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分考点700分考法》共50页文档

合集下载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高考英语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动词和动词短语 (共81张PPT)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高考英语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动词和动词短语 (共81张PPT)

分考点1 动词的基本划分
Point 2 连系动词
连系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其后必须跟表语构成系表结构,说明 主语的状态、性质、特征等情况。 (1)状态连系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状态,如be动词。
·Ability and wisdom are mental weapons for man. 能力和才智是人的精神武器。
第1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模块1 语法基础▶A 语境考查类 专题4 动词和动词短语

600分考点 完全掌握

➢ 考点10 动词 ➢ 考点11 动词短语
700分考法 完美应对
➢ 考法 考查动词短语及搭配
易混知识 易错清单
➢ 易混 一词多义
600分考点 完全掌握
➢ 考点10 动词
✓ 分考点1 动词的基本划分 ✓ 分考点2 常见的词形或词义相似的动词辨析 ✓ 分考点3 常考动词的固定搭配
表示的动作可以延续,可与表 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如,stay, write,
work, carry, repair, hold等
非延续性动 词
表示的动作不可以延续,不能 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如, finish, stop,
put, go, come, arrive, receive, close, begin等
appear(好像)等。
·Warm colors like yellow make food appear more appetizing, while cold colors make us feel less hungry. 像黄色这样的暖色会使食物看上去更诱人,而冷色会使我们觉 得不是很饿。[课标全国Ⅱ 2015]
分考点3 常考动词的固定结构

新版《600分考点700分考法》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版-语言文字运用专题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新版《600分考点700分考法》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版-语言文字运用专题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紧缩语段 ➢ 考法1 新闻紧缩类(重点)
1.拟写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单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多行标题包括引
题、主标题和副标题。其中引题常用于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提示意义等;主标题揭示新闻的主旨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情 况,指出范围等。通常要求拟写的是单行标题。
考法点拨
[辽宁2013·16]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 符号)。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令勤俭食粮。随后, 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 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 “不”,争做勤俭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000万 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 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食粮。今天不剩饭,打包 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 站也纷纭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 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 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 纷纭发放宣传资料。
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与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 —与现实生活关系密
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 切;第4句说明京剧的
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 舞台表演特点——程
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 式化;第5句说明京剧
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 艺术表现情势的特
例题8 说明性语段
解析
[山东2012·17]
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字。 本语段共有5句话:第
京剧是徽剧在吸取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 1句介绍京剧的起源—
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 —徽剧;第2、3句介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版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版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

M2+(aq)+2OH-(aq),Ksp ()
C
考法3 溶液pH的计算 2.混合型(多种溶液混合)
(1)强酸和强酸混合
(2)强碱和强碱混合
考法3 溶液pH的计算 2.混合型(多种溶液混合)
(3)强酸、强碱溶液混合 ①恰好中和:反应后得到的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pH=7。 ②强酸过量:首先要计算出剩余的c(H+),然后再根据定义计算溶液的pH。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解析】室温下pH=12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若该溶液为碱溶液,则水电离出的c(OH-)=
10-12 mol/L;若该溶液为因弱酸根阴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的盐溶液,则水电离出的
c(OH-)=10-2 mol/L。
C
考点51 溶液的pH及pH计算
考法3 溶液pH的计算
1.水的电离
(3)理解水的电离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c(H+)和c(OH-)都增大,故Kw增大,但溶液仍呈中性。
②在酸、碱的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c(OH-)始终是相等的, 有时需要忽略某一种,但越少越不能忽略。
2.酸、碱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的表示方法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与c(OH-)的相对大小,具体见下表:
2.pH
(1)定义式:pH=-lg c(H+)。 (2)pH的意义: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在相同温度下,pH越小,溶液 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3)pH与溶液中c(H+)的关系
【注意】c(H+)>1 mol·L-1时不再用pH表示。 (4)pH试纸的使用方法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 专题1 直线运动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 专题1  直线运动

