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波粒二象性》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波粒二象性》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版)

第17章《波粒二象性》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蓝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流,则下列一定可以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的有(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A.锌板带负电 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 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3.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相互矛盾的,不能统一B.在衍射现象中,暗条纹的地方是光子永远不能到达的地方C.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D.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4.关于电子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云是真实存在的实体B.电子云周围的小黑点就是电子的真实位置C.电子云上的小黑点表示的是电子的概率分布D.电子云说明电子在绕原子核运动时有固定轨道5.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6.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长B.动能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短C.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中子的波长短D.甲电子的速度是乙电子的3倍,甲电子的波长也是乙电子的3倍7.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8.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将牛顿的粒子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9.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在观察屏的某处是亮纹,则对某一光子到达观察屏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到达亮纹位置 B.一定到达暗纹位置C.该光子可能到达观察屏的任意位置 D.以上说法均不可能10.以下宏观概念中,哪些是“量子化”的 ( )A.物体的长度 B.物体所受的重力 C.物体的动能 D.人的个数11.如图所示,用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A和B分别照射两种金属C和D的表面.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设两种金属的逸出功分别为W C和WD,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λ1>λ2,WC>WD B.λ1>λ2,WC<WDC.λ1<λ2,WC>WD D.λ1<λ2,WC<WD12.研究光电效应时,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金属锌,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E k-ν图象,应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A.B. C. D.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c,则( )A.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cC.当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14.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的能量由光的强度所决定B.光的本性是: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C.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D.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15.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则( )A.若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kmB.若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hνC.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hνD.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三、实验题16.如图所示,这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1)示意图中,a端应是电源________极.(2)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________说法正确.A.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光电流增大四、计算题17.如图所示为证实电子波存在的实验装置,从F上漂出来的热电子可认为初速度为零,所加的加速电压U=104V,电子质量为m=9.1×10-31kg.电子被加速后通过小孔K1和K2后入射到薄的金箔上,发生衍射现象,结果在照相底片上形成同心圆明暗条纹.试计算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18.对应于3.4×10—19J的能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长各是多少?它是什么颜色?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紫光的频率大于蓝光的频率,一定能够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红光的频率、黄光的频率、绿光的频率都小于蓝光的频率,不一定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2.【答案】C【解析】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有电子从锌板逸出,锌板带正电,选项C 正确,A、B、D错误.3.【答案】C【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所以A 错误;在衍射现象中,暗条纹是指振动减弱的地方,并非光子不能到达的地方, B错误;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 C正确;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与光子频率高低无关, D错误.4.【答案】C【解析】由电子云的定义我们知道,电子云不是一种稳定的概率分布,人们常用小黑点表示这种概率,小黑点的密疏代表电子在这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大小,故只有C正确.5.【答案】C【解析】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不一定是黑的,故A错误;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B错,C对;小孔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因此是小孔成了一个黑体,而不是空腔,故D错误.6.【答案】A【解析】由λ=可知,动量大的波长短,电子与质子的速度相等时,电子动量小,波长长,A正确;电子与质子动能相等时,由动量与动能的关系p=可知,电子的动量小,波长长,B错误;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其波长应相等,C错误;如果甲、乙两电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甲的动量也是乙的3倍,则甲的波长应是乙的,D错误.7.【答案】A【解析】由a、b、c三束单色光的波长关系λa>λb>λc,及波长、频率的关系知:三束单色光的频率关系为:νa<νb<νc.故当b光恰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必然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c 光必然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A对,B、C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最大初动能越大,所以c光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D错,故正确答案为A.8.【答案】C【解析】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不是牛顿微粒说中的经典微粒.某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是指波动理论能解释这一现象.某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是指能用粒子说解释这个现象.要区分题中说法和物理史实与波粒二象性之间的关系.C正确,A、B、D错误.9.【答案】C【解析】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大量光子将到达亮纹位置,但也有极少数光子到达暗纹位置,因此对某一光子到达屏上的位置不确定,故A、B、D均错误,C正确.10.【答案】D【解析】所谓量子化是指数据是分立的、不连续的,根据量子的定义可做出选择,人的个数只能取正整数,不能取分数或小数,因而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其它三个物理量的数值都可以取小数或分数,甚至取无理数也可以,因而是连续的,非量子化的,故只有D正确.11.【答案】D【解析】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根据光电效应条件知,单色光A的频率大于单色光B的频率,则λ1<λ2,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知金属C的逸出功小于金属D的逸出功,即WC<WD.故D正确,A,B,C错误.12.【答案】C【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 k=hν-W,其中W为金属的逸出功:W=hν0.由此可知E k-ν图象是一条直线,横截距大于零,故C正确.13.【答案】AB【解析】因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时会产生光电效应,所以A正确;因为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c,所以逸出功W0=hνc,再由E k=hν-W0得,E k=2hνc-hνc=hνc,B正确;因为逸出功是光电子恰好逸出时需要做的功,对于同种金属是恒定的,故C错误;由E k=hν-W0=hν-hνc=h(ν-νc)可得,当ν增大一倍时:=≠2,故D错误.14.【答案】BCD【解析】根据E=hν,可知: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A错误,C正确;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B正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反映光的粒子性,D正确.15.【答案】BD【解析】频率为ν(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逸出功W0=hν-E km.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则最大初动能E km′=h2ν-W0=hν+E km,即A错误,B正确.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若能发生光电效应,则最大初动能E km′′=h-W0=E km-hν,C 错误.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可能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16.【答案】(1)正 (2)阴极K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铁芯M磁化,将衔铁N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自动离开M(3)B【解析】17.【答案】1.23×10-11m【解析】将eU=E k=mv2,p=,λ=联立,得λ=,代入数据可得λ≈1.23×10-11m.18.【答案】5.13×10-14Hz 5.85×10-7m 黄色【解析】根据公式ɛ=hν和ν=得ν=5.13×1014Hzλ=5.85×10-7m频率属于黄光的频率范围,它是黄光,其波长为5.85×10-7m。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测试题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测试题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测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长C.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3.现代科技中常利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

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kg,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 m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A.10-17 J B.10-19 JC.10-21 J D.10-24 J4.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此波长时,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5.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光子可以转化为电子B.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C.光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也具有能量和动量6.一激光器发光功率为P,发出的激光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波长为λ,若在真空中速度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激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nλB.该激光的频率为c λC.该激光器在t s内辐射的能量子数为PtnλhcD.该激光器在t s内辐射的能量子数为Ptλhc7.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在水中,a光的波长较小C.在真空中,b光光子的能量较大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小8.光通过单缝所发生的现象,用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观点加以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缝宽,光沿直线传播,这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大,动量不确定量小可以忽略B.当光能发生衍射现象时,动量不确定量就不能忽略C.单缝越窄,中央亮纹越宽,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越小,动量不确定量越大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9.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长和频率为1 MHz 的无线电波的波长,由表中数据可知()A.B.无线电波通常情况下只表现出波动性C.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上能观察到波动性D.只有可见光才有波动性10.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有光电子产生。

《第二节 波粒二象性》(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节 波粒二象性》(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节波粒二象性》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既可以表现出波动性,也可以表现出粒子性,但通常情况下只表现其中一种性质。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表现出波动性,粒子性是错误的观点。

C、光的波动性表现为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而光的粒子性表现为光电效应等现象。

D、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相对论效应,只有在高速运动时才会表现出来。

2、下列实验中,最能直接证明光的粒子性的是:A、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衍射现象C、光的偏振现象D、光电效应实验3、下列实验中,哪一项可以直接证明光的波动性?A. 康普顿效应实验B. 光电效应实验C. 单缝衍射实验D. 双缝干涉实验4、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只有波动性B. 光只有粒子性C. 光在传播时展现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D. 光既不具有波动性也不具有粒子性5、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下列关于玻尔理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轨道是量子化的B. 原子只能处于特定的能量状态C. 当电子从一个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状态时,会发出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光子的能量与电子跃迁的能量差成正比6、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以下哪个结论:A.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中B. 原子是中空的C.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但相对于原子核的位置不确定D. 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7、在康普顿效应的实验中,当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碰撞后,光子的波长发生了变化。

以下关于康普顿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子的波长变长,能量减小B. 光子的波长变短,能量增加C. 电子的动能增加,动量减小D. 电子的动能减小,动量增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在以下关于光电效应的描述中,哪几项是正确的?A.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康普顿散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本章测评B新人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本章测评B新人教版选修3_5

第17章波粒二象性(高考体验)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5·江苏单科)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A正确;干涉和衍射是波所具有的特征,选项B正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利用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观点来解释,选项C错误;根据动量和动能的关系p=知,质子和电子的动能相等时,质子的动量大,由λ=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小,选项D错误。

