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战争关系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简答题•1.简析“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并举例说明。
答:“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主要有两个方面:核武器的出现中断了战争与政治的因果链条,带来了目的与手段的分离;当今时代的政治已发生了由战争向和平的根本位移。
第一,在当今时代,必要的正义战争仍是维护和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这是当今时代战争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核武器绝对毁灭的性质并没有勾销战争与政治的本质关系,反而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战争对政治的从属地位加深了,这是当今时代战争与政治关系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随着国际范围阶级矛盾主次地位的转换,今天战争威胁所反映的内容有了重大变化。
昔日战争或战争威胁那种以实现利益职能为主的情况,正在让位于谋求和捍卫国家生存、民族安全发展利益职能。
客观地揭示战争与政治在现代条件下的必然联系,有利于我们把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思考建立在谋求和平的基点之上。
我们的和平还需要武装来保卫,中国的发展仍需以强军做后盾,这既是当代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任务之一。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过。
2.简述冷战后日美矛盾、摩擦的主要表现。
答: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及美日两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日美双边关系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总的特征是:矛盾增多,摩擦加剧,争执逐渐公开化,盟友关系弱化。
日美之间的矛盾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众多领域均有表现。
第一,经济贸易领域。
日美经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
早在70年代以前,两国经贸摩擦就已产生。
当时主要表现为“纤维贸易战”和“钢铁战”,冲击了美国市场。
70-80年代,两国又先后爆发了“家用电器战”、“汽车战”、“电子计算机战”和“半导体战”。
进入90年代,日美双方在汽车贸易、大米市场、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又发生了争执,且争执日益公开化。
第二,政治外交领域。
冷战时期,日本外交最大的特点就是向美国一边倒,追随美国,亦步亦趋。
战争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战争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无疑向我们揭示战争的本质——政治的延伸。
而通过高中政治的学习和一段时间的军事理论学习,我们深知何谓“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既然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延伸,那么战争必定也和经济环环相扣。
书中提出这样的基本观点:“政治决定军事,战争是政治的工具.”。
引用《毛泽东选集》的观点:“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于是爆发了战争。
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
虽然在书中这段话是用来论述战争与政治的差别性,而我认为这也体现了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因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战争的原因和目的都可以归结于政治,也就是战争起于政治又服务于政治,从这一点上我认为战争与政治必然具有一致性,才能满足政治发展的需求。
再论战争与政治的差别性,书中有这样的观点: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毛泽东在《矛盾论》认为这是阶级矛盾双方采用暴力手段进行的外部对抗方式。
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时,看到这样的例子:英阿马岛战争在战争爆发之前双方进行了长达150多年的谈判而没有结果,阿根廷为了达到收复马岛主权的政治目的于1842年以战争手段从英国手中夺回了马尔威斯纳群岛,英国则派出特混舰队重新占领了马岛。
政治手段像是一把软刀子,在潜在的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中达到其政治目的,而战争更像是硬碰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政治手段暂时无法达到的目的。
战争不同于政治的特殊性决定了战争必须有一套特殊的组织、特殊方法和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
从英阿马岛战争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战争反作用于政治。
因此正如老师所言,战争与政治地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易位。
比如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提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为了战胜敌人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政策。
由此可见,战争对政策的变化几乎是决定性的。
战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使苏维埃政权陷入两难,而这时又产生新经济政策。
战争与和平的政治哲学思考
战争与和平的政治哲学思考引言战争和和平是历史上人类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其中涉及到的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战争和和平之间的边界不断被模糊。
因此,探讨战争与和平的政治哲学思考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本质以及未来发展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战争与政治哲学思考战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因利益冲突、意识形态矛盾等原因及为解决争端,采用暴力方法进行的一种公开的、广泛的、代价极高的社会现象。
因此,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场政治竞争。
在政治哲学的视角下,战争的存在与政治、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密切。
首先,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利益,而战争则是这些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其次,战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各种利益、意识形态冲突的必然结果。
最后,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战争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导致国家的经济权力和实力,从而对经济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章和平的定义与政治哲学思考和平指的是一种没有冲突和对抗的状态,是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
