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一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讲 微生物的利用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选修1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讲 微生物的利用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选修1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讲微生物的利用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选修11.除了高温加热以外,其他灭菌方法还有( )A.长时间紫外线照射B.真空包装C.用保鲜膜密闭D.添加防腐剂2.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3.(xx·镇海中学月考)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

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1)要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常采用________法,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________,然后将上述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________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________(填“是”或“否”)需要对照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是________。

(3)大肠杆菌培养的条件需无菌,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氯化钠,以维持________。

配制培养基时先________(填“调节pH”或“灭菌”)后________(填“调节pH”或“灭菌”)。

4.(xx·全国卷Ⅱ)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3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3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13一、选择题1.(2024·广州高三质检)下图分别是萨克斯、鲁宾和卡门、恩格尔曼所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三个经典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A与C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图2所示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荧光标记法C.图3所示实验中,需氧细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D.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解析:选C。

图1中B与C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A项错误;图2所示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B项错误;图3所示实验中,光束照射的部位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O2,所以需氧细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C项正确;萨克斯的实验只能证明有淀粉生成,但不能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D项错误。

2.(2024·肇庆高三质检)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类囊体,但不含固定CO2的酶Rubisco,下列有关玉米光合作用的叙述,合理的是()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能够生成NADPH和ATPB.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能够利用NADPH和ATPC.C3的还原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D.叶肉细胞中缺乏酶Rubisco的基因解析:选A。

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类囊体,可以通过光反应阶段生成NADPH和ATP,A项合理;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含固定CO2的酶Rubisco,因此不能进行暗反应,不能利用NADPH和ATP进行C3的还原,B项、C项不合理;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叶肉细胞中酶Rubisco的基因没有表达,D项不合理。

3.科学家向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光照,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暗反应最初形成的很可能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B.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C.3-磷酸甘油酸可直接转化成氨基酸、有机酸等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物是各种糖类解析:选A。

由题表可知,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CO2中碳元素的去向,故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项错误;根据时间分析,3-磷酸甘油酸要先转化成12种磷酸化糖类,然后才转化成氨基酸、有机酸等,C项错误;题表中的数据说明光合作用除了产生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其他有机物,D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3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3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3一、选择题1.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肥胖、龋齿和某些糖尿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长期糖摄入量超标有关B.在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C.DNA指纹法的原理是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D.鸡蛋、肉类煮熟后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肽键断裂解析:选D。

经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变得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但高温不破坏肽键,D项错误。

2.(2024·大湾区高三一模)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依赖于其独特的结构。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DNA分子螺旋化程度的不同可能影响其复制的进行C.蛋白质在高温下失活是因为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D.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不同导致功能出现差异解析:选D。

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D项错误。

3.(2024·龙岗高三期中)核酸是细胞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中的DNA是环状的,真核细胞中的核DNA是链状的B.人体细胞中的RNA是由DNA转录而得到的单链核酸,无碱基间的配对C.DNA和RNA所含的碱基不同,五碳糖和磷酸也不同D.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主要遗传物质是DNA解析:选A。

原核细胞中的拟核区和质粒都是环状DN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核DNA呈链状,A项正确;人体细胞中的RNA一般是单链,但tRNA 折叠成三叶草形,存在部分双链区域,有碱基间的配对,B项错误;DNA和RNA所含的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但磷酸是相同的,C项错误;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只有一种,即DNA,D项错误。

4.(2024·广东六校高三联考)研究发现,细胞内普遍存在被称为“分子伴侣”的一类蛋白质,该类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6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6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61.(2024·茂名高三月考)某同学设计的渗透装置实验如右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

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

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微量,不考虑酶对蔗糖溶液浓度的影响)。

有关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最后保持内外液面基本相平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保持一定的液面差不变D.加酶后在烧杯中可检测出的有机物仅有葡萄糖解析:选B。

长颈漏斗中开始有蔗糖溶液,渗透压较高,液面上升,加酶后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溶质分子数目增多,渗透压增大,液面继续上升,但是单糖分子可以通过猪膀胱膜进入烧杯中,使漏斗内液面下降,最终漏斗内外液面基本相平,B项正确。

