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2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品PPT课件
▪ 熟悉效应
▪ 邻近效应 – 费斯汀格(1950)
▪ 隔壁41%、隔门21%、尽头10%、非同一层 – 拉特纳(Latane,1995)
▪ 最难忘:绝大多数-距离近者、社区、1千米半径
–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 昨天你写的日记 ▪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 曾经最爱哭的你 ▪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 猜不出问题的你 ▪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 才想起同桌的你 ▪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 谁看了你的日记 ▪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 谁给你做的嫁衣
2-5岁
害怕减少: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 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
害怕增加: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嘲笑、 有伤害性的威胁
随着年龄增加,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的一类害怕明显 增加。
主要特点
1.稳定与冲动 2.深刻与延续 3.掩饰与表露 4.自尊与自卑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实质
心理发展:主客体相互作用
主体S
客体O
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2.心理发展的结构
(1)图式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似环境中由于不 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皮亚杰、英海尔德)
种类增加,内容丰富 从简单的图式到复杂的图式 从外部的行为图式到内部的思维图式 从无逻辑的图式到逻辑的图式
(2)同化
同化是个体以自己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 过程
吃食物-消化作用-营养物质吸收-身体的一部分
受原有图式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3、青年初期
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 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 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 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 、美感有了深刻发展。
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 肯定与自我否定经常发生冲突。
(三)具体型与抽象型
1、具体型 具体型的学生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 一具体的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提供给他们 ,否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偏见。 2、抽象型 抽象型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某个问题或论 点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能够容忍情境的模糊性 并能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
(二)性格的类型特征
1、根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 性; 2、依据一个人的独立或顺从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独 立型和顺从型。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 学习方式;性格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 的个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 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四)发散型和辐合型
1、辐合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 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 答范围,直到找到最合适的唯一正确答案。 2、发散型 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 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方向发展,使 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的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 不是唯一正确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食品工程学院 邰欣欣第一节 学生心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单选题] 1、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A 情感B 意志C 性格D 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单选题] 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 专制型B 放纵型C 民主型D 集体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单选题] 3、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A 1岁左右B 3岁左右C 6岁左右D 9岁左右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3岁左右。
[单选题] 4、()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 专制型B 放纵型C 民主型D 集体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单选题]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B 主动感对内疚感C 勤奋感对自卑感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由人格的发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单选题] 6、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 自我意识B 自我认知C 性格特征D 能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单选题] 7、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A 情感B 意志C 性格D 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单选题] 8、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 并不重要的时期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 没有效果的时期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幼儿教育.ppt
2)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 性
四个阶段的认知方式不同,
划分以认知方式的差异为依据,而不只 是个体的年龄。(阶段递升不代表个体所 具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求知方 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皮亚杰强调的儿童而小大人的看法,具 有极其重要的教育心理学意义
要教儿童知识等,不了解儿童的思维方 式,各阶段认知上的差异,则事倍功半
认知结构
认知机能
图式
组织
适应
同化
顺应
精品课件
(二)建构主义发展观
发展是个体在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 用中实现的一种建构的过程。
人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有 量变也有质变,
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 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 的两种机能
精品课件
对适应和建构的解释: 适应性的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过
动作及相互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经验 如,数量守恒 皮亚杰: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
精品课件
3、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社会文化的传递。(教育、学习、语言)
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加速/阻碍
社会环境与物理环境一样,如果要对 主题的发展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能被 主体同化的基础上
精品课件
(五)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 献
1)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行和主动性 既不是先天遗传,也不是后天环境造就,
而是以内发的与主动地反应向环境中的各种 事物去探索、思维、了解,从而获得认知 他所强调的儿童自幼即具备内发与主动 的求知倾向,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上具有重大 的意义。(施教即可有效果)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 3、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 • 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 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 • 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长度、体积、质量和面积的守恒。 所谓守恒就是儿童认识到了客体即使在外型上发生了变化,但 特有的属性不变。
(二)智力差异 个体差异 智力差异: 群体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指发展水平与其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 以及发展时间与别人相比的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对教育的启示:
1、教育应重点着眼于大多数正常智力范围内的儿童,以他 们的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2、科学应对学生智力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本阶段具有以下特征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 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对 事物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 维。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不 符而违反规则。
观点:儿童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代表人物:洛克、华生 华生:如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采用特殊的方 法任意的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
成为乞丐、盗贼。
【反思】 教育和社会环境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 平、速度和方向;但是教育和环境的作用是以遗 传所提供的可能性为基础的,它不能超越遗传的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广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 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狭义:心理发展一般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 的整个成长过程。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第四节 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
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晚期期(65岁以上) 完美无憾与悲观绝望
爱 关心 智慧
第三节 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1.家庭教养模式 2.学校教育 3.同辈群体
第三节 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 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一是自我认识; 二是自我体验; 三是自我监控。
第 二 学生的心理发展 章
概述 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 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 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其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其三,不平衡性。 其四,差异性。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