和平的存在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和平本质上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各种利益的和谐协调。
有人认为,和平等价于稳定,只有在稳定的情况下,政治和经济的运作才能顺利进行。
和平的实现需要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
政治哲学视角下,和平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手段来实现的。
首先和平要求国家之间的民主化和参与度的提高。
由于民主政治的特性,各国领导人被限制于实行外交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和平。
其次,要加强联盟的合作和共同体的建设,各国应该加强、互帮互助,共同促进区域和全球和平发展。
第三章战争与和平的政治哲学目标政治哲学认为,战争与和平不是孤立存在的两种现象,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政治哲学的视野下,我们需要探讨战争和和平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政治哲学目标。
战争与冲突对历史的影响
战争与冲突对历史的影响战争和冲突一直是世界历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和冲突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战争和冲突对历史的影响,并分析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战争和冲突对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战争和冲突导致了国家和地区领土的改变。
许多战争都是由于领土争端引起的,胜利一方通常会夺取对方的领土。
例如,历史上著名的争端如亚洲的长城、欧洲的拿破仑战争等,都导致了领土边界的调整和改变。
这些领土变化不仅改变了国家的版图,也对后续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战争和冲突对统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统治者为了维护或扩大自己的权力,不少时候会选择通过战争手段来达到目的。
历史上一些帝国的崛起和覆灭,如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战争和冲突密不可分。
统治者的决策往往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命运。
最后,战争和冲突还对政治体制产生了影响。
一些现代国家的诞生,例如美国,都是通过战争获得独立并建立起新的政治体制。
战争可以促使国家建立更加高效和稳定的政府机构,也可以触发政治改革的浪潮。
二、经济影响战争和冲突对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和冲突导致了财富的流失。
战争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例如购买武器装备、军费开支等。
这些开支通常会导致国家的财政赤字,并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同时,战争还破坏了基础设施和生产力,使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其次,战争和冲突也推动了一些经济体系的转型。
在战争时期,为了满足作战需求,国家通常会调整经济结构,生产军事装备和物资。
这些调整可能导致一些行业的兴起和崩溃,从而引发经济结构的变革。
最后,战争和冲突也推动了科技和创新的发展。
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各国都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例如,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如导弹、航空器、核武器等。
这些科技发展也为后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基础。
三、社会影响战争和冲突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政治与战争
政治是战争的延续,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战争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正义的战争支持是必需的;即可推动经济的发展(如美国),又可拖垮经济(如苏联)战争是政治目的实现的一种手段,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讲的就是以最小的战争代价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历史上军阀征并的战争无一例外不是为了政治目的的实现,所以军事是和政治不可分割的,军事是政治目的实现的一种强势方式。
这也就是所谓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时,袁绍为与曹操争夺北方霸权的政治目的而发兵攻打曹操,官渡之战爆发,结果是曹操胜了,袁绍败了,后曹操又相继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袁绍家族退出中国的政治舞台。
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有它的政治目的。
欧洲诸国几百年间战乱不断,就是因为其政治目的不能够顺利实现,而其政治目的多为争夺霸权或实现扩张,为此连年战乱,甚至民不聊生依然战乱不断,以至于终于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希特勒的政治野心则更加疯狂,他妄图统一欧洲,争霸全球,然而这样通过巨大战争代价的来实现的政治目的并未达成,根本原因还在于他输在了政治上,他的行为必然激起各国的反抗和各国人民的反对,才最终导致他输在了军事上,最终战败,据说自杀身亡。
1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本质特征?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本质特征:(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单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就战争是政治继续,即战争的政治本质问题有着诸多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一)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中,曾深刻地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
这段话,说明战争不是单纯的暴力行为,而是和政治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它告诉我们,在战争和政治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由于政治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抗性矛盾,又包括非对抗性矛盾,并贯穿阶级社会的始终,因而相对战争来说,属于共性的范畴;而由于战争只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表现,因而它属于个性的范畴。
又由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包含任何共性的个性,任何个性总要这样或那样地包含着共性,体现着共性,因此,为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政治本质,毛泽东首先在共性的范围内,从战争与其它社会各种现象的联系中考察和研究战争。
显然,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自然等诸因素都有着广泛而多样的联系,但其中最直接、最深刻的联系则是政治。
这是因为,从实践上看,古今中外的战争都不能离开一定阶级的政治而独立存在,政治总是贯穿、渗透、表现在战争之中。
比如,任何战争都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目的,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总方针,离不开政治思想的动员,也离不开国内外—切同情和赞助者在政治上与道义上的声援。