2.某同学在海水中游泳过久,出现了轻微脱水症状,于是该同学先饮用淡水缓解。

晚上回到酒店后,他觉得有点困乏,就在浴缸内泡澡,洗完后发现脚指头因在水中泡久了而出现了褶皱。

关于该同学的经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海水中游泳脱水的原因是海水的浓度高于人体细胞内液的浓度B.饮用淡水,可降低血浆浓度,有利于组织细胞吸水C.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由没有细胞核的死亡细胞组成,吸水膨胀利用了渗透作用的原理D.在细胞吸水膨胀的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是双向的解析:选C。

由于海水浓度高于人体细胞内液的浓度,因此在海水中游泳过久会出现脱水现象,A项正确;血浆浓度因饮水而降低,有利于组织细胞吸水,B项正确;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是死细胞,死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生物活性,相当于不具有半透膜,因此不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C项错误;在细胞吸水膨胀的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是双向的,只不过进入细胞的水分子多于出细胞的水分子,D项正确。

3.下列有关“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步骤C中只需滴加1滴蔗糖溶液B.整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应维持在低倍镜下C.步骤A具体操作过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步骤F观察实验结果和步骤D相比,液泡颜色变深解析:选B。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1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1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21一、选择题1.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进行自交,则后代表型及比例应该为()A.红色∶粉红色∶白色=1∶2∶1B.红色∶粉红色∶白色=3∶2∶1C.红色∶粉红色∶白色=1∶4∶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解析:选B。

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

由题意分析可知,F2中粉红色牵牛花(Aa)与红色牵牛花(AA或aa)的比例为2∶1,因此自交时,2/3Aa自交子代为1/6AA、2/6Aa、1/6aa,1/3AA(或aa)自交子代为1/3AA(或aa),合并起来为3/6AA(或aa)、2/6Aa、1/6aa(或AA),对应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3∶2∶1。

2.(2024·梅州高三月考)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A.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必须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或测交B.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取F2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3/4 C.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解析:选C。

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用F1自交或测交,还可用F1的花药加碘液染色用显微镜观察,A项错误;取F2花粉加碘液染色,蓝黑色花粉粒占1/2,B项错误;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产生的精子类型及比例为A∶a=2∶1,产生的卵细胞类型及比例为A∶a=1∶1,故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C项正确;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水稻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不结籽,D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5一、选择题1.(2024·汕头高三期末)“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有利于氧气的运输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C.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D.线粒体内、外膜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与膜蛋白和磷脂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选D。

线粒体内、外膜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项错误。

2.某研究小组将植物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X中,超声破碎细胞后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组分,可依次分离出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差速离心法可用于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经典实验B.溶液X与该植物叶片细胞的细胞质相比,渗透压高、pH相同C.通过离心分离出的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D.分离核糖体时的转速一定高于分离高尔基体的转速解析:选D。

密度梯度离心法可用于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经典实验,A 项错误;溶液X与该植物叶片细胞的细胞质相比,渗透压和pH应该都相同,以便维持细胞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B项错误;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不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葡萄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项错误;由于高尔基体的颗粒比核糖体的大,因此分离核糖体时的转速一定高于分离高尔基体的转速,D项正确。

3.(2023·佛山高三二模)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

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质流动是由马达蛋白介导的“货物”定向运输引起的。

下图为马达蛋白运输叶绿体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运输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C.该细胞中马达蛋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D.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解析:选C。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项正确;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B项正确;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不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C项错误;马达蛋白是指细胞内在ATP驱动下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运输“货物”的蛋白,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D项正确。

选修1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

选修1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

(限时:2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毛霉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

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同时要通入无菌空气,再制作果醋。

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

答案:C2.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需要氧气的参与。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大量繁殖,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

答案:A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解析: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所需的酵母菌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不需添加酵母菌菌种。

答案:D4.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

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为()解析:从接种后到密封前,由于通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当O2耗尽时,酵母菌不再繁殖.种群数量呈“S ”型曲线增长。

答案:C5.下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解析: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6.(10分)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4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4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4一、选择题1.(2024·广州高三月考)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C.一切细胞均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的细胞膜D.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细胞膜起重要作用解析:选C。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A项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形式,不一定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项错误;一切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项正确;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细胞壁起重要作用,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选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B项错误。

