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11 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无答案)功和功率的复习导学案班级__ 姓名__ 学号__复习目标:1、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会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难点:功和功率的综合运用。
一、功(1)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__ _;②物体在这个___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
(2)力没做功的三种情况:①“劳而无功”:物体受力但没______;②“垂直无功”:物体受力和移动的方向______;③“不劳无功”:运动物体缺力凭_______保持继续运动。
[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2.下列几种情况,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人用力推桌子,桌子不动B.人从一楼上到三楼C.足球在草地上滚了10米后停下来D.起重机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思考: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应用]1、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二、功的大小(1)规定:在物理学中,力做功的多少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______的方向上移动_____的乘积。
用字母______表示;公式:________;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____。
(2)理解: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F和s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时间内的两个量。
针对练习:1用10N的水平拉力,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若木块移动了0.5m,则拉力做的功______J.2.用10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掷出7m远,则铅球抛出后的运动过程中,人对铅球所作的功是J。
思考: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应用}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W /Jt /s甲乙0A 、 0JB 、 400JC 、 2019JD 、 2400J2.用20牛的水平踢力将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足球踢出,球在水平方向运动5米,踢力做的功是( )A .100焦 B .150焦 C .250焦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3、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B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C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D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4、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5、小明用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 ,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 ,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C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D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6、.如图所示,将一重物分别沿光滑斜面AB 、BC 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B ,已知AB>BC ,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F 2,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 1、W 2,且W 1=W 2,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 1、P 2,则 ( )A .F 1<F 2,P 1<P 2B .F 1>F 2,P 1>P 2C .F 1=F 2,P 1=P 2D .F 1<F 2,P 1>P 2 7.如图是甲、乙两台机器所做的功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机器的功率P 甲与乙机器的功率P 乙相比是(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把同样重的木头从一楼搬到三楼,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两个对木头做功的大小关系是W 甲 W 乙(选填“>”、“=”或“<”),对木头做功快的是 同学。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1、1功〖课标要求〗1、知道机械功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考纲要求〗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定义式W=Fs和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2、能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力是否做功;3、能运用该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目标〗1、能说出功的概念2、能判断物体(力)是否做功(难)3、会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1、提示课堂学习内容1、激趣导入(约2-3min)2、明确学习目标(约2min)二、教材预习(约8min)1、自主学习教材第62~64页内容2、预习检测1、通常而言,如果一个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上移动了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
2、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学中,功等于乘积。
计算公式是,功的单位是。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功的单位:焦耳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约22min)(一)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功概念的讨论(1)观察课本P63页“想想议议”图11、1-2,这些做功实例中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课本P63页“想想议议”图11、1-3,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对做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
2、分析以下事例:(1)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有没有做功?为什么?(2)人推木箱前进时,重力和支持力对木箱有没有做功?为什么?(3)人提前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时,提力有没有做功,为什么?(4)抛出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有没有力对它做功?3、通过以上事例,你能归纳总结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吗?(2)功的计算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认真阅读课本P64页例题,结合做功的概念,你一定能完成以下各题:1、重150N的物体在50N的水平方向的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10m后拉力消失,物体又由于惯性向前滑动了2m、则拉力做的功是,重力做的功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知识梳理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
2. 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和计算。
3. 能量与做功的关系,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4.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间的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
二、题型、技巧归纳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3. 一个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4.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穿过黑障区后,迅速弹出减速伞和主伞。
从弹出减速伞和主伞到着陆的过程中,飞船返回舱()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归纳小结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也可以说施力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F——力——牛(N)、S——距离——米(m)、W——功——牛·米(N·m),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1J=1N·m。
2、功与做功时间的比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即为功率。
公式:功率=功/时间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则可以把上式写成P=W/t,P-功率——瓦特(W)、W-功——焦耳(J)、t-时间——秒(s)1W=1J/s,换算关系:1k W=1000W。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本章复习课》教案_12

11.1《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实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功的概念,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及功的计算。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形式列举生活中一些对物体做功的实例,引入新课。
画面中的情景与物理中的功联系密切,并且有的过程对物体做了功,但有的过程对物体没有做功,那么什么时候能对物体做功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十一章第一节功,功。
