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方案复习题(免费哦)
汽车设计总复习(完整版1)

汽车设计总复习(完整版1)第⼀章⼀、汽车形式的选择包括哪些内容?包括轴数、驱动形式、布置形式。
(1)、影响汽车轴数的因素有哪些?选取原则是什么?影响汽车轴数的因素有: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轴载质量的限制、轮胎的负荷能⼒。
选取原则是:(2)、各类汽车的布置形式有哪些?乘⽤车的布置形式有: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商⽤车的布置形式有: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货车的布置形式:按驾驶室和发动机的相对位置分: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偏置式。
按发动机的位置分:前置、中置、后置。
越野车的布置形式:4×4、6×6、8×8。
补充:发动机前置前驱的优点(1)与后轮驱动的乘⽤车⽐较,前轮驱动乘⽤车的前桥轴荷⼤,有明显的不⾜转向性能(2)应为前轮是驱动轮,所以越过障碍的能⼒⾼。
(3)主减速器与变速器在⼀个壳体内,因⽽动⼒总成结构紧凑不再需要在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之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度降低,有利于提⾼舒适性(4)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汽车轴距可以缩短,提⾼了机动性。
缺点:(1)前轮采⽤的等速万向节,其结构和制造⼯艺复杂。
(2)前轮的⼯作环境差,寿命短(前轮的附着⼒减⼩易打滑,丧失操作稳定性。
长头式货车的主要优点:(1)发动机及其附件的接近性好,便于维修。
(2)满载时前轴负荷⼩,提⾼啦汽车的通过能⼒(3)驾驶员上下⽅便(4)离合器,变速器结构简单,易于布置(5)发动机的⼯作噪声,热量,⽓味和震动对驾驶员的影响⼩。
(6)汽车正⾯碰撞时受到的伤害⼩。
缺点:(1)轴距较长,机动性不好(汽车整备质量⼤。
(3)与其他车相⽐视距不好(4)⾯积利⽤率低(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类?各类⼜含有哪些参数?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尺⼨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1)尺⼨参数:外廓尺⼨、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
汽车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新产品开发的一般程序?答:汽车新产品开发流程;概念设计;目标本钱;试制设计;样车设计与试验;生产准备阶段;销售2.汽车的型式?汽车的布置型式?各举一列你熟悉的轿车、客车、货车的型式与布置型式。
答:乘用车与商用车。
乘用车: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动机前置后驱,发动机后置后驱;商用车布置形式:客车,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货车,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发动机前置中置后置;越野车,按照驱动桥数的不同4*46*68*83.汽车的主要尺寸是指什么?答:外廓尺寸,轴距,前轮距后轮距,前悬与后悬,货车车头长度,货车车厢尺寸4.汽车质量参数有哪些?汽车轴荷分配的根本原那么是什么?答:整车整备质量,汽车的载客量与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轴荷分配对轮胎寿命与汽车的使用性能有影响。
从轮胎磨损均匀与寿命相近考虑,各个车轮的载荷应相差不大;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与通过性,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载荷,而从动轴载荷可以适当减少;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轴的载荷不应过小。
5.汽车总体设计中汽车性能参数要确定哪些?答:动力性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比转矩〕,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系数,舒适性。
6.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发动机最大功率与相应转速;发动机最大转矩与相应转速7.汽车整车布置的基准线有哪些?其作用?请用图表示出。
答:车架上平面线,前轮中心线,汽车中心线,地面线,前轮垂直线8.车身设计中的H点与R点是什么?9.总体设计中应进展哪些运动校核?答:从整车角度出发进展运动学正确性检查,对于有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展运动干预检查。
10.掌握如下根本概念:汽车的装载质量、汽车整车整备质量、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轴荷分配、商用车、乘用车。
11.我国公路标准规定:单轴最大允许轴载质量为多少?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采用什么汽车?答:10t;双轴。
汽车设计复习题

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1. 总体设计的任务?1. 汽车总体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 简述汽车开发程序。
