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及护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及护理

二、妊娠、分娩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期加重肝脏的负担 分娩期加重肝脏损害
能量消耗 疲劳 手术麻醉 出血等。
三、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 对胎儿有影响 母婴传播
1、加重早孕反应 2、妊高征发病率增加(醛固酮的灭活下降,水钠潴留) 3、易发凝血功能障碍及DIC,引起产后大出血。
三、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六、护理评估
妊娠期 分娩期 产褥期
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并及时处理;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恶露量等; 如出现新生儿异常情况,应评估产妇及家人对此的反应。
七、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肝炎致食欲不振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病毒性肝炎感染途径、传播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等知识。
八、护理目标
产科处理
妊娠期 分娩期 产褥期
选择对肝损害较小的抗生素以防感染; 产妇一般不宜哺乳,回乳时不宜用雌激素。
HBsAg阳性产妇可以哺乳, HBeAg阳性产妇不应哺乳。
六、护理评估
病史 身体评估 心理社会评估
六、护理评估
妊娠期 分娩期 产褥期
1、护理人员要注意收集病毒性肝炎孕妇密切接触或输血、注射血制品等有关病史,同时评估孕妇接受治疗的经过和掌握肝炎相关知识的程度。 2、询问孕妇有无肝炎的相应症状。 3、观察全身皮肤及巩膜情况,检查肝脏大小,有无触痛及叩痛。
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概述 妊娠、分娩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一、概述
病毒性肝炎的类型 发摄入的营养能满足机体需要。 2、孕妇获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临床医学理论备考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临床医学理论备考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临床医学理论备考: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产科常见的传染病,对母婴的影响均较大,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深入,从而使该病对母婴的影响,如母婴垂直传播、母婴死亡以及母乳喂养等方面更受到关注。

临床表现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甲肝产妇在孕中期与孕晚期的妊娠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2.3‰和125‰,即孕晚期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2.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乙肝对妊娠的.影响:乙肝孕产妇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此与妊娠晚期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别是重症甚或暴发性肝炎有关。

暴发型肝炎的死亡率孕妇较非孕妇为高。

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尤易发生暴发型肝炎。

诊断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其症状与非孕妇者相同,发病较急,除有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外,血清学检查中抗HAV-IgM阳性则可确诊。

2.妊娠合并乙型肝炎(1)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及乏力、黄疸等,起病急,血清ALT升高。

(2)血清学检测指标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为最常用的乙肝感染指标。

在感染潜伏期,血清ALT升高之前HBsAg即可阳性;当HBsAg为高滴度时,则e抗原(HBeAg)也同时为阳性。

临床只以单项HBsAg作为感染指标是不够的,应与临床表现及其他指标结合判断之。

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为有保护性的抗体。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时,经过一段时间,出现抗HBs提示机体获得了免疫力。

③乙肝e抗原(HBeAg) 是HBcAg的降解产物,急性感染时HBeAg的出现稍晚于HBsAg。

e抗原的亚型e1、e2更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活性。

④乙肝e抗体(抗HBe) 一般当HBeAg在血中消失,而后出现抗HBe,提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病情多渐趋稳定。

⑤核心抗体(抗HBc) 在急性感染时,HBsAg出现后2~4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检出。

