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发展现状材料
昭通在线旅游发展现状
![昭通在线旅游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ab24b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e.png)
昭通在线旅游发展现状
昭通市是中国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坐落在滇东北高原地区。
该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因此,旅游业在昭通市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昭通市的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自然风光方面,昭通市拥有美丽的高山、绿水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位于市区附近的鲁甸古镇。
这座古镇保存完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
此外,昭通市还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如石林和龙骨山,引人入胜。
除了自然风光,昭通市还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
它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元谋人遗址的所在地,这个遗址证实了该地区早期人类聚居的历史。
此外,还有许多古寺庙和历史遗迹可以参观,如昭通市内的红军广场和城墙。
这些历史遗迹提供了一个了解该地区文化背景的机会。
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昭通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增加了对旅游景点的投资,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
此外,他们还积极推广昭通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尽管昭通市的旅游业发展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交通不便,尤其是到达一些偏远景点的交通困难。
此外,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总的来说,昭通市的在线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
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相信昭通市的旅游业将会继续蓬勃发展。
昭通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昭通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6054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a.png)
昭通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昭通,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本文将分析昭通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
昭通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昭通地区出土了大量史前文化遗址和文物,证明该地区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元谋人头盖骨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智人化石。
这表明昭通地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昭通是一个交通要塞和商贸中心。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连接滇中与川、滇与黔的重要交通枢纽,使得昭通成为西南地区物资和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
作为一座重要的商贸城市,昭通也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昭通市进行了积极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战略调整,以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昭通市在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些优势的发挥,为昭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节能减排。
与此同时,昭通积极推动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化制造业的转变,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昭通还依托丰富的历史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未来,昭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昭通市将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昭通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市场需求也非常大,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昭通将进一步加强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昭通市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提升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未来,昭通的制造业将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此外,昭通还将进一步挖掘历史和自然资源的潜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昭通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元阳梯田、昭通古镇等,这些独特的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昭通将进一步改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昭通调查报告
![昭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8bf4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d.png)
昭通调查报告昭通调查报告近期,我们对昭通市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昭通市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处。
这座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昭通市的发展现状、经济状况、人口结构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一、发展现状昭通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在过去几年里,昭通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昭通市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二、经济状况昭通市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农产品产量居云南省前列。
特色农产品如烟叶、蔬菜、水果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此外,昭通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锰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昭通市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仍然薄弱,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另一方面,昭通市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三、人口结构昭通市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人口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昭通市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300万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入昭通市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这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
四、社会问题尽管昭通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社会问题。
首先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
其次是医疗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此外,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也是昭通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昭通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ad4dd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b.png)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昭通市昭阳区是云南省一个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果品资源。
苹果是昭阳区的传统优势农产品,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环境的变化,昭阳区苹果产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昭阳区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其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
一、苹果产业现状分析1.资源条件昭阳区地处滇、黔、川、渝四省交界的主要果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海拔高,气候温和,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降水,为苹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区内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复杂,适宜果树种植,特别是苹果的高品质、高产量的栽培。
2.产业规模昭阳区苹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产业链条逐渐完善,种植、加工、销售环节逐渐形成。
现在,昭阳区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3.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全球化的进程,昭阳区的苹果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一方面是国内大型果品企业对苹果市场占有率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外苹果产品的不断涌入。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成为了当前昭阳区苹果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4.产业发展难题尽管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着种种困难,例如:技术配套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市场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品牌效应等,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模式亟待革新,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二、苹果产业发展对策1.加强技术创新苹果种植技术一直是制约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要提升昭阳区苹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
