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3半刚性基层
南京林业大学路基路面习题库
第一次1.柔性基层,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有何特点?①柔性基层:总体刚度较小,在车辆荷载作用之下产生的表面变形较半刚性基层大;②刚性基层:强度高、稳定性好,行车舒适、噪音小,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③半刚性基层:在前期具有柔性基层的力学性质,后期的强度和刚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最终的强度和刚度小于刚性基层。
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选择不同的路面结构类型。
2.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1) 承载能力:路基路面结构承受荷载的能力;(2) 稳定性:在降水、高温、低温等环境作用下仍能保持其原有特性的能力;(3) 耐久性: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与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下的性能变化特性;(4) 表面平整度:路面表面纵向凹凸量的偏差值;(5) 路面抗滑性:路面表面抗滑能力的大小。
3.路基路面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1)路线长,工程量大。
(2)沿线地形起伏变化大,地形,地貌,地质,气象特征多变。
(3)沿线经济程度,交通特点不一样。
4.路面结构为什么为分层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如何分层设计?(1) 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
因此,对路面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
通过沥青路面结构应力计算结果可以发现,荷载作用下垂直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小,水平拉应力一般为表面受压和底面受拉,剪切应力先增加后减小。
为适应这一特点,路面结构通常是分层铺筑。
(2) 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进行分层,通常按照各个层位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和路基(垫层)。
第二次1.不同路基土有何工程特点?如何根据因地取材的选择选择路基填料?(1)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良好的路基路面材料。
(2)巨粒土是良好的路基材料。
(3)砂性土是施工效果最好的路基材料。
(4)粘性土是较常见的,效果也较高的路基路面建材。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三、常见基层(底基层)的适用范围
(1)沥青稳定类基层 ①热拌沥青碎石适用于柔性路面上基层及调平层。 ②沥青贯入式碎石可设在沥青混凝土与粒料基层之间, 作上基层,此时应不撒封层料,也不做上封层。 ③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于各级公路调平层。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2)粒料类基层
强度形成原 理
级配型
嵌锁型
粒料分类
适用范围
级配碎石
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较薄沥青面层 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级配砾石
级配碎砾石 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
砾 填隙碎石
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 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01
基层(底基层) 02
施工技术
03
04
识读基层(底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底基层)施工 常见基层(底基
层)的类型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基层(底基层)施工质量标 准与控制
C目 录 ONTENTS 1 基层(底基层)的作用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基层(底基层) 是路面结构的主要 承重层,并具有良 好的扩散应力的能 力。
3)刚性基层 是指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等材料 铺筑的路面基层。 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耐久、板体 性好等特点。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4)复合式基层 是指上部使用柔性材料(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碎石、 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 下部使用半刚性材料(无机结合料的稳定类)的铺筑的路面 基层。 其特性是力学性能介于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 具有抗疲劳性能好、板体性强、分散荷载能力强、减小土基 应力等特点。
半刚性基层路面名词解释
半刚性基层路面名词解释半刚性基层路面1、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特点是:高速行车状态下结构表现为结构底层半刚性基层出现剥落而面层整体性仍保持良好的路面。
2、半刚性基层路面的应用及施工工艺原则是:由于半刚性基层厚度较薄,要求在摊铺时作为平整度控制的重要指标,避免出现波浪和凹陷。
