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哲学精神
《西游记》中的道家哲学与人生观
西游记中的道家哲学与人生观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西游记》不仅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人物形象,还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巧妙地将道家哲学与人生观渗透到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以及对修行道路的描写之中。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并详细阐述《西游记》中所体现的道家哲学和人生观。
道家哲学在《西游记》中的体现1. “无为而治”:孙悟空的修行在小说中,孙悟空是一个凡间出身、机智灵活且拥有强大力量的角色。
然而,他最终能够成为斗战胜佛、齐天大圣,并没有通过武力或者努力战胜自己的对手,而是通过修炼“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来达到目标。
孙悟空通过学习道家的思想,懂得了不要过度努力,而是应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他在修行中渐渐领悟到“无为而治”的道理,即让自己的心境保持平静与无欲,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超越。
2. “以柔克刚”:唐僧与妖魔鬼怪的相处之道《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旅程,一路上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
然而,他们并没有采用强硬对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秉持着“以柔克刚”的原则。
唐僧作为导师兼领导者,总是慈悲心怀、宽容待人,并且经常用智慧和言辞来化解冲突。
他教导弟子要用智慧和谅解来对待恶意的行为,并呼吁大家要善待一切生命。
这种哲学观念深影响了其他角色,在面对矛盾和困难时也尽量保持温和、理解和谅解的态度。
这种以柔克刚的方式不仅使他们赢得了妖魔鬼怪的尊重与信任,也表达了道家哲学中爱与包容的重要意义。
人生观在《西游记》中的展示1. 尘世纷扰与修行之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特别是唐僧师徒们,在前往取经之旅中经历了一系列艰辛和磨难。
这些挑战暗示了人生道路上困扰和干扰的存在,呈现出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凡间纷争与修行境遇的关注。
通过旅途中的困苦,唐僧师徒们不断面对诱惑和困难,在修行道路上不断成长。
这展示出一种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在尘世之中,个体需要付出努力去抵抗各种诱惑,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和精神升华。
孙悟空的人生哲学:《西游记》中智慧的生命观
孙悟空的人生哲学:《西游记》中智慧的生命观《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作品,它以妙趣横生的情节、丰富多彩的神仙世界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这部小说中,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与智慧的生命观。
本文将探讨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对于生命的深刻见解。
一、勇往直前的信念孙悟空从小被封在花果山下的石头中,千年后被唐僧释放出来,成为保护唐僧的护法。
孙悟空具有激情、勇敢和不屈不挠的信念,他坚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善于利用变化云行雨施的本领,战胜了一次次危险。
在西天取经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妖魔鬼怪的阻挠,他都坚定地向前,不畏艰险。
这种勇往直前的信念不仅是孙悟空战胜困难的动力,也让我们深思如何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信念。
二、悟道求真的智慧孙悟空自小受道家仙人的教育,对修行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深明在人生的追求中,要不断地悟道、求真。
在《西游记》中,他多次遇到善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情节,例如他喝光蟠桃园的寿酒以备万一;他用智慧绕过黄风怪,以拯救师父;他借火眼金睛找到了火焰山的真正原因。
孙悟空的智慧不仅表现在这些具体的事情上,更体现在他对生命本质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上。
三、修身养性的人生追求孙悟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曾在东海龙宫学艺三年,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心。
在学艺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技术,但并不舍弃自己的修身养性的追求。
他懂得修炼自己,在逐渐强大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善良和宽容。
他救了百姓,消除了妖怪,在修炼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着不让自己变得冷酷和残忍的原则。
这种修身养性的人生追求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四、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操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无私地帮助唐僧,克服重重困难。
他十分勇敢并且细心,时刻保护唐僧的安全。
他敢于与强大的妖怪战斗,并在关键时刻为大家化解危机。
他无私地为别人做出贡献,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但他从不计较自己的付出。
这种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操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帮助他人。
西游记懂得的道理
西游记懂得的道理西游记懂得的道理自古以来,孩子们便喜欢听神话故事,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西游记》。
这个故事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它代表了中国的一个时期和人们的信仰和哲学。
这个故事虽然以神话形式表现人类的生活,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深刻长久。
以下是一些西游记懂得的道理。
1.勇气与决心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位非常勇敢和坚持的英雄。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战胜了邪恶的妖魔,并帮助唐玄奘取得了真经并保护了它。
这样的孙悟空教会了我们要有勇气和决心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要坚持不懈。
2.友谊与合作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他们一起闯荡天下,帮助唐玄奘取回真经。
他们互相信任和支持,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
这样的关系告诉我们,无论在哪里,友谊和合作都是很重要的。
3.自我控制孙悟空是一个非常自信和自豪的人,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弱点。
他发现自己对紫霞红云散非常着迷,而这是一个让他迷失自我、变得瘋狂的东西。
为了克制自己,孙悟空决定不再吃那药。
这样的自我控制教导了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4.善良与仁慈唐玄奘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危险和困难,但是他从不放弃其他人。
