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第3章:直线与方程(3.2直线的方程)》教师版
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2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知识导图学法指导1.体会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截距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并由此求直线的方程.2.明确平面上的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3.弄清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其他几种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每种形式的适用条件,在解题时注意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4.明确利用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判断直线平行和垂直问题的方法.高考导航1.利用两点坐标求直线的方程或利用直线的截距式求直线的方程是常考知识点,分值5分.2.由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或求参数的值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分值5分.知识点一直线的两点式、截距式方程1.截距式方程中间以“+”相连,右边是1.2.a 叫做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a∈R ,不一定有a >0.知识点二 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若点P 1(x 1,y 1),P 2(x 2,y 2),设P (x ,y )是线段P 1P 2的中点,则⎩⎪⎨⎪⎧x =x 1+x 22,y =y 1+y22.知识点三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如下: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式子: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0; 条件:A ,B 不同时为零; 简称:一般式.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其他四种形式的转化认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方程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2)方程中等号的左侧自左向右一般按x ,y ,常数的先后顺序排列; (3)x 的系数一般不为分数和负数;(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有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与它相对应,即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可以表示任何一条直线.[小试身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x a +y b=1表示.( )(2)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1) (x 2-x 1)=(x -x 1)(y 2-y 1)表示.( )答案:(1)× (2)√2.经过点A (-3,2),B (4,4)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为( ) A.y -22=x +37 B.y -2-2=x -37C.y +22=x -37D.y -2x +3=27解析:由方程的两点式可得直线方程为y -24-2=x --4--,即y -22=x +37.答案:A3.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3的直线方程是( ) A.x 3+y -2=1 B.x 2+y-3=1 C.x -2+y 3=1 D.x -3+y2=1 解析:由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可得直线方程是x -2+y3=1.答案:C4.直线x 3+y4=1化成一般式方程为( )A .y =-43x +4B .y =-43(x -3)C .4x +3y -12=0D .4x +3y =12解析:直线x 3+y4=1化成一般式方程为4x +3y -12=0. 答案:C。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2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材]人教A版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2直线的方程第2课时[学情分析]我校为一所普通高中,部分学苗基础较差,学生在态度习惯、知识结构、思维品质、数学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直线的方程第一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之后,学生已经建立了两种具体的直线方程:点斜式、斜截式的概念及会应用它们求直线方程,并对直线方程、方程直线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已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
另外对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的纵截距的概念也已经明确清晰,所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条件。
但由于部分学生观察、类比、迁移、化归、计算等方面能力的薄弱,可能在两点式方程形式的导出、综合性应用的问题上会有一定难度。
[学习内容分析]直线方程共有四种特殊形式,本节课是学习第三、四种特殊形式,在本大节3.2直线的方程中重要性略低于前两种形式,使用频率也不高。
但它在体现点斜式方程的应用,衬托点斜式方程的重要性,及为学习一般式方程作铺垫,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知识归纳提升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是两个方程的导出及应用,它们的教学基于点斜式方程,同时引领学生学会一个数学方法即待定系数法,说明这种方法在确定曲线方程问题中是常用的重要方法。
另外把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强调解析几何的一般方法和思想。
通过对两点式、截距式方程形式美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等美的特质。
通过对两点式方程由分式到整式的变形,为学生了解一般式方程中系数A、B的几何意义(直线的方向向量即为(B,-A),法向量为(A,B)),为学习直线的参数方程做一铺垫。
同时教给学生这个整式形式的方程是已知两点求直线方程并化为一般方程的一个小技巧,并为学生感性认识行列式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埋下伏笔。
以体现搭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截距式方程并会用于求直线方程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理解两点式方程的导出过程,掌握求直线方程的直接法及间接法(待定系数法);3.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方程形式美的发现,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文化,进一步体会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高中数学必修2《第3章:直线与方程(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1)》教师版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3.1 & 3.3.2 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第一课时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新授课)[导入新知]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化解疑难]两直线相交的条件(1)将两直线方程联立解方程组,依据解的个数判断两直线是否相交.当方程组只有一解时,两直线相交.(2)设l1:A1x+B1y+C1=0,l2:A2x+B2y+C2=0,则l1与l2相交的条件是A1B2-A2B1≠0或A1A2≠B1B2(A2,B2≠0).(3)设两条直线l1:y=k1x+b1,l2:y=k2x+b2,则l1与l2相交⇔k1≠k2.[导入新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公式: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P1P2|=(x1-x2)2+(y1-y2)2.(2)文字叙述:平面内两点的距离等于这两点的横坐标之差与纵坐标之差的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化解疑难]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理解(1)此公式与两点的先后顺序无关,也就是说公式也可写成|P1P2|=(x2-x1)2+(y2-y1)2.(2)当直线P1P2平行于x轴时,|P1P2|=|x2-x1|.当直线P1P2平行于y轴时,|P1P2|=|y2-y1|.当点P1、P2中有一个是原点时,|P1P2|=x2+y2.[例1] 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 (1)l 1:5x +4y -2=0,l 2:2x +y +2=0; (2)l 1:2x -6y +3=0,l 2:y =13x +12;(3)l 1:2x -6y =0,l 2:y =13x +12.[解] (1)解方程组⎩⎪⎨⎪⎧5x +4y -2=0,2x +y +2=0,得⎩⎨⎧x =-103,y =143.所以l 1与l 2相交,且交点坐标为⎝⎛⎭⎫-103,143. (2)解方程组⎩⎪⎨⎪⎧2x -6y +3=0,①y =13x +12,②②×6整理得2x -6y +3=0.因此,①和②可以化成同一个方程,即①和②表示同一条直线,l 1与l 2重合. (3)解方程组⎩⎪⎨⎪⎧2x -6y =0,①y =13x +12,②②×6-①得3=0,矛盾.方程组无解,所以两直线无公共点,l 1∥l 2. [类题通法]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关键是看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1)解方程组的重要思想就是消元,先消去一个变量,代入另外一个方程能解出另一个变量的值.(2)解题过程中注意对其中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3)最后把方程组解的情况还原为直线的位置关系. [活学活用]1.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坐标:(1)l 1:2x +y +3=0,l 2:x -2y -1=0; (2)l 1:x +y +2=0,l 2:2x +2y +3=0.解:(1)解方程组⎩⎪⎨⎪⎧ 2x +y +3=0,x -2y -1=0,得⎩⎪⎨⎪⎧x =-1,y =-1,所以直线l 1与l 2相交,交点坐标为(-1,-1).(2)解方程组⎩⎪⎨⎪⎧x +y +2=0,①2x +2y +3=0,②①×2-②,得1=0,矛盾,方程组无解.所以直线l 1与l 2无公共点,即l 1∥l 2.[例2] 求证:不论m 为何实数,直线(m -1)x +(2m -1)y =m -5都过某一定点. [证明] 法一:取m =1时,直线方程为y =-4;取m =12时,直线方程为x =9.两直线的交点为P (9,-4),将点P 的坐标代入原方程左边=(m -1)×9+(2m -1)×(-4)=m -5.