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列作业进行摊铺;两段之间拼缝采用搭接;加强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的含水量控制;当发现混合料温度不足时,应及时提高拌和机的出料温度;由于半刚性基层结合料的强度低于基层材料的强度,所以其表面不允许出现车辙现象。
3、半刚性基层上的面层允许横向裂缝宽度和纵向裂缝间距与下承层一致。
4、半刚性基层设计包括单层及双层两种情况。
5、半刚性基层路面面层厚度一般为0.8m-1.5m。
6、半刚性基层在正常使用时承载能力较低,因此,需进行防冻处理。
7、半刚性基层路面的面层主要是指改性沥青的表面层,或半刚性基层表面加铺罩面层的上面层。
8、基层应坚实、平整、干燥、洁净,无油污和其他杂物,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
9、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组成一般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三部分。
10、半刚性基层路面属于二级公路范畴,一般在中小城市或者县乡道路中常见。
11、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内部的孔隙率大于混合料表面的孔隙率,因此,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时难以压实到位,容易产生推移、拥包等缺陷。
12、半刚性基层的面层应根据行车道各部分的不同类型,确定相应的结构形式,以保证路面表面层的平整度和横坡。
13、半刚性基层的结合料粒径分布在2mm以上时,这种基层称为细粒式半刚性基层。
14、半刚性基层的沥青混合料通常采用连续级配,即采用不同粒径组成的沥青结合料,如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15、沥青混合料应选用延度大、强度高、粘附性能好、塑性变形小的矿料级配,集料应选用棱角清晰、级配均匀、洁净的天然砂砾,禁止采用风化石、风化岩石和有机质含量大的石屑。
半刚性路基材料
半刚性路基材料郜宇晨 21813109在道路工程这门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半刚性路基是刚性路面在下,柔性路面在上的一种路基,现在通过查阅资料对它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路面基层的分类路面基层大的分为三类: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底基层材料和基层差不多,主要是水泥、石灰含量低一些或者选用的是粒径小一些的土、砂砾之类。
刚性基层是指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铺筑的路面基层。
半刚性基层又分为三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工业废渣稳定类,具体对应有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细粒土;石灰稳定碎石、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细粒土;石灰粉煤灰、石灰粉煤灰土、石灰粉煤灰砂、石灰粉煤灰砂砾、石灰粉煤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矿渣、石灰粉煤灰煤矸石。
柔性基层有沥青稳定类和粒料类。
沥青稳定类包括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ATPB)、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
粒料类一般即碎砾石基层,又可以分为两类嵌挤型和密实型,嵌挤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密实型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二、半刚性基层的概述半刚性基层是采用水硬性材料(又称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各种集料和土类,并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路面基层结构;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结构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强度和刚度较高、路面平整度好、噪音低、行车舒适、易于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使用周期长、工程投资较低、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外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半刚性基层,包括水泥稳定粒料类及二灰稳定粒料类等,均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值(介于500~4000MPa),并具有一定的抗弯拉强度,因此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较小的弯沉和较强的荷载分布能力。
另外,由于半刚性基层刚度大,使得其上的沥青面层弯拉应力相对减少,从而提高了沥青面层抵抗行车的疲劳破坏能力。
半刚性基层工程施工
半刚性基层工程施工半刚性基层是一种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扩散能力,能够有效传递行车荷载,并具有良好的抗拉、抗疲劳和水稳定性。
在公路、市政道路和机场跑道等工程建设中,半刚性基层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半刚性基层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一、半刚性基层的定义与特点半刚性基层是指在路面结构中处于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材料,它具有一定的刚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弯曲和剪切力,同时具有较好的扩散能力,能够将行车荷载均匀分布到基层上。
半刚性基层材料通常采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碎石等骨料组成。
