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进农业大数据运用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整合涉农大数据支撑农业服务数字化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整合涉农大数据支撑农业服务数字化

11
为有效解决我省农业数据资源获取难、整合难、应用难等突出问题,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利用“共享交换+大数据”技术,整合汇聚全省多维度涉农信息资源,构建了“1+10+N”(一个数据中心,十大业务模块,N 个智慧应用)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初步形成数据、业务、技术互联互通的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平台以推进农业数据“聚通用”为突破口,打通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孤岛,汇聚全省涉农数据,为农业政务服务办理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保障;通过数据共享获取气象、水文、土壤和病虫害、动物疫情等数据,为农业生产经营投入提供数据依据;深化区域农业数据的智能化分析,逐步实现全省农业信息资源“一张图”应用,为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提供针对性的数据服务。

自平台试运行以来,对外发布信息资源服务接口100余个,实现了全省涉农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共享交换,充分发挥农业大数据在精准生产、态势感知、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全省农业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引领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加快建设,为农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整合涉农 大数据支撑农业服务数字化。

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

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

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和《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农市发〔2015〕6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农市发〔2016〕5号)等有关部署要求,鼓励基础较好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的机制和模式,带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特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瞄准“数从哪来、数谁来用、数怎么管”,充分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创新农业监测统计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部门及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各领域的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试点成果,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监测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政府部门决策和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决策。

二、试点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到2019年底,达到以下目标:——数据共享取得突破。

地方各级农业部门内部及涉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初步形成,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部省联动、数据共享取得突破。

——单品种大数据建设取得突破。

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建成若干单品种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并在引导市场预期和指导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市场化投资、建设和运营机制取得突破。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建设大数据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一批项目成果,探索出有效路径和模式。

——大数据应用取得突破。

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加快应用,大数据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关联分析和挖掘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一批创新应用成果。

三、主要任务(一)推进涉农数据共享开展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软硬件资源整合和架构重建,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平台。

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共享促共建,制定涉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相关标准,深化农业专项数据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作协同。

菏泽智慧农业实施方案

菏泽智慧农业实施方案

菏泽智慧农业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趋势。

菏泽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也在积极推进智慧农业的实施。

本文将就菏泽智慧农业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菏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背景分析菏泽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主产区之一。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多等。

因此,菏泽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推进智慧农业的实施。

二、实施方案1. 建设智能化农业生产基地菏泽将重点打造智能化农业生产基地,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监控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对土壤、气象、作物生长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推广农业大数据应用菏泽将加强农业大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建立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据平台。

通过对农业生产数据的深度挖掘,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

3. 发展智慧农业示范项目菏泽将选取若干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引进先进的智慧农业技术和设备,进行示范推广。

同时,通过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智慧农业生产技能。

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菏泽将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智慧农业技术研发,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适合当地的智慧农业技术和经验。

5. 完善智慧农业政策支持菏泽将出台一系列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为智慧农业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同时,建立健全智慧农业的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权益。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推进,菏泽智慧农业的发展将取得以下预期效果:1. 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将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精准、高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对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可以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建设功能全面、服务便捷、数据安全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农业决策支持和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服务。

2.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开放性、共享性、安全性。

二、基础建设:1.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农田、天气、农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

2.构建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建立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存储系统,实现大数据的搜集、融合、分析和处理。

3.建立全面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制定农业农村大数据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三、功能建设:1.农业生产决策支持: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提供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施肥、灌溉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农产品市场预测和规划: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预测农产品的供求情况和价格变动趋势,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农产品销售的参考意见和市场规划。

四、支撑与保障:1.技术支持: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高农业农村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能力。

2.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积极性,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3.数据安全保障: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4.人才培养与培训:加强对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五、推进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的专门机构,统一协调推进工作。

2.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山东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山东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3)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应用。
2.农业大数据应用
(1)整合农业数据资源,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
(2)开展农业数据挖掘与分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值。
3.智能农业设备研发与应用
(1)研发适应山东农业生产需求的智能农业设备,如智能植保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
二、目标定位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
4.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核心内容
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农业信息网络覆盖工程,提高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
-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二、目标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
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
4.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内容
1.农业物联网建设
(1)构建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等。
(2)建立农业物联网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组织开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信息素养。
-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创新
-深化农业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
四、实施步骤
1.开展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信息网络覆盖。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0.27•【字号】潍政办字〔2022〕134号•【施行日期】2022.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潍政办字〔2022〕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潍坊市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已经2022年10月19日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10月27日潍坊市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为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市农业产业互联网发展,打造全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新高地,根据《山东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1—2025年)》(鲁农发规字〔2021〕9号)、《潍坊市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实施意见》(潍政办字〔2022〕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的总体部署,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全市每年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形成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建成一批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先行样板。