答案:AB2.(2014·上海单科)在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A.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B.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C.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增强而变大D.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解析: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足够强就能发生光电效应,且光电子的初动能就大,但实验中金属表面溢出电子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发生是瞬时的,且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这与光的波动理论相矛盾,故A、B、D三项错误。

波动理论认为光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光电效应中认为光强度越大,光子越多,金属表面溢出的光电子越多,即光电流越大,所以该实验结果与波动理论不矛盾,故C项正确。

答案:C3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ν的电磁波,且ν与U成正比,即ν=kU。

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

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A. B. C.2he D.解析:根据物理单位知识,表达式及变形式两侧单位是一致的,由本题中涉及的物理量:ν、U、e、h及与其有联系的能量表达式E=hν①,E=Ue②,由①②得h的单位与的单位相同,即h单位可用V·C·s表示,题中ν=kU,即k=③,单位可用表示,选项B中单位等效于,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题带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了选修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对选修内容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入射光的频率增大,光电子的最初动能增大,遏止电压增大,光电效应现象中,遏制电压与光照强度无关.
6.根据不确定性关系ΔxΔp≥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取办法提高测量Δx精度时,Δp的精度下降
B.采取办法提高测量Δx精度时,Δp的精度上升
8.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放上照相底片并设法减弱光子流的强度,尽可能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在曝光时间不长和曝光时间足够长的两种情况下,其实验结果是()
①若曝光时间不长,则底片上出现一些无规则的点
②若曝光时间足够长,则底片上出现干涉条纹
③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④这一实验结果否定了光具有粒子性
B.在地球表面发射一个物体并使它绕月球运动,发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C.牛顿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
D.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光的传播速度成正比
【答案】C
【解析】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汽车在有积雪的路面上快速转弯时容易发生侧滑,是因为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减小的原因,汽车不受离心力,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在半径一定的情况下,速度越大,所需要的向心力越大.如果向心力不足,物体将做离心运动.物体在地球表面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向心力刚好对应的速度就是7.9km/s.超过就要做离心运动.而要完全脱离地球引力,需要的速度为11.2km/s.所以,当速度在7.9--11.2km/s之间时.人造卫星既不能保持在地球附近做圆周运动,又无法完全逃离地球.最终轨迹就是一个椭圆,故B错误.经典时空观认为空间和时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故C正确.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光的频率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C.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200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200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1.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下列事实中不能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C.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D.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答案】D【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可以说明电子是一种波;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可以说明β射线是一种粒子;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中子衍射说明中子是一种波;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的干涉现象,说明电子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明光是一种粒子.故选项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B. 利用狂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的半径C.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答案】A【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选项A正确;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通过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而不是原子的半径,故B错误;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的规律,选项C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选项D错误;故选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居里夫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C. 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D.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质子、中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核力,核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表现【答案】C【解析】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故B错误;C、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故C正确;D、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不是万有引力的一种表现,故D错误。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利用公式εhν可以直接计算()A.电流B.电压C.能量D.电阻2.用一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单位时间内发射光电子数量为n,若增大该入射光的强度,则()A.E k增加,n增加B.E k增加,n不变C.E k不变,n不变D.E k不变,n增加3.有关红、绿、紫三束单色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红光频率最大B.在空气中红光的波长最小C.红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绿光光子的能量D.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看到的紫光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最小4.如图是研究光电效应的装置,用某一频率的光束照射金属板K,有粒子逸出,则()A.逸出的粒子带正电B.改变光束的频率,金属的逸出功随之改变C.减小光束的光强,逸出的粒子初动能减少D.减小光束的频率,金属板K可能没有粒子逸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不产生磁场B.黑体不反射电磁波,也不向外辐射电磁波C.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D.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6.如图所示,虚线圆的半径为R,某激光器的一端固定于圆心O点,且绕O点以角速度ω转动,转动过程中从激光器的另一端连续发出功率为P、波长为λ的细束激光(不计光束截面积),在虚线圆某处固定一弧形接收屏,该接收屏沿虚线圆的长度为l。

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激光传播的速度为c,则在激光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接收屏接收到的光子数为()A.lcPh RλωB.l PhcRλωC.l cPhRλωD.hRl cPωλ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开始时,滑动变阻器滑片c移在最右端b点.用光子能量为4.2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此时电流表G有读数.向左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5V时,电流表读数为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2.7eVB.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5eVC.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断开电键,电流表示数不再为零D.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变阻器滑片从b移到a,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增大8.像增强器是能够把亮度很低的光学图像变为足够亮度的像的真空光电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 已知某单色光的波长为λ,在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的值为( ) .A. B . C . D .以上均不正确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C.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3. 如图,当电键S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 3.1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A.1.9 eV B .0.6 eV C .2.5 eV D .3.1 eV4. 如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现用一弧光灯照射锌板一段时间,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 )A.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增大第1 页共10 页B.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减小C.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弧光灯照射锌板相同的时间,验电器的指针偏角将增大D.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偏转5.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综合他们的说法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频率低、波长长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6.如图所示,某金属板M 在紫外线照射下,不停地向各个方向发射速度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射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为v,在M旁放置一金属网N,如果S闭合,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向右调节滑片P,恰好使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此时M、N 间的电势差为UMN,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关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和U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c 到d,UMN= B .从d 到c,UMN=C.从c 到d,UMN= D .从d 到c,U MN =7.颜色不同的 a 光和 b 光由媒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分别为Ca和Cb,且Ca>Cb,当用a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现改用 b 光去照射,可以断定( )第2 页共10 页A.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数目增大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光电子数目减少8.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长B.动能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短C.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中子的波长短D.甲电子的速度是乙电子的 3 倍,甲电子的波长也是乙电子的 3 倍9.一束波长为7×10-5cm 的光波,每秒钟有3×1015 个光子通过一个与光线垂直的平面.另有一束光,它传输相同的能量,但波长为4×10-5cm.那么这束光每秒钟通过这垂直平面的光子数目为( )A.0.58×1015 个 B .3×1015个 C . 1.71×1015 个 D . 5.25×1015 个10.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11.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 B 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不发生光电效应,则( )A.A光的强度大于B光的强度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由 a 流向b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由 b 流向a第3 页共10 页二、多选题1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13.以下关于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一温度下只能辐射某一固定波长的电磁波B.当铁块呈现黑色时,说明它的温度不太高C.当铁块的温度较高时会呈现赤红色,说明此时辐射的电磁波中该颜色的光强度最强D.早、晚时分太阳呈现红色,而中午时分呈现白色,说明中午时分太阳温度最高14. 1922 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些X射线的能量传给了电子,因此X射线的能量减小了B.有些X射线吸收了电子的能量,因此X射线的能量增大了C.X 射线的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D.X 射线的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动量不守恒,能量守恒15.某种金属在单色光照射下发射出光电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A.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B.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第4 页共10 页C.随照射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D.与照射光的照射时间无关16.光通过单缝所发生的现象,用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观点加以解释,正确的是( )A.单缝宽,光是沿直线传播,这是因为单缝宽,位置不确定量Δx 大,动量不确定量Δp 小,可以忽略B.当能发生衍射现象时,动量不确定量Δp 就不能忽略C.单缝越窄,中央亮纹越宽,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小,动量不确定量大的缘故D.以上解释都是不对的三、实验题17.如图所示,这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1) 示意图中,a 端应是电源________极.(2) 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________说法正确.A.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光电流增大四、计算题18.一个带电荷量为元电荷的粒子,经206 V 的加速电压由静止加速后,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0.002 nm,试求这个粒子的质量.19.为引起人眼的视觉,进入人眼的绿光的能量至少为每秒E=10-16J.假设在漆黑的夜晚,在距人s=100 m远处点亮一只绿光小灯泡,为使人看到它的光线,小灯泡的功第5 页共10 页率至少为多大?( 人用一只眼看,瞳孔直径为 4 mm)20.铝的逸出功是 4.2 eV ,现在将波长2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1) 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 求遏止电压.(3) 求铝的截止频率.第6 页共10 页答案解析21.【答案】A【解析】由光速、波长的关系可得出光的频率ν=,从而?=hν=,故 A 选项正确.22.【答案】A【解析】2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即为反向电压为0.6 V 时,从金属出来的电子,在电场阻力作用下,不能到达阳极,则电流表示数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则有光电子的初动能为:E k=eU=0.6 eV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W =hν-E k=3.1 eV -0.6 eV =2.5 eV ,C正确.24.【答案】C【解析】发生光电效应时,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锌板所带的正电变小,所以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减小.若金属小球所带的负电较多,验电器指针偏角会先变小后变大,A、B 错误;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所以锌板所带的正电变多,验电器的指针偏角将增大, C 正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红外线照射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所以指针不一定偏转,D错误.25.【答案】C【解析】26.【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当闭合开关S时,M产生的光电子能到达金属网N,所以电流的方向为从 c 到d;恰好使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此时光电子恰好不能到达N,若M、N 间的电势差为UMN,则由动能定理得:2 eUMN=mv得UMN=. 故A正确.第7 页共10 页27.【答案】C【解析】根据sin C=,Ca>Cb. 知a 光的折射率小于 b 光的折射率,则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用 a 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则 b 光照射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A 错误;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光电子的数目,而频率的大小与光的强度无关,光的频率与光电子的数目无关,B、D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ν-W0 知,b 光照射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C正确.28.【答案】A【解析】由λ=可知,动量大的波长短,电子与质子的速度相等时,电子动量小,波长长,A 正确;电子与质子动能相等时,由动量与动能的关系p=可知,电子的动量小,波长长,B错误;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其波长应相等,C错误;如果甲、乙两电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甲的速度是乙的 3 倍,甲的动量也是乙的 3 倍,则甲的波长应是乙的,D错误.29.【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n1 =n2 ,代入数据得n2=1.71×1015 个,30.【答案】B【解析】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A 错误;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B 正确;普朗克借助于能量子假说,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C 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若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则动量p 也相等,动能则不相等, D 错误.31.【答案】C【解析】根据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可知选项A、B均错误;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选项C正确,D错误.32.【答案】ACD【解析】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较短波长方向移动.33.【答案】BC第8 页共10 页【解析】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不可见的红外光,当温度加热到500℃左右时,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温度上升到1500℃时变成白炽光, A 错,B、C 对,早晚时分太阳呈现红色与太阳和地球间距离有关.34.【答案】AC【解析】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则动量减小,能量减小,根据λ=,知波长增大,碰撞过程系统不受外力,故动量守恒,光子的能量远大于电子的束缚能时,光子与自由电子或束缚较弱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故能量守恒,A、C正确.35.【答案】BD【解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由公式E k=hν-W知,W为逸出功不变,所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波长及光照时间无关,故B、D正确,A、C错误.36.【答案】ABC【解析】由不确定性关系可知选项A、B、C正确.37.【答案】(1) 正(2) 阴极K 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铁芯M 磁化,将衔铁N 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 自动离开M(3)B【解析】38.【答案】1.67×10-27kg【解析】粒子加速后获得的动能为E k=mv2=eU 粒子的物质波的波长λ=粒子的动量p=mv以上各式联立得m==1.67×10-27kg.39.【答案】10-6W第9 页共10 页【解析】设人眼瞳孔直径为d,由题意知E=×π( )2解得P==W=10-6W40.【答案】(1)3.3 ×10-19J(2) 遏制电压约为 2.1 V(3)1.01 ×1015Hz动能为【解析】(1)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19J E k=-W≈ 3.3×10(2) 根据动能定理得到:遏止电压U c==V≈ 2.1 V(3) 当光电子逸出时的动能为零时,再减小照射光的频率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了,截止频率νc==Hz=1.01×1015Hz.第10页共10 页。