他对其他人非常关心和仁慈。
在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唐玄奘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这样的善良和仁慈告诉我们,要帮助别人,尤其是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
5.克制贪婪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就是一个典型的贪婪之人。
他总是想着如何得到更多,而不是想着如何为他人服务。
这种贪婪会导致猪八戒失去他的理智和判断力。
相反,唐玄奘则教导我们要谦虚和自我约束。
总之,西游记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故事。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还教给我们一些非常重要的道理,如勇气与决心、友谊与合作、自我控制、善良与仁慈和克制贪婪。
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与人交往和与自己交流时非常有益的品质。
因此,在读完西游记后,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将之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和行动中。
西游记中的哲学智慧与人生哲理
西游记中的哲学智慧与人生哲理《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哲学智慧与人生哲理的经典小说。
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不仅深受读者喜爱,更是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许多人生启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索《西游记》中的哲学智慧与人生哲理。
第一、“缘”“缘”是佛教常用的一个词汇,表达了一种缘分、积累、必然的感觉。
《西游记》中展现出来的“缘”论可谓是这种哲学思想的极致表现。
在小说中,弥勒菩萨曾说过:“凡夫因果,深浅不一,各各有劫。
”意思是说,每个人的因果关系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经历都各有不同,命运也各不相同。
因此,《西游记》中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缘分,每次相遇相知,都是因为有着一段劫缘。
第二、“心”在《西游记》中,“心”这一词汇出现得十分频繁。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孙悟空的“心经”。
孙悟空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不仅是“心经”中的一部分,也是孔子《论语》中的名言。
在小说中,师徒四人的诸多经历中,都与“心”这一概念息息相关。
比如,唐僧因为怜悯女儿国的百姓而警惕儿女之情;八戒因为胃口而陷入魔性等等。
这些故事都是在借助人物的性格特点来证明“心”对于人生道路的重要性。
第三、修行在传统的佛教文化中,“修行”十分重要。
《西游记》中许多情节都与修行息息相关,而前期师徒四人的修行正是支撑了后面的故事。
比如,唐僧的遭受艰辛和磨难,最终也是因为他无私的为人和恒心不懈的修行。
孙悟空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修为,也是因为他在不断地修行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了众人拥戴的“斗战胜佛”。
第四、人性在《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这部小说中的一大亮点。
作为一本描写人性的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不仅有着外部的形象,还有着深层次的内心。
比如,白骨精作为“恶人”,其内心却是孤独和渴望爱情的;而唐僧则是代表着“善人”,其内心却有着对佛法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哲学智慧和人生哲理涉及到缘分、心智、修行和人性等多方面的方面,但其核心却是维系人际关系的“人情”和探索人性的“人心”。
西游记一本让人启迪的哲学小说
西游记一本让人启迪的哲学小说《西游记》一部让人启迪的哲学小说《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不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因其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被人们称作是一本让人启迪的哲学小说。
本文将从"人的修行"、"缺失与完整"以及"自由与命运"三个角度,探讨《西游记》中蕴含的哲学意义。
一、人的修行在《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作为一个猴子精,具备了超凡的能力和智慧。
然而,他也因此自负、傲慢,急于求成。
通过紧密纠缠于唐僧和三个伙伴的修行旅途,孙悟空逐渐变得成熟、谦卑,通达人事。
这种修行过程旨在表达一个关键的哲学观点:人的修行不仅在于掌握技能和能力,更在于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修养。
二、缺失与完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取得佛教经典,使人们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整个取经过程中,唐僧和他的伙伴们面临各种考验和困境,并经历了多次卧薪尝胆的历程。
这种经历引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们在追求完整和圆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修行和付出努力,并由此获得内在的满足。
三、自由与命运《西游记》中的角色所面临的命运困境引发了对自由意志的思考。
例如,孙悟空被玉帝封禁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如同一个囚徒般被剥夺了自由。
然而,当他与唐僧结缘并成为伙伴后,孙悟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这种转变揭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们的自由意志受到命运的约束,但当遇到特殊机遇和选择时,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通过上述分析,《西游记》体现了人的修行、缺失与完整以及自由与命运的哲学思考。
这些思想不仅贯穿于整个小说情节,也启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正是因为这些哲学意义,使得《西游记》成为了受人推崇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哲学思考者来说,这部小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迪之作。
西游记读后感懂得了什么道理
西游记读后感懂得了什么道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穿插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和哲学元素。
作为一名专业语言老师,读完这部经典之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道理和人生哲理,下面就分别进行分析。
一、尊重长辈,敬畏神明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旅途充满了危险和艰辛,但常常得到神祇的救援,高山神女、龙女、蜘蛛精等等,都是给予唐僧师徒人情和助力的。
这告诉我们,尊重长辈、敬畏神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尊重,更是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
例如,《西游记》中的蜘蛛精本是一只妖怪,后来却因为被唐僧的慈悲所感动,愿意化身为忠仆为其效力,最终得到救赎。
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心怀大慈,对所有生命都给予宽容和尊重。
二、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所面对的挑战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磨难和考验后,才得以最终取得真经,让佛法得以传播。
