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有感

合集下载

公平的裁判---马克思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有感

公平的裁判---马克思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有感

公平的裁判---马克思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有感初读马克思这篇博士论文,不得不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纷繁复杂的哲学概念,层出不穷的哲学家译名,种类繁多的哲学名词,使我这个初接触哲学的新人目不暇接。

泛读一遍以后,我对文章大致的结构有了基本了解,但仍然没有成型的所感所悟。

因此,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这篇代表作之一,更深入地探究其哲学意义,我将文章中我所不理解的、一知半解的及多次出现的哲学名词、哲学派别、哲学家生平都在网络上搜集过资料,大致了解了其含义后,再精读一遍这篇文章,就基本上能读通全文了,也有了一些笼统的感悟。

很遗憾,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感受,并不来自哲学问题上的“茅塞顿开”,而更多地在于我对马克思的立场、文笔的认同。

也许是因为我对哲学实在谈不上有什么了解的缘故吧。

从文章表露的观点,结合当时哲学界的现象,不难发现,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就像是篮球场上打得火热的两支队伍,然而比赛是在德谟克利特的主场上展开,当时绝大多数哲学家就像观众席上欢呼的德谟克利特的球迷一样力挺本队,而伊壁鸠鲁因其随性的竞技策略不受青睐。

幸而本场比赛有一位公正的裁判员---马克思,不偏袒地对得失分作出判决。

马克思认为,有一种老生常谈的真理,说发生、繁荣和衰亡是一个铁环,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都注定包含于其中,并且必定要绕着它走一圈。