3. 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4. 不同形式汽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 按发动机的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6. 轿车的布置型式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优缺点?7. 大客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8. 简要回答汽车轴距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9. 什么叫整车整备质量?各种车辆的汽车装载质量(简称装载量)是如何定义的?10. 何谓汽车的轴荷分配?汽车轴荷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1. 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12. 汽车的动力性参数包括哪些?13. 汽车总布置草图三维坐标系的基准线?14. 总布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运动校核,运动校核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第二章离合器设计1. 某汽车采用普通有机摩擦材料做摩擦片的单片离合器。
已知:从动片外径 D、从动片内径 d 、摩擦系数μ、摩擦面单位压力p0,求该车离合器可以传递的最大摩擦力矩。
2.离合器的主要功用?3.设计离合器和离合器操纵机构时,各自应当满足哪些基本要求?4.按从动盘数目不同,离合器分为哪几种类型?5.按弹簧布置形式的不同,离合器分为哪几种类型?6.按压紧弹簧形式的不同,离合器分为哪几种类型?7.按离合器分离时作用力方向的不同,离合器分为哪几种类型?8.离合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9.离合器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10.何为离合器的后备系数?影响其取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1.简述膜片弹簧特性及工作点选取原则。
12.在机械传动系中,按传递转矩方式和操纵方式,离合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13.离合器的压紧弹簧有哪几种型式,有几种布置型式。
哪种型式的压紧弹簧比较适用于轿车?14.简述扭转减振器的作用。
第三章机械式变速器设计1.根据轴的不同型式,变速器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2.汽车变速器有哪几种换档形式?3.简述汽车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

汽车设计复习题一、问答题1、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确定整车的零线、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应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1、车架上平面线:车架上平面线即纵梁上翼较长的一段平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上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5、前轮垂直线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2、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汽车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轮距、轴距L、前悬LF 和后悬LR、货车车头长度、货车车箱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包括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质量系数ηm0(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即ηm0=me/m)、汽车总质量ma(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轴荷分配(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撑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等。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最小转弯直径Dmin,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参数、舒适性。
3、轴荷分配对汽车的使用性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前轴过重,可采取哪些措进行改进?答:轴荷分配对轮胎寿命和汽车的许多使用性能有影响。
从轮胎磨损均匀和寿命相近考虑,各个车轮的负荷应相差不大;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动力性,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负荷,而从动轴的负荷可以适当减小;为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要求转向轴的负荷不应过小。
可以通过重新布置某些总成、部件(如油箱、蓄电池、备胎)的位置来调整,必要时候可以通过改变轴距.4、布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作运动校核,请问运动校核的内容是什么?并简要进行这些校核的意义?内容:1、转向轮的跳动;2、传动轴的跳动;3、悬架与转向杆系的运动。
