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1至6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1至6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a53c4efa26925c52dc5bf7b.png)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汇总(不收藏可惜了!)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汇总(不收藏可惜了!)](https://img.taocdn.com/s3/m/7bfcd45d83d049649a6658c0.png)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汇总【一年级(上)】1.数一数2.比一比:“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⑴1~5的认识(基数、读写、数序、比大小、序数、组成)⑵1~5的加减法(加减法含义、计算)⑶0的认识(表示起点、没有)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5.分类: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6.6~9的认识和加减法:(1)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数数、数序、比大小、序数、写数、组成)。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现了“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渗透统计思想、比多比少内容)(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填未知加数)。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整理和复习。
7.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数序和大小、序数、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十几加减几(不退位)、十几减十。
8.认识钟表: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8、7、6加几(“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5、4、3、2加几和“用数学”。
【一年级(下)】1.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3.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关系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加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计算。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全)](https://img.taocdn.com/s3/m/0d6678499ec3d5bbfd0a74f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以此类推。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1至6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1至6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4fac1295a8102d276a22fb3.png)
1至6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8045be56edb6f1afe001f28.png)
一年级(上)1.数一数2.比一比:“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⑴1~5的认识(基数、读写、数序、比大小、序数、组成)⑵1~5的加减法(加减法含义、计算)⑶0的认识(表示起点、没有)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5.分类: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6.6~9的认识和加减法:(1)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数数、数序、比大小、序数、写数、组成)。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现了“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渗透统计思想、比多比少内容)(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填未知加数)。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整理和复习。
7.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数序和大小、序数、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十几加减几(不退位)、十几减十。
8.认识钟表: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8、7、6加几(“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5、4、3、2加几和“用数学”。
一年级(下)1.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3.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关系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加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计算。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7.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数、1分1分数)。
1-6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1-6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6dfb21431126edb6f1a10f8.png)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3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48c35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4.png)
小学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公式汇总+解读一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2、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3、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4、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b17ba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4.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概览小学1到6年级数学知识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以下是对每个年级的数学知识点进行的分点表示和归纳:一年级:1.2.数的认识o认识自然数,掌握数的读法和数的顺序。
o了解零的概念及其作用。
3.4.加减法运算o掌握1~5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0的认识和加减法。
o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6.图形认识o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o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二年级:1.2.数的认识o加深对自然数的理解,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3.4.加减法运算o在20以内进行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
o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6.乘法初步o引入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乘法口诀。
7.8.图形认识o学习长度单位和线段的概念。
三年级:1.2.数的认识o加深对数的认识,学习分数的初步概念。
3.4.四则运算o熟练掌握加减法,开始学习乘法和除法。
5.6.图形认识o深入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四年级:1.2.数的认识o学习大数的读写和比较。
o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3.4.四则运算o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如加法的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等。
5.6.图形认识o学习角的认识和分类。
o初步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
五年级:1.2.数的认识o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o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3.4.四则运算o加强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能力。
o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5.6.图形认识o深入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o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六年级:1.2.数的认识o深入学习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和转换。
o学习负数的概念。
3.4.四则运算o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技巧,如分数的乘除法。
o学习比例和比值的计算。
5.6.图形认识o深入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o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7.8.统计与概率o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o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
完整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a4163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d.png)
完整版)小学数学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知识一(上)1.数数2.比较:“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⑴ 1~5的认识(基数、读写、数序、比大小、序数、组成)⑵ 1~5的加减法(加减法含义、计算)⑶ 0的认识(表示起点、没有)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5.分类: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
6.6~9的认识和加减法: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数数、数序、比大小、序数、写数、组成)。
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现了“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渗透统计思想、比多比少内容)。
3)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填未知加数)。
4)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 整理和复。
7.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数序和大小、序数、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十几加减几(不退位)、十几减十。
