在学业上实飞猛进。
1834年,曾国藩24岁,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这年冬天,曾国藩独自北上京城,参加次年春天的礼部会试,结果名落孙山。
然而,进取不止的曾国藩依然高唱着“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1836年参加恩科会试,曾国藩还是没有被录取,但他没有灰心,他相信自己还年轻,仍有机会。
放榜后,曾国藩收拾行装,搭乘运河的粮船南返。
会试虽然落榜,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
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做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
这时曾国藩身边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
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知县易作梅,也是湘乡人,他与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非常熟悉,与曾国藩也相识。
在交谈中得知曾国藩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言谈举止中,易知县看出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无量。
当曾国藩开口向易和县借钱做路费时,易作梅慷慨应允,借给曾国藩一百两银子,临别还给了他几两散银。
经过金陵时,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释手。
一同价格,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
但他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书买下来。
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俭用,所费也很有限。
这时已是初夏,随身所带的皮袍冬衣也穿不着了,干脆送去当了,勉强还可凑足回家的盘缠。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
回家以后,父亲曾麟书得知他当了衣服借了账,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一堆书,非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
”望着慈样的父亲,曾国藩暗暗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功夫不负有心人。
1838年,曾国藩终于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至此,曾国藩走完了自己的科举之路,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志向。
这位远居山村,出身寒素的偏强小伙子,从此由“田舍郎”一跃而进入了“天子堂”,实现了少年时代就立下的远大志向。
此时的他感觉前途无限,便产生了一定要做一个屏藩国家的重臣的志向,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子城”改为“国藩”。
就是“为国藩篱”的意思。
从取号到改名,少年时代的理想又升华了。
(节选自《曾国藩传》)(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曾麟节天分有限,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严格要求曾国藩,希望他刻苦读书,百折不挠。
B . 曾国藩给自己取号“涤生”,希望自己如明代的袁了凡所说的那样,涤洗过去种种不足,做一个重生后的全新的自己。
C . 曾国藩第二次参加会试依然落榜,在他南返经过金陵时,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非常喜欢,就借钱把它买了下来。
D . 曾国藩把名字由“子城”改为“国藩”,希望成为一个屏藩国家的重臣,“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儒家出世理想扑面而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 曾国藩从小就有很高的志向,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这与他父亲的教导有关。
B . 父亲出了一句上联:“狗尾草!”妹妹马上对:“鸡冠花。
”曾国藩三天后才对了出来,说明他文才大不如妹妹。
C . 曾国藩第一次参加礼部会试,名落孙山后高唱着“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由此可以看出他很自傲。
D . 易作梅与曾国藩在睢宁一见如故,易知县看出曾国藩是个非凡之人,就借给他百两银子,并送了几两碎银。
(3)文章在刻画传主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侧面描写在文中的运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5题;共31分)2. (2分)对下列各句划线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 . 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 ①④不同,②③相同3. (2分) (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A . 而又何羡乎?B . 而今安在哉?C . 何为其然也?D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 (11分) (2018高一上·吉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
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
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
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
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
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
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
……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
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
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
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
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
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
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东。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B .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 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C .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D .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B .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
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
C . 项羽“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
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D .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年多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违背了盟约。
B . 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 . 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 . 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②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
5. (10分) (2017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姜夔京洛①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②。
红乍笑,绿长颦。
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注】①京洛:河南洛阳,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
②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试简要概括。
(2)赏析“红乍笑,绿长颦。
与谁同度可怜春?”的艺术特色。
6. (6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期末) 名言名句默写。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
(2)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
(3)寒蝉凄切,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9分)7. (19分) (2017高三上·浦东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与城市孙琴安①诗人居住城市,在城市生活,天天面对城市,很自然地地便会会以市为题材,写城市的诗也就日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