汽车设计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汽车设计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汽车设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汽车的三大组成部分包括:A. 发动机、变速箱、车轮B. 发动机、底盘、车身C. 车身、底盘、电气系统D. 发动机、车身、电气系统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汽车设计中的基本原则?A. 安全性B. 经济性C. 舒适性D. 极简性答案:D3. 汽车的风阻系数(Cd)越低,意味着:A. 燃油效率越高B. 车辆越重C. 噪音越大D. 动力需求越大答案:A4. 汽车设计中的空气动力学主要考虑:A. 车辆的美观B. 车辆的重量C. 车辆的稳定性D. 车辆的耐用性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汽车设计中常用的材料?A. 钢铁B. 铝合金C. 碳纤维D. 塑料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汽车设计中,流线型车身可以减少风阻,提高燃油效率。
(对)2. 汽车的悬挂系统主要作用是减震和提升车辆的舒适性。
(对)3. 汽车的制动系统只包括刹车盘和刹车片。
(错)4. 汽车的发动机排量越大,其动力性能越好。
(对)5. 汽车的座椅设计不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
(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
答案: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它确保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
合理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提高驾驶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同时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2. 解释什么是汽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并简述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答案:汽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是指通过优化车辆外形,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燃油效率。
良好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减少空气对车辆的阻力,从而提高车辆的速度和燃油经济性。
3. 描述汽车设计过程中的原型测试阶段的重要性。
答案:原型测试是汽车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它允许设计师在实际环境中测试和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通过原型测试,设计师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如结构强度、安全性、耐用性等,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汽车设计复习简答题集

简答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1.汽车整备质量: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me/m0。
2. 汽车质量系数:汽车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m03. 悬架动挠度: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车身)的垂直位移fd。
4. 侧倾中心:在侧向力的作用下,车身在通过左、右车轮中心的横向平面内发生侧倾时,相对于地面的瞬时摆动中心。
5. 转向器传动间隙:是指各种转向器中传动副(如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齿轮与齿条传动副;循环球式转向器的齿扇与齿条传动副)之间的间隙。
该间隙随转向盘转角的大小不同而改变,这种变化关系称为转向器传动副传动间隙特性。
6. 转向系力传动比: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论上的合力2Fw与作用在转向盘手力Fh之比,称为转向系力传动比i。
p7. 制动器效能因数:在制动毂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R上所得到的摩擦力(M μ/R)与输入力F0之比。
名词解释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载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汽车前外转向轮轮辙中心在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的直径。
汽车整车整备质量——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商用车——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
乘用车——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汽车的装载质量——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装载量。
离合器的后备系数β——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
CVT——速比可实现无级变化的变速器,即无级变速器。
准等速万向节——在设计角度下以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而在其他角度下以近似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的万向节。
精简汽车设计方案复习试题

汽车设计试卷<A)--- 根据朋sir 上传的资料改编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V,错的在括号内打X) 151、汽车的型式是指汽车的轴数、驱动型式、布置型式、以及车身<或驾驶室) 型式而言。
< )2、动力系是满足汽车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 )3、离合器压紧弹簧有圆柱弹簧、矩形弹簧、圆锥弹簧和膜片弹簧。
