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民俗学的研究特色

合集下载

民俗学研究成果

民俗学研究成果

民俗学研究成果:多方面的民间文化探索引言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文化、社会风俗、人类传统及信仰的学科。

通过对民俗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社区的历史、文化、信仰和实践。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民俗学研究成果,涵盖了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民间音乐与舞蹈、民俗节庆与节日活动、社会风俗与风尚、家族文化与乡土风俗、民间故事与传说、民俗文献与口述历史等方面。

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民俗文化是指一个社区中广泛流传的习俗、传统和风尚。

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塑造了人们的行为、信仰和价值观。

民俗文化的研究包括对民间故事、谚语、歌谣、语言和衣食住行的研究。

民间信仰与仪式民间信仰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涵盖了对神祇、精灵和神秘力量的信仰。

仪式作为表达和传承信仰的方式,也是民俗学关注的重点。

对民间信仰和仪式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社区的宇宙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区的创造力、技艺和社会经济状况。

对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包括对手工艺品、工具、建筑风格和服饰的研究。

同时,对民间艺术如绘画、雕塑和舞蹈的研究也在这个范畴内。

民间音乐与舞蹈民间音乐和舞蹈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庆祝重要场合的重要方式。

对民间音乐和舞蹈的研究包括对歌曲类型、乐器、舞蹈步法和表演风格的研究。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社区的情感表达、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

民俗节庆与节日活动节庆和节日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社区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和社会组织。

对节庆和节日活动的研究包括对特定节日的历史背景、庆祝方式、食物和游戏的研究。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社区的历史传承和社会动态。

社会风俗与风尚社会风俗和风尚是反映社区规范、行为准则和社交习惯的重要指标。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包括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人际关系、商业实践和社会行为的研究。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社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家族文化与乡土风俗家族文化和乡土风俗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文化现象,反映了地方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

学术研究中的民俗学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民俗学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民俗学研究方法民俗学是一种研究民俗现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仪式、信仰、习惯、艺术等。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本文将介绍民俗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原则、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展示和评估。

一、基本原则1.田野调查法:民俗学研究的基础是田野调查,即实地考察和研究当地的文化现象。

田野调查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语言、信仰、习惯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民俗现象的本质。

2.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一种观察民俗现象的方法,要求研究者亲自参与其中,观察并记录当地人的行为和语言。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民俗现象,发现一些被忽视或隐藏的信息。

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分析民俗现象的方法,要求研究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民俗现象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1.访谈:访谈是收集民俗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可以了解他们的信仰、习惯、传统等。

访谈可以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

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向当地人发放问卷并收集答案,可以了解当地人的信仰、习惯、文化认同等。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民俗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3.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研究民俗现象的重要参考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地方志、民间传说等。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等,为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4.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数据分析是民俗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可以发现民俗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可视化技术包括图表、地图等,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呈现和分析数据。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民俗学研究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民俗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民俗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民俗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婚姻家庭、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方面的学科。

中国民俗学在这方面具有举世罕见的研究资源和优势,历史悠久,文献丰富,理论深刻,独具特色。

它研究的对象是广泛而深入的,涵盖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民俗学的各个分支如童话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统音乐、民间舞蹈、婚俗、丧俗、节日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都是源于这些民俗文化,如红包、灯笼、烟花、舞龙舞狮等等。

这些文化符号不仅是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标志和节目,也是中国人民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的象征。

民俗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生命周期全部涉及到民俗文化,细节丰富,内涵深刻。

在传统文化中,民俗传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民俗传统代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智慧结晶和浓缩。

民俗学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各种传说故事、民间风俗、习惯、信仰、祭祀、音乐、舞蹈、婚丧礼俗、节日集市等等。

这些民俗文化与某个特定的时间、地域和群体密切相关,代表了该地区和群体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

这些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和独具特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中国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依然保留着。

也正是因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使中国保留了很多没有发生变化的传统文化,这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文化资源。

政府和学者们也在不断推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民俗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民俗学在传承与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国家自信心与文化自尊心。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发扬,将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和文化的繁荣。

家乡风俗的民俗学分析

家乡风俗的民俗学分析

家乡风俗的民俗学分析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研究的是人类世代相传的习俗、风俗和传统。

家乡风俗作为每个人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了地域特色和民间传统。

本文将对家乡风俗进行民俗学分析,探讨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家乡风俗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了一系列行为模式和仪式。