这告诉我们,人生中充满了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最终必定会获得成功。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不断克服自我、不屈不挠的形象。
在他学艺的路上,他经历了很多挫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斗士和高明的智者。
三、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西游记》中许多角色都充满慈悲之心,乐于助人。
比如八戒、沙僧,他们虽然是修行的妖怪,但他们仍然帮助唐僧的使命,并为信仰而奋斗的形象令人感动。
这告诉我们,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例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一直关注和保护着唐僧和师徒四人。
在他们面临危难的时候,都给予了及时的援助和慰问。
同时,她通过智慧和力量,一直为人们解决着各种问题,展示了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他人。
总之,《西游记》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小说,充满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理。
作为一名专业语言老师,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读书体验,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深意和哲理,推动道德和思想教育的发展。
用《西游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
用《西游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冒险故事,更是一部包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百科全书。
通过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去取经之路上的艰难历程及其所面对的各种考验与磨练,这部小说深入探讨了诸多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并通过精彩故事情节向读者展示。
和谐共生的思想在《西游记》中,无论是唐僧师徒还是其他角色,都秉持着和谐共生的思想。
他们尊重自然、崇尚道德、追求公平正义,并试图解决人类与妖魔之间的矛盾。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倡导和谐、均衡以及彼此相互依存的理念。
忍辱负重的精神唐僧师徒在取经过程中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了忍辱负重的精神。
无论是被妖魔追杀、遭受病痛还是误入歧途,他们都没有放弃,坚持前行。
这种精神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困境的坚韧执着和对艰难环境的适应能力。
尊师重道与孝敬父母在《西游记》中,唐僧对师傅的尊师重道和孙悟空对唐僧的敬爱以及其他人物之间的师徒情深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尊师、师者有责任感和尊敬老人的价值观。
这一点在整个故事中得到了不断地体现与强调。
团队合作与友情《西游记》讲述了一个团队努力合作达成共同目标的故事。
唐僧带领着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位徒弟一路上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
这种团队合作和友情关系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利益、注重团结和协作合作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象征与隐喻《西游记》中出现的妖魔、佛祖、仙人等角色,不仅是具体的人物形象,更是中国传统宗教与哲学思想的象征。
这些角色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和唐僧师徒交互的方式,传达了一种深层次的价值观和哲理。
结论《西游记》作为一部古代小说,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
其中包含着和谐共生、忍辱负重、尊师重道、团队合作、孝敬父母等优秀传统价值观,并通过各种角色和隐喻象征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西游记》永远都是一本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百科全书般的作品。
西游记的深刻寓意
西游记的深刻寓意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这部神话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冒险故事,更寓意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和道德价值观。
通过四位主角师徒的奇幻故事,西游记传递着人生哲理、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使我们深思生活的真谛。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西游记的深刻寓意。
首先,西游记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抗邪恶力量的决心。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著名的角色之一,他代表着机智、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孙悟空在面对各种困境和恶势力时,始终保持着正义感和对抗邪恶的决心。
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告诉读者,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挑战,只要我们坚持正义,追求真理,最终必能战胜邪恶。
其次,西游记传达了“修行”的重要性和追求自我完善的价值观。
唐僧师徒四人的西行取经之旅,实质上是一种内心的修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和挑战,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他们通过修正自己的错误,改正过去的行为,最终达到了心灵的升华。
这种修行的理念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应该不断地修正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此外,西游记也传递了对友谊和团结的重视。
在西方的旅途中,师徒四人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困境和考验,但通过彼此的互助和团结,他们成功地克服了一切困难。
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团结一致地迎接了挑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谊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克服一切困难。
最后,西游记还融入了对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思考。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那些腐败、欺骗和邪恶行为的批判。
譬如,猪八戒代表着贪婪和愚蠢,沉迷于享乐而忘却了自己的使命;白骨精则代表着邪恶和欺骗,她利用美貌迷惑了别人。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西游记警示人们要警惕那些虚伪、邪恶和自私的行为,要秉持诚实、善良和高尚的品德。