< )4、同步器的种类有常压式、惯性式、惯性增力式三种型式。
< )5、变速器高档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是按等弯曲强度分配变位系数。
< )6、用于变速箱和后桥之间的万向节的两万向节交角始终是相等的。
< )7、衡量后桥承载能力的大小是后桥的主减速比。
< )8、9.00R20 表示轮胎断面高度9in ,轮辋直径20in , R 表示子午线胎。
< )9、悬架对汽车的行使平顺性、稳定性、通过性、燃油经济性等多种性能有影响。
< )10、横梁的作用在于连接左右纵梁还可以为安装某些总成提供装置点。
< )11 、车身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有车架式、非承载式、无车架式。
< )12、某一整体式前桥用在2m轴距车上,现又用在3m轴距的车上。
< )13、双轴汽车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制动方式可分为II型、X型、HH型、LL型、HI 型。
< )14、汽车动力性参数是指D O max、D max比功率、比转矩、加速时间、最高车速、转向特性等。
< )15、驻车制动器应能使汽车满载时可靠20%的坡道上。
< )二、单项选择题< 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251、一般载货汽车的后悬与轴距的关系是< )。
A < 60%B 一般在55—60沱间C < 55%D < 50%2、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从转向中心到< )接地的中心距离。
A、前外轮 B 、前内轮C 、后外轮D 、后内轮3、在离合器中装设扭转减振器< )。
汽车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汽车设计》复习题一、填空题1.由、、车身、电器设备等四部分组成的汽车,是用来载送人员和货物的运输工具。
2.汽车可以按照、乘客座位数、、汽车总长、车身或驾驶室的特点等来分类。
3.悬架由,,,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织。
4.悬架是汽车的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5.原则上对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载质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取得。
6.汽车动力性参数包括最高车速v、加速时间t、__ __、比功率和比转矩等。
7.同步器有常压式、_ _、__ __三种。
8.普通的十字轴式万向节主要由主动叉、从动叉、____ _、滚针轴承及其轴向定位件和橡胶密封件等组成。
9.主减速器的齿轮有_ _、____ 、圆柱齿轮和蜗轮蜗杆等形式。
10.按结构分,惯性式同步器有、滑块式、、多片式和多锥式几种,虽然结构不同,但是它们都有摩擦元件、和弹性元件。
11.现代各类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离合器是。
二、选择题1、下列不是汽车发动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是()A.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碳氢化合物 D二氧化硫2、离合器主要有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四部分组成。
A.拉伸机构B. 减速机构C. 执行机构D.操纵机构3、离合器的分类不包括()A、单片 B.、双片 C.、三片 D、多片4、同步器的分类有常压式、惯性式和()A .常接触式B . 常断开式C . 惯性常闭式D 惯性增力式5、下列不是惯性式同步器的形式的是()A.锁环式B. 锁销式C. 单片式D.多片式6、滚针轴承轴向定位方式不包括()A. 锁环式B. 盖板式C. 卡环式D.瓦盖固定式7、驱动桥一般有主减速器()、车轮传动机构和桥壳等组成A .变速器B .差速器C .离合器 D.车轮8、断开式驱动桥一般与()相连接A. 独立悬架B. 非独立悬架C. 横臂悬架D. 纵臂悬架9、主减速器的分类主要有单级主减速器、双级主减速器、双速主减速器、()和单双击减速配轮边减速器A.三级主减速器B.多级主减速器C.贯通式主减速器D.联通式主减速器10、驱动桥壳的分类不包括()A. 可分式B. 整体式 C . 组合式 D. 多段式11、为减小传动轴夹角,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的发动机常布置成向后倾斜状,使曲轴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l、汽车形式:是指汽车在轴数、驱动形式以及各大总成的布置形式。
2、制动器效能因素:在制动鼓或者制动盘的作用半径R上所得到的摩擦力<Μμ/R)与输入力F0之比。
3、纵向通过半径:就是汽车能通过的地面突起的高度。
4、制动器效能:制动器在单位输入压力或力的作用下所输入的力或力矩。
5、布置形式:是指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
6、转速适应性系数:额定转速与最大扭矩转速之比。
7、转向器的逆效率:功率P从转向摇臂轴输入,经转向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
8、比能量耗散率: 单位时间内衬片单位摩擦面积所耗散的能量。
9、转向器的正效率:功率P1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
10、比转矩: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最大转矩Tmax与汽车总质量Ma之比。
11、最小离地间隙: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承平面(地面>与汽车上的中间区域最低点的距离。
12、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13、转矩适应性系数:发动机最大转矩与最大功率对应转速关系的比例。
14、装载质量:是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15、比摩擦力:衬片<衬块)单位摩擦面积的制动器摩擦力。