波粒二象性练习题

波粒二象性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练习题1.关于热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室温时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短较长的电磁波B.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多C.给一块铁块加热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D.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2.下列宏观概念中,是量子化的有:A.物体的质量B.带电粒子的电荷量C.汽车的个数D.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3.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绿光4.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5.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则它的极限频率ν0=W/hB.光电子的初速度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6.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7.当具有5.0 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A.1.5 eV B.3.5 eV C.5.0 eV D.6.5 eV8.紫外线光子的动量为hν/c。

一个静止的O3吸收了一个紫外线光子后()A.仍然静止B.沿着光子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C.沿光子运动相反方向运动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9.如图所示为一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A.换用波长为λ1 (λ1>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换用波长为λ2 (λ2<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增加电路中电源的路端电压,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D.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电路中可能还有光电流10.某光波射到一逸出功为W的光电材料表面,所产生的光电子在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则该光波的频率为(设电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A .W hB .e 2B 2r 22mhC .W h +e 2B 2r 22mhD .W h -e 2B 2r 22mh1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C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D .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明了宏观物体的波动性B .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我们不易观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其波长太小C .电子有波动性,而质量较大的中子和质子没有波动性D .德布罗意因为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3.光电效应的四条规律中,波动说仅能解释的一条规律是( )A .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与人射光的强度成正比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D .光电效应发生的时间极短,一般不超过10-9s14.发生光电效应时,若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而增大入射光的波长,则( )A .光电流强度减小,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光电流强度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 .光电流强度减小,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 .光的波长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15.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A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 .逸出的光电子数木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 .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选出了16.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采用的措施是 ( )A .改用红光照射B .增大绿光的强度C .增大光电管的加速电压D .改用紫光照射17.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可以产生光电流B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光的频率越大,光电流越大C .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D .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18.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对X 射线散射时,部分射线的波长变长B .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C.康普顿效应仅出现在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D.光子有动量19.下列关于光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B.光子的能量由光强决定,光强大,每份光子的能量一定大C.光子的能量由光频率决定,其能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D.光子可以被电20.某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21.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这是相互矛盾、不统一的B.任何光现象都能明显地显示波动性与粒子性C.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D.频率较低的光子往往显示波动性,频率较高的光子往往显示粒子性22.用红光照射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光电流的强度为I.若改用强度与红光相同的紫光照射同一光电管,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光电流的强度正确的是()A.E k增大,I增大B.E k增大,I减小C.E k增大,I不变D.E k减小,I不变23.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B.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C.任一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他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2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光电管是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阴极。

高二物理下册第二章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下册第二章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下册第二章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试题(带答案)第二章波粒二象性单元测试(粤教版选修3-5)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则它的极限频率B.光电子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hv-W知,B、C错误,D正确.若=0,得极限频率=,故A正确.答案AD2.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性质.干涉、衍射、偏振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只有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都是光的粒子性的表现,D正确.答案D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解析: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知,A、D正确,B、C错误.答案AD4.当具有5.0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A.1.5eVB.3.5eVC.5.0eVD.6.5eV解析:本题考查光电效应方程及逸出功.由得W=hv-=5.0eV-1.5eV=3.5eV则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h=W=3.5eV故正确选项为B.答案B5.紫外线光子的动量为.一个静止的吸收了一个紫外线光子后()A.仍然静止B.沿着光子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C.沿光子运动相反方向运动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知,吸收了紫外线光子的分子与光子原来运动方向相同.故正确选项为B.答案B6.关于光电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形成的光电流越强C.能否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决定于入射光光子的能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金属的逸出功D.用频率是的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改用频率是的黄光照射该金属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解析:本题考查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正比关系,A错.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无关,B错.用频率是的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改用频率是的黄光照射该金属不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错、C对. 答案C7.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衍射图样B.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C.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D.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的情况呈现出随机性,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上的情况呈现出规律性解析: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知,A、D正确,B、C错误.答案AD8.用波长为和的单色光A和B分别照射两种金属C和D的表面.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设两种金属的逸出功分别为和,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D.<,<解析:由题意知,A光光子的能量大于B光光子,根据E=hv=h,得<;又因为单色光B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所以<,故正确选项是D.答案D9.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p=,它也遵守有关动量的规律.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字形装置可绕通过横杆中点的竖直轴O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其中左边是圆形黑纸片,右边是和左边大小、质量均相同的圆形白纸片.当用平行白光垂直照射这两个圆面时,关于此装置开始时转动情况(俯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顺时针方向转动B.逆时针方向转动C.都有可能D.不会转动解析:本题考查光子的动量.光照射到黑纸片上被吸收,照射到白纸片上被反射,因此白纸片受到的冲量大,装置逆时针转动.故正确选项为B.答案B10.如图所示为一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A.换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换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增加电路中电源的路端电压,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D.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电路中可能还有光电流解析: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电路中有光电流,表明λ小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换用波长为照射,虽然>λ,但是不一定大于,所以用波长为的光照射时,可能仍有光电流,故A错误.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时,因<λ<,故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B对.如果电源的端电压已经足够大,阴极K逸出的光电子都能全部被吸引到阳极形成光电流,此时再增大路端电压,电路中的光电流也不再增大,C错.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有可能能够克服电场阻力到达阳极A,从而形成光电流,所以D正确.答案B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如右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在A处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填“有”或“无”)偏转.解析:当用紫外光照射锌板时,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放出光电子而带上了正电,此时与锌板连在一起的验电器也带上了正电,从而指针发生了偏转.当带负电的小球与锌板接触后,中和了一部分正电荷,从而使验电器的指针偏转减小.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用钠灯黄光照射,验电器指针无偏转,说明钠灯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红外光比钠灯黄光的频率还要低,更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答案(1)减小(2)无12.在某种介质中,某单色光的波长为λ,已知该色光光子能量为E,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则该介质对这种色光的折射率为.解析:由E=hv得色光频率:v=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v=介质对这种色光的折射率:n=.答案13.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每放出一个氧分子要吸收8个波长为6.68×10-7m的光子,同时每放出1mol氧气,植物储存469kJ的能量.则绿色植物能量转化效率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解析:吸收的能量为E=8NAh=8×6.0×1023×6.63×10-34×J=1.43×106J则能量转化效率为η=×100%=×100%=33%.答案33%14.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下图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可能沿方向运动,并且波长(填“不变”“变小”或“变长”).解析:因光子与电子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前的方向一致,可见碰后光子的方向可能沿1方向,不可能沿2或3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能量减少,由E=hv知,频率变小,再根据c=λv知,波长变长. 答案1变长15.实验室用功率P=1500W的紫外灯演示光电效应.紫外线波长λ=2537,阴极离光源距离d=0.5m,原子半径取r=0.5×10-10m,则阴极表面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子数为.解析:以紫外灯为圆心,作半径为d的球面,则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能量为E=πr2=3.75×10-20J因此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子数为n==5个.答案5个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8分)为引起人眼的视觉,进入人眼的绿光的能量至少为每秒E=10-16J.假设在漆黑的夜晚,在距人s=100m远处点亮一只绿光小灯泡,为使人看到它的光线,小灯泡的功率至少为多大?(人用一只眼看,瞳孔直径为4mm)解析:由题意知E=解得P=.答案17.(9分)分别用λ和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是多大?解析:设此金属的逸出功为W,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如下两式: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时:①当用波长为34λ的光照射时:②又③解①②③组成的方程组得:.④答案18.(11分)纳米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激光束的宽度聚光到纳米级范围内,可以精确地修复人体损坏的器官.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用聚光到纳米级的激光束进行治疗,90%的患者都可以避免失明的严重后果.一台功率为10W氩激光器,能发出波长λ=500nm的激光,用它“点焊”视网膜,每次“点焊”需要2×10-3J的能量,则每次“点焊”视网膜的时间是多少?在这段时间内发出的激光光子的数量是多少?解析:(1)根据E=Pt,所以t=s=2×10-4s.(2)由E=n=nh得:n=个=5×1015个.答案2×10-4s5×1015个19.(12分)如图所示,伦琴射线管两极加上一高压电源,即可在阳极A上产生X射线.(h=6.63×10-34J•s,电子电荷量e=1.6×10-19C)(1)如高压电源的电压为20kV,求X射线的最短波长;(2)如此时电流表读数为5mA,1s内产生5×1013个平均波长为1.0×10-10m的光子,求伦琴射线管的工作效率.解析:(1)X射线管阴极上产生的热电子在20kV高压加速下获得的动能全部变成X光子的能量,X光子的波长最短.由W=Ue=hv=hc/λ得λ==m=6.2×10-11m.(2)高压电源的电功率P1=UI=100W每秒产生X光子的能量P2=nhc/λ=0.1W效率为η==0.1%.答案(1)6.2×10-11m(2)0.1%。