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帝国主义时代以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点就显得更加突出。
从理论上看,毛泽东所说的战争和政治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战争和政治的阶级性。
毛泽东指出:“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
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人的行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6页)。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政治与党的领导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政治与党的领导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战时政治和党的领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政治决策、统一战线、民众动员、军事指挥等方面来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政治与党的领导。
一、政治决策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就意识到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严重的威胁。
为了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政治决策方面,党的领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党通过召开政治局会议、军委会议等形式,就如何制定对日抗战的方针和政策进行广泛的讨论,并最终形成共识。
从而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统一战线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统一战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坚持并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与国民党、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各界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党的领导在统一战线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通过与其他各方积极沟通和协商,确保了统一战线的有效运作。
党的领导也在组织结构上实行“三三制”政策,即三个有,即有共产党员、有军队和有政权,三个支部,即党支部、军队支部和政府支部,使得各方面的力量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三、民众动员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民众的积极参与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领导在民众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通过举办抗日救亡群众运动、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宣传等形式,提高了人民的觉悟和组织能力,激发了人民对抗战的热情与勇气。
同时,党的领导还注重培育和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例如发展农民协会、妇女组织等,通过这些群众组织将更多的人民动员起来,形成了广泛的抗战合力。
四、军事指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党的领导在军事指挥方面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党通过组织和领导中国军队进行有效的战斗,策应和配合其他军队的行动,取得了多次重要的胜利。
党在军事指挥中注重统筹兼顾,根据战斗形势和敌情作出科学的决策,加强与其他军队的协作,提高了整体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中国抗日战争武装斗争与政治抗争的结合
中国抗日战争武装斗争与政治抗争的结合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中国人民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发起的全民族抗争战争。
这场战争既包括了武装斗争,又融入了政治抗争的因素。
中国人民通过将武装斗争与政治抗争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力量,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一、抗日战争武装斗争的意义抗日战争的武装斗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而采取的主要手段。
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决。
武装斗争保卫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对日本侵略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其将兵力分散,为后续的政治抗争创造了条件。
二、政治抗争的重要性政治抗争是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政治手段,中国人民得以组织和动员全民抗战,并在国内外争取了广泛的国际支持。
政治抗争围绕着建立统一战线、构建人民民主制度以及反对汉奸卖国行为等方面展开,为武装斗争提供了合法和有序的支持。
三、武装斗争与政治抗争的相互关系武装斗争和政治抗争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依赖。
武装斗争为政治抗争提供了保障,而政治抗争则为武装斗争提供了合法性和广泛的支持。
两者共同形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综合性抗战格局。
在武装斗争中,中国人民抱着顽强抵抗的信念,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力量。
同时,政治抗争的推进使得武装斗争能够在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上开展。
各抗日根据地围绕着政治斗争组织起来,建立起军民统一的抗日战线,形成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统一战线时期中国人民共同抗战的良好局面。
四、抗日成功的关键因素抗日战争武装斗争与政治抗争的结合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种结合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百团大战、淞沪会战还是八年抗战,中国人民都通过武装斗争与政治抗争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侵略者,推动了战争形势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同时,政治抗争的开展也为武装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撑。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发挥了领导和组织的重要作用,通过军事与政治的相互配合,使中国抗日力量更加强大,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政治与地方政权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政治与地方政权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对于中国人民和国家意义重大。