二、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方法1. 混合料的拌和半刚性基层的施工通常采用集中厂拌法或路拌法。
集中厂拌法是指在工厂内设置专门的拌合设备,将水泥、石灰等结合料和骨料按照设计比例进行拌和,形成均匀的混合料。
路拌法是指在施工现场使用摊铺机或拌和机将水泥、石灰等结合料和骨料进行现场拌和。
2. 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摊铺是半刚性基层施工的关键步骤。
摊铺前应进行基层表面的处理,确保基层表面清洁、干燥和平整。
混合料的摊铺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进行。
摊铺速度应根据混合料的类型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1-3米/分钟。
3. 碾压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
碾压的目的是确保混合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碾压一般按照先轻后重的顺序进行,即先用轻型压路机进行初压,再使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过程中应确保混合料的含水量在1%左右,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
4. 接缝处理半刚性基层施工中,接缝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纵向接缝应采用全断面推进式铺筑方法,尽量减少纵向接缝。
在必须分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
横缝施工时,每天每班应采取连续铺筑的方法,尽量减少施工横缝。
5. 养护半刚性基层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养护期间,应保持基层表面的湿润,防止基层材料过早干燥和裂缝的产生。
常用的养护方法有洒水养护、覆盖养护和喷涂养护等。
道路基层的分类
道路基层的分类道路基层的分类: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复合式基层柔性基层:采⽤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式碎⽯,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特性:不易产⽣温缩和⼲缩开裂,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沥青路⾯反射裂缝的产⽣半刚性基层:⽤⽆机结合料稳定⼟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定抗弯强度的基层特性:基层整体好、承载⼒⾼、刚度⼤、⽔稳定性好,作为路⾯的主要承重层,可以减薄沥青⾯层厚度,节省⼯程造价主要材料:⽔泥稳定粒料、⼆灰稳定粒料刚性基层:采⽤普通混凝⼟、碾压式混凝⼟、贫混凝⼟、钢筋混凝⼟、连续配筋混凝⼟等材料铺筑的路⾯基层。
特性:刚度⼤、强度⾼、稳定耐久、板体性好等特点复合基层:上部使⽤柔性材料(沥青稳定碎⽯、沥青贯⼊碎⽯、热拌沥青碎⽯、乳化沥青碎⽯、级配碎⽯、级配砂砾等),下部使⽤半刚性材料(⽆机结合料的稳定类)的铺筑的路⾯基层。
特性:⼒学性能均介于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因此该基层不会发⽣如半刚性路⾯中由于基层疲劳开裂引起的⾃下⽽上的结构性破坏,也缓解了⾯层的剪应⼒⽔平,整体受⼒状态⼤为改善;具有抗疲劳性能好、板体性强、分散荷载能⼒强、减⼩⼟基应⼒等特点武⾦堤路基层采⽤20cm贫混凝⼟基层+20cm5%⽔泥稳定碎⽯基层+20cm3.5%⽔泥稳定碎⽯基层,下⾯将就贫混凝⼟基层及⽔泥稳定碎⽯基层进⾏分析阐述在级配碎⽯中,掺⼊适量的⽔泥,加⽔经拌和压实及养⽣后得到的混合料,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泥稳定级配碎⽯。
⽤⽔泥稳定级配碎⽯铺筑的基层称为⽔泥稳定级配碎⽯基层。
⽔泥稳定级配碎⽯做基层是,⽔泥剂量不超过6%,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泥稳定碎⽯的强度特征1.⽔泥稳定碎⽯的强度形成机理⽔泥稳定碎⽯作⽤原理:⽔泥稳定碎⽯是以级配碎⽯作⾻料,采⽤⼀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够的灰浆体积填充⾻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
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料的空隙。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陈泽 滨 , 吕凌
( 1 . 云 南 云岭 高速 公路 工程 咨 询 有限 公 司 , 昆明 6 5 0 0 0 0 ;
2 . 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曲靖管理处 , 曲靖 6 5 5 0 0 0 )
CHE N Ze — b i n . L V L i n g ( 1 . Y u n n a n Y u n l i n g Hi g h w a y E n g i n e e i r n gC o n s u l t i n g Co . L t d . , Ku n mi n g 6 5 0 0 0 0 , C h i n a
2 .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Of ic f e o f t h e H i g h wa y I n v e s t me n t De v e l o p me n t Co . L t d . , Q u j i n g 6 5 5 0 0 0 , C h i n a )
【 中图 分 类 号] U 4 1 6 . 2 1 7
【 文献 标 志 码 】 B
【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9 4 6 7 ( 2 0 1 7 ) 0 8 . 0 1 2 8 . 0 2
[ DO I ] 1 0 . 1 3 6 1 6  ̄ . c n k i . g c j s y s j . 2 0 1 7 . 0 8 . 0 3 9