所以抗HBC-IgM多见于感染早期或慢性感染的活动期。

⑥乙肝病毒DNA(HBV-DNA) HBV-DNA阳性是乙肝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及传染性指标。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04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源自 肝炎的预防与护理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产前检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炎。
避免接触感染源
孕妇应避免与肝炎患者接触, 尤其是急性期患者。
疫苗接种
孕妇在孕前应接种甲肝和乙肝 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勤洗手、不共用餐具等。
肝炎病毒引起肝脏代谢紊 乱,表现为肝功能指标异 常,如转氨酶、胆红素等 升高。
肝脏结构改变
肝炎病毒可引起肝脏结构 改变,如肝细胞水肿、脂 肪变性等,影响肝脏的正 常生理功能。
03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 肝炎的治疗方法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肝炎病毒所 引起的肝炎。该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 及时治疗。
发病机制
病毒复制与肝损伤
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引发免疫反应和炎症,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
妊娠生理变化
妊娠期孕妇的生理变化,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影响肝脏对病毒的 清除能力和损伤的修复能力,加重病情。
病理变化
肝细胞损伤
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 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使 肝脏功能受损。
肝功能异常
分类
根据肝炎病毒类型,可分为甲型 、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
临床表现
01
02
03
症状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 。
体征
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 等。
病程
病程长短不一,取决于感 染的病毒类型和个体差异 。
诊断标准
病史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PPT课件精品医学课件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PPT课件精品医学课件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一般治疗原则
80%
休息与营养支持
患者需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 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维持良 好的营养状态。
100%
保肝治疗
选用适当的保肝药物,如还原型 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等,以减 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修复。
80%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黄 疸等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措施,如止吐、退黄等。
病毒载量
检测产妇体内病毒载量,了解病毒复制情况,判 断病情发展趋势。
影像学检查
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 及结构变化,评估肝脏受损程度。
针对远期影响采取干预措施
抗病毒治疗
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 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受损程度。
保肝治疗
采用保肝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改善肝 功能。
要点二
上消化道出血
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坏死,凝血因子 合成减少,加上胃酸侵蚀胃黏膜血管 ,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处理措施包 括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止血药物和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等。
要点三
肝肾综合征
严重肝病时,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和内 毒素血症等因素导致肾功能受损。表 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处理 措施包括积极改善肝功能,应用利尿 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改善肾脏血流 灌注,以及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等治 疗。
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 种类型。轻型患者症状轻微,肝功能损害较轻;中型患者症 状较重,肝功能损害明显;重型患者病情严重,可出现多种 并发症。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及检查方法
临床表现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症 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黄疸等表现。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课件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课件

妊娠期肝脏组织学、大小及形态无明显变化。胎盘循环出现→肝血流量相对↓。
孕晚期:血液稀释→约半数病人血清总蛋白<60g/L。白蛋白↓,球蛋白轻度↑,白/球蛋白↓。碱磷酶↑。凝血因子II、V、VII、VIII、IX、X均↑,纤维蛋白原约↑50%。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质、磷脂及α、β脂蛋白均↑。妊娠期雌激素↑→部分孕妇出现肝掌、蜘蛛痣,分娩后4~6周消失。
产科处理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01
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和黄疸最常见的原因。目前
03
丙型(HCV)、丁型(HDV)、戊型(HEV)。妊娠任
05
感染最常见。
02
已经确定肝炎病毒有5种:甲型(HAV)、乙型(HBV)
04
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妊娠对病毒肝炎的影响
妊娠的某些生理变化可增加肝脏负担→原有肝损害↑。如: 1、妊娠期代谢率↑、营养物消耗↑→糖原储备↓。 2、孕期食欲不振、营养物相对不足、蛋白质缺乏→肝脏抗病能力↓。 3、孕期肾上腺皮质、卵巢、胎盘等产生多量雌激素在肝内灭活, 妨碍肝对脂肪的转运和胆汁的排泄。 4、胎儿代谢产物需经母体肝内解毒。 5、分娩体力消耗、缺氧、酸性代谢物↑、产后出血→加重肝脏负 担。 6、并发PIH肝损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急性脂肪肝时,极易 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混淆使诊断治疗难度↑。
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 率100%。
的HCV-RNA(超过106拷贝/ ml)时,才发生母婴传播。
起肝炎。传播途径与HBV相同。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避免感染风险
D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肝炎病毒感染
C 接种肝炎疫苗,提高免疫力
B 避免接触肝炎病毒携带者,减少感染的风险
A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
04
监测病情:定期 检查肝功能、血 常规等指标,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用于抑制病毒复制 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等,用于保护肝脏 免疫调节药物:如胸腺肽、卡介苗等,用于调节免疫功能 降酶药物:如双环醇、联苯双酯等,用于降低转氨酶水平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用于补充营养,促进肝脏修复 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用于缓解疼痛 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用于缓解恶心、呕吐 补液治疗: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于补充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心理治疗:如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等,用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胎儿感染:肝炎病毒可能通过胎 盘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感染
早产:肝炎病毒可能导致孕妇早 产,增加胎儿风险
胎儿死亡:严重肝炎可能导致胎 儿死亡,影响母婴健康
对分娩的影响
增加分娩难度: 肝炎可能导致
1 孕妇体力下降, 分娩过程更加 困难。
影响胎儿发育: 肝炎可能导致
3 胎儿发育迟缓, 增加早产、低 体重儿等风险。
增加产后出血 风险:肝炎可
2 能导致凝血功 能异常,增加 产后出血风险。
增加母婴传播 风险:肝炎病
4 毒可能通过母 婴传播,影响 胎儿健康。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保 证充足的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
01
药物治疗:根 据病情,使用 抗病毒药物、 保肝药物等
03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课件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课件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肝炎接触史、家族史、当地流行病史、用药情况等。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乏力、畏寒、发热等。 2.体征 皮肤、巩膜黄染,可触及肝大,肝区叩击痛。
(三)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四)辅助检查
1.肝功能检查 ALT升高,血清总胆红素>17μmol/L(1mg/ld)。 2.血清病原学检查 (1)甲型肝炎:HAV-IgM阳性→近期感染 (2)乙型肝炎:HBsAg阳性→HBV感染 (3)丙型肝炎:抗HCV抗体→感染 3.影像学检查
谢谢观看!
出生后6个 月乙肝疫苗
五、护理措施
(二)心理护理 关心、鼓励、安慰,帮助孕产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健康教育 1.加强孕期监护。 2.肝炎患者避孕至治愈两年后再妊娠。 3.保持乐观情绪,遵医嘱用药。
六、护理评价
1.孕产妇能否坚持进食,摄入量能否满足机体需要。 2.孕产妇能否说出病毒性肝炎的自我保健知识和隔离措施。 3.母儿是否发生并发症。 4.产妇能否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四、护理目标
1.孕产妇能够坚持进食,摄入量能满足机体需要。 2.孕产妇能说出病毒性肝炎的自我保健知识和隔离措施。 3.母儿无并发症发生。 4.能够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五、护理措施
(一)治疗配合 1.妊娠期护理 充分休息,加强营养,预防便秘,加强产检,预防感染;乙 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自妊娠28周起每4周注射1次乙肝免疫 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 2.分娩期护理 将产妇安置于隔离产房和产室;避免母婴传播;产前1周VK1 每日20~40mg肌内注射。
五、护理措施
3.产褥期护理 密切观察宫缩和阴道出血量;保肝药物治疗,使用对肝 脏损害小的抗生素预防感染;HBsAg阳性的产妇分娩的新生 儿经主、被动免疫后可以接受哺乳,HBeAg阳性者不宜哺; 退奶不宜用雌激素;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试题)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试题)