故不论m 取何实数,点P (9,-4)总在直线(m -1)x +(2m -1)y =m -5上, 即直线恒过点P (9,-4).法二:原方程化为(x +2y -1)m +(-x -y +5)=0. 若对任意m 都成立,则有⎩⎪⎨⎪⎧ x +2y -1=0,x +y -5=0,得⎩⎪⎨⎪⎧x =9,y =-4.所以不论m 为何实数,所给直线都过定点P (9,-4). [类题通法]解含有参数的直线恒过定点的问题(1)方法一:任给直线中的参数赋两个不同的值,得到两条不同的直线,然后验证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题目中含参数直线所过的定点,从而问题得解.(2)方法二:含有一个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若能整理为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其中λ是参数,这就说明了它表示的直线必过定点,其定点可由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解得.若整理成y -y 0=k (x -x 0)的形式,则表示的所有直线必过定点(x 0,y 0).[活学活用]2.求经过两直线l 1:3x +4y -2=0和l 2:2x +y +2=0的交点且过坐标原点的直线l 的方程.解:法一:由方程组⎩⎪⎨⎪⎧3x +4y -2=0,2x +y +2=0,解得⎩⎪⎨⎪⎧x =-2,y =2,即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为(-2,2).∵直线过坐标原点,所以其斜率k =2-2=-1,直线方程为y =-x ,一般式为x +y =0.法二:∵l 2不过原点,∴可设l 的方程为3x +4y -2+λ(2x +y +2)=0(λ∈R ), 即(3+2λ)x +(4+λ)y +2λ-2=0. 将原点坐标(0,0)代入上式,解得λ=1, ∴l 的方程为5x +5y =0,即x +y =0.[例3] 已知点A (1,1),B (5,3),C (0,3),求证:△ABC 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 法一:∵|AB |=(5-1)2+(3-1)2=25, |AC |=(0-1)2+(3-1)2=5, 又|BC |=(5-0)2+(3-3)2=5, ∴|AB |2+|AC |2=|BC |2, ∴△ABC 为直角三角形. 法二:∵k AB =3-15-1=12,k AC =3-10-1=-2,∴k AB ·k AC =-1,∴AB ⊥AC ,∴△ABC 是以A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类题通法]1.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1)对于任意两点P1(x1,y1)和P2(x2,y2),则|P1P2|=(x2-x1)2+(y2-y1)2.(2)对于两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相等的情况,可直接利用距离公式的特殊情况求解.2.解答本题还要注意构成三角形的条件.[活学活用]3.已知点A(-1,2),B(2,7),在x轴上求一点P,使|P A|=|PB|,并求|P A|的值.解:设所求点P(x,0),于是由|P A|=|PB|得(x+1)2+(0-2)2=(x-2)2+(0-7)2,即x2+2x+5=x2-4x+11,解得x=1.所以,所求P点坐标为(1,0),|P A|=(1+1)2+(0-2)2=2 2.8.两条直线相交求参数中的误区[典例] 若三条直线l 1:ax +y +1=0,l 2:x +ay +1=0 ,l 3:x +y +a =0能构成三角形,则a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a =1或a =-2B .a ≠±1C .a ≠1且a ≠-2D .a ≠±1且a ≠-2[解析] 为使三条直线能构成三角形,需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1)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由⎩⎪⎨⎪⎧ x +ay +1=0,x +y +a =0,解得⎩⎪⎨⎪⎧x =-a -1,y =1,将l 2,l 3的交点(-a -1,1)代入l 1的方程解得a =1或a =-2①;(2)若l 1∥l 2,则由a ×a -1×1=0,得a =±1②, 当a =1时,l 1与l 2重合;(3)若l 2∥l 3,则由1×1-a ×1=0,得a =1,当a =1时,l 2与l 3重合; (4)若l 1∥l 3,则由a ×1-1×1=0,得a =1,当a =1时,l 1与l 3重合. 综上,当a =1时,三条直线重合;当a =-1时,l 1∥l 2;当a =-2时,三条直线交于一点, 所以要使三条直线能构成三角形,需a ≠±1且a ≠-2. [答案] D [易错防范]①处,解题过程中,由a =1或a =-2得a ≠1且a ≠-2,此种错误只考虑了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不能构成三角形,而忽视了任意两条平行或重合的直线也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处,若得到a ≠±1,只考虑了直线的斜率不相等的条件,而忽视了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也不能构成三角形.解答此类问题由条件不易直接求参数,可考虑从反面入手,同时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漏掉某些情形.[成功破障](2013·银川高一检测)直线y =2x +10,y =x +1,y =ax -2交于一点,则a 的值为( ) A.12 B .-12C.23D .-23解析:选C 由⎩⎪⎨⎪⎧ y =2x +10,y =x +1,解得⎩⎪⎨⎪⎧x =-9,y =-8,即直线y =2x +10与y =x +1相交于点(-9,-8),代入y =ax -2,解得a =23.[随堂即时演练]1.直线3x +2y +6=0和2x +5y -7=0的交点的坐标为( ) A .(-4,-3) B .(4,3) C .(-4,3)D .(3,4)解析:选C 由方程组⎩⎪⎨⎪⎧ 3x +2y +6=0,2x +5y -7=0,得⎩⎪⎨⎪⎧x =-4,y =3.2.已知点A (-2,-1),B (a,3),且|AB |=5,则a 的值为( ) A .1 B .-5 C .1或-5D .1-或5解析:选C ∵|AB |=(a +2)2+(3+1)2=5, ∴a =-5或a =1.3.设Q (1,3),在x 轴上有一点P ,且|PQ |=5,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设P (a,0),则|PQ |=(a -1)2+(0-3)2=5,解得a -1=±4,即a =5或-3.故点P 的坐标是(5,0)或(-3,0).答案:(5,0)或(-3,0)4.若p ,q 满足p -2q =1,直线px +3y +q =0必过一个定点,该定点坐标为________. 解析:因为p =2q +1代入整理:(2x +1)q +3y +x =0对q 为一切实数恒成立,即2x +1=0,且3y +x =0,所以x =-12,y =16.答案:⎝⎛⎭⎫-12,16 5.(2012·山东德州高一检测)分别求经过两条直线2x +y -3=0和x -y =0的交点,且符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平行于直线l 1:4x -2y -7=0; (2)垂直于直线l 2:3x -2y +4=0.解:解方程组⎩⎪⎨⎪⎧2x +y -3=0,x -y =0,得交点P (1,1).(1)若直线与l 1平行, ∵k 1=2, ∴斜率k =2,∴所求直线方程为y -1=2(x -1) 即:2x -y -1=0. (2)若直线与l 2垂直, ∵k 2=32,∴斜率k =-1k 2=-23,∴y -1=-23(x -1)即:2x +3y -5=0.3.3.3 & 3.3.4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导入新知]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化解疑难]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需注意的问题(1)直线方程应为一般式,若给出其他形式,应先化成一般式再用公式.例如,求P 0(x 0,y 0)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应先把直线方程化为kx -y +b =0,得d =|kx 0-y 0+b |k 2+1.2.点到几种特殊直线的距离 (1)点P 0(x 0,y 0)到x 轴的距离d =|y 0|; (2)点P (x 0,y 0)到y 轴的距离d =|x 0|;(3)点P (x 0,y 0)到与x 轴平行的直线y =b (b ≠0)的距离d =|y 0-b |; (4)点P (x 0,y 0)到与y 轴平行的直线x =a (a ≠0)的距离d =|x 0-a |. 3.对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的理解(1)利用公式求平行线间的距离时,两直线方程必须是一般式,且x ,y 的系数对应相等. (2)当两直线都与x 轴(或y 轴)垂直时,可利用数形结合来解决 ①两直线都与x 轴垂直时,l 1:x =x 1,l 2:x =x 2,则d =|x 2-x 1|; ②两直线都与y 轴垂直时,l 1:y =y 1,l 2:y =y 2,则d =|y 2-y 1|.[例1] 求点P (3,-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1)y =34x +14;(2)y =6;(3)x =4.[解] (1)直线y =34x +14化为一般式为3x -4y +1=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d =|3×3-4×(-2)+1|32+(-4)2=185. (2)因为直线y =6与y 轴垂直,所以点P 到它的距离d =|-2-6|=8. (3)因为直线x =4与x 轴垂直,所以点P 到它的距离d =|3-4|=1. [类题通法]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直线方程应为一般式,若给出其他形式应化为一般式. (2)点P 在直线l 上时,点到直线的距离为0,公式仍然适用.(3)直线方程Ax +By +C =0中,A =0或B =0公式也成立,但由于直线是特殊直线(与坐标轴垂直),故也可用数形结合求解.[活学活用]1.已知点A (a,2)(a >0)到直线l :x -y +3=0的距离为1,则a =( ) A.2 B .2- 2 C.2-1D.2+1解析:选C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 d =|a -2+3|2=|a +1|2=1,得a =-1±2.又∵a >0,∴a =2-1.2.点P (2,4)到直线l :3x +4y -7=0的距离是________. 解析: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3×2+4×4-7|32+42=155=3.答案:3[例2] 求与直线l :5x -12y +6=0平行且到l 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 [解] 法一: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5x -12y +C =0. 在直线5x -12y +6=0上取一点P 0(0,12),则点P 0到直线5x -12y +C =0的距离为|-12×12+C |52+(-12)2=|C -6|13,由题意,得|C -6|13=2,所以C =32,或C =-20.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5x -12y +32=0,或5x -12y -20=0. 法二: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5x -12y +C =0, 由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2=|C -6|52+(-12)2,解得C =32,或C =-20.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5x -12y +32=0,或5x -12y -20=0. [类题通法]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一般是直接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当直线l 1:y =kx +b 1,l 2:y =kx +b 2,且b 1≠b 2时,d =|b 1-b 2|k 2+1;当直线l 1:Ax +By +C 1=0,l 2:Ax +By +C 2=0且C 1≠C 2时,d =|C 1-C 2|A 2+B 2.