【 摘
要】 由半刚性 基层收缩 开裂引起 的反射 裂缝 已经 日 益成 为我 国沥青路 面主要 的破坏形 式。论文通过对我 国半 刚性
基 层沥青路面的过去 、 现在和 未来, 即发展 历史 、 现状和趋 势的分析研究 , 论 述了半刚性基 层沥青路 面反射 裂缝形成 的原
半刚性和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受力对比分析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2920252203半刚性和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受力对比分析收稿日期:2009206208作者简介:李志远(19852),男,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64吕子丰(19792),男,工程师,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唐吉利(19842),男,助理工程师,中交四公局公路试验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李志远 吕子丰 唐吉利摘 要:通过拟定典型结构,并假设层间连续,采用BISAR3.0计算分析了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受力状态,提出半柔性材料比半刚性材料更适合于作为超载严重路段沥青路面的基层。
关键词:沥青路面,半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车辙,疲劳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着路面材料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基层材料———半柔性材料,它是在集料中加入了2%左右的水泥以及6%左右的沥青形成的一种混合料,因此,既保持了部分沥青混合料的柔性,又有半刚性基层的刚性。
半柔性基层中含有沥青保持了类似于沥青混合料的变形能力及应变松弛能力,而且其水泥用量远小于半刚性基层中的水泥用量,可以改进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收缩和湿度收缩等的不足,减少基层的裂缝产生,进而减少了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
本文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与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受力状态的对比分析,说明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优势,以期为路面3.3 进行堤岸防护与加固,防治水流冲刷和约束路基侧向位移表2 挡土墙的设置桩号项目名称位置数量/m 3K 2+137~K 2+182仰斜式路肩墙左侧268K 2+540~K 2+590仰斜式路肩墙左侧283K 2+660~K 2+704.3重力式路肩墙左右侧280K 2+791.3~K 2+831重力式路肩墙左右侧290K 3+100~K 3+182仰斜式路肩墙左侧353K 3+365~K 3+485仰斜式路肩墙右侧351K 3+467~K 3+580仰斜式路肩墙右侧456K 4+680~K 4+885仰斜式路肩墙右侧392K 4+850~K 4+905衡重式路肩墙左侧398K 5+220~K 5+280仰斜式路肩墙右侧312K 7+139~K 7+265仰斜式路肩墙右侧445K 7+607~K 7+662仰斜式路肩墙左侧324K 7+840~K 8+000仰斜式路肩墙左侧329 1)植草防护、石砌防护。
路面设计简答题
路⾯设计简答题⼀、试⽐较路⾯设计⽅法中的⼒学-经验法与经验-⼒学法的优缺点。
我国现⾏路⾯设计规范是采⽤的哪⼀种设计⽅法?答:⼒学-经验法⾸先将路⾯结构模型化(简化为理想模型的结构图式或⼒学模型),并将⾏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典型化(转化为代表值或等效当量值),采⽤结构分析理论(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或弹性地基板理论等)和计算⽅法(解析法或有限元法等),建⽴起荷载和环境作⽤于路⾯结构的应⼒和位移反应之间的计算模型和公式,作为分析各结构设计变量对使⽤性能指标影响程度的⼿段,检验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定使⽤性能的⼯具。
所选⽤的使⽤性能指标(设计标准),往往是可以⽤⼒学指标如应⼒、应变、弯沉等表征的结构性能。
⽽设计标准和各项设计参数的选取,都需通过试验路标定和使⽤经验验证或修改。
经验-⼒学法(经验法)主要是通过修建试验路,通过观测道路⾏车荷载试验,获得相应道路使⽤性能指标数据,从⽽建⽴⼒学指标同荷载参数和使⽤性能的关系,⽤来设计路⾯结构的厚度。
本⽅法重在试验,适应于新建道路,⽽旧路改造就很难使⽤。
车辆荷载不同,不同地⽅的⽓候环境,⽔⽂地质不同,在各地⼤量修建试验路进⾏⼤量的试验,其费⽤⾮常昂贵,难以承担。
同时经验法对新材料的应⽤很难适应,对具体材料的实际性能很难较好的利⽤。
对路⾯性能的预测也不够准确。
具有较多的缺点,但在现代路⾯发展初期做为路⾯设计的⼀种过渡⽅法,却是⼀种很好很成熟的⽅法。
⼆、路⾯设计必须满⾜哪些使⽤性能?路⾯设计的任务是什么?按⼯程经济学的观点,并结合路⾯⼯程的具体实际,简述寿命周期费⽤的组成。
答:路⾯设计必须满⾜哪些使⽤性能有:承载⼒、表⾯抗滑性、稳定性、耐久性、表⾯平整度。
路⾯设计的任务: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费⽤提供⼀种路⾯结构,它在设计使⽤期内能按⽬标可靠度满⾜预定的使⽤性能要求。
同时,这种路⾯结构所需的材料、施⼯技术和资⾦,符合当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和经验。
路⾯的全寿命⽤期费⽤包括:修建费⽤、养护费⽤、改造费⽤、⽤户费⽤。
路面基层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分类介绍
实度、平整度较差。做底基层时,集料要求最大粒径不应超
过50mm,做基层时,不应超过40mm,一般选用均匀系数大于
10的土。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的集料颗粒符合书本表4-1。工业
废渣稳定类混合料的集料颗粒组成见表4-2.