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研和示范示范推广,提升昭阳区苹果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2.建设品牌基地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要着眼长远,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区内苹果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苹果品牌基地,加强品牌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b8f93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8.png)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昭通市昭阳区是云南省昭通市的一个辖区,位于滇西北,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昭阳区是昭通市的农业重镇之一,农业资源丰富,其中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就昭阳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1.产业规模昭阳区是昭通市的重要农业产区,种植马铃薯的农户众多,种植面积较广。
目前昭阳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昭阳区耕地总面积的20%,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
2.产业结构区内的马铃薯产业主要以种植和销售为主,存在一定的生产和销售结构不平衡的现象。
部分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缺乏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导致产量不稳定,质量较低。
3.市场需求目前,昭阳区的马铃薯主要销往周边地区和城市,需求较为稳定。
由于产量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农户收入和市场供应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4.技术水平昭阳区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整体较低,缺乏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部分农户对种植技术了解不够,存在种植方法和管理不当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1.产业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昭阳区的马铃薯产业存在生产和销售不平衡的现象,部分农户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损失较大,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稳定。
2.技术水平低下区内农户普遍缺乏马铃薯种植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种植技术相对滞后,管理水平低下。
3.市场营销不畅由于农户生产方式较为分散,市场信息和资源共享较少,导致市场营销不畅、价格波动较大。
三、发展建议1.技术培训针对区内农户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可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大力宣传示范基地等方式,引导农户学习新的种植技术,提高其管理水平。
2.产业协作建立农户合作社或合作社联合体,促进农户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整合资源,提高农户的谈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经营。
3.科技支持加强科技支持力度,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区内马铃薯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4.市场拓展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市场,降低市场风险。
家乡调研报告昭通
![家乡调研报告昭通](https://img.taocdn.com/s3/m/f5720f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a.png)
家乡调研报告昭通家乡调研报告——昭通一、引言昭通位于中国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一座美丽而独特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
为了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和问题,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这份报告,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且客观的描述。
二、经济发展昭通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农业是昭通的传统支柱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此外,昭通也是全国重要的蔬菜、葡萄和猕猴桃产区,这些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口碑和竞争力。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昭通的工业产值也得到了显著增长。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昭通的两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昭通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进驻昭通,提升了昭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
三、文化旅游昭通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昭通的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吸引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昭通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吸引了大批游客。
四、生态环境昭通位于川滇黔防护林体系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昭通的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是人们休闲度假和养生的好去处。
然而,近年来昭通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一些工业企业的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这对昭通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五、社会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昭通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
首先是教育问题,昭通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此外,昭通也存在医疗资源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
六、发展机遇和挑战昭通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工业化城市,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昭通可以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工业产业,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昭通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然而,昭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昭通财政现状分析报告
![昭通财政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3886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b.png)
昭通财政现状分析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对中国云南省昭通市的财政现状进行分析。
昭通市作为云南省的重要经济城市,其财政状况对于区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昭通市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运作效率、财政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昭通市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财政收入昭通市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非税收入。
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昭通市财政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其中,税收收入占据较大比例,但非税收入的贡献也日益增加。
昭通市的财政收入构成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建议:1. 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与企业落户昭通市,扩大税收基础。
2. 积极开展财政创新,探索多元化的财政收入模式,降低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
二、财政支出昭通市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保障和公共服务。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财政支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但相对于财政收入,支出规模偏大,导致财政压力加大。
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亟待优化,重点投入领域与民生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建议:1. 加强财政支出监管,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对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的投入。
2. 提高财政运作效率,确保资金使用的精细化与高效化,防止财政浪费。
三、财政运作效率昭通市的财政运作效率相对较低。
财政管理机制亟需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存在项目审批与资金使用滞后的问题。
同时,财政管理人员素质与技能也需要提升,以适应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需要。
建议:1. 加强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监督与评估,确保预算目标的有效实施。
2. 增加财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机会,提升其素质与能力。
四、财政风险昭通市的财政风险主要包括债务风险和投资风险。
根据数据分析,昭通市存在部分债务逐渐增多、偿债能力下降的趋势,同时市场投资收益不稳定,存在一定投资风险。
这些风险给昭通市的财政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建议:1. 稳步推进财政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工作,加强债务管理。
浅析昭通市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
![浅析昭通市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cf1a270a216147916112834.png)
哲理心净,是意识的洗礼;心静,是思想的铸造;心境,是灵魂的成熟。
浅析昭通市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马勋静,田治蛟,顾 盼,李德朗(昭通市天麻特产局,云南昭通 657000)一、发展现状(一)种植情况昭通市有药用植物198科,2023种,其中,有正品中药材291种,大宗药材66种(年产量50 t 以上),珍稀名贵药材19种,引种药材14种。
