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浅谈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三农”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处于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三农”政策在性质上属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
由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分为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前者具有可诉性,后者则无,因此对“三农”政策的事后规制和救济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农业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孔祥智[1] 认为,“三农”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业、农村、农民的范畴,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安全性问题。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2]。
一、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切入点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切入点就是搞好权利和经济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政策问题。
一是土地政策。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
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将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
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3],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试论新农村建设的新闻报道
道 有 别 于 以往 的 “ 农 ” 道 , 须 跳 出传 统 “ 农 ” 道 的 单 一 三 报 必 三 报
新 农 村 建设
农 经 与 技21年 1 第0期 总 4期 村 济 科 0 第2卷 5 ( 第2 ) 0 5
试论新农村建设的新闻报道
张 莉
( 樊 电视 台, 北 襄樊 襄 湖
[ 摘
4 12 ) 4 0 1
要 ] 年 来 , 市新 农 村 建 设 热 潮 一 浪 高过 一 浪 , 在 热 热 闹 闹 中 , 近 我 但 新农 村 建 设 一 些 共 性 的 东西 、 质 的 问题 本
上 。 独 特 的视 角 去 追 踪 、 录 和 反 映 新 农 村 建 设 的进 程 , 媒 用 记 用
四是 精 选 报 道 内 容 , 强 报 道 的 针 对 性 、 效 性 。新 农村 建 增 实 设 是 一 项 长 期 的 任 务 , 实 施 过 程 中 , 同 的 阶 段 有 不 同 的 重 在 不 点 。要 密 切关 注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进 程 , 要 报 道 其 中 出现 的新 人 、 既
质。
化 另 一 方 面 要 反 映 农 民 的 内 心 世 界 和精 神 文 化 生 活 。
3 新 闻媒体在 新农 村建设 中应 担 当的责任
新 闻传 媒 在 新 农 村建 设 中 发 挥 作 用 , 新 闻积 极 履 行 社 会 是
抓住农村发展变化中的“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的着力点初探
在进行全新的尝试 , 苏州 日 《 报》的报道
也始终 紧贴实 际,用 最快 的速度把新鲜
花, 《 在 苏州 日 》 报 的版 面上 同样也是形
成l 『一个又一个亮点 。仅去 年上头版头
而有效 的经验 传播 出去 , 让农 民尽 快受
维普资讯
位反映苏州农 村方 方面面的变化 和农 民 在新变化 中的新想法 。农村改革 和发 展 中的新鲜 事 ,在苏州这块热 土上遍地开
在一个“ ” 。 事 宇
地域不同 , 经济水平 不同, 但都会有
新鲜 的事 发生。只是新闻报道 的新鲜事
必 须 有 特 征 和 特 点 , 是 读 者 感 兴 趣 的
欣鼓舞。 二、 新典 型 树 起 前 行 的 路 标 . 在 一 重
新农村建设报道的着力点初探 保等等 ,令城 乡人民欢 出农 民土地换社
苏
以江苏 : 州为主体 的苏南农 村可能 足我国广 大农村 中最 富裕 的一片土 地 , 不仪 因为这 里是鱼米之 乡,具有 得天独 州
日
事。
年 ,胡锦涛在苏州昆山视察时高兴地说 : “ 都像 昆山, 小康社会就实现 ‘! 2 0 j ”0 6年 -
2月 ,经江 苏 省委 按 2 5项 指 标 的 严 格 考
多篇获江苏省新 闻奖 …等奖。在典型报 道中, 我们不拔高 、 不造假 , 过事实和 通
细节 发 掘 人 性 之 光 , 掘 精 神 境 界 。这 些 开
一
报道为融洽农村 和谐 的干群关 系提供了 沟通渠道 ,也 为众多的农村干部提供 了
榜 样 和 力量 。 三、 新经 验 提 供 发 展 的 路 径 。 在一 重 个“ ” 。 理 字
观念都发生 了极大 的变化 ,喜人 的新事
妥善处理十个关系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
盼解 决 的 问题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直 接 关 系 到 农 业 生 产 和 农 民 生 活 条 件 的 改 善 。 发 展 经 济 的 同 时 , 十 分 注重 加强 在 要 农 村 基 础 设 施建 设 , 展农 村 事 业 , 进 发 促 农 村 社 会 全 面进 步 。 不 能 把 基 础 建 设 、 绝 社 会 事 业 同发 展 生产 对 立 或 割 裂 开 来 。 去 年 以来 ,全省 建 设 农 村 公 路 1 2 416公 里; 新建 饮 水 工 程 1 4 处 , 2 5 解决 了 1 0 0 6 个 村 屯 8 万 农 村 人 口饮 水 安 全 问题 ; 9 新
一
农 民收 入 这 一 首 要任 务 。 因此 , 导 摆 布 领
工 作 要 向发 展 经 济 侧 重 ;项 目资 金 投 入 要 向发 展 经 济 倾 斜 ;其 他 各 种 资 源 要 素 都 要 重 点 向经 济 发展 优 化 配 置 。在 生 产 发展 的路 径 选 择 上 , 当前 要 按 照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的要 求 , 大力 发 展 优 势 主导 产 业 , 实 加 强 农 业 基 础建 设 , 切 加快 农 业 科 技 进 步 , 力 提 高农 民组 织 化 程 度 , 努 多 渠 道 增 加 农 民收 入 。 二 、处 理 好 产 业 发 展 与农 村 事 业 发
维普资讯
妥 善 处 扎 实 推 进 新农 村 建 设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Hale Waihona Puke 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王建 民
去 年 年 初 以 来 ,我 省按 照 集 中抓 发 展 、重 点 抓 试 点 、面 上 抓 推 进 的 总体 思 路 , 利 启 动并 扎 实 推进 新 农 村建 设 , 顺 现 已 取 得 了积 极 进 展 和 重 要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农 村 建设 的丰 富 实 践 , 我 们 带 来 新 给 了许 多 值 得 认 真 总 结 的 规 律 性认 识 和 深 刻 启 示 ,对 我 们 在 理性 思 考 下 正 确 指 导 工 作 具 有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义 。 要把 握 好 这 些 重 点 问 题 , 要 应处 理 好 十 个 关 系 。 主 处 理 好 重 点 工 作 与 总体 要 求 的 关 系 , 持 把 发 展农 村 经 济 、 加 农 民 收 坚 增 入 作 为 新 农村 建设 的首 要 任 务 。 生 产 发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战略措施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改革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管理体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缩小城乡差距等。
