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本文将探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师资培训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技巧。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培训内容可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心理辅导技巧的培养以及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等。
二、建立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学校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与情感、人际关系等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放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心理健康。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
这些活动既可以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又能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为了确保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学生日记、教学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科教学的渗透情况。
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理健康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对自身情绪和心理健康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引入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
在教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介绍关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在教授学科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学会合理地管理和调整这些情绪和心理。
其次,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心理健康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这些任务和活动,学生可以将学科知识与心理健康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个案教学的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讲解一些真实的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质和内涵。
同时,可以根据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营造一个开放、支持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总的来说,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学科与心理健康的结合,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为其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尤其在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文件的精神,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设立了心理辅导或咨询室,举办了家长学校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忽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突出的普遍性问题。
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教师自身要心理健康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要合格地完成这两项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
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榜样。
一个性格开朗、情感健康的教师,往往会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因此,要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二、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
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
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切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备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
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表现很大差异的原因。
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时,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效率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会产生更多的相互尊重与接纳。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习《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我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在教学设计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要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即确定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选择教学媒体等。
任何一项好的教学设计,必须贯彻心理辅导的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考虑到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
1.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技能、情感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策略,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方面,要分析学生的身心状况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
而传统的教学是一种知识教学,强调知识传授并以学生获得知识为最终目的。
如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取得好成绩,布置大量的习题,进行频繁的考试,教学的难度和速度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认为只有苦其心志,方能引起学生的振动,在教学中无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偏向,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疾患日益突出。
现代的教学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着眼,并以整体育人为目的,所谓“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知识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还要有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指导措施和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论文•相关推荐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论文(通用7篇)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论文篇1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非常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途径有很多: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次,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可渗透的因素。
第四,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课堂氛围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
通过开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挖掘各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寻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同时包括心理健康。
著名健康学者马斯乐指出,“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20XX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定义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等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我们教师要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1.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融入学科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2.在学科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讨论。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就心理健康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学科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可以设计心理健康教健康方面的实践操作经验。
4.在学科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具。
可以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教具,如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心理健康教育电影、心理健康教育读物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5.在学科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可以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讲座或者交流,让学生能够听取专家的经验和见解,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这些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更好地学习心理健
康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学习学科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此外,这些途径和方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心理健康意识,为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健康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主要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方法,策略1.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指将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学科教学的过程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和正确的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相关,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学科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通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和运用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3.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3.1 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在学科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习任务。
这些任务既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2 开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学科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也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外,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
