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环境需求与会计课堂教学融合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会计环境需求与会计课堂教学融合研究论文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会计环境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会计环境是会计所处的各种条件和状况,地方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应符合当地会计环境需求。本文以北部湾经济区这一会计环境为例,研究其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方向,并探讨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将会计环境需求与会计课堂教学融合,引导学生自觉向会计环境需求靠拢。

计培养目标是会计教育的基本前提,而课堂教学是会计培养目标具体实施过程,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去围绕会计的培养目标实施,那么就会影响培养目标的效率和成果,会计教育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但是会计的培养目标也不是一座空中楼阁,它要有自己的基石和背景,即外部会计环境。所谓外部会计环境,是指实际工作中会计所处的各种条件和状况,它受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自然环境、会计主体、会计学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经济环境,对会计培养目标影响尤为重要。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其培养目标应结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去适应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要突出地方特色。因此研究会计环境,特别是当地经济环境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并且将会计环境需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此,本文以北部湾经济区会计人才需求为背景,探讨如何将会计环境需求与会计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一、北部湾经济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经济区开发需要有战略管理观念的会计人员

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从过去传统的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也要紧跟大环境变化,注重自身的战略规划。这也使企业更迫切需要有战略管理观念的会计人员。这种具有战略管理观念的会计人员注重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发展来看待企业行为和目标,时时关注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企业影响,它不仅收集、加工、整理和报告企业的会计信息,更注重研究竞争对手,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企业总收益。以战略目标为起点来编制企业预算,在具体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资本运营过程中时刻以取得长期战略竞争优势为核心目标,在提供的信息资料上,不仅关注分析财务资料,更注重对企业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多样化信息和战略分析资料。

(二)经济区开发需要能够充分理解优惠政策,合理运用优惠政策的会计人员

为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相关项目应给予支持,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也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颁布了《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等多项条例,并在财税、土地、产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驻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服务优惠倾斜。企业需要这样能充分理解国家优惠政策的会计人员,特别是企业在经营战略调整过程中,会计人员能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开展诸如纳税、保值等筹划,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经济区开发需要具有较好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人员

北部湾经济区外接东盟各国,紧挨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企业活动的范围变大,获利的渠道增加了,但与此同时受周边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加上企业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使企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交易风险、汇率变动、股价变动、产权变更、资产无形化等,这都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以灵活、准确、合理的对这些变化进行必要会计处理,可以及时为企业管理者反映风险,规避风险。

(四)经济区开发需要具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会计人员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与开发,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经济区市场行列。市场竞争加剧,资源越来越稀缺。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种经济学思维方式,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加入进来,如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人们的选择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即使是政府的权利也是相对的等等,只有这样,会计才能为企业找到争取利润的空间。

二、会计课堂教学与会计环境需求融合的思路

会计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微观技术和策略,而现实的会计环境是一种宏观环境,如何通过微观的教学策略培养出宏观会计环境需求的会计人员,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会计思维,会计课堂教学中会计思维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会计综合素质形成的过程,也是与会计环境需求相融合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战略观

战略思维从本质上说就是总揽全局的思维方式,所谓全局,是事物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从空间上说具有广延性,是关于整体的问题;从时间上说具有延续性,是关于未来的问题。而会计核算连续、系统反映经济业务并为未来决策服务的特点恰好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会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这种观念,从动机出发,从联系入手,注重因果关联,而不是片面的解释制度,传授固定会计核算模式,这种全局观会让学生的眼界拓宽,思维活跃,课堂也更有气氛。比如在讲解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同样购买公司的股票,因企业对未来资金需求不同,对股票持有的动机不同,所以导致购入股票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处理不同;在期末计量时,公允价值的变动才一个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个计入资本公积,在报表反映中一个直接归属于利润要素,一个却属于所有者权益;但在处置股票的时候,都要转为投资收益,从股票的买和卖整个过程,货币资金整个变动和投资收益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关联。这样的讲解,无论股票购买、持有、出售的时间跨度再大,只要时刻向学生灌输会计的目标、分期、延续、结果……不仅学生容易理解每个会计分录的处理缘由,而且也让学生慢慢学会了目标入手,培养学生理框架,看整体,找联系,重因果的全局思维。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审时度势,培养学生对政策的敏锐性

会计是一门为经济服务的学科,同样,有关的经济政策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也比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收集这些相关政策的变动,对过去的政策、现在执行的政策、以及未来可能要变动的政策对企业、对个人的影响引入课堂,比如增值税转型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物业税改革可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生产经营企业、金融企业、房地产评估企业利益的影响带入课堂,不需在课堂向学生深入介绍,但可以让学生时刻感觉到经济浪潮的席卷和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从而不由自主的产生对政策的关注和敏感度。

(三)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

专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能灵活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多的实践积累。就高校教育来说,会计模拟实训和实际工作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受教学课时的限制,学生在学校形成的实践能力非常弱,但是高校教育的优势在于可以培养学生较高的理论素质,理论素质的训练是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并通过基本原理,科学的去把握事物内部联系和客观规律性,从而学会找到灵活处理的办法,而课堂就是很好的训练基地。会计课堂教学中,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政策的选择,还有实务中会计热点问题以及会计争议,都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基本原理去思考,去提问。理论素养一旦形成,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就会提高,思考问题就会更到位,专业判断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

(四)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