标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措施;新农村建设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济,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举措。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位;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也着重描绘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宏伟蓝图,并要求全党坚持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
以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并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旨在为有关涉农领导干部提供决策参考。
一、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提法,最早见于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则对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 积极支持宁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握 信 贷 政 策 ,审 慎 积 极 的 开 办 好 新
业 务 。这 次 业 务 范 围 的拓 宽 , 及 的 涉 产业 、 业 、 业和领 域 十 分广泛 。 行 企
路 子 ; 款 投 向 、 量 要 结 合 当 地 贷 投
实 际 , 紧 围 绕 自 治 区 党 委 、 府 紧 政
第三 , … 要 明确贷款 用途 。农业产 款 …
动 资 金 和 中 长 期 资 金 需 求 。 要 用于 主
涵
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用途包括企业流 博
一
制 定 的 农 业 产 业 政 策 和 区 域 发 展 规 划 , 一 步 发挥 农 业政 策 性 银 行 进 的 功 能 , 支 持 宁 夏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在
L
步伐 明显 加 快 ,促进 了 农 民增 收 、 农 业 增 效 、 村 经 济 和 社 会 协 调 发 农 展。20 0 6年 7月 2 日 , 监 会 又 7 银
批 准 我 行 产 业 化 龙 头 企 业 贷 款 业
分
务 范 围 由原来 的 粮棉 油 扩 大 到 农 、
林 、 、 、 业 整个农业领 域 , 牧 副 渔 并
积极 发挥应 有作 用 。
一
流动 资金及企业技术 改造 、 储等农 仓 用 设 施 建 设 和 生产 、JT 基 地 建 设 等 / U 中长期资金需要 。 农业 科 技 贷 款 主 要
() 或转需 养、 加化短 蘸 殖流 工所期露 通
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关系,始 终坚持 把提高农 民素质 、培育新 型农民放在 重 中之重 的位置,并贯穿 新农村建设的始 终。要进一
要统筹谋划农村经济 发展 、 民增收 、 农 村落改造 、 社会 步整 合农村教育资源 ,大 力发展农村基 础教育 、职业 事业 发展,精神文 明建设和 民主法制建设 等方面的工 教育 、成人教育和 文化事业,实施农村 劳动力转移培
存保 护和传承 中华 文化,就必须要 加强博物馆事业 的
过3 G手机及 时向参 观者提供 资讯 服务等 。 这些数字化
数 字化 和信 息化建设 。 有专家指出: 博物馆 数字 化是指 和信息化技术 的应用将为广大的观众带 来更大 的利益 。 博 物馆各类业务 工作全面地 以数 字技术为工具 ,一方 从 中我们 可以看到 国家宝 贵的文物能够透过 管理 信息 面加强文化遗产 实体的保存与保 护 、优化博物馆 的现 化得到 更好的保护,让我们 的后代都能够分 享 中国五 场服务;另一方 面从 “ 实物导 向” 拓展 到 “ 信息导 向” , 把博物馆 的现 场服务延伸 到超 越时间 、空间的信息服
麟 0
一. 1 _ .
千年来 丰富的历史文化 ;管理信息化及软件 信息化可 以让博物馆 得到更完善 的发展,让观众在 更舒适的情 况下观赏我们宝贵 的文化资产;另外, 即将来临的 E 在 t
目攀 比,更不能通过 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 乡村负债搞 掌握 先进 的农业技术 ,增 强他 们适应 工业化 、城镇化
要按 照乡风文 明的要 求, 建设 。 要尊重传统 、 突出个 }特 色。 生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和农 业现代化的能 力。同时,
村,不是简单地盖楼 房扩街道, 更不 是把农村变 成城 加强对农 民群众 良好思维方式和行为 习惯 的养成教育,
抢抓机遇,着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抢抓机遇,着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日期:2008-12-25]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程开国[字体:大中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实施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
两年多来,我乡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略,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之路上,已初步取得成效。
同样在努力的实践探索中也收获不少感触,现总结辑录下来,浅知拙见,望能与各界朋友交流探讨。
一、新农村建设本质是“农村”、“核心是“新”、关键是“发展”(一)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农村、农民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全国人口近80%,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撤开农村发展就只是一句空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难点都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稳,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所以,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最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农村发展的问题,农民生活的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出“新”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新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副美好的新农村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其它四个方面的着力点,是一切目标的最首要,最为前提的目标,“生活宽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是对农村整体素质的要求;其本质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村容整洁”主要是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的要求;“管理民主”是为了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提出的目标。
后三条作为具体描绘的单个目标,实际上是为保证“生活宽裕”这一目标而出现。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新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
2024年新农村建设推进会讲话词(二篇)
2024年新农村建设推进会讲话词同志们: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会,是继月日市委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会议、月日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之后的第三次新农村建设专题会议了,之所以接二连三的召开这样的专题会议,就是要表明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做好此项工作的坚强决心。
召开今天这次推进会,一方面是____家再次通过参观,进一步查找不足,分析原因,相互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确定的目标任务。
