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立体几何初步
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
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
'
h
为斜高,l 为母线)
ch
S 直棱柱侧面积
'
2
1ch S 正棱锥侧面积
'
)(2
121h c c S 正棱台侧面积
rh
S 2圆柱侧
l r r S 2圆柱表
rl
S 圆锥侧面积
l
r r S 圆锥表l
R r
S )(圆台侧面积
2
2
R
Rl
rl
r
S 圆台表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V Sh 柱13
V Sh
锥
'
'
1()3
V S
S S
S h
台
2
V Sh r h
圆柱
h
r V 2
3
1圆锥
'
'
2
2
11()()3
3
V S S S
S h
r
rR R h
圆台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V
球
=343
R ;S 球面=2
4R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
a 、
b 、
c 是三条直线
a ∥
b
c ∥b
L
A
·
α C ·
B ·
A
·
αP
·
α
L
β共面直线
=>a ∥c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注意点:
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③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2
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 a α来表示
a α a∩α=A 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b β => a∥α
a∥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β
b β
a∩b = P β∥α
a∥α
b∥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 ∥αa
β a
∥b
α∩β=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α∩γ= a a ∥b
β∩γ= 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
L ⊥α,直线L 叫做平
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
,它们唯一公共点
P 叫做垂足。
P a L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梭 l
β
B α
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
α-l-β或α-AB-β
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3.3 — 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
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
k 表示。
即tan
k。
斜率
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当
90
,0时,
0k ;
当
180
,90时,
0k ;
当
90
时,
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
(211
2
12x x x x y y k
( P1(x1,y1),P2(x2,y2),x1≠x2)注意下面四点:(1)当
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
90°;
(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
)(11
x x k y y 直线斜率
k ,且过点
1
1,y x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
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
x 1,所
以它的方程是x=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
11212
1
y y x x y y x x (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
1
1,y x ,
2
2,y x ④截矩式:1x y a
b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
0C
By Ax (A ,B 不全为
0)
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
a x (a 为常数);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
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
21
2121,//b b k k l l ;
1
2
12
1
k k l l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7)两条直线的交点
0:1
111C y B x A l 0:2
222C y
B x
A l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
02
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
2
1//l l ;
方程组有无数解
1l 与2l 重合
(8)两点间距离公式:
设
1122(,),A x y B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则
2
2
212
1||()()
AB x x y y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一点
0,y x P 到直线
0:1C By Ax
l 的距离
2
2
B
A
C
By Ax d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
1l 和2l 的一般式方程为1l :01C By Ax
,
2l :02
C By Ax
,则1l 与2l 的距离为2
2
21B
A
C C d
第四章
圆与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2
2
2
r
b
y
a
x ,圆心
b
a,,半径为r ;
点
00(,)M x y 与圆2
2
2
()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