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张可久《双调]折桂令九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欣赏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欣赏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欣赏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欣赏
导语:《折桂令·九日》是一首经典元曲,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

下面是这首元曲的介绍,欢迎参考!
折桂令·九日
元代: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翻译
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鉴赏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

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专练: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附参考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专练: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附参考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专练: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①唐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然。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②埃。

[注]①苗发、司空曙:俱为作者友人。

②绿琴:汉司马相如有绿绮琴,故后世称琴为绿琴。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鉴赏颈联“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斗百花柳永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

春困厌厌,拋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①迟迟难度。

年少傅粉②,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注】①淑景yĬng日影,此处指美好的光阴,②年少傅粉:年轻貌美的男子,此处指女子的丈夫。

2.这首词情景交融,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①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

曾经历黄巢之乱。

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和周廉彦[宋]张耒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①洛滨期一醉,天津②春浪绿浮堤。

【注】①修禊:清明节前后到水边嬉戏,以祛除不祥。

②天津:桥名,在洛阳。

4.从“景和情”的角度鉴赏本诗的首联和颔联。

五、阅读下列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元)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5.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六、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古诗词阅读】《[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阅读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阅读答案[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元)张可久画船儿载不起离愁。

人在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双调]折桂令·西陵送行(元)张可久画船儿有载无力往昔。

人在西陵,怨八十东州。

倔上归属于鞍,慵上开泪眼,害怕自得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行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可以忘记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存有句相酬,汝相留。

[注解]①忘机:忘却心计。

②泛泛:在水面漂浮或浮行的样子。

21.画线句写下的就是▲情景,“倔”字状出▲之情态,“慵”字状出来黯然神伤之情态,“怕”字状出来▲之情态。

(3分后)22.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

(4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21.既别(别后)无可奈何贫病按捺不住(每空1分,其中第一空写“初恋”不给分,第二空第三空只要语意相符即可,字数上不做要求。

)22.(1)运用生硬的手法。

以“画船儿载不起”“八十东州”写出了离愁别恨之重之浓。

(答“画船儿有载无力往昔”一句化虚为实或化抽象为具体且言之成理可给2分后,但无法与生硬同时给分后)(2)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前六句主要为实写,七至十句为虚写。

(3)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

“依依岸柳”仿佛含情,却更令人伤心;抒情主人公常与“泛泛沙鸥”相对,却更显出孤独悲凉。

(每点2分,手法1分后,分析1分,答出2点即可。

请问“化用”或“对偶”且分析存有据,给1分。

)。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原文:对青山强整乌纱。

[折桂令九日阅读答案]折桂令九日

[折桂令九日阅读答案]折桂令九日

[折桂令九日阅读(yuèdú)答案]折桂令九日折桂令九日篇一:描写思念(sīniàn)情怀的古诗词1、十年生死两茫茫(mángmáng),不思量,自难忘。

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玲珑骰子(tóu z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xiānɡ sī)意。

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6、两情假设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7、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8、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9、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____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10、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___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1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14、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____白居易《梦微之》1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____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7、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8、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乌纱泛指帽子。

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

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

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

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古诗折桂令·九日翻译赏析

古诗折桂令·九日翻译赏析

古诗折桂令·九日翻译赏析《折桂令·九日》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张可久。

其古诗全文如下: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前言】《折桂令·九日》是张可久创作的一首元曲。

这支令曲以重九游为题,抒发了作者暮年的愁怀。

作者有意设置一个跌宕片段,回忆起做官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此时人已垂垂老矣,官场倾扎,无力挣扎,斜阳、寒鸦使人感到无限凄凉。

【注释】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③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④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

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

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⑤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

金杯:黄金酒杯。

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⑥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翻译】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赏析】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oRG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张可久《折桂令 九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张可久《折桂令 九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元]张可久对青山强整②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③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强整:勉强整理。

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1)这首曲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

(4分)(3)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

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4分)(4)“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请简要分析。