刚才,我们先后实地参观了社乡村、镇城底镇下雁门村、村和乡会立村四个村的建设情况;接着,我们又在这里召开会议,刚才副市长已经通报了前段全市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并安排部署了下阶段新农村建设工作,这些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按照刚才的安排部署加以推进;等一会儿,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侧重讲三方面意见。
第一方面,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坚定信心,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刚才,副市长已经详细通报了前一段时间以来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认真总结和分析,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效果明显,发展不均,态势良好。
所谓“效果明显”,就是各乡镇、街道都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把新农村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并通过加强领导,精心____,积极推进,使新农村建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尤其个别乡镇还呈现出了点上有突破,整体有效果的态势。
与此同时,各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也在市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共建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一开始我们实地参观的四个村,可以说是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搞得比较好的样板村、示范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所谓“发展不均”,就是乡镇、街道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进展不平衡,有的乡镇、街道、村搞得好一些,有的搞得差一些,比如大家参观的四个村就属于搞得好的村;另外,还有一些村仅仅是刚刚起步,几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些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王惠荣子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4期摘要: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编制新农村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及着力点,可供规划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原则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在进行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一切以群众得到实惠为目标,着力建设农民集中居住、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到位、环境优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从而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营造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盲目实施撤村并庄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一些地区将新农村建设错误理解为建设中心城市,盲目实施撤村并庄,认为这样既可以节约耕地,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又可以推进城市化建设。
当一幢幢楼房代替传统农房在农村拔地而起时,带给农民的却是搬运粮食和存放生产工具等诸多不便,致使许多农民对这些楼房口出怨言,称其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实际上对于这种撤村并庄造成的浪费远比整治一个村庄要大得多。
据测算,搬迁一个村庄所需要的费用大约是整治一个村庄的六倍。
在撤村并庄过程中,虽说农民住上了楼房,节约了建设用地,但由于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机具和收获粮食无处存放,需要他建许多临时棚,另占据不少耕地,不但没有减少耕地,反而给农民生活带来不便。
2.忽视农民实际情况,盲目实施房屋统一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区无视农民实际情况,忽视农民收入差距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农居盲目实施统一改造,不考虑农民家庭实际收入和所承包的农田位置,让农民搬迁到乡村公路两侧统一建房,所建房屋按乡镇规划要求大小一样、高低一致,造成经济条件好的想好好不了,经济条件差的负担重、压力大,甚至有的居所远离承包农田,干农活也很不方便。
3.一味跟着项目跑,盲目安排整治的时序有的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以重工业、上项目为主,重单一建设项目,轻综合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念的现代化 , 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 的轨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 , 有利于促进农业增 长方式转变 ,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 集约使用农业资源 , 提高农业竞争力 , 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 有利 于解
化。 充分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 的手工劳动, 在产前 、 产 中、 产后各环节实行机械作业 , 从而降低劳动强度 , 提 高劳动效率 。 二是农业技术科学化 。 是指把先进的科
情权” “ ;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 ,保障农 民群众的 决策权 ”“ ; 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保障农 民群众 的参与权” “ ;进一步强化村 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 , 保 障农 民群众的监督权” ,以及对相关制度建设 的要 求, 是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践经验 的新概括 , 是 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 中反映了我们 集 党 在推 行村 务公 开和 民主管理 方 面 的最 新认 识 、 最新
新农村建设
吉 林蔬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 新农村建设
王 跷光 ( 吉林省梅河 口市农村经济管理局 150 ) 0 0 3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首要任 务, 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 是 容, 是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新农村建设 的着力点 , 是促 进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 , 是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 的重要举措 ,是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措 施, 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的科学 内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以及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对策措施浅谈如下。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
