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历史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为何要将“过程与方法”当作目标
新课程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很多人感到不理解,甚至以为这是犯了逻辑错误: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结果,“过程与方法”是手段和工具,怎么会成为目标呢?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但它只道出了问题的一面。“过程与方法”既有工具属性,也有价值属性。也就是说,和学习的内容一样,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有其特定的存在价值,值得我们去努力追求。
西方法学界有句名言:“真相的发现虽是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目的,但决非唯一目的。”“真相的发现”追求的是“实质正义”(有过错者必受惩罚),而审判过程追求的则是“程序正义”。“沉默权”(有权保持沉默,不自证其罪)、“无罪推定”(在法庭做出最终审判之前,推定被告无罪)、公开审理等繁琐的法律程序,体现的是人权、公开、公正和公平等人类重要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与实质正义相比,没有高低之分。更何况,如果没有这些程序作保障,大搞刑讯逼供,不仅是对人权的极度践踏,还会导致冤假错案的产生,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双双缺失;而有了这些程序,即使输了官司,人们也会心服口服。
同理,在学习活动中,科学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蕴含着理性之光,这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养。在历史学习中,用史实说话,有几分史实说几分话,孤证不足为凭,不任意裁减史实,就是理性思维的最好注释。而这种理性,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做人,都是不无裨益的。
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必要前提。我们常说的历史,往往是两种涵义混用: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史;一种是人们对前种“历史”有意识地选择、复原和认识。人们在对历史进行选择、复原和认识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其立场、动机、倾向、学识的影响,从而掺杂进一些主观因素。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将这些主观因素辨析出来。
以例为证。讲《戊戌变法》变法时,很多老师都会引用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引用的目的是为证明戊戌变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种用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戊戌政变记》的成书背景。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处斩,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海内外的舆论中,大部分指责康、梁误国。在这种情况下,康、梁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他们还想争取海内外的舆论尤其是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所以,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就匆匆写成此书。
这样特定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话。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结论。和同时期的其他材料作比较,我们会发现,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这也是学术界公认的观点。而且,从
逻辑上讲,正是因为群众基础薄弱,变法才会失败。也就是说,梁启超的叙述夸大其词。对此,晚年的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供认不讳。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从写作背景、作者动机等角度辨析史料的方法,这样才不至于被史料和观点愚弄,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质疑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灌输我们自认为正确的观点,但是,当学生摆脱我们进入社会后,各种各样的史料和观点就会扑面而来,如果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辨析过程与方法,他们就会无所适从,甚至对中学所教所学产生逆反心理,加以排斥。历史思维的过程与方法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在新课程中,有些人也承认“过程与方法”是目标,但是他们理解的“过程与方法”却是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他们这样表述“过程与方法”目标:“视频导入、图片展示、配音动画、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这其中,“视频导入、图片展示、配音动画”就是完全的教学方法。“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既是教学方法,也是学习方法。但当二者混在一起用时,很明显教师说的是教学过程与方法。其实,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这个看法符合逻辑:学生如果将来不当老师,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就不是他学习的目标;学生实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是现状,也不是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应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视频导入、图片展示、配音动画、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虽然是过程与方法,但却不是目标。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历史资料”、“如何探究历史问题”、“如何评论历史观点”、“如何比较历史事物”才是教学目标。拿评论历史观点来说,其思维过程一般是这样:第一步,提炼观点。评论的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观点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
么关系?第二步,判断表态:正确,错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第三步,叙述史实,也就是用史实来叙述评论对象的真实情况。第四步,分析根源。评论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从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来讲,大致可以归结为社会偏见、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几个方面,甚至还会可能混淆事实,颠倒黑白。对此,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体验从提炼观点、判断表态、叙述史实到分析根源的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初步学会从社会偏见、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方面分析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
自检:
1、“过程与方法”在历史教育中有何价值?
2、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才是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如何与其他目标有机联系
相对于旧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而言,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更为丰富。更为重要的是,新课程将其概括为三维目标。维是维度的简称。什么是维度?举例说明,长、宽、高就是一个物体的三个维度。由此可见,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值得思考的是,知识与能力虽然密不可分,但它们毕竟归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合称为一个维度,合适吗?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谨表示存疑,下文仍沿用三维目标这个概念——据说有关文化的定义不下二百种,可研究文化的论著照旧推陈出新,文化学者更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