总之,西游记以其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各地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无论是孙悟空代表的正义勇敢,还是唐僧师徒四人修行的心路历程,亦或是友谊和团结的力量,它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寓言。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西游记》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本文重点分析其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吴承恩将唐初玄奘只身一人去天竺取经的真人真事结撰为极富文学匠心和艺术品位的小说。
本文将重点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一、《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极富哲理性的,它启发人们思考自己的人生。
1、本我、自我和超我统一于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快乐的本我、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
它依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超我”也称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是从自我中分化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
它被认为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
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1]我们可以借用这三个概念来分析一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
唐僧师徒四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艺术塑造,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统一。
篇幅所限,仅以孙悟空为例说明。
孙悟空的本我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尤其是其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可谓上天入地,无拘无束。
但是,绝对自由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当他的个人自由威胁到社会秩序后,他便失去了个人的自由,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
直到他的恩师唐僧将他解救出来,为的是完成他们的共同历史使命——去西天取经。
其实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已使他的放纵的心性被大大的约束拘管起来。
事实上,直到修成了正果,他仍然要求自己的自由。
这体现了悟空的超我。
2、分工协作,各得其所《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师徒四人各有所长,他们是一个互相合作、积极奋斗的团队。
西游记里的哲学隐喻
西游记里的哲学隐喻《西游记》中的哲学隐喻丰富而深刻,涵盖了人性、修行、道教思想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哲学隐喻:1.心性哲学:孙悟空的经历象征着心性的修炼。
《西游记》强调修行必须解决心性问题。
孙悟空刚从五行山下被放出来时,遇到的第一个对手是六个毛贼,这六个毛贼的名字分别代表了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孙悟空打死他们后被唐僧批评,因为心将他们全部打死,心也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控制自己的六根,不被六尘所困,是修行的重要一环。
2.佛法修行:佛家将人的意识归纳为六根,对应的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接触六尘后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它们总称“十八界”,是成佛的道路,也是成佛最难破的阻力。
《西游记》里,孙悟空打死的六个賊,离“十八界”全破还远,但也颇不容易了。
“眼听喜”,即只愿看好的,看不到其他;耳听怒,即听不进去不合意的话;鼻嗅爱,只闻爱闻的;舌尝思,只尝爱吃的;身本忧,即苦于身体的生老病死;意见欲,即精神被生理欲望捆绑。
孙悟空打死他们被唐僧批评,因为他们本就是人心的一部分,打死了,心也死了。
修行者要学会克制他们,又与他们相处。
因为六根是成佛的阻力,也是成佛的道路。
3.人性的欲望:白骨精象征人皮面具,能引出人的本能欲望,使人迷失自己的内心。
金钱(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能把人心捆住,难以逃脱。
后面在小西天,冒充佛祖的那个黄眉怪用金铙把孙悟空封住了,金铙这个法宝也象征金钱,钱财把心困住。
七个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结的网一样,能把人困住。
世人因思(丝)生情,被情丝缠绕。
蜈蚣精身上有千只眼睛,乃是人眼所见的各种物质欲望的象征。
这些形象都反映了人性的欲望和困扰。
4.人生道路的抉择: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和困境。
他必须平衡自己的欲望、保护他的队友、以及尊重他的师傅唐僧的意愿。
这些选择反映了人生中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问题。
西游记主题归纳
西游记主题归纳
《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主题和寓意丰富多彩。
以下是《西游记》的一些主要主题归纳:
1.修行与成长:整个故事围绕着唐僧和他的弟子们取
经的旅程,象征着精神和道德上的修行与成长。
他
们在经历种种挑战和磨难后,达成了自身的转变和
提升。
2.善恶因果:书中反复强调因果报应的理念。
无论是
主角还是配角,他们的命运都受到他们行为的直接
影响,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观念。
3.忠诚与友谊: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之间的
关系,展示了忠诚和友谊的重要性。
他们虽然性格
迥异,但在旅途中形成了深厚的友情和互相支持的
团队。
4.智慧与勇气:故事中的许多冒险和挑战需要智慧和
勇气来克服。
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在对抗妖魔鬼怪
时尤为突出。
5.宗教与哲学:《西游记》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思
想,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考。
这些宗教和哲学元素不仅贯穿于故事情节,还深刻
影响着角色的行为和决策。
6.幻想与现实:书中将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巧妙融
合,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也反映了人
们对于神秘和超自然现象的好奇与向往。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深受喜爱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
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传递了许多重要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育。
西游记中的道家哲学
西游记中的道家哲学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意味。
其中,道家哲学是其中一种主要思想流派。
本文将以西游记中的一些情节和角色为例,探讨西游记中体现的道家哲学思想。
一、无为而治的理念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行走在险恶的西天路上,面对种种困难和妖魔鬼怪的威胁。
然而,唐僧并不采取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而是奉行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
他相信通过智慧、理性和谦卑来化解危机,并寻求安身立命之道。