《6.3 光的波粒二象性》(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_沪教版_2024-2025学年

《6.3 光的波粒二象性》(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_沪教版_2024-2025学年

《6.3 光的波粒二象性》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下列实验中,最能体现光的粒子性的是()。

A. 光电效应实验B.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C. 泊松亮斑实验D. 马吕斯定律实验2、考虑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一束光只有一种波长,因此只能展示波动性或粒子性的一种特性。

B. 高能量的光具有明显波动性。

C. 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光可以显示出波的性质,而在其他情况下则表现出粒子性。

D. 光的粒子性意味着光只能单独存在,不能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

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因为光既可以表现为波动性,也可以表现为粒子性。

B. 光作为一种物质,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

C. 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都是体现光的波动性,而实验现象都是体现光的粒子性。

D. 光的波粒二象性不能通过实验证实。

4、根据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既有波动性,也有粒子性。

B. 康普顿效应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C. 康普顿效应实验表明光子没有波动性。

D. 康普顿效应实验表明光子的速度和波长无关。

5、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光的粒子性?A. 阳光通过狭缝形成的衍射条纹B. 水面上的油膜产生的彩色干涉条纹C. 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D. 光照在金属表面产生的光电效应6、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关于光子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子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B. 光子能量与光的波长成反比C. 光子能量与光的波长成正比D. 光子能量与光的频率和波长的乘积无关7、爱因斯坦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的哪种性质?A、波动性B、粒子性C、波粒二象性D、非波非粒子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光具有波动性?()A. 光的干涉B. 光的衍射C. 光的偏振D. 光子的能量区别2、以下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光具有粒子性?()A. 光电效应B. 康普顿效应C. 光的双缝实验D. 光的干涉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既可以表现为波动性,也可以表现为粒子性。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测试题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测试题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报告一、选择题(合要求,第7~10小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实验中,能证实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电效应实验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C.光的圆孔衍射实验D.泊松亮斑实验【解析】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光的圆孔衍射实验,泊松亮斑实验都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实验证明光具有粒子性,故选A.【答案】 A2.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B.只要入射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无关C.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频率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解析】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才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弱和照射时间无关,根据Ek =hν-W,可知,入射光频率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只有C项正确.【答案】 C3.已知α粒子的质量mα=6.64×10-27 kg,速度v=3×107 m/s,要观察到α粒子明显的衍射现象,障碍物的尺寸约为( )A.3.3×10-10 m B.3.3×10-12 mC.3.3×10-15 m D.3.3×10-18 m【解析】 根据德布罗意假说λ=h p =h mv = 6.63×10-346.64×10-27×3×107m ≈3.3×10-15m. 要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障碍物的尺寸应与波长差不多,C 正确,A 、B 、D 错误. 【答案】 C4.影响显微镜分辨本领的一个因素是波的衍射,衍射现象越明显,分辨本领越低,使用电子束工作的电子显微镜有较高的分辨本领,它利用高压对电子束加速,最后打在感光胶片上来观察显微图象.已知波长比孔的尺寸越大越易发生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长,分辨本领越强B .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C .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强D .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弱 【解析】 设加速电压为U,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有E k =12mv 2=eU =p 22m ,又p =h λ,故eU =h 22m λ2,可得λ=h 22emU.对电子来说,加速电压越高,λ越小,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选项A 、B 都不对.电子与质子比较,因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得多,可知质子加速后的波长要小得多,衍射现象不明显,分辨本领强,故选项C 对,D 错.【答案】 C5.( ·沙坪坝高二检测)频率为ν的光照到某金属材料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 ,若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材料,则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 为普朗克常量)( )A .E km +hνB .2E kmC .E km -hνD .E km +2hν【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频率为ν的光照射金属材料时E km =hν-W 0,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材料时E km ′=h·2ν-W 0,解得E km ′=E km +hν,故A 正确.【答案】 A6.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以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有光电子产生.由于光电管K 、A 间加的是反向电压,光电子从阴极K 发射后将向阳极A 做减速运动.光电流i 由图中电流计G 测出,反向电压U 由电压表V 测出.当电流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称为反向截止电压Uc,在下图所表示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图象中,错误的是( )图1【解析】当反向电压U与入射光频率ν一定时,光电流i与光强成正比,所以A图正确;频率为ν的入射光照射阴极所发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mev2max=hν-W,而截止电压Uc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为eUc =12mv2max,所以截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是eUc=hν-W,其函数图象不过原点,所以B图错误;当光强与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逸出的光电子数及其最大初动能是一定的,所形成的光电流强度会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减少,所以C图正确;根据光电效应的瞬时性规律,不难确定D图是正确的.【答案】 B7.( ·北京重点中学联考)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任何运动的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解析】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A选项是正确的;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的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B选项错误;电子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的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C选项是正确的;由电子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箔后所落位置是散乱的,无规律的,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后落的位置则呈现出衍射图样,即大量电子的行为表现出电子的波动性,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故选项D错误.【答案】BD8.电子的运动受波动性的支配,对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可以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B.电子绕核运动时,可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它的轨道C.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其实是没有意义的D.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位置【解析】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一种概率波,对于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电子的“轨道”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位置,综上所述,C、D正确.【答案】CD9.光通过单缝所发生的现象,用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观点加以解释,正确的是( )A.单缝宽,光是沿直线传播,这是因为单缝宽,位置不确定量Δx大,动量不确定量Δp小,可以忽略B.当能发生衍射现象时,动量不确定量Δp可以忽略C.单缝越窄,中央亮纹越宽,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越小,动量不确定量越大D.以上解释都是不对的【解析】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为ΔxΔp≥h4π.发生衍射时Δx>0,所以,Δp不能忽略,故选项B错误;缝越宽,Δp越小,缝越窄,Δp越大,所以,选项A、C 正确.【答案】AC图210.( ·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检测)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的读数为0.2 mA.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 V时,电流表读数为0.则( )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 eVB.开关S断开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 eVD.改用能量为1.5 eV的光子照射,电流表G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解析】由题知Uc =0.7 V,故Ek=eUc=0.7 eV,C项正确;由Ek=hν-W,可得W=1.8eV,A项正确,D项错误;开关S断开,仍会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光电管与G仍可构成闭合回路,电路中会有电流流过G ,B项错误.【答案】AC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11.(4分)“嫦娥二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的速度约为11 km/s.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质量为2 480 kg,则与卫星奔月过程对应的物质波波长大小为________m.【解析】与嫦娥二号卫星奔月过程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为λ=hp=hmv=6.626×10-342 480×11×103m=2.43×10-41 m.【答案】 2.43×10-41图312.(6分)太阳能直接转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如图3所示是测定光电流的电路简图,光电管加正向电压.(1)标出电源和电流表的正负极;(2)入射光应照在________极上.(3)电流表读数是10 μA,则每秒钟从光电管阴极发射出的光电子至少是________个.【解析】(1)加正向电压,应该是在光电管中电子由B向A运动,即电流是由左向右.因此电源左端是正极,右端是负极,电流表上端是正极,下端是负极.(2)光应照在B极上.(3)设电子个数为n,则I=ne,所以n=10×10-61.6×10-19=6.25×1013(个).【答案】(1)电源左端是正极,右端是负极;电流表上端是正极,下端是负极(2)B (3)6.25×101313.(10分)深沉的夜色中,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舶依靠航标灯指引航道.如图4所示是一个航标灯自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电路中的光电管阴极K涂有可发生光电效应的金属.下表反映的是各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又知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70 nm(1 nm=10-9m).图4各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金属铯钠锌银铂极限频率(Hz)4.545×10146.000×10148.065×10141.153×10151.529×1015极限波长(μm)0.660 0 0.500 0 0.372 0 0.260 0 0.196 2(1)光电管阴极K上应涂有金属________;(2)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应和________(填“a”和“b”)接触;(3)工人在锻压机、冲床、钻床等机器上劳动时,稍有不慎就会把手压在里面,造成工伤事故.如果将上述控制电路中的电灯换成驱动这些机器工作的电机,这时电路中开关S 应和________接触,这样,当工人不慎将手伸入危险区域时,由于遮住了光线,光控继电器衔铁立即动作,使机床停止工作,避免事故发生.【解析】 (1)依题意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400×10-9~770×10-9m而金属铯的极限波长为λ=0.660 0×10-6m =660×10-9m, 因此,光电管阴极K 上应涂金属铯.(2)深沉的夜色中,线圈中无电流,衔铁与b 接触,船舶依靠航标灯指引航道,所以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 应和b 接触.(3)若将上述控制电路中的电灯换成电机,在手遮住光线之前,电机应是正常工作的,此时衔铁与a 接触,所以电路中的开关S 应和a 接触.【答案】 (1)铯 (2)b (3)a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4.(12分)已知:功率为100 W 的灯泡消耗的电能的5%转化为所发出的可见光的能量,光速c =3.0×108 m/s,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假定所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都是560 nm,计算灯泡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解析】 波长为λ的光子能量为:E =hcλ设灯泡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为n,灯泡电功率为P, 则n =kP E式中,k =5%是灯泡的发光效率. 得:光子数n =kP λhc,代入题给数据得:n =1.4×1019(个). 【答案】 1.4×1019个15.(12分)原子核的半径为10-15 m,估计核内质子的动量不确定范围.如果电子被限制在核内,其动量不确定范围又是多少?【解析】 设质子的位置不确定范围等于原子核的直径,即Δx =2×10-15 m,由不确定关系公式ΔxΔp≥h4π,得Δp≥h4πΔx=2.6×10-20 kg·m/s.同理,电子被限制在核内,动量的不确定范围与质子一样,为:Δp≥2.6×10-20 kg·m/s.【答案】均为大于或等于2.6×10-20 kg·m/s16.(16分)用波长为4×10-7 m的紫光照射某金属,发出的光电子垂直进入3×10-4 T的匀强磁场中,光电子所形成的圆轨道的最大半径为1.2 cm(电子电荷量e=1.6×10-19C,其质量m=9.1×10-31 kg).求:(1)紫光光子的能量;(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解析】(1)光子的能量ε=hν=hcλ=6.63×10-34×3×1084×10-7J=4.98×10-19 J.(2)光电子进入磁场后,受到的洛伦兹力等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qvB=m v2r,v=qBrm,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12mv2=q2B2r22m=1.62×10-38×9×10-8×1.44×10-42×9.1×10-31J=1.82×10-19 J.(3)金属的极限频率满足W=hν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 =hν-W=hν-hνν0=hν-Ekh=4.98×10-19-1.82×10-196.63×10-34Hz=4.77×1014 Hz.【答案】(1)4.98×10-19 J (2)1.82×10-19 J (3)4.77×1014 Hz。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的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D.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甲、乙、丙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小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的强度低于甲光的强度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3.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部分射线的波长变长短B.康普顿效应仅出现在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C.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的波动性D.光子具有动量4.用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结果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已知氢原子处在n=1、2、3、4能级时的能量分别为E1、E2、E3、E4,能级图如图所示。