据最新统计,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30个,以天麻、半夏、白芨、重楼、黄精、黄檗、杜仲、砂仁、生姜、党参、五倍子等道地药材为主,主要分布在盐津、永善、彝良、镇雄、大关、昭阳等县(区),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和种植种类最多的是盐津县。
201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67万hm 2(通过有机认证的中药材基地面积5733.33 hm 2),中药材产量达5600万kg,实现种植产值37.11亿元。
天麻是昭通市最主要的中药材资源,2017年种植面积5366.67 hm 2,鲜天麻产量2400万kg,产值25.4亿元;天麻种植区域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4450元以上,涉及9个县(区)52个乡(镇)133个村22 288户100 200人,解决农村就业10万余人,昭通市天麻产业已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撑。
(二)加工情况2017年全市有中药材加工企业47家,其中, 2家是以生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糖浆剂等药剂为主,属于中药、化学药品生产企业;2家以生产中药饮片为主,属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有3家通过GMP 认证,共有87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
在天麻加工方面,现有天麻加工企业23家,产品涉及初加工产品、饮片、保健品、药品、日化品等5大类31个产品,产品品牌12个。
初加工产品有干天麻、天麻片、天麻粉、天麻酒等产品;深加工产品有天麻醒脑胶囊、复方天麻颗粒、天麻片、天麻丸等药品。
2017年中药材加工产量449万kg,加工产值21.39亿元。
(三)销售及出口情况2017年全市中药材销售量7128.5 t,销售额3.39亿元。
昭通发展
![昭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f707d6f7e21af45b307a83b.png)
昭通发展状况调查赵庆燕05中文(2)班20050710020217 我的家乡是云南省昭通市。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幅员2.3万平方公里。
2001年8月撤地设市,辖1区(昭阳区)10县(巧家县、鲁甸县、永善县、大关县、彝良县、威信县、镇雄县、盐津县、绥江县、水富县)172个乡镇(办事处)。
2004年末总人口524万人,有彝、苗、回等23个少数民族52万人。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昭通古称“朱提”、“乌蒙”,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后,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
近现代以来,这里曾诞生和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区位特殊,地处要冲。
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的交汇点,位于国家规划的“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重地。
随着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
钟灵毓秀,物产丰饶。
这里青山育翠,黑土藏金,有资源“金三角”的美誉,开发潜力大。
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已知矿产资源33种,现已探明储量22种。
煤、硫储量居全省首位,其中煤炭储量165.82亿吨,探明储量102.27亿吨,昭通盆地褐煤储量达81.98亿吨,为我国南方第二大褐煤田。
铅锌矿已探明储量166.92万吨。
硫铁矿为全国五大矿区之一。
有色金属为云南三大基地之一。
水能资源富甲云南,水能蕴藏量为208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612万千瓦,国家在金沙江下游昭通境内规划有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三座巨型电站。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昭通苹果、天麻、杜仲、魔芋、花椒、苦丁茶等特色产品驰名省内外。
昭通市(云南省地级市)(2024)
![昭通市(云南省地级市)(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64360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b.png)
引言概述:昭通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
昭通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本文将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文化特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五个方面对昭通市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内容:一、自然资源:1.昭通市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2.水资源的优势及利用3.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发展潜力4.矿产资源丰富度及开发利用5.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法二、经济发展:1.昭通市经济发展历程2.主要产业结构及特点3.昭通市的交通优势4.昭通市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5.昭通市的工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三、旅游资源:1.昭通市的自然景观a.大观峰公园的自然风光b.金沙江畔的美丽风景c.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昭通市的文化景观a.古城区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b.民间艺术精品的展示c.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四、文化特色:1.昭通市的传统文化遗产a.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与舞蹈b.独特的民间艺术品制作传统c.人文历史故事传承2.昭通市的现代文化特色a.艺术展览与文化交流活动b.青年创新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c.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传承五、未来发展方向:1.昭通市发展的主要任务2.打造昭通市的特色产业3.加强区域合作与经济交流4.加大对农业与旅游业的投入5.发展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总结:本文详细阐述了昭通市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文化特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五个方面内容。
昭通市作为云南省的地级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独具一格。
昭通市正在努力发展经济,加强区域合作与经济交流,并对农业和旅游业进行大力投资。
未来昭通市将重点发展环保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特色产业,推动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昭通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昭通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昭通旅游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d0777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a.png)
昭通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昭通是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素有“滇东明珠”之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昭通旅游市场也逐渐兴起,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首先,昭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是以红土地、米龙塘和金顶山为代表的红土高原地质公园。
这里的红壤地带成为了资源禀赋的独有特色,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而米龙塘则是一个大型的石灰岩溶洞,洞内形成了多个特色景点,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天坑尽头”,宛如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金顶山则是一座高达3460米的山峰,是云南第三高峰,登上山顶可以一览众山小。
这些自然景观以其独特性吸引了大量的自驾游、徒步旅行和摄影爱好者。
其次,昭通还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乌蒙山地区的土族、哈尼族和彝族民俗文化。
这些少数民族以其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间舞蹈和特色民居吸引了众多的文化游客。
此外,昭通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如丑女圣地、维西罗锅、昭通四宝等都是当地的特色文化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
再次,昭通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也为旅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了旅游设施的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还积极开展了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外界宣传昭通的旅游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然而,昭通旅游市场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昭通的交通还不够便利,限制了游客的到来。
另一方面,昭通旅游市场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和品牌,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总的来说,昭通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昭通旅游市场依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相信随着昭通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为昭通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现在昭通体育发展现状如何写作文
![现在昭通体育发展现状如何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eab50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c.png)
《现在昭通体育发展现状如何写作文》《现在昭通体育发展现状如何》昭通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近年来,昭通市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育项目日益丰富。
在体育设施方面,昭通市拥有多座国家级体育场馆和体育中心,如昭通体育中心、昭通综合体育场、昭通游泳中心等。
这些场馆和中心不仅满足了市民健身、比赛和观赏比赛的需求,还举办了许多国家级和省级体育赛事,为昭通市的体育事业增光添彩。
此外,昭通市还有许多公共体育场地,如公园、广场等,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所。
同时,昭通市还配备了许多先进的健身器材,方便市民锻炼身体。
在体育项目方面,昭通市拥有众多优秀的体育队伍和运动员。
近年来,昭通市的体育代表队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众多好成绩,如田径、足球、篮球等项目均有优秀表现。
此外,昭通市还开了许多其他的体育项目,如跆拳道、柔道、轮滑、滑板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运动选择。
在体育教育方面,昭通市的体育教育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许多小学、中学和高校都建有专业的体育馆和运动场,并配备了专业的体育教练和健身器材。
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竞技精神。