这表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通过内功修炼和自身修养,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行走在大自然中,他们与各种自然景观和动物相辅相成。
例如,他们与花果山的猴王孙悟空结盟,与花果山的群猴和谐相处;他们还与白龙马相遇,与其共同前行。
这反映了道家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主张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界限的模糊性在西游记中,经常出现人、妖、仙三界的角色和景象相互交织的情节。
妖精可以修炼成仙,仙人也可能堕落为妖怪。
这种界限的模糊性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观念,道家认为一切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这种界限的模糊性在西游记中常常被拿来描写各种奇异景象和角色,也体现了其哲学思想的宽广。
四、追求自我解脱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面临重重困难和考验,但他们不放弃,一路坚持向前。
他们的目的是西天取经,寻求救度众生的智慧。
这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解脱和超越循环轮回的思想。
通过自我修炼和心性的提升,人们希望达到解脱的境地,超脱尘世的束缚。
五、无常观念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无数的变故和挑战,他们明白凡事皆为无常。
无常观念在道家哲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主张人们应该对生活中的变化保持警觉和慎重。
唐僧师徒四人虽然遇到了很多挫折,但他们保持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为外物所动,最终取得了胜利。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体现了道家哲学的多种思想。
无为而治的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界限的模糊性、追求自我解脱、无常观念等都是西游记中道家哲学的重要体现。
《西游记》背后的道教哲学
《西游记》背后的道教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西游记》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而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教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西游记》背后的道教哲学。
一、虚无与无为的思想道家哲学主张虚无而无为,这一思想体现在《西游记》中的“空灵”和“无为而治”的表现上。
在小说中,孙悟空穿梭于各个神仙之间,他身上虽然具备强大的超能力,却不被天界束缚,自由自在。
这种自由无拘束的生活态度,正是道家追求虚无的境界。
而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也经常强调“无为而治”的原则,不主动干涉凡人的尘世事务,在《西游记》中也得到具体的体现。
二、人性的改造与修行《西游记》中的四位主角,唐僧、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各自代表着人性的不同方面。
他们都有各自的缺点和弱点,但通过经历西天取经之路,他们逐渐修炼改造自己的人性,并通过各种磨难和考验获得真正的成长。
这就体现了道家思想中,通过修行来改造人性。
例如,孙悟空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最终成为了斩妖除魔的大神仙。
他通过修行,改变了自己一开始顽劣的本性,成为正真有益于人类的存在。
这种改造和修行的思想,与道家所主张的“行到无行,言到无言”相一致。
通过正法修身,使自己的人性得以完善,最终实现超凡脱俗的境界。
三、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道家哲学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理想在《西游记》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唐僧带领着三位徒弟,一路经历各种艰险,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取得真经,使得人间可以开启修炼成仙之途。
这种思想也与道家哲学的长生不老相契合。
在西方极乐世界中,观音菩萨招待无数神仙,他们都是通过修行得到长生不老的机缘,并获得了超越尘俗生活的境界。
这充分反映了道教中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总结起来,《西游记》背后的道教哲学体现在虚无与无为的思想、人性的改造与修行,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这些道家思想的体现,使得《西游记》成为中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也为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分析其中的道教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部作品,并从中得到启示。
西游记中各种哲学隐喻
西游记中各种哲学隐喻《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神话传奇,更是一部充满着深刻哲学内涵的作品。
在小说中,作者吴承恩巧妙地融入了各种哲学隐喻,通过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反映了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层意义。
首先,孙悟空作为主要人物之一,他象征着人类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
孙悟空本是石猴,后经修炼成为了大圣,代表了人类的潜能和成长。
他在取经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考验,体现了人生的奋斗与成长之路。
孙悟空的个性叛逆、桀骜不驯,也反映了人类内心的叛逆和追求自由的欲望。
其次,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也包含了许多哲学意味。
唐僧代表了人的本性和正义之心,他的修行过程是人类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猪八戒和沙和尚则分别代表了人的贪欲和愚痴,他们的种种错误行为和经历,揭示了人类的种种缺陷和困境。
而孙悟空的陪伴和帮助,也暗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另外,三藏经的取经过程也是一种启蒙之旅,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信仰。
三藏经的内容不仅仅是经文,更是一种智慧和道德的指引。
师徒四人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困难后,最终取得了真经,体现了人类的信仰和执着的力量。
这也寓意着人类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坚持信仰和追求真理,才能最终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此外,《西游记》中的妖精、妖怪和魔王,也代表了人类内心的恶念和邪恶的势力。
这些妖魔在小说中扮演了种种角色,阻碍了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体现了人类内心的欲望和矛盾。
只有通过师徒四人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化解这些妖魔的邪恶,体现了人类的勇气和正义的力量。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各种哲学隐喻,不仅仅是一部神话传奇,更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哲学著作。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反映了人类的成长和奋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的信仰。
西游记的经典之处,正是在于它的深刻哲学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用哲学思想解读《西游记》