但必须注意两直线方程中x ,y 的系数对应相等. [活学活用]3.(2012·岳阳高一检测)两直线3x +y -3=0和6x +my -1=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因为两直线平行,所以m =2.法一:在直线3x +y -3=0上取点(0,3),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d =|6×0+2×3-1|62+22=104. 法二:将6x +2y -1=0化为3x +y -12=0,由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d =⎪⎪⎪⎪-3+1232+12=104. 答案:104[例3] 求经过点P (1,2),且使A (2,3),B (0,-5)到它的距离相等的直线l 的方程. [解] 法一: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即x =1,显然符合题意.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所求直线的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y -2=k (x -1).由条件得|2k -3-k +2|k 2+1=|5-k +2|k 2+1,解得k =4,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 =1或4x -y -2=0.法二:由平面几何知识知l ∥AB 或l 过线段AB 的中点. ∵直线AB 的斜率k AB =4,若l ∥AB ,则l 的方程为4x -y -2=0.若l 过AB 的中点(1,-1),则直线方程为x =1,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 =1或4x -y -2=0. [类题通法]解这类题目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即根据题意设出方程,然后由题意列方程求参数.也可以综合应用直线的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判断直线l 的特征,然后由已知条件写出l 的方程.[活学活用]4.求经过两直线l 1:x -3y -4=0与l 2:4x +3y -6=0的交点,且和点A (-3,1)的距离为5的直线l 的方程.解:由⎩⎪⎨⎪⎧x -3y -4=0,4x +3y -6=0,解得⎩⎪⎨⎪⎧x =2,y =-23,即直线l 过点B ⎝⎛⎭⎫2,-23. ①当l 与x 轴垂直时,方程为x =2,点A (-3,1)到l 的距离d =|-3-2|=5,满足题意. ②当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斜率为k , 则l 的方程为y +23=k (x -2),即kx -y -2k -23=0,由点A 到l 的距离为5,得⎪⎪⎪⎪-3k -1-2k -23k 2+(-1)2=5,解得k =43,所以l 的方程为43x -y -83-23=0,即4x -3y -10=0.综上,所求直线方程为x =2或4x -3y -10=0.9.漏掉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典例] 直线l 1过点A (0,1),l 2过点B (5,0),如果l 1∥l 2,且l 1与l 2的距离为5,求l 1,l 2的方程.[解] (1)若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①,设直线的斜率为k ,由斜截式得l 1的方程y =kx +1,即kx -y +1=0.由点斜式可得l 2的方程为y =k (x -5),即kx -y -5k =0.因为直线l 1过点A (0,1),则点A 到直线l 2的距离d =|-1-5k |(-1)2+k 2=5,∴25k 2+10k +1=25k 2+25,∴k =125,∴l 1的方程为12x -5y +5=0,l 2的方程为12x -5y -60=0.(2)若l 1,l 2的斜率不存在①,则l 1的方程为x =0,l 2的方程为x =5,它们之间的距离为5,同样满足条件.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直线方程有两组:l 1:12x -5y +5=0,l 2:12x -5y -60=0;或l 1:x =0,l 2:x =5.[易错防范]1.①处容易漏掉l 1,l 2的斜率都不存在的情形而导致错误.2.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时,一定要对斜率是否存在的情况进行讨论. [成功破障]经过点A (1,2)且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当过点A 的直线垂直于x 轴时,原点到此直线的距离等于1,所以满足题设条件,其方程为x -1=0.当过点A 的直线不垂直于x 轴时,设其方程为y -2=k (x -1),即kx -y -k +2=0.由|-k +2|k 2+1=1得k =34,故其方程为3x -4y +5=0.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 -1=0,或3x -4y +5=0. 答案:x =1或3x -4y +5=0[随堂即时演练]1.原点到直线x +2y -5=0的距离为( ) A .1 B. 3 C .2D. 5解析:选D d =|-5|5= 5.2.已知直线l 1:x +y +1=0,l 2:x +y -1=0,则l 1,l 2之间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D .2 解析:选B 在l 1上取一点(1,-2),则点到直线l 2的距离为|1-2-1|12+12= 2.3.直线4x -3y +5=0与直线8x -6y +5=0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直线8x -6y +5=0化简为4x -3y +52=0,则由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5-5242+32=12. 答案:124.若点(2,k )到直线5x -12y +6=0的距离是4,则k 的值是________.解析:∵|5×2-12k +6|52+122=4,∴|16-12k |=52,∴k =-3,或k =173.答案:-3或1735.已知△ABC 三个顶点坐标A (-1,3),B (-3,0),C (1,2),求△ABC 的面积S . 解: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得直线BC 的方程为 y 2-0=x +31+3, 即x -2y +3=0.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BC |=(-3-1)2+(0-2)2=25,点A 到BC 的距离为d ,即为BC 边上的高, d =|-1-2×3+3|12+(-2)2=455, 所以S =12|BC |·d =12×25×455=4,即△ABC 的面积为4.[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点(1,-1)到直线x -y +1=0的距离是( ) A .3 2 B.22C .3D.322解析:选D 点(1,-1)到直线x -y +1=0的距离 d =|1-1×(-1)+1|12+(-1)2=322.2.两平行线分别经过点A (3,0),B (0,4),它们之间的距离d 满足的条件是( ) A .0<d ≤3 B .0<d ≤5 C .0<d <4D .3≤d ≤5解析:选B 当两平行线与AB 垂直时,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最大为|AB |=5,所以0<d ≤5. 3.与直线2x +y +1=0的距离等于55的直线方程为( ) A .2x +y =0 B .2x +y -2=0C .2x +y =0或2x +y -2=0D .2x +y =0或2x +y +2=0解析:选D 根据题意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 +y +c =0.因为两直线间的距离等于55,所以d =|c -1|22+12=55,解得c =0,或c =2.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2x +y =0,或2x +y +2=0. 4.直线l 过点A (3,4)且与点B (-3,2)的距离最远,那么l 的方程为( ) A .3x -y -13=0 B .3x -y +13=0 C .3x +y -13=0D .3x +y +13=0解析:选C 由已知可知,l 是过A 且与AB 垂直的直线, ∵k AB =2-4-3-3=13,∴k l =-3, 由点斜式得,y -4=-3(x -3),即3x +y -13=0.5.若动点A (x 1,y 1),B (x 2,y 2)分别在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上移动,则AB 的中点M 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是( )A .3 2B .2 3C .3 3D .4 2解析:选A 由题意,结合图形可知点M 必然在直线x +y -6=0上,故M 到原点的最小距离为|-6|2=3 2.二、填空题6.直线l 到直线x -2y +4=0的距离和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设所求l 的方程为x -2y +C =0, 则|C -4|12+22=|C |12+22,解得C =2,故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2=0. 答案:x -2y +2=07.直线l 在x 轴上的截距为1,又有两点A (-2,-1),B (4,5)到l 的距离相等,则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显然l ⊥x 轴时符合要求,此时l 的方程为x =1; 设l 的斜率为k ,则l 的方程为y =k (x -1),即 kx -y -k =0.∵点A ,B 到l 的距离相等, ∴|-2k +1-k |k 2+1=|4k -5-k |k 2+1.∴|1-3k |=|3k -5|,∴k =1,∴l 的方程为x -y -1=0. 综上,l 的方程为x =1,或x -y -1=0. 答案:x =1或x -y -1=08.已知直线l 与直线l 1:2x -y +3=0和l 2:2x -y -1=0的距离相等,则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法一:由题意可设l 的方程为2x -y +c =0, 于是有|c -3|22+(-1)2=|c -(-1)|22+(-1)2,即|c -3|=|c +1|,解得c =1, 则直线l 的方程为2x -y +1=0.法二:由题意知l 必介于l 1与l 2中间,故设l 的方程为2x -y +c =0, 则c =3+(-1)2=1.则直线l 的方程为2x -y +1=0. 答案:2x -y +1=0 三、解答题9.已知直线l 经过点P (-2,5),且斜率为-34.(1)求直线l 的方程;(2)若直线m 与l 平行,且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3,求直线m 的方程. 解:(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 -5=-34(x +2),整理得所求直线方程为 3x +4y -14=0.(2)由直线m 与直线l 平行,可设直线m 的方程为 3x +4y +C =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3×(-2)+4×5+C |32+42=3,即|14+C |5=3,解得C =1或C =-29,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1=0或3x +4y -29=0.10.已知正方形ABCD 一边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3y -13=0,对角线AC ,BD 的交点为P (1,5),求正方形ABCD 其他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解:(1)点P (1,5)到l CD 的距离为d ,则d =310. ∵l AB ∥l CD ,∴可设l AB :x +3y +m =0. 