比如,每到春节,家乡的村民们都会进行祭祀祖先、贴春联、放鞭炮等活动,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家乡人的共同记忆。

这些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既有对祖先的敬仰,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家乡人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表达。

另外,家乡风俗还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

比如,我家乡是一个渔业发达的地区,因此在某些节日或者特殊场合,会有捕鱼比赛、海鲜美食节等活动。

这些风俗习俗在本地代代相传,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对当地水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这些风俗活动,人们可以感受到家乡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增进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家乡风俗还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痕迹和民族特色。

在我家乡,有一项传统的表演艺术叫做“灯谜”,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通过对灯谜的猜解来增加节日气氛,增进人际关系。

这种民俗活动不仅传承了文化传统,更是一种对智慧和文学的表达,体现了家乡人的聪明才智和对文学艺术的崇尚。

总的来说,家乡风俗是一种民俗现象,是家乡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寄托。

通过民俗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家乡文化的渊源和内涵,感受到家乡独特的人文风采和传统魅力。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家乡风俗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让我们这一代不忘家乡的根,传承着文化的火炬,让家乡文化得以永续。

民间艺术评析

民间艺术评析

民间艺术评析
民间艺术是指传统的、源自民间的艺术形式,通常是由普通人创作和表演的艺术作品。

它不同于大众文化或高雅艺术,更接近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

民间艺术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建筑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常传承于一代代的民间艺人,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和发展。

在评析民间艺术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艺术形式:评析民间艺术首先要了解其表现形式和特点。

比如,民间音乐常常使用传统乐器,歌曲内容通常是表达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

舞蹈和戏剧则通常以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为主要特点。

2. 内容和主题:民间艺术的内容通常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相关。

通过艺术作品,艺人可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展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3. 技艺和创作:评析民间艺术还需要关注艺人的技艺和创作能力。

民间艺术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艺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4. 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是评析的重要方面。

评析
时可以关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以及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也可以关注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适应。

总的来说,评析民间艺术需要综合考虑其艺术形式、内容和主题、技艺和创作以及传承和发展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业

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业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或方向,以培养专业人才。

这些专业通常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等领域相关。

各高校的具体专业设置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相关专业:
1. 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该专业侧重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技能的掌握,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2. 民俗学专业:该专业研究人类社会的民俗现象,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内涵。

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传承和利用的能力。

3. 文化人类学专业:该专业研究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重点关注社会和文化变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问题,培养学生进行文化调查和研究的能力。

4. 古代文化与艺术专业:该专业研究古代文化和艺术,关注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能力。

5. 传统音乐专业:该专业侧重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演奏、创作、教学和研究能力,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传统。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不同高校可能
还设有其他特色专业或方向。

具体的专业设置可根据各高校的官方网站或招生目录进行查询。

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

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

3、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崇敬
3、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崇敬
祝寿图像中的长寿象征元素如寿桃、仙鹤等,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与 崇敬之情。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和解读,我们可以理解到中国人民对于生命的 珍视和对长寿的渴望。
四、结语
四、结语
祝寿图像作为民俗艺术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展示了中华民间文化的博大精 深。通过对其起源、演变、民俗特色以及文化价值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 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地域性特点
3、地域性特点
祝寿图像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对于祝寿图像的表现形式和题 材有着不同的偏好和特色。例如,在南方地区,人们更加注重细腻的手法和精美 的细节,所以南方的祝寿图像往往显得更加细致入微;而在北方地区,人们更加 强调大气磅礴的表现手法,因此北方的祝寿图像则更加雄浑有力。这种地域性特 点,不仅丰富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也为祝寿图像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角度 和思路。
二、研究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文献研究可能受限于历史文献的完 整性和准确性,实地调查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性和调查范围限制的影响。因此, 在实际研究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尽可能地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研究成果与不足
三、研究成果与不足
民俗艺术学的研究成果丰富,主要包括对民间艺术的分类、特征、传承方式 以及与文化、社会背景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首先,对民间艺术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研究仍显不足,这需要进一步挖掘和 探讨。其次,现有的研究多从单一的角度出发,而对民间艺术的全面、系统性研 究还不够充分。此外,部分研究存在过于理论化的问题,导致与实践结合不够紧 密。
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