⽤哲学思想解读《西游记》⽤哲学思想解读《西游记》 ⽂字像精灵,只要你⽤好它,它就会产⽣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论我们说话还是作⽂,都要运⽤好⽂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焕发出活⼒和光彩。
下⾯,⼩编为⼤家分享⽤哲学思想解读《西游记》,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故事以两界⼭为界,前后⽤了两种语境阐述。
前者是以道家语境阐述道哲学⽂化以及演化过程,后者为佛家语境阐述佛学哲学理念以及参禅要义。
前⾔ ⽤哲学家的眼光去洞察隐匿在神话故事中的中华哲学发展史; ⽤善良的真⼼去体会印证在求经途中的中华哲学坎坷路, ⽤超凡的智慧去领悟暗喻在两界⼭中的道佛学说神奇境, ⽤儒雅的学风去描述包容在三教中的炎黄⽂化之真经。
第⼀章《西游记》故事的哲学意境以及主要⼈物寓意介绍 《西游记》故事以两界⼭为界,前后⽤了两种语境阐述。
前者是以道家语境阐述道哲学⽂化以及演化过程,后者为佛家语境阐述佛学哲学理念以及参禅要义。
本书中的⼈物名称、法号以及物件在不同的语境中都隐喻了特定的哲学含义以下对主要⼈物名称、法号简单做以下介绍: 1、在道家语境中: 孙悟空:是⽯猴的道家法名。
代表道学之道---善。
是道家⽂化和道家⼈性的化⾝。
⽟皇⼤帝:是统治思想的化⾝。
太上⽼君:道家的创始⽼祖,代表了道的根源。
四海龙王:儒家⽂字的化⾝。
托塔李天王:唐前正统⽂化宝库的化⾝。
太⽩⾦星:中华正统⽂化的灵魂---中庸的化⾝。
菩萨:是四处游⾛的和尚,是佛学⽂化的传教⼠,。
陈⽞奘(zang):是唐朝年间,去印度学佛求经的和尚。
唐⽞奘(zang):代表了⼤唐⽂化。
唐⽞藏(cang)本⾝寓意⼤唐特⾊的佛性化⾝ 在⼤唐特⾊佛性化⾝之外还⽞藏了道、儒两教的⼈性化⾝ 唐三藏(zang):是陈⽞奘的法号。
三藏(zang):寓意经、率、论之三藏中华佛学。
: 如来:是佛家⽂化的本元化⾝。
2、在佛家语境中 唐三藏(zang):本⾝寓意正宗佛学⽂化和正宗的佛性 三藏(cang)指唐僧本⾝之外暗藏起来的道、佛、儒三家之⼈性 唐僧:是唐三藏(zang)本⾝寓意的佛化⾝,代表中华佛家的佛性—梵 孙⾏者是三藏所藏(cang)的道教⼈化⾝,代表道家⽂化中的⼈性—猿性 孙悟空:是孙⾏者的佛家法号,寓意猿性⼈修⾏之佛果。
西游记摘抄哲学话50字左右
西游记摘抄哲学话50字左右
摘要:
1.引言
2.西游记的哲学思想概述
3.从孙悟空的形象看自我实现
4.猪八戒的哲学意蕴:欲望与自律
5.唐僧的信仰之路:道德修养与道法自然
6.西游记的团队精神:和谐共生与共同成长
7.结论
正文: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出发,探讨西游记的哲学内涵。
首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形象蕴含了自我实现的哲学思想。
孙悟空具有极高的智慧和能力,他不断挑战权威,寻求自我突破,最终成为了佛法的守护者。
他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猪八戒的形象则体现了欲望与自律的哲学意蕴。
猪八戒好吃懒做,贪恋女色,但他也懂得遵守纪律,忠诚于师傅和佛法。
他的形象告诉我们,人应该正视自己的欲望,但同时也要有自律精神,克服自身的弱点。
再次,唐僧的信仰之路展现了道德修养与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唐僧一心向佛,严守戒律,以慈悲为怀,最终得以成佛。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道德修养
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而道法自然则是佛法最高境界。
总之,西游记通过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这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展示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包括自我实现、欲望与自律、道德修养与道法自然等,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西游记摘抄哲学话50字左右
西游记摘抄哲学话50字左右
摘要:
1.《西游记》的哲学内涵
2.摘抄的50 字哲学话
正文: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性、道德、信仰等方面的深刻探讨。
在这部作品中,有一句著名的哲学话,那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句话出自《西游记》第五回,原文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头上。
”这句话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困难和挑战总是伴随着我们。
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句话不仅在《西游记》中有深远的影响,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这时,我们不妨想起这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西游记的哲理
《西游记》中的哲理探讨《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它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奇幻旅程。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以下是对《西游记》中所蕴含哲理的探讨。
一、坚持目标,勇往直前《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得以取得真经。
这充分说明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放弃,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面对。
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适用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只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
二、团结协作,共同成长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个性迥异,但在取经过程中,他们必须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
这告诉我们,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共同目标。
在当今社会,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三、追求真理,勇于探索《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为了追求真理,历经千辛万苦前往西天取经。
这告诉我们,追求真理需要勇气和探索精神。
只有勇于探索,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在科学、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取得进步和发展。
四、知恩图报,奉献他人在《西游记》中,唐僧经常向神佛求助,而神佛也总是无私地帮助他们。
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知恩图报,奉献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感激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要学会无私地帮助他人。
只有通过互相帮助和支持,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五、修炼内心,追求内心的力量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经历了内心的成长和变化。
这告诉我们,修炼内心是成长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强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成长,追求内心的力量和智慧。
《《西游记》中的儒释道三教融合》
西游记中的儒释道三教融合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之作。