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使用, 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
性作用 , 更加依靠多种产业 的协调发展 , 更加依靠劳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市县基础测绘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市县基础测绘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9.05.14•【字号】鲁国土资发[2009]66号•【施行日期】2009.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市县基础测绘工作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66号)各市国土资源局,济南市规划局: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8]72号,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山东省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鲁政办发[2006]112号,以下简称《规划》)实施,进一步加强市县基础测绘工作,全面提升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结合我省测绘工作实际,经研究,就当前到2010年市县基础测绘主要工作目标任务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认真组织,狠抓落实。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意义基础测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是测绘事业的立业之基,发展之本。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地理信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社会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基础测绘成果已经成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服务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和社会民生的基础支撑工具。
市县基础测绘工作是国家基础测绘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测绘法律法规赋予市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能,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服务作用。
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测绘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领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意见》为契机,切实解决经费投入、项目落实、机构建设、机制完善、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基础测绘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全面完成城镇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建库工作各地要根据《意见》和《规划》要求,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省城镇规划区及重点工矿区1:5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覆盖,建立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浅淡三农工作的统筹点着力点和支撑点
浅淡“三农”工作的统筹点、着力点和支撑点孙孺声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强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为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发展基本规律指明了方向,对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应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三农”工作的思想指导,努力探索“三农”工作的统筹点、着力点和支撑点,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社区化管理,城镇化社保的“三农”新特色,不断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把握统筹点,把“五位一体”发展作为基本思路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新要求,树立一体化发展新观念,统筹配置各种资源,努力构筑起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工贸与生态、农业与科技、生产与生活“五位一体”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一)经济与社会一体。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成果的转化和体现,二者相辅相应,不可偏废。
必须坚持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手抓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的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农村民生改善上,逐步达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城市与乡村一体。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互促共赢。
推动城市乡村一体,首先把城镇建设与农村建设统盘考虑,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配套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辐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大城市教育、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对农村的扶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三)工贸与生态一体。
工贸发展是带动农村一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生态良好是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检验标尺。
没有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
没有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凸显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出台的每一条内容,几乎都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
可以说,没有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
新农村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由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属性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及现实情况所确定的。
首先,农民占大多数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安定与和谐,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安定与和谐。