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些氢原子共发出8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光子,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C.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两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4﹣E3、E4﹣E2D.金属的逸出功W0一定满足关系:E2﹣E1<W0<E3﹣E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 2.5eV的某种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0.7eVB.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当电压表示数大于0.7V时,如果把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电流表可能会有示数6.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频率的光。

高中物理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物理试题

第十七章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有12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2题为多项选择题)1.近年来,数码相机几乎家喻户晓,用来衡量数码相机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像素,像素可理解为光子打在光屏上的一个亮点,现知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比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等大的照片清晰得多,其原因可以理解为()A .控制变量法B .比值法C .类比法D .理想化方法【解析】 黑体实际上是一种物理模型,把实际物体近似看作黑体,用到的自然是理想化方法,D 对.【答案】 D7.用a 、b 、c 、d 表示4种单色光,假设①a 、b 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 的临界角小于b 的临界角;②用b 、c 和d 在一样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预实验,c 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 、d 照射某金属外表,只有b 能使其发射电子.如此可推断a 、b 、c 、d 可能分别是( )A .紫光、蓝光、红光、橙光B .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 .紫光、蓝光、橙光、红光D .紫光、橙光、红光、蓝光【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是光学中的根本物理现象,如全反射、双缝干预和光电效应等,意在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根本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由sin C =1n知,a 光的折射率大于b 光,如此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双缝干预实验中,条纹间距和光波波长成正比,如此c 的频率最小.b 、d 做光电效应实验,b 能使金属产生光电子,如此b 的频率大于d 的频率.因此有f a >f b >f d >f c ,如此A 选项对.【答案】 A8.分别用波长为λ和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如此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A.hc 2λB.2hc 3λC.34hcλD.4hλ5cD .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电子只具有粒子性【解析】 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质子、电子等实物,二是电场、磁场等,统称场.光是传播着的电磁场.根据物质波理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光子和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综上所述,B 、C 选项正确.【答案】 BC 12.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 、b 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 的关系如图.如此这两种光( )A .照射该光电管时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 .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 光的临界角大C .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预,a 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 .通过同一玻璃棱镜时,a 光的偏折程度大【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U c |=12mv 2=hν-W 0,由图象可知|U c2|>|U c1|,两种光的频率νa <νb ,选项A 错误;由两种光的频率关系得λa >λb ,根据双缝干预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λ可知,a 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选项C 正确;同理可知n a <n b ,选项D 错误;由sin C =1n得C a >C b ,选项B 正确.【答案】 BC第2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实验题(此题有2小题,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3.(9分)如下列图,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在A 处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后,验电器指针保持一定偏角.(1)现用一带少量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如此验电器指针偏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一样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那么,假设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________(填“有〞或“无〞)偏转.(3)实验室用功率P =1 500 W 的紫外灯演示光电效应.紫外线波长λ=253 nm ,阴极离光源距离d =0.5 m ,原子半径取r =0.5×10-10m ,如此阴极外表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子数为________.(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解析】 (1)当用紫外光照射锌板时,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放出光电子而带上了正电,此时与锌板连在一起的验电器也带上了正电,从而指针发生了偏转.当带负电的小球与锌板接触后,中和了一局部正电荷,从而使验电器的指针偏转减小.(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用钠灯黄光照射,验电器指针无偏转,说明钠灯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红外光比钠灯黄光的频率还要低,更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3)以紫外灯为圆心,作半径为d 的球面,如此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能量为E =P4πd2×πr 2=3.75×10-18J ,因此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子数为n =E hν=Eλhc=5个. 【答案】 (1)增大 (2)无 (3)5个 14.(6分)如下列图是做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简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K 为阴极(用金属铯制成,发生光电效应的逸出功为1.9 eV),A 为阳极.在a 、b 间不接任何电源,用频率为ν(高于铯的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 ,会发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这时,假设在a 、b 间接入直流电源,a 接正极,b 接负极,并使a 、b 间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2.1 V 时,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如此a 、b 间未接直流电源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________;从阴极K 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________J ;入射单色光的频率ν=________Hz.【解析】 (1)光电子由K 向A 定向移动,光电流由A 向K ,因此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从下向上.(2)具有最大初动能的电子刚好不能到达A 板,对该电子用动能定理E k =Ue 得,最大初动能为2.1 eV =3.36×10-19J.(3)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得ν=9.65×1014Hz. 【答案】 从下向上 3.36×10-19J 9.65×1014Hz三、计算题(此题有3小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λ=h p,式中p 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量.某种紫光的波长是440 nm ,假设将电子加速,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1 0-4倍,求:(1)电子的动量的大小;(2)试推导加速电压跟德布罗意波长的关系,并计算加速电压的大小.(电子质量m =9.1×10-31kg ,电子电荷量e =1.6×10-19C ,普朗克常量h =6.6×10-34J·s,加速电压的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解析】 (1)λ=h p,λ1=10-4λ,电子的动量p =h λ1=6.6×10-344.4×10-11 kg·m/s=1.5×10-23kg·m/s (2)电子在电场中加速,有eU =12mv 2,U =mv 22e =h 22meλ21=8×102 V.【答案】 (1)1.5×10-23kg·m/s (2)8×102V16.(12分)如下列图, 阴极K 用极限波长λ0=0.66 μm 的金属铯制成,用波长λ=0.50 μm 的绿光照射阴极K ,调整两个极板间的电压,当A 板电压比阴极高出2.5 V 时,光电流达到饱和,电流表示数为0.64 μA,求:(1)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2)如果把照射阴极的绿光的光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求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的最大初动能.【解析】 (1)光电流达到饱和时,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 ,阴极每秒钟发射的光电子的个数.n =I max Δt e =0.64×10-6×11.6×10-19个=4.0×1012个.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12mv 2max =hν-W 0=h c λ-h c λ0 =6.63×10-34×3×108×⎝⎛⎭⎪⎫10.50×10-6-10.66×10-6 J≈9.6×10-20J. (2)如果照射光的频率不变,光强加倍,根据光电效应实验规律,阴极每秒钟发射的光电子数为:n ′=2n =8.0×1012个.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仍然是12mv 2max ≈9.6×10-20J.【答案】 (1)4.0×1012个 9.6×10-20J (2)8.0×1012个 9.6×10-20J17.(13分)如下列图,相距为d 的两平行金属板A 、B 足够大,板间电压恒为U ,有一波长为λ的细激光束照射到B 板中央,使B 板发生光电效应,普朗克常量为h ,金属板B 的逸出功为W ,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e ,求:(1)从B 板运动到A 板所需时间最短的光电子到达A 板时的动能; (2)光电子从B 板运动到A 板时所需的最长时间.【解析】 (1)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光子的频率为ν=c λ.所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hcλ-W . 能以最短时间到达A 板的光电子,是初动能最大且垂直于板面离开B 板的电子,设到达A 板的动能为E k1,由动能定理,得eU =E k1-E k ,。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典型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典型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典型题1.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A.