民俗学民间戏剧

民俗学民间戏剧

民俗学民间戏剧民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中习俗、传统和文化活动的学科。

而民间戏剧作为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世代相传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展现出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更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共同体验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从历史和特点两个方面探讨民俗学民间戏剧的重要性和影响。

历史上,民间戏剧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现象,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中国的昆曲、京剧,还是英国的威尔士歌剧,都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

民俗学通过对民间戏剧的研究,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民间戏剧不同于商业化的舞台剧院,更贴近人民生活,以发表意见、传播价值观念为目的。

它通过故事、音乐、舞蹈和戏剧手法,向观众传达对于人性、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

与传统的古典剧场相比,民间戏剧更具有真实性和亲近感,使观众更容易与角色和情节产生共鸣。

此外,民俗学民间戏剧的表演形式也更为多样化,既有大型的传统戏曲演出,也有小型的杂技、说唱和舞蹈表演。

这种多样性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不同地域和文化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在当代社会,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推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商业化的演出形式。

然而,正是因为商业化的舞台剧院忽略了民间戏剧的特点和内涵,导致很多传统的民间戏剧面临着被遗忘和失传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间戏剧,民俗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于传统戏剧的收集、研究和整理,不仅可以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承下去,还可以为后人提供对于历史、文化和民俗的学习资料。

除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民间戏剧还具有今天社会中所需的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审美疲劳和情感匮乏的问题。

而民间戏剧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和情感共鸣。

无论是通过讽刺喜剧来调剂生活的压力,还是通过悲剧来引发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民间戏剧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情感宣泄的方式。

民俗学原理

民俗学原理

民俗学原理民俗学是一门研究各种民间文化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人类的宗教,语言,历史,风俗,节日,食物,口头传承,服装,艺术,音乐等,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在民俗学中,研究者用比较的方法,深入探究各种民间文化,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历史脉络,以便寻求其本质和特征所在,并以此作为解释当前文化现象的依据。

民俗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学术特色,其原理包括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历史衔接原则,即古代文化要尽可能多地历史衔接,以便更好地解释当代文化和社会现象;二是社会个案原则,即要精密地分析民族文化和思想的每一个社会个案,它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其解决的方式等,以此为基础,建立出一套完整的文化历史分析学说。

此外,民俗学也强调宗教信仰、宗教研究和宗教改良的作用,把它们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民族文化、社会现象和思想历史。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基本上有三个原则:一是历史衔接原则;二是社会个案分析原则;三是宗教信仰研究原则。

将这三种原则应用到文化研究当中,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各种民族文化、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从而更准确地解释当代文化现象。

民俗学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其实质也很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民俗学与其他学科也有某些联系,比如文学,民间学,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通过观察和研究各种民俗,我们能够认识到各种民族文化的魅力,发现其中的美丽和令人感动。

民俗学带给我们对文化的深刻理解,让我们领略各种民族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有着极其宽泛的范围。

它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历史的视角来理解、诠释当代文化现象,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感受当代人类文化的精髓所在,进而认识自身文化的特质,丰富自身的学识,更好地发掘人类文明的精神灵魂,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中国民俗学满族剪纸的特点

中国民俗学满族剪纸的特点

中国民俗学满族剪纸的特点中国民俗学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科,而满族剪纸则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满族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中国民俗学满族剪纸的特点,包括其历史渊源、艺术风格、主题内容以及传承发展等方面。

一、历史渊源满族剪纸起源于中国满族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

满族剪纸最早出现在清朝,当时满族人民将剪纸作为一种装饰和祈福的手工艺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剪纸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在满族地区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

二、艺术风格满族剪纸的艺术风格独特而多样,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其特点之一是线条简洁明快,造型鲜明。

满族剪纸注重形象的表现力,通过简单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勾勒出各种形象,如动物、花卉、人物等。

同时,满族剪纸还注重对比的运用,通过对比明暗、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处理,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三、主题内容满族剪纸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满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文化等方面。

其中,动物是满族剪纸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满族人民崇尚自然,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崇拜,因此在剪纸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动物形象的出现。

此外,满族剪纸还以花卉、人物、神话传说等为题材,通过剪纸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满族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四、传承发展满族剪纸的传承发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

为了保护和传承满族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和机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例如,举办满族剪纸展览、培训传统剪纸技艺、开展剪纸艺术研究等。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满族剪纸的传承,也为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满族剪纸提供了机会。

总结:中国民俗学满族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主题内容成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的瑰宝。