点P (1,5)到l AB 的距离也等于d , 则|m +16|10=310, 又∵m ≠-13,∴m =-19,即l AB :x +3y -19=0. ∵l AD ⊥l CD ,∴可设l AD :3x -y +n =0,则P (1,5)到l AD 的距离等于P (1,5)到l BC 的距离,且都等于d =310, |n -2|10=310,n =5,或n =-1, 则l AD :3x -y +5=0,l BC :3x -y -1=0.所以,正方形ABCD 其他三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 +3y -19=0,3x -y +5=0,3x -y -1=0.直线与方程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嘉兴高一检测)点A (2,-3)关于点B (-1,0)的对称点A ′的坐标是( ) A .(-4,3) B .(5,-6) C .(3,-3)D.⎝⎛⎭⎫12,-32 解析:选A 设A ′(x ′,y ′),由题意得⎩⎨⎧2+x ′2=-1,-3+y ′2=0,即⎩⎪⎨⎪⎧x ′=-4,y ′=3. 2.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则直线l 的倾斜角为( ) A .30° B .45° C .60°D .135°解析:选D 由题意知k =-1,故倾斜角为135°.3.(2012·潍坊高一期末检测)点(1,1)到直线x +y -1=0的距离为( ) A .1B .2C.22D. 2解析:选C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1+1-1|12+12=22.4.若直线l 与直线y =1,x =7分别交于P 、Q ,且线段PQ 的中点坐标为(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13 B .-13C .3D .-3解析:选B 设P (a,1),Q (7,b ),则有⎩⎪⎨⎪⎧a +7=2,b +1=-2.∴⎩⎪⎨⎪⎧a =-5,b =-3,故直线l 的斜率为-3-17+5=-13.a =-5.5.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 -2y +3=0的直线方程为( ) A .x -2y +7=0 B .2x +y -1=0 C .x -2y -5=0D .2x +y -5=0解析:选A ∵直线x -2y +3=0的斜率为12,∴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3=12(x +1),即x -2y +7=0.6.若直线mx +ny +3=0在y 轴上的截距为-3,且它的倾斜角是直线3x -y =33的倾斜角的2倍,则( )A .m =-3,n =1B .m =-3,n =-3C .m =3,n =-3D .m =3,n =1解析:选D 依题意得-3n =-3,-mn =tan 120°=-3,得m =3,n =1.7.和直线3x -4y +5=0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A .3x +4y +5=0 B .3x +4y -5=0 C .-3x +4y -5=0D .-3x +4y +5=0解析:选A 设所求直线上的任一点为(x ,y ),则此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因为点(x ,-y )在直线3x -4y +5=0上,所以3x +4y +5=0.8.若三点A (3,1),B (-2,b ),C (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 等于( ) A .2 B .3 C .9D .-9解析:选D 由题意知k AB =k BC即b -1-2-3=11-b8+2,解得b =-9. 9.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点(10,0)与(-6,8)重合,则与点(-4,2)重合的点是( ) A .(4,-2) B .(4,-3) C.⎝⎛⎭⎫3,32 D .(3,-1)解析:选A 由已知知以(10,0)和(-6,8)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2x ,则(-4,2)关于直线y =2x 的对称点即为所求点.设所求点为(x 0,y 0),则⎩⎪⎨⎪⎧y 0-2x 0+4=-12,y 0+22=2·x 0-42,解得⎩⎪⎨⎪⎧x 0=4,y 0=-2. 10.设点A (2,-3),B (-3,-2),直线l 过P (1,1)且与线段AB 相交,则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4,或k ≤-4B .-4≤k ≤34C .-34≤k ≤4D .以上都不对解析:选A 由题意知k AP =-3-12-1=-4, k BP =-2-1-3-1=34.由斜率的特点并结合图形可知k ≥34,或k ≤-4.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已知点A (2,1),B (-2,3),C (0,1),则△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 解析:BC 中点为⎝⎛⎭⎫-2+02,3+12即(-1,2),所以BC 边上中线长为(2+1)2+(1-2)2=10.答案:1012.经过点A (1,1)且在x 轴上的截距等于在y 轴上的截距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解析:当直线过原点时,满足要求,此时直线方程为x -y =0;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x a +ya =1,由于点(1,1)在直线上,所以a =2,此时直线方程为x +y -2=0.答案:x -y =0或x +y -2=013.过点A (2,1)的所有直线中,距离原点最远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解析:如右图,只有当直线l 与OA 垂直时,原点到l 的距离最大,此时k OA =12,则k l =-2,所以方程为y -1=-2(x -2),即2x +y -5=0.答案:2x +y -5=014.已知点A (4,-3)与B (2,-1)关于直线l 对称,在l 上有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4x +3y -2=0的距离等于2,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线段AB 的中点C (3,-2),k AB =-1,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3,即y =x -5.设P (x ,x -5),则2=|4x +3x -17|42+32,解得x =1或x =277.即点P 的坐标是(1,-4)或⎝⎛⎭⎫277,-87. 答案:(1,-4)或⎝⎛⎭⎫277,-87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2012·绍兴高二检测)已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135°,且经过点P (1,1). (1)求直线l 的方程;(2)求点A (3,4)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解:(1)∵k =tan 135°=-1,∴l :y -1=-(x -1),即x +y -2=0. (2)设A ′(a ,b ), 则⎩⎪⎨⎪⎧b -4a -3×(-1)=-1,a +32+b +42-2=0,解得a =-2,b =-1,∴A ′的坐标为(-2,-1).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两条直线l 1:x +m 2y +6=0,l 2:(m -2)x +3my +2m =0 ,当m 为何值时,l 1与l 2(1)相交;(2)平行;(3)重合?解:当m =0时,l 1:x +6=0,l 2:x =0,∴l 1∥l 2.当m =2时,l 1:x +4y +6=0,l 2:3y +2=0,∴l 1与l 2相交.当m ≠0且m ≠2时,由1m -2=m 23m 得m =-1或m =3,由1m -2=62m ,得m =3.故(1)当m ≠-1且m ≠3且m ≠0时,l 1与l 2相交. (2)当m =-1或m =0时,l 1∥l 2. (3)当m =3时,l 1与l 2重合.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点A (2,3),B (4,1),△ABC 是以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C 在直线l :x -2y +2=0上.(1)求AB 边上的高CE 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ABC 的面积.解:(1)由题意可知,E 为AB 的中点, ∴E (3,2),且k CE =-1k AB=1,∴CE 所在直线方程为:y -2=x -3,即x -y -1=0.(2)由⎩⎪⎨⎪⎧x -2y +2=0,x -y -1=0,得C (4,3),∴|AC |=|BC |=2,AC ⊥BC ,∴S △ABC =12|AC |·|BC |=2.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1=0,∠A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0,若点B 的坐标为(1,2),求点A 和点C 的坐标.解:由方程组⎩⎪⎨⎪⎧x -2y +1=0,y =0解得顶点A (-1,0).又AB 的斜率为k AB =1,且x 轴是∠A 的平分线,故直线AC 的斜率为-1,A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x +1).已知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1=0,故BC 的斜率为-2,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2=-2(x -1).解方程组⎩⎪⎨⎪⎧y =-(x +1),y -2=-2(x -1).得顶点C 的坐标为(5,-6).所以点A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5,-6).。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直线的方程教案
又 α∈[ 0°,180 °)
∴α= 135°
因此,这条直线的斜率是- 1,倾斜角是 135°
巩固练习 P37 练习 4、5
4、归纳总结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数学方法:图象法、公式法
三、内容、方法小结:
本节介绍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 以及斜率的两种求法, 教学中运用图像
法和公式法使得内容更易理解。
形如 y=kx+b(k ≠0) 叫做一次函数;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当 k> 0 时,在 R
.
上是增函数,当 k< 0 时,在 R 上是减函数。 ⑵画出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 ① y = 2x + 4
精品文档
② y = - 2x + 2
小结:作一次函数图象的方法-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可在直线上任取两点, 通常取点 (0 , b) 与( -b/k , 0) 。
( 1)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的充要条 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2)通过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代数化处理几何问题的
方法及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体会唯物辩证法在数学中的体现。
3.过程与方法 : 在初中平面几何的直线平行或垂直关系的基础上,
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
行,即 学生 2: 实验 2, 我实验探究的结果是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 , 他们的斜率的
乘积都等于 -1, 当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等于 -1 的时候 , 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 的.