16、比功率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Pemax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a之比。
1.按发动机的位置分,轿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P9答:<1)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优点:与后轮驱动的乘用车比较,前轮驱动的乘用车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变速器与主减速器装在一个壳体内,结构紧凑,且不需在之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汽车的轴距可大缩短,有利于提高机动性;汽车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冷却;行李空间大;易改装成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供暖机构简单,管路短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
缺点:因要采用等速万向装置,所以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前桥轴荷大,前轮工作条件恶劣,寿命短;爬坡能力差,在泥泞路面上易打滑;后轮易抱死并引起侧滑;总体布置工作困难,维修与保养时的接近性变差;正面碰撞时,损失大,维修费用高。
<2)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优点:轴荷分配合理,有利于提高轮胎寿命;前轮不驱动,不需采用等速万向节,有利于减少制造成本;操纵机构简单;采暖机构简单,管理短供暖效率高;发动机冷却条件好;爬坡能力强;易于改装成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行李空间足够;由于变速器与减速器分开,故维修方便;发动机接近性良好。
缺点:由于有传动轴,地板上有凸起,后排座椅中部坐垫厚度薄,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正面碰撞时,前排成员伤害严重;汽车总长和轴距较大,整车整备质量大,影响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优点:动力总成结构紧凑;驾驶员视野好;地板凸包较低,乘坐人员的出入条件好;整车整备质量小;爬坡能力较好;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轴距短,汽车机动性能好。
缺点:后桥负荷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倾向,操纵性变坏;前轮附着力小,高速时转向不稳定,影响操稳性;行李箱体积不大;操纵机构复杂;驾驶员不易发现发动机故障;发动机冷却和前挡风玻璃除霜不利,发动机噪声易传给乘员,追尾时,后排乘员危险;改装成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困难。
4、转向器的角传动比,传动装置的角传动比和转向系的角传动比指的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转向器角传动比如何选择?答:转向器角传动比iω是指转向盘角速度ωw与摇臂轴角速度ωp之比。
传动装置的角传动比i’ω是指摇臂轴角速度ωp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ωk之比。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iω0是指转向盘角速度ωw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ωk之比。
P2305鼓式制动器可分为哪些型式?简述各自特点? P259答:<1)领从蹄式,特点是蹄片各自有自己的固定支点,且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的同一端,制动效能和稳定性较好,两蹄片上的单位压力不相等,两蹄必须在同一驱动回路下工作;<2)单向双领蹄式,特点是各有自己的固定支点,且两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的不同端,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相当高,易于调整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两蹄片上的单位压力相等;<3)双向双领蹄式,特点是两蹄片是浮动的,各有两活塞缸张开蹄片,制动效能相当高,但是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难以调整;<4)双从蹄式,特点是两蹄片各有固定支点,且两蹄片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片的不同端,制动器效能稳定性最好,但效能最低;<5>单向增力式,特点是两蹄片只有一个固定点,下端经连杆连在一起,蹄片上压力受力不均,且皆为领蹄,制动效能很高。
稳定性差;<6)双向增力式。
特点是两蹄片端部有一个制动时不同时使用的共用支点,内有两活塞驱动张开蹄片,制动效能好,前退制动效能不变,稳定性比较差,蹄片磨损不均,寿命不同。
6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P263答:优点:<1)热稳定性好<2)水稳定性好<3)制动力矩与汽车行驶方向无关<4)易于构成双回路制动系,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5)尺寸和质量小,散热良好<6)压力在制动衬块上分布比较均匀,磨损也均匀<7)更换衬块简单容易<8)衬块与制动片之间的间隙小,缩短了制动协调时间<9)易于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缺点:<1)难易完全防止尘污和锈蚀<2)兼作驻车制动器时,所需附加的手驱动机构比较复杂<3)在制动驱动机构中必须装助力器<4)因为衬块工作面积小,故磨损快,寿命低,需要高材质衬块。
7、汽车的轴荷分配对汽车有什么影响?怎样影响? P20答:对轮胎寿命和汽车的许多使用性能有影响。