1.力学中的“功”(1)师: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提到与功相关的词语有哪些?生:功夫、功劳、功能、事半功倍、急功近利……它们有“贡献、成效、本领、能耐等意思。
师:在物理学里,“功”的概念吸收了“成效“的意思。
力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学案自学课本62页、63页理解物理学中功的含义,知道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并实行后面的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1. 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合作探究:1.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是:(1):(2):(3):2.力学中,功等于。
3.功的计算公式:4.功的单位是:5.1J的物理意义是:精讲点拨:1.①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要求回答: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②分析课件图1,做功的实例:货物、火箭和杠铃在什么力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要求回答:货物在竖直向上的举力作用下,竖直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叉车的举力对货物做了功。
火箭在竖直向上的燃烧的气体压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起飞通过了一段距离,燃烧的气体的压力对火箭做了功。
拖拉机在沿水平向前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向前通过了一段距离,拖拉机的牵引力对拖拉机做了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归纳总结和讨论理解功的概念,会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经历交流合作的过程,学会用简洁的物理语言与人交流;2.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理解机械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并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3.通过思维训练理解功和功率的公式,并会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展示的方法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二)教材地位: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涉及本章内容及要求有:3.2.2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3.2.1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能量是《课标》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能量在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识能做了铺垫。
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本章在学生已经深入学习了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一幅由力而揭开的能量画卷,本章又是学习内能、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础,所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为复习课,学生对《功和机械能》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知识的熟练程度不高,不能很好的运用。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更为熟练的掌握知识,教师在学习中找到学生的不足,让学生有所突破。
教学重点1.理解力学中功的含义,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2.能根据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判断物体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变化;3.能根据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4.能用功、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复习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复习课。
复习的内容包括本章的三个小节:1. 功的概念及计算;2.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3. 机械能的概念及转化。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功、功率、机械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攀岩运动员攀爬岩石时所做的功,引出功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功的概念,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强调功的单位是焦耳(J)。
(2)教师讲解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强调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机械能的概念,讲解机械能的转化,强调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一个重为20N的物体,从地面抬高10m,求所做的功和功率。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板书设计:教师根据讲解内容,设计板书,突出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6. 作业设计:a. 一个重为10N的物体,从地面抬高5m,求所做的功和功率。
b.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时间为10s,求所做的功。
(2)请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功、功率、机械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功、功率、机械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功、功率、机械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复习目标】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理解什么是功率,会正确进行功、功率、速度的计算。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复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
2.解读复习目标,引入新课。
学生自主梳理本章知识,画出知识导图,并熟记基础知识。
规律总结:1.判断是否做功的方法:(1)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有做功。
(2)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不劳无功”“劳而无功”“垂直无功”2.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
方法2:在做功的多少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
方法3:如果做的功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比较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本章学习中我学到了哪些物理知识?掌握了哪些物理研究方法?我还有哪些知识需要加强?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功和机械能⎩⎪⎪⎪⎪⎪⎪⎪⎨⎪⎪⎪⎪⎪⎪⎪⎧功⎩⎪⎨⎪⎧做功的条件:①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②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计算公式:W = Fs 单位: 焦(J ) 1 J =1 N·m=1 W·s功率⎩⎪⎨⎪⎧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计算公式:P = W t 单位:瓦(W )、千瓦(kW )1 W =1 J/s机械能⎩⎪⎪⎪⎪⎨⎪⎪⎪⎪⎧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质量(m ) 物体的运动速度(v ) 重力势能⎩⎪⎨⎪⎧定义:在地球表面附近与高度相关的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质量(m ) 物体所处的高度(h ) 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材料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则机械能 的总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大自然中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一列质量为1×103 t 的火车,以180 km/h 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103N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章末复习学案(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章末复习(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
2.计算:在物理学中,功等于的乘积;公式:。
3.单位:功的单位是,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简称,符号是;1 N·m=1 J。
二、功率4.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物理量。
功率大,说明做功,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5.定义:与之比叫做功率,用符号表示。
6.定义式:。
公式推导:P===Fv。
7.单位: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工程技术上常用的功率单位是。
两单位间的关系是。
8.爬楼功率的测量(1)实验器材:。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设计实验:①用体重计测出人的质量,记作m;②用皮卷尺测出所爬楼层的高度,记作h;③用停表测出爬楼所用的时间,记作t。
(4)功率表达式:。
三、机械能9.能量:物体能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能量的单位是。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