满族剪纸通过简洁明快的线条和对比的运用,展现出满族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为了保护和传承满族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和机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满族剪纸将继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扬光大。

春节期间的民间艺术表演评析

春节期间的民间艺术表演评析

春节期间的民间艺术表演评析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热闹氛围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民间艺术表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娱乐和享受。

本文将对春节期间的民间艺术表演进行评析,探讨其特点和魅力。

一、舞蹈表演舞蹈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之一。

以舞龙舞狮为代表的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龙舞狮表演寓意着祥瑞和吉祥,激发人们的喜庆情绪。

舞者们身着绚丽的服装,灵活地舞动身体,配合打击乐器的节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技巧。

舞蹈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更是使得观众们能够深入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气氛。

二、音乐演奏音乐演奏也是春节民间艺术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

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被广泛运用于表演中,将美妙的旋律传递给观众。

音乐表演带有浓厚的节日气氛,既有欢快明亮的曲目,也有深沉悠扬的旋律。

演奏者们通过巧妙的组合和协调,展现了他们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高超技艺。

音乐演奏的场景和乐器的共鸣,都使得表演的氛围更加庄重而激动人心。

三、杂技表演杂技表演在春节期间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杂技艺人通过身体的柔韧性和技巧性,展示了令人惊叹的表演节目。

表演中常常包含了舞蹈、肢体技巧、器械技艺等多种形式,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杂技表演以其独特的变化和惊险的动作,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四、民间戏曲民间戏曲也是春节期间常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以京剧、豫剧、评剧等为代表的戏曲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戏曲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动人的唱腔,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戏曲表演中传统的服饰和化妆,更是为观众们呈现出精致华美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春节期间的民间艺术表演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的特点。

无论是舞蹈表演、音乐演奏、杂技技艺还是民间戏曲,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精彩的表演和动人的节目,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快乐,也传递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期望。

民俗学 学科分类

民俗学 学科分类

民俗学学科分类民俗学是一门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它致力于研究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以及在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民俗学是一门历史渊源深远的学科,它既能保存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习俗,又能反映社会发展的现状。

民俗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民俗社会学、民俗文化学、民俗宗教学、民俗民族学和民俗艺术学等几个主要方面。

民俗社会学是一门宏观的学科,涉及的内容涉及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度研究各类传统价值观以及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研究传统习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了解社会结构演变、传统价值观变迁和社会制度变化;研究乡土社会的文化变迁,有助于了解乡土社会的发展历史与传统习俗的关系;研究各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有助于了解其文化气质与特色;研究传统习俗的运用,有助于从新审视当今社会中的传统价值观。

民俗文化学是一门微观的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民俗文化活动中的传统价值观、典礼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现象。

它不仅能够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中存在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还能对民俗文化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整体的普查、描述、分析、比较和评价。

民俗文化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习俗、典礼文化、民俗文化现象以及其他民俗文化活动展开,旨在更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生活方式、文化特色、变化趋势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

民俗宗教学是一门研究宗教在民俗文化中的作用和位置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宗教本身,而且涉及宗教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宗教在民俗文化中的位置,以及宗教文化如何表现在民族文化之中,并从历史、社会、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深入研究宗教文化所涉及的多种内容。

民俗民族学是一门研究各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以及它们在民族文化中的影响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民族社会结构、传统习俗、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民间传说以及民族间文化差异等多方面。

民俗民族学将民族文化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民族文化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民俗艺术学是一门研究传统艺术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族绘画以及其他民族艺术形式。

民俗学复习资料

民俗学复习资料

民俗学复习资料一、民俗学的定义民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中惯常的行为和习俗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社会集体中所共享的价值观、信仰系统、节日庆典、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口头传统等方面的内容。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民间艺术、民间信仰、传统婚嫁、葬礼习俗等。

二、民俗学的历史发展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民间传统进行观察和研究。

在19世纪,民俗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欧洲得到广泛发展。

20世纪,民俗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三、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实地调查是指研究者亲身参与并观察民俗活动,了解其历史渊源和传承方式。

田野调查则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群体,与当地人交流并记录相关习俗。

文献研究是指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来了解民俗活动的起源和发展。

比较研究则是通过对不同地区和文化群体的民俗活动的对比分析,寻找其共同之处和差异性。

四、民俗学的重要理论在民俗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被广泛应用。

其中包括符号学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等。

符号学理论认为民俗活动中的符号和象征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对这些符号和象征的解读可以了解民俗活动的内涵。