<1)从各轮胎磨损均匀和寿命相近考虑,各个轮胎的负荷应相差不大<2)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通过性,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负荷,而从动轴上的负荷可以适当减小,以利减小从动轮滚动阻力,和提高环路面上的通过性<3)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又要求转向轴的负荷不应过小。
8、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及相应转速是如何确定的? P29答:Pmax的确定:<1)根据所设计汽车应达到的最高车速,再用公式Pmax=1/ηt*(Ma*g*fr*Vmax/3600+Cd*A*Vmax^3/76140>估算发动机最大功率。
<2)参考同级汽车的比功率统计值,然后选定新设计汽车的比功率值,并乘以汽车的总质量。
相应的转速Np的确定:汽油机的Np在3000~Np7000r/min,因乘用车最高车速高,Np多在4000 r/min以上,总质量小的货车Np在4000~Np5000r/min之间,柴油机Np在1800~4000r/min之间,乘用车和总质量小的货车用高速柴油机,Np常在3200~4000r/min之间,质量大的货车在1800~2600r/min 之间。
9、什么是转向传动间隙特性? 对汽车及转向器有何影响?此特性应设计成怎样的?为什么?对循环球式转向器,如何获得此传动间隙? P231答:转向传动间隙特性:各种转向器中传动副之间的间隙随转向盘转角的大小不同而改变变化关系。
影响:直线行驶时,若有间隙转向轮受侧向力,车轮偏离原行驶的位置,汽车失去稳定;缩短转向器及各传动装置的寿命。
设计:应该设计成在离开中间位置以后的逐渐加大的形状。
原因:因为转向器传动副在中间及其附近位置使用频繁,磨损速度比两端快。
在中间附近位置因磨损造成的间隙大到无法确保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时,必须经调整消除该处的间隙其传动间隙调整后,要求转向盘能圆滑的从中间位置转到两端,无卡住现象。
如何获得:循环球式转向器的齿条齿扇传动副的传动间隙特性,可通过将齿扇齿做成不同的厚度来获得必要的传动间隙,即将中间齿设计成正常齿厚,从靠近中间齿的两侧齿到离开中间齿最远的齿,其厚度依次递减。
10、离合器有吸振、缓冲和降噪的能力,结构上是如何实现的?答:是减震器<弹性元件)降低弹性元件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震振型,使之尽可能避开发动机转矩主谐量激励引起的共振,控制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怠速时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噪声和主减速器与变速器的扭转及噪声。
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
改善离合器的结合平顺性。
11、膜片弹簧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工作点与分离点如何确定? P65答:因素:<1)膜片弹簧的内截锥高度H与膜片弹簧厚度h之比和膜片弹簧厚度h的选择;<2)自由状态下碟簧大小端半径R\r及R、r的选择;<3)圆锥底角α的选择;<4)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5)分离指数目的选择;<6)膜片弹簧小端内半径r。
及分离轴承作用半径rf的确定<7)切槽宽度δ1、δ2及半径re的确定<8)压盘加载点半径R1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r1的确定。
12、汽车总布置设计时的主要运动校核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答: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运动的校核;传动轴跳动;前轮与前轮罩开口形状的一致性。
保证整车运动的正确性,使有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间不发生干涉,确保汽车能正常工作。
13、齿轮压力角α和螺旋角β对变速器有何影响?其选用原则如何? P91答:影响:<1)齿轮压力角小时,重合度较大并降低了轮齿刚度,为此能减少进入啮合和退出啮合时的动载荷,使传动平稳,有利于减低噪声;压力角较大时,可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和表面接触强度。
<2)螺旋角对齿轮工作噪声、轮齿的强度和轴向力有影响。
在齿轮选用大些的螺旋角时,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增加,因而工作平稳、噪声降低。
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的强度也相应提高,不过当螺旋角大于30度时,其抗弯强度骤然降低,而接触强度仍然上升。
选用原则:<1)α理论上对于乘用车,为加大重合度以降低噪声应取用14.5、15、16、16.5等小些的压力角;对商用车,为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应选用22.5或25等大些的压力角。
<2)β从提高低挡齿轮的抗弯强度出发,并不希望用过大的螺旋角,以15--25为宜;而从提高高档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增加重合度着眼,应当选用较大的螺旋角。
14、变速器第一、二轴与第三轴的中心距A确定应考虑的原则是什么?A何时被最后确定?其它各档如何满足A的要求? P90答:原则:对于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中心距A;中心距越小,轮齿的解除应力越大,轮齿寿命越短。
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轮齿有必要的解除强度来确定。
变速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方便和不因同一垂直面上的两轴承孔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影响壳体的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