10.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决定因素: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和决定;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
11.重力势能(1)定义: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决定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由 和 决定;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 。
1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13.机械能(1)定义: 和 统称为机械能。
(2)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 ,或者说,机械能是 的。
1.辨析动能和势能能量种类 概念特点决定因素 共同特点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质量、速度具有能的物体都能够对外做功势能重力势能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一切受到重力且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质量、高度弹性 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一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材料、弹性形 变程度2.功与功率的比较命题点1 做功的必要条件如图所示,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对杠铃 ,将杠铃举在头顶静止不动时,对杠铃 (前两空均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复习课。
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4.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5. 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使学生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方法、功率的计算方法、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2. 教学重点: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功和机械能的实际例子,如提水、推车等,让学生初步理解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功的概念,介绍功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如何计算功。
(2)讲解功率的概念,介绍功率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如何计算功率。
(3)讲解机械能的概念,介绍机械能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如何计算机械能。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几个关于功、功率、机械能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关于功、功率、机械能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讲解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三、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四、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五、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提水:用力提起一桶水,质量为20kg,高度为5m,求做的功、功率、机械能。
(2)跳伞:一名跳伞员从空中跳伞,降落到地面,质量为60kg,下落高度为100m,求做的功、功率、机械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警告语:一、课前展现知识构造定义:物体因为运动而拥有的能量动能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决定其大小的要素:机大,动能就越大械定义:物体因为被举高而拥有的能量。
能重力势能决定其大小的要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势能高,势能就越大弹性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拥有的能量。
势能决定其大小的要素: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二、学习目标:三、合作研究与展现报告:知识构造功1、力做功的两个必需要素:①;②物体在这个 ___的方向上挪动的 ____。
2、力没做功的三种状况:①“劳而无功”:物体受力但没 ______;②“垂直无功”:物体受力和挪动的方向______;③“不劳无功”:运动物体缺力凭 _______保持持续运动。
3、功的大小。
在物理学中规定,力做功的多少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 ______的方向上挪动 _____的乘积。
用字母______表示。
4、公式:________;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概是 ____。
理解:公式中的 s 必定是在力 F 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重申对应。
F 和 s 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时间内,且同一方向上的两个量。
功率1.定义: __________里达成的功叫功率。
意义:功率是用来表示做功 ______的物理量。
2.做功越 _____,功率就越 _____。
功率用字母 _____表示。
3.比较方法:①做功时间相同时,比较 _________,做功越 _____,功率越大。
②做相同多的功时,比较 ________,用时越 _____,功率越大。
4.定义公式: _______ 国际制单位 1W=KW 1W 的意义5.某小轿车功率 66kW ,它表示:小轿车在 ______内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J。
6.由 W =______和 v= _______,得 P=________。
汽车的功率必定,上坡时要换低速档,以获取更_____的牵引力,即在功率一准时,要增大F,一定 ______动能和势能及互相转变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拥有;不过说明它有做功的能力,但不必定要做功。
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

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基本概念: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在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2.功率:功与时间的比叫功率。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公式:注重概念的理解:<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2>.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①有力,但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②通过了距离,但在距离的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③有力且通过距离,但力和距离的方向相互垂直。
例1.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B.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C.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D.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例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把质量不同的物体匀速竖直向上提,所测数据如下表:同学质量/ kg 升高高度/ m 时间/ s甲 4 1.5 2乙8 1 4丙10 0.5 5根据上表可知,做功最多的是________同学,做功最快的是________ 同学,你是根据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出做功快慢的。
3.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即时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2.关于功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做功的时间越短,功率越大B.做功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C.用的力越大,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D.做功越多,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3.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00 kg的杠铃很快的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的停留了3 s,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这次举重成功,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4.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A.1000W B.100W C.5W D.1 W5.甲、乙两个同学体重之比是4 : 5,都从一楼走到三楼,甲和乙所用时间之比为8 : 7,那么甲、乙做功之比为_________,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1.1功【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会判断力是否做功。
3.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1.理解做功的两个要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正确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学习内容一:力学中的功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2、P63的相关内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自学检测】1.用细绳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拉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摩擦力对木块移动起阻碍作用。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对照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讨论:1.图P11.1—2力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2.图P11.1—3力没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手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下面三种情况力没有对物体做功:(1)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
