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列表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2024年中考物理《16个重点实验高频考点》复习汇总

2024年中考物理16个重点实验高频考点复习汇总实验0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一、实验图示二、基础技能1.水浴法加热的优点(受热均匀)2.搅拌器的作用(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三、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2.选用较小固体颗粒实验的目的(易均匀受热)3.水浴法加热固体熔化的条件(固体的熔点低于水的沸点)四、实验分析1.熔化前后的图像的倾斜程度为什么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2.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给烧杯加热,而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的原因(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的水不会继续吸热)3.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与烧杯壁上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五、实验结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2.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非晶体没有熔点;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态;4.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实验0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实验图示二、基础技能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测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比较二者的大小关系)三、注意事项1.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便于观察像与另蜡烛在水平桌面上重合)2.实验在较暗处做的目的(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应与物体同侧四、实验分析1.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也体现了等效代替法)2.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防止有重影形成,以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做此实验时在桌面辅一张白纸的目的(留实验痕迹,便于测量)4. 实验中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的目的(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选用方格纸比白纸好的原因(能更加准确地确定像与物的位置)6. 多次改变蜡烛位置进行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五、实验结论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左;右相反的虚像。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及要求

初中物理14个重要实验一.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3、电路图: (右图)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
根据Rx=U/I 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
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三.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为了让初中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初中物理实验大全,供大家参考。
实验一: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它是指一个物体在没有任何阻力作用的情况下被重力所控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为了进行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在一段垂直的高度上放置一个物体,然后记录下它下落的时间和距离,再用公式计算出加速度。
实验二:摆的周期实验摆的周期实验是一种非常基础的物理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摆的周期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变长度和重力加速度来控制摆的周期。
实验中需要使用简单的摆,如线摆和弹簧摆。
实验三:声音传播实验声音传播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和速度,实验中可以使用音叉、声管等器材进行实验。
我们可以在一段长的管子里面产生声波,通过计算声波从一端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可以计算出声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四:热传导实验热传导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热的传导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热传导的控制。
实验中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比如钢、铜等,通过测量不同导体的导热系数,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热传导速度。
实验五:电流实验电流实验是一种非常基础的物理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以及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
实验中需要使用电源、导线和安培表等器材。
实验六:静电实验静电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静电原理和静电电荷的性质,实验中可以使用摩擦生电、摆电、感应电等多种方法产生静电。
通过实验观察静电现象,学生可以了解静电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式。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大全,这些实验都是初中物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理原理,提高自己的物理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实验中学有所获,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此外,除了以上几种实验,还有一些其他的实验也非常值得初中学生进行,如光的反射实验、光的折射实验、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磁场实验等等。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如下: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目的: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材料:天平、不同质量的物体。
步骤:
1. 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子上。
2. 调整天平使其显示“零”。
3.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
4. 记下天平显示的质量值。
5.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它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不同材料、不同力度对摩擦力的影响。
材料:木块、钢块、绳子、弹簧测力计。
步骤:
1. 将木块和钢块分别放在光滑的桌面上。
2. 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连接到绳子上,另一端连接到木块或钢块上。
3. 用手给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记录下测力计显示的数值。
4. 将不同材料的木块或钢块放在桌面上,重复步骤3。
5. 分析不同材料、不同力度对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密度
目的:学会使用密度计算物体的密度。
材料:密度计、不同材料的物体、容器、水。
步骤:
1. 在容器中注满水。
2. 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等待密度计显示的数值稳定。
3. 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下密度计显示的数值。
4.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它物体的密度。
5. 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物体的密度,并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
1. 所有实验都需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2. 实验中的仪器和实验物品需小心使用,避免损坏和伤害。
