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调查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捕捉或伤害生物;要认真观察,记录准确,不要遗漏;对于不确定的生物,可以拍照或取样,后续再进行确认;调查结果可以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交流,共同探讨发现的生物的生态性和生存环境等。
二、生物圈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上生物生存的范围,包括陆地、海洋和空气中的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
2.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⑴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它们在生物圈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⑵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等,它们提供了生物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受到生物的影响和改变。
3.生物圈的重要性生物圈是维持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它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水、空气等资源,同时也维持着全球生态平衡。
因此,保护生物圈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认识生物圈第一节生物圈的概念第二节生物圈的组成和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调查表来记录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
在观察时,我们要认真观察并如实记录,同时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也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乱攀高处、下水,防止被动物咬伤等。
生物的归类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用途来进行分类,最终得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以及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分类结果。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空气和水等对生物的影响非常大。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实验探究,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是否有影响。
通过制定实验计划和对照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生物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如捕食关系、生物竞争关系和因素合作关系等。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和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归纳整理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
要求: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2。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归纳整理一、调查1.什么是调查⑴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②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③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④调查并记录: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⑤归类;⑥整理: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1.2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共同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单元生物的多样性3.1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4.1 绿色植物的一生- 种子的结构:种皮和胚。
- 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4.2 绿色植物的生殖-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4.3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8个):(1) 生物生活需要 营养。
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呼岀二氧化碳。
(3) 生物都能排岀体内产生的 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岀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
(6) 除了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7) 具有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 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 变异< (8)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 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的总称。
生物圈V2、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 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 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 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米以内的范围。
3、 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 影响生物 J 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 等生活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 捕食、竞争、合作等 1、 科学探究的6步: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2、 对照实验中只有 丄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 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 响时,变量是 光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第一章生命的奥秘- 生物: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 细胞的功能:物质转运、新陈代谢、细胞分裂。
- 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刺激反应、适应环境。
- 生物分类:物种、属、族、门、纲、目、类。
- 生物圈:陆地生物圈、淡水生物圈、海洋生物圈。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 真核生物的分类: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 真核生物的形态: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 细胞的多样性:各种细胞的形态。
- 物种多样性:种、亚种、品种。
- 生态多样性:由物种、微观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差异而形成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有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两部分,生物组成由生物群落构成,非生物组成包括无机物和能量等。
-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
- 生态金字塔:用于表达生物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和生物间的能量关系,分为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 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金字塔。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不被人类活动所破坏的行为。
第四章生物的形态结构- 干燥、湿润和沼泽环境下植物适应的结构。
- 动植物的适应性变化。
- 动物的身体骨骼特征。
- 植物的结构特征。
-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五章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物质循环:碳、氮、水等。
- 能量的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作用。
- 生物的繁殖方式。
第六章生物与健康- 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 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方法。
- 饮食及其相关问题。
- 物质滥用的危害。
第七章种间相互关系- 生物种间关系的分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群落性关系、竞争关系。
- 生态平衡。
- 自然保育区。
- 灭绝和生物多样性。
总结本文概述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各章知识点,涉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物与健康、种间相互关系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书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

七年级上册全书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
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归纳整理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归纳整理一、调查1.什么是调查2.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⑴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②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③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④调查并记录: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⑤归类;⑥整理: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8个):(1)生物生活需要 营养 。
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 呼吸 。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一定的反应 。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 生长和繁殖 。
(6)除了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7)具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 遗传 ;长的与父母不同为 变异 。
(8)生物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 影响 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 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的总称。
生物圈 2、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水圈包括 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米以内 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活的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1、科学探究的6步: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 光线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基本特征归纳:判断某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关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
列举(各三种)你知道的生物:非生物:2、生物归类的方法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和的因素。
因素(如:、和)②分类: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生物因素: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狼群集体捕猎: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中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和)生物环境影响4、你所学过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材料用具④制定计划、实施计划⑤变量分析:是该实验的变量⑥实验结果:实验重复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只第二次/只第三次/只第四次/只第五次/只明亮0 1 2 0 2阴暗10 9 8 10 8⑦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5、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②组成: 生物部分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部分:如、、等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形成的链状和网状结构。
食物链(书写三要素):、和③食物链/网生态系统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有毒物质富集作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
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的。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
范围:包括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的表面。
⑤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直接/间接的食物来源于;最终能量来源于。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结构:①②③④⑤⑥⑦功能:①和③的作用是。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第一章:认识生物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要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其它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殖过程存在遗传变异等。
1.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知识要点:1、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生物,记录一下你所在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2、把你所生活中的一些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的了解生物。
3、学会去做调查和记录。
2、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第一节生物圈:知识要点:1、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1)生物圈组成: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了。
(3)生物圈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共同的家园)2.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要点:2、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由环境提供。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扑食蚜虫。
)、竞争关系(例如:杂草与水稻夺取阳光和养料。
)、合作关系(例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寄生(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与人。
)、共生(例如: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
)等。
2.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要点: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事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适应环境。
(2)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第四节生态系统知识要点: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一、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多样性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2.遗传(基因)多样性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