其中的儒释道三教融合是一大特点,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国传统宗教与哲学思想在小说中的交织融合。
儒家思想在《西游记》中的体现1.仁爱精神:孔子追求仁爱为核心理念,而《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间形成了磨难与助力共同成长的故事,体现了仁爱互助精神。
2.礼制观念:作者吴承恩运用礼制观念来塑造角色形象,如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提醒师徒们要注意礼仪规范等。
佛家思想在《西游记》中的体现1.苦难与修行:佛家强调通过苦修和解脱来实现最高境界,孙悟空和其他角色在旅途中经历了重重困难和考验,并通过努力修行最终得到解脱。
2.慈悲观念:佛家强调慈悲为本,其中观音菩萨以慈悲之心救助众生的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表达。
道家思想在《西游记》中的体现1.自然观念:道家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小说中有多个描写自然景物、山水和季节变化的段落,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崇敬。
2.物我融合:道家强调物我融合的思想,在师徒四人的冒险过程中,他们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相互成全,在逐渐变得坚强而完善自己的同时也体现了道家观念。
儒释道三教融合在《西游记》中的意义1.促进宗教和谐:通过三教融合,小说向读者传递出宗教和谐共存的信息,无论是儒家追求仁爱、佛家倡导慈悲还是道家讲究顺应自然,都给人们带来积极正面的指导。
2.价值观提升:《西游记》通过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向读者灌输了儒家的仁爱、佛家的慈悲和道家的物我融合观念,提升读者的宗教信仰和个人修养水平。
结论《西游记》中儒释道三教融合是作者吴承恩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巧妙应用,通过对师徒四人的冒险成长过程中体现出来。
同时,这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宗教和哲学思想在小说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特点,并传递给读者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西游记》中的伦理观与人生哲学
《西游记》中的伦理观与人生哲学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哲理的小说。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不仅以宏大的想象力和精彩的故事吸引了读者们,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其包含丰富的伦理观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所体现的伦理观和人生哲学,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
伦理观1. 君子和小人《西游记》中最为显著的伦理观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对立。
在小说中,唐僧作为一个真君子,坚守真诚、善良和正义的原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反面角色,代表了小人的一面。
1.1. 唐僧的君子形象唐僧作为《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君子形象是书中的核心。
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充满慈悲和智慧。
他代表了正义、公平与无私,尽管他一路上面临无数的困难和威胁,他坚持不懈地寻求真理并传播佛教的教义。
他的君子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崇高和伟大的理想。
1.2. 小人的形象《西游记》中有许多小人角色,他们代表了人的一面。
比如妖魔鬼怪和一些狡猾的人,他们都是唐僧一行人的敌人。
这些小人角色通常具有自私、欺骗和恶意的品质,他们追求个人利益,并试图阻止唐僧一行人的正义之路。
这些小人在小说中起到了负面的角色,为唐僧提供了许多挑战和考验。
人生哲学2. 修行与成长《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主题之一是修行与成长。
这一主题通过唐僧和他的三个弟子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取经过程中的各种考验和战斗得以展示。
2.1. 师徒关系唐僧和他的三个弟子——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师徒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哲学。
师徒关系体现了读者对师长和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也反映了孝敬和顺从的价值观念。
2.2. 修行的困难与挑战在《西游记》中,唐僧和他的三个弟子面临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暗示了人生的艰辛和困苦。
他们必须经过重重考验和战斗,才能最终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必须付出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成功的真实性。
3. 善恶与报应《西游记》中的另一个人生哲学主题是善恶与报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双重动机下,结果就是大闹天宫。在主人公内心深处存在补天意识,如果不能实现往往走向另一方向。我们看《红楼梦》中“无材可去补青天,枉入红尘许多年。”宝玉最后的思想变为了叛逆的,超时代的。同样,齐天者不能补天,最后变成了反天,拆天,逆天。孙悟空公然喊出了“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这可以说是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变奏。我们从历史上来看,英雄可以分为两种,就是补天式的和拆天式的。孙悟空是英雄,做不了补天式的,那就成了拆天式的了。他的思凡就成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做出的奋斗。
通过对文学中游仙题材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游仙有这几个要素。1,要有凡人俗人完成。2,发生的场所必须是超现实的,可是天上宫阙,可以是凡间的灵山仙窟,可以是海外的山岛仙山。3,仅仅是“游”,即游后还有回来的过程,神性还需像俗性回归。
以这三个要素来看《西游记》全篇,可以发现游仙这一模式只发生在前七回。后面故事中孙悟空上天入地去搬救兵不算,应为那时事实上孙悟空已经完成俗性向神性转变,虽然没有列入仙班,这在以后我们再讨论。
孙悟空的游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他求仙拜师上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第二是他两次上天庭受封。游仙的动机是对现实的困惑和不满,那主人公的困惑不满是什么呢?首先他对死亡的恐惧。当他访名山,求仙术,他破析生命的本源,此时已经超凡,可是此时他还是没有一个名分,即还没入圣,他还算是个妖,从其量也只是个地仙。所以现实中他仍未满足。“四海千山借供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后,天上自然是他下一个目标。太白金星第一次请他上天,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这两天正思量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上天后被封为弼马温,这一官职肯定无法让他满意,猴王回到了花果山,这是思凡,后面我们将再次分析。第二次上天,被封为了齐天大圣,这一有名无权的官职,仍未满足他,他再次回去了。这就让两次上天都成了“游仙”。
游仙——自我理想的实现
我们看《西游记》第一个模式,游仙。即主人公由俗性向神性的转变。