(4分)(5)、这首曲子中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哪一句?让作者产生这一感情的原因是什么?(4分)(6)、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4分)试题答案:(1)①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③对生命衰老的悲伤之情。

(三点,一点1分。

只引用不概括,不得分)(2)①“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写的是繁华热闹的生活场景。

②通过写繁华热闹的生活场景,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或后面的“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或前后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形成强烈对比,凸显诗人此时孤寂而思家的感情。

[指出写了什么内容1分(能答出“繁华热闹”意思即可。

如果只解释诗句字面意思,没有指出是什么生活场景,不得分)。

手法(对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1分;结合曲的内容分析2分。

此答案只是就“对比(反衬)”这手法进行分析,若答“以乐景衬哀情”或“虚实结合”,分析有所不同](3)(2分)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最新)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最新)

《折桂令·九日》原文及赏析折桂令·九日朝代:元代作者:张可久原文: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译文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注释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③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④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

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

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⑤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

金杯:黄金酒杯。

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⑥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鉴赏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中秋》高考诗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中秋》高考诗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中秋》高考诗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中秋》高考诗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双调]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①?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②,洗秋空银汉无波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
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注]①飞镜:比喻中秋之月。

②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

③银汉:天河。

21、这首诗通过对澄彻的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什
么样的氛围?(2分)
22、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说出作
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作简要分析。

(4分)
21、清幽静谧
22、①比喻,以一轮飞镜喻指当空明月,形象逼真。

②侧面烘托,以银河无波、桂影婆娑清晰之景侧写月光
清朗之态,效果鲜明。

[鉴赏提示]
同样写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观
察角度和不同的写法。

李白的《月下独酌》抒发的是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笔下的月既不解饮,又不懂情,无知而冷漠。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发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怀,他想象中的月宫是“高处不胜寒”,强调的是“月有阴晴圆缺”。

张养浩的这首散曲抒发的则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折桂令

折桂令

折桂令•九日阅读附答案
[双调]折桂令•九日①
 (元)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③。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

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

③苏轼曾有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14.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仕途失意的烦躁。

“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

 B.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写尽了自己现在所居官场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采用了实写的手法。

 C.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有思于今昔的境况而发出深沉感慨: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D.七、八两句化用了古人诗句,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

 E.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折桂令九日_阅读附答案

折桂令九日_阅读附答案

折桂令•九日阅读附答案[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元)张可久②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③。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辈子明珠暗投,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翱翔,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

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

③苏轼曾有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14.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A.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转达出困乏游子对功名未就、仕途失意的焦躁。

“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明珠暗投的苦闷。

B.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写尽了自己现在所居官场宴客场景的繁荣热烈,采取了实写的手法。

C.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是诗人有感于面前之景,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忧愁,有思于今昔的境况而发出深沉感慨:人生易老,昙花一现,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D.七、八两句化用了古人诗句,因为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此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融洽,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

E.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拥有典雅蕴藉之美,可谓元散曲中的精品。

15.作品末尾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表达情感颇具特点,请结合全曲作扼要赏析。

(6分)参考答案:14.(5分) AB(A给3分,B给2分。

A项“秋”“归雁”之意象和“强整乌纱”的动作转达出困乏游子对家的思念。

B项“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想从前为官歌舞升平的欢喜景象。

)15.(6分)(1)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面前的凄清景象之景: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2)借景抒怀,寓情于景(答一便可) 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

高考语文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2010年联考题1.(湖北省八市201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合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折桂令·微雪无名氏朔风寒吹下银沙,蠹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

数片琼葩,点缀槎丫①。

孟浩然容易寻梅,陶学士②不够烹茶。

【注】①槎丫:树木枝杈歧出貌。

②陶学士即陶谷,五代时名士。

性好茶事,曾得党太尉(党进)姬,命掬雪水烹茶,并戏之日:“党家应不识此?”姬日:“彼粗人,安知此,但能于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酒耳。