有没有同学补充 ?若没有 , 老师提问 : 当这两条直线有一条与 y 轴平行时 , 上 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让大家再动手操作一下 . 因此 , 我们实验一的最终结论应该是 :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 ,如果它们互相垂直, 那 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 ( 即乘积为 -1) ;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 那 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基础讲义高中数学必修二3.2 直线的方程教师
3.2 直线的方程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探究] 3.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2)的直线是否一定可用两点式方程表示? 提示:当x 1=x 2,或y 1=y 2时,由两点式方程知分母此时为零,所以不能用两点式方程表示.用一般式确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1)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恰当形式的直线方程,直接求出方程中系数,写出直线方程.(2)待定系数法:先根据已知条件设出直线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求系数,最后代入求出直线方程.直线方程的适用条件、截距、斜率有关问题的注意点 (1)明确直线方程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点斜式斜截式方程适用于不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方程不能表示垂直于x 、y 轴的直线;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在应用时要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形式,在无特殊要求下一般化为一般式.(2)截距不是距离,距离是非负值,而截距可正可负,可为零,在与截距有关的问题中,要注意讨论截距是否为零.(3)求直线方程时,若不能断定直线是否具有斜率时,应注意分类讨论,即应对斜率存在与否加以讨论.基础练习题1.△ABC 的三个顶点为A (-3,0),B (2,1),C (-2,3),求: (1)BC 所在直线的方程;(2)BC 边上中线AD 所在直线的方程; (3)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的方程.1.解:(1)因为直线BC 经过B (2,1)和C (-2,3)两点,由两点式得BC 的方程为y -13-1=x -2-2-2,即x +2y -4=0. (2)设BC 中点D 的坐标(x ,y ),则x =2-22=0,y =1+32=2.BC 边的中线AD 过点A (-3,0),D (0,2)两点,由截距式得AD 所在直线方程为x -3+y2=1,即2x -3y +6=0.(3)BC 的斜率k 1=-12,则BC 的垂直平分线DE 的斜率k 2=2,由点斜式得直线DE 的方程为y -2=2(x -0),即2x -y +2=02.过点P (-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当截距不为0时,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 a +ya=1,即x +y -a =0.∵点P (-2,3)在直线l 上,∴-2+3-a =0,∴a =1,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 当截距为0时,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kx ,则有3=-2k ,即k =-32,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32x ,即3x +2y =0.综上,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3x +2y =0. [答案] x +y -1=0或3x +2y =03.已知直线l 过(2,1),(m,3)两点,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3.解析:当m =2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2;当m ≠2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13-1=x -2m -2,即2x -(m -2)y +m -6=0.因为m =2时,方程2x -(m -2)y +m -6=0,即为x =2,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x -(m -2)y +m -6=0. 答案:2x -(m -2)y +m -6=04.已知直线l 1:x +ay +6=0和l 2:(a -2)x +3y +2a =0,则l 1∥l 2的充要条件是a 等于( )A .3B .1C .-1D .3或-1 4.解析:选C 由题意知,l 1∥l 2⇔1a -2=a 3≠62a,即a =-1. 5.已知直线x -ky +1=0与直线y =kx -1平行,则k 的值为________. 5.解析:若两直线平行,则k =1k ,解得k =±1.答案:±1。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2.过点 P(-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 l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分两种情况:(1)直线
l
过原点时,l
的斜率为-3, 2
∴直线方程为 y=-32x;(2)l 不过原点时,设方程为xa+ya=1,将 x=-2,
y=3 代入得 a=1,∴直线方程为 x+y=1.
综上:l 的方程为 x+y-1=0 或 2y+3x=0.
答案:x+y-1=0 或 3x+2y=0
3.求过点(1,1)且在 y 轴上的截距为在 x 轴上的截距的 2 倍的直线方程.
解析:当 a,b≠0 时,设直线方程为ax+by=1,由题可知1a+1b=1,且 b=2a,解得 a=32,b=3,所以直线方程为x3+y3=1,即 2x+y-3=0.
2 当 a=b=0 时,设 y=kx,由题设可知,k=1,此时直线方程为 y=x.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2x+y-3=0 或 x-y=0.
②经过任意两点的直线都可以用(y-y1)(x2-x1)=(x-x1)(y2-y1)来表示
③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xa+yb=1 表示
④经过 A(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y=kx+b 表示
A.0
B.1
C.2
D.4
解析: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四种特殊形式的应用条件.显然①④都忽略 了 k 不存在的情况;③忽略了截距不存在的情形,如直线平行于坐标轴, 只有②是正确的,故选 B. 答案:B
课时作业
[自主梳理]
一、直线方程的两点式 名称 已知条件
示意图
方程 使用范围
P1(x1,y1), 两点式 P2(x2,y2),
其中 x1≠x2, y1≠y2
y-y1 y2-y1
斜率存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直线的方程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案_17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学会分析、比较,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意识.3. 情态与价值观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几何意义的代数转化,体验解析几何的代数美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直线方程两点式。
2. 难点:两点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及截据式方程.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练习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复习:已经学过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及其特点思考:已知直线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x 1≠x 2 ,y 1≠y 2),如何求出这两个点的直线方程呢?生:经过一点,且已知斜率的直线,可以写出它的点斜式方程. 可以先求出斜率,再选择一点,得到点斜式方程.(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 利用点斜式解答如下问题:(1)已知直线l 经过两点12(8,1),(2,4)P P --,求直线l 的方程.(2)已知两点),(),,(222211y x P x x P 其中),(2121y y x x ≠≠,求通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要求直线方程,应知道什么条件?能不能把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先判断是否存在斜率,然后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可求出直线方程:(1)11(8)2y x +=-- (2))(112121x x x x y y y y ---=- 教师指出:当21y y ≠时,方程可以写成 ),(2121121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 由于这个直线方程由两点确定,所以我们把它叫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two-point form ).2. 若点),(),,(222211y x P x x P 中有21x x =,或21y y =,此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和分析,发现当21x x =时,直线与x 轴垂直,所以直线方程为:1x x =;当21y y =时,直线与y 轴垂直,直线方程为:1y y =.(三) 概念辨析,巩固提高例 3 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0,(a ,与y 轴的交点为B ),0(b ,其中0,0≠≠b a ,求直线l 的方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多少方法来求直线l 的方程?那种方法更为简捷?然后由求出直线方程.中,b a ,的几何意义和截距式方程的概念. 教师指出:在方程例4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 (-5,0),B (3,-3),C (0,2),求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教师给出中点坐标公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恰当方法求出边BC 所在的直线方程和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方程。
高一数学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y- -4
=
x-
5 ,
-2 - -4 0- 5
即 2x+5y+ 10=0.
故 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2x+5y+10=0.
(2)设 BC 的中点为 M(x0, y0),
5+0 5 则 x0= 2 =2,
-4 + -2
y0 =
2
=- 3.
5 ∴M 2,- 3 ,
又 BC 边上的中线经过点 A(-3,2).
4k+ 3 k
,
3 解得 k= 1 或 k=- 1 或 k=- 4.
∴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x- y- 7= 0 或 x+ y-1=0 或 3x+4y= 0.
用截距式方程解决问题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1.由截距式方程可直接确定直线与 x 轴和 y 轴的交点的坐标,因此用截距 式画直线比较方便. 2.在解决与截距有关或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周长等问题时, 经常使用截距式. 3.但当直线与坐标轴平行时,有一个截距不存在;当直线通过原点时,两 个截距均为零.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用截距式, 故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注意分类 讨论.
C 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B.当 B=0 时,这条直线垂直于 x 轴,不存在斜率.
直线 3x-2y=4 的截距式方程是 ( )
3x y A. 4 - 2= 1
xy B.1-1=4
32
C.34x- -y2=1
D.4x+-y2=1 3
【解析】
将 3x- 2y=4 化为 x4+ -y2=1 即得. 3
【答案】 D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求过点 (4,- 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 l 的方程 .
【精彩点拨】 解此题可以利用两种方法, 法一:利用截距式, 分三种情况,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例3、求过点P(2, 3),并且在两坐标轴上的 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 变题1:上题中改为求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 直线方程,结果如何?
变题2:求过点P(2, 3),并且在x轴上的截距 是在y轴上的截距2倍的直线的方程。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例4、求过点P( 2, 1)的直线与两坐标轴正半
(1)两点式: y y1
y2 y1
x x1 x2
1
a
若直线l与x轴交点为 (a, 0),与y轴交点为 (0, b), 其中a≠0,b≠0,由两点式,得
y0 b0 xa 0a
a 叫做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 b 叫做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即
x a
y b
1
注:截距式适用于与两坐标轴不垂直且不
过原点的直线。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什么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2、求分别过以下两点直线的方程
(1)A(8, -1)
(2) C (x1, y1)
B (-2 , 4)
D (x2 ,y2) (x1≠x2, y1≠y2)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若直线l经过点P1(x1,y1)、P2(x2,y2),并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小时的直线方程.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直线ax+by=1 (ab≠0)与两坐标轴围成的 面积是___________; 2、已知一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比在y轴上的 截距大1,并且经过点P (6, -2),求此直线的 方程。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直线的方程 习题3.2》教案_2
思考2:△AOB面积如何表示?
思考3:你运用什么方法求最值?需注意什么?