这样既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
3.3 注重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
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很重要的。
其中,“学科渗透”是最为重要的途径。
这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和学科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然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如何?如果可行,又该怎样进行“学科渗透”呢?学科课程本身及其教学过程是否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是学科教学中能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我们认为,无论是学科课程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社会科学类课程包括语文、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等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涉及丰富的心理能力,如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而且蕴涵丰富的社会认知和人文精神。
其中,有些课程如思品课、政治课直接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更多的社科类课程则间接地蕴含着许多可资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
如语文教材中的群体人物画廊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
历史、地理学科也是如此。
如历史学科可以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理学科可以通过自然国情等来激发学生的各种高级社会性情感。
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小学的自然常识,中学的生物、生理卫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
这些学科课程的研究过程不仅需要认知活动的参与,如观察、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而且更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
同时自然科学类课程还特别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
数学科中抽象的概念、法则、定理以及运用这些法则、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很好的过程。
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自然常识等课程中的演示和实验,更是包含着丰厚而广泛的认知心理方面的资源。
此外,在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渗透与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研究作风,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摘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明显的实践效果。
教师如何抓住学科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出现校校设有辅导机构、人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指的是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初中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水平上都有很大差异,不少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成长方面存在厌学、逆反、敏感、嫉妒、自卑、忧郁、烦恼、早恋等不良心理现象。
初中生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原因在于身心发展异步、升学压力超重、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心理问题给初中生成长带来阻力,也给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可以促进学生心智同步发展、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
学校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理论依据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体育为本,智育、美育和劳育以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
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之中,与学科教育教学并行不悖,目标统一。
学科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列入教学计划和备课教案之中,并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着重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健康的情绪、情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自知能力、自律能力、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1一、课题名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二、课题主持人:朱学猛三、课题产生背景:21世纪我们面临的诸多挑战,归根结底是对国民素质的挑战,对教育的挑战。
无休止应付考试的办法,是不能提高国民素质的。
用这种办法可博得某些家长的赞誉和某些领导人的首肯于一时,却可能在迎接挑战时要打败仗。
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众所周知,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
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观念、教育实践的重大变革,作为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毫无疑问,应“直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新课改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课程本身的积极构建,是课程实施策略的一种改进和提升。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也迫在眉睫,其教学背景是: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
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的需要。
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已引起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
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与智育、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
课堂心理教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
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心理教育对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十分必要的。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倍, 昂首挺胸 , 慷慨陈词。 这时候不需多说 , 我想 的鼓舞 , 以后学习进步的转折 点。再想 想 , 成为 “
师: 这个办法并不难
,
。
等我们学习了《 有余
他 已经 深深体会到人 “ ” 矮 志不 “ ’ 矮’ 的道 理了。: 你能行 ! “ ”有进步 了, 坚持 就是 胜利 。”这个想 : 的除法》 “ 数 之后 你们也能同老师一样算得又快 后来 , 上的同学也不笑他 了。 在以后 的学 习 : 班 他 法有意思 , 真不简单。” 这些话语 , 如二 月春 风 ,: 又准的。 中突然变得更努力 , 各科成绩都非常优异 , 了 : 成 吹醒学生沉睡 的心 田; 如希腊 之神 , 给予学生无 : .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心理健康教育 ”
猴选 了车轮是 圆形的 自行车 ,小熊选 了车轮是 ’ 之后 , 就会积极 、 主动地探求 新知 , 进而形成 自 有利 于学生在练习 中轻轻松松地学习 ,使学生
方形 的 自 行车 , 问题是他们俩谁会赢得 比赛? : 通 己的数学 知识 。
过具体情境 的设置 ,把学生吸 引到学 习的情境 : 望, 这样 就为下面的教学做 了有利的铺 垫。 二、 适度点拨 , 调动学 生学 习的主动性
, 以 于02 这 我 悦 说:  ̄: 所 大 .4 时, 和 地 : L 5 6。 3
、 :
师 : 四排后第三名 同学 第
。
这 同 扮晏 ” 找 另 位 学 演士I 的 法 有 造 ,果 再 思 ,会j 生(惑 )师你 么 得 么 , 名 学 “子, 了 几 同 扮 “ ‘ 做 具 创 性如 你 去 考还 : 地老 ,怎 算 这 快 这 再 ‘ 你 疑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中汲 取 的积极 的心理 养分 也就 大 大增 多 , 师源 性 的
() 1创设和谐 、 活跃 的教学氛围, 营造健康的心
理 环境 。
心理 伤害 相对 减少 , 因此 有利 于学 生 的心 理成 长 和
心理健 康 。
学 科 教 学 中渗 透心 理 健 康 教育 更 多 的 时候 是 内隐 的 、 暗示 的 、 染 的 , 不是 外 显 的 、 直 的 、 濡 而 径 刻
当然 , 学科课程中虽然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 教育资源 , 但并非任何 内容 、 任何 时候都可以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 的具体内容和 这些 内容所蕴含 的可利用资源 寻找心理健康教育 的合 理渗 透点 , 何 为渗 透 而渗透 的做法 都是 不 可 任
自然 科 学 类 课 程 生 物 、 学 、 理 、 学 等 课 数 物 化 程 。这些 学科 的学 习过程 不仅 需 要观 察 、记忆 、 注
※此 文 为甘 肃省 教 育科 学 “ 十一 五 ” 划课 题 “ 规 学校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在 学科 教 学 中 的渗 透 研 究 ”G (0 0G 5 1 S2 1)0 2 的研 究成 果 。
意志 、 全学 生人 格 、 健 改善 人 际关 系 、 提高 适应 能 力 等心理 健康 教育 资 源 。
有血有肉的凭借物。 历史 、 地理学科也是如此。 如历
史学 科 可 以通 过 历 史人 物 、 史事 件 , 理 学科 可 历 地 以通 过 自然 国情 等 来 激 发学 生 的各 种 高 级社 会 性
不 能本 末倒 置 。 社科 类 可较 多直 接结合 相关 题材 进 行 渗 透 , 自然 科 学类 可 更 多 地 注 重教 学过 程 的渲 染, 而艺 术 、 育 类课 程 则 应 更 多 地 通 过 活动 以获 体 得 丰 富的心 理体 验 。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最新教育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当前,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专业途径,有以学科教学为主体的“全面渗透”的基本途径,此外还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保障途径。
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无论从教育时空、教育资源还是从课程建设、师资方面来看,学科渗透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以具体的某一学科的渗透研究较多。
本文主要是对全方位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有益地探索。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简称学科渗透)是指在学校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积极措施。
(一)学科渗透的必要性1.从教育队伍层面来说,学科渗透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学校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种“全员性”工作,单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则未免孤掌难鸣,势单力薄。
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2.从师资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心理辅导教师的师资严重缺乏。
有专家统计,如果按照美国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计算,中国所有的大学均设一个系专门培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至少 50 年才能满足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量的需求。
实际上,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位,而是由一些代课教师临时充当,这也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无疑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让所有教师担负起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
否则,心理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尊重 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也能更好地接受心 理健康教育。
三、总结与展望