11
(3)石料的压碎值,用作基层时不大于2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 路中,用作底基层时不大于30%。其他公路的集料压碎值不应 超过35%。扁平、长条颗粒总含量应不超过15%。粗碎石的颗 粒组成应满足要求。
备料原则: a、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b、不同原材料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c、水泥防潮、石灰消解; d、防止雨淋。
9
1、原材料试验项目:
进行配合比设计前,抽取代表性的原材料样品进行试验,以试 验结果作为是否选用该种材料的主要技术依据。主要测试项 目:含水率、颗粒的筛分析试验、液限、塑限、相对密度、 吸水率等。
5
水泥稳定类基层不足之处: 水泥稳定细粒土(水泥土)的细料含量多,强度低,容易开裂 ,不应用做薄沥青混凝土面层,只能用做底基层。在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也不用水泥稳定细粒料 作为基层。
6
2、石灰稳定类基层
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 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 水量下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 基层。适用于二级公路基层,但不适用于冰冻地区及其他地 区的过湿路段。
7
3、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
用一定数量的石灰与粉煤灰、水泥与粉煤灰或石灰与煤渣等 混合料与其他集料或土配合,在最佳含水量下,经拌和、压 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时即得到工 业废渣稳定类基层。它可以利用大量工业废渣,减少占地, 变废为宝,并且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点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点
半刚性基层材料是指在道路基层中添加一定量的沥青或水泥来增强基层的稳定
性和承载能力的材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通过在基层中添加沥青或水泥等
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基层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减少基层的变形和沉降,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舒适性。
其次,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
由于添加了沥青或水泥等胶凝材料,半刚性基层材料能够有效防止水分的渗透,减少基层的软化和破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
此外,半刚性基层材料还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
添加沥青或水泥等材料可以有
效减少基层的裂缝和龟裂,提高基层的整体稳定性,减少维护和修复的频率,降低养护成本。
另外,半刚性基层材料还具有较好的施工性能。
相比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基层,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施工工艺更加简单,施工周期更短,能够大大缩短道路的封闭时间,减少交通影响,提高施工效率。
总的来说,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承载能力强、抗水性好、抗裂性能高、施工性
能优等特点,是一种在道路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基层材料。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道路的交通量、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配合比例和施工工艺,以保证道路的安全、舒适和持久使用。
基层、底基层
有机结合料沥青稳定类材料包括热拌沥青混合料或乳 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贯入碎石等。 种类:无粘结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 配砾碎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 1、有机结合料沥青稳定类材料的技术要求 2、无粘结粒料类材料的技术要求 (1)集料 (2)粒料类材料的CBR值及压实度标准见表6-12
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一、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
1、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要求 (1)对细粒土而言 (2)集料的压碎值要求 (3)集料的级配要求 2、石灰工业废渣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1)石灰 (2)粉煤灰 (3)煤渣 (4)土 (5)集料的压碎值要求 (6)集料的级配要求
3、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1)土 (2)石灰的要求 (3)集料的压碎值要求 4、综合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5、半刚性类混合料强度及压实度标准 半刚性材料配合比设计,应根据重型击实标准制件, 在非冻区25℃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进行7d龄期 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路面基层、底基层试验检测技术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按材料可划分为半刚性类、柔 性类和刚性类,按材料组成可划分为有结合料稳定类 和无粘结粒料类。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种类包含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 废渣类(石灰粉煤灰、石灰钢渣等)、石灰稳定类及 综合稳定类(水泥粉煤灰、水泥石灰稳定类等)。 柔性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可分为有机结合料稳定类 (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等)和无粘结粒料类(级配碎 石、级配砾石、填隙碎石、级配砾石类等)。 刚性基层包括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以及连 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基层。
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的组成设计主要是根据强度 标准,通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或土及其他原材料,确 定必需的或最佳的结合料剂量,以及确定混合的最佳 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路面工程习题参考答案2018
路面工程(第五版)习题参考答案备注:综述题有些只给了大纲,需要加以展开论述。
第一章路面工程概述(课本第一章相关部分)1、路面的功能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A.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B 稳定性(水温稳定性)C 耐久性D 表面平整E 抗滑F 环保性-少尘、低噪音G 辨识性-色彩、车道改变2、对路面有哪些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平整度(4)具有足够的抗滑性(5)具有尽可能低的扬尘性(6)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3、路面结构为什么要分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如何进行分层?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结构层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
通常分为面层、基层和功能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面板),基层(可分几个亚层),功能性垫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层更细,面层、基层均可分几个亚层、在路基与基层间可设功能层。
4、路面结构层位与层位功能(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不同)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它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较好的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且应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整度。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路基(含垫层及土基),因此,它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并应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大气影响较面层小,但仍可能受地下水及面层渗入雨水的浸湿,故也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同时,为保证面层平整,它还应具有较好的平整度。