战时政治与地方政权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篇文章将从政治与地方政权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表现。
一、战时政治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成为战时政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通过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在政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和国民党通过联合,推翻了国共内战时期的对立,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初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为抗日战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措施来推动抗战事业的发展。
国民党与共产党共同组建的国统区政府承担起战时政权的责任。
政府通过实施动员政策,调动全国人民参与到抗战中来,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国内政治的稳定与凝聚力。
二、地方政权战争期间,地方政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敌人的入侵,各地的地方政权积极组织民兵,动员民众共同参与抗战努力。
地方政府通过开展抗战宣传,提高民众的抗战意识与士气,鼓舞人民的战斗信心。
在战时政治中,地方政权也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与治安的重要任务。
地方政府积极组织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打击敌人的渗透与破坏。
同时,地方政权也负责疏导人员的流动与管理,确保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权在战时还起到了重要的经济管理与调控作用。
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
例如,实行物资配给制度,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统一调度资源以支持前线战斗。
总结起来,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政治与地方政权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上,国共两党通过联合抗战,形成了强大的抗战力量。
地方政权则负责组织民众、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管理。
这些努力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战时政治与地方政权的有机配合,中国人民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这一论述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
也告诉我们,无论任何战争都是政治的产物,都是为政治服务的,都是在政治的领导下进行的。
由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也就决定了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是服从关系。
战争必须服从政治、战略必须服从政治。
但是战争是一种暴力手段,是一种需要付出生命的方式。
因此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实现政治目的最暴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政治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作用,第一,政治决定着战争的爆发与结束。
第二,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性质和结局;第三,政治规定着战争的指导路线;第四,政治统率一切斗争形式。
战争同时也反作用于政治。
,首先,战争一旦发生,它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政治必须充分注意战争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独立性,使自己的活动有助于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其次,历史经验证明,战争的结局直接影响双方战后的政治发生方向和政策。
一方的失败,往往要改变战前的政治方向。
革命的阶级和民族只有胜利地进行革命战争,才能取得阶级和民族的解放,实现革命的政治目的。
反之,如果不进行革命战争,或战争失败,则无法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是经济的角逐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离开一定的经济条件,战争就无法进行下去。
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和粮草供养、战争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战争规模的大小,时间长短,都依赖于国家经济条件的生产力水平。
特别是现代化军事战争,耗资巨大,一架战机,一发导弹等都可能是上百万美元,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是难以进行战争与维持战争的。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首先要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发展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更加强大’同时,战争也能反作用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对于进攻的国家而言,赢得了战争,经过掠夺等手段往往能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利益,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这也往往是发生战争的源头。
美国南北战争与民主政治
美国南北战争与民主政治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和有影响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的发生,与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演变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南北战争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战争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影响来深入理解这一关系。
一、战争背景与原因南北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当时美国北部和南部的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南北两地出现了如此之大的分歧和矛盾。
南部地区以种植园业为主导经济,重视农业和独立性,反对中央集权政府干涉各州事务;北部地区则以工业为主导经济,拥护中央集权政府,强调国家利益和联邦主义。
这些分歧加深了南北两地的民族认同和地区利益对立,最后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另外,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奴隶制度的存在。
在19世纪初,南部地区的奴隶制度与北部地区反奴隶制度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立越来越尖锐,北部逐渐加强反奴隶制运动,在南部的威胁下以及美国总统林肯的上任后,南部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形成了南北两个政治分离的势力,这是导致南北战争的重要因素。
二、战争过程南北战争从1861年至1865年,共持续了4年。