“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极盛之后,接着就衰落了,这也没有什么可惊奇之处。

不过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了肚皮致死不同。

”他认为,发生、繁荣和衰亡是极其一般、极其模糊的观念,要把一切东西都塞进去固然可以,但要借助这些观念去理解什么东西却办不到。

因此,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并不是特殊现象。

它们是罗马精神的原型,具有性格十分刚毅的、强有力的、永恒的本质,以致连现代世界也不得不承认它们享有充分的精神上的公民权。

第一遍对文章进行走马观花式的阅览时,我感受到了来自马克思笔下的傲气。

马克思《博士论文》隐秘主题的重思

马克思《博士论文》隐秘主题的重思

收稿日期:2020-04-0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马克思道德哲学基础问题纵深研究 (19Y J C 720040)作者简介:杨荣,男,哲学博士,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㊂2020年第5期总第278期齐鲁学刊Q I L U J O U R N A LN o .5G e n e r a lN o .278马克思‘博士论文“隐秘主题的重思杨荣(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隐秘主题是探讨 自由问题 ,还是探讨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㊂通常人们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片面理解遮蔽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隐秘主题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导致人们或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向人道主义的抽象自由,或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科学主义的决定论,造成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诸多理论困境与现实责难㊂解蔽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隐秘主题,有利于回应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与曲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推进当前马克思道德哲学的深入研究与现实重构㊂关键词:马克思;自由;必然;人道主义;科学主义中图分类号:B 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20)05-0068-09‘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简称‘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最早写作的学术成果,也是其后期思想延伸与扩展的逻辑起点与基础㊂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缺席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之列,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在全面理解马克思哲学方面出现了某些偏差㊂当前,马克思哲学面临着新一轮的批评与责难 道德的真空㊁正义的缺席㊂面对这些批评与责难,如何回应?回到马克思思想的源头 ‘博士论文“,或许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切入点㊂一㊁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隐秘主题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隐秘主题是探讨 自由问题 ,还是探讨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㊂通常情况下,提及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人们会习惯性地把它与 原子的偏斜 联系到一起,并由 原子的偏斜 引申至人的自由意志,故而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主题理解为探讨 自由问题 ㊂然而,如果马克思‘博士论文“仅仅以自由为主题,那么,马克思完全可以以伊壁鸠鲁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由 原子偏斜 所体现的自由问题㊂但是,马克思‘博士论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关系 [1](P 17),由此,依据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内容,伊壁鸠鲁注重的是偶然性,德谟克利特注重的是必然性,‘博士论文“的主题应当是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问题 或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㊂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谈论这一主题并不是单纯论述,而是具有一个宏大的哲学史背景,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开篇引言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强调: 此外,我认为,在这篇论文里我已经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㊂ [1](P 10)而马克思解决的 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是以希腊哲学史作为前提支撑的,是 从它们与较早的思辨的联系方面,来阐述这种关系 [1](P 17)的,如欲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就需86要我们首先回溯到马克思限定的 希腊哲学史 背景中去揭示其演进的过程㊂从整个哲学史的角度看,古希腊哲学史的主要议题是在追问世界的本原㊂然而,当我们具体分析后会发现古希腊哲学在探索世界背后的终极存在,寻求世界运行的一种普遍必然性的同时也在呈现影响世界的不确定因素,确立人在推动世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自由意志㊂如若以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为发展脉络,整个古希腊哲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以追求普遍必然性为主导㊁伴之以自由性萌生的起始阶段,以寻求自由与必然协调统一的整合阶段以及以自由与必然分庭抗礼的对立阶段㊂起始阶段主要是以自然哲学家为主导,他们好奇世界的广袤与万物的千姿百态,致力于从 广 中寻求 根 , 多 中寻求 一 , 世界的本原 成为哲学关注的第一个问题㊂本原(a r c h e)从词源学讲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物的起源㊁发端;二是政治的统治㊁权力,皆在表达最为根本㊁最为主导之意㊂对于 本原 的追寻,实质在追求支配㊁控制世界的一种必然性㊂只不过不同时期不同哲学家对 本原 的理解不同㊂ 水 无定 气 数 火 等本原表现出当时哲学家们对世界本体的不断追问,也体现出其将本原的理解逐渐从具体的物质性元素提升到抽象的内在原则㊂对本原抽象内在原则的追问也成为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自然哲学家的主要任务㊂当时的自然哲学家们秉持了追问世界本原的自然倾向,同时也特别注重探讨本原内在结构动力原则,也即此时的哲学家不仅追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而且更热衷追问构成世界的本原本身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如何生成万物的,将认识的目光聚焦于更为微观的运行机制,对于必然性的理解也体现出细微的不同㊂如果说前面对于必然性的理解还仅仅是在寻求 本原的必然性 ,那么现在对于必然性的理解则既寻求 本原的必然性 ,也寻求 原则的必然性 ㊂如德谟克利特干脆将 本原的必然性 与 原则的必然性 统一起来,提出原子与虚空是世界的本原,也是世界形成的两大原则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德谟克利特首次在古希腊哲学史上阐释了 必然性 ㊂当然,此时虽然是在确立 原则的必然性 ,但是在确立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一些主动性的因素,比如恩培多克勒的 爱恨 不仅是一种物质性的元素,而且也代表精神性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将其表述为 友爱和争吵 [2](P46)㊂阿那克萨戈拉具有自然特性的 漩涡运动 之源动力却来源于 努斯 , 努斯 实质是动力与秩序的统一体㊂即使是我们所知的原子与虚空也涉及到了灵魂的问题㊂这说明人们在追求必然性的同时遇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什么是世界?世界仅仅是自然界还是也包括人及其社会?