功能主义理论则认为民俗活动是社会文化系统中具有特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人类学理论则强调研究民俗活动时应考虑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进程。

五、民俗学的应用领域民俗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对于了解和保护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记录民俗活动,可以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其次,民俗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对于地方政府和旅游业者来说,了解当地的民俗活动可以。

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看法我对民俗学的最早涉猎是从大学2年纪开始的。

那时我们开设了一门叫做民间文学的课程。

这门课程很有意思,所讲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民间习俗和我们经常听说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以及童话等等。

对于这些习俗和故事我们都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仅仅认为它是劳动人民在几千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些风俗习惯,没想到它竟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后来在考研的过程中我又相继读了钟敬文先生编写的《民俗学概论》以及《民间文学概论》等等与民俗学相关的一系列书籍,对民俗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简单地说:民间文学是指从民间流传故事中采集、形成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土文学作品,其表现形式有民间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评书、说唱艺术等,是一种通俗文学或口头传播的文化现象。

而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各地民俗习惯,如饮食、服饰、婚嫁、丧俗等等。

从性质上看,前者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后者是社会科学的分支。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民俗学一词,是从英文 Felklere翻译过来的,为英人顿姆斯于1964年创立。

原意为人民的知识或人民的智慧。

它所说的人民是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没有受过统治阶级的文明教育的人们和在阶级社会中的广大劳动人民。

它所说的知识、智慧或文化称之为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比较确切。

我国民俗学的兴起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留日学生从日本引进西方的民俗学。

民俗学引进之后很快在我国生根并迅速发展,当时有许多大家如鲁迅兄弟、蔡元培、胡适等都参与到中国的民俗运动中。

从那时起才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

8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

人类学知识:民俗学及其研究方法和内容

人类学知识:民俗学及其研究方法和内容

人类学知识:民俗学及其研究方法和内容民俗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内的民间文化和传统,包括节日、仪式、艺术、传说等方面。

本文将从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内容及其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民俗学的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包括访谈、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通过与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交流,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内涵、演变等方面。

2.视觉、声音资料收集法:如使用照片、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下各种民俗文化形式的表现,能给人直观描述的感觉,并为研究者提供大量的实证数据。

3.比较研究法:即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各种民俗文化的异同,来深入了解文化的内核。

4.历史研究法:民俗学的研究往往需要进行历史考察,如查找文献、考证历史背景等方法,寻找民俗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客观基础。

二、民俗学的内容民俗学内容广泛,包括节日、仪式、艺术、传说、歌谣、说唱、戏剧、游戏、信仰、体育等方面。

其中,节日是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因素,是一个社会群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式是民俗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祭祀、婚礼、葬礼等各种社会仪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特殊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某些宗教信仰的主要形式。

艺术是民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它包括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传说、歌谣、说唱、戏剧、游戏等则是民俗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它们通过传说、歌谣、传唱、传统故事、神话传说等方式,传承着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和历史。

三、民俗学的意义民俗学的研究和调查,能够深入了解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传承、历史演变、生活方式等方面,是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凸显。

对于我们了解世界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也具有重大意义。

它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各个民族文化的认识,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各地多元化文化建设的发展。

此外,民俗学研究也可以为文化传承提供依据,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民俗学民间文化与传统习俗的研究

民俗学民间文化与传统习俗的研究

民俗学民间文化与传统习俗的研究民俗学是研究人类群体集体行为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关注的是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

通过对各个地域、族群、社会群体的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民间文化与传统习俗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间文化与传统习俗的定义民间文化是指人们在特定地理和历史背景下,由群体记忆和口头传统所塑造的普遍习俗、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它通常是从上到下传承,不受正规教育和官方规定的影响,具有代表性和集体性。

传统习俗则是指在特定地区或群体中长期形成、承袭并广泛流传下来的行为规范和活动方式。

二、民俗学的研究方法1. 田野调查: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进行田野调查。

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访谈、收集民间故事、音乐和艺术作品等方式,深入了解并还原当地的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

2. 资料收集:除了田野调查,研究者还可以通过收集历史文献、民间传说、民间艺术品等资料,了解和研究特定地区的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

3. 比较研究:民俗学研究中常常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和演变规律。

三、民间文化与传统习俗对社会的影响1. 社会认同与凝聚力: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载了特定社会群体的集体记忆和认同感,可以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