总的来说,昭通市的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项目丰富多样,体育教育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未来昭通市的体育事业能够继续保持蓬勃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体育服务。
在近年来,昭通市政府也在努力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除了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体育项目外,昭通市还积极开展体育产业发展。
例如,昭通市政府在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健身健康、运动旅游、体育产品制造和体育服务等四大方向,并鼓励企业投资建立健身俱乐部、运动度假村、体育用品厂和体育服务机构等。
同时,昭通市还举办了许多体育产业展会和活动,促进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另外,昭通市政府还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例如,昭通市政府设立了体育产业发展基金,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昭通市政府还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出让优惠等政策支持。
昭通道路发展情况汇报
![昭通道路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a48ce7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5.png)
昭通道路发展情况汇报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连接滇东和滇北的重要通道之一。
道路交通在昭通
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昭通道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昭通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建设,加大投入,不断完善道路网络。
截至目前,昭通市已建成高速公路XX条,总里程达XXXX公里,连接了昭通主要城区
和周边县市,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和旅客的出行。
其次,昭通道路发展注重提升交通安全和便利性。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加强了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如交通信号灯、护栏、标线等,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加强了公交站点的规划建设,优化了公交线路,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减少了私家车出行的压力,有力地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再者,昭通道路发展也注重了对农村地区的覆盖和改善。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昭通市政府也注重了对农村地区道路的改善,加大了对农村公路的投入,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高了农村地区的通行条件,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昭通道路发展还注重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昭通市
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强了对道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进了绿色道路建设,保护了昭通独特的自然风景和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昭通道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道路网络不断完善,交通安全和便
利性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道路改善工作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昭通将继续致力于道路建设和改善,为昭通市民和外来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为昭通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d25272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8.png)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昭通市昭阳区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该省中部。
昭阳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其中苹果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昭阳区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以促进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昭阳区的苹果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昭阳区的苹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苹果产量稳步增长。
政府对苹果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通过资金扶持和科技支撑,提高了苹果的质量和产量。
昭阳区的苹果产业仍面临一些问题。
种植品种单一。
目前,昭阳区主要种植富士苹果,而其他品种的种植较少,导致市场上苹果品种单一,竞争力不足。
产业链不完善。
昭阳区的苹果产业主要集中在种植和初加工环节,缺乏深加工和销售渠道,使得苹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较低,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来推动昭阳区苹果产业的发展。
加强品种研发和推广。
除了富士苹果外,可以引进其他品种的苹果,并通过科学的配种和栽培技术,提高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完善产业链。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苹果深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投入,鼓励企业开展苹果饮料、果干、果酒等深加工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建设冷库和物流中心,健全销售渠道,促进苹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班、示范园建设和农技推广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合理利用资源,科学种植苹果。
昭阳区苹果产业的发展具有潜力和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新品种、完善产业链和加强农民培训,促进苹果产业的升级和健康发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昭阳区苹果产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3abf2c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e.png)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昭通市昭阳区作为重要的农业区域,苹果产业一直是该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昭通市昭阳区的苹果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制定合理的对策,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从现状来看,昭通市昭阳区的苹果产业存在一些问题。
昭阳区的苹果种植面积较小,导致生产规模较小。
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相对较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苹果销售管道相对狭窄,存在销售困难的问题。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稳定,苹果产量和质量波动较大,影响了产业的稳定性。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要加大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张力度,并倡导农民参与合作社等农业组织,形成规模化种植的效益和竞争力。
要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创新意识培养,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更先进的种植技术。
在实施科技创新项目时,可以通过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对于苹果销售问题,应该拓宽销售渠道。
可以与电商平台合作,建立线上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同时可以与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等建立合作关系,扩大销售范围。
还可以开展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提高消费者对昭阳区苹果的认知和购买意愿。
针对气候和土壤条件不稳定的问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改善。
可以引进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育,提高苹果的适应性。
可以利用遮阳网、保温膜等措施,改善苹果生长环境,增加产量和质量。
还可以在高海拔地区建设温室大棚,提供稳定的种植环境,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苹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昭通市昭阳区的苹果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就能够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种植面积、技术创新、销售渠道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可以为昭阳区的苹果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37ef1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d.png)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昭通市昭阳区地处云南省北部,气候条件适宜苹果的生长,具备发展苹果产业的天然条件。
目前苹果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昭阳区苹果产业的现状是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目前,昭阳区的苹果种植面积较小,种植户的数量较多,但单个种植户的平均种植面积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苹果品质和产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来促进昭阳区苹果产业的发展。
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苹果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可以通过组织专业的培训班、示范基地等形式,向种植户传授苹果种植的最新技术、栽培管理经验等。
可以建立技术服务机构,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活动,提升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应积极引导农民集中连片种植,形成规模效应。
可以通过土地整合和资源共享,鼓励农民将零散的小块土地整合成大块种植区,从而提高种植规模和产量。
可以推动种植户之间的合作,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社,共同进行苹果产销一体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还应加强苹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可以通过农产品品牌认证、推广展销会、电商平台等方式,提高苹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加强与商超、餐饮、酒店等渠道的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