育家;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
创立者
“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 实践所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在他数十年所致力的这些领域中, 他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所有人。”
第四节 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
道德两难故事法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 本城一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 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 海因茨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 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 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 “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别无它 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①不同系统的发展的速度②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情感发展特点:△初中生:(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生:(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五)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生的心理带有更大的社会性,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
2、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3、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品德不良行为容易出现在中学阶段,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违法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4、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3)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 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11 12—14 15 初中阶段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青年初期14 15—17 18 高中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比较珍惜自我形象,善于表现自我3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动态发展过程:纵向,横向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
关键期: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期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瑞士皮亚杰: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无抽象思维,思维不具可逆性,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起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具体抽象思维,思维可逆性,仍需要具体事务支持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15)可以推理了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2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A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B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C 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水平和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三中学生的个人发展1 人格的发展人格又称个性,只决定个体的外界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活动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与各种 活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不断内 化的结果,社会文化环境对发 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2、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 1)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由外向内发展
• 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 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
——发展过程:个体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开始 于外部环境。即先是外部的刺激作用于发 展个体,然后个体借助于中介工具将其内化, 使外部东西转化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 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 丰富的环境或增加适当的环境刺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儿童认知发 展的进程。
• 6、教育教学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实施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方法,如可采用游戏式教学、同伴影 响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和实验式教学等。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心理发展这 个连续过程由一些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
如心理学依据儿童在一定时期内所表现出
的共同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儿童的发 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3 岁)、幼儿期(3岁到6、7岁)、童年期 (6、7岁到11、12岁)、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到 20岁)。
• 教学的作用:
• (1)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阶 段(“唯一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
• (2)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可以走 在发展前面)
(一)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基本内容
•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心理发展指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 转化。
• 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 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内容:●§2.1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2.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2.3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2.4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目标: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概念。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3.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4.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2.1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一)心理发展的含义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这一时期是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特点: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二)青年期:●这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特点: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学习准备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领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态。
5.个性:是指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6.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7.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包括三种成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8.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总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答: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简述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的八个阶段?答: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答:①感知运算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②前运算阶段(3~6、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示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选题1.()是个体从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A.生理发展B.心理发展C.身心发展D.心态发展2.对同一个人而言,其不同的心理成分的发展速度、成熟水平有所不同,这说明了心理发展的()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3.不同的人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各不相同,这说明了心理发展的()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4.根据我国学者的分类,童年期处于()。
A.3~6、7岁B.6、7岁~11、12岁C.6、7岁~14、15岁D.11、12岁~14、15岁5.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6.人的一生中发育最快、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是()。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7()是童年期的主导活动。
A.游戏B.活动C.练习D.学习8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
A.直觉行动思维为主B.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D.抽象逻辑思维为主9.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的质变期或“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在()。
A.小学二年级B.小学三年级C.小学四年级D.小学五年级10.人生的()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11.()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A.学习准备B.学习需要C.学习动机D.学习目的12.研究表明,()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A.2岁B.3岁C.4岁D.5岁13.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A2~3岁B4岁 C.5岁以前 D.1~3岁14.()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照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教育心理学_第02章_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发展同其他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是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是,心理发展又有其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是因为个体心理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多层次动态系统。