如:小孩推车,车不动,推力不做功。
(2)不劳无功:物体靠惯性移动一段距离,并不是受到力的作用向前运动。
如: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3)直无功: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力没做功,如:小明提着水桶水平移动,拉力没有做功。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1章章节(课题)名称第11章章节复习学时1总课时28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
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
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
过程方法(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基础练习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公式:W=FS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W/t二、复习内容1、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即物体受力没有移动;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物体凭惯性运动。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本章复习课》教案_20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章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定义式和单位;能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力是否做功。
2.能运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和单位;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机械功率的意义。
4.能运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1.理解并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2.运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力是否做功。
2.运用公式及变形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二、知识梳理(学生完成知识填空并展示)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____。
特别提醒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有力无距,如一位同学推车未动;②有距无力,如足球离开脚后水平移动;③力距垂直,如提着水桶水平移动。
2.做功公式: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 ____,符号是____。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功都等于不使用机械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功率4.功率:与之比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做功的物理量。
5.公式P= ,其单位是。
由推导公式P=FV可知:当功率一定时,减小速度可以增大,如汽车上坡等。
6.测功率(如爬山、上楼梯等)原理:,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三、考点透析考点1 功的计算(先让学生分析例题,教师点拨分析;学生完成变式练习,展示结果)【例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所受的拉力F甲和F乙及两拉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间的关系是( )A.F甲>F乙B.F甲<F乙C.W 甲>W乙D.W 甲<W乙【解析】甲、乙两个相同的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甲=F乙=f,当V甲>V乙时,根据s=vt,在相同时间内s甲>s乙,由W=Fs得W甲>W乙。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题(含答案)

⼈教版物理⼋年级下册第⼗⼀章功和机械能复习题(含答案)第⼗⼀章功和机械能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共22⼩题)1.光滑斜⾯甲与⽔平⾯PQ平滑连接。
从斜⾯甲⾼H处静⽌释放⼩球,⼩球运动到Q点静⽌,如图甲。
在PQ上的N点平滑拼接另⼀光滑斜⾯⼄,已知PQ=4PN,如图⼄。
⼩球冲到⼄斜⾯上的h⾼处。
则⼩球最终将停在()A.甲斜⾯上B.⼄斜⾯上C.P处D.N处2.⼩红在操场上将⽪球斜向上抛出,⽪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a.c两点处于同⼀⾼度。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点重⼒势能最⼤B.a、c 两点的动能相等C.d点的机械能⼩于e点D.b点到d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势能3.如图所⽰为甲、⼄两个⼩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
它表⽰两⼩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则对甲、⼄两个⼩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球甲做变速直线运动,⼩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球甲受平衡⼒的作⽤,⼩球⼄受⾮平衡⼒的作⽤C.⼩球甲做功的功率⼀定⽐⼩球⼄做功的功率⼤D.⼩球甲的机械能⽐⼩球⼄的机械能⼩4.某同学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则此过程中()A.⼈的动能转化为其重⼒势能B.⼈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C.电梯对⼈的⽀持⼒做功为零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5.请判断下列哪种情况下⼈对物体做了功()A.举着⼀个重物B.推墙C.推车上坡D.看书6.如图所⽰,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够长的⽔平桌⾯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摩擦⼒为3N B.1min内拉⼒对物体A做功为36JC.2min内B物体的重⼒做功为144J D.若⽤⼀个向左的拉⼒F使A向左匀速运动,则F=8N 7.关于⽕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变⼩,势能变⼤,机械能保持不变B.动能变⼤,势能变⼩,机械能保持不变C.动能变⼩,势能变⼤,机械能变⼤,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动能变⼤,势能变⼤,机械能变⼤,内能转化为机能能8.如图所⽰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过程中,惯性越来越⼩B.实⼼球在b点时,受推⼒和重⼒的作⽤C.实⼼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势能转化为动能D.实⼼球在c点时,内能为零9.如图所⽰,钩码A的重⼒⼤于钩码B,⽤⼿托钩码A使两者处于静⽌状态。
新版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学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小结与复习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看书,归纳总结出功、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功、功率的含义。
2、通过讨论、练习会用W=Fs、P=W/t这些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看书,理解动能、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二、学习过程:学习活动1:请同学们看书复习整理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1)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物体在。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功的定义:。
4、功的单位:_____简称___符号____。
5、功的公式:__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率1、定义:。
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计算题中,如果用到公式P=Fv,必须有推导公式:P=W/t=Fs/t=Fv)3、单位:_____简称____符号____。
即1W=______。
自主评价1: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它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
课堂练兵2:1、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受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B、凡是发生了移动距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C、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移动距离发生,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D、只要物体受力,又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2、某电梯的电梯箱连同乘客的质量为1.2t,用时10s从一层上升到七层。
如果每层楼高3m,电梯电动机的功率至少是多少?3、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顶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4000N,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3)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四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学案新人教版

如果只有和相互转化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物体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机械能是守恒的。
阅读课本P72页的想想做做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锁的动能和势能是怎样转化的?