只有确保农村的富裕繁荣和农民的安居乐业,我国的长治久安才会有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第二,虽然近年来我国特别是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已实现了总体小康。
但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第三,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以上,我省已达到3400美元,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期。
根据国际经验,这既是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容易导致各种矛盾进一步突显的社会敏感期。
顺利渡过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风险期的关键,也取决于我们能否把"三农"问题解决好。
第四,我们要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投资、外贸、消费这三大拉动经济增长因素的作用。
但对于有9亿农村人口的大国来讲,农民始终是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扩大农村需求始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针和基本的立足点。
如果农民收入得不到有效增加、农村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启动,就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好作为整个社会发展基础的"三农"问题。
抓好新农村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举措。
这次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部署的作出,既进一步凸显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也进一步为我们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 闫/ / / / / / // 大 事 横 谈
扎 实推 进 新 农 村 建 设
建 设社 会主 义新 农村 要做 的 事情很 多 , 中央 突 出强调 了六个方 面的任 务 ,就是 经 济 发
展 、 农 民增 收 、 民主 法 制 、 精 神 文 明 、和 谐 社 会 、 深 化 改 革 。我 们 在 贯 彻 落 实 中要 注 意 结 合 中 央 1 号 文 件 精 神 , 把 握 好 以 下 几 个 方 面的 问题 。
包括 农村生 产 力发展 。这 方 面有很 大 的空 间 ,涵 盖 面更广 。所 以建 设社 会主 义新 农村 ,首 要 的 着 力点还 是 发展 生产 力这 一 条在贯 彻 中一 定要把握 好 。 发展 上 不去 ,别 的 东西也难 以 搞 好 。另外 ,还必 须 注 意到整 个社 会 生产 力的 发展 。不要 一讲 新 农村建 设 ,就 把 其他 方 面
纲领 。 家庭 联 产承 包责任 制 ,就 调动 了多少农 民的 积极性 。我省 集体林权 制度 改革 ,也是
充 分 调 动 了广 大 村 民的 积 极 性 。 很 多 问 题 就 是 要 通 过 改 革 来 解 决 。 现 在 农 村 深 化 改 革 的 任 务仍 然 很 艰 巨 ,但 也 说 明 农 村 深 化 改革 的 空 间仍 然 很 大 。 五 是 着 力 民 主 。 为 调 动建 设 主 体 的 积 极 性 和 作 用 ,要 让 农 民 能 够 广 泛 参 与 , 自主 管理 , 自主 决 篡 。 六 是 着 力 文 明 。 文 明 就 是 教 育 、科 学 、 文 化 、 卫 生 、 体 育 等各 项 社 会 事 业 要 加 快 发 展 。 另 外 还 有 环 境 保 护 也 要 加
新农村建设包含哪些内容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
这20字方针,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
这20字方针,既就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也就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发展新产业,就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就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建设新村镇,就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
构筑新设施,就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培育新农民,就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健全农村科技推广与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树立新风尚,就就是要加强与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与谐的发展环境,在广大农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农民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爱国爱家爱集体,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具体说来,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
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与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把握好公众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会资金增加“ 三农” 投入 。新农村建设需
要大量 的资金投 入 ,除 了要 加大财政 和 信贷资金投入外 ,还必须引导社会资金
广泛进入 ,特别是农 民的 自身积累和 自
我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 村基层组 农
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
7 %;在预算安排上 ,根据有关法律规 0 定 ,支农支出预算要高于经常性 财力增
一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必须充分发 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 依靠农 民辛勤劳动、
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 的广泛参与。财政
部 门要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责,按照工 业反哺农业 、 城市支持农村和“ 多予少取 放活” 的方针 , 努力筹措资金 , 进一步 加 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 ,积极运用财政政
“ 三农 ” 的份额 , 新增教育 、 科技 、 卫生 、 文
资金 的安全性 、 规范性 和有效性 。
充分 运 用 财政 政 策 工具 ,吸 引信 贷
改革与发展 , 省财政采取了注入资本金 、 减免营业税 和所得税 、争取 国家保值贴
补息资金等扶持措施。 今后 , 要继续落实 好这些扶持政策 , 进一步争取 国家支持 , 不断壮大农村信 用社实力 ,使其在新农 村建设 中发挥 更大作用。
着 力 J 点 【
《 意见》 强调 四项任务。一是加强人
民政协 的机构建设 。人 民政协是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 的重要机构 ,具有党派政治 联盟特点。《 意见》 规定政协委员 、 常委 、 领导班子成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应 占有较大 的比例 ,专委会要有 民主党
派人士担任专职领导职务 , 并做到有职 、 有权 、有责 。二是加强人 民政协机关建 设 。 意见》 《 强调重视理论学习 , 坚持邓小 平理论和“ 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与时俱进 的改革创新精神 ,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 提 高全局观念 、 服务意识和政策水平 , 完善 各项制度, 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这就要 求机关从理论 、 思想 、 工作 、 风 、 作 服务等 各方面全 面提高素质。三是加强人 民政 协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 , 配好工作班子 。 加强干部选 拔 、 交流 、 任用 , 加大干部培 训 、挂职锻炼 的力度。造就一支政治坚 定、 作风优 良、 学识丰富 、 务熟练 的高 业 素质政协工作干部队伍 。 1 个字方针 这 6 是机 关干部 提高素 质 的标准 和努 力方 向。四是加强党的建设 , 对政协党组 、 党 员提出了建设 目标和要求 ,并就理论研 究、 宣传教育等工作做出了全 面部署。 口 ( 作者为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