8.认识钟表: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8、7、6加几(“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5、4、3、2加几和“用数学”。
一(下)1.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3.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关系。
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加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计算。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总结(收藏版)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总结(收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9ace254693daef5ff73d03.png)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总结(收藏版)01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da492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7.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一、数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1年级:在1年级数学教材中,主要围绕数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展开教学。
学生需要学习自然数的概念,认识和书写数字0-9,并学会将数字进行横竖排列。
另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数的由少到多的顺序,学会数数的方法和听数的方法。
2年级:在2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数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
他们学会了写有两位数的数,并能够用绵竹牌进行数的加减法运算。
此外,他们还学会了利用数轴和计算器进行数的比较、排序和计算。
二、数的乘除法与多位数的运算3年级:在3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开始学习数的乘除法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学会了书写三位数,并能够利用数线和计算器进行数的整除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此外,他们还学会了使用面积表达式,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
4年级:在4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进一步学习了数的乘除法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学会了书写四位数,并能够应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他们还学会了使用分数和小数,解决分数和小数的运算问题。
5年级:在5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开始学习数的乘方和开方,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还学习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并进行了基于图形的数学推理和证明。
6年级:在6年级数学教材中,学生继续学习数的乘方和开方,并能够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他们开始学习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并能够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此外,他们还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并进行了有关比例和百分数的学习。
三、几何图形和图形变换1-6年级: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各个年级中,都涉及了几何图形和图形变换的学习。
学生需要认识和描述常见的二维和三维图形,了解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并学会进行图形的放大、缩小、平移、旋转等变换操作。
四、数据和统计1-6年级: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各个年级中,都涉及了数据和统计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和收集数据,并通过图表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他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的处理方法,并能以数据为基础进行问题解决。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重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f86f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9.png)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重点整理一年级数学重点
- 认识数字0-9
-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 数字的写法
- 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
- 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二年级数学重点
- 两位数的认识
- 两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 乘法的基本概念
- 数字的顺序比较和大小判断
三年级数学重点
- 三位数的认识和读写
- 三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 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
- 除法的初步认识
- 基本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画法四年级数学重点
-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分数和小数的认识
- 分数和小数的比较
- 常见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
五年级数学重点
- 分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
- 分数和小数的乘除运算
- 带括号的算式的解法
- 图形的知识与应用
- 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六年级数学重点
- 分数和小数的运算与应用
- 百分数的认识和计算
- 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 几何图形的计算和图解
- 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的重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ddd65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f.png)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第一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数的基本认识1.2 数的顺序与排序1.3 数的前后顺序1.4 数的数量关系2. 加法与减法的认识2.1 加法口诀与加法表达式2.2 减法口诀与减法表达式2.3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法3.2 数的组成法3.3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4. 计量与度量4.1 长度的比较与计量4.2 重量的比较与计量4.3 容量的比较与计量5. 图形与图形的认识5.1 点、线、线段和射线5.2 两点之间的直线与曲线 5.3 线段上的点第二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多位数的认识1.2 数的顺序与排序1.3 数的前后顺序1.4 数的数量关系2. 加法与减法的计算2.1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加法和减法的性质与应用2.3 进位与退位的概念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法3.2 数的组成法3.3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4. 二维几何图形4.1 正方形与长方形4.2 三角形和四边形4.3 圆的认识与性质5. 时间与日历5.1 时间的认识和读表5.2 天、星期和月份的认识 5.3 使用日历进行计算第三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多位数的读写1.2 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1.3 数的前后顺序1.4 数的数量关系2. 加法与减法的计算2.1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加法和减法的性质与应用2.3 进位与退位的应用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法3.2 数的组成法3.3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4.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4.1 分数的基本概念4.2 分数的读写和比较4.3 分数的加减法5. 三维几何图形5.1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性质 5.2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5.3 体积的认识与计算第四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数的读写与数的大小比较 1.2 数的顺序与前后关系1.3 数的数量比较与换算1.4 数的整体与部分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2.1 加法与减法的应用2.2 进位与退位的应用2.3 乘法的认识与计算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 3.2 数的最大与最小值3.3 向下保留,向上调整4. 分数与小数4.1 分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4.2 小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4.3 分数与小数的加减运算5. 长度与周长5.1 长度的认识和计算5.2 周长的认识和计算5.3 问题解决中的周长应用第五年级1. 数的认识与数的构成1.1 实数与分数的认识1.2 分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1.3 排队与分数的关系1.4 数轴来认识实数2. 加法与减法的计算2.1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2.2 进位与退位的应用2.3 乘法和除法的认识与计算3. 数的分解与组成3.1 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 3.2 数的整数因子与倍数3.3 带余除法的应用4. 数的比较与计算4.1 数的近似与数的比较 4.2 除法的近似与验证4.3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5. 面积与面积单位5.1 面积的认识和计算5.2 平方厘米和平方米5.3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第六年级1. 数与量的认识与运用1.1 分数的表示与运用1.2 数轴与分数的关系1.3 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1.4 负数的认识和运算2. 加、减、乘、除的应用2.1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2.2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2.3 运算法则与实际问题3. 数与式的代换和移项3.1 简单的数字代换3.2 数与式的运算3.3 移项与整式的简化4. 图形的认识和运用4.1 三角形的认识和性质4.2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4.3 长方体的认识和表面积5. 