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通 过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多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既具备知识技能又拥有健康心理的全面发展的 人才。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积极的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或是将学 习当作一种负担,那么他们就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科教学中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上。具体而 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有趣的问题、生动的实例、形 象的方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应适时提出问 题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1、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 识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意识和能力。教师 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便在学 科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2、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心理 健康教育资源
中小学各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例如,语文、数学等学科可 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音乐、美术等学科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情感、 宣泄情绪;体育、劳动等学科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 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学校教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本文将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科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压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等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同时,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反思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情感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加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历史人物的心理成长经历,让学生了解到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另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最后,要实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实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之,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一、语文课渗透
1. 通过课文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组织学生写作体验心情的日记,表达内心想法。
3. 开展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数学课渗透
1. 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2. 学习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
3. 统计同学们的成绩分布,体会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三、体育课渗透
1.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自信。
2. 组织集体游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开展心理辅导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缓解压力。
四、美术课渗透
1. 进行素描练习,培养专注力和耐心。
2. 组织学生欣赏名画,提升审美情操,感受生活的美好。
3. 开展主题性创作,如“我的梦想”绘画创作,寄托内心愿望。
我们将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元素,让每一门学科都成为心理教育的渠道,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和积极生活。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设计中要注意心理因素 (五)课堂心理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 理负担 。 2、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 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六)教学组织和评价过程中渗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健康教 育。 (七)课外活动与课后作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 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心理健康的表现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①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情绪比较稳定②有理想、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乐于学习和实践③有正常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自控、自律能力④正确地估价自己并正确地对待现实,自尊自强自信⑤乐于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情商”。
1. 引导学生立志成才
中学学生在注重课业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设想未来。
是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还是功成名就潇洒人生?是出人头地做明星大款,还是甘于平淡做平民百姓?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优发展”,首先要求学生从一开始作出目标定位和心理定位,避免陷入盲目、空虚、迷惘状态,出现心理偏差。
具体由“导师”研究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预测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
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优缺点和亮点,建立自信;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制定周密的远期和近期学习计划,并为实现目标全力以赴。
2. 改善校园育人环境。
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受环境影响和意志支配,环境育人的道理是显然的。
学校的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硬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
前者包括校舍建筑物、体育场地、教室和实验室的内部设施、广播宣传设备、花草树木等;后者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和人际关系上。
我校在硬环境建设上追求象征海洋文化的“蔚蓝”特色。
精心美化“海韵”草坪,让它们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熏陶人格;持之以恒搞“清污”活动,整洁校园、教室、宿舍环境,净化心灵。
在软环境方面努力构建“文化育人空间”,创“文明”、“乐教”、“乐学”、“务实”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作风,提倡平等、尊重、健康的人际关系。
校园环境建设中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人际情境、人文情境在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灵。
3. 立足课堂教学“以情育人”
课堂作为专门育人的教学环境,让师生通过情感交流、传承文明、探索新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个性。
(1)营造安全心理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心理通常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自卑、懒惰、畏难、逆反等。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突出
“知识导学”和“情感导学”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
先从老师的亲切教态切入放松学生的心情,用师爱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平等相待、生生和睦相处;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智慧设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教学情景、层层递进启迪学生的心智、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用宽容和鼓励唤醒学生注意力、消除自卑和逆反情绪、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转。
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创设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满足学生“被尊重、被宽容、被关爱、被赏识、被激励……”的内在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愉悦、自信、成功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动力。
(2)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学首先要导兴趣:一挖掘趣味性教学内容。
二运用幽默式教学艺术。
教科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教师将学科知识寄于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述;通过滑稽、可笑的表情动作寓乐于教,可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愉悦学生的身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思考、质疑、探讨和实践将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和思想影响内化为已有,体验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情感。
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的外在表现称为情绪。
中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如“喜欢、快乐、爱慕、敬仰、骄傲、自信、成就感等”,也有消极的感受,如“悲
伤、忧郁、厌恶、憎恨、羞耻、自卑、挫折感等”。
列宁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不可分割。
情感教育因素,潜藏于教学环境、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中。
学科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学科知识中得到情感源泉,还可以从教师身上汲取情感力量。
(4)发挥学科优势。
每门学科都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广阔空间,不同的学科,渗透的内容侧重不同。
例如体育,通过体能、技能训练和竞技比赛侧重渗透组织纪律性、义务责任感、竞争意识、团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既达到健体目的,又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理科教学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美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文科知识蕴藏更丰富的情感财富,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熏陶人格和感化学生个性。
政治、法制、哲学教育让学生识别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增强明辨是非能力。
艺术学科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科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有效。
不管是艺术欣赏还是技能训练,学生都深深陶醉、愉情怡神、益心健体。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性情”,绘画艺术给人无穷的美感和想象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63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