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客观上促进了哲学研究的转向 人们的研究对象从自然界转向了人及其社会,探讨人类社会的起源及其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激起了人们对于自由问题的兴趣㊂自由性问题是与人的自我觉解密不可分的,智者派最先将哲学的聚焦点指向人及其社会㊂普罗泰戈拉认为 关于诸神我无法知晓 [3](P177-178),唯一知晓的是 人是万物尺度 ㊂然而,智者派的自由仅仅是个人感觉的自由,具有明显的 感知相对主义 [4](P58),如若以更为客观的视角把握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还必须对人进行系统研究,这便是苏格拉底的主要任务㊂苏格拉底在申辩中批评政治家 虽然他认为自己是智慧的,其实他不智慧 [5](P84),原因在于他们还没有对自己的无知进行反思,还没有对人本身进行审视㊂一旦开始审视人本身,即意味着人对自由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个体的感觉视域,而是拓展至更为广阔的㊁普遍的人类自由㊂苏格拉底通过不断的诘问,目的就是在寻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自由 至善㊂ 至善 不仅是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㊂对于个人而言, 至善 达至的是美德,对于社会而言, 至善 达至的是正义㊂如何达至 至善 ,苏格拉底的答案是知识,通过教育使人获得知识,形成美德,改善城邦㊁彰显正义㊂这就使得对自由的理解由个体自由走向全体自由㊂第二阶段,即整合阶段,即是在解决自由与必然如何协调统一的问题㊂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深化了这一问题,认为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存在一个宇宙的创造者, 创造者必定注视永恒者,因为这个宇宙是一切被造事物中最美的,而在一切原因中,创造主是最善的 [6] (P280),按其目的将世界从一个无序的状态变成一个96有序的状态,从一个充满恶的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善的世界㊂创造者将理性放入灵魂,而后将灵魂放入躯体,这样一来宇宙就成为必然性与自由性的统一体㊂在这里我们明显感受到理性在柏拉图思想中的至高地位,理性可以使整个宇宙变得有序㊁达到至善㊂但实质上,柏拉图也敏锐地觉察到由于受到自然必然性的阻碍,宇宙并不是如理性想象的那样美好,而是呈现出诸多的缺陷与病态㊂要使宇宙达到尽可能的完美,理性必须 说服 自然必然性㊂另外,柏拉图在理解宇宙的同时提及到的时间与空间也隐约地体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㊂他认为,时间是创造者理性的产物,它仅仅是一个摹本,不具有必然性,而空间并不依赖创造者而存在的,是独立的存在,是限制创造者的活动的必然条件,而且,空间是永恒的,时间却不是㊂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 质料 范畴,与 形式 范畴共同构成‘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而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也主要隐含在质料与形式的统一问题之中㊂质料是事物形成的必然条件和必不可少的基础,没有质料事物的形成是受到限制的,甚至是无法形成的,它是被动消极的㊂形式是使事物成为如其所是的动力与目的,它是首要的本原,是积极主动的㊂然而,质料仅仅具有成为 这个 或 那个 的必然性,或者说潜能,要使它真正地成为现实需要形式参与其中,当潜能变成现实,也就是质料与形式实现了统一,或自由与必然达到了统一, 正如我们所说,最近的㊁终极质料和形式是同一回事,不过一个是潜在的,一个是现实的 [2](P199)㊂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自然哲学与实践哲学时也包含着相关思想㊂在他看来,自然哲学寻求的是事物的普遍必然性,而实践哲学则探讨的是行动者实践选择过程中体现的理性原则㊂当然二者不是截然分离的,自然哲学的终点便是实践哲学的起点,关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通过关于从自然现象向社会现象过渡的论述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联,其中,联结二者的关节点即是人的本性及城邦的形成㊂人与城邦成为自由与必然关系统一的集中体现㊂第三阶段,随着希腊城邦的衰落,个人的宁静与安危逐渐受到威胁,哲学家们对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理解也呈现出对立的状态㊂在这一阶段,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已经从 为什么 转向 为了什么 ,将终极的价值指向了自由,以期解除痛苦,获得心灵的升华㊂正因为对自由的推崇,与必然性的对立也就显得更加明显㊂伊壁鸠鲁为了反对自然哲学的决定论,以原子的运动为突破口,提出 偏斜说 ,以此反对自然因果律㊁必然性对人自由能力的降低㊂在他看来, 即使追随神话关于神的意见也比受自然哲学家的 命运 观念的奴役要好得多,前者至少还给人以一丝希望 [7](P34),人要获得自由必须摆脱自然因果律㊁命运的必然性束缚,才能真正地消除个人对必然性的恐惧,通达 构成真正人类完满幸福的要素 [8](P7)㊂对此,伊壁鸠鲁专门从天文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以使人能够理解天文现象,从而能够真正挣脱必然性的束缚而获得自由㊂斯多亚学派同样注重自由,因为只有拥有自由,才能避免外部力量的干扰和决定㊂虽然有时候人容易受到命运的左右,但是,实质上,命运是由 前因 启动的,而这个 前因 的主体则是人,准确地说,是人的内因,人的内在动因在 前因 中起着首要的作用㊂克律西波特别区分了外因与内因,认为在一个事物之中外因与内因是不可或缺的,外因只是给人造成了 印象 ,使人的心灵倾向于某种可能性,真正起作用的则是内因㊂正是内因这种 普纽玛 维系着整个事物㊂然而,吊诡的是,斯多亚学派在高仰自由的同时却力挺必然性,认为内因是被决定的,整个世界处于必然性的严密锁链之中,是以命运为原因的㊂命运是有序的㊁永恒的㊁必然的编织在一起的序列㊂这一序列依次出现,没有任何其他事情的偶发,并且周而复始㊁永无止境㊂如果说伊壁鸠鲁学派对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理解属于 极端对立 ,那么斯多亚学派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理解则属于 二元对立 ㊂但二者都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做了对立状态的理解㊂只不过,伊壁鸠鲁是以 自由否定必然性 ,实质上确立的是自由的至高地位㊂相反,斯多亚学派是以 自由服从必然性 ,最终确立的是必然性的绝对统治㊂希腊化时期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持续争论了很长时间㊂总之,古希腊哲学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讨论始07终没有停止过㊂马克思的思想深受古典哲学的影响,很难想象他会对古希腊哲学的主要问题有所忽视,事实上,马克思‘博士论文“特别对上述古希腊哲学的这一主题进行了细致考察㊂那么,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这一主题的深化是如何体现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文本进行具体分析㊂二㊁马克思‘博士论文“主题的深化虽然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没有直接谈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会发现自始至终马克思都对这一问题抱有强烈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主题的最终确立㊂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是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关系 [1](P17),是古希腊哲学众多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㊂马克思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这是学界的共识㊂但相对而言,说马克思的思想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并没有达成一致㊂其实,德国古典哲学,或者更为准确地说,德国古典思想是深受古希腊哲学影响的,如黑格尔的 辩证法 ㊁赫尔德的 历史观 ㊁席勒的 自由观 以及赫尔德林的 诗 等,巴特勒曾以希腊对德国的 专制 一词来形容古希腊哲学对德国思想的影响㊂梅维斯也指出: 一般来讲,在18世纪德国人道主义的所有不同形式中为古希腊留有重要的位置是没有疑问的㊂ [9] (P29)青年马克思在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的同时也对古希腊哲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㊂例如中学毕业时,马克思的希腊语与拉丁语被老师给予 一样好 [1](P933)的评语,他的藏书中也有大量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研究中也时常出现对古希腊哲学及重要人物的引用及评注㊂对此,卢卡奇认为古希腊哲学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至少在早期思想中是这样㊂麦卡锡干脆将古希腊哲学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从早期扩展至中后期,从‘博士论文“推演到‘资本论“,指出, 