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18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作者:白仲文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9年第12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种实时的教学提高手段,能够很好地对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基于此,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对小学语文的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的实效性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至关重要。在素质化教育改革中,良好的课堂评价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个性化发展以及良好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方式有误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出现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这样一种评价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2.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
尽管小学语文课堂评价需要体现出全面性,但是这种全面性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发展上,而不是单一地应用一种评价手段进行统一的评价。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阶段都是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这其中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所在,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及成长。
3.评价观念老旧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秉承的教学观念是教师占据教学课堂的主体位置,所以在课堂评价中,教师通常是对学生进行主观的评价。这样一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并且在相关问题中,教师的评价并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也难以完成学习思维的有效提高。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特殊的假期,更增添了几分沉淀。不可多得的独处时光,用来提升自我恰逢其时。听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我受益良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语文人关注的热点。但是“核心素养”是一个抽象概括的概念,我对其的理解一直处于朦胧模糊的状态,自己也甚是苦恼。
有幸学习余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大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悟之感。余教授在书中这样诠释“核心素养”:“素养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它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从教育的角度讲,我们必须凸显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核心素养,它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根据余教授高深精妙的解读,我个人理解为“核心素养”即能力与品格二者的完美结合。学校教育只有专注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才能体现其教育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石,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做好适应时代的教育,如何做好培养人的教育,如何落实好学科素养的教育,是一线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我们可以在书中寻找答案,余教授为我们指点迷津,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首先要重建教学关系。所谓教学就是“教”和“学”的结合,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学”是“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来组织、设计和开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应该是有效地调整好
“教”与“学”的关系。当然,我们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调整。
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表现性评价
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表现性评价
摘要:根据新课改的教育要求,结合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设计表现性的语文教学任务,制定一定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倡导表
现性的评价,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科;表现性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做好评价体系的变革,应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利用这一新型的评价方式,发挥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性,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
教学中体现出自己的主体意识。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表现性评价的目标
1、检测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做好课程的改革工作,在教育评价的主体上面进
行变革,检测学生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在
真实性情境中,对于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时的过程和结果而做出的判断,利用这
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个人能力。这样的方式聚焦于学生的高阶性
思维和学习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效性,让学生在完
成语文的学习活动时拥有更多的积极性。
2、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科目,在语文的教学中,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
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在评价方面上还是受到了传
统观念的影响,只采取总结性评价的方式。在小学阶段中,通过将表现性评价的
方式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比如排练课本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应用
这样的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中心,让学生拥有更多对于语文进行学习的兴趣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设计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性的情境中完成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摘要:核心素养涵盖了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思维、品德等,对于小学
生而言,随着身体和心理的成长,其核心素养也会成长和发生改变。课堂评价是
按照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开展情况和教学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
评判,目的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模式做出改进,制定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而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不仅可以有效地检验小学生在语文
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还能够辅助教师找出现阶段教学的不足进而改进,完善教学
模式和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全面能力。本文解释了核心素养的含义,结合教学评价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
堂评价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评价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在不同阶段其生理、心理和语言水平会表
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此同时,不同的教师带来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会
对其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
理以及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科学的评价。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各个阶段的教育时,所形成的能够满足个人全面
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所需的知识储备、品德修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各方面
的能力和品格,它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能够进行自我思考和内化调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相较于传统的读、背、写等基础技能,教师应该注重培
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例如培养文学素养、文化情趣等,让小学语文教学更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案例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案例
朱莹蓓
案例一: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个喜欢争辩的高考文科状元
那一年,我执教高三文科班,很有幸,我碰到了她——一个考取北大的高考文科状元。她是一个爱看书的女孩,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她是一个爱思考的学生,眼镜片的后面时常泛着质疑的目光;她是一个爱争辩的同学,说起话来就像开“机关枪”,流利而迅速,从不给人喘息的间歇。那天,我给她的作文打了50分(总分70分),她非常不服气,认为自己论据充分,观点有见地,语言表达流畅……她拿着考纲中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来跟我一条条理论。我也“不甘示弱”,顿了顿神,开始借着她拿的一条条“标准”来发表我的见解,指出她的不足,慢慢地她的语速慢了下来,我说:“的确,作为一篇说理的文章,你有鲜明的主张,有充分的论据,但是为了论证你的主张,你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而且在你的主张和理由之间,你有一个逻辑严密的推理过程吗?”我看到她开始了沉思……“好吧,老师,我觉得你讲得有道理!”说完,她笑了笑。第二天她把修改好的文章交给了我。