病毒性肺炎试题一、单选题1 重型病毒性肝炎孕妇口服广谱抗生素的主要目的是A 控制肝炎发展B 清除体内病毒C 预防产后出血D 防止DICE 预防肝昏迷正确答案 E2 病毒性肝炎孕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在妊娠中、晚期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是A 立即剖宫产B 引产终止妊娠C高蛋白饮食增加营养 D 用维生素K、CE 用对羧基苄胺正确答案 D3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妊娠早期患肝炎致畸率增加B 妊娠早期患肝炎易发展为急性、亚急性肝炎C 妊娠晚期发病易并发妊高症D 妊娠中晚期发病易诱发DICE 妊娠期发生病毒性肝炎致围生(产)儿死亡率增加正确答案 B4 正常妊娠时肝功能的变化错误的是A 由于血液稀释血清总蛋白降低BALT 和AST 多在正常范围C AKP 在妊娠7 个月后可达非妊娠时的 2 倍D 妊娠晚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可增加50%E 孕晚期血清总胆红素值﹥171umol/l正确答案 E5 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对产妇威胁最大的是A 易合并妊高症B 易发生产后出血、DICC 易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D 易发生早产,围产死亡率增加E 易发展成重型肝炎,孕产妇死亡率增高正确答案 E6 下述何项不属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途径A 粪—口传播途径B 娩出时接触母亲产道分泌液或血液C 母婴垂直传染D 乳汁传染E 密切生活接触传染正确答案 A7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分娩期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 配血备血B 产前注射维生素KC 及时注射宫缩剂减少产后出血D 注意防止发生产后DICE 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正确答案 E8 妊娠期合并肝炎对母儿的影响A 发生于妊娠早期时刻加重早孕反应B 孕早期患病毒性肝炎的胎儿畸形发生率约增高 2 倍C 孕晚期患急性乙型肝炎者,约70% 发生胎儿感染D母亲HBsAg 阳性,由于母婴传播,新生儿大多为阳性E 产后出血率高正确答案: E9 产妇,28 岁,患慢性乙型肝炎,40 周妊娠剖宫产 1 男婴,家属欲确定此新生儿是否感染肝炎病毒,需行那种检查确诊A 甲型肝炎抗体测验B 血ALT 测定C 胆红素测定D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测定E 肝脏B 超检查正确答案:D10 孕妇,32 周妊娠,3 周前使用未煮熟的毛蚶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正、小便深黄色。