3. 实验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并将实验物品归位。
初中物理实验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汇总初中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及其目的和基本步骤的汇总:1. 测量物体的长度- 目的:学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 步骤:放置物体,使刻度尺与物体对齐,读取长度。
2. 测量质量- 目的: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 步骤:调节天平平衡,将物体放在天平盘上,读取质量。
3. 测量温度- 目的: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步骤:确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将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读取温度。
4. 测量时间- 目的:学习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 步骤:启动秒表,进行计时,停止秒表,读取时间。
5. 惯性实验- 目的:验证物体的惯性。
- 步骤:让小车带动一个物体运动,突然停止小车,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6. 重力方向实验- 目的:验证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步骤:悬挂重物,观察其悬挂线是否垂直。
7. 浮力实验- 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
- 步骤: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将其放入液体中,测量浮力,计算浮力大小。
8. 杠杆平衡实验- 目的:学习使用杠杆平衡条件。
- 步骤:调节杠杆两侧的力臂和力的大小,使杠杆平衡。
9. 滑轮组实验- 目的:学习滑轮组的原理。
- 步骤:通过改变滑轮组的组合,观察力的变化。
10. 电路连接实验- 目的:学习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
- 步骤:连接电源、开关、灯泡等元件,形成电路,观察电路的通断。
11. 欧姆定律实验- 目的:验证欧姆定律。
- 步骤:改变电阻和电流,测量电压,计算电阻和电流的关系。
1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 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步骤:使用尺子振动产生声音,观察声音的传播。
13. 光的折射实验- 目的: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 步骤:让光线通过玻璃等介质,观察光线的偏折。
14. 平面镜成像实验- 目的:学习平面镜成像原理。
- 步骤:放置物体和平面镜,观察镜中像的特点。
这些实验都是为基础物理知识服务的,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中考攻略:初中物理15个常考实验及解析

力学部分常考实验实验一:天平测量✿【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 N。
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 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 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实验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 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 3 。
适合初中生做的物理实验

适合初中生做的物理实验
一、通电和短路实验
1.通电后,再把灯泡的一端用电线连接起来,另一端通上电源,灯泡就亮了。
2.将一根导线固定在电灯泡的头部,把一端接在灯泡上,另一端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3.用力拉导线,如果灯泡不亮,就说明是导线的长度不够。
二、电压的作用
1.电压可以使电器工作。
2.在电路中,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大。
3.在电路中,电阻是起到阻碍作用的。
4.电阻和电压成反比。
5.同一电阻上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一、浮力和浮力大小的关系
1.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无关。
2.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水或空气的重量。
二、压强、大气压强和压强作用效果。
1.大气压强是指物体所受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时产生的效果。
—— 1 —1 —。
人教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目录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3节 摩擦力
测量滑动摩擦力
摩擦计、演示测力计
7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压强演示器、钩码
、
8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1、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2、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3、 连通器
4、 船闸
1、 液体对侧壁的压强演示器
2、 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器
3、 连通器
4、 船闸
9
第九章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1、 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的测量
3、抽水机
1、玻璃杯、纸板、马德堡半球模型
2、托里拆利实验(录像)
3、活塞式抽水机、
10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浮力
1、 什么是浮力
2、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烧杯、测力计、细线、铁块、小石块、水
11
第十章 浮力
第3节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
1、弹力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弹簧组
2、弹簧测力计
3
第七章 力
第3节 重力
1、重力的方向
2、模拟引力
1、铅垂线
2、单摆
4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2、惯性
1、运动和力实验器
2、惯性演示器
5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2节 二力平衡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自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器、砝码
2、日晷、沙漏、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传播
1、音叉
初中物理实验及安全注意事项【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及安全注意事项一、实验基本原则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2.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验进行中的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4.实验后的总结: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实验操作技能1.测量技能: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刻度尺、天平、量筒等,并能够进行数据的准确测量和换算。
2.数据处理技能: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3.仪器使用技能:掌握常见物理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等。
三、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室纪律: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服从老师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座位。
2.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使用实验仪器时要按照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拆卸或改装仪器。
3.注意用电安全:操作电器时要确保手干燥,不得用湿手触摸电器,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
4.防止实验伤害:进行实验时要佩戴好防护用品,如护目镜、手套等,避免直接用手触摸高温、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
5.处理实验废物:实验结束后,要将废弃物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四、实验常见问题解答1.实验中遇到问题怎么办?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2.实验数据与预期不一致怎么办?分析实验数据与预期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当、仪器误差、数据处理错误等,需要重新检查实验过程和数据,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正。