马克思将希腊社会生活的伦理典范和价值观念融入进了他对现代工业社会的理解和评估当中 [10](P29),并坚信要真正理解马克思思想必须将古希腊哲学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㊂古希腊哲学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并不是我们凭空臆想,是有明确文本依据的㊂在‘博士论文“的序和第一章,马克思详细阐述了他对希腊哲学史的观点与看法㊂他认为,‘博士论文“仅仅是 一部更大著作的先导 ,在那里他 将联系整个希腊思辨详细地来阐释伊壁鸠鲁主义㊁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这一组哲学 [1](P11),以使‘博士论文“中存在的缺点可以得到补正㊂紧接着在第一章中,他指出,伊壁鸠鲁主义㊁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思想并非是对前期思想的简单拼凑与糅合,也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希腊哲学到亚里士多德这里就停止了㊂他敏锐地意识到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通过批判 发生㊁繁荣和衰亡 这些概念的模糊性㊁空泛性要求重新审视历史,通过指出伊壁鸠鲁主义㊁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的特殊性旨在唤起人们对这些哲学体系的重视,通过强调古希腊哲学与希腊化时期哲学的本质区别以打破人们的惯常认知等等,这足以显示出马克思对希腊哲学的深刻反思㊂正是如此,马克思选取了希腊哲学史中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博士论文“的切入点㊂他指出: 在这里,好像通过一个例子,并且也只从一个方面,即从它们与较早的思辨的联系方面来阐述这种关系也就足够了㊂ [1](P17) 它们 指的是 伊壁鸠鲁主义㊁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 , 较早哲学 指的是古希腊哲学,而这 一个方面 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这 一个方面 决定了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对象㊁研究范围等㊂面对伊壁鸠鲁主义㊁斯多亚主义㊁怀疑主义和古代希腊纷繁复杂的关系,如何从中选取出最为重要的方面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当时思考的首要问题㊂一旦 一个方面 确定,其他的一切就可以按序展开,甚至迎刃而解㊂这 一个方面 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特指如下两层意思:一层是从伊壁鸠鲁主义㊁斯多亚主义㊁怀疑主义和古希腊哲学众多关系中选取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另一层是从伊壁鸠鲁主义㊁斯多亚主义㊁怀疑主义和古希腊哲学众多人物中选取的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㊂马克思将其概括为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关系 [1](P17),最终确立其为论文研究主题㊂第二,研究主题的宏观分析㊂研究主题的确立使得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指向性,17而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是马克思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㊂以往人们对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关系具有固有的成见,认为二者是等同的,甚至西塞罗和莱布尼茨等哲学家将伊壁鸠鲁当作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 剽窃者 ㊂马克思则要找出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和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本质差别,具体从理论㊁实践和反思形式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环环相扣㊁层层递进,实质考察的都是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㊂理论层面,马克思是从知识的真理性与可靠性出发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进行了初步区分,认为德谟克利特在知识真理性与可靠性这方面呈现出摇摆不定的态度:一方面他认为感性现象是真的,另一方面又认为隐藏起来的东西是真的㊂一方面认为感性现象是主观的,另一方面又认为感性现象是客观的㊂这样就使得德谟克利特体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㊂当德谟克利特指出感性是真理时,他意欲将感性经验作为标准,当他发现感性经验的多变性时,转而求助于感性背后的东西作为标准,实质是在为知识的真理性与可靠性确立一个 同一的 和 必然的 标准㊂他试图将主观的东西从客观世界中驱逐出去,保证客观世界的自然必然性,以自然必然性的标准来解释人的认知,岂不知,即便他把主观现象从客观世界中驱逐出去,仍然无法将主体的自由性从主观世界中驱逐出去,二律背反依旧存在㊂相对而言,伊壁鸠鲁坚信人类知识的真理来源于感性知觉,感性知觉是衡量真理的标准,这样既避免了德谟克利特的二律背反,也使得他对真理的理解走向了与德谟克利特相反的方向㊂与德谟克利特一样,他认为真理是有同一的原则,然而他将同一原则归结于感性知觉,实质上,就是归结到了主体自身,或者说主体自身的自由性㊂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知识真理性和可靠性的分析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世界:德谟克利特关注于从外间世界追求一种 外在的必然性 ,而伊壁鸠鲁倾向于从内在世界追求 内在的必然性 ㊂这一点在实践层面的表现尤为突出㊂实践的行为源于理论的指引㊂德谟克利特穷其一生周游各国㊁博采众长,从材料的搜集到实地考察,无不显示出其知识的渊博,然而,当他发现知识内容的感性世界不存在真理,在真理存在的地方又不存在知识的内容时,理论上的巨大矛盾冲突彻底地导致了他实践活动上的极端性 刺瞎了双眼㊂刺瞎双眼的潜在隐喻在于德谟克利特无法容忍一个分裂的世界㊁无法容忍世界为多元规则支配,所以,求知欲的冲动促使他不断接受新事物㊁不断探求外在世界的内在规律和必然性,岂不知外在世界的不断探索不仅没有使他获得满足反而使他走向了分裂㊂相反,伊壁鸠鲁告诫人们要获得快乐和幸福就要学习哲学,只有在哲学中才能获得真正解放和真正的自由㊂正是因为他对哲学的笃信,他对内在世界的关注,使他并没有像德谟克利特一样出现二元世界的分裂对立,可以说,伊壁鸠鲁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其实也寻找到了必然性,一种由内而外的 自由的必然性 ㊂通过对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分析,马克思得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反思形式上也是截然相反的㊂德谟克利特一心想从外在世界获得一种必然性,而伊壁鸠鲁则倾向于从内在世界中获得一种心灵宁静的自由,当然他的这种自由也是建立在通晓自然哲学的基础之上的㊂德谟克利特将一切都归于必然性,不仅包括客观的自然世界,而且也包括主观的思维世界,他甚至从原初位置消除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差别来证明一切都是被决定的㊂伊壁鸠鲁反对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相信在必然性中也存在自由,自由的道路是多维的㊂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 德谟克利特使用必然性,伊壁鸠鲁使用偶然性,并且每个人都以论战的激烈语调驳斥相反的观点㊂ [1](P27)至此,马克思通过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对自由㊁必然性及二者关系的理解,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在宏观上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阐述㊂而且在行文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德谟克利特的轻描淡写和对伊壁鸠鲁的热情推崇㊂这种情结也延续到了微观细节的分析上㊂第三,研究主题的微观透视㊂这一部分是对宏观分析的进一步深化,正如马克思认为的那样,要使这一主题的论证具有说服力必须深入到微观的细节加以研究㊂可以说,马克思的这一初衷获得了明显成效,至少当人们提及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首先想到的不是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27。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杨世超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差异。