在这期间,美国南部地区成立了一个名为“南方连盟”的政府,以维护奴隶制和南部地区的利益。
而北部则建立了由联邦政府指挥的军队,旨在捍卫美国联邦主义和维护国家利益。
南北战争的战术和战略也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和创新。
在战争初期,南方连盟拥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通过地形和军事战略优势,成功地打击了北方的军事基地和领地,并且多次受挫的北方部队士气低落。
而北方则在众多领导人的努力下,制定出更加果断、有力的战略,成功地占领了一系列重要地区,并逐渐掌握了战局的主导权。
在这期间,联邦政府逐渐给予南部的黑人和奴隶解放和自由,以显示北方的道德和政治优势。
三、南北战争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南北战争和美国民主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战争初期,南方政府试图从联邦政府拆分出来,以保护南方的自由和民主权利。
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其次,经济作为战争物质基础的作用愈加明显。二战之后的战争耗资巨大,海湾战争打了42天,仅美国就耗资600多亿美元,如此巨大的物质消耗,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承受。
再次,战争对经济的破坏与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战争对经济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二战之后的战争耗资巨大,海湾战争打了42天,两伊战争打了八年,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科索沃战争打了70多天,南联盟的经济损失达2000—3000亿美元,经济倒退了几十年。同时,战争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二战之后也日益明显,日本的崛起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是分不开的;科索沃战争更是明显,“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边是炮声隆隆,一边是股市牛气冲天。
第四,政治对战争的决定作用更加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战争爆发之前,政治活动往往十分频繁,力图避免战争,战争往往是最后的手段,例如,在海湾战争之前,国际社会进行了五个多月的外交斡旋,力图以政治手段解决,但由于双方的强硬态度,使得和平手段解决成为不可能,战争才爆发;其二是政治制约战争,即使在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政治斡旋也始终没有停止,如在1998年美英“沙漠之狐”行动中,一边是炮声隆隆,一边是紧张的外交斡旋;其三,战争往往在政治手段下而结束,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都是用政治手段解决的。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是阶级矛盾的最高表现形式;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阶级冲突本质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政治的目的服从服务于经济目的,战争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同样也服从服务于经济目的。
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战争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增强了战争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促进了军事技术的进步,军事技术的进步又引起了军事编制、作战方法的变革,从而使战争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共产党对战争与政治辩证关系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战争与政治辩证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 201602在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军队时,就已经初步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1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从一开始分析革命形势就建立在阶级分析的基础之上。
1936年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进行总结时,对战争性质进行了表述:“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2他按照性质对战争进行了区分:“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
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
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
”3对于战争的起源进行分析后,他对战争的最终走向进行科学表述:“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久要把它消灭的,而就在不远的将来会要把它消灭的。
”4关于战争与政治,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到达成熟,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中他写道:“‘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5同时他指出了战争与政治的区别:“但是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
‘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
”6“因此可以说,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7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出现缓和,美苏关系开始松动,双方军备竞赛退居其次,经济和科技成为新一轮的竞争热点,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在对国际局势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1981年他指出:“我看大仗几年打不起来。
美苏两霸在战争问题上,谁也不先发动。
我们不要自己吓唬自己,造成人为的紧张。
军事思想概述
(二)军事思想的分类 按时代区分
古代军事思想 近代军事思想 现代军事思想
按阶级性质区分
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
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按地域和国家区分
外国军事思想
中国军事思想
按人物区分
孙子军事思想
拿破仑军事思想
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三)军事思想的内容 军事思想的内容
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
战争就是政治 战争和政治的阶级属性
战争与政治的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表现形式不同
战争是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
战争与政治的差别性
战争有其特殊性:
组织 军队及附随的一切东西
方法 战略战术
过程 攻击或防御
战争反作用于政治
战争与政治的地位在一定历史时
期内可以易位 战争力量的强弱可以影响政策的 制定和实施,从而延缓或加速政 治目标的实现程度。 战争的胜负直接关系着政治目的 能否实现
战争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关系是战争的根本动因