3.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怎么办?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时,首先要检查实验操作和数据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要深入研究相关理论知识,或者向老师请教,寻求解答。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初中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能够更加规范操作,确保实验安全,提高实验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现象,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涵盖了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各个方面。
1. 测量实验: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
力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
2. 力学实验:
摩擦力的研究
重力的研究
弹力的影响因素
浮力的研究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
3. 电学实验: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
电功率的测量
简单电路的连接
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 光学实验: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5. 热学实验:
温度计的使用
热膨胀的研究
比热容的测量
热传递的实验
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研究液体蒸发的研究
6. 声学实验: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
声音的干涉和衍射
声音的吸收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研究
7. 天气与气候实验:
气压计的使用
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测量
风的形成和作用
云和雨的生成原理
气候变化的初步了解
以上仅为初中物理实验内容的一部分,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更多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初中物理实验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汇总实验一:测定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天平,一个容器,一块未知密度的物体和一杯水。
2. 在容器上方使用天平称量未知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将容器装满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
4. 将未知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水的上升量,并记录下来。
5. 使用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计算未知物体的密度。
实验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探究电池的性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电池,一根导线,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
2.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与电流表和电阻相连。
3.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录下来。
4. 更换电池,并重复以上步骤。
5. 比较两次实验的示数,得出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计算光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光源,一块直角三棱镜和一个量角器。
2. 将直角三棱镜固定在光源前方,确保光线射向直角面。
3. 测量光线由空气射入直角三棱镜后的折射角,记录下来。
4. 更换不同介质,如水或玻璃,测量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并记录下来。
5. 使用公式折射率 = 正弦入射角 / 正弦折射角,计算光的折射率。
实验四:测定摩擦力的大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滑动时的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水平台面,一个力计和不同物体。
2. 将力计固定在台面上,并将物体放在力计上。
3. 缓慢移动力计,使物体开始滑动,并记录下示数。
4. 更换不同物体,重复以上步骤。
5. 分析不同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并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计算声速的大小。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长直管,一个发声装置和一个计时器。
2. 将发声装置放在管口处,在计时器开始计时后发出声音。
3. 观察声音在管内反射的现象,并记录下时间间隔。
4. 测量管的长度,并计算声音在管内传播的距离。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一:简单机械实验(如杠杆实验、力学定律实验等)操作步骤:1. 审查实验装置,确保所有零部件的完整和稳固连接。
2. 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如杠杆、滑轮、弹簧等。
3. 仔细观察和测量实验用具和材料的参数,如杠杆的长度和质量、滑轮的半径等。
4. 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安装实验系统,确保实验装置的稳定性。
5. 逐步调节实验装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验证。
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原理和要求。
2. 确保实验场地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干扰实验。
3. 在进行力的测量实验时,应使用合适的测力计,并注意测力计的灵敏度和测量范围。
4. 操作中要小心使用工具和仪器,避免损坏或意外发生。
实验二:光学实验(如反射实验、折射实验等)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光学仪器和材料,如光源、反射物体、透明介质等。
2. 确保实验室环境暗度合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光源方向和入射角度,注意入射光束的稳定性。
4. 调整光线的方向和焦距,确保实验所需的光线条件。
5.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光学原理进行分析和验证。
注意事项:1. 在光学实验中,应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直接注视强光。
2. 在使用反射镜或棱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将其触碰或掉落。
3. 在进行折射实验时,需要使用透明介质,要注意介质的选用和清洁。
4. 注意光源的稳定性和亮度调节,以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实验三:热学实验(如热传导实验、热胀实验等)操作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如温度、热传导速率等。
2. 准备实验所需的热学仪器和材料,如温度计、热导率测量器等。
初中物理全册必背实验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全册必背实验知识点汇总以下是初中物理全册必背的实验知识点汇总。
1. 实验名称:测量长度
实验内容:
- 使用直尺、游标卡尺等仪器测量长度
- 研究读数和报告测量结果的方法
实验目的:
- 研究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锻炼观察、记录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2. 实验名称:力的作用
实验内容:
-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
实验目的:
- 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
-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3. 实验名称:简单机械
实验内容:
- 搭建简易的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模型
- 进行力的测量和运动观察
实验目的:
- 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
- 掌握力的分析和运动观察的方法
4.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
实验内容:
- 进行光线传播实验,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 使用反射镜、凸透镜等光学器件进行光的实验
实验目的:
- 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性质
- 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的实验方法
5. 实验名称:电学实验
实验内容:
- 进行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量的测量实验