还可以加强市场研究和信息反馈,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
还应加强苹果产业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支持。
可以加大对苹果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品种的产量和质量。
还可以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绿色无公害的苹果种植技术,提高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集中连片种植、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支持等措施,才能实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昭通工作总结
![昭通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428c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b.png)
昭通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昭通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中,昭通市各级各部门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努力开拓创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在过去的一年中,昭通市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昭通市坚持精准扶贫,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工作,为全市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昭通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推进教育、
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全民福祉。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昭通市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过去的一年中,昭通市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昭通市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改善。
总的来看,昭通市各级各部门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经
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昭通市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攻坚克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昭通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昭通产城人三篇文章主要内容
![昭通产城人三篇文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5641a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2.png)
昭通产城人三篇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一:昭通产业发展篇昭通作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昭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发展了多种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业,如玉米、小麦、大豆、烤烟等。
农业的发展不仅为昭通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昭通还发展了工业产业,建立了多个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
昭通工业园区是昭通市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
目前,昭通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昭通还注重发展民营经济和乡村旅游产业。
在民营经济方面,昭通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批民营企业的投资。
乡村旅游产业也得到了昭通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开发和利用昭通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挖掘了乡村旅游的潜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助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昭通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力发展农业、工业、民营经济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文章二:昭通城市建设篇近年来,昭通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加强了城市的功能和竞争力。
昭通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昭通市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统筹规划和建设城市各个功能区,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等,旨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昭通市加大了交通建设的力度,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通过修建城市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系统,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了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昭通还加强了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工作,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平。
昭通市还加强了环境治理工作,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工业废气和污水的排放,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和清洁能源利用,昭通成功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质,让居民享受到更加清洁的生活环境。
云南昭通地摊发展现状
![云南昭通地摊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c4f00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d.png)
云南昭通地摊发展现状
云南昭通地摊发展现状目前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灵活、低成本的商业模式,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首先,昭通市积极推动地摊经济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便利条件。
市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包括简化注册手续、减免租金、提供贷款支持等,同时加强管理,加大对地摊市场的整治力度。
这些举措使得更多的创业者选择在地摊上开展业务。
其次,地摊经济在昭通市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昭通地处云贵高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这为地摊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同时,昭通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流动频繁,市民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地摊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再次,地摊经济在昭通市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和活力。
地摊商品种类繁多,有农副产品、小吃、日用品等多种选择。
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消费选择,也促进了昭通地摊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地摊经济的低价、灵活和便利特点,也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然而,昭通地摊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摊存在无证无照经营、假冒伪劣等不规范行为,给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地摊市场的竞争激烈,部分创业者经营困难,生存压力较大。
总的来说,云南昭通地摊经济发展现状积极向好,市政府的政
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为地摊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同时,创业者也要提升自身经营能力,适应市场竞争,做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云南省昭通市旅游发展规划阿题研究研究生姓名彭建明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李波(教拉).学科专业二雄游管理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论文工作起止日期2008年10月一2009年一"月论文提交日期2009年1.1月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或我个人,,)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澎刘期:之oo甲年!!月弓"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币!!:承!!文作者签名:鲤日期:加研年11月马/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摘要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切实可行的旅游规划,而有的旅游规划编制则是照抄照搬,不考虑当地情况,这样不但没有发挥出一个地区本身的特色,还会使其特色消失殆尽"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业市场长期处于自然增长状态"而造成昭通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还在于昭通旅游规划存在问题"本文通过昭通市历年旅游规划与旅游发展现状对比分析,总结出昭通旅游规划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自己对昭通旅游规划编制的新思路"论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0的思路进行"通过对比昭通市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十县一区历年旅游规划,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旅游规划修编不及时;市级旅游规划与县区级旅游规划衔接性较差;对昭通旅游资源的分布结构认识模糊!功能区划依据不足;规划实施过程中反馈不及时,经济落后导致的交通!服务设施及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达不到规划的预期;对昭通旅游发展阶段认识不足,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考虑不全,以超前的规划条件进行规划编制等"根据昭通历年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旅游发展实际现状,分析昭通旅游所处的阶段,统筹考虑昭通旅游资源的分布结构,旅游设施建设情况,区位条件,并进行了有关旅游环境的SWOT分析!对旅游者的ASEB分析,应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地域分异规律理论!旅游空间布局理论等,提出昭通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模式,即/一原则,一战略定位,三规划!