3.右图表示细胞核的核膜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结构,下列对各结构名称及描述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B.②——核孔: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通过其大小限制进出的大分子物质种类C.③——内质网:具有双层膜结构,是蛋白质加工运输的场所,其上附着核糖体D.④——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图中该处的核糖体提供了核内所有蛋白质的来源解析:选A。

①为核膜,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分裂前期,核膜消失,在分裂末期,核膜重现,因此核膜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②为核孔,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但不是通过核孔大小限制进出的大分子物质种类;③为内质网,其是单层膜结构;④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不能提供核内所有蛋白质的来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3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3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53一、选择题1.(2024·汕头期末)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给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解析:选B。

卵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基因组,A项不符合题意;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精子中几乎不含细胞质,即叶绿体中的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给下一代,故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中可防止造成基因污染,B项符合题意;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可以通过花粉进行基因交流,C项不符合题意;转基因植物相当于杂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D项不符合题意。

2.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发生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密切关系。

下面关于基因的相关知识中,不可能是争论原因的是() 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D.重组DNA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解析:选D。

转基因生物是否安全关键在转移后的基因,而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需的“分子工具”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关系不大。

3.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B.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的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C.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包装都有警示标志D.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的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答案:C4.下面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各国都应当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B.生物武器利用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及重组致病菌等形成杀伤力C.为了国家安全,可进行必要的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D.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扩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答案:C5.(2024·北京朝阳区高三模拟)生物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人们对生物技术应用相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应用试管动物技术产下新个体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实验,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C.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外源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D.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变异的流感病毒感染一定无效解析:选B。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9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9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19一、选择题1.(2024·广东名校联考)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反交结果相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D.两亲本的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型,说明双亲均为纯合子解析:选C。

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正反交结果相同,一般可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项错误;基因与性状存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等数量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C项正确;两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型,双亲可能均为纯合子,也可能其中一方为杂合子,D项错误。

2.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鉴定一只灰毛兔是不是纯合子用测交法B.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法C.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的方法D.测定杂种豌豆F1的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杂交的方法答案:D3.(2024·山东聊城高三期中)“假说—演绎法”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就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

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均采用了“假说—演绎法”B.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内容有“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C.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仍需实验检验D.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预测测交结果为演绎过程解析:选B。

“基因”一词由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B项错误。

4.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由杂交组合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组合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选C。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节(二)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节(二)课时跟踪检测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一章第一节(二)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0·孝感质检)甲状腺激素在恒温动物体温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一般不会出现( )A.有机物分解加强B.O2消耗量增加C.ATP形成增多D.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恒温动物(包括人)的体温恒定,即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保持平衡。

答案:D2.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散热速率为Q1′;进入0℃环境3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Q2,散热速率为Q2′,则( )A.Q1=Q1′<Q2=Q2′ B.Q1=Q1′<Q2>Q2′C.Q1>Q1′,Q2>Q2′ D.Q1<Q1′,Q2>Q2′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恒温动物热量散失较多,此时机体需多产热方可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在炎热环境中,机体散热较少,此时宜减少产热量方可维持产热与散热平衡。

答案:A3.如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依次为( )A.①②③B.①③③C.③①②D.①①②解析: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当其从25℃环境转至3℃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强,汗液分泌减少,尿液量应增多,但因体温相对恒定,故酶活性稳定。

答案:D4.对实验狗的脊髓进行直接加温,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其脊髓,又会引起战栗、血管收缩等反应。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脊髓中存在着感受温度变化的结构B.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该神经冲动的传出C.脊髓中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D.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该神经冲动的传入解析:脊髓中无温度调节的效应器,温度调节的效应器应是骨骼肌、皮肤等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器官。

答案:C5.(2011·大理模拟)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器官组织脑内脏骨骼肌其他安静状态16 56 18 10劳动或运动 1 8 90 1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掉了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解析:由表中数据无法推知骨骼肌产生的热量是否大量散失,但可推知B、C、D所述结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部分第一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贵阳质检)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 、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解析:在细胞鲜重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O,其次是C,然后是H、N等,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然后是脂质、糖类等。