教师展示练习1-3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一)两种必会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二)直线方程设法的技巧:
(1)已知直线上一点坐标:
(2)已知直线斜率:
(3)已知与截距有关的条件:
(三)思想层面:
A层:基础巩固题1、2
3、直线方程的应用
舒兰一中第三届教学年会教学竞赛设计案(副页)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及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
意图
考纲分析
1分钟
知识梳理
6分钟
典例分析
5分钟
方法总结
变式训练
典例分析5分钟
方法总结
学生课前独立完成导学案,教师课上总结导学案完成情况
教师展示,并进行考纲分析,考情分析
学生板演,生生评价,最后同学们将自己的解题步骤进行完善
培养学生课前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课
使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的方向及重点
以问题带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明确知识点,从而解决自己的疑惑点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通过变式,加强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充分让学生自我展示,提高学习热情
舒兰一中第三届教学年会教学竞赛设计案(副页)
例2.求过点M(1,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教师结合例题设问,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并发现自己的疑惑,把它写在”质疑问难”处
学生认真思考理解
同学们独立思考并进行个答,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使之对概念进行正确的辨析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直线的方程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公开课教案_12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3.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到新的结论,并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分析、应用获得新知识的特点。
【学习重点】直线方程两点式。
【学习难点】两点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自主学习
五中课堂1.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并求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①经过点A(-2,3),斜率是-1;
②经过点B(-3,0),斜率是0;
③经过点()22,C -,倾斜角是 60;
合作探究
五中课堂 知识探究一: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思考1】已知直线l 经过111222(,),(,)p x y p x y (其中1212,x x y y ≠≠)两点,如何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提示:经过一点,且已知斜率的直线,我们可以求出他的点斜式方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案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整体设计教学分析直线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它是研究各种运动方向和位置关系的基本工具,它既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必要准备,又能为今后灵活地运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打好坚实的基础.直线方程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在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几种特殊形式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用代数方法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学习圆锥曲线方程打下基础.根据教材分析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但由于学生刚接触直线和直线方程的概念,教学中要求不能太高,因此对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关于x和y的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确定为“了解”层次.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给出一点和直线的方向也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由两个独立条件选用恰当形式求出直线方程后,均应统一到一般式.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中系数A、B、C的几何意义不很鲜明,常常要化为斜截式和截距式,所以各种形式应会互化.引导学生观察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归纳出它们的方程的类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推导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时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通过直线方程各种形式的互化,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进一步研究一般式系数A、B、C的几何意义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三维目标1.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了解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关于x和y的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2.会将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化成一般式,会将一般式化成斜截式和截距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渗透分类讨论、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3.通过教学,培养相互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注意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及各种形式的互化.教学难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方程与关于x和y的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关键是直线方程各种形式的互化.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前面所学的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有必要寻求一种更好的形式,那么怎样的形式才能表示一切直线方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思路2.由下列各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画出图形.(1)斜率是1,经过点A (1,8);(2)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7,7;(3)经过两点P 1(-1,6)、P 2(2,9);(4)y 轴上的截距是7,倾斜角是45°.由两个独立条件请学生写出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分别为y-8=x-1、77yx +-=1、121696++=--x y 、y=x+7,教师利用计算机动态显示,发现上述4条直线在同一坐标系中重合.原来它们的方程化简后均可统一写成:x-y+7=0.这样前几种直线方程有了统一的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课——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①坐标平面内所有的直线方程是否均可以写成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②关于x,y 的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y+C=0(其中A 、B 不同时为零)是否都表示一条直线?③我们学习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它与另四种形式关系怎样,是否可互相转化? ④特殊形式如何化一般式?一般式如何化特殊形式?特殊形式之间如何互化?⑤我们学习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式Ax+By+C=0,系数A 、B 、C 有什么几何意义?什么场合下需要化成其他形式?各种形式有何局限性?讨论结果:①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α.1°当α≠90°时,它们都有斜率,且均与y 轴相交,方程可用斜截式表示:y=kx+b.2°当α=90°时,它的方程可以写成x=x 1的形式,由于在坐标平面上讨论问题,所以这个方程应认为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其中y 的系数是零. 结论1°:直线的方程都可以写成关于x 、y 的一次方程.②分析:a 当B≠0时,方程可化为y=-B A x-B C ,这就是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它表示斜率为-BA,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C 的直线.b 当B=0时,由于A 、B 不同时为零必有A≠0,方程化为x=-AC,表示一条与y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结论2°:关于x,y 的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综上得:这样我们就建立了直线与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把Ax+By+C=0(其中A,B 不同时为0)叫做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注意:一般地,需将所求的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在这里采用学生最熟悉的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初中时学过的一次函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③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最后得出能进行互化.④待学生通过练习后师生小结:特殊形式必能化成一般式;一般式不一定可以化为其他形式(如特殊位置的直线),由于取点的任意性,一般式化成点斜式、两点式的形式各异,故一般式化斜截式和截距式较常见;特殊形式的互化常以一般式为桥梁,但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均能直接化成一般式.各种形式互化的实质是方程的同解变形(如图1).图1⑤列表说明如下:应用示例例1 已知直线经过点A(6,-4),斜率为-34,求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方程.解:经过点A(6,-4)且斜率为-34的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方程为y+4=-34(x-6). 化成一般式,得4x+3y-12=0. 变式训练1.已知直线Ax+By+C=0,(1)系数为什么值时,方程表示通过原点的直线? (2)系数满足什么关系时,与坐标轴都相交? (3)系数满足什么条件时,只与x 轴相交? (4)系数满足什么条件时,是x 轴? (5)设P(x 0,y 0)为直线Ax+By+C=0上一点, 证明这条直线的方程可以写成A(x-x 0)+B(y-y 0)=0. 答案:(1)C=0; (2)A≠0且B≠0; (3)B=0且C≠0; (4)A=C=0且B≠0;(5)证明:∵P(x 0,y 0)在直线Ax+By+C=0上, ∴Ax 0+By 0+C+0,C=-Ax 0-By 0. ∴A(x-x 0)+B(y-y 0)=0.2.(2007上海高考,理2)若直线l 1:2x+my+1=0与l 2:y=3x-1平行,则m=____________. 答案:-32例2 把直线l 的方程x-2y+6=0化成斜截式,求出直线l 的斜率和它在x 轴与y 轴上的截距,并画出图形.解:由方程一般式x -2y +6=0, ① 移项,去系数得斜截式y=2x+3. ② 由②知l 在y 轴上的截距是3,又在方程①或②中,令y=0,可得x=-6. 即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是-6.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通常只要作出直线与两个坐标轴的交点(即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点),过这两点作出直线l (图2).图2点评:要根据题目条件,掌握直线方程间的“互化”. 变式训练直线l 过点P(-6,3),且它在x 轴上的截距是它在y 轴上的截距的3倍,求直线l 的方程. 答案:x+3y-3=0或x+2y=0. 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1、2、3. 拓展提升求证:不论m 取何实数,直线(2m -1)x -(m+3)y -(m -11)=0恒过一个定点,并求出此定点的坐标.解:将方程化为(x+3y-11)-m(2x-y-1)=0,它表示过两直线x+3y-11=0与2x-y-1=0的交点的直线系. 解方程组⎩⎨⎧=--=-+,012,0113y x y x ,得⎩⎨⎧==3,2y x .∴直线恒过(2,3)点.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1)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了解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关于x 和y 的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 (2)会将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化成一般式,会将一般式化成斜截式和截距式; (3)通过学习,培养相互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注意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 作业习题3.2 A 组1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全章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全章教案目标3.1.1倾斜角与斜率课型新课在这节课中,学生将研究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并掌握直线倾斜角的唯一性和直线斜率的存在性。