每一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缓慢的积累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而发生质的变化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
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各种心理因素错综复杂的交替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心理发展具有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连续性与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从而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但从人的一生来看,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互相重叠地渐进。
也就是说,在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初期和后期都包含着前后相邻阶段的特点,发展中任何新的一步都是和以前的发展水平整合在一起的(见图2 -1)。
图2 -1连续性与阶段性根据一段时期内不同个体在认知、个性以及社会化等方面所具有的一致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可以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又称学龄初期;少年期(11、12 -14、15岁),又称学龄中期;青年早期(14、15 -25岁),又称学龄晚期;成年期;老年期。
定向性与顺序性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见图2-2)。
这一发展顺序是不可逆的,每一发展阶段也不可逾越,个体都必须以同样的顺序,从低向高地跨越发展的每个阶段。
图2-2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是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不定项选择题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名词释义(2021年)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讨论影响个性发展的社会因素。
【要点解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1)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服从、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这样的儿童最不成熟,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
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
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活泼、快乐、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自立、彬彬有礼、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富于合作、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可以说,教师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影响学生的社会化人格的发展。
(3)同辈群体。
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沟通,培养人际敏感度,为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不定项选择题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16.不属于沉思型学习者的特征是()。
A.错误少B.反思速度慢C.深思熟虑D.权衡多种解决方案17.不属于场独立个体的特征的是()。
A.信息加工对内在构造有较大的依赖性B.心理分化的水平高C.加工信息依据外在的标准D.和人交往很少能够体察入微18.皮亚杰的容积守恒实验中,学前儿童在比较两个水杯里的水的容积时,要么只能注意到水杯里水的高度,要么只能注意到水杯的粗细,儿童的这种表现被皮亚杰称为()。
A.自我中心B.中心化C.缺乏守恒D.缺乏运算能力19.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
A.教学适应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多等同于发展20.瑞士心理学家Piaget认为11-15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1.()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A.假设B.守恒C.可逆D.补偿2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早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23.占人口不到1%的天才的智商(IQ)超过()。
A.110 B.120 C.140 D.16024.青春前期的最初标志就是反思能力的出现,反思能力是()。
A.退回到自我中心的思维B.主动性的发展C.对自己心智过程进行思考的能力D.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与他人合作25.下列关于智力的群体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有()。
A.总体水平男女智力大致相当B.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C.男女存在智力结构差异D.男性在视觉能力、抽象思维优于女性E.女性在听觉能力、形象思维优于男性26.下面几个选项,属于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特征的有()。
A.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B.获得客体永恒性C.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D.学习翻转行为E.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27.下面几个选项,属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的有()。
A.开始运用抽象的符号代表经历的事物B.万物有灵论C.心理表象是直觉的事物的图像D.思维不可逆E.儿童期自我中心(三山实验)28.下面几个选项,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的有()。
A.具有抽象概念,能进行逻辑推理B.出现守恒的概念C.思维仍需具体经验的支持D.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E.集体独白29.下面几个选项,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的有()。
A.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B.青春期自我中心C.假设演绎思维、系统思维、抽象思维D.不再刻板遵守规则E.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30.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表现有()。
A.随意机能不断发展B.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C.形成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D.心理活动个性化E.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31.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32.儿童经常会想有一天他们的年龄能赶上他们的哥哥、姐姐,根据Piaget的观点,你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3.Vygotsky发展理论的具体应用有()。
A.支架式教学B.合作学习C.情景学习D.认知学徒制34.一位同学经常把自己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开始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你认为该同学最有可能处于()阶段。
A.自主对羞愧B.主动对内疚C.勤奋对自卑D.同一性对混乱35.下列理论属于生命全程观的有()。
A.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C.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6.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意指()。
A.“昨天”的解决问题水平B.“明天”的解决问题水平C.处于“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解决问题水平D.处于“昨天与今天之间”的解决问题水平37.皮亚杰把人的认识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下列属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心理特点的有()。
A.命题思维能力B.假设演绎推理能力C.具体思维能力D.自我中心38.人的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充满着个体与环境间不断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用来解释这一过程的术语有()。
A.图示B.同化C.顺应D.平衡39.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
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B.冲动型C.沉思型D.场依存型40.李大力最近发现,正在读初三的儿子李小力难以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
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李小力个体发展危机没有处理好的阶段是()。
A.主动感—内疚感B.勤奋感—自卑感C.角色同一—角色混乱D.信任—怀疑41.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教育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2.皮亚杰认为"泛灵论"是()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43.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
A.智力B.性格C.文化D.环境44.信度包括()。
A.再测信度B.等值信度C.分半信度D.内容信度E.效标关联信度45.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46.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47.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题标题与未加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
最适宜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同化论B.生成论C.联想论D.图式理论【解析】D。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
题目中给短文加上主题标题相当于把杂乱的知识组织起来,便于人们的学习。
48.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霍尔C.华生D.格赛尔【解析】B。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49.在科尔伯格使用《海因茨偷药》这个故事研究道德认知发展时,如果一个儿童认认为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这样妻子得救,他们将来还会重聚,那么该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好孩子定向阶段B.相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C.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50.在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中,用来解释创造性能力的理论是()。
A.智力成分亚理论B.智力情境亚理论C.智力经验亚理论D.智力应用亚理论【解析】C。
在斯腾伯格的理论中,用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解释分析性智力,用情境亚理论解释实践性智力,用经验亚理论解释创造性智力。
二、填空题1.Piaget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这里所说的知识是____________。
2.Gardner认为心理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九种智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Piaget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达到平衡的过程。
4.Piaget认为,认知发展的机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5.Piaget认为实现平衡的内在机制和动力是________,它是认识活动的最一般机制,具有________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6.自我中心语言有三种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前运算阶段的语言不具备交流功能,到具体运算阶段才逐渐具备交流功能。
7.Piaget认为,守恒是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8.瑞士心理学家Piaget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四个阶段。
9.Vygotsky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___________,以此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0.Vygotsky认为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工具即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