功能层:为保证面层与基层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不良影响或保护土基处于稳定状态必要时设置功能层。
道路工程施工之半刚性基层与粒料基层的施工
路拌法施工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路拌法施工
10)接缝和“掉头”处的处理
(1)同日施工作业段衔接处,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后,留5~8m
不碾压,后与新施工部分重新拌和一起碾压;
(2)工作日末端缝处理,采取特殊措施:放置方木、垂直切缝等。
(3)拌和机不宜在已成型的稳定层上掉头,否则须采取保护措施:
厂拌法施工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厂拌法施工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厂拌法施工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或做下封层,基层上不铺封层或面层时,不应开放交通。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厂拌法施工
拌和机生产能力应与摊铺机相匹配。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厂拌法施工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厂拌法施工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厂拌法施工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厂拌法施工
3.1.4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
基层分类 沥青稳定基层
粒料类基层
柔性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半刚性基层 刚性基层
3.1.1路面基层的分类和技术要求
路面基层的分类
1)水泥稳定类基层 在经过筛选的土中,掺入适当水泥、水,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 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耐久性符合规定要求。包括:水泥稳定 土、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等。
填隙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施工
3.1.3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1)碎石 2)石屑或细集料
粒料类基层集料压碎值要求
公路等级 材料类型
级配碎石
基层 底基层
级配砾石
基层 底基层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复习
1.名词解释1.半刚性基层:用无机结合料作稳定材料的刚度介于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材料之间,称为半刚性基层2.蠕变:材料在固定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发展的过程3.应力松弛: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而自动降低的过程4.疲劳寿命:把材料出现疲劳破坏的重复应力值称作疲劳强度,相应的应力重复作用次数称作疲劳寿命5.透层: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或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6.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7.封层:在沥青面层之上或基层之上或沥青层之间铺筑的阻止雨水下渗的薄层8.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是指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铺筑而成的沥青路面。
厚度一般为1.5—3cm9.沥青贯入式:沥青贯入式路面是指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面层的路面。
厚度一般为4—8cm10.设计弯沉值:根据实际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11.容许弯沉值:路面在使用期末的不利季节,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12.竣工验收弯沉值:如果拟定结果受路表弯沉值控制时,则竣工验收弯沉值为路表弯沉值,如果拟定结果受层底拉应力控制时,则竣工验收弯沉值为根据路面厚度检验的弯沉值13.标准轴载: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14.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和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15.路面可靠度: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以及将遇到的环境条件和荷载作用下,路面能发挥其预期功能的概率1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采用以弹性半空间地基大矩形薄板理论为基础,以100KN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作用于矩形板纵向边缘中部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控制设计,并采用可靠度的设计方法,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设计的极限状态2.简答1.路面结构层次的划分,功能和作用?分层原因: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面层:(功能: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要求:承载能力高,水稳定性好,平整,抗滑材料: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基层:功能:承重,扩散荷载要求: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足够的水稳定性3.抗冲刷性能4.抗裂性能5.抗冻性能6.足够的平整度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集料,天然碎石,级配碎石)垫层:(功能:改善水温状况,进一步扩散荷载,阻止路基土进入基层要求:水稳定性好,隔温性能好材料:透水性垫层:砂,炉渣等稳定类垫层:稳定土等)2.半刚性基层的特点1.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2.整体性,板体性好3.不耐磨,抗冲刷能力差4.易产生干缩和温缩开裂3.混合料的组成设计1.原材料检验2.制备式样3.击实实验4.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5.确定配比4.沥青路面特点优点:1.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2. 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3.耐磨,振动小,噪声低4.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适于分期修建缺点:1.抗弯拉缺点低2.温度稳定性差3.易老化4.强度和稳定性受基层和土基影响大5.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优点:1.强度高,刚度大2.稳定性好,耐久性好3.养护维修费用少4.耐磨抗滑性好5.能见度好,适于夜间行车缺点:1.水泥和水用量大2.接缝多,施工养护复杂,行车舒适性差3.开发交通迟4.修复看那6.沥青路面及沥青混合料的气候分区,分区原因,其根据是什么分区原因: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变化大,各地区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有很大差别,为此,交通部提出了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指标”及相应的“分区图”根据: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与水分有关,因此,根据高温,低温,雨量三个主要因素的30年气象统计资料,按照概率大体相等的原则,提出了分区指标的界限及气候分区图7.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原则和要求:1.保证路面使用品质的长期稳定2.各结构层的设置应与力学相应相匹配3.直接经受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变化而造成强度,稳定性下降的结构层次应提高其抵御能力4.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做好优化选择,降低建设与养护费用8.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1.现场实测法2.查表法3.室内试验法4.换算法9.横缝的构造与布置横缝分为:缩缝,胀缝,施工缝布置:缩缝:横向缩缝通常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等间距布置,间距一般在4—6m范围内选用,基层刚度越大,选用间距越小胀缝:在临界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设置施工缝:设在所缝处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形式与胀缝形式相同,遇有困难而须设在所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10.纵缝的构造与布置纵缝分为:纵向缩缝和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看,纵向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平缝形式纵向缩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米时,需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设拉杆的假缝形式拉杆的作用是保证纵缝两侧路面层板在纵缝位置紧密联系,以免路拱横坡度向两侧滑动。