游仙这一题材在文学创作上广泛运用。我们这里不追本溯源,只回顾些这类的文学作品。早的有《穆天子传》,而后刘向的《列仙传》,刘义庆《幽冥录》,任昉《述异记》,王晋《拾遗记》都有此类故事。而后的明清小说中就更多了。游仙这一模式反映的中国古代何种心态呢?首先我们可以把游仙分为两个模式,一是形游,如刘晨阮肇游天台与仙女结合,另一是神游,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记述。前者带有中国文人明显的自恋恋人的独特意识,是种肉体上享受旅行。后者则是继承来庄子《逍遥游》道家思想,是种精神超越。分析完两种模式,我们在把两者合在一起看,不管是形游还是神游,反映的都是对现实的不满足,渴望超脱。这种不满足是多方面的,有对政治现实的不满,有对生命短暂的悲叹,有对苦乐无常的挣扎,还有的是生活中精深肉体欲望的不能满足。当一切的不满足就需要一个超时空来释放。
可以发现孙悟空的游仙其实是种对自我理想的实现。我们还可以发现他的游仙过程与其他文学中的各种游仙模式还有一种区别,既他的思想行为都是自觉式的,而非其他那种思想上主动,而实际上却是不自觉的游仙模式。所以悟空的行为并非道家的心灵超越灵肉分离的生命哲学。其实悟空两次上天,是游仙与思凡的二元模式平行展开,体现的都是儒家济世观点。以后我们再进一步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道”的概念。人生短暂,苦乐无常,不若求得长生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道家的“道”;人世本苦,忧多乐少,不若修行以求来世,获得心灵肉体上的解脱,这是佛家的“道”。道家的修行往往是先满足人生的各种欲望,然后知道生命的本质;佛家的修行往往要经历种种苦难,然后领悟世间真谛。所以不管是哪种道唐僧师徒都以领悟,不管哪种经历都以尝试。这些是宗教意义上的道。而取经途中八十一难所磨练的就是儒家之道。这就是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这个道就是种对自我使命的坚持和完成。我们在引用孟子的两段经典表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段中的种种经历可以说是与取经的过程一一对应。还有就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点可以说他们也做到了。取经对于唐僧师徒就是种上天赋予的使命。所以唐僧每每自报家门时说:“奉东土大唐陛下之命,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可见取经是抱着种济世情怀(也可以说是普度众生的情怀)对自我使命的坚持。而最后唐僧等也确实坚持到了成功。获得一圆满结局。
神于天上,因不满足而有思凡举动,动机有二,一为济世观念,一为欲望满足。玄女下凡授兵法于黄帝,后羿下凡射日,鲧盗息壤治水等都属于济世观念。而《牛郎织女》、《天仙配》、《宝莲灯》等故事中织女、七仙女、三圣母都属于欲望驱使的。
而我们来看悟空的思凡情况。正如同游仙是俗性向神性的转变,是由凡人俗人完成,那么思凡就是神性向俗性的转变,由神仙完成。为何悟空的游仙和思凡几乎是同时进行呢?我们可以借用“灵肉分野”的观点。在肉体躯壳上,悟空是神性的,超现实的。可是心灵上,精神上,他仍然是俗性的,凡性的。他仍然是野性未除,仍有凡世的各种情感。
思凡——自我价值的奋斗
我们说孙悟空的思凡和游仙几乎是平行进行的。这里就有了个问题,既然天界对悟空来说,只是游而已,又何来思凡?这岂非矛盾。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从不同角度看的。我们从整个天上的神仙世界来看,既然来到天上,就要受其约束。悟空的行为无疑就是思凡下界,触犯了天条。其实在小说之前,悟空学艺归来,未尝不也是种思凡行为。
我们再从头分析思凡这一模式。我们同样先回顾思凡的起源。在太初洪荒之时,天地相通,神人无别,正如龚自珍所言:“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然而随着文明进步,人神必将走向分离。一如西方基督教中亚当夏娃必将走出伊甸园一样。于是就有《山海经》《国语》等所载颛顼帝另大臣重与黎“绝地天通”。原始先民就有个二难选择:一方面他们渴望摆脱神的控制走向独立;另一方面又不时地为神的远离自己而感到茫然若失,甚至无所适从。但是神仙也同样有类似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希望从凡世独立出来以维护神性尊严;但却也为远离丰富多彩的尘世而使得自身内心中欲望没有释放空间。从而我们可以从这二难选择中得出神仙思凡的根源。
现在我们来看《西游记》的悟道模式。很容易发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悟道肯定不是顿悟,要不故事一下就完了。首先唐僧师徒都在修行中经历人生各种苦难。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镇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唐僧前世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贬凡间,而且一出生就经历家破人亡的悲剧;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因调戏嫦娥被打了两千锤,错投畜生道;沙和尚前世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破琉璃盏被打了八百杖,下凡后每七日还要受飞剑穿身之苦;小白龙因纵火烧了夜明珠差点被斩。他们前世都曾享受到无上荣光,今世却也受过无数苦难。按传统故事模式前他们皈依沙门时已然悟道。他们其实确实已经悟道。唐僧与沙僧一直秉持佛法,白龙马一直勤勤恳恳未有怨言。孙悟空虽然野性难驯,但再也没争天的念头,对取经也是一直坚持。猪八戒看起来仍然凡心未灭,但是他确也斩断红尘,虽然时常嚷着“分行李”,其实也只是在困境时的抱怨。还有一点,在悟道过程中,会有一高人点化。这在《西游记》中对应的就是观世音菩萨。可是我们我们来观察观世音的言行。他对取经团队的作用一是鼓励,而是直接帮助。并没有点破大道的举动。她对孙悟空的指导用四个字形容就是连哄带劝。他并未有长篇说教,她于悟空而言与其说是导师,不若说她是在扮演母亲的角色。可见这种悟道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模式。这种悟道是在主人公已经悟道的基础上再次悟道修行的二重模式。那他们再次悟的又是什么呢?
游仙的动机是不满足,但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不满足。这似乎是一矛盾。其实这状况并不特别。我们看曹植的《仙人篇》:“仙人揽六著,队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诗人幻想升天游历天山仙宫,受到仙人仙女热情款待,何其飘然,何其快乐!然而最后笔锋一转,发出“人生如寄居”。而郭璞的游仙诗中同样也在“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之际发出“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的深沉悲叹。更有甚者,李白的《古风十九在从“西上莲花山”到“虚步蹑太清”的一番游历后,更是“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婴”的激愤之音。这些既有仙俗对比中愤世,也有仙俗对比后的感伤。孙悟空有愤世,花果 山是王,在天宫只是卒;他有感伤,他在花果山何其逍遥,在天宫却无比拘束。
《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是个神话。中国其实并非一个盛产神话的国度。这点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国神话诞生之初没有一个完整具体的体系。这点方面,古希腊,北欧,印度甚至甚至日本都有一个较完整的神话体系。从三代以来,中国神话一直存在两个体系,一是昆仑山系,一是蓬莱系。期间道教兴盛,佛教传入,再加上民间传说的积累,可以说神话到《西游记》创作时已经是成熟的果实自然而落。换言之,《西游记》已是中国神话文学的巅峰,此时两个神话体系已经合二为一,三教的传说也逐渐统一,《西游记》第一次构建了个完整的神话世界和仙魔体系。这既是作者天才的创作,也是传统文化逐渐成熟的结果。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从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来看,成就最高的无疑是《红楼梦》,其次呢?我认为是《西游记》。
长期以来对《西游记》的评价是它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伟大小说。它是部描绘世情的世俗小说,是部隐射政治的讽刺,是部参禅悟道的宗教小说。我们只看第三点,作为不宗教小说,历代都认为小说的思想是融合三教,那主要思想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神话角度来分析。神话是对未知世界的想象,进而产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从世界历史看,神话往往含有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