一控制反馈0的/11310模式"关键词:昭通市;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规划研究;AbstrQCtThehealthydevelopmentofto丽sminaregioneannotdowithoutaviabletourismPlanmng.从币ileinmosteasesofrealitytourismPlanmng15theeopyoftourism Plattninginotherareas,withnoregardtoloealeircu们nstanees,whichnotonlyfailstoPlayitsownsPeeialcharact毓sties,butalsomakestheloealcharaoteristicsdisapPear.ZhaotongCity,inthenortheastofYunnanProvinee,withits socialandeeonomiedevel0Pmentrelativelybackward,thetourismindus抑startedrelativelylateandtourismmarkethaslongbeeninastateofnaturalgrowth.The reason15thatthetounsmPlanning15outoftime.ThePaPereomParesandformer tounsmPlanningwiththedeveloPmentoftourisminZhaotongandanalyZesthe comPare,阴dthensunlln动zetheproblemsthatformertounsmplannmghas,andtheauthor而nksofanewmethodofto而smPlanningmode.丁五15PaPer15basedonthewayof0tofindouttheProblem一oanalyZetheProblem一P如ngZhaotongtounsmPlanmng,11counties.to而smPlannlng,,theauthorfindoutthemainProblems,that15touri smPlannmgrevisionnottilnely,municiPaltourismPlanninga ndeountydistricttourismPlannllzgarticulatedPoorer,九zzy玩owledgeofthedistributionofZhaotongcitytourisnlresourcestrUeture,thebaseoffunctiondivision 15notPersuasive;PlannlngimPlenlentationProcessfeedbaek15nottimely,backwarde conomieeausetraffic,servleefacilitiesandinfrastruetureeonstruction,nore aehingtheexPectedPlaJ卫l>ng,To丽smdevelopmentstagesofZhaotongcity15reeo加zedwrong,inade职ateunderstanding,tran印ortationinfras加CtUreeonstrUction,eonsidertoadvaneePlanmligeonditionsforPla刊mng,ete.BasedonPastZhaotongdtytourismPlanmngproblonswithloealactualsitUationanalysisofto而smdeveloPment,Zhaotongcitytouns""stage,overalleonsiderationofZhaotongcitytour ismresoureedistributions加etUre,constrUctionoftouristfacilities,geograPhieconditi ons,andtherelevanttouris":enviromentofSWOTanalysis,theanalysisofto如sts,theaPPlicationofASEB,lifeeycletheory,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or y,landscapeecologytheory,regionaldif]池rentiationruletheory,thetheoryofto而smsPatiallayout,ete,atargctedmodeforTourismDeveloPmentP lanofZhaotongcity:astrategicPosition,aPrinciPle,threePlans,afeedbaekandcontr010,the011310 15Putforward.Keywords:ZhaotongCity;to而smdeveloPmentresearchofPlannlngto丽smresourees;多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目录摘要.,,..,,!...........................................,, ,...................................................... .......................,,IAbstract.,-,,...................................... ....................................................... .............,,,............,,11第一章前言..................................................... ....................................................... ..............,,11.1选题依据................,,,,................................. ....................................................... ...,,l1.2研究意..................,,-.......,,,......................., ,11.3论文完成的实际工作及技术路线..................................................... .......................,,21.3.1写作阶段..................................................... ...................................................,,21.3.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基础理论...................................,,,............... ...............,,-............,,42.1国外国内旅游规划理论发展.-................................................... .................................,,42.1.1国外旅游规划发展历程及理论发........,,52.1.2国内旅游规划理论发展,.................................................... ............................,,92.2旅游发展规划概念及内容..................................................... .......................,,,.....,,122:21定义..................................................... ....................................................... ....,,122.2.2按照规划时期分类........................,,-.......................... .........................,,,,,122.2.3主要任务..................................................... ...........................,,,..................,,132.2.4主要内容.....................,,,..,"......................... ............................................,,132.3旅游发展战略定位概念.,.~...........,,,:..,.,.,,,.,,/二,二,.,.,!,,,,..,!.................,,132.4旅游发展规划理论,,,..........................................,,:..... .......................................,,142.4.1地域分异规律.........................................,,,......... ......................................,,142.4.2景观生态理论..........,,,..............,,,.........,,-........... ...........................,,,.巧2.4.3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巧2.4.4旅游空间布局的基础理论.................................,,,.......,,,.....................,,152.4.5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62.4.6系统工程理论..................................................... ..........................................,,172.5旅游发展规划方法...................................................., ,,.................,,-.................,,182.5.1区位分析方法..................................................... ....,,,...............................,,182反2SWOT分析方法,,,.,,,,二,二,.,,,,,,.....,,,..................................,,, ,,182.5.3ASEB栅格分析方法..................................................... ..............................,,192.5.4空间布局规划方法..................................................... .....................,,,,.....,,20第三章昭通发展现状及历年旅游规划分析..................................................... ...........,,,..,,253.1昭通市发展现状..............,,,.................................... ..............................................,,253.1.1自然环境条件.............................,,:..................... ..................,,,...............,,253.1.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63.1.3旅游业的发展..................................................... .........................................,,273.2历年旅游规划及分析...................................................,, ,......................................,,273.3小结..................................................... ....................................................... ...............,,29第四章昭通旅游发展规划条件分析....,,,.............................................. ,,,..........,,;..,,314.1昭通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及形成机制...........................................,,,....... ................,,314.2昭通旅游设施建设情况.....,,,............................................. .............,,,...,,,二,...,,444.3昭通区位条件分析......,,,二,,,,......,,,,,.,,,,,..,,,...,,,..................... ...........,,454.3.1地理区位.........,,,......................................... ...............................................,,45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4.3.2交通区位,...........,,,...................................... ...............................................,,464.3.3经济区位..................................................... ....................................................,,4 64.3.4文化区位..................................................... ...................................................,,464.3.5旅游区位..................................................... ...................................................,,464.4昭通旅游发展swoT分析...................................,,-..