答案:D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B.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高浓度溶液→低浓度溶液D.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解析:植物在越冬时,自由水大部分转化为结合水,防止结冰,因此自由水的比例下降;细胞衰老的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降低,代谢减慢;水分子跨膜运输时是从水分子数多的地方运输到水分子数少的地方,即水分子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

答案:C3.大肠杆菌、甘蔗、噬菌体、酵母菌都具有的是( )A.纤维素B.淀粉C.糖元D.脱氧核糖解析: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题干所述四种生物中都含有DNA。

答案:D4.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是储能的分子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①③B.⑤C.①D.②④解析:具储能功能的脂质为脂肪;作为绝缘体,具保温作用的也为脂肪;具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应为固醇类激素等。

答案:C5.(2011·太原模拟)下图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大分子B的空间结构是呈双螺旋排列的B.a的种类约20种,b的种类为8种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连接也要脱去一分子H2O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解析:a、b、A、B 分别是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蛋白质、RNA,故A错;a约20种,b有4种;a与a之间通过“—NH—CO—”相连接,b与b之间连接也要脱去一分子H2O;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章 课时跟踪检测 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章 课时跟踪检测 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章课时跟踪检测必修1(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四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肺结核B.破伤风C.甲型流感 D.细菌性痢疾解析:甲型流感是由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引起的,而其他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答案:C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结构比原核细胞的结构复杂,真核生物都比原核生物高等B.真核细胞都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都进行无丝分裂C.蓝藻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和线粒体两种细胞器解析: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晚,结构复杂,真核生物都比原核生物高等。

真核细胞主要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无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而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不进行无丝分裂。

蓝藻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答案:A3.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解析:动植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除此之外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答案:D4.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发菜⑤水绵⑥根霉菌⑦葡萄球菌⑧链球菌A.①④⑦⑧ B.①②⑥⑧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解析: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酵母菌和根霉菌属于真菌(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三类)。

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

小球藻、水绵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发菜属于蓝藻,葡萄球菌、链球菌属于细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讲 基因工程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讲 基因工程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讲基因工程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限时:2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酶。

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从某些原核生物中提取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也可以识别和切割RNA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并且切割特定的DNA序列。

酶容易受到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在原核生物中提取。

答案:D2.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

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B.可将白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卵细胞中,通过组织培养形成转基因牛C.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才有人白蛋白基因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人白蛋白,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解析:“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的人白蛋白基因合成出更多的蛋白质。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较难实现,用牛的卵细胞不能培养形成转基因牛。

转基因牛的细胞中都含有人白蛋白基因,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表达。

答案:D3.(2011·宣武模拟)以下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发展的基础是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的原理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最终找到脱氧核苷酸序列的过程C.T4溶菌酶中引入二硫键提高了它的热稳定性是蛋白质工程应用的体现D.蛋白质工程只能改造现有的蛋白质而不能制造新的蛋白质解析:蛋白质工程既能改造现有的蛋白质,也能制造新的蛋白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1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1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11一、选择题1.人体肌肉组织细胞在运动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B.无氧呼吸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C.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无氧呼吸的多D.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比有氧呼吸多解析:选D。

剧烈运动导致肌细胞缺氧,细胞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A项正确;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其第一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H]和ATP,B项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1 mol的葡萄糖可使977.28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而无氧呼吸过程中消耗1 mol的葡萄糖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显然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无氧呼吸的多,C项正确;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CO2产生,CO2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D项错误。

2.(2024·佛山一模)粮食储备在古代中国是基本国策,有关仓窖的法令渊源久远。

唐《仓库令》记载,租粮受纳入仓的程序和规定中,“皆令干净”为首要要求;出仓时“每出一屋一窖尽”,意思是必须出尽一窖才能打开动用下一个仓窖的粮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入仓时晒“干”粮食,降低了种子中自由水的含量B.入仓时粮仓和粮食“净”可减少虫害滋生C.仓库密闭是为了防止种子进行呼吸作用D.出仓时避免多次开启仓窖可减少粮食变质腐烂解析:选C。

入仓时晒“干”粮食,降低了种子中自由水的含量,此时细胞代谢减弱,种子抗逆能力会增强,以便于粮食的储藏,A项正确;入仓时粮仓和粮食“净”不利于害虫的生存,可减少虫害滋生,B项正确;仓库密闭是为了降低种子的有氧呼吸,C项错误;出仓时避免多次开启仓窖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粮食变质腐烂,D项正确。