哪有这种风味。

”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1)作者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下雪的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蠹砌穿帘,拂柳惊鸦”。

(2)这首元曲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作简要概括。

答案(1)运用比喻、拟人,写细小的雪子撒落在台阶,就好像蛀虫蛀蚀过一样,在寒冷的北风中,雪子穿进屋帘。

雪子飘过柳枝惊动了树上的乌鸦。

描写生动、细腻,表现了作者宁静闲适的情趣。

(答对雪景的喜爱之情也算对)(2)①对贫苦百姓的怜悯和农家丰收的喜悦。

②对雪景的喜爱。

③安贫守己的怡然自得。

④对风雅之士的调侃。

2.(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中吕】朝天子客况宋方壶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垦。

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1)“【中吕】朝天子客况”中“客况”是这首元曲的标题,“【中吕】”和“朝天子”分别是这首元曲的和。

(2)作者不说“半点灯明昏惨惨”,而说“昏惨惨半点灯明”,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二句,虽未出现思乡、思亲的字眼,但思乡思亲之情却浸透在字里行间。

请简要分析。

答案(1)宫调、曲牌(2)通过语序倒装,强化了“半点灯明”的昏暗情景。

或答能与上句构成押韵;或构成对仗也可。

(3)明写了诗人在旅店中伶仃影只,衾冷胜铁、枕冷如冰的凄寒苦楚,暗写了在家中与亲人合衾共枕体温心暖的想念2010年5月更新(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汤式故国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

《折桂令·九日》赏析

《折桂令·九日》赏析

《折桂令·九日》赏析《折桂令·九日》是张可久创作的一首元曲。

他有意设置一个跌宕片段,回忆起做官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此时人已垂垂老矣,官场倾扎,无力挣扎,斜阳、寒鸦使人感到无限凄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折桂令·九日》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折桂令·九日朝代:元代作者:张可久原文: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译文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注释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③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④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

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

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ji)女。

⑤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

金杯:黄金酒杯。

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⑥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赏析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在《》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重阳古诗词《折桂令·九日》原文译文赏析

重阳古诗词《折桂令·九日》原文译文赏析

重阳古诗词《折桂令·九日》原文译文赏析《折桂令·九日》元代: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译文】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赏析】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

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

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

【双调】折桂令·九日

【双调】折桂令·九日

【双调】折桂令·九日作者:张可久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4年第29期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张可久,字小山,元代后期最负盛名的散曲家。

因仕途不得意,晚年久居西湖,以山水自娱。

他的散曲内容多是歌咏山水,以表现闲逸情怀为主。

在散曲艺术上,他讲究格律声韵,注重锤炼,大量地使用典故,引诗词文句入曲,形成典雅蕴藉的风格。

这首《折桂令·九日》写作者九月九日重阳郊游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做官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抒发了作者暮年的愁怀。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写作者登高时所见之景。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

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

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的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现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蝴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人生易老,好景不在,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以景结情,写出诗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①
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重阳节。

②张可久: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

9. 请简要概括这首曲子中作者“思家”的原因。

10. 请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的表达效果。

【答案】9. ①适逢佳节;②秋景凄凉;③仕途坎坷(或厌倦官场);④年华老去;⑤羁旅他乡(或内心孤寂)。

10. 以“寒鸦”照应“秋(或“九日”);寓情于景,描写了眼前的凄凉景象(或通过天际的斜阳与寒鸦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厌倦官场、怀才不遇的惆怅,也流露出漂泊无依、思念家乡之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朽木不可雕也,__________。

(《论语》)
(2)仰不愧于天,__________。

(《孟子》)
(3)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4)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5)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

(屈原《离骚》)
(6)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7)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8)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 俯不怍于人 (3). 故不积跬步 (4). 朝菌不知晦朔 (5). 来吾道夫先路 (6). 艰难苦恨繁霜鬓 (7). 弃掷逦迤(8). 寄蜉蝣于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