#....######## #####,########################,,474.5昭通旅游发展ASEB栅格分析..................................................... ..........................,,504.6小结.......,,,........................................... ....................................................... ...........,,52第五章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模式探讨..................................................... ..............................,,535.1昭通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模式的提出.........,,,......................................... ...............,,535.2昭通旅游发展规划/11310编制模式.....................................,,!............. .............,,535.2.1原则: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535.2.2战略定位..................................................... ...................................................,,555.2.3空间布局规划..................................................... ............................................,,555.2.4旅游功能区规划..................................................... ........................................,,625.2.5旅游产品钵系规划..................................................... ,,,................,,,,〕..,,645.2.6反馈控制,二,二,.................................................... .......................................,,,,,695.3小结..................................................... ..............,,,.........................,,,.......... ........,,70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726.1结论..................................................... ................................,,,,................... ............,,726.2展望....................,,-.............................. ..............,,,...................................... .......,,73致谢........,,:.......................................... ....................................................... .......,,,............,,74参考文献..................................................... ..................................................,,,....................,,75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78外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前言第一章前言选题依据昭通地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北部与四川省!东部与贵州省接壤"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业发展起步比较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大关县黄连河瀑布景区的开发,发展于2001年撤地设市后"2005年云南省旅游提出旅游/二次创业0,推动了昭通地区旅游业的再次大发展"这期间昭通市高度重视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自2000年以来,,积极组织各县!区编制旅游规划,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昭通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昭通地区各县区的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0!景区规划等)已经基本完成,但是由于各县区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系多单位编制,思路!层次不一,尺度!精度不一;又由于社会经济!旅游业发展速度快,旅游规划时效性所限,旅游规划没有适时编修,己不同程度的出现原有旅游规划的可操作性与昭通旅游发展的不适应性"基于此,为促进昭通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对昭通地区旅游发展进行整体性的规划修编,使得昭通打造其整体特色旅游形象,并使各县区之间旅游业协调有序发展"本论文是在导师李波教授和杨世瑜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依托昆明理工大学旅游地质资源研究所受昭通市旅游局委托的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5昭通旅游资源结构与整合开发研究6科研项目,对昭通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模式"2研究意义/旅游发展,规划先行0,这已经是旅游学术界和旅游业界公认的基本规则"旅游规划编制已经普及到县!甚至乡镇"然而,现实情况是,有些旅游规划并不能指导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一直在不断的修编"修编后发觉,仍不能解决招商引资!营销促销!景区经营等实际问题"其实,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一是委托方对旅游规划的错误理解"旅游规划单位的资质!能力有限!顾忌成本!基础资料不详细等导致规划深度不足,定位不准等"旅游规划的重要性歹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前言日益突出,从事旅游规划单位也随之增多,其中规划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规划的编制也是/拿来主义0,旅游规划中虽然可能没有方向性的错误,但是也找不到指导性!操作性的内容"二是旅游规划前瞻性差,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三是编制旅游规划涉及到的各部门协调合作不够"旅游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相关各行业的协调,否则某一方面滞后会导致旅游整体发展水平落后"昭通历年的旅游规划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昭通地区包括十县一区十一个行政区划,各行政区划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水平不一,旅游资源有相似处,也存在差别"对昭通市整体进行旅游发展规划需要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塑造昭通整体旅游形象,同时又要考虑各行政区划之间的差别,塑造各县区单独的旅游形象,避免各区之间造成不必要的竞争"本文是针对昭通历年旅游规划的问题所在,本着/具体问题具休分析0的原则,综合应用相关理论,提出自己对昭通.规划编制的模式"本文的理论对昭通的旅游规划编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其他类似地区也可借鉴此模式"3论文完成的实际工作及技术路线3,1写作阶段1.2008年4月)7月,开始((6召通旅游资源结构与整合开发研究6项目"室内查阅昭通地区各县市社会经济状况及旅游资源分布情况"2.2008年8月,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调研工作"野外调研小组在李波老师的带领下分为四个小组,我所在的小组到昭阳区!鲁甸县!盐津县!水富县!绥江县!永善县进行野外调研"在各县的主要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并到各县旅游局收集相关资料"3.2008年9月)10月,室内查阅旅游规划方面的相关论文,为开题答辩做准备"4.2008年9月)2009年2月,参与项目的制图工作"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全面收集!整理各方资料,并继续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在李波老师和杨世瑜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论文的写作有了更进一步清晰的思路"5.2009年3月)2009年10月,在有了论文初步写作思路的情况下,开始了论文的写作"在此过程中,仔细研究昭通地区相关的资料,研读旅游管理相关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前言专业书籍,使得论文写作的思路逐渐开阔,逐步修改并完善论文的写作思路及内容"3.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文主要运用了地域分异规律理论!景观生态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空间区划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工程理论等理论进行研究"依据论文需要,运用对比方法,对比分析了前人所做的昭通旅游规划,运用了野外调研方法调查旅游资源,访问座谈方法调查旅游者情况,SWOT分析方法分析旅游环境,ASEB分析方法分析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体验经历等"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一1所示"前前期资料收集查阅阅,,,,,,,,,,,,,.发现问题,,野野外调研(收集资料)))))))旅旅游资源分析析区区位条件分析析析析析析析析析析析,,,,,,,,,,,,,分析问题题SSSWOT分析析析析析析析析析析析AAASEB分析析一一原则则一一战略定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提提提提提提提提提提提提提出旅游发展展展解决问题,,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划编制模式式式式三三规划划划划划划划划划划划划划一一控制反馈馈图1一1技术路线若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基础理论旅游规划的编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国家,在旅游规划研究发展近一百年来,理论也基本成熟"初始的旅游规划是借鉴古代城市规划!园林规划的理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初的旅游规划理论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而且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的兴起及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得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也融合了多种学科,其理论研究在发展之中逐渐完善并成熟"本章将对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旅游发展规划概念及内容!旅游规划理论!