2013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2013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妊娠期轻症肝炎
处理与非孕患者相同。

有黄疸者应立即住院,按重症肝炎处理。

2.妊娠期重症肝炎
保肝治疗;预防及治疗肝性脑病;防治凝血功能障碍。

3.产科处理
(1)妊娠期:早期患急性肝炎,轻症积极治疗,继续妊娠。

慢性活动性肝炎,适当治疗后应终止妊娠。

中、晚期患急性肝炎,尽量避免终止妊娠,避免手术、药物对肝脏的影响。

加强母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2)分娩期:经阴道分娩增加胎儿感染病毒几率,主张剖宫产。

经阴道分娩尽量避免损伤和擦伤,宫口开全后可行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重症肝炎,经控制24小时后剖宫产终止妊娠。

(3)产褥期:不宜哺乳者应及早回奶。

回奶禁用雌激素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可口服生麦芽或乳房外敷芒硝。

第二节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二节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据全国监测资料报道,本病占孕产妇间接死因的第2位,仅次于妊娠合并心脏病。

按病原分为甲、乙、丙、丁、戊型5种肝炎,.以乙型肝炎多见。

[妊娠时肝脏的生理变化]妊娠期肝大小形态不变,组织学正常。

肝糖原稍增加。

部分正常孕妇的肝功能,于妊娠晚期轻度超过正常值,于分娩后多能迅速恢复正常。

1.血清蛋白血清总蛋白值因血液稀释,约半数低于60g/L,主要是白蛋白降低。

2.血清酶活性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多在正常范围内,少数在妊娠晚期稍升高。

碱性磷酸酶(AKP)在妊娠前半期轻度升高,妊娠7个月后可达非孕时2倍,其升高主要来自胎盘。

3.凝血功能检查妊娠晚期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较非孕时增加50K,,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X均增加0.2~0.8倍,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妊娠加重肝负担,易感染病毒性肝炎,也易使原有的肝炎病情加重,重症肝炎的发生率较非孕时明显增加,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妊娠期新陈代谢明显增加。

营养消耗增多,肝内糖原储备降低,不利于疾病恢复。

②妊娠期产生多量雌激素需在肝内灭活并妨碍肝对脂肪的转运和胆汁的排泄。

③胎儿代谢产物需在母体肝内解毒。

④并发妊高征时常使肝脏受损,易发生急性肝坏死。

⑤分娩时体力消耗、缺氧、酸性代谢物质产生增加,加重肝损害。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1.对母体的影响妊娠早期可使早孕反应加重。

妊娠晚期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与肝炎时醛固酮的灭活能力下降可能有关。

分娩时。

因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减退,产后出血率增高。

若为重症肝炎,常并发DIC,出现全身出血倾向,直接威胁母婴生命。

有资料报道病毒性肝炎孕妇病死率为18.3%,明显高于非孕期肝炎对照组的 5.6%,其中重症肝炎14例,发生于妊娠晚期的8例中死亡7例。

国内另一资料报道病死率为1.7%~8.1%。

2.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早期患病毒性肝炎,胎儿畸形发病率约高2倍。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护理业务学习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护理业务学习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护理业 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2. 为什么需要关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3. 何时进行筛查和治疗? 4.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5. 护理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定义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指在怀孕期间,孕妇感染 了病毒性肝炎,常见类型有甲型、乙型和丙型肝 炎。
病毒性肝炎可能对母体和胎儿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在某些地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 在发展中国家。
孕妇的感染率可能与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条件等 因素密切相关。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影响
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孕妇肝功能异常,甚至重症 肝炎,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威胁。
及时接种疫苗和使用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 防母婴传播。
为什么需要关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心理影响
感染病毒性肝炎的孕妇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 焦虑,影响其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非常重要。
何时进行筛查和治疗?
何时进行筛查和治疗? 孕期筛查
建议在孕期早期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尤其是高 风险人群。
筛查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病毒。
何时进行筛查和治疗? 治疗方案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包括抗病毒治疗。
治疗方案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性。
何时进行筛查和治疗? 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孕妇的肝功能和病毒载量,确保治疗效 果和母婴安全。
随访期间,需要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健康教育
必要时,可以转介专业心理咨询师。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概述:
妊娠时肝脏的生理变化:
CONTENTS
01. 肝组织学:
02. 二.
肝功能:

凝血功能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0 1
0 2
易感性不增加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易重:原有肝损害加重,易患重症肝炎
原因:妊娠的某些生理变化加重肝脏负担,某些妊娠并发症史肝炎病情复杂化。
03
03
HBeAg 血中有大量 HBV存在,传染性较强
04
04
HBeAb
血中HBV减
少,传染性较弱
05
05
HBcAb-IgM
乙肝
病毒复制阶段,肝炎早期
06
06
HBcAb-IgG
慢性持
续性肝或既往感染
鉴别诊断
•妊娠剧吐所致肝损害:肝炎病毒 ○ 血清标志物阴性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肝损害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
202X
妊娠合并急性病 毒性肝炎 妇产科教研室
医学课件园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 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型。甲、戊型肝炎以 肠道途径传播为主其他三型主要通过输血、注射、皮 损、性接触等肠道外途径感染。孕妇在妊娠任何时期 都可被感染,以乙肝最常见。孕妇肝炎的发病率为非 孕妇的6倍, 而重症肝炎为非孕妇的66倍,是孕产妇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乙肝: 妊娠前:急性肝炎痊愈后半年,最好2年以上怀孕
妊娠期:宫内阻断治疗
分娩后:新生儿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联合免疫
甲肝: 有接触史孕妇,7日内丙球2~3ml im
新生儿出生及生后1周各注射丙球一次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可有效预防母婴传播。
孕妇若未接种,建议在孕期进行。
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
鼓励使用安全性行为,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特别是在高风险人群中,使用保护措施如避 孕套。
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增强免疫力。
避免接触有感染风险的物质,如共用针具等 。
接种疫苗是降低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改善孕产结局
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妊娠期和分娩后的母婴 健康水平。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管理需多学科合作。
何时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
何时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
孕前筛查
建议在计划怀孕前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及早了 解自身健康状况。
特别是有高风险因素的女性,如多性伴侣、药物 使用等。
何时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 孕期筛查
在孕期的首次产检时,进行病毒性肝炎的检测。
如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及时发现 感染者。
何时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 定期复查
高风险孕妇需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 毒载量。
以便根据病情调整管理方案。
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
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分娩后继续随访,监测肝功能及病毒状态,防止 复发。
做好母乳喂养与病毒感染的评估和指导。
谢谢观看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 和戊型肝炎。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影响
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母体肝功能障碍,增加流产 、早产及胎儿发育不良的风险。
乙型肝炎尤其需要关注,因为它可以通过母婴传 播。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症状

产科 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护理课件

产科 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护理课件
控制脂肪摄入
避免高脂肪食物,以降低脂肪肝的风险,同时减轻肝脏负担。
日常护理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病情恢复。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03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 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病毒治疗
根据肝炎病毒类型选择合 适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 素、拉米夫定等,以抑制 病毒复制和传播。
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或乙型)。
案例分析
护理措施
评估病情、监测肝功能指标、隔 离措施、心理支持等。
并发症处理
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时处 理异常情况。
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保肝药物,避免药物对胎 儿的影响。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该案例中,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成功度过危险期,顺利分娩。
启示
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疗和护理水平;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和能力。
分类
根据肝炎病毒类型,可分为甲型、 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病因与病理
病因
主要病因是感染肝炎病毒,如乙型和 丙型肝炎病毒。此外,药物、酒精、 化学物质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肝炎。
病理
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引起肝脏细 胞损伤和炎症,导致肝功能异常。随 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肝衰竭、肝硬 化等严重并发症。
保肝治疗
使用护肝药物,如甘草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以保 护肝脏功能,促进肝脏修 复。
免疫调节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 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产科护理)

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产科护理)