2. 文化传承: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是社会历史进程中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代代相传,保持了人们对历史和祖先的记忆,对后代的文化传承和身份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社会调节与规范: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通常包含着一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可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

4. 旅游和文化产业:一些特定的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化成为了旅游景点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对民俗学的展望当前,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化逐渐消失或受到冲击。

民俗艺术学研识

民俗艺术学研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等 ,中国民俗艺术
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繁荣。 前 , 目 民俗艺术学
量 超越 了传统单一的学术领域 ,正走 向多学科的综合 于半跏地蒇的信仰情况 ,并且从对我 国江苏佛教寺
象 研究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开拓 出更多的探讨与发展
方向, 结合成更为庞大的总体学术研究。 本次会议不 仅为民俗艺术学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更有利于
民俗 艺术学研 讨
程 万 里
( 东南大 学艺术 学院 , 南京 2 18 ) 1 19
由中国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研 究 中心、艺术百家》 《 杂志社联合主办的“ 民俗艺术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 2 1 年 9 9 1 1在南京举 于 01 月 13
践” 为宗 旨, 以一种学术的开放心态将民俗艺术学研
普敦大学、 西澳大利亚大学、 香港教育学院以及浙江 大学教育学院的 6 多位学者参加 了此次论坛。 0 会议
共收 到论文 l 。 0篇
(a oebr) Lr H f n e 教授 , a g 香港教育学院莫 家豪教授 , 英 国布里斯托大学伊恩 ・ I i r i 魏( n p ) a P eWe 教授 , 美
了影响深远 的“ 田野转 向”关注艺术活动的民间发 , 生现场、 彰显个体 的艺术生存智慧、 秉持文化一生活 的整体研究范式在当下艺术学研究中渐成主流。韩 国高丽大学 田耕旭教授认为,东亚表演艺术的普遍
性与各 国特点的比较研究是为东亚表演艺术的交流 与深入研究所必要 的课题。 日 本神奈川大学广田律
子教授在追寻 日 本相关学者对祭神民间表演形态考 察中出现与中国创世神话中盘古相关的神名的基础
上, 添加并整理了其他涉及盘古的文例。 本东北大 日 学铃木岩弓教授 以日本东北地 区为例总结了 日 本对 院发现半跏地蒇画的考察 中产生了对于今后课题的 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 田兆元教授指出仪式美术应该

民俗视野下山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民俗视野下山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探索研究作者简介:王韵惜(1996—),女,汉族,山西太原人,泰国格乐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摘 要]剪纸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约34个民族都有剪纸的习俗,并且剪纸有南北派之分。

山西民间剪纸源于汉代,分布在20多个市县,整体上具有我国北方剪纸流派简约、古朴、粗犷等特点。

采用比较、列举、分析、查阅等研究方法,总结山西民间剪纸不同地区在造型、色彩、寓意和题材方面的艺术特征。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题进一步探讨了山西民间剪纸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展现剪纸艺术的新载体,助力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民俗;民间剪纸;艺术特征;研究[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31-0063-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王韵惜.民俗视野下山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研究[J].天工,2022(31):63-65.王韵惜 泰国格乐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传承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国策。

剪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浓缩了人们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文化思想。

山西民间剪纸源于汉代,分布较广,截至目前,在省、市、县三级的山西民间剪纸非遗项目共有67个,资源丰富。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关注剪纸文化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但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山西广灵剪纸和中阳剪纸的研究上,而对促进山西民间剪纸新的传承方式的研究较少,对山西不同地区民间剪纸在造型、色彩、寓意和题材方面的艺术特征研究也较薄弱,课题研究在丰富和补充山西民俗学内容的同时,探讨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跨界融合,有利于民间剪纸艺术的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

一、山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一)剪纸造型纹样是山西民间剪纸独特的语言符号,最常见的纹样有圆形纹、线条纹、柳叶纹、锯齿纹、月牙纹、云纹、鱼鳞纹等,每种纹样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民俗学的名词解释

民俗学的名词解释

民俗学的名词解释民俗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文化生活中各种习俗、传统和仪式的学科。

它以民间文化为研究对象,涉及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民俗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习俗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它体现了一族、一地区或一民族的特殊文化。

习俗通常通过语言、礼仪、节日等形式来表达和传承。

比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等,都是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习俗。