光的本质是波B.光的本质是粒子C.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D.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解析:选C.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出现的图样,说明光有波粒二象性,故A、B错误;时间越长,明暗条纹越明显,说明光到达胶片上的不同位置的概率是不一样的,也就说明了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故C正确,D错误.2.(多选)已知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为νc,则()A.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cC.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解析:选A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νc,则可知逸出功W0=hνc,逸出功由金属自身性质决定,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因此C错误;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可知A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将W0=hνc代入可知B正确,D错误.3.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A.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解析:选A.光的频率不变,表示光子能量不变,仍会有光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数就会减少,选项A正确.4.(多选)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被电子散射的X 光子与入射的X 光子相比( )A .速度减小B .频率减小C .波长减小D .能量减小解析:选BD .光速不变,A 错误;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到电子,其能量减小,随之光子的频率减小、波长变长,B 、D 正确,C 错误.5.(多选)下列关于波粒二象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B .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若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也会出现衍射图样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粒子性解释D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解析:选BCD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A 错误;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在底片上呈现出随机性,但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在底片上呈现出波动性,B 正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了电磁辐射是量子化的,即黑体辐射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所以黑体辐射可用光的粒子性来解释,C 正确;热中子束射在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是由于运动的实物粒子具有波的特性,即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D 正确.6.如图甲所示,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 V 时,则逸出功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A .1.5 eV 0.6 eVB .1.7 eV 1.9 eVC .1.9 eV 2.6 eVD .3.1 eV 4.5 eV解析:选C .光子能量h ν=2.5 eV 的光照射阴极,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则能发生光电效应,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则电子不能到达阳极,由动能定理eU =12m v 2m知,最大初动能E km =eU =0.6 eV ,由光电效应方程h ν=E km +W 0知W 0=1.9 eV ,对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 V 时,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E km ′=E km +eU ′=0.6 eV +2 eV =2.6 eV .故C 正确.7.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则在如图所示的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照强度无关,因此在入射光频率相同的情况下,遏止电压相同,在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光电流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C 正确.A 、B 表示入射光频率相同的情况下,遏止电压不相同,均错误.D 表示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D 错误.8.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的中子和另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2的氘核同向正碰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A .λ1λ2λ1+λ2B .λ1λ2λ1-λ2C .λ1+λ22D .λ1-λ22 解析:选A .中子的动量p 1=h λ1,氘核的动量p 2=h λ2,同向正碰后形成的氚核的动量p 3=p 2+p 1,所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长λ3=h p 3=λ1λ2λ1+λ2,A 正确. 9.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 )材料钠 铜 铂 极限波长(nm)541 268 196 A C .仅铜、铂能产生光电子 D .都能产生光电子解析:选D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只要光源的波长小于某金属的极限波长,就有光电子逸出,该光源发出的光的波长有的小于100 nm ,小于钠、铜、铂三个的极限波长,都能产生光电子,故D 正确,A 、B 、C 错误.1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 ,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图乙是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a ,0),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普朗克常量为h =a bB .断开开关S 后,电流表G 的示数不为零C .仅增加照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D .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电流表G 的示数保持不变解析:选B .由E k =h ν-W 0,可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即h =b a,故A 错误;断开开关S 后,仍有光电子产生,所以电流表G 的示数不为零,故B 正确;只有增大入射光的频率,才能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 错误;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单个光子的能量增大,而光的强度不变,那么光子数一定减少,发出的光电子数也减少,电流表G 的示数要减小,故D 错误.11.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 ,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 ,即将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电源负极,在KA 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 ,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 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 为逸出功,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荷量)( )A .U =h νe -W eB .U =2h νe -W eC .U =2h ν-WD .U =5h ν2e -W e解析:选B .以从阴极K 逸出的且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Ue =0-12m v 2m①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nh ν=12m v 2m+W (n =2,3,4,…)② 由①②式解得:U =nh νe -W e(n =2,3,4,…), 故选项B 正确.1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算出普朗克常量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 相比较,以验证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下图是某次试验中得到的两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关系图象,两金属的逸出功分别为W 甲、W 乙,如果用ν0频率的光照射两种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甲、E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W 甲<W 乙,E 甲>E 乙B .W 甲>W 乙,E 甲<E 乙C .W 甲>W 乙,E 甲>E 乙D .W 甲<W 乙,E 甲<E 乙解析:选A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E km =h ν-W 0=h ν-h ν0,又E km =qU c ,解得:U c =h q ν-h qν0,知U c ­ν图线中:当U c =0,ν=ν0;由图象可知, 金属甲的极限频率小于金属乙, 则金属甲的逸出功小于乙的, 即W 甲<W 乙.如果用频率ν0的光照射两种金属,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当入射光频率相同时,则逸出功越大的,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小,因此E 甲>E 乙,A 正确.13.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用锌板和铜板制成(锌板和铜板的截止频率分别为ν1和ν2,且ν1<ν2),极板的面积为S ,间距为d .锌板与灵敏静电计相连,锌板和铜板原来都不带电.现用频率为ν(ν1<ν<ν2)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假设光电子全部到达另一极板,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荷量Q 正比于( )A .d S(ν1-ν) B .d S (ν1-ν2) C .S d ⎝⎛⎭⎫ν-ν1νν1 D .S d(ν-ν1) 解析:选D .现用频率为ν(ν1<ν<ν2)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知该单色光照射锌板能发生光电效应,照射铜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通过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 =h ν-h ν1.临界状态是电子减速到负极板时速度刚好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eU =E km =h ν-h ν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S d ,而Q =CU ,所以Q ∝S d(ν-ν1),故D 正确.14.如图所示,有一束单色光入射到极限频率为ν0的金属板K 上,具有最大初动能的某出射电子,沿垂直于平行板电容器极板的方向,从左侧极板上的小孔入射到两极板间的匀强电场后,到达右侧极板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为C ,带电量为Q ,极板间距为d ,普朗克常量为h ,电子电量的绝对值为e ,不计电子的重力.关于电容器右侧极板的带电情况和入射光的频率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带正电,ν0+QeCh B.带正电,ν0+QeChdC.带负电,ν0+QeCh D.带负电,ν0+QeChd解析:选C.以最大初动能入射至电容器的电子经板间电场到达右侧极板速度刚好为0,说明电场力做负功,电场强度方向向右,右侧极板所带电荷为负电荷,且-eU=0-E k0,其中由电容器电压与电荷量的关系知U=QC,由最大初动能与单色光入射频率的关系知E k0=hν-hν0;代入化简可得ν=ν0+QeCh,故C正确.。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用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结果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已知氢原子处在n=1、2、3、4能级时的能量分别为E 1、E 2、E 3、E 4,能级图如图所示。