3.呼吸作用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改变呼吸作用强度,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呼吸商(RQ=CO2释放量/O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2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2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121.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将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提取液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类胡萝卜素的高B.分离色素时应在通风好的条件下进行C.若提取的是缺镁叶片中的色素,则最外侧两圈色素环的颜色较淡D.最外侧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解析:选C。

绿叶所含色素中叶绿素含量多,约占3/4,所以提取液通常呈现绿色,A项正确;为减少吸入层析液中有毒性的挥发性物质,分离色素时应在通风好的条件下进行,B项正确;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若叶片缺镁,则叶绿素含量少,会使最内侧两圈色素环的颜色较淡,C项错误;最外侧两圈色素环由外到内依次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D项正确。

2.某同学用绿色菠菜叶和黄化菠菜叶进行了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操作过程相同,分别得到滤纸条甲和乙,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色素利用了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的原理B.滤纸条甲与乙上的色素带不会随着层析液的挥发而消失C.滤液细线若没入层析液的液面将得到宽度变窄的色素带D.滤纸条乙缺少2条色素带的原因是未加碳酸钙解析:选B。

分离色素利用了光合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的原理,A项错误;滤纸条甲与乙上的色素带不会随着层析液的挥发而消失,B项正确;层析液是有机溶剂,滤液细线若没入层析液的液面将导致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因此将得到颜色较浅的色素带或得不到色素带,C项错误;滤纸条乙缺少2条色素带的原因是黄化菠菜叶不含叶绿素,D项错误。

3.(2024·惠州高三期末)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某同学提取的滤液经层析后结果如下图所示。

造成该现象可能的解释是()A.研磨时未加入二氧化硅B.研磨时未加入碳酸钙C.画滤液细线的次数不够D.提取时未加入无水乙醇解析:选B。

若研磨时未加入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会导致4种色素的含量均减少,但不会出现只有叶绿素b与叶绿素a的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的现象,A 项不符合题意;若研磨时未加入碳酸钙,叶绿素分子被破坏,会导致叶绿素b 与叶绿素a的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的现象,B项符合题意;若画滤液细线的次数不够,点样处积累的色素浓度低,会导致层析时4种色素的含量均减少,但不会出现只有叶绿素b与叶绿素a的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的现象,C项不符合题意;若提取时未加入无水乙醇,无法提取出色素,会导致滤纸条上不出现色素带,D项不符合题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酶的应用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酶的应用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选修1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酶的应用1.下列关于果胶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果胶,从而瓦解细胞壁B.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使果汁变清C.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D.可使果汁榨取变得容易,提高出汁率2.酶的固定化是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使其进行酶促反应后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使葡萄糖液与葡萄糖异构酶充分接触生产果糖,葡萄糖液应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注入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C.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对酶造成损伤而影响其活性D.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果胶酶对苹果匀浆出汁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①制备苹果匀浆。

将苹果洗净,切成小块,用榨汁机打碎成苹果匀浆。

加热苹果匀浆到100 ℃,再冷却至50 ℃左右。

②配制不同浓度的酶液。

取5支10 mL的试管,依次编号为2~6号。

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质量浓度为10 g/L的果胶酶溶液,再分别加入苹果酸定容至10 mL,获得质量浓度分别为2 g/L、4 g/L、6 g/L、8 g/L、10 g/L的果胶酶溶液,备用。

③降解苹果匀浆(如下图所示)。

④沉淀。

向上述6只烧杯中添加明胶、活性炭等物质搅拌处理,充分混匀后静置,分别过滤。

记录并处理结果:用量筒测量澄清滤液(即苹果汁)的体积,记入表格,并计算出汁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能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澄清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将苹果匀浆加热到100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一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D.吞噬细胞解析:吞噬细胞不能再进行分化,T细胞和B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浆细胞(效应B 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细胞。

答案:D2.下列对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也属于免疫系统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反映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吞噬细胞的功能具有特异性解析:吞噬细胞既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其功能不具有特异性。

