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1260241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原创模拟卷(A卷)(考试版)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原创模拟卷(A卷)(考试版)

物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8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原创卷A 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必修1第4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 .质点速度的方向可能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 .质点的速度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的D .由磁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3.一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

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则~6s的运动方向相反,故−..................9.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 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加速度大小为a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对整体分析有:=,=m2a2=,可知F1=F2,根据胡克定律知,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s得,质点的加速度末的速度大小得v0=v3−at=14−4×3=0t+at2=2×4+×4×42=40m,故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 D. =0.2加速度为将F2=3N,F3=μmg=2N(2).段的平均速度为:v A=v B-aT=1.38-12.6×0.1=0.120m/s根据测得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答案】②对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Ma=于滑块和滑块上砝码的总质量,滑块和滑块上砝码所受的拉力等于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的重力.图像的斜率,即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在本实验中,知道两个认为:,有′=设当B车速度减小到解得x=1000m对A火车,有位置关系为=如图所示为一足够长固定斜面,其倾角为;,由F前有:后上滑距离设下滑加速度大小为a3,由mg sin37∘−μmg cos37。

2018高一物理月考试卷.doc

2018高一物理月考试卷.doc

A,最大值是mgtan^/? c.唯一值是mgt宵°勺高一物理阶段性质量检测命题人司艳艳审题人秦超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其中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下列各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A.电场力FB.电场强度EC.电势能EpD.电场力做的功W3.在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如图所示,那么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B.最小值是mgsir^/?D.同一方向上,可有不同的值.4.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的中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6“=5 V,如=3 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点的电势一定为4 VB.a点处的场强E“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h 曾=5 V 籍=3 VC.负电荷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由a指向c a c bD.正电荷从c点移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5.如右图所示,P、0是等量的正点电荷,。

是它们连线的中点,A. 6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瓦和如、如分别表示/、方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贝!!()A.E A一定大于E B,6A—定大于6BB.瓦不一定大于E B,如一定大于如C.E A一定大于E B,如不一定大于如D.瓦不一定大于E B,如不一定大于如6.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7.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r,带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之间相互排斥力的大小为F.有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C,大小跟A、B相同,当C跟A、 B小球各接触一次后拿开,再将A、B间距离变为2r,那么A、B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可为: ()A.5F/64B. 0C. 5F/82D. 5F/168.A和B两点电势差U AB=50V,将q=2X10"C的负电荷先后放在A点和B点,则()A.放在A点时电势能大.B.放在B点时电势能大.C.电荷从A点到B点,电势能将减少1X10%.D.电荷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1X10%.9.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正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D.公式E=F/q和E=kQ/r2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11.下列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中,电势I W I的地方,电荷在那一点具有的电势能就大.B.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荷在那一点受到的电场力就大,具有的电势能就大.C.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任一点处,放人的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放入的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D.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都小于零.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线越密.电势越高. B,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C.顺着电场线,各点电势逐渐降低.D.顺着电场线,场强越来越小.二、填空题(共8分)13.(8分)如图所不,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9000N/C,在电场内一水平面上作半径为10cm的圆,圆上取A、B两点,A0沿E方向,B0X0A,另在圆心处放一电量为的正点电荷,则A处场强大小玖=N/C, B处的场强大小珏=N/C. (k=9X 109)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

河南省南阳市创新中学2018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创新中学2018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创新中学2018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题)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参考答案:C2. 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圈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

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一I图像应是图( )参考答案:B3. 如图所示,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以恒定的速率v在光滑平行导轨上向右滑行(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与金属棒构成闭合回路,整个装置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杆中的电流强度与速率v成正比B.磁场作用于ab杆的安培力与速率v成正比C.电阻R上产生的电热功率与速率v成正比D.外力对ab杆做功的功率与速率v成正比参考答案:AB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任意透明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出变化的磁场参考答案:a5. 如图8所示,直线MN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画出)。

虚线是一带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到b的运动轨迹,轨迹为一抛物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线MN的方向一定是由N指向MB.带电粒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一定逐渐减小C.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参考答案:C由于带电粒子的电性不确定,所以电场线的方向不确定,A错误;带电粒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由轨迹的弯曲方向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B错误C正确;由于仅给出一条电场线,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不确定,D错误。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PDF版缺答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PDF版缺答案

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5.宇宙飞船在半径为 R1 的轨道上运行,改变轨道后的半径为 R2,R1>R2.宇宙飞船绕地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前后宇宙飞船的 A. 线速度变小 B. 角速度变小 C. 周期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
11.(11 分)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 16N,它在以 5m/s2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 为 9N,则此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已知地球半径为 R)
12.(15 分)如题图所示,长度为 L 的细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O 点,下端拴着质量为 m 的小球.当把细绳拉直时,细绳与竖直线的夹角为 θ=60° ,此时小球静止于光滑的水 平面上. (1)当球以多大角速度做圆锥摆运动时,球对水平面的压力为零; (2)当球以角速度 1
1 g 2
D.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1 g 4
8. 通过对火星的探测得知, “火卫一号”位于火星赤道正上方,它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 9450km, 绕火星一周所用的时间为 7h39min。“火卫一号”绕火星运动的轨道可以认为是圆轨道, 引力常量 C = 6.67× 10-11N•m2/kg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题中信息可以求出火星的质量 B.若知道火星的半径,还可以求出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若知道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还可以求出火星的最大环绕线速度 D.若知道火星自转的周期,则可以求出火星对赤道上某物体的引力 二、实验题 14 分 9.(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
4.如图所示,O1 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 r1,O2 为 从动轮的轴心, 轮半径为 r3;r2 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 已知 r3=2r1,r2=1.5r1,A、B 和 C 分别是 3 个轮边缘上的点, 质点 A、B、C 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A4

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1月)月考试题

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1月)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物理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 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2.控制汽车油耗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国相继出台在不久的将来禁售燃油车的相关政策,而大力研发电动汽车。

一电动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电动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在上述条件下,若某一电动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启动了“全力自动刹车”后其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从开始经1s与3s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1∶3B. 2∶3C. 1∶6D. 16∶253.如图所示,用两根轻绳AO和BO系住一小