统计与概率的认识5.1 数据的统计与表示5.2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5.3 排列与组合的概率以上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的知识点汇总,涵盖了各年级的数的认识、加减法、数的分解与组成、几何图形、时间与日历、分数与小数、长度与周长、面积与面积单位、有理数与代数式、图形的认识与运用、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8e5e62fa21614791611281c.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一年级上册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一年级下册①位置②20以内的退位减法③图形的拼组④100以内数的认识⑤认识人民币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⑦认识时间⑧找规律⑨统计⑩总复习二年级上册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⑥表内乘法(二)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二年级下册①解决问题②表内除法(一)③图形与变换④表内除法(二)⑤万以内数的认识⑥克与千克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⑧统计⑨找规律⑩总复习三年级上册①测量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四边形④有余数的除法⑤时、分、秒⑥多位数乘一位数⑦分数的初步认识⑧可能性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三年级下册①位置与方向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③统计④年、月、日⑤两位数乘两位数⑥面积⑦小数的初步认识⑧解决问题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四年级上册①大数的认识②角的度量③三位数乘两位数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四年级下册①四则运算②位置与方向③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三角形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五年级上册①小数乘法②小数除法③观察物体④简易方程⑤多边形的面积⑥统计与可能性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五年级下册①图形的变换②因数与倍数③长方体和正方体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⑤分数的加法和减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六年级上册①位置②分数乘法③分数除法④圆⑤百分数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六年级下册①负数②圆柱与圆锥③比例④统计⑤数学广角⑥数与代数⑦空间与图形⑧统计与概率⑨综合应用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人教版小学一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ee0120af1ffc4fff47ac24.png)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数学法则知识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加起;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减起;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减起;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A.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B.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C.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6.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8.解答应用题步骤A.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B.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C.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1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A.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B.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C.解方程;D.检验、写出答案。
20.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1.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22.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2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4.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5.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26.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7.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数学口诀定义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角A.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什么是角的顶点?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C.什么是角的边?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D.什么是直角?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E.什么是平角?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
F.什么是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
G.什么是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H.什么是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8.垂直问题A.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B.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9.三角形A.什么是三角形?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B.什么是三角形的边?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
C.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
D.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E.什么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F.什么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G.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H.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个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
I.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两腰的交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J.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在等腰三角形中,与其它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K.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L.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M.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N.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0.四边形A.什么是四边形?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B.什么是平等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C.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
D.什么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E.什么是梯形的底?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F.什么是梯形的腰?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G.什么是梯形的高?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H.什么是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1.什么是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A.什么是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B.什么是加数?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
C.什么是和?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D.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14.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加数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18.乘法A.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B.什么是因数?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
C.什么是积?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
D.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
E.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19.除法A.什么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B.什么是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
C.什么是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D.什么是商?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1.除法A.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B.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2.什么是名数?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23.什么是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
24.什么是复名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25.什么是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6.什么是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基本性质。
27.什么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
28.什么是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29.什么是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循环节。
30.什么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