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层
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层一、稳定层分类:公路路面常用的基层与底基层材料可分为三大类: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
也可以分为:无机结合稳定类、有机合稳定类和粒料类。
二、水泥稳定材料的定义:在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材料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谁,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材料。
三、水泥稳定类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土:凡是能被粉碎的土都可用水泥稳定。
2、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要求为: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基层不大于35%,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不大于40%。
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当用水泥稳定土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2mm.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
各级公路均可层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3、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应超过40,苏醒指数不应超过17。
对于中粒土和粗料土,如图中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0%一下,塑性指数可稍大。
4、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必须想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在用水泥稳定。
5、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不应用水泥稳定。
6、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编制的水泥。
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如32.5级或42.5级)的水泥。
四、一般规定1、各级公路用水泥稳定类材料必须做7d浸水抗压强度、及水泥剂量。
施工前,必须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相对密度、击实实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有机质行亮(必要时做)、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实验2、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水泥剂量一般为3%~6%.当用水泥稳定集料做基层时,水泥剂量宜为4.0%~5.5%,底基层的水泥剂量为3.0%~4.0%,水泥剂量不应得超过6%。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3个不同的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实验。
道路路面面层施工技术
宜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应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离析(“梅花”、“砂窝”)现
(1)
四、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施工技术(柔
性基层) (一)材料与拌合 (1)级配砂砾、级配砾石基层,级配碎石、级配碎砾石基层所 用原材料的压碎值、含泥量及细长扁平颗粒含量等技术指标应符 合规范要求,大、中、小颗粒范围也应符合有关 规范规定。 (2)采用厂拌方式,强制式拌合机拌制,级配符合要求。
也称经济混凝土,与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等常用半刚性材料
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整体性,抗冲刷、抗冻性、以
及抗疲劳性能良好。
贫混凝土通常道路基层,和面层一起承受到车辆荷载和温度 荷载的反复作用,结构设计时需考虑其疲劳性能。
碾压贫混凝土基层施工案例
案例背景: 某公司中标城市主干道路面大修工程,其中包括部分路段的二 灰粒料路基施工。施工项目部为了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采取夜间
为避免运输堆放的离析现象,装料时应分次,均匀上料;卸料时要尽量使混合料
整体 卸落;堆放料堆应便于摊铺,避免二次倒运。
3)基层材料摊铺
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施工场地受到限制时应尽可能减少停顿和重新启动次数 ;特 别是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和拌合机的产量相匹配等。
问题(2):试分析压实后的基层表面产生松散现象的主要成因。
(2)
(3)
(4)
四、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施工技术 (二)运输与摊铺
(1)
(1)运输中应采取防止遗撒和防扬尘措施。
(2)
(2)宜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应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离
析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3)压实系数均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粒料类:石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 稳定细粒土:石灰土>水泥土和水泥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
四 、半刚性材料温度收缩特性:内部和环境温度变化带
来的体积收缩
指标:温缩系数:温度下降1℃时单位长度收缩量
第三节 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类 石灰稳定类 工业废渣
第三节 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土cement stabilized soil基层
水泥稳定土定义:在粉碎的或原有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 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 合料在压实和养护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 建的路面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类基层。 水泥土:用水泥稳定细粒土(砂性土、粉性土和粘性土)得 到的混合料。 水泥砂:水泥与砂混合料,称为水泥砂。 水泥石屑 水泥碎石 水泥砂砾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力学特性
一 、应力-应变特性: 试验方法:抗压和劈裂试验 一般规定:水泥稳定类材料设计龄期为3个月 石灰或石灰粉煤灰(二灰)稳定类材料设计龄期为6个月 二、疲劳特性:抗拉强度是路面结构设计的控制指标 疲劳寿命取决于重复应力与极限应力之比
三、干缩特性:拌和压实后体积内水分挥发及水化作 用,混合料水分减少,由此发生各种物理化学作 用引起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体积收缩. 主要指标:干缩应变、干缩系数、失水量 半刚性材料干缩特性性大小次序:
细粒土 fine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 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生土、砂和石 屑等)。 中粒土 medium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 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 等)。 粗粒土 coarse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少 于90%(如砂砾土、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集料 aggregate 由碎石(或砾石)、砂粒和粉粒(有时还可能有粘料)组成的,并以 碎石(或砾石)和砂粒为主的矿料混合料,统称其为集料。 粒径大于2.36mm的集料,称粗集料;粒径小于2.36mm的集料, 称细集料。
路拌法施工时,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 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 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采用集中厂拌法 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薄 层贴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压碎,引起沥青面层推移、 碎裂、唧浆、网裂和形变。 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水泥稳定土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 (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基层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 层水泥或水泥净浆。