4.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 ①减少产道损伤 ②仔细检查以防胎盘残留 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防止肝肾衰竭 密切注意血压、神志和尿量变化。
① 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 不论体重多少,都应按早产儿护理,预防新生儿低血糖 的发生。
②出生后1h喂25%葡萄糖液10~30ml,以后每4h 一次, 连续24h,必要时静脉给葡萄糖酸钙。
3. 预防及治疗DIC:DIC往往是重症肝炎病人的致死原因,故 应积极预防DIC的发生
除提供常规的产科护理外: 1.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 ①在隔离的产房内,为产妇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②增加与产妇交谈,加强沟通,通过观察,周全服务,满足产妇 对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消除紧张和孤独情绪。
2.预防凝血功能障碍 ①分娩前按医嘱肌注、口服维生素K制剂,配新鲜血备用及监测 凝血功能。 ②分娩过程中,在严密观察产程时注意产妇有否出血倾向。 3.减少产时体力消耗,应缩短第二产程 ,予以阴道助产
3.加强孕期保健 ① 讲解肝炎与母婴的相互影响转归及预后,帮助孕妇消除顾虑,
树立信心,积极配合监护措施。 ② 预防交叉感染,按传染科处理,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措施。 4.预防妊高征及贫血 以免病情发展,若发现孕妇皮肤、巩膜黄染 加深,尿色黄,皮肤瘙痒等,即按医嘱作进一步检查。若血压升 高、贫血等,应及早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正确答案:D
4.25岁,孕34周,1周前开始有些乏力,食欲差,3天前病
情加重,伴呕吐,巩膜发黄。神智欠清而入院,血压
135/90mmHg,SGPT254u,胆红素170mmol/L,尿蛋白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B.妊娠脂肪肝
C.妊高征肝损害
D.妊娠并重症肝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V血清学标记及其临床意义]
项目
阳性时临床意义 HBV感染标志,见于乙弄肝炎患者或病毒 携带者
HBsAg HBsAb
HBeAg
曾感染HBV,已产生免疫
血中有大量HBV存在,传染性较强
HBeAb
血中HBV减少,传染性较弱
HBcAb-IgM 乙肝病毒复制阶段,出现于肝炎早期
HBcAb-IgG 慢性持续性肝炎或既往感染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要点]
• 消化道症状严重,表现为食欲极度减退,频繁呕吐,腹胀, 出现腹水。 • 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值>umol/L(10mg/dl)。 • 出现肝臭气味,肝脏进行性缩小,肝功能明显异常,酶胆 分离,白/球蛋白比倒臵。 • 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出血倾向。 • 迅速出现肝性脑病表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 • 肝肾综合片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 对母体的影响:加重早孕反应、妊高征发病率增高、易发生产 后出血(重症肝炎常并发DIC)、病死率高。 • 对胎儿的影响: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明 显增高。胎儿畸形发病率是未患病的2倍。 • 母婴传播: HAV:经粪-口传播,不能过胎盘。 子宫内胎盘传播 HBV: 分娩母血及羊水 产后母乳和唾液 1.孕晚期患乙肝胎儿感染率高(约70%)。 2.围生期感染的婴儿,易成慢性携带者(约90%)。 3.孕妇HBsAg(+),其新生儿半数阳性。 4.孕妇HBeAg(+),胎儿大多数受感染。
[鉴别诊断]
4.脂肪肝:妊娠晚期特有的疾病,以初产妇居多。临床表现 与重症肝炎相似的消化道症状、黄疸、出血倾向、低血糖 和肝肾功能衰竭,易误诊为急性重症肝炎。血清胆红素升 高,尿胆红素为阴性;B超见肝区弥漫性的密度增高区, 呈雪花关强弱不均;MRI见肝大片密度减低区,对诊断有 帮助。肝脏穿刺行组织学检查,有肝细胞均匀性增大和肝 细胞脂肪变性则可明确诊断。 5.药物性肝损害:于长期服用氯丙嗪、苯巴比妥类镇静药、 四环素、红霉素、异烟肼、利福平、氟烷等麻醉 药物者,停药后可恢复。
[诊断]
• 妊娠期诊断肝炎比未孕期困难。 1.病史:与肝炎病人接触史,输血或注射血制品史。 2.临床表现:近期突然出现不能用妊娠反应或其它原因解释 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 乏力等,皮肤巩膜黄染。孕早、中期可触及肝肿大,并有 肝区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ALT增高,血清胆红素在17umol/L(1mg/dl) 以上。
[预防]