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2) 判断物体起始时刻的物理状态,即不同图像的起点,例如初始时
刻的位置、初始时刻的速度等. (3) 根据初始状态及分析出的物体运动规律或已知图像与所求图像 间的关系,判断或作出所求图像.
返回专题首页 28
考点3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29
考点3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14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5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6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方法5 应用运动图像分析运动问题 直线运动的v-t图像,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斜率表示
加速度,通过v-t图像可以巧妙地将复杂的物理问题
转化为数学问题,可以避开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应用图像进行定性 分析,可快速解决运动时间、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问题.
量. (1) 速度是表示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位移大速度不一定大;
位移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要速度的方
向不变,不管速度大小怎样变化,位移的大小都增加. (2)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为零时,加速 度不一定为零.只要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一致,不管加速度大小怎 样变化,速度都增大,反之,只要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反,不管 加速度大小怎样变化,速度都减小. 2
②位移对称指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的位移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③速度对称指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3
2.全程法 (1) 将上升和下降过程统一看成是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向下的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h=v0t- gt2 ,v=v0-gt. 2
(2) 一般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若v>0,则物体在上升;v<0,则物 体在下落. h>0 ,物体在抛出点上方; h<0 ,物体在抛出点下方.在应 用全程法求解时,特别注意位移的正负,即h<0的情况.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

(2) 东北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
东北积温较低,农作物生长期长,利于有机 质的积累;黑土肥沃,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 营养物质;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夜晚气温
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
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低,病虫害少;地广人稀,人口少,生态环
境破坏小
(4)辽中南工业基地
考法4 华北地区区域特征分析
3.气候分析:气候成因、类型、特点。
【特别注意】(1)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区
与外流区 内流河内流区外流河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 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
区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
流域称为外流区
5.我国重要的地形区 (1)要熟悉大的地形区大致的经纬 度位置,构建心理地图,如下图: (3)要充分利用“控制点”进行相 对位置的判断,如下图:
物越冬。
考法7 南方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
1.低山丘陵的开发 (2)低山丘陵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原因:
①地形起伏大;②降水多且集中;③红壤 土层薄;④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过度砍伐
有利条件:
①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②生 物品种多、生长快、更新能力强、产出量 大;③多山丘,垂直差异明显,土地类型 多样,可发展立体农业;④水能资源、水 资源丰富,发展水电、灌溉;⑤劳动力丰 富且廉价;⑥工农业基础好;⑦靠近经济 发达地区,市场广阔;⑧海陆交通便利。
A. 甲地是中国日出最
早的地方 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 现象
C. 大兴安岭为内、外
流区分水岭 D. 松花江干流有凌汛 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新《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4.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

新《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4.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

解析
先抽取句子的主干 “巴黎之行让我对 法国作家和诗人维 克多·雨果有了更深 的了解”,单独成 句。然后将 “为……所做的工 作”和“为……做 出的杰出贡献”两 个限定成分提取出 来,变成单句,因 为独立成句,所以 要将原先的偏正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短句变长句 考法点 拨
(1)确定长句的主干。分析所给的几个短句中共同陈述的对象,定为长句的 主语,然后再依次确定谓语和宾语。
_【___示___例___】___语_义__重__复__是__由__对__词__语_的__意__义__和__
语法功能理解、把握不准确而造成词语的含
义与已提供的语境相重复的一种语病。
解析
先确定主干句是 第③句,说明 “语义重复”的 属概念。然后将 ①②句抽取出来 作③句中“一种 语病”的修饰成 分,交代其本质 属性。
考法点 拨答题时,要注意根据题干要求选择、组合或编写对联的内容;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应的字词词性相同,平仄相对;一般上联末字用仄声字,下联末字用平声字。
例题10 对联类
[山东2014·18]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 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 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 得重复使用短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选用句式 仿用句式
➢ 考法1 嵌入式 ➢ 考法2 续写式 ➢ 考法3 话题式 ➢ 考法4 开放式 变换句式 ➢ 考法1 长句与短句之间的变换 ➢ 考法2 整句与散句之间的变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选用句式
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类的,如长句和 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 定句、常式句和变式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单句和复句等。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根句考拨据 式法语。点言表达需要,选用恰当的、最富有表现力的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2020版高考理数:专题(2)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2020版高考理数:专题(2)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1 x2
-1= 1x+11x-1
= 1x+11x+1-2,
∴f(x)=x2-2x(x≠1).
方法二(换元法):设
1 x
+1=t,则x=
t-1 1(t≠1),
∴f(t)=