他们还将研究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教学内容备注1.自主研究2.质疑提问3.问题探究4.课堂检测5.小结评价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课型新课在这节课中,学生将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并能够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通过探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能力。
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合作交流的研究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内容备注1.自主研究2.质疑提问3.问题探究4.课堂检测5.小结评价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课型新课在这节课中,学生将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并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教学内容备注1.自主研究2.质疑提问3.问题探究4.课堂检测5.小结评价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课型新课在这节课中,学生将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结论,并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分析、应用获得新知识的特点。
教学内容备注1.自主研究2.质疑提问3.问题探究4.课堂检测5.小结评价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课型新课在这节课中,学生将明确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化为一般式。
教学内容备注1.自主研究2.质疑提问3.问题探究4.课堂检测5.小结评价点斜式:y-y1=k(x-x1)。
斜截式:y=kx+b。
两点式:(y-y1)/(x-x1)=(y2-y1)/(x2-x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直线的方程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定义:如图所示,直线l过定点P(x0,y0),斜率为k,则把方程y-y0=k(x-x0)叫做直线l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2)说明:如图所示,过定点P(x0,y0),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点斜式,其方程为x-x0=0,或x=x0.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1)定义:如图所示,直线l的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为(0,b),则方程y=kx+b叫做直线l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2)说明:一条直线与y轴的交点(0,b)的纵坐标b叫做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倾斜角是直角的直线没有斜截式方程.[化解疑难]1.关于点斜式的几点说明:(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前提条件是:①已知一点P(x0,y0)和斜率k;②斜率必须存在.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才可以写出点斜式方程.(2)方程y -y 0=k (x -x 0)与方程k =y -y 0x -x 0不是等价的,前者是整条直线,后者表示去掉点P (x 0,y 0)的一条直线.(3)当k 取任意实数时,方程y -y 0=k (x -x 0)表示恒过定点(x 0,y 0)的无数条直线. 2.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相同,都是y =kx +b 的形式,但有区别,当k ≠0时,y =kx +b 即为一次函数;当k =0时,y =b ,不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y =kx +b (k ≠0)必是一条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截距不是距离,可正、可负也可为零.[例1] (1)经过点(-5,2)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2)直线y =x +1绕着其上一点P (3,4)逆时针旋转90°后得直线l ,则直线l 的点斜式方程为________.(3)求过点P (1,2)且与直线y =2x +1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1)∵直线平行于y 轴,∴直线不存在斜率,∴方程为x =-5.(2)直线y =x +1的斜率k =1,所以倾斜角为45°.由题意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135°,所以直线l 的斜率k ′=tan 135°=-1,又点P (3,4)在直线l 上,由点斜式方程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4=-(x -3).(3)由题意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2,且过点P (1,2),∴直线方程为y -2=2(x -1),即2x -y =0.[答案](1)x=-5(2)y-4=-(x-3)(3)2x-y=0[类题通法]已知直线上一点的坐标以及直线斜率或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均可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表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应在直线斜率存在的条件下使用.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x0.[活学活用]1.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经过点A(2,5),斜率是4;(2)经过点B(2,3),倾斜角是45°;(3)经过点C(-1,-1),与x轴平行.解:(1)由点斜式方程可知,所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5=4(x-2).(2)∵直线的倾斜角为45°,∴此直线的斜率k=tan45°=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3=x-2.(3)∵直线与x轴平行,∴倾斜角为0°,斜率k=0.∴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1=0×(x+1),即y=-1.[例2](1)倾斜角为150°,在y轴上的截距是-3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________.(2)已知直线l1的方程为y=-2x+3,l2的方程为y=4x-2,直线l与l1平行且与l2在y 轴上的截距相同,求直线l的方程.[解析](1)∵倾斜角α=150°,∴斜率k=tan 150°=-33,由斜截式可得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33x-3.(2)由斜截式方程知直线l1的斜率k1=-2,又∵l∥l1,∴l的斜率k=k1=-2.由题意知l2在y轴上的截距为-2,∴l在y轴上的截距b=-2,由斜截式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y=-2x-2.[答案](1)y=-33x-31.斜截式方程的应用前提是直线的斜率存在.当b =0时,y =kx 表示过原点的直线;当k =0时,y =b 表示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2.截距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距离,截距是一个点的横(纵)坐标,是一个实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零,而距离是一个非负数.[活学活用]2.求倾斜角是直线y =-3x +1的倾斜角的14,且在y 轴上的截距是-5的直线方程.解:∵直线y =-3x +1的斜率k =-3,∴其倾斜角α=120°,由题意,得所求直线的倾斜角α1=14α=30°,故所求直线的斜率k 1=tan 30°=33.∵所求直线的斜率是33,在y 轴上的截距为-5,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33x -5.[例3] 当a 为何值时,(1)两直线y =ax -2与y =(a +2)x +1互相垂直? (2)两直线y =-x +4a 与y =(a 2-2)x +4互相平行? [解] (1)设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则k 1=a ,k 2=a +2. ∵两直线互相垂直,∴k 1k 2=a (a +2)=-1,解得a =-1. 故当a =-1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设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 3,k 4, 则k 3=-1,k 4=a 2-2.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 2-2=-1,4a ≠4,解得a =-1. 故当a =-1时,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直线l 1:y =k 1x +b 1,直线l 2:y =k 2x +b 2. (1)若k 1≠k 2,则两直线相交. (2)若k 1=k 2,则两直线平行或重合, 当b 1≠b 2时,两直线平行; 当b 1=b 2时,两直线重合.(3)特别地,当k 1·k 2=-1时,两直线垂直. (4)对于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应单独考虑. [活学活用]3.(1)若直线l 1:y =(2a -1)x +3与直线l 2:y =4x -3垂直,则a =________. (2)若直线l 1:y =-x +2a 与直线l 2:y =(a 2-2)x +2平行,则a =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可知kl 1=2a -1,kl 2=4. ∵l 1⊥l 2,∴4(2a -1)=-1,解得a =38.(2)因为l 1∥l 2,所以a 2-2=-1,且2a ≠2,解得a =-1,所以a =-1时两直线平行. 答案:(1)38(2)-17.斜截式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误区[典例] 已知直线l 1:x +my +6=0,l 2:(m -2)x +3y +2m =0,当l 1∥l 2时,求m 的值. [解] 由题设l 2的方程可化为y =-m -23x -23m ,则其斜率k 2=-m -23,在y 轴上的截距b 2=-23m .∵l 1∥l 2,∴l 1的斜率一定存在,即m ≠0. ∴l 1的方程为y =-1m x -6m .由l 1∥l 2,得⎩⎨⎧-m -23=-1m,-23m ≠-6m,解得m =-1.∴m 的值为-1.[易错防范]1.两条直线平行时,斜率存在且相等,截距不相等.当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时,也可能平行,也可能重合.2.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确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尤其是在求参数时要考虑两直线是否重合. [成功破障]当a 为何值时,直线l 1:y =-2ax +2a 与直线l 2:y =(a 2-3)x +2平行? 解:∵l 1∥l 2,∴a 2-3=-2a 且2a ≠2, 解得a =-3.[随堂即时演练]1.直线y=2x-3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分别等于()A.2,3B.-3,-3C.-3,2 D.2,-3答案:D2.直线l经过点P(2,-3),且倾斜角α=45°,则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A.y+3=x-2 B.y-3=x+2C.y+2=x-3 D.y-2=x+3解析:选A∵直线l的斜率k=tan 45°=1,∴直线l的方程为y+3=x-2.3.过点(-2,-4),倾斜角为60°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________.解析:α=60°,k=tan 60°=3,由点斜式方程,得y+4=3(x+2).答案:y+4=3(x+2)4.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与直线y=-3x-4平行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________.解析:∵直线y=-3x-4的斜率为-3,所求直线与此直线平行,∴斜率为-3,又截距为2,∴由斜截式方程可得y=-3x+2.答案:y=-3x+25.(1)求经过点(1,1),且与直线y=2x+7平行的直线的方程;(2)求经过点(-2,-2),且与直线y=3x-5垂直的直线的方程.解:(1)由y=2x+7得其斜率为2,由两直线平行知所求直线的斜率是2.∴所求直线方程为y-1=2(x-1),即2x-y-1=0.(2)由y =3x -5得其斜率为3,由两直线垂直知,所求直线的斜率是-13.∴所求直线方程为y +2=-13(x +2),即x +3y +8=0.3.2.2 & 3.2.3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导入新知]直线的两点式与截距式方程[化解疑难]1.要注意方程y-y1y2-y1=x-x1x2-x1和方程(y-y1)(x2-x1)=(x-x1)(y2-y1)形式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前者为分式形式方程,形式对称,但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后者为整式形式方程,适用于过任何两点的直线方程.2.直线方程的截距式为xa+yb=1,x项对应的分母是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y项对应的分母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中间以“+”相连,等式的另一端是1,由方程可以直接读出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如:x3-y4=1,x3+y4=-1就不是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导入新知]1.