1.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营养,摄取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 素食物。监测肝功能。 2.甲型肝炎:接触后7日内肌注丙种球蛋白2-3ml。新生儿出生时及出 生后1周各注射1次丙种球蛋白。急性期禁止哺乳。 3.乙型肝炎:患急性肝炎妇女至少应于肝炎痊愈后半年,最好2年后 怀孕。 (1)主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30ug,生后1个 月、6个月分别注射10ug。免疫率达75%。 (2)被动免疫: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0.5ml, 生后1个月、3个月各注射0.16ml/kg。免疫率达71%。 (3)联合免疫:出生后6小时内和1个月时各肌HBIG100200IU,乙肝疫苗仍按上述方法进行。免疫率达95%以 上。 4.丙型肝炎:减少医源性感染是预防丙肝的重要环 轻型肝炎:同非孕期相同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应用中西药物,积极进行保肝治疗 3)避免应用可能损害肝的药物(镇静药、麻醉药、雌激素) 4)注意预防感染,以防加重肝损害 5)有黄疸者立即住院,按重症肝炎处理 2.妊娠期重症肝炎:保护肝脏、防治肝昏迷、防治凝血功能障 碍、并发肾衰;防治DIC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 妊娠的生理变化可增加肝脏负担,使原有肝损害进一步加 重: 1.营养消耗多,糖原储备低,使肝脏抗病能力降低。 2.产生大量的雌激素需在肝内灭活,并妨碍肝脏对脂肪 的运转和胆汁的排出。 3.胎儿代谢产物需经母体肝内解毒。 4.并发妖高征时常时肝脏受损,易发生急性肝坏死。 5.分娩时消耗体能。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 母婴传播: HAV:存在母婴传播,受染后易转为慢性肝炎,甚或肝癌。 HDV:必需同时有HBV感染,传播途径与HBV相同,经体液、 血行或注射途径传播,母婴传播少见,性传播相对重要。 HEV:粪口传播。目前已有母婴间传播的病例报告,孕妇 一旦感染病情常常很危重,妊娠晚期发生急性感染后母亲 的死亡率可达15%-25%。
[鉴别诊断]
1.妊娠剧吐:肝肾功能轻度受损,出现黄疸,尿酮(+)。 纠正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后迅速恢复。肝炎病毒血 清标志物有助于鉴别。 2.妊高征:严重时合并肝损害,患者存在妊高征体征,终止 妊娠可很快好转,肝炎病毒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可协助鉴别。 3.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特发性黄疸):表现于妊中晚期全 身瘙痒和黄疸,无其他特征,产后1-2周消退。患者服用 避孕药亦产生黄疸。本病可致早产、围产儿死亡 及产后出血率上升。分娩过程注意胎心监护情 况。
[治疗]
3.产科处理:针对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在不同时期给予相应处理。 1)妊娠早期:急性病毒性肝炎应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后行人工流 产。 2)妊娠中、晚期:尽量避免终止妊娠,避免手术、药物对肝脏的 影响。加强胎儿监护,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妊娠延期 或过期。 3)分娩期:维生素K120-40mg,im,Qd.分娩前配新鲜血;应缩短 第二产程,胎肩娩出后立即静注缩宫素以减少产后出血。对重 症肝炎,经积极控制24小时后迅速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以剖宫 产为宜。 4)产褥期:对肝脏损害较小的广谱抗生素控制染。 不宜哺乳者应及时回奶。回奶可口服生麦芽或乳房 外敷芒硝。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赵星星
[概述]
• 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和黄疸最常见的原因。 目前已经确定的肝炎病毒有5种:甲型(HAV)、 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及 戊型(HEV)。妊娠的任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 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 血清总蛋白:约半数低于60g/L。 • 血清酶活性:ALT、AST、ALP升高。 • 凝血功能检查: 1.血浆纤维蛋白原约增加50%。 2.部分凝血因子均增加。 3.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诊断]
4.血清病原学检测及意义: (1)甲肝:潜伏期2-7周(平均30日),血清中抗HAV-IgM阳性。 (2)丙肝:潜伏期2-26周。血清中出现HCV抗体可诊断为HCV感染。 (3)丁肝:潜伏期4-20周。急性感染时HDV-IgM出现阳性,一般持 续2-4周,随后抗HDV-IgG阳性。慢性感染时HDV-IgM持续阳性。 (4)戊型:潜伏期2-8周。急性期血清内可检测出高滴度的HEV-IgM, 恢复期血清内可检测出低水平的HEV-IgG。 (5)乙型:潜伏期为1.5-5个月(平均60日)。常见的标志物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