普朗克常量为h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这些氢原子共发出8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光子,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C .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两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 4﹣E 3、E 4﹣E 2D .金属的逸出功W 0一定满足关系:E 2﹣E 1<W 0<E 3﹣E 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 .一群氢原子从4n =能级跃迁到基态时,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C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D .核反应238234492902U Th He →+为重核裂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针经过120天后还剩0.2gB.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C.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D.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动能减小5.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4.27,与纵轴交点坐标0.5).由图可知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没有实际意义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6.在研究甲、乙两种金属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两条图线与横轴的夹角α和β一定不相等B.若增大入射光频率v,则所需的遏止电压U c随之增大C.若某一频率的光可以使甲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一定也能使乙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若增加入射光的强度,不改变入射光频率v,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7.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和从n=3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分别辐射出光子a和光子b,则A.由于辐射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增加B.光子a的能量小于光子b的能量C.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D.若光子a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子b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8.用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钨(W)和锌(Zn),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实验可画出光电子的-图线.已知钨的逸出功是4.54eV,锌的逸出功最大初动能k E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k E v-坐标系中,则正确的图是()为4.62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k E vA.B.C.D.9.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对于某金属用绿光照射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体辐射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B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C .电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 2.5eV 的某种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 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 ,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 时,电流表示数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0.7eVB .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当电压表示数大于0.7V 时,如果把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电流表可能会有示数3.三束单色光1、2和3的频率分别为1v 、2v 和3123()v v v v >>。

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效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光束1照射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 .用光束3照射时,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C .用光束3照射时,只要光强足够强,照射时间足够长,照样能产生光电效应D .用光束1照射时,无论光强怎样,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都相同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阳光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和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B .只有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少量光子只具有粒子性C .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其具有波动性,这种波不同于机械波,它属于概率波D .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是因为电子穿过样品时发生了更明显的衍射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子,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波长最长B .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正确性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6.在研究甲、乙两种金属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两条图线与横轴的夹角α和β一定不相等B.若增大入射光频率v,则所需的遏止电压U c随之增大C.若某一频率的光可以使甲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一定也能使乙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若增加入射光的强度,不改变入射光频率v,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7.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初速度为零,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λ=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为2meU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8.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使用原理图。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测试(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彩虹是由阳光射入雨滴(视为球形)时,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产生色散形成的。

现有白光束由图示方向射入雨滴,a、b是经反射和折射后的其中两条出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a在雨滴中传播时的波长较长B.光线a在雨滴中的折射率较大C.光线a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D.若分别让a、b两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a光能引起光电效应,则b光一定也能2.对图中的甲、乙、丙、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图乙是一束单色光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会再有光线从bb′面射出C.图丙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D.图丁中的M、N是偏振片,P是光屏,当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是横波3.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波长一定的光照到阴极K上时,灵敏电流计G 有示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流经电流计的电流方向为自a向bB.若将滑片向右移,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C.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流计读数一定增大D.若换用波长更长的光照射K,电流计读数一定增大4.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总能量增加B.电子的动能增加C.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电子绕核旋转半径减小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先后用两束光照射同一个光电管。

若实验a中光束的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分别大于b实验中光束的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a、b两实验中所得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间的关系曲线分别以a、b表示,则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C.D.6.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A 处能观察到少量的闪光点B .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则锌板原来带负电C .丙图中的泊松亮斑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 .丁图,当两分子间距由等于r 0开始增大,它们间的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7.如图所示,圆心为O 的半圆形某透明玻璃砖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复色光从P 点入射玻璃砖(法线如图虚线所示),在玻璃砖中分为两束单色光a 、b ,其中a 光与法线夹角为α,且在A 处恰好发生全反射,b 光入射到B 点。