重新回想起这幕场景,我庆幸当年的自己坚持了自己的看法,我更庆幸小朱同学尽管自信,但愿意倾听,能站在质疑、确认、证实或更正自己观点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正是批判性思维核心能力在她身上的一种体现。也正因为她具备了这样的思维能力,再加上她的丰厚积累,所以稍加点拨,几番练笔,她便渐渐建立了自己的“说理体系”,或能借助自己敏锐的观察力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能关注到被常人忽略的事物发生转化的“一定条件”,尤其可贵的是,她的“说理体系”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来支撑。她的成长让我看到了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的养成。这种思维品质既包含形象思维能力,也包含理性的思辨能力,能从理性的角度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也正因为思维品质的优秀,随着阅读积累的丰厚,文化视野的拓宽,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日益完善,不仅能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达,还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特征。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
作者:罗倩
来源:《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8年第04期
【设计理念】
1.习作教学应有情境意识。即从内容入手,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使习作教学成为愉快的师生交往过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有兴趣写,有内容写。
2.让学生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学会写作,并适时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赏析的过程中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寓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教学于具体的学生习作赏析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从内容入手,创设活动情境,使习作教学成为愉快的师生交往过程,让学生有兴趣写,有内容写。
2.引导学生在叙事过程中,对活动中的感受进行适当描述,从而有效地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写作训练。
3.充分利用学生习作中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赏析、修改,体会叙事过程中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在叙事过程中,对活动中的感受进行描述,从而有效地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写作训练。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经典积累,体现学子精神
课前精神大餐熏陶,陶冶学生情操意识。
板块二:创设有趣情境,诱发写作热情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发期待
1. 总结课前积累情况,用富有悬念的语言渲染引出本节课要玩的一个游戏——“土得掉渣的击鼓传花”。
2. 教师神秘取出击鼓传花用的纸包。采访学生,启发用合适的语句来表达心理感受。(3~5人)
活动二:游戏课堂,愉快交流
1. 第一轮游戏
(1)鼓声停,纸包停留在一学生手中。采访其他同学,引导其说出当时的情形以及感受。
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18
附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有序的拓展。教师应以多种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诵读、背诵传统文化经典。
评价依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准确传授给学生,并且获得学生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有知识储备,而且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民国时期的大师如鲁迅、胡适等人,在反思幼儿教育时,都承认幼时背诵经典对自身的知识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专门拿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以至背诵经典读物,包括齐读、对读、角色读、背诵、配乐诵读……让他们在诵读中更直观地触摸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这些读物也适合记诵。汉语的音节界限分明,声调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只有诵读和背诵才能体会其美感与乐感。“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持久的经典背诵,一定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以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创设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让传统文化之花开遍校园。
评价设计
1、评价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去学,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评价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内涵比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文中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地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评价分析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对学生展开适当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以核心素养
为导向对学生展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努力突破自己,不断提升自
己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全新的教学时代之下,应当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
学理念,对学生展开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前言: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紧紧跟随教学改革的步伐,因地
适宜地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在充分地考虑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前提之下,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多角度且合理地评价,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进行全面化的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将学
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当中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从教学的
主导者,积极地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评价主要
的依据是学生的课堂表现,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到自
己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还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学生才能够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基础上,努力地改变并提升自己。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的学习时,教师不
能仅仅从学生的诗句理解、背诵情况上对学生进行泛泛地评价,还可以从学生的
想象古诗画面、体会诗人情感等方面对学生展开全面地评价。这样才能够促进学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
教育领域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现
代文阅读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针对现代社会中学生阅读能
力的不足以及学生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缺乏,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
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背景介绍部分将主要探讨当前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对现代社会信
息爆炸的背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本时往往缺乏批
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对文本背后的文化、历史与社会背景缺乏
深刻理解。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制约了他们的
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现代
文阅读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探讨如何在现
代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文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业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2 研究意义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现代文的阅读,学生可以增加对当代社会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和文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情操。现代文阅读教学
也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综
合素质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作业题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内容说明: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阵地,课堂的生态水平决定学生成长的高度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核心素养目标下,重新定位教学和评价理念。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准,确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对应到每一堂课、每一日的教学评价之中。
作业要求:
1.请参照附件提交一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附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课标准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课标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课标准是指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课的标准,通过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成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课标准主要包括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范围、评课指标、评课方法等内容。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课标准。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范围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包括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各种文本,理解文本的主旨、结构、含义等内容。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文本中的信息,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
3. 写作表达能力: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写作活动,包括写作作文、写作日记、写作读后感等。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能够写出符合语文规范的文章。
4. 文学鉴赏能力:学生能够熟练地欣赏各种文学作品,了解文学
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等内容。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
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内容。
二、评课指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课标准的评课指标是评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
素养水平的具体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 语言运用能力:评估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句子结构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首先,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评价重点,重点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如思想品德、文学素养、普通话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等。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给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知识测试、文学讲座、语言演练、文学创作比赛、普通话水平考试等,来衡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惯的培养。教师要建立鼓励性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自主研究中激发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如勤奋研究、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最后,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结合实际,坚持全面性和深层次评价,注重个性化评价。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研究情况,把握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把握学生的特点,及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
研究兴趣,发挥学生的潜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能力,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采取多样的方式,注重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惯的培养,坚持全面性和深层次评价,注重个性化评价,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作者:邵建文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11期
邵建文
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重点关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的科学化角度来看,重点聚焦那些可以教授且可以学习、具有广泛性与重要性的素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其本质内涵的重点是“立德树人”,一方面是利用完整、成熟的人类文化启蒙学生思想,强化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学习高雅文化后,破除学生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陶冶性情,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和依归。
一、高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欣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它们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总体目标的关键性构成要素,也是制定新课程标准中有关高中语文的核心基础。首先,在语言建构和运用方面,因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文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基础,注重语言文字的内容与发展,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自我建构和运用的过程中发现语言的价值与意义。其次,思维发展与提升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泛化过程,与语言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语文教育应将思维训练渗透到丰富多彩的实用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再次,审美欣赏不仅是一种把握世界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生存方式,审美活动一直与语文教育密不可分,语文学科的本质诉求就是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最后,文化传承与理解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语文课程的教育是建立在中国汉语文化的基础上,是以人类文化传承和文化理解为背景的教学过程,换言之,语言教育不仅能实现文化的“增值”,还能促进学生精神和生命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有序的拓展。教师应以多种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诵读、背诵传统文化经典。
评价依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准确传授给学生,并且获得学生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有知识储备,而且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民国时期的大师如鲁迅、胡适等人,在反思幼儿教育时,都承认幼时背诵经典对自身的知识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专门拿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以至背诵经典读物,包括齐读、对读、角色读、背诵、配乐诵读……让他们在诵读中更直观地触摸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这些读物也适合记诵。汉语的音节界限分明,声调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只有诵读和背诵才能体会其美感与乐感。“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持久的经典背诵,一定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以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创设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让传统文化之花开遍校园。
评价设计
1、评价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去学,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评价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内涵比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文中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地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评价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的能力。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周国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指出:“假如我是语文教师,我只让学生做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另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古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
历代的文学大师,也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然而,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20%以下。为了帮助孩子们补充文学名著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写出简短的赏析文字。每天语文课前也会请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笔记。数年来,所教班级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沈石溪动物小说》《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等数十部中外名著都成为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
2、评价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教,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因此,我要求所教授的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背诵一首诗歌(可以是古代诗词,也可以是现当代诗歌)。课前请一名孩子上台背诵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诵读(利用显示频展示)。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范围涉及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既有古代的经典,也有现当代的佳作。
课堂阅读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书写、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评价结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设计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评价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