为了我们建立一个自由体系,指出自由是偶然的,自我意识是构成自由的基本要素。

他所追求的自由是现实性的自由,这种自由是通过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来实现的。

1841年3月,马克思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这是马克思在这个阶段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他所强调的自由是 “作为主体的人不能屈服于必然性的命运束缚,要善于打破限制自由的各种外在的限制,去创造作为一个自由的人去生存 ”。

可以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人类自由解放的前奏,所以正确认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于实现现实世界中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1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选题背景马克思的论文题目的选择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立场是分不开的。

青年黑格尔派关注希腊后期的哲学,而自我意识哲学是青年黑格尔哲学的研究立场。

马克思博士论文题目的选择,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马克思看来,青年黑格尔哲学和希腊后期哲学在形式上具有相同之处。

马克思强调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历史重要性。

原因在于,他们都关注“自我意识”哲学。

认为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共性,即自我意识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

如果说在希腊晚期,在自我意识遭到践踏的罗马社会中,人们试图摆脱现实,在精神世界寻求自由。

而在黑格尔以后的德国中,人们开始从精神的自由中走出来,开始追求现实生活中的自由。

所以,马克实际上认为晚期希腊哲学体系是自我意识的先驱,并借用晚期希腊哲学来表达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意图。

其次,马克思认为晚期希腊哲学与青年黑格尔哲学具有共同的命运。

马克思写作的目的是通过批判希腊哲学来界定黑格尔后期哲学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是希腊哲学的必然发展,认为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哲学体系是希腊哲学发展的完成。

最后,马克思认为希腊后期哲学和青年黑格尔哲学在使命方面是相同的,马克思认为希腊哲学的自我意识哲学是为了获得人的个性解放,目的是为了使人获得幸福和自由,但是他们的自由却是枷锁中的自由,不以改变世界为目的。

剖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价值(全文)

剖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价值(全文)

剖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价值(全文)一、初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为《博士论文》),似乎是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分析,事实上,马克思只是迫于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凭借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讨论以更隐晦的笔触来阐释政治哲学的关键性问题。

对于年轻的马克思来说,作为一位哲学博士运用哲学语言实现由自然哲学到政治哲学的跨越,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哲学、对政治哲学、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秩序问题的关怀。

“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制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

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

”…’马克思开篇便用“制服世界”、“绝对自由”定义哲学,已经初步体现了他以政治的哲学为出发点对如何改善人类现实世界的生活秩序问题的关怀以及要求个体能够摆脱束缚充分发挥自我意识的强调。

正像为人类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马克思视“哲学”为使自我从束缚中剥离出来的“天火”,并且在文章中充分表达了要求个体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发挥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的思想观点。

从当时写作博士论文的背景看,马克思的确受到了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恰恰是贯穿于整个论文中的提倡“自我意识”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主体性内涵。

二、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与德谟克利特进行比照集中论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自然哲学。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只有直线式下落和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两种运动形式,伊壁鸠鲁则认为原子还存在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运动方式。

马克思为此论述到,伊壁鸠鲁对原子运动方式的阐述是从原子本身的角度来论述原子概念。

处于直线运动中的原子或者说每一个下落的物体作为点的存在形式已被扬弃,它本身已经消逝在直线之中,在此过程中正在运动着的这个点只是它自身失去了独立性的某种定在,只具有某种物质性却失去了自身的形式,它必定要接受空间的整个范围的规定。

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有感

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有感

读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有感《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就读于普鲁士柏林大学法律系时写的博士论文,如若不借助一些资料,凭我,一个普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是不能完全读懂并领悟其中的奥秘的。

因此,读完马克思的这篇哲学博士论文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马克思那样,在大学期间,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获得呢?1841年3月,马克思时年23岁,是个在校还没结婚的小青年。

就读于普鲁士柏林大学的大四法律系本科。

并且即将毕业,领取法律本科毕业证书。

在毕业之前,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把休学一年做了十余万字笔记凝聚而成的业余爱好的自学成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四万余字的研究论文作为哲学博士论文,提交给距柏林大学直线距离220多公里外的另一大学----耶拿大学。

“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这是耶拿大学法律系主任巴赫曼博士在推荐书上的评语。

马克思顺利获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

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么这篇重要的论文到底说了些什么?马克思的这篇论文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观点与他的传承者另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在通常人的眼里,经常把他们两人的哲学观点等同起来。

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实际上二者的哲学观点是不同的。

历史上大家一致认为伊壁鸠鲁的物理学是从德谟克利特那里剽窃来的。

伊壁鸠鲁饱受责骂和痛恨。

马克思的这篇博士论文为伊壁鸠鲁平了凡,翻了案。

因为马克思发现这两个人除了原子和虚空这两个原则是相同的外,一切方面他们都是相反的。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主要差别是机械片面论与对立统一论的差别。

但是这一差别极为隐蔽,似乎只有用显微镜才能发现,而马克思发现了它。

而这一发现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就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现在可能连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是谁都不知道,我们甚至可能都读不懂马克思这篇论文究竟说了什么,更不能概括它的内容,更别说去写它,即使再过两年,我们也不确定我们就可以。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马克思博士论文《资本论》是一部深刻的经济学著作,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在读完这部论文后,我深受触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私有制导致了劳动者的剥削和阶级对立。

他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等概念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这让我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剥削和压迫,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其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将导致其自我毁灭,最终会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将归全民所有,劳动者将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人们将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这种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让我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社会制度。

最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他通过对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

这让我对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而且是朝着更加公平和合理的方向发展的。

总的来说,马克思博士论文《资本论》是一部深刻的经济学著作,它不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更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对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读完这部论文后,我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未来社会有了更清晰的设想。