高中物理选修三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选修三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0641]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图乙是用a 、b 、c 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I U -图线,1c U 、2c U 表示遏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一直会增加B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C .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强弱有关,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 .c 光照射光电管发出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小于b 光照射光电管发出光电子的初动能 2.(0分)[ID :130635]如图所示,圆心为O 的半圆形某透明玻璃砖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复色光从P 点入射玻璃砖(法线如图虚线所示),在玻璃砖中分为两束单色光a 、b ,其中a 光与法线夹角为α,且在A 处恰好发生全反射,b 光入射到B 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光的光子能量小于b 光的光子能量B .玻璃砖对b 光的折射率大于1cos αC .a 光从P 到A 的传播时间小于b 光从P 到B 的传播时间D .a 光从P 到A 的传播时间等于b 光从P 到B 的传播时间3.(0分)[ID :130623]如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已知谱线a 是氢原子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则谱线b 是氢原子A.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B.从n=5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的辐射光C.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的辐射光D.从n=5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4.(0分)[ID:130615]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D.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5.(0分)[ID:130609]如图是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A.电子在各能级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B.一个氢原子从n=4 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发出 3 种频率的光C.一个动能是 13.6eV 的原子撞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能使它电离D.一个氢原子从 n=4 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的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从 n=4 到 n=1 的轨道跃迁时放出的光子6.(0分)[ID:1306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证明了花粉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B.光电效应彻底否定了光的波动说,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α粒子的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D.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7.(0分)[ID:130598]关于光电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的波动性B.金属的极限频率与照射光的强弱及频率无关C.同种金属分别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遏止电压相同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8.(0分)[ID:130597]有关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B.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大多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偏转C.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得出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D.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9.(0分)[ID:130582]如图所示,是波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6种B.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C.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减小D.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1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2条10.(0分)[ID:130572]如图a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后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之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粒二象性》测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解析:因为色散现象说明的是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故A错;由于反射现象并非波动所独有的性质,故B错;直线传播并非波动所独有,且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错;只有衍射现象和偏振现象为波动所独有的性质,所以C正确.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长C.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解析: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性,说明光具有波动性,A对;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短,光子能量越大,故B、C错;光真空中的速度为3.0×108 m/s,故D对.答案:A、D3.现代科技中常利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 kg,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 m 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A.10-17 J B.10-19 JC.10-21 J D.10-24 J解析:由p =h λ及E k =p 22m 得,E k =h 22mλ2= 6.6262×10-682×1.67×10-27×1.822×10-20J ≈4×10-21 J,C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 .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D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此波长时,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解析:逸出功与入射光无关,反映的是金属材料对电子的束缚能力;A 错误;光强越大,单位时间内入射的光子数越多,逸出的电子数也越多,光电流越大,B 错误;红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小,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大,由E k =hν-W 0知,C 错误;由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知,D 正确.答案:D5.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光子可以转化为电子B .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C .光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D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也具有能量和动量解析:光电效应中,光子把能量转移给电子,而不是转化为电子,A 错误;由光的性质可知,B 正确;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的两个固有属性,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一种属性起主要作用,C 错误;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能量和动量,能量ε=hν,动量p =hλ,D 正确.答案:B 、D6.一激光器发光功率为P ,发出的激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波长为λ,若在真空中速度为c ,普朗克常量为h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激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nλB .该激光的频率为cλC .该激光器在t s 内辐射的能量子数为PtnλhcD .该激光器在t s 内辐射的能量子数为Ptλhc解析:激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n =c v =λ0νλν=λ0λ,故激光在真空中的波长λ0=nλ,A 正确;激光频率ν=c λ0=c nλ,B 错误;由能量关系Pt =Nε,c =λ0ν,λ0=nλ及ε=hν得N =Ptnλhc ,C 正确,D 错误.答案:A 、C7.两种单色光a 和b ,a 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 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A .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 .在水中,a 光的波长较小C .在真空中,b 光光子的能量较大D .在水中,b 光的折射率较小解析:由已知可得频率νa <νb ,所以λa >λb ,B 对;由光子能量E =h ν得,a 光光子能量大,C 错;在同种介质中频率大的光折射率大,即n a >n b ,D 对;在真空中各种光传播速度相同,都是c =3×108 m/s,A 错.答案:B 、D8.光通过单缝所发生的现象,用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观点加以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缝宽,光沿直线传播,这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大,动量不确定量小可以忽略B .当光能发生衍射现象时,动量不确定量就不能忽略C .单缝越窄,中央亮纹越宽,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越小,动量不确定量越大D .以上解释都不正确解析:由不确定关系Δx Δp ≥h4π知,A 、B 、C 正确.答案:A 、B 、C9.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长和频率为1 MHz 的无线电波的波长,由表中数据可知( )A.B .无线电波通常情况下只表现出波动性C .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上能观察到波动性D .只有可见光才有波动性解析:弹子球的波长相对太小,所以检测其波动性几乎不可能,A 对;无线电波波长较长,所以通常表现为波动性,B 对;电子波长与金属晶体尺度差不多,所以能利用金属晶体观察电子的波动性,C 对;由物质波理论知,D 错.答案:A 、B 、C10.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十七)-1所示,以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有光电子产生.由于光电管K 、A 间加的是反向电压,光电子从阴极K 发射后将向阳极A 做减速运动.光电流i 由图中电流计G 测出,反向电压U 由电压表V 测出.当电流计的示数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称为反向截止电压U 0.在下列表示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图象中,错误的是( )图(十七)-1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若加反向截止电压,则e U 0=E k 时无光电流,则U 0=E ke =h νe -We ,则U 0与ν的关系图线不过原点,故B 错;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当反向电压U 和频率ν一定时,光电流i 与光强I(光子个数)成正比,故A 正确;由于光强I 与入射光的光子个数成正比,所以当光强I 和频率ν一定时,光电流i 与反向电压U 的关系为C,C 正确;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当光强I和频率ν一定时,光电流i与产生光电子的时间关系是“瞬时”关系(10-9s),故D项正确,本题只有B错,故选B.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5分)如图(十七)-2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针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________电(选填“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________红外线(选填“大于”或“小于”).图(十七)-2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因锌板被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电效应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故验电器的负电荷与锌板正电荷中和一部分电荷后验电器指针偏角变小.用红外线照射验电器指针偏角不变,说明锌板未发生光电效应,说明锌板的极限频率大于红外线的频率.答案:正大于12.(5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实验仪器及线路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入射光频率小于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即入射光波长大于这种金属的极限波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即无光电子逸出.另一种可能是光电管上所加反向电压太大,逸出的光电子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又返回,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答案:入射光波长太大(或反向电压太大)13.(5分)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 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加速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________,若电子质量m=9.1×10-31 kg,加速电压U=300 V,则电子束________(能或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图(十七)-3解析:由eU=E k及p=2mE k得λ=hp=h2meU;将U=300 V代入,得λ=6.626×10-342×9.1×10-31×1.6×10-19×300m≈0.71×10-10 m λ与金属晶格差不多,所以能发生明显衍射.答案:h2meU能14.(5分)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十七)-3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________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 μ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________个(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解析:由题意知,电路图为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实验电路,光电管的阴极为K,光电子从K极发射出来要经高电压加速,所以a端应该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假定从阴极发射出来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出来的光电子数目为n=Qe =Ite=8×10-61.6×10-19个=5×1013个.答案:a5×1013三、计算题(共6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6分)如图(十七)-4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求此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多大?图(十七)-4解析:设光子能量为 2.5 eV 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m v 2,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 ,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12m v 2=h ν-W①题图中光电管上加的是反向电压,据题意,当反向电压达到U =0.60 V 以后,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也不能达到阳极,因此eU =12m v 2②由①②得W =hν-eU =2.5 eV -0.6 eV =1.9 eV. 答案:1.9 eV16.(6分)一光源的功率P =40 W,发光效率η=6%,发出频率为ν=6×1014 Hz 的可见光.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26×10-34J·s.求:(1)光源每秒发出的能量子数;(2)若每秒有10个能量子进入瞳孔就能引起视觉,瞳孔的直径d =5 mm,则能看到光源的最大距离是多少?解析:(1)光源每秒发出光的能量E =Pηt ,由E =Nε及ε=hν得Pηt =Nhν 则N =Pηthν=40×6%×16.626×10-34×6×1014个≈6.04×1018个(2)设能看到光源的最大距离为R ,光源向周围均匀辐射, 每秒内通过距光源R 处单位面积的光子数为N4πR 2每秒内通过瞳孔的光子数n =N 4πR 2·π4d 2=Nd 216R 2故R =Nd 216n= 6.04×1018×52×10-616×10m ≈9.7×105 m.答案:(1)6.04×1018个 (2)9.7×105 m17.(7分)高速电子流射到固体上,可产生X 射线,产生X 射线的最大频率由公式hνm =E k 确定,E k 表示电子打到固体上时的动能.设电子经过U =9 000 V 高压加速,已知电子质量m e=9.1×10-31kg,电子电量e =1.60×10-19C.求:(1)加速后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2)产生的X 射线的最短波长及一个光子的最大动量.解析:由动能定理eU =E k ,动量与动能关系p = 2mE k 及动量与波长关系p =hλ得λ=h 2meU=6.626×10-342×9.1×10-31×1.6×10-19×9×103m ≈1.3×10-11 m(2)产生的X 射线最大频率νm =E k h =eUh,对应的最短波长λmin =c νm =hc eU =6.626×10-34×3×1081.6×10-19×9×103m ≈1.4×10-10 m 一个光子的最大动量p m =hλmin =hνm c =eU c =1.6×10-19×9×1033×108kg·m/s=4.8×10-24 kg·m/s. 答案:(1)1.3×10-11m (2)1.4×10-10m 4.8×10-24kg·m/s18.(7分)波长为λ=0.17 μm 的紫外线照射到金属筒上能使其发射光电子,光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最大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r ·B =5.6×10-6 T·m,光电子质量m =9.1×10-31kg,电荷量e =1.6×10-19C,求:(1)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2)金属筒的逸出功.解析:光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在垂直磁场的平面内运动,它的动能即是最大动能. (1)由eB v =m v 2r 得v =eBr m ,所以12m v 2=12m ·⎝⎛⎭⎫eBr m 2=(eBr )22m .代入数据得12m v 2=4.41×10-19 J.(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 W =hν-12m v 2=h c λ-12m v 2,代入数据得W =7.3×10-19 J. 答案:(1)4.41×10-19J (2)7.3×10-19J19.(7分)已知h 4π=5.3×10-35 J·s,试求下列情况中速度测定的不确定量.(1)一个球的质量m =1.0 kg,测定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6 m ; (2)电子的质量m e =9.1×10-31kg,测定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10m(即在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内).解析:(1)m =1.0 kg,Δx 1=10-6 m 由Δx Δp ≥h4π及Δp =m Δv 知Δv 1=Δp m ≥h 4πΔx 1m =5.3×10-3510-6×1.0 m/s =5.3×10-29 m/s (2)m e =9.1×10-31 kg,Δx 2=10-10 m 同理得Δv 2≥h4πΔx 2m e = 5.3×10-3510-10×9.1×10-31 m/s =5.8×105 m/s.答案:(1)5.3×10-29m/s (2)5.8×105 m/s20.(7分)20世纪20年代,剑桥大学学生G·泰勒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密闭的箱子里放上小灯泡、烟熏黑的玻璃、狭缝、针尖、照相底板,整个装置如图(十七)-5所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熏黑的玻璃后变得十分微弱,经过三个月的曝光,在底片上针尖影子周围才出现非常清晰的衍射条纹.泰勒对这照片的平均黑度进行测量,得出每秒到达底片的能量是5×10-13J.图(十七)-5(1)假如起作用的光波波长约500 nm,计算从一个光子到来和下一光子到来所间隔的平均时间,及光束中两邻近光子之间的平均距离;(2)如果当时实验用的箱子长为1.2 m,根据(1)的计算结果,能否找到支持光的概率波的证据?解析:(1)对于λ=500 nm 的光子能量为:ε=hν=h ·c λ=6.63×10-34×3.0×108500×10-9 J =4.0×10-19 J. 因此每秒到达底片的光子数为:n =E ′ε=5×10-134×10-19个=1.25×106个. 如果光子是依次到达底片的,则光束中相邻两光子到达底片的时间间隔是: Δt =1 s n = 1 s 1.25×106=8.0×10-7 s.两相邻光子间平均距离为:s =c Δt =3.0×108×8.0×10-7 m =240 m.(2)由(1)的计算结果可知,两光子间距有240 m,而箱子长只有1.2 m.所以在箱子里一般不可能有两个光子同时在运动.这样就排除了光的衍射行为是光子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因此,衍射条纹的出现是许多光子各自独立行为积累的结果,在衍射条纹的亮区是光子到达可能性较大的区域,而暗区是光子到达可能性较小的区域.这个实验支持了光波是概率波的观点.答案:(1)240 m (2)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