- 使用电池、电线、导线等电路元件进行电学实验
实验目的:
-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 掌握电路图的绘制和电学量的测量方法
这些是初中物理全册必背的实验知识点汇总。
在学习物理实验时,记得要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学会分析和总结实验中的规律和原理。
初中物理实验手册

初中物理实验手册《初中物理实验手册》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 阅读实验手册,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
2. 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熟悉实验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二、实验一:测定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弹簧秤、不同质量的物体。
操作步骤:1. 将弹簧秤悬挂在水平位置。
2. 取一物体轻轻悬挂在弹簧秤的钩上,待秤示数稳定。
3. 记下秤示数,即为物体的重量。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注意事项:1. 悬挂物体时,保持弹簧秤的钩与物体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2. 读数时要保持眼睛与示数最佳位置处垂直,并注意示数的稳定性。
三、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容量瓶、水、不同形状的物体。
操作步骤:1. 将容量瓶装满水,并取一固定刻度,记录为初始体积。
2. 将物体轻轻放入容量瓶中,使水平面上升,待稳定后记录读数。
3. 利用容量瓶的刻度差,计算物体所占体积。
实验注意事项:1. 物体放入容量瓶时要避免水溅出瓶外。
2. 读数时要观察水平面的变化,并记录读数的准确位置。
四、实验三: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来了解物体的大小。
实验器材:直尺、不同长度的物体。
操作步骤:1. 将直尺平放在物体上,使之与物体的一端接触。
2. 调整直尺,使之与物体的另一端接触,读取直尺上的长度示数。
3.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长度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注意事项:1. 直尺要平放在物体上,使其与物体接触紧密。
2. 读数时要保持眼睛与示数最佳位置处垂直,并注意示数的准确性。
五、实验四:测定物体的时间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实验器材:计时器、平坡、不同物体。
操作步骤:1. 将物体放在平坡起点处,准备开始实验。
2. 启动计时器,同时让物体沿平坡下滑,停止计时器。
3. 记录计时器示数,即为物体下滑所用时间。
初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

初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实验的要点。
一、测量类实验(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测量方法:“放正紧靠”,即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估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钟表等。
2、秒表的读数:先读小表盘的分钟数,再读大表盘的秒数。
(三)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天平。
包括托盘天平和平臂天平,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2、天平的使用: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测量:左物右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
(四)体积的测量1、固体体积的测量: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可利用几何公式计算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使用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
2、液体体积的测量: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二、探究类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通过敲击音叉、拨动钢尺等实验,观察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
2、声音的传播:通过真空罩实验,随着空气逐渐抽出,闹钟声音逐渐变小,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实验装置:激光笔、平面镜、可折转的光屏等。
2、实验步骤: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 O 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上显示出反射光线。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做几次实验,记录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
把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在纸板上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
3、实验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装置: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等。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观察、操作、验证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中物理实验的实验项目,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实验一:简单电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等。
2. 将电池的正极和电灯泡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3. 将电池的负极和电灯泡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4. 打开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5. 关闭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熄灭。
实验结果分析:当电路闭合时,电流可以顺利通过导线和电灯泡,使电灯泡发光;当电路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导线和电灯泡,电灯泡则不发光。
这说明电流需要闭合回路才能流动,否则电流无法通过。
同时,关闭开关后,电灯泡立即熄灭,说明电流的通断是由开关控制的。
实验二:运动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物体运动的实验观察,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直线轨道、小车、计时器等。
2. 将小车置于直线轨道上,并将计时器启动。
3. 记录小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不同位置的数据。
4. 改变小车的起始位置,重复实验步骤2和3。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小车位置与时间的图形。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形可以发现,小车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如果小车匀速运动,则位置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如果小车加速度运动,则位置与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
通过分析图形,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
实验三:声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音叉、共振管、麦克风等。
2. 打击音叉,产生声音。
3. 将音叉靠近共振管的一端,观察共振管内的声音变化。
4. 将麦克风靠近共振管的一端,使用声音测量软件测量声音的频率。
5. 改变共振管的长度或音叉的频率,重复实验步骤3和4。