希望未来能够实现马克思的设想,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有感13级公管18班李翠炜 20133084811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之际,认真完成了一篇哲学论文,他试图以哲学来改造世界,论文系统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此时的哲学观点、理论建树和思想内涵。

也正是因为这篇40000多字论文,马克思在本科毕业之时被耶拿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我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对马克思充满了深深的敬佩,在先哲的熏陶下,我多多少少都一点自己的感慨。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

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马克思写作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作为计划中对希腊哲学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部分。

马克思研究古希腊哲学,不是为了远离现实斗争。

恰恰相反,而是为了解决斗争中提出的问题。

马克思说过:“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愿被缚住在岩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 伊壁鸠鲁哲学和怀疑论哲学,是古希腊奴隶制解体时期主要的哲学派别,曾经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马克思研究这些派别是为了探讨哲学和现实的关系,研究哲学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又是对宗教进行深入的批判,发扬古希腊唯物主义思想家的战斗精神,把理论批判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

在马克思博士研究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确定了人在哲学中的中心地位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批判束缚人性的宗教。

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反对整个希腊民族把天体神化的观点用普罗米修斯精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

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

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重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缘起及主旨

重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缘起及主旨

重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缘起及主旨重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缘起及主旨马克思博士的论文被公认为现代社会科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他的学术贡献和理论观点对于后来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缘起和主旨,我们需要回顾其生活经历和学术背景。

马克思博士的论文的主要缘起可以追溯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与批判。

他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目睹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也目睹了工人阶级的困境和不公平对待。

这使得他对社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通过理论分析来寻找解决办法。

马克思博士在其博士论文《论借贷资本》中,首次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问题,并对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本的无限积累和无限扩张,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不平等。

这一观点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博士的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和资本的借贷。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首先,马克思博士通过对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分析,指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剩余价值的实现。

他揭示了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以及如何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这一过程引起了马克思对剥削和阶级对立的深入思考,也奠定了他后来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博士对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了研究。

他关注资本的流通,尤其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问题。

他认为商品交换是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的核心,而货币则起到了促进交换的媒介作用。

然而,马克思博士也指出了商品交换中的不平等和剥削现象,以及货币流通背后的金融危机和波动。

最后,在论文的第三部分,马克思博士探讨了资本的借贷问题。

他认为资本的借贷是为了满足资本的扩张需求,同时也带来了金融资本的崛起。

然而,马克思博士对资本借贷的研究也揭示了资产阶级利用金融手段对劳动力进行控制和剥削的问题,尤其是对农民和小企业主的负面影响。

读马克思论文有感

读马克思论文有感

读马克思论文有感第一篇:读马克思论文有感《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领袖。

马克思出生于拿破仑覆灭,封建势力重新复活,普鲁士专制政府试图恢复封建社会结构的莱茵省.但当时却充满的自由的空气,盛行自由主义的精神。

马克思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度过了他的童年和中学时代。

我怀着对无产阶级导师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读了马克思在中学时代的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论文语言优美,逻辑结构严密,阐述了职业的含义以及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马克思说:“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

这是人优越于其他生物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并且必须面临着职位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目标,正如马克思所言:“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所以,获得一个遵从内心的工作是必要的,至少我们对于那份职业没有厌恶,充满激情。

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职业呢?马克思在文中说:“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决定它”我们选择职业不是为了炫耀,因为长期从事这种职业,会让我们感到无法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会情绪低落,从而怨天尤人。

所以,我们选择职业不能让虚荣心驱使我们,这时候,我们的理智也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应当听取父母的意见,他们饱尝人世的辛酸。

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

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它。

但是,除了热情和兴趣,我们还应该考虑自身情况和生活条件。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化哲学思想探析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化哲学思想探析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化哲学思想探析马克思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对于文化哲学的思想贡献颇多。

他的博士论文《论文在新方向上的批判》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哲学研究和文化探讨。

本文将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文化哲学思想进行探析,探讨其对当代文化哲学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文化政治思想,强调了文化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是塑造政治的重要力量,政治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论文在新方向上的批判》中,马克思博士提出了“文化政治”的概念,强调了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以及政治对文化的塑造。

这一思想在当代的政治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马克思博士在博士论文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问题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问题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问题,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问题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问题,更是制度性、社会性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批判和解决。

这一思想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批判和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对文化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文化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对文化的影响和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强调了文化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相互关联性,指出了文化价值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文化价值观念的研究和反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马克思博士的博士论文《论文在新方向上的批判》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代文化哲学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马克思博士的思想,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些思想,为当代文化哲学研究和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撑。

【2000字】。

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人的解放维度

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人的解放维度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的解放维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强调人的解放是自我意识的解放。

他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类主体性的基础,只有当自我意识得以自由发展,人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实现自我解放。

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认为它表达了自我意识的自由和独立性,是对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的肯定。

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是对于自由时间的占有和运用。

他指出,自由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只有当人们拥有自由时间,才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身的自由和发展。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状态,认为工人在劳动中失去了自由,他们的时间和空间都被资本家所占有。

因此,马克思提倡工人应该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自身的解放。

最后,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是对于生产力的解放。

他指出,生产力的解放可以消除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使人们从奴役和压迫中解脱出来。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消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使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因此,生产力的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综上所述,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的解放维度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的解放、对于自由时间的占有和运用以及生产力的解放等方面。

这些思想观点为马克思后来提出共产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思考。

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

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不仅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起点,也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学意涵。