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2)每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定义我们把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0(其中A ,B 不同时为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化解疑难]1.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策略(1)当A ≠0时,方程可化为x +B A y +C A =0,只需求B A ,C A 的值;若B ≠0,则方程化为AB x+y +C B =0,只需确定A B ,CB的值.因此,只要给出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直线方程.(2)在求直线方程时,设一般式方程有时并不简单,常用的还是根据给定条件选用四种特殊形式之一求方程,然后可以转化为一般式.2.直线的一般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步骤 (1)一般式化为斜截式的步骤 ①移项得By =-Ax -C ;②当B ≠0时,得斜截式:y =-A B x -C B .(2)一般式化为截距式的步骤①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得Ax +By =-C ;②当C ≠0时,方程两边同除以-C ,得Ax -C +By-C =1;③化为截距式:x -C A +y-C B=1.由于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和截距式是唯一的,而两点式和点斜式不唯一,因此,通常情况下,一般式不化为两点式和点斜式.[例1]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A (-1,0),B (3,-1),C (1,3),求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解] 由两点式,直线AB 所在直线方程为:y -(-1)0-(-1)=x -3-1-3,即x +4y +1=0.同理,直线BC 所在直线方程为:y -3-1-3=x -13-1,即2x +y -5=0.直线AC 所在直线方程为:y -30-3=x -1-1-1,即3x -2y +3=0. [类题通法]求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策略以及注意点(1)当已知两点坐标,求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两点式方程的适用条件:两点的连线不平行于坐标轴,若满足,则考虑用两点式求方程.(2)由于减法的顺序性,一般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时常会将字母或数字的顺序错位而导致错误.在记忆和使用两点式方程时,必须注意坐标的对应关系.[活学活用]1.(1)若直线l 经过点A (2,-1),B (2,7),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 (2)若点P (3,m )在过点A (2,-1),B (-3,4)的直线上,则m =________.解析:(1)由于点A 与点B 的横坐标相等,所以直线l 没有两点式方程,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 =2.(2)由两点式方程得,过A ,B 两点的直线方程为y -(-1)4-(-1)=x -2-3-2,即x +y -1=0.又点P (3,m )在直线AB 上,所以3+m -1=0,得m =-2.答案:(1)x =2 (2)-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及应用[例2] 直线l 过点P (43,2),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1)当△AOB 的周长为12时,求直线l 的方程. (2)当△AOB 的面积为6时,求直线l 的方程.[解] (1)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 =1(a >0,b >0),由题意知,a +b +a 2+b 2=12. 又因为直线l 过点P (43,2),所以43a +2b=1,即5a 2-32a +48=0,解得⎩⎪⎨⎪⎧a 1=4,b 1=3,⎩⎨⎧a 2=125,b 2=92,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12=0或15x +8y -36=0.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1(a >0,b >0),由题意知,ab =12,43a +2b=1,消去b ,得a 2-6a +8=0,解得⎩⎪⎨⎪⎧a 1=4,b 1=3,⎩⎪⎨⎪⎧a 2=2,b 2=6,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12=0或3x +y -6=0. [类题通法]用截距式方程解决问题的优点及注意事项(1)由截距式方程可直接确定直线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的坐标,因此用截距式画直线比较方便.(2)在解决与截距有关或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周长等问题时,经常使用截距式.(3)但当直线与坐标轴平行时,有一个截距不存在;当直线通过原点时,两个截距均为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用截距式,故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注意分类讨论.[活学活用]2.求经过点A (-2,2),并且和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1的直线方程. 解:设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 、b , 则有S =12|a ·b |=1.∴ab =±2.设直线的方程是x a +yb=1.∵直线过点(-2,2),代入直线方程得-2a +2b =1,即b =2aa +2.∴ab =2a 2a +2=±2.当2a 2a +2=-2时,化简得a 2+a +2=0,方程无解;当2a 2a +2=2时,化简得a 2-a -2=0, 解得⎩⎪⎨⎪⎧ a =-1,b =-2,或⎩⎪⎨⎪⎧a =2,b =1.∴直线方程是x -1+y -2=1或x 2+y1=1,即2x +y +2=0或x +2y -2=0.[例3] (1)已知直线l 1:2x +(m +1)y +4=0与直线l 2:mx +3y -2=0平行,求m 的值; (2)当a 为何值时,直线l 1:(a +2)x +(1-a )y -1=0与直线l 2:(a -1)x +(2a +3)y +2=0互相垂直?[解] (1)法一:由l 1:2x +(m +1)y +4=0. l 2:mx +3y -2=0.①当m =0时,显然l 1与l 2不平行. ②当m ≠0时,l 1∥l 2,需2m =m +13≠4-2.解得m =2或m =-3.∴m 的值为2或-3. 法二:令2×3=m (m +1),解得m =-3或m =2. 当m =-3时,l 1:x -y +2=0,l 2:3x -3y +2=0,显然l 1与l 2不重合,∴l 1∥l 2.同理当m =2时,l 1:2x +3y +4=0,l 2:2x +3y -2=0, l 1与l 2不重合,l 1∥l 2, ∴m 的值为2或-3.(2)法一:由题意,直线l 1⊥l 2,①若1-a =0,即a =1时,直线l 1:3x -1=0与直线l 2:5y +2=0,显然垂直. ②若2a +3=0,即a =-32时,直线l 1:x +5y -2=0与直线l 2:5x -4=0不垂直.③若1-a ≠0,且2a +3≠0,则直线l 1,l 2的斜率k 1,k 2都存在,k 1=-a +21-a ,k 2=-a -12a +3,当l 1⊥l 2时,k 1·k 2=-1,即(-a +21-a )·(-a -12a +3)=-1,所以a =-1.综上可知,当a =1或a =-1时,直线l 1⊥l 2. 法二:由直线l 1⊥l 2,所以(a +2)(a -1)+(1-a )(2a +3)=0, 解得a =±1.将a =±1代入方程,均满足题意. 故当a =1或a =-1时,直线l 1⊥l 2. [类题通法]1.直线l 1:A 1x +B 1y +C 1=0,直线l 2:A 2x +B 2y +C 2=0, (1)若l 1∥l 2⇔A 1B 2-A 2B 1=0且B 1C 2-B 2C 1≠0(或A 1C 2-A 2C 1≠0). (2)若l 1⊥l 2⇔A 1A 2+B 1B 2=0.2.与直线Ax +By +C =0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Ax +By +m =0,(m ≠C ),与直线Ax +By +C =0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Bx -Ay +m =0.[活学活用]3.(1)求与直线3x +4y +1=0平行且过点(1,2)的直线l 的方程; (2)求经过点A (2,1)且与直线2x +y -10=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 解:(1)法一: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 ∵l 与直线3x +4y +1=0平行,∴k =-34.又∵l 经过点(1,2),可得所求直线方程为y -2=-34(x -1),即3x +4y -11=0.法二:设与直线3x +4y +1=0平行的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m =0. ∵l 经过点(1,2),∴3×1+4×2+m =0,解得m =-11.∴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11=0. (2)法一: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 ∵直线l 与直线2x +y -10=0垂直, ∴k ·(-2)=-1,∴k =12.又∵l 经过点A (2,1),∴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y -1=12(x -2),即x -2y =0.法二:设与直线2x +y -10=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x -2y +m =0. ∵直线l 经过点A (2,1), ∴2-2×1+m =0, ∴m =0.∴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0.3.探究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问题[典例] 求过点A (4,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l 的方程. [解] 当直线过原点时,它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都是0, 满足题意.此时,直线的斜率为12,所以直线方程为y =12x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由题意可设直线方程为x a +y b =1,又过点A ,所以4a +2b =1(1).因为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所以|a |=|b |(2).由(1)(2)联立方程组,解得⎩⎪⎨⎪⎧ a =6,b =6,或⎩⎪⎨⎪⎧a =2,b =-2.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6+y 6=1或x 2+y-2=1,化简得直线l 的方程为x +y =6或x -y =2. 综上,直线l 的方程为y =12x 或x +y =6或x -y =2.[多维探究] 1.截距相等问题求过点A (4,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l 的方程.解:(1)当直线过原点时,它在x 轴、y 轴上截距都是0,满足题意,此时直线斜率为12,所以直线方程为y =12x .(2)当直线不过原点时,由题意可设直线方程为x a +ya =1,又过A (4,2),∴a =6,∴方程为x +y -6=0,综上,直线方程为y =12x 或x +y -6=0.2.截距和为零问题求过点A (4,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l 的方程. 解:(1)同上(2)当直线不过原点时,由题意可设直线方程为x a -ya =1.又过A (4,2),∴4-2a=1,即a =2,∴x -y =2. 综上,直线l 的方程为y =12x 或x -y =2.3.截距成倍数问题求过点A (4,2)且在x 轴上截距是在y 轴上截距的3倍,求直线l 的方程. 解:(1)同上(2)当直线不过原点时,由题意可设直线方程为x 3a +ya =1,又直线过A (4,2),所以43a +2a =1,解得a =103,方程为x +3y -10=0.综上,所求直线方程为y =12x 或x +3y -10=0.4.截距和是定数问题求过点A (4,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之和为12的直线l 的方程. 解: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 =1,由题意⎩⎪⎨⎪⎧4a +2b =1,a +b =12.∴4b +2a =ab ,即4(12-a )+2a =a (12-a ), ∴a 2-14a +48=0, 解得a =6或a =8.因此⎩⎪⎨⎪⎧ a =6,b =6,或⎩⎪⎨⎪⎧a =8,b =4.∴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6=0或x +2y -8=0. [方法感悟]如果题目中出现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截距的绝对值相等”、“截距互为相反数”、“在一坐标轴上的截距是另一坐标轴上截距的m 倍(m >0)”等条件时,可采用截距式求直线方程,但一定要注意考虑“零截距”的情况.[随堂即时演练]1.直线x 3-y4=1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 )A .1B .-1C .7D .-7解析:选B 直线在x 轴上截距为3,在y 轴上截距为-4,因此截距之和为-1. 2.直线3x -2y =4的截距式方程是( ) A.3x 4-y2=1 B.x 13-y 12=4 C.3x 4-y-2=1 D.x 43+y-2=1 解析:选D 求直线方程的截距式,必须把方程化为x a +yb =1的形式,即右边为1,左边是和的形式.3.直线l 过点(-1,2)和点(2,5),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直线过两点,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y -25-2=x -(-1)2-(-1),整理得x -y +3=0.答案:x -y +3=04.斜率为2,且经过点A (1,3)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________. 解析:由直线点斜式方程可得y -3=2(x -1),化成一般式为2x -y +1=0. 答案:2x -y +1=05.三角形的顶点坐标为A (0,-5),B (-3,3),C (2,0),求直线AB 和直线AC 的方程. 解:∵直线AB 过点A (0,-5),B (-3,3)两点, 由两点式方程,得y +53+5=x -0-3-0.整理,得8x +3y +15=0.∴直线AB 的方程为8x +3y +15=0. 又∵直线AC 过A (0,-5),C (2,0)两点, 由截距式得x 2+y-5=1,整理得5x -2y -10=0,∴直线AC 的方程为5x -2y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