1 1
2
-1=(t-1)2-1=t2-2t,∴f(x)=x2-2x(x≠1).
t-1
考点一 函数的概念
求函数的值域时,应根据解析式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常
见的方法: (1)配方法.将形如y=ax2+bx+c(a≠0)的函数配方,转化为顶点
式,利用二次函数值域的求法求解.
(2)单调性法.先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单调性确定函数的最值, 进而求得值域.若f(x)在[a,b]上单调递增,则x∈[a,b]时,
函数f(2x)的定义域为[0,1].所以函数g(x)有意义的条件是
0≤x≤1,
x-1≠0,
解得0≤x<1.故函数g(x)的定义域是[0,1).
【答案】[0,1)
考点一 函数的概念 方法2 求函数的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的常见方法:
(1)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可直接设出 函数解析式.例如,二次函数可设为f(x)=ax2+bx+c(a≠0),其中a,b,c 是待定系数,根据题设条件列出方程组,解出a,b,c即可. (2)换元法.已知f(h(x))=g(x),求f(x)时,可设h(x)=t,从中解出x(用t 表示x),代入g(x)中进行换元得到f(t),最后将t换成x即可.
考点一 函数的概念
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
1.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 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 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 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 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 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理想树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

理想树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

2.有机物的命名
(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①习惯命名法
返回
考法1 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识别
官能团是有机物的灵魂,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也是有机物分类的依据, 要掌握各类官能团的结构特点,特别是中文名称的书写。
返回
考法2
有机物的命名
1.主链的选取
(1)最长原则: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主链。 (2)最多原则:选择含支链最多的碳链作主链。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若含 有几条不同的最长碳链时,应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条作为主链。
考法3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书写的一般步骤 ①“判类别”: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判断其可能的类型异构(一般 可用通式判断); ②“写碳链”: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异构写出各类异构的可能的碳链 异构,书写规则为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简到繁,位置由中心到两边,在书 写时应注意位置对称的结构应按同一种物质对待; ③“移官位”:一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碳链异构,然后在各条 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的位置,在书写时同样应注意位置对称的结构应按同 一种物质对待; ④“氢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即碳原子应形成4个化学键),将碳 原子剩余的价键用氢原子去饱和,就可得到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1.研究有机物的步骤和方法
(2)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②重结晶 a.适用对象:固态有机物。 b.要求:杂质在所选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被提纯的有机物在 此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③萃取和分液 a.常用的萃取剂:苯、CCl4、乙醚、石油醚等。 b.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 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注意】分子中不含苯环,而含其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叫作脂环化合物。
1.有机物的分类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5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5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而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现象,指土地逐渐退化
的过程,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
区,也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
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次生盐渍化也是荒
漠化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干旱地区由于灌溉不当
造成的。
考法2 水土流失问题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 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水土 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 二是流失强度大,侵蚀严 重区比例高;三是流失成 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十分必要。
1.形成原因
(1)自然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 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2)人为因素
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是目前水土流
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
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土质疏松。主要
表现在:
①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
一、荒漠化
1.含义及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西北地区地理位置
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西
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差异
(3)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5)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3.防治措施 (1)核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内容
3.治理 (1)压缩农业用地,挖掘水资源潜力,用现代农业 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成高产农田,这是做好 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2)扩大林、草地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3)改善天然草场和植被: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加 强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保持水土。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版2017版高考数学(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5+几何证明选讲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A版2017版高考数学(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5+几何证明选讲
②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 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 直线是圆的切线.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 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 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3.弦切角
(1)弦切角 (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 考法3 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应用
1.证明圆的切线的常用方法
直线与圆
(5)如果四点与一定点距离相等
四个顶点共圆 四点共圆
(6)如果两个三角形有公共边, 公共边所对的角相等,且在 公共边的同侧
这两个三角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27
28
29
30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 综合问题19 圆的综合性问题 ✓ 综合点1 圆的综合性问题
31
✓ 综合点1 圆的综合性问题
几何证明部分内容的综合性问题一般是不同图形、不同平 面几何性质的巧妙组合.解决该类问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底,即对三角形、圆以及直线与圆的性质的熟练掌握,同
✓ 考法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应用
类型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类型2 证明等积式(比例式例式
证明角对应相等,边对应成比例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方法进行证明
找出等积式中所涉及的边所在的两个三角 形,若不只在两个三角形中,则通过线段 相等转化到两个三角形中
已知有一个角对应相等
有公共点
证明圆心与公共点的连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没有明确的公共点 证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2.圆的切线性质的应用
知三求一 已知圆的切线
①垂直于切线 ②过切点
在证明圆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添加 辅助线,构成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③过圆心
圆心和切点的连线
过切点和圆心作连线得直角