通过对原子与自由关系的探讨,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政治哲学观点。

首先,马克思强调了原子作为物质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他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伊壁鸠鲁在承认原子物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原子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一种政治和思想上的解放,对于反对宗教和封建专制统治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马克思在论文中探讨了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

他认为,自由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建立在必然性基础上的现实运动。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把握必然性,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这种观点对于反对当时流行的抽象自由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最后,马克思在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哲学观点。

他认为,政治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需要摆脱各种束缚和压迫,建立一种真正的民主制度。

这种制度应该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学意涵。

通过探讨原子与自由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政治哲学观点,为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化哲学思想探析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化哲学思想探析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化哲学思想探析马克思博士论文是一部重要的文化哲学著作,探讨了文化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马克思在论文中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对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而有启发性的见解。

本文将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化哲学思想进行探析,从文化的本质、文化与历史的关系、文化与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马克思在论文中对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标志,它包括了语言、宗教、艺术、道德等诸多方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还指出,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内涵。

通过对文化本质的解析,马克思为后人对文化现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马克思在论文中深入探讨了文化与历史的关系。

他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与历史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既受历史的影响,又对历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指出,文化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态。

他对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为人们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文化的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在论文中还探讨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他指出,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集中体现。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表现,更是一种精神的表现。

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塑造了人们的思想风貌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马克思着重分析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指出文化的发展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意识形态又受文化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通过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探讨,马克思启示人们要正确看待文化,正确对待意识形态,加强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马克思的著作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他的思想深刻而富有启发性,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更是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在马克思的众多著作中,他的博士论文更是被誉为其思想的源头和基石。

通过阅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我深刻感受到了他对社会和人类命运的关切,以及他对于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美好设想。

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他首先对于黑格尔的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理性化解释,但却忽略了现实世界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因此,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唯物史观”的概念,强调了社会的物质基础对于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另外,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还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剥削现象的加剧,从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必然会导致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马克思呼吁人们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积极寻求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通过阅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我深刻感受到了他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

他的思想深刻而富有启发性,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探讨社会变革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为人类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宣言。

我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马克思的思想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总而言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力量的著作,它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我深刻感受到了他对于社会的关切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他的学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他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的奠基之作。

通过对论文内容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

1. 引言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题名为《关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对话》,为他在1839年在德国波恩大学提出并完成的。

论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马克思运用了批判性思维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进行了探讨。

2. 论文内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对话和结论。

2.1 引言在引言部分,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背景和历史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他对这些思想的兴趣和研究动机。

他指出这两种思想对于解释人类社会和个体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2.2 对话对话部分是整篇论文的核心,马克思通过对话的方式模拟了两个人物之间的辩论,展示了不同观点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他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呈现出来,并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对话中,马克思首先介绍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等。

然后,他进一步讨论了无神论的观点,探究了无神论对于宗教信仰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话,马克思不仅展示了各种观点之间的对话和辩证过程,还提出了自己对两种思想的评价和批判。

他认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错误在于局限于对客观世界的分析,忽略了人的主观力量和社会的历史条件。

2.3 结论在结论部分,马克思对整个对话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他指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在客观规律的研究中有理论上的价值,但在解释人类社会和个体存在问题时存在局限性。

他呼吁对人的主观力量和社会历史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关于人的解放和社会变革的观点。

3. 学术成就和影响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他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其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批判为他后来的研究和思想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_从古代哲学史研究的视角看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_从古代哲学史研究的视角看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_从古代哲学史研究的视角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从古代哲学史研究的视角看马克思是19世纪最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学家和革命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前,马克思曾经是一位甚至更为专注于哲学的学者。

他的博士论文是一部关于古代哲学史的研究,该论文不仅探索了古代哲学的发展轨迹,还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基础。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1841年完成,题为《Democritean 和Epicurean哲学的差异性》,马克思以古代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位哲学家对于自然界的解释以及他们的道德和政治理论。

在论文中,马克思首先讨论了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德谟克里特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个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的,并且这些原子通过碰撞产生了各种现象。

马克思认为这一观点在当时是大胆而令人惊异的,因为它对于超自然和宗教解释提出了自然科学的观点。

他指出,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对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预示了科学的崛起。

接下来,马克思转向分析伊壁鸠鲁的哲学。

伊壁鸠鲁的哲学强调个人幸福和享乐。

他认为,人们的目标是消除痛苦,获得快乐,这一点在他的道德和政治理论中也得到体现。

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观点持批判态度,他认为这种追求个人快乐的理论忽视了社会问题和集体利益,可能导致道德沦丧。

马克思没有仅仅止步于对古代哲学的描述和批判,而是将其与他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

他指出,古代哲学的兴起与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密切相关,城邦中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决定了哲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和他们的理论发展。

这一洞察力为马克思后来的思想奠定了基础,他将社会、历史和经济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这篇论文显示了马克思早期对古代哲学的深入研究,也为他后来的思想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同时,这篇论文也展示了马克思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他不仅描述了古代哲学的观点,还揭示了其中的矛盾和局限性。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马克思博士的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这个话题涉及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深刻地影响着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马克思在他的论文中对偶然性与必然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试图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必然性。

马克思在论文中指出,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必然性的。

他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自己的规律性和内在的必然性,不是任意的和偶然的。

马克思指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不是任意和偶然的。

马克思在论文中也强调了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因素。

他认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偶然的因素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必然性决定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

偶然性因素可能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有时候这种影响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偶然性因素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对我们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必然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历史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必然性,提高我们对历史发展的认识水平。