二、仪式仪式是指一种按照特定规则和程序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

它通常包括行为、言语、物品等要素,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符号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

仪式在民俗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揭示人们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指广大民众自发创作并传承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与官方文化相比,民间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蕴含着人民智慧和审美情趣。

通过研究民间艺术,可以了解社会历史、地域特色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四、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指广大民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精神需求形成的一种信仰体系。

它包括对神灵、祖先、自然力量等的崇拜和信仰。

民间信仰反映了人们对未知、无法解释的事物的恐惧和敬畏,通过祭祀、祈福、巫术等仪式来与神灵交流。

研究民间信仰可以揭示社会意识形态、人际关系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容。

五、节日节日是人们在特定日期或特定时期内举行的庆祝、纪念或祭祀等活动。

它通过一系列的仪式、习俗和民间艺术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节日是一种集体性的庆典形式,通过它可以凝聚社会共识,传承文化记忆,促进社区和谐。

民俗学通过研究节日,可以了解社会历史、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容。

六、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语言、民俗、风俗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

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特殊习俗。

这些地域特色反映了历史、地理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西小章村调查
村民对于“西小章一年不跑马,一年不旺相”的理解: (1)纪念五世祖马亮元帅; (2)有祈子的效果; (3)强身健体; (4)跑马后一年里精神好; (5)吉祥,吉利,竹马是姓马家的吉祥物; (6)让外人看到西小章马家人有礼貌,心齐; (7)显示马姓人家的团结; (8)马家人过年聚会的方式; (9)体验一种愉快、激动的感觉; (10)是马亮元帅编创、反映三世祖马合“南征北还”一段 历史的史诗; (11)促进“马氏子孙在新的一年里兴旺发达、马到成功”; (12)是宝贵的民间艺术……
3.避轻就重的研究策略
对于乡民艺术的描述,应更多地注意到这一 文本结构中对于其村落语境具有意义的部分。比 如从乡民艺术文本的生成与变异的角度考察村落 语境在其中的投射,乡民艺术活动的循环发生对 于所在乡土社会有何意义。 注重人本位。村民既是村落生活实体的主体, 又是乡民艺术传承的主体,构成了这一活动中的 组织者、展演者与主要的受众群体。乡民艺术既 是一种村落性的群体性文化,又是村民表达自我 情感的一种方式。而乡民艺术的历史传承与现实 发生,总是或多或少地与村民的现实生存需求有 着密切关系。
始立于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年) 碑高1.84米,宽0.82米,上刻有碑文 800余字。 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赵廷麟 撰,文林郎知邹县事古卫杨环书,亚 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 额。
《梁山伯祝英台墓记》之一
外纪二氏出处费详。迩来访诸古老,传闻在 昔济宁九曲村祝君者,其家钜富,乡人呼为员外, 见世之有子读书者,往往至贵,显耀门闾,独予 无子,不贵其贵,而贵里胥之繁科,其如富何? 膝下一女名英台者,聪慧殊常,闻父咨叹不已, 卒然变笄易服,冒为子弟。出示家人,不认识; 出示乡邻,不认识。上白于亲毕,竟读书,乃振 门风以谢亲忧。时值暮春,景物鲜明,从者负笈 过吴桥数十里柳荫暂住,不约而会邹邑西居梁大 公之子,名山伯,动问契合,同诣峄山先生授业, 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 学者。
《梁山伯祝英台墓记》之五
恭干将复公命,请廷麟具其事之本末、 岁月先后,文诸石。不得已而言曰:土帝 降哀不啬于人,惟人昏淫丧厥贞耳。独英
台得土地之正气,萃扶盥之倩淑,真心皎 若日星,其节凛若秋霜,推之可以为忠, 可以为孝,可以表千载之上,挽节义于千 载以下。伊谁力欤?忠臣力也;忠臣谁欤?
崔公谓也。不然,太史尝以忠臣烈女同传 并记之。
2.“剥蕉至心”式的意义追寻