经济力量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战争对经济的反作用
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有促进作用
关于战争产生的原因
自然主义
宗教主义 种族主义
关于战争产生的原因
新马尔萨斯主义战争论者
地缘政治学战争论者
关于战争产生的原因 列宁
邓小平
(一)军事思想的定义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 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 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
战争经验,因为它是最近代的 革命战争的经验,是在列宁、 斯大林指导之下获得的;但是 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 的经验,因为中国革命和中国 红军又有许多特殊的情况。
古代战争背后的政治与利益纠葛
古代战争背后的政治与利益纠葛在古代,战争是无处不在的。
而这场战争,不仅是武力对抗的表象,更是政治和利益的交锋。
古代战争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纠葛,各方势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不断调整,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曲折和阴谋。
古代战争往往是由各个国家、政权之间的矛盾引发的。
不同的国家或政权,由于领土、资源等问题产生冲突,进而演变为战争。
背后的政治推动着战争的发生。
政治体制的不同,各自国家的利益诉求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摩擦。
这些冲突会最终演变为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又将直接影响到各方国家的政治地位和利益。
古代战争的另一个特点是各利益集团的博弈。
战争背后隐藏着各种牵扯复杂的利益。
一方面,统治集团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需要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权贵阶层则借战争之机谋取更多的利益,通过战争来获取财富、土地等资源。
这种利益纠葛导致了古代战争的不断发生和延续。
在古代战争中,政治和利益的纠葛体现在各种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上。
战争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争夺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领土、资源等。
例如,秦国为了统一六国,推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自身的政治利益。
而参与战争的势力,则是通过武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古代战争中,政治与利益的纠葛还表现在各方势力的同盟与对抗上。
为了争夺利益,各国往往会结成同盟,通过联合来对抗共同的敌人。
同时,各方势力也会通过阴谋、破坏等手段来削弱对手的实力,进而谋取更多的利益。
例如,汉朝时期,匈奴与西汉王朝进行多次战争,匈奴通过联合西汉的敌对势力,以及利用阴谋等手段,不断削弱西汉的实力,最终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古代战争的政治和利益纠葛也在战争后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战争的结局往往是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与权力的重组。
战争胜利的一方,通过和战败方的谈判或战后安排,重新制定政治规则和利益分配。
同时,胜利的一方也会尽量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
战争失败的一方则可能会面临领土割让、经济损失以及政权更迭等后果。
武力、战争及资本与政治
浅议武力、战争及资本与政治列宁说过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
在历史长河中,几乎所有的政治权力都是依靠武力而建立起来的政治权力的基础是力,有力才有权,然而以力服人只能达到表面的服从,不能使人心服。
因此,任何权力的建立和稳定,一要靠武力的外在威慑,二要靠资本作为支撑,资本是政治内在的需要。
资本对政权也能产生重要作用,一方面国家政权通过收集资本进行国家治理;通过资本控制增进公民福利和强大武力。
另一方面战争和扩张带来更多资本和利益;资本是武力的基础,是武装力量强大的保证。
武力、战争、资本与政权之间呈现相互连接的关系。
一、武力是政治统治的基本手段(一)武力促使国家政权的形成和更替武力是建立政权的基本手段。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政权的建立和更替都是采取暴力的手段。
秦国通过统一战争一统天下,而后无数朝代之间的更替也都是通过武力实现的。
和平的政权交替几乎不存在,每一个新政权的建立都是依靠打败旧的政权而建立的。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也想过用和平的方式实现政权的过渡,但都以失败的结果告终。
这足以证明武力是实现国家政权形成和变更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很多国家,军事和武力仍然是获取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才逐步确立了现代民主的政治体制;法国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才为资产阶级的跃起铺平了道路;军事征服在澳大利亚和其他移民国家的创立过程中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二)武力也是维护固有政权的重要手段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都希望统治地区安稳和平。
从中国封建社会来看,君主的统治理念和素质不同,对待国事和百姓的态度各有不同,但无论君主素质如何,对于反对君主统治的,威胁其统治的,都采取了武力方式解决。
对政权所有者来说,武力永远是解决反抗、暴动的最好方式,它对于维护已有政权的统治意义重大,没有武力的支撑,政权将难以维持。
(三)政治统治控制着武力政治应置于武力之上,一方面能够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的问题,尽量不使用武力,战争带来的灾难是可怕的;另一方面军事应为政治服务,政治应掌握对军事的控制,否则国家内部就会崩塌。
战争、政治与道德——国际关系伦理思考之二
战争、政治与道德——国际关系伦理思考之二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穰苴【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大略观察了后冷战时代世界和中国所面临的战争与和平的形势,然后借助于克劳塞维茨的理论,阐述了战争的定义以及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再通过分析国际关系理论中常被认为是非道德主义的现实主义的观点,来探讨政治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其中心思想是:战争应当受政治的目标控制,而政治则应当受道德的手段限制。
【关键词】战争;政治;道德一、战争不可能,和平不大可能?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甫定,原来的盟国苏联和美英等立即开始发生分裂和冲突,一位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比许多人都更早地意识到这一分裂和冲突,他甚至比丘吉尔更早使用了“铁幕”一词。
随着两大阵营对抗格局的形成,世界进入了一个“冷战”时代。
那么,冷战将是新的世界大战的前兆或准备呢,还是它的替代?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发生?阿隆考察的结果认为冷战更倾向于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替代而不是其前兆:由于新技术和核武器的出现,为避免同归于尽,反而将阻止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①这一方面是生存原则起了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人类杀戮技术的飞跃反而遏制了人类的进一步行动。