旅游规划方法进行说明"2.1国外国内旅游规划理论发展现代旅游规划兴起于旅游的大众化发展,旅游规划的思想及理论来源于古代城市规划和古代园林景观规划等"规划的思想却自古有之"最古者的规划思想即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5周礼6!5商君书6!5管子6和5墨子6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在西方,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己经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古罗马也有自己的规划模式〔2];而且随着历史时代的演变,欧洲规划思想也在发展"中国古代园林建造始于商周"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_为囿〔3〕"古代园林建筑及理论一直随着朝代的交替演变而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时期分别达到了园林规划理论高峰时期"西方园林从可考的历史看,始于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闭"无论是旅游业最先兴起的欧洲国家,还是后起之秀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的理论思想来源于城市规划和园林规划理论"而城市规划和园林规划在这人类文明发展的几千年来,规划理论己经成熟,旅游规划借鉴这些理论很有意义"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相对来说很年轻的综合产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工业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带来全球化的环境恶化,这种时代特征使得旅游规划必须同时考虑到时代发展因素"2.1.1国外旅游规划发展历程及理论发展现代旅游业开始的标志是有/旅游业之父0之称的英国人托马斯,年首次以收费方式开始了有着旅游性质的旅行=0〕"旅游业虽然产生于库克1841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有影响的行业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纪中特别是世纪60年代以后"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不断改善的社会经济状况,特.才叶QnU乙别是交通工具的急剧改进,使旅游活动逐渐变成了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旅游的时代到来了"旅游人数激增,旅游活动频繁,对旅游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考虑旅游地如何扩大可进入性,如何适应旅游资源的承载力范围,评价旅游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结果"同时,对旅游项目的投资,为发展旅游业对社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其风险性也相应增大"所以,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对旅游业发展进行规划〔5〕"国外的旅游规划历史较长,理论与实践相对都比较成熟"范业正等人的研究认为,针对不同时期的技术进步程度,可以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初始!过渡!快速发展!深入发展4个阶段I6]"1.初始阶段(20世纪30一70年代)现代旅游规划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国"最初的旅游规划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基础设施作一些基础的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例如为饭店或旅馆选址并进行规划设计等[6]"笔者认为,从现代旅游规划的内容上来看,根据5旅游规划通则6,这属于其中第7.2.4.7条中-规划旅游区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内容"1949年,英国颁布了与旅游有关的5乡村国家公园与进入法案6,不久又颁布了5乡村法案6"20世纪50年代,一些国家!地区的规划中开始涉及旅游,其中,在1959年美国夏威夷州规划中己有较完整的旅游规划形态,旅游规划第一次成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夏威夷州规划被看作是现代旅游规划的先驱"20世纪60年代,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己经开始有意识的制定旅游规划,如法国朗济道海岸!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澳大利亚中部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地区的旅游规划"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与旅游有关的国际组织多次强调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规划工作"1%3年联合国国际旅游大会强调了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并对旅游规划的制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5〕一2.过渡阶段(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为肯尼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尼泊尔!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制定了全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20世纪80年代起,旅游规划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得到普及,而发达国家则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出现了规划修编,如夏威夷州旅游规划(1950年)[,]"20世纪70年代后期,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使旅游规划研究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显著特点就是开始出现比较系统的旅游规划著作"Gunn于1979年出版了关于他早期旅游规划思想体系的总结著作5旅游规划6"WTO出版了两个旅游开发文件)5综合规划6(IniegratedPI~ng)和5旅游开发规划明细录6(InventoryofTourismDevelo帅entPlans)[6]"5综合规划6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一本技术指导手册;5旅游开发规划明细录6则汇集了对118个国家和地区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规划的调查"1979年,WT()实施了全球范围内的旅游规划调查,共调查案例1619个(184个地区规划!384个区域规划!10个国家规划!2/个区域间规划!42个部门规划!599个景点规划),并形成了第一份全球在制定旅游开发方面的经验报告"报告指出:只有55.5%的规划和方案被实施,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之间存在脱节;制定旅游规划与使用的各种方法之间差别很大;规划对成本收益方面考虑多,而社会因素方面涉及得少;地区级规划要比区域级!国家级!世界级规划更有效和普遍[61"这些调查实践和研究结果正反应了旅游规划初级阶段所产生的问题,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级别!各地区所制定的旅游规划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倍出的阶段是必然要经历的,理论的发展也是经过这样一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中国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也是经历了或正在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对旅游规划历程发展的研究也正是要求使我们在做旅游规划工作时吸取前车之鉴"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es-90年代)旅游规划的研究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和70年代的初步探讨,到80年代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得旅游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研究也日趋多样化"Guhn于1988年出版了5旅游规划6第二版,M帅勿于1985年出版了5旅游:社区方法6,Getz于1986年发表了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旅游规划模型6,DouglasPearce于1989年出版了5旅游开发6"他们在其论著里深入地揭示了旅游规划的内涵,并在学术界基本上达成共识,认为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任何其他学科的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都不能替代它"这一时期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旅游规划的理论"其中著名的有/门槛理论0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0"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初由旅游营销专家P10g提出,由德国著名地理学家WChristall舫得出初步结论,最终由加拿大地理学家R.WButler完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不仅回答了旅游规划的必要性飞更主要的是为旅游地发展前途预测提供了依据,为规划做出了指导"在规划方法上,M呷hy的社区方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也被应用到规划中,定量技术研究得到迅速发展"smith和st即hen.L.J在5旅游分析手册6一书中以简明实用的方式给旅游规划人员!研究人员!咨询人员和决策者介绍了36种较重要的数量方法,对每种方法的用途与其他研究手段的关系以及可能出现的疏漏作了较好的阐述"西方的主要旅游期刊都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旅游规划与开发方面的研究论文"另外,世界旅游组织出版了旅游规划方面的多项出版物,如5国家和区域旅游总体规划的建立与实施方法6等,显示出对规划指导性和操作性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娱乐!休闲!度假旅游呈上升势态,对休闲!娱乐和度假规划的研究受到重视"其中,Gulm的5度假景观:旅游区设计6是比较成熟的度假地设计指导手册[6]"在旅游快速发展阶段时,前一个阶段(过渡阶段)中旅游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已经能够基本解决"这一个阶段对旅游规划的研究属于超前性的理论研究,对旅游规划过程实施的过程中还未完全显现出其漏洞的时候,已经对预测将会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各地区旅游业发展层次及阶段不一,这种超前性研究对那些旅游业刚刚发展起来的地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避免其走不必要的弯路"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4.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旅游规划学家EdwardhiskeeP 为旅游规划的标准程序框架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两本代表作5旅游规划:一种集成的和可持续的方法犷飞T示元i而Pl娜ng:AlntegratedandsustainableApproach)与5国家和地区旅游规划6(NationalandRegionalTourismPI~g)是面向旅游规划师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著作"同期世界旅游组织也出版了5可持续旅游开发:地方规划师指南6(Sustainable肠而smnevelopment:ouidefo:LocdPI 咖ers)及((旅游度假区的综合模式6(AnhitegratedAPproachforResortDevelopment)等"这些著作的出现使旅游规划内容!方法和程序日渐成熟"这一时期,专家们不仅对旅游规划操作本身给予重视和研究,还对规划实施监控和管理给予了很大的重视"这在hiskeeP的著作中已得到体现"另外,这一时期比较着重于旅游规划的贯彻和实施过程方面的研究"如J,GNelson,R.Butler,G叭厄>1主编的论文集5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监控!规划!管理6(肠如smandsustainableDevelo妙ent:Moaitoring,Pl~ng,Managing),以及对市场要素的重视,如亚太旅游协会(PArA)高级副总裁RogerGriffi"先生提出的/创造市场营销与旅游规划的统一0[6]"此外,在深入发展阶段,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成熟的前提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业与环境!生态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是旅游规划时重点考虑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