到2023年底,在粮田、蔬菜、果品、种业、畜牧、农机、监管、金融、营销、治理等10个农业农村领域,先行建设150个典型应用场景(见附件),以应用场景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在农业农村各领域应用推广,支撑全市“三农”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农业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效衔接,促进省级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打造全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新高地,根据《山东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聚焦发展现代农业“主业”,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战场”,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领,发挥市场主导。

政府牵头抓总,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发挥互联网企业和农业信息化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应用驱动。

围绕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以产业链关键环节改造提升为重点,以应用为内生动力,做好关键领域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研发、引进、改造和推广。

——坚持试点先行,逐步全面推广。

优先选择基础较好的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开展试点,边试点边总结,带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数字农业农村稳步发展。

——坚持协同发展,促进资源整合。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分块负责,形成共建共享、上下互动、多方共赢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潍坊三农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实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快融合。

分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主体、应用场景,数字经济占农业整体经济比重稳步提高,全省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菏泽智慧农业实施方案

菏泽智慧农业实施方案

菏泽智慧农业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智慧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菏泽作为中国的农业大市,智慧农业的实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慧农业的意义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智慧农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保障粮食安全: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障粮食供应的安全。

3.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智慧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农民增收:智慧农业的实施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三、实施方案1. 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农机等技术。

2. 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在菏泽地区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展示智慧农业的生产模式,吸引更多农民参与。

3.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 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扶持,鼓励农民和企业投身智慧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实施效果预期1.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通过智慧农业的实施,预计农业生产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将得到有效保障。

2. 粮食供应安全:智慧农业的实施将有力地保障粮食供应的安全,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农业结构调整:智慧农业的推广将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农民增收:智慧农业的实施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五、总结菏泽智慧农业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建设示范基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政策资金支持,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推进农业大数据运用实施方案
(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推动全省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
农业大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实践。

它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四个方面,是跨行业、跨专业的数据分析与挖掘。

近年来,随着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级农业部门对农业大数据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各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推动了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和运用。

我省已初步建立了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农业统计、实用技术、质量标准、涉农法律法规、农业专家、农业影视和龙头企业等20多个数据库,数据内容包括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格式。

部分县市也开展了农业大数据运用的探索。

如昌邑、诸城等建立了测土配方、科技服务等农业数据的采集系统和查询应用系统,方便了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的使用,服务了农业生产。

“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开展了农业大数据运用方面的研究开发。

但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差,数据融合、分析的省级农业大数据交换管理中心尚未建立,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的基础和制度尚未形成,农业大数据研究和应用人才缺乏等,严重制约了农业大数据研究和应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山东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这一主线,以生产、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农业专业数据的有效整合、融合和应用服务,全面及时地掌握农业生产信息和市场动态变化趋势,提升对农业生产、经营的预测预警能力和农业管理的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围绕农业大数据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中的实际应用,做好省级顶层设计,形成主体框架,加强统筹协调,充分掌握和利用全省农业大数据行业的优势资源,推进我省农业大数据的实际运用。

需求主导,创新应用。

以农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农业大数据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农业具体专业领域的应用示范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模式,培育和挖掘农业领域应用大数据的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大数据应用,增强大数据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常态高效可持续的机制。

政府推动,示范引领。

各级政府部门要率先推进农业大数据资源的集中与开放,与社会联动,形成大数据资源积累机制。


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方式汇聚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加强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实施一批分工科学、合作紧密、共创共享的社会性大数据应用示范。

营造氛围,强化融合。

营造农业大数据应用和发展所需的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创业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加速推进山东省农业大数据的开放、融合、共享,切实推动农业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

(三)工作目标
完善省级数据的汇聚、分析、应用能力。

丰富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和农业服务等领域大数据应用,提升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能力和水平。

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涉农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加强数据资源发掘运用,统筹国内国际农业数据资源,强化农业资源要素数据的集聚利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加强制度和标准建设,包括工作制度、建设标准、系统标准以及数据标准等。

提高县、乡、村利用农业数据资源能力。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相关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二是建立大数据工作机制,建立农业农村数据采集、运算、应用、服务机制;三是构建信息服务体系,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四是加大示范力度,形成一大批应用示范成效明显、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化模式,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

到2020年,制定和出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