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
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
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
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包括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菟丝子);(3)许多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蚯蚓、秃鹫、屎壳郎)是分解者,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细胞和生物膜-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生物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保护细胞的功能。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平衡。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进行细胞的代谢活动。
-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存储遗传信息。
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细胞核按一定程序分裂,产生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细胞。
-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分裂:通过自我复制来增加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数量。
细胞的自养与异养- 自养: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方式获取能量。
- 异养:无法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从外界获取有机物来获取能量。
细胞的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
- 无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生的能量较少。
细胞的物质运输- 被动运输:物质沿浓度梯度自动扩散进出细胞。
- 主动运输:细胞通过能量消耗,将物质逆浓度梯度输送进入或排出细胞。
细胞的分化与再生- 细胞分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通过基因调控,不同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 细胞再生:受损组织或器官的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携带细胞的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 RNA: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 DNA复制:在细胞分裂前,DNA通过复制过程复制自身,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
- RNA转录:DNA通过转录过程合成mRNA,将遗传信息转化为RNA。
- 蛋白质合成:mRNA通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细胞的遗传变异- 突变:DNA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信息的变异。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基因的表达。
细胞的增殖和发育- 细胞增殖:细胞通过分裂过程增加数量,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
- 个体发育:由受精卵逐渐发育为成熟个体的过程。
细胞的凋亡和再生- 细胞凋亡:受到损伤或老化的细胞主动死亡,维持组织稳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相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问归纳整理一、视察视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
1.方法:⑴干脆视察:干脆用肉眼进展视察。
⑵间接视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展视察,有时还须要测量。
2.要求: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中:视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刚好记录下来;对于须要较长时间的视察,要有支配和耐性;视察时要主动思索,多问几个“为什么”;后:与别人沟通看法,进展探讨。
二、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须要养分生物的一生须要不断从外界获得养分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须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养分,例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展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须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诞生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局部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例如:猎豹发觉猎物后快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可以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肯定阶段,就开场繁殖下一代。
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一样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局部特征并不一样,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学问归纳整理一、调查1.什么是调查⑴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②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③设计调查路途: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更的路途;④调查并记录:要特殊留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简洁被忽视的小生物,还有空中间或飞过的鸟和昆虫;⑤归类;⑥整理: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展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上册 全册知识点归纳 精美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归纳姓名一、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向日葵总是朝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
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
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知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

【关键字】知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归纳整理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归纳整理一、调查1.什么是调查⑴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②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③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④调查并记录: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⑤归类;⑥整理: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归纳整理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归纳整理一、调查1.什么是调查⑴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②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③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④调查并记录: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⑤归类;⑥整理: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⑵注意事项①先设计一个调查表,用以记录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②对所看到的生物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③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④注意安全。
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乱攀高处、下水;防止被动物咬伤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归纳整理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3.分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阅读教材P14~15,设计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没有影响按照实验探究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⑴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⑵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⑶制定计划:①设置相同点:在铁盘内放一层湿土。
将10只鼠妇平均分成2组,分别放入两侧的中央。
②设置对照:在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变量为光照。
③观察记录: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⑷实施计划:实验结果:鼠妇在阴暗处的明显多于在明亮处的。
⑸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⑹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于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组一般都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
量不同的条件是实验变量。
)关系举例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关系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合作关系蚂蚁群体的分工合作寄生关系人体内的蛔虫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形态上适应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降低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的环境;结构上适应如海豹的胸部皮下脂肪厚,适于生活在寒冷的水域;生理上适应如骆驼的尿液少,保持体内水分适应炎热缺水的荒漠。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知识归纳整理一、什么是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2.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的组成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记P2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图)⑴三者比较类别生物种类作用生产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消费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如“兔吃草,狐吃兔”表示为:草→兔→狐。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3.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点拨:①食物链的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所以要将一个食物网变成生态系统要增加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③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以箭头相连,箭头指向高一级消费者;箭头两端的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
④越靠近食物链起始端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越靠近顶端的生物数量越少,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⑤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数起,每条食物链要数到底,不能漏数。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越易维持。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归纳整理一、生物圈的范围1.范围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 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约为20 千米。
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最弱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在生物圈中,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2.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如黄河和长江,源自西部的雪山和草原,向东奔流,沿途滋润农田,还形成湖泊和湿地,最后融入海洋。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果实,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归纳整理一、显微镜的构造(记P37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1.机械结构: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中央有通光孔);调节部分:粗(细)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2.光学结构:目镜和物镜、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及遮光器上小光圈;光线弱时凹面镜、大光圈)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三转两开一条线)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也要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⑤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此时,眼从侧面看物镜)⑦一只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收镜注意事项: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的其他部分。
三、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能看到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
(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第二节植物细胞知识归纳整理一、玻片标本的类型1.按制作材料分: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去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材料制成。
1.按照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
玻片标本的制作都需载玻片、盖玻片。
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玻片1.准备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片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浸、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这样就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染色染: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观察:用低倍镜观察。
5.绘图:(看课本P44[附]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记P45植物细胞模式图)结构作用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紧贴细胞壁,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物质;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液泡内面的细胞液中溶解、贮存着多种物质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第三节动物细胞知识归纳整理一、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1.准备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
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清涂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