答案:D3.(2011·邯郸质检)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体液免液进行的B.效应B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其分泌产物——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直接消灭C.血清和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对病菌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D.在体液免疫中,极少数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在表面,因而能直接作用于B细胞解析: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抗体起沉淀、凝集抗原的作用,最后还要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才能消灭抗原;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而血清中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答案:D4.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解析: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答案:D5.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发挥免疫效应的细胞主要是效应淋巴细胞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解析: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然后部分淋巴细胞转移至淋巴器官中;当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免疫效应的淋巴细胞,就是说效应淋巴细胞来自淋巴器官。

答案:D6.人体某种可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其中a~e代表不同免疫细胞,①~④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细胞a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都起防御作用B.如果此人患有艾滋病,则HIV病毒主要攻击的是细胞bC.细胞c经④过程产生细胞e和d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细胞d、e再次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细胞a~e依次代表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或记忆细胞)、记忆细胞(或效应B细胞)。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起防御作用。

艾滋病患者体内的HIV病毒主要攻击的是T 细胞。

过程④为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发生的增殖分化过程,而分化的本质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若e为记忆细胞(或效应B细胞),则d为效应B细胞(或记忆细胞),只有记忆细胞e(或d)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才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d(或e)并产生抗体。

这就是说再次接触这种抗原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只能是e和d其中之一(即其中的记忆细胞),另一细胞(效应B细胞)无此功能。

答案:D7.(2011·孝感质检)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N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其中a、b为有关的物质。

各种分析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N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N5N1清除解析:禽流感病毒N5N1侵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T细胞分裂、分化为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因而细胞周期变短。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是糖蛋白。

T细胞成熟于胸腺。

a物质为淋巴因子,具有增强免疫效应的作用。

答案:A8.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解析:细胞1~5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

这些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出现这种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过程②、③为识别呈递抗原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细胞5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因此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B9.如图表示某儿童先后两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后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点对应的时刻是第一次接种时间,第二次接种时间在C点B.CD段体内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C.DE段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记忆细胞数目的增多D.BC段相应的效应B细胞中内质网膜不断转化成高尔基体膜解析:图中B点之前无抗体产生,为第一次接种的时间、D点之后抗体浓度快速增多,为第二次接种时间;产生记忆细胞属反应阶段,CD段之前就已产生;DE段抗体浓度增加是由于再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了大量的效应B细胞;抗体属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不断形成、加工并运输蛋白质的具膜小泡。

答案:D10.下列对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抗体只对病菌起作用,效应T细胞只对病毒起作用B.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只能发生在细胞外C.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无需T细胞呈递D.与抗体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解析:对侵入机体内的病毒和细胞内寄生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发挥作用。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只能发生在细胞外,如果抗原进入细胞内,抗体就无法与抗原结合。

大部分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但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它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有关。

答案:A11.(2009·山东高考)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解析:自身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突触后膜受体蛋白的活性,所以感受不到相关信息,导致肌肉不能收缩,造成肌无力。

治疗策略可以是减少该抗体的产生,也可以适当减弱免疫能力。

答案:A1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的是()A.青霉素过敏B.风湿性心脏病C.艾滋病D.白化病解析:风湿性心脏病属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免疫缺陷病,青霉素过敏属过敏反应,三者均属免疫失调病,白化病属遗传病。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8分)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________。

(多选)A.记忆细胞B.bC.c D.d(3)形成[c]________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

下列免疫细胞或免疫物质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A.抗体B.淋巴因子C.溶菌酶D.吞噬细胞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a、b、c、d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它们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记忆细胞和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

(3)见答案。

(4)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由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

由特异性免疫系统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绝大多数抗原的呈递需要吞噬细胞。

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吞噬细胞。

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2)A、B(3)效应B细胞①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②抗原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③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4)D14.(18分)(2011·成都质检)下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请分析并回答:(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免疫的感应和反应阶段。

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物质Y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__。

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而死亡。

解析:(1)图中a、b、c表示T细胞、血细胞和B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成上述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2)③过程是在抗原的刺激下和T细胞等的参与下进行的体液免疫的感应和反应阶段;(3)Y是抗体,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作用,病毒进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先把靶细胞裂解,然后靠体液免疫消灭病毒。

答案:(1)分化(2)体液更快、更强(3)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a(或T)15.(16分)下图中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细胞②在图中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⑦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