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不是任意的和偶然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偶然性因素也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正确处理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因素,加强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内在必然性的认识,推动历史的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有感13级公管18班李翠炜20133084811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之际,认真完成了一篇哲学论文,他试图以哲学来改造世界,论文系统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此时的哲学观点、理论建树和思想内涵。

也正是因为这篇40000多字论文,马克思在本科毕业之时被耶拿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我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对马克思充满了深深的敬佩,在先哲的熏陶下,我多多少少都一点自己的感慨。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

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马克思写作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作为计划中对希腊哲学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部分。

马克思研究古希腊哲学,不是为了远离现实斗争。

恰恰相反,而是为了解决斗争中提出的问题。

马克思说过:“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愿被缚住在岩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伊壁鸠鲁哲学和怀疑论哲学,是古希腊奴隶制解体时期主要的哲学派别,曾经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马克思研究这些派别是为了探讨哲学和现实的关系,研究哲学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又是对宗教进行深入的批判,发扬古希腊唯物主义思想家的战斗精神,把理论批判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

在马克思博士研究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确定了人在哲学中的中心地位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批判束缚人性的宗教。

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反对整个希腊民族把天体神化的观点用普罗米修斯精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

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

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

马克思博士论文读后感马克思博士的论文《资本论》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揭示。

在读完这部论文后,我深受启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热情。

首先,马克思博士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来进行生产,从而获取利润。

这种生产方式导致了劳动者的剥削和贫困,形成了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货币流通、生产过程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博士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是其内在规律的表现。

这种危机的发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和瓶颈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会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还会加剧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平等。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揭示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最后,马克思博士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和方法。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自由平等。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和方法对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方向和途径。

通过对马克思博士的《资本论》的阅读和思考,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也对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热情。

我相信,通过不懈地学习和探索,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自由平等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有感
地理科学专业蔡嘉欣 12303003
一、写作背景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就读于普鲁士柏林大学法律系时写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在毕业之前,把休学一年做了十余万字笔记凝聚而成的业余爱好的自学成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四万余字的研究论文作为哲学博士论文,提交给距柏林大学直线距离220多公里外的另一大学----耶拿大学。

“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这是耶拿大学法律系主任巴赫曼博士在推荐书上的评语。

马克思顺利获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

二、内容概括
文章论述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证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强调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自动偏斜学说的深刻意义,论证了个别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论证了自由的个人在对周围现实的关系上应采取的积极态度。

文章还高度评价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批判各种对伊壁鸠鲁无神论思想的曲解和攻击,批判力图证明上帝存在的各种错误理论。

文章也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缺点,并批评了青年黑格尔派对待黑格尔哲学的不正确态度。

博士论文的基本观点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它不仅表现了马克思“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彻底的无神论倾向,而且表现了反对因循旧说,力图超出黑格尔的独创精神。

三、个人感想
在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并非伊壁鸠鲁是没有学识的人,而是那些以为到了老年还得背诵少年人以不知为可耻的东西的人,才是无知的人”。

我很同意这一个观点。

老年人是一个宝贵的资源,他宝贵在拥有丰富的经验,宝贵在拥有一份看尽人间浮华的淡然。

老年人也需要与时俱进,但是他们并不需要赶时髦,不必刻意去学、去背一些青年人流行的话语或其他东西。

对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上的差别,则是伊壁鸠鲁认为有一种运动起于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

西塞罗对伊壁鸠鲁的观点持强烈反抗意见,还讥笑伊壁鸠鲁说这个观点的提出是他为了掩饰若原子做直线式下坠而不能碰击另一原子而造出的谎言。

然而,他却又同意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共同赞成的原子直线式运动和原子冲击运动,这不是很矛盾吗?如果要在原子都做直线式下坠运动的前提下发生原子冲击运动,必然要有原子发生偏斜运动,
这不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伊壁鸠鲁的观点吗?卢克莱也说:如果原子不偏斜,就不会有原子的反击,也不会有原子的遇合,并且将永远不会有世界创造出来。

再者,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内部也不断发生着排斥作用,因此才会有偏斜运动。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有三种差别,分别是形状的差别,地位的差别和次序的差别,这三者分别是因为外形、运动方向、相互接触的不同而不同。

可见,德谟克利特是从原子的外部构型即现象世界的差别上考察质子的实质。

而且,德谟克利特没有认为重量是原子的质,而伊壁鸠鲁认为重量是原子的其中一个特质。

就我们现在所得到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原子的重量是它的一个特质,不同原子的重量不同。

对于马克思而言,马克思是高度赞扬伊壁鸠鲁的。

首先,他对伊壁鸠鲁在哲学里面感到满足和幸福表示赞成,他也赞成伊壁鸠鲁那种开阔的、不受限制的思维。

他认为伊壁鸠鲁能够从事物的本质思考问题,从本源出发,能更好地得到答案。

他还同意伊壁鸠鲁“人心的最大的迷乱起源于人们相信天体是有福祉的,是不可毁灭的,并且同时还认为他们具有与这些相违反愿望和行为;同样还起源于神话的恐惧”。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确需要相信日蚀、日出日落等现象的发生,但是并不能因此迷信,不应该依赖所谓的神。

相反,人们是需要坚持事情的现象,坚持感性知觉。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通过原子的偏离运动、原子的质、始基的原子和元素的原子、时间和星辰五部分共同阐述了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差别,并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自己对伊壁鸠鲁的崇拜与佩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