善恶无意中做了一次同盟。
“和平不可能,战争不大可能”(Paiximpossible,guerreimprobable),这一名言就是阿隆对冷战时代战和状况的一个基本判断。
①这里所说的和平与战争当然都是从全球的角度来说的,亦即世界性的和平不可能,但世界大战也不大可能。
那么,当今天的世界进入了一个后冷战的时代,我们是否可以倒过来说:“战争不可能,和平不大可能”(warimpossible,peaceunlikely)呢?亦即从目前的世界形势判断,我们的确看不到世界大战有发生的迹象,但世界仍然是一个不安稳、不太平的世界。
当我们说“世界大战不可能”的时候,局部战争却总是可能的。
只不过我们可以说,在世界大战和世界性持久和平的两端之间,和平的可能性还是增加了,敌对的意识还是减少了,世界局势与之前的时代相比,还是更接近于和平的一端。
论战争和经济政治的关系
论战争和经济政治的关系简单来说,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战争是解决政治纷争的最终手段,战争又会破坏经济发展。
克劳塞维次说过,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这是一个方面。
其实,我认为战争是最高的政治。
政治上的任何最为复杂的政治问题,都是通过战争来解决。
不管人类史还是世界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战争又是政治的最高手段,所以,战争是最高的政治。
战争与经济战争与财富金钱的关系是很大,因为政治家手上的军队,要吃要穿要养家,还要刀枪、武器,这就要钱。
钱从哪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中国共产党的红军(八一起义的军队是打的国民革命第四军的国民党的旗帜)从失败后八百余人到数万人,从数千人到数十万、百万人,如果毛泽东不懂战争与财富金钱的关系,不懂战争与发展生产的关系,即不懂所谓的"经济",红军能发展吗?在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全面封琐的情况下,不懂所谓的"经济",不懂战争与发展生产的关系,共产党、八路军在贫瘠的陕甘宁边区能生存吗?共产党、工农红军并不是专靠打土豪获取财源的。
如果毛泽东不懂战争与发展生产的关系能打败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吗?能推翻剥削阶级的的政权吗?如果毛泽东不懂战争与发展生产的关系,能有去世时只二十几年就走完了资产阶级数百年才走成的工业化道路?没有毛泽东建立的容纳上亿人工作的工厂,能有后来的人用来卖换取如此巨大的财富吗?能有后来的改革开放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的实质不就是把毛泽东建立的容纳上亿人工作的工厂,保护下来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土地、森林资源卖掉以换回2万多亿的美钞吗?!说毛主席不搞发展生产,不懂所谓的"经济",又何来那么多的工厂,那么多的各种丰富的资源?谁来回答此问题?!而且,黄金白银是通过艰辛劳动挖出来的,并不是从口中股市上吹出来的,真正的财富也是通过艰辛劳动生产出来的,也不是通过变现和资本市场中喊出来的,如果说资本市场中可产生黄金、白银、财富,那全民全人类均去资本市场上炒股发财,那有多好!战争会让国家越来越穷象美国这样的国家也会“越打越穷” 。
谈谈政治态度、政治制度与战争的关系
谈谈政治态度、政治制度与战争的关系态度是一种心理活动。
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能“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1],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2]。
1 政治态度、政治制度与战争的关系1.1 政治态度政治态度就是作战人员对作战对象及作战行动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倾向[3],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反过来对外界事物和他人发生反应,产生某种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处于情感的范畴。
1.2 政治是心灵之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被视为“心灵内部的斗争”[4]。
纵观近代战争发生的原因,有的是想转移民众注意力,有的是为了选举舆情,还有的是为了从地缘政治上将某区域放在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战争都是另一种“政治交往”[5]。
政治态度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战争的表现手段是暴力,暴力行为属于感情的范畴,自然也是心理战的目标。
克劳塞维茨指出:作战不仅仅是双方物质因素的斗争,“它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
政治态度决定参战人员(包括后方勤务人员)的价值观,即政治信仰和政治认知。
政治态度在战场上表现为作战人员战斗意志,表现为战争期间民众的支持,这些都是战斗力的源泉。
解放战争中支前工作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搞得有声有色,就是因为我军的战争目标与人民的价值追求一致,政治态度也获得高度统一。
陈毅同志曾形象地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6]。
用老百姓的话说,“敌人来后,我就隐藏,现在咱們的军队来了,不用说我就得干在头里”。
可见,不论作战人员还是普通人民,政治态度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1.3 政治制度是人的心理与态度的反应每个民众个体组成公民这个群体,而公民是政府实行政治制度的对象,因此每个个体的心理、习惯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一定会在上层建筑中体现某种趋势和主张。
正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从人的本性出发,指出了公民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柏拉图曾经指出:“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人们的性格……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力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他一切的方向”,“如果有5种政制制度,就应有5种个人心灵”[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毛泽东认为战争的本质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这一论断既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也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暴力本质。
2自古战争的本质不外乎2种(或多种)文明以及社会(或个人)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一种为达到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其本质,是战争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属性,战争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
继而发动的战争,是人类文明社会或个人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
这是战争本质的核心。
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目的,通过战争谋求自身文明社会的发展3.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又是和经济利益密不可分的,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地缘政治,宗教,民族矛盾等等,但归根结底是利益,只要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会有矛盾。