透过社区中的多种文化形式,追索深潜其里 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层层逼近村落文化的核 心——即寄寓于民众生活之中的文化逻辑。用格 尔兹的话来说,就是“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 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 。 按照鲍曼关于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 与社会语境(Social Context)的二分法,其中 以意义系统和符号性相互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文化 语境,是理解文化需要了解的信息。
第六讲 田野作业对于艺术民俗 学研究的意义
1 . 乡艺文本与村落语境——艺术学与民 俗学的双重视角 2 .“剥蕉至心”式的意义追寻 3 .避轻就重的研究策略
1.乡艺文本与村落语境——艺术学 与民俗学的双重视角
艺术学的视角——一村之民从其所处的 村落时空背景出发,为了表达文化的需要 而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并对已有的艺术传 统予以评估、选择或创新。 民俗学的视角——将乡民艺术作为村 民的一种生活实践活动,关注它在村落生 活中的实际作用,以及它与其它村落知识 如何交织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村落文化体系。
例2:王韬的《媚梨小传》 胡适的《睡美人》
皆以中西跨国婚姻为题材,以文学形 式寄寓文化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民初 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外来西方文化的两种截 然不同的态度。 《媚梨小传》中用的是中男西女模式, 西方美女不顾一切地追从中国男子;《睡 美人》则采用中女西男的婚姻模式,一个 病疴缠身的中国睡美人等待着西方英俊武 士的千年一吻。
例1:艺术民俗学视野中的婚姻素材
民俗学视野里的婚姻,绝不仅仅是婚 姻。有时牵涉到家族利益、物质的交换, 甚至是与时代政治、国家生活有着密切联 系的,如联姻、赐婚、和番等;有时又颇 富区域文化色彩与民间生活情调,如搭绣 楼扔绣球、比武招亲、对联选婿等。婚姻 中的种种事象也就可以具有了种种象征功 能,被文学家、艺术家用以表达心中的思 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梁山伯祝英台墓记》之三
乡党士妇,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以遂生前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越此岁
久,松楸华表,为之寂然。俾一时之节义, 为万世之湮没,仁人君子所不堪。矧 (shen)惟我朝祖宗以来,端本源以正人 心,崇节义以励天下,又得家相以之佐理, 斯世斯民何其幸欤!
《梁山伯祝英台墓记》之四
时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 奉敕总督粮储新泰崔公讳文奎道经,顾兹 废圮,其心拳拳,施于不报之地。乃托阴 阳训术鲍恭干,昔有功于张秋以奉禄,近 有功于阙里,书以奏名,授今兹托无用其 心哉!载度载谋,四界竖以石,周围缭以 垣,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神 祠有役。昔之不治者,今皆治之;昔之无 有者,今皆有之。始于十年己亥冬,终于 今岁丙子春。
二、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动态研究
(见《艺术民俗学》P65-67) 艺术本自社会生活中产生,又试 图以艺术的方式影响社会生活。这 样,我们不仅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 考察社会生活如何产生了艺术;而 且还应关注某一艺术如何发挥了怎 样的社会功能及其参与社会进程的 整个过程。
例1:山东省微山县马坡《梁山伯祝 英台墓记》
第五讲 艺术民俗学的研究特色
一、整体文化观 二、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动态研究 三、在田野作业中领悟艺术之真谛
/g/107.html
一、整体文化观
(见《艺术民俗学》P62-65) 民俗学擅长从地域文化与时代变 迁的时空线索出发,以整体观的思想 去研究具体的民俗事象。艺术也是人 类文化的一部分,富有地域色彩,存 在着继承发展创新等诸多问题,因而 民俗学的整体文化观对其具有重要借 鉴意义。
梁祝民俗与梁祝艺术
梁祝民俗:梁祝马三姓禁止通婚,梁 祝故里禁演与梁祝有关的影视曲剧,山东 琴书艺人在这一带开演前先要拜碑等等。 梁祝艺术:传说、故事、歌谣、音乐、 舞蹈、影视剧 、戏曲(越剧、山东琴书、 豫剧)、连环画、书法、绘画、工艺品、 邮票、主题公园(如宁波的梁祝公园)、 庙宇、名胜(如峄山的梁祝读书洞)、碑 刻等。
《梁山伯祝英台墓记》之二
一日,英台思旷定省,言告归宁。倏经半载, 山伯亦如英台之请,往拜其门。英台速整女仪出 见,有类木兰将军者。山伯别来不一载,疾终于 家,葬于吴桥迤东。西庄富室马郎亲迎至期,英 台苦思:山伯君子,吾尝心许为婚,并无父母之 命,媒约之言,以成室家之好;更适他姓,是异 初心也,与其忘初而爱生,孰若舍生而取义!悲 伤而死。少阒,愁烟满室,飞鸟哀鸣,闻者惊骇, 马郎旋车空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