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初中物理试验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注意事项、基本操作类实验1.用刻度值测量长度【注意事项】⑴注意观察是否从零刻度线开始量起;⑵注意观察刻度值的分度值是多少;⑶精确测量时,要估读一位;⑷注意写上单位;2.用表测量时间【注意事项】⑴机械秒表不估读⑵机械秒表的读数t二短针(秒针)读数t+长针(分针)读数t1 2⑶大圆周转一周历时30s,小圆周上分针刻度有半分钟刻度线;小圆周分针没过半分钟刻度时,大圆周秒针读数读小的数;小圆周分针过半分钟刻度时,大圆周秒针读数读大的数;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注意事项】⑴使用前要先调零;⑵注意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⑶弹簧测力计不只是用来测量重力,还可以测量拉力等(不能直接测出摩擦力);⑷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收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4.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方法】⑴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⑵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游码左端对准零刻度线);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做等幅摆动,这时横梁平衡。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⑷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由大到小加减砝码,调节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左物右码”)⑸m =m +m (游码读左边所对的刻度)【注意事项】⑴不能甫手拿砝码;⑵未放物体不能调游码,物体已放不能调平衡螺母;⑶游码读数应看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⑷注意标尺上的分度值;5.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使用前】⑴观察它的量程;⑵认清它的分度值;【测量时】⑴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⑵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6.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注意事项】⑴使用前需要调零;⑵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⑶用电器需接对接线柱的正负极(+入-出);⑷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⑸所通过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⑹读数前注意确认所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在电路中可以看作一根导线;7.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注意事项】⑴使用前需要调零;⑵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⑶用电器需接对接线柱的正负极(+入-出); ⑷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测量电源电压);⑸所测量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⑹读数前注意确认所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 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在电路中可以看作断路;二、测量性实验8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⑴斜面不能太陡,否则小车下滑 太快,所测时间不准确;⑵斜面也不能太平,否则小车可能不能自行下滑,无法完成实验; ⑶金属片的作用:方便计时,使所测的时间更准确; ⑷注意s 、t 、v 所用的单位;【实验原理】 力计水平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 运动,所以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初中重点物理实验及注意事项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三节干电池(带电池盒),学生用电流表,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电池要首尾相连。
电流表要调零。
电流表要和被测部分串联,使电流“+”进“—”出,
选择合适量程。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三节干电池(带电池盒),学生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电压表要调零。
电压表和被测部分并联,
要使电流“+”进“—”出。选择合适量程。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1个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要调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时,采用试触法,电路无故障再闭合。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
选择量程合适测力计。测力计使用前进行调零,匀速慢速拉动弹簧。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弹簧测力计、钩码、支架、刻度尺、细线
使用前杠杆进行调平。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
正确选择电流、电压表的量程。
闭合开关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达到最大值。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石块,线细,
首先在水平面上调平天平,一定用镊子拨动游码,夹取砝码,轻拿轻放。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测量完毕,游码回零,砝码入盒,天平盘下垫上胶垫。
初中物理重点实验及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八上实验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器材:刻度尺、停表。
2、测量平均速度。
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停表。
3、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器材:烧杯、温度计、水4、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停表、海波、石蜡、酒精灯、火机。
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盖板、温度计、停表、水、酒精灯、火机。
6、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器材: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仪、激光、白纸。
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器材:玻璃板、蜡烛、白纸。
8、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9、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器材:天平、砝码、烧杯。
10、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器材:天平、量筒、砝码。
11、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器材:量筒、天平、砝码、小烧杯、盐水、石块。
八下实验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器材:弹簧测力计。
2、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或天平)。
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器材:小车、砝码、细线、托盘。
4、测量滑动摩擦力。
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
5、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毛巾。
6、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器材:小桌、海绵、砝码。
7、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透明盛液筒、水、盐。
8、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物块、水。
9、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斜面、钢球、木块。
10、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器材:杠杆、钩码、刻度尺、铁架台。
11、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器材:滑轮、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绳、钩码。
1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器材:滑轮、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绳、钩码、刻度尺。
九年级实验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器材:量热器、温度计、水、食用油。
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器材:电源、导线、灯泡、开关。
3、练习使用电流表。
器材: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
4、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器材: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
5、练习使用电压表。
器材: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压表。
6、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器材: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压表。
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导线板。
8、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