六个规范党建
六个规范党建党建工作“六个一”目标要求的内容是什么党建工作“六个一”目标要求的内容是:提高一个思想认识、清理一个工作思路、找准一个着力点、把握一个工作方法、狠抓一项制度落实、找准一个着力点。
1、提高一个思想认识,即进一步提高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清理一个工作思路,即理清基层党建工作思路。
3、找准一个着力点,即找准特色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4、把握一个工作方法,就是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党建基本方法。
5、狠抓一项制度落实,就是狠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6、实现一个突破,就是实现基层党组织示范建设有新突破。
扩展资料:党建,即党的建设的简称。
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
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参考资料:人民网:县委书记要做好“六个一”。
什么是党建六个一提高一个思想认识,即进一步提高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求各级党组织深刻认识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长远、大局的角度积极做好党建工作的筹划决策,突出解决各级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适应发展需要、部分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维长期停滞在传统的思维定式里,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不多等难题。
坚持发扬党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及时破除阻碍发展的各种束缚,畅通发展道路,努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清理一个工作思路,即理清基层党建工作思路。
按照“围绕一主题、抓住两条线、找准三个点、做到四创新、凝聚五颗心”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各级党(工)委进一步深化对县情、乡(镇)情的再认识,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反复推敲,提炼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为加强党建工作找准方向。
找准一个着力点,即找准特色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要求农村基层党建要牢牢把握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抓好十二项措施的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要围绕机关效能建设作文章,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为着力点,狠抓“六型机关”建设;非公经济党建要按照“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的要求,以扩面和规范为着力点,不断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社区党建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目标,以强化服务为着力点,强化各项协调服务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着力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着力点作者:张藻榕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2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此,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我国乡村振兴,具体实施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完善乡村组织一是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
必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发展和壮大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
二是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乡镇政府要转变管治思维,以全新的治理理念构建治理体系,真正把重心放到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在涉及全乡镇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村组织协调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在物质等方面提供援助,但不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
三是完善现行的村民委员会等群众组织。
要在近些年各地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
建议提倡村党组织成员通过民主程序依法进入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倡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村党组织成员和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
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务监督等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农村法治建设和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载体。
四是鼓励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实现乡村治理善治的目标,就必须把农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使他们以组织的形式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
为此,要鼓励农民自愿结合组成各种社会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利益协调的当事人。
2壮大乡村产业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优势特色产业。
我国各地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口钱伟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党中央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河南省新密市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底子薄、实力弱,要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就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一方面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另一方面还要从新密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继续发展工业、旅游、物流和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切实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一是突出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就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