2、铁锁回不到原来的位置,为什么?
3、在此实验中,机械能的总量守恒吗?如果不守恒,它有什么变化?
针对训练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课题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学情预设
环节
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
学
习
目
标
解读目标
控制变量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
学法指导
定
向
自
学
1、直升飞机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 )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重力势能和动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和重力势能减小
A、被举高的铁球B、折弯的铁丝
C、压瘪的泥团D、下端挂有钩码的弹簧
3、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4、飞行的子弹能击穿靶子是靶子是 因为它具有能。放在阳台的花瓶有砸伤人的危险是因为它具有能。推开的弹簧门放手能自动关上,是因为它具有能。
知识准备
知识点一、机械能及其转化
甲图中:是________能和_______能相互转化.
乙图中: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从B点运动到C点时,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从C点运动到B点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从B点运动到A点时,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将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去,乒乓球离手时小球的速度大,此时的动能___________。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速度_________,动能__________,但高度在增加,因而重力势能在__________。当达到最高点 时,乒乓球的速度为_________,动能也为_________,重力势能达到最大,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从最高处下降时,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动能也越来越__________,由于高度不断减小,所以重力势能也不断____________。在下降过程中乒乓球的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1 功和机械能知识梳理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1 功和机械能知识梳理复习学案(新
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分钟):通过知识网络检查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缺漏,并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补缺。
知识网络(20分钟):
功
与
机
械
能
练习巩固
1.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描述庐山瀑布的壮观。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________。
2.滚摆在上升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3.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
A.0.2J B.2J C.200J D.2000J
4.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对物体做了60J的功,则在推力做功的过程中()
A.物体一定运动了1m B.物体一定运动了6m
C.物体一定受了10N的摩擦力D.物体一定受了60N的摩擦力
5.一只重50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学生用100N的水平力将箱子水平移动10m,乙学生把这只箱子匀速提高2m,那么,他们做功的大小是( )
A.相等 B.甲学生做功多 C.乙学生做功多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八年级物理下册11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学法指导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
学习流程预习指导考点一:功和功率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二是物体在方向上通过的。
功的定义式是W= ,功的国际单位是。
2、大量事实表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时所做的功(或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3、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所做的功,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功率的定义式是,此式的变形公式有。
考点二:动能和势能4、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5、物体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和;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和。
同一物体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考点三:机械能及其转化6、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各种能的单位都与的单位一样,他们的国际单位是。
7、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是不变的,或者说是守恒的。
任务导学例1:下列过程,哪个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A、小明提着桶站立不动B、小明提着桶水平移动C、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D、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例2: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钤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钤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W1=W2 P1=P2B、W1> W2 P1>P2C、W1> W2 P1=P2D、W1< W2 P1<P2例3:李玲同学值日时用水桶提水从一楼上到三楼,她做的有用功是()A、对桶所做的功B、对水所做的功C、对水和桶所做的功D、对水、桶和人所做的功例4:小明同学站在匀速上行的启动扶梯上由一楼升到二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小明的动能大小保持不变C、小明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D、自动扶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拓展延伸能量的单位:动能、势能以及其他能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 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新
版)新人教版
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学法指导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
学习流程预习指导考点一:功和功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二是物体在方向上通过的。
功的定义式是W= ,功的国际单位是。
2、大量事实表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时所做的功(或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3、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所做的功,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功率的定义式是,此式的变形公式有。
考点二:动能和势能
4、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5、物体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和;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和。
同一物体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考点三:机械能及其转化
6、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各种能的单位都与的单位一样,他们的国际单位是。
7、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是不变的,或者说是守恒的。
任务导学例1:下列过程,哪个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
A、小明提着桶站立不动
B、小明提着桶水平移动
C、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D、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例2: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钤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钤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W1=W2 P1=P2
B、W1> W2 P1>P2
C、W1> W2 P1=P2
D、W1< W2 P1<P2例3:李玲同学值日时用水桶提水从一楼上到三楼,她做的有用功是()
A、对桶所做的功
B、对水所做的功
C、对水和桶所做的功
D、对水、桶和人所做的功例4:小明同学站在匀速上行的启动扶梯上由一楼升到二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小明的动能大小保持不变
C、小明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D、自动扶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拓展延伸能量的单位:动能、势能以及其他能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达标检测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5kg的人,在10s内连续5次跳上每级高度为0、2m的台阶,则此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g取
10N/kg)()
A、450W
B、45W
C、4、5W
D、4500W学习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布置物理配套练习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