当矛盾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比如谈判协商等解决或是暂时行的掩盖时,那么就可以避免战争,但当矛盾不能化解时矛,盾激化的最后结果是武装对峙武装冲突直至战争。
战争的发起是为了迫使对方接受本方的利益要求,或是完成本方的利益企图。
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交流来往日益增多,那么各国间就难免会在某些利益点上发生冲突和矛盾,当冲突和矛盾不可化解时,战争就爆发了。
战争的本质就是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
4.战争本质,是战争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属性。
战争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
这是战争本质的核心。
它规定着战争的经济本质和军事本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战争观理论所揭示的战争本质的特性与其理论功能在于,①战争在阶级政治斗争的继续中,由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目的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政策与军事战略方针。
②阶级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以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手段。
这种手段的运用,通常是在政治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再也不能照旧前进时,就用战争的手段,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求取发展。
列宁把这种复杂的斗争发展过程概括为战争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③战争的政治属性规定着,战争是政治性的行动。
自古以来,任何阶级进行的战争,都带有阶级性质,都是为达成一定的政治任务与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
毛泽东把它概括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④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决定着战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战争是为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掠夺、扩张、奴役政治、政策的继续;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战争.是民族解放政治的继续;人民革命战争,是人民解放政治的继续。
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有的也承认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其共同特点是,极力掩盖战争的阶级目的和侵略性质,甚至把侵略战争美化成“解放”战争。
⑤战争的政治属性决定战争的军事本质,即战争的军事目的。
任何阶级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都是务求发展自己,消灭对方。
所以,它赋予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⑥战争的政治属性还规定着战争的经济本质。
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也是阶级与阶级之间关系的基础。
这决定着任何阶级进行的战争,在其政治目的中就包含着经济目的,有的也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进行战争。
古埃及的第四王朝,从公元前2600年起,就把对外侵略战争的目的放在经济目标上,掠夺金、铜矿产和财富。
就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而言,战争依赖经济,经济为战争提供作战工具和手段,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
经济实力与组织力,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极大。
战争性质,是战争在政治上的本质属性。
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
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和反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着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
所以,战争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
正义战争包括:奴隶、农民起义战争,人民革命战争,阶级、民族解放战争,反侵略战争,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卫国战争等等。
非正义战争包括:镇压奴隶、人民起义的战争,反革命战争,殖民战,侵略战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战争等等。
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非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破坏、阻碍作用。
判定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惟一的标准是政治,主要是看这场战争的政治内容、目的是什么,是由哪一个阶级
进行的,是哪一种政治的继续。
不能从谁先发起进攻、军队在谁的国家中作战等表面现象去判定战争的性质。
阶级解放战争先发起进攻,是正义的。
苏联在卫国战争胜利后,在转入战略追击向柏林进军的过程中,在当地人民的协助下,解放了东欧一些国家,继后在苏日战争中又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消灭日本侵略军;中国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等,类似这样的战争,都是正义战争。
不区分战争本质和战争性质,便不能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弄清楚战争的本质和性质,是确定正确的战争观,正确地认识、对待、指导战争的前提,也是确定正确的战争态度和行动的首要条件。
2国家与国防的关系:
国家与国防相辅相存。
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国家的向征,靠国防维护。
而国家性质和政策又决定着国防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兴盛,民族振兴、人民安康幸福的基础。
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加强国防建设
31)综合性。
军用高技术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一个技术群体。
(2)渗透性。
军用高技术的应用不仅遍及整个军事领域,同时还会迅速转为民用。
(3)创新性。
军用高技术的创新科技成果具有生命周期短、创新快的特点,同时它还可在军事领域中支援各种创新活动。
(4)增效性。
军用高技术能使武器装备的效能大大提高,使部队的战斗能力增强。
(5)时效性。
军用高技术发展很快,其阶段性成果只有及时应用与推广才能发挥巨大的军事效益。
(6)智能性。
能提高武器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7)竞争性。
各国军队为了走精兵高效之路,竞相发展军用高技术。
(8)风险性。
军用高技术是前沿技术,要进行超前性研究,其结果难以预料。
(9)知识性。
军用高技术是以各种科技知识为基础的,其发展更离不开掌握各种知识的高科技人才。
(10)战略性。
发展军用高技术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它直接关系到一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