同时,还要重点抓好扩大农民向非农业转移就业这个现实问题,在更广阔的空间领域吸收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新密市可广泛利用各类资源,利用广大乡村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优越条件,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多渠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扩大收入来源。
同时,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不断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与工业的对接,积极培育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使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增值收益。
积极
帮助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广辟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
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实现农村
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
工
业园区应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
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是突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加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
要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
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加
强农村道路、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
设,解决乡村道路不畅、电力供应不
足、信息闭塞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
“瓶颈”问题。
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从解决农民最
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人手,从
最有条件的地方起步,把改善自然村
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人居环境作为改
善农村生活条件的突破口,让老百姓
能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
厕、住上整洁房、用上洁净能源。
自然
村整治建设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立
足于本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乡风民
俗、产业特色等实际,着眼于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在实践中探索
创新,逐步形成和推广自然生态村、历
史文化村、民俗风情村、专业特色村、
城中社区村等多种建设模式,努力建
成一批具有产业支撑、体现乡村特色
和田园风光、传承历史文化和中原风
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是突出培养新型农民。
培养新
型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基础。
为此我们要下大力气培
养造就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
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的数
量优势努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势。
要
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城乡
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优化教育配置,改
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37
为农村的持久发展培养合格的后备劳
动者。
要重视农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力宣传优秀
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意识。
要着
力培养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民技
术员、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
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骨干力量,
提高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
要以“八荣
八耻”为核心内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婚育观、消
费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诚信意识、
创业意识、公德意识,在广大农村逐步
形成科学文明、勤俭持家、团结互助、
诚实守信、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良好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广
大农民。
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
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要切实维护农民
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
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
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
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
监督权。
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引
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
设。
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
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
加强农
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
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
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
度出发,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农村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
织保障。
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
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
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
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
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中共新密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