9、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10、伏安法测电阻。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1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灯泡、滑动变阻器。
12、研究磁场的方向。
器材:条形磁铁、小磁针。
13、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器材:通电螺线管、铁棒、小磁针、电源、开关、导线。
八上重点实验及注意事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6)。
器材:刻度尺、停表。
①刻度尺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②停表内圈分钟外圈秒2、测量平均速度(P8)。
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停表。
①刻度尺估读②斜面坡度缓方便计时③金属片作用方便计时④原理v=s/t ⑤加速运动⑥迟按停表速度偏大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P17)。
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停表、海波、石蜡、酒精灯、火机、玻璃棒。
①画晶体、非晶体图像②温度计原理:热胀冷缩、使用方法:玻璃泡浸没且不碰容器③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有熔点④均匀受热措施:弄碎、搅拌⑤各时刻物质的状态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P17)。
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盖板、温度计、停表、水、酒精灯、火机。
①气泡:沸腾前下大上小,沸腾时下小上大②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③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④缩短时间:减少水量、用热水加热⑤沸点低,气压低⑥杯口“白气”是液化5、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P26)。
器材: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仪、激光笔、刻度尺、白纸。
①纸板与平面镜垂直,光线紧贴纸板入射,目的呈现光线②纸板弯折,验证两线共面,反射光看不到但存在③改变光路,多次测量找规律④反射角等于入射角!!!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P23、25)。
器材:玻璃板、蜡烛、白纸。
①玻璃板垂直于桌面,否则物像不重合②玻璃板替代镜,便于观察像的位置③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④应在较暗的环境⑤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⑥应选较薄玻璃板,否则有重影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29)。
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①同一高度②规律:物进像远像变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③遮挡透镜,成像完整,像变暗④蜡烛烧短,像上移⑤2f时u=v8、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P35、38)。
器材:量筒、天平、砝码、小烧杯、盐水、石块。
1、①天平:水平放置、游码归零、平衡螺母调平衡、左物右码用镊子、m左=m右+m游②量筒:看清量程分度值、视线平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③原理ρ=m/V ④误差分析:m大ρ大,V大ρ小八下重点实验及注意事项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P46)。
器材:小车、砝码、定滑轮、细线、托盘。
①桌面光滑②木块有摩擦,换小车或硬纸片③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④砝码质量相等,平衡二力大小相等⑤扭转后恢复原状,平衡二力在同一直线⑥平衡: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P45)。
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毛巾。
①控制变量法②水平匀速拉,二力平衡③与压力、粗糙度有关,受力面积无关④改进措施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P54)。
器材:小桌、海绵、砝码。
①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②与压力、受力面积有关③观察海绵凹陷程度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P56)。
器材:压强计、透明盛液筒、水、盐①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②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③观察U形管高度差,用前相平,检查气密性5、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P63)。
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透明盛液筒、水、盐。
①控制变量法②与液体密度、排水体积有关,与深度无关③称重法6、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P65)。
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物块、水。
①称重法F浮=G物-F浸②G排=G桶水-G桶③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7、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P72)。
器材:斜面、钢球、木块。
①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②观察木块移动距离③与速度、质量有关④同一高度目的,速度相等⑤速度影响大于质量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P79)。
器材:杠杆、钩码、刻度尺、铁架台。
①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力臂、消除自重影响②多次测量,使实验具有普遍性③拉力垂直于杠杆时,力最小④⑤⑥9、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P80)。
器材:滑轮、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绳、钩码、刻度尺。
①控制变量法②匀速拉③η=Gh/Fs ④η与动滑轮重、物重、摩擦有关,与绳绕法、移动距离、是否省力无关⑤G物越大,η越大;G动越大,η越小⑥斜面:G物越大,η越大;倾角越大,η越大九年级重点实验及注意事项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P87)。
器材:量热器、温度计、水、食用油、秒表。
①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②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③用加热时间反应吸收热量④⑤水升温慢,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⑥Q=cm△t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P102)。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导线板。
①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②观察电流表示数③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P109)。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①控制变量法①画电路图②连接时开关断开,滑阻移至阻值最大③滑阻作用:保护电路、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电压④探究I与U关系时R不变,探究I与R关系时,U不变⑤I与U成正比,I 与R成反比4、伏安法测电阻(P109)。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R=U/I ②连接时开关断开,滑阻移至阻值最大③滑阻作用:保护电路、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电压④注意看两表正负接线柱、量程、分度值⑤多次测量求平均,减小误差⑥测灯丝电阻不能求平均,因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P116)。
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灯泡、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P=UI ②连接时开关断开,滑阻移至阻值最大③滑阻作用:保护电路、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电压④注意看两表正负接线柱、量程、分度值⑤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因素⑥额定功率正常发光⑦实际功率随电压增大而增大6、探究焦耳定律(P127)。
器材: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源、开关、导线。
①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②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③与电流平方、电阻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