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图
准 备 下 承 层
施 工 放 样
备 料 、 摊 铺 土
洒 水 闷 料
整 平 和 轻 压
摆 放 和 摊 铺 水 泥
拌 和 ( 干 拌 )
加 水 并 湿 拌
整 形
碾 压
接 缝 和 调 头 处 的 处 理
养 生
对土基不论是路堤还是路堑,必须用 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 3~4遍碾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 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 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 换土、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水泥稳定类基层
1、强度形成原理 (1)、水泥石的骨架作用 (2)、离子交换作用 (3)、化学激发作用 (4)、碳酸化作用
水泥稳定类
2、影响水泥稳定类强度的因素 (1)、土质:碎石->砂性土->粉性土和粘性土 (2)、水泥的品种和剂量 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 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 不宜〉6%。 (3)、含水量 (4)、施工工艺过程:拌和均匀,时间控制(6h), 压实,养生等。
水泥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表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 定的土,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 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
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标准
公路等级 层位 基层(Mpa)
底基层(Mpa)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2.5~3②
1.5~2.0②
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强度和所能达 到的干密度有明显的影响。延迟时间愈长,混合料强度和干密度的损失 愈大,见附图。 从图可以看到,延迟时间4h,水泥砂砾混合料能达到的干密度只有 2.18g/cm3,仅为无延迟时间时的92%(2.37g/cm3),其强度则从无延 迟时间时的5.2MPa降到2.1MPa,降低了60%。
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2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 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 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他 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 插法确定。 3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 的干密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 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不 小于表的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 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 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1分别按下列五种①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 量的混合料; (1)做基层用 中粒土和粗料土:3%,4%,5%,6%,7%② 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5%,7%,8%,9%,11和粗料土:3%,4%,5%,6%,7% 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4%,5%,6%,7%,9% 其他细粒土:6%,8%,9%,10%,12% 注:①在能估计合适剂量的情况下,可以将五个不同剂量缩 减到三或四个。 ②如要求用做基层的混合料有较高强度时,水泥剂量可用 4%,5%,6%,7%,8%。
路面基层
半刚性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 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和水,经拌和得到的 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 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 路面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特点:稳定性好,抗冻性强,结构本身成板体, 但耐磨性差。广泛用于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 基层。 半刚性基层:不同的土和无机结合料拌和得到不 同的稳定材料,其刚度介于柔性路面材料和刚性 路面材料之间,故以此修筑的基层或底基层称为 半刚性基层。
沥青稳定土基层
1、沥青稳定土定义:以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 沥青膏浆等)为结合料,将其与粉碎的土拌和均匀,摊铺平整,碾压 密实成型的基层。 2、施工方法:拌和和碾压
第三节 半刚性基层
工业废料基层施工 1、工业废渣种类:包括粉煤灰、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已经崩解达 到稳定)、其他冶金矿渣、煤矸石等。 2、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定义: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 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和、压 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时,称为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3、石灰工业废渣分类: 一类:石灰粉煤灰类 二灰土:石灰粉煤灰土; 二灰砂砾:石灰粉煤灰砂砾土 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 二灰矿渣:石灰粉煤灰矿渣 二类:石灰其他废渣类 石灰煤渣土、石灰煤渣碎石、石灰煤渣砂砾和石灰煤渣矿渣 4、适用范围:石灰工业废渣可适用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 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而只能用作底基层,也不能用作高速 和一级公路上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的基层。 5、施工方法:路拌法和厂拌法
3~5①
1.5~2.5①
注:①设计累计标准轴次小于12×106的公路可采用低限值;设计累计标准轴次超过 12×106的公路可用中值;主要行驶重载车辆的公路应用高限值。某一具体公路应采用一个 值,而不是某一范围。 ②二级以下公路可取低限值;行驶重载车辆的公路,应取较高的值;二级公路可取中值; 行驶重载车辆的二级公路应取高限值。某一具体公路应采用一个值,而不用某一范围。
水泥的最小剂量
拌和方法 土类
路拌法
集中厂拌法
中粒土和粗粒土 细粒土
4% 5%
3% 4%
第三节 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 分类:路拌法和厂拌法 路拌法施工:适用于二级或二级以下的一般公路。 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①准备下承层 ②施工放样 ③粉碎土或运送、 摊铺集料 ④洒水闷料和整平轻压 ⑤摆放和摊铺水泥 ⑥拌 和和加水并湿拌 ⑦整型 ⑧碾压 ⑨接缝和调头处理 ⑩养生
三 材料要求及混合料组成设计 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不大于30%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35% 底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不大于30%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40%
各级公路用水泥稳定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最少试件数量
偏差系数 试件数量 土类
细粒土 中粒土 粗粒土 <10% 6 6 10%~15% 9 9 9 13 13 15%~20%
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按《公 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无侧限抗 压强度试验。
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根据表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 平均抗压强度R应符合公式(3.3.3)的要求: R≥Rd/(1-ZaCv) 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表3.3.1);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应取保证率95%,即Za=水泥改善土的塑性指数应不 大于6,承载比应不小于240。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