理想树600分考点700分考法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

理想树600分考点700分考法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

1.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
(2)原子轨道 电子云轮廓图给出了电子在核外经常出现的区域。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 子轨道。
2.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随着 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将遵循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即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为ns< (n-2)f<(n-1)d<np。 (2)泡利不相容原理 1个原子轨道最多只容纳2个电子,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
考法2 电离能的比较与应用
返回
考法3 元素电负性的大小比较
1.利用周期律判断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同主族从上至下,元 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如电负性:C<N<O<F,F>Cl>Br>I。
2.利用化合价及物质类别判断
我们常常应用化合价及物质类别判断,如O与Cl的电负性比较:①HClO中Cl为+1价、 O为-2价,可知O的电负性大于Cl。
考法1 粒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2.基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1)先正确书写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再由外到内失电子。如要写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先写出基态
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再由外到内失3个电子,则基
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3)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而且自 旋状态相同。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第一电离能 ①含义: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 最低能量叫作第一电离能,符号为I,单位为kJ· mol-1。

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A版)201x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A版)201x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7)功能: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中9)检测: DNA+甲基绿染液→绿色; RNA+吡罗红染液→红色
2.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糖类
脂质
元素
C、H、O
C、H、O(磷脂还含N、P)
组成
单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脱氧 核糖、核糖
脂肪
——
种类
错误的是( )
A项正确;由氨基酸脱水缩合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 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 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 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 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形成多肽链时,氨基失—H,
血 液 中 存 在 NaHCO3/H2CO3 、 NaH2PO4/Na2HPO4 等 缓 冲 对 , 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
2.无机盐的跨膜运输及生理功能 (1)无机盐的跨膜运输 ①一般情况下,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为 主动运输。 ②高等动物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静息时,K+ 外流,兴奋时,Na+内流,均为协助扩散。
C 羧基失—OH,B项正确;有氧
呼吸第三阶段时,前两个阶 段产生的[H]和氧结合生成 水,C项不正确;光合作用时, 水光解产生的[H]作为暗反 应的还原剂,将固定的CO2还 原成(CH2O),D项正确。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3 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生理作用
1.元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功能 细胞的结构成分
举例
【解析】 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 它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 顺序及空间结构,A正确。数量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大气运动)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大气运动)
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
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 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3. 风向的应用 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①定 南北半球;②定气压高低;③定三力; ④定近地面或高空。
2021/4/8
13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综合考法 等压面的判读技巧
规律2:高压上凸,低压下凹(适用于通过等
压面的形状判读气压状况)
例如,A′处等压面上凸,为高压;B′、
C′处等压面下凹,为低压。
2021/4/8
9
考例剖析 [四川文综2015·8]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 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2021/4/8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其影响,难度 中等。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形成城市环 流。城市环流方向是市中心气流上升,在郊 区下沉后,沿近地面从郊区流回城市。在此 过程中,市区的大气污染物会扩散到郊区, C项错误;郊区燃烧秸秆,烟雾会在近地面 因大气环流流向城市,D项错误;市中心盛 行上升气流,而且比郊区的大气污染物多, 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A项正确;虽说时 间是冬季,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市中心的气 温较高,所以市中心降雪的可能性较小,而 郊区的气温低于0℃,市区和郊区比较,降 雪的可能性更小,B项错误。
2021/4/8
15
考点13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成因及影响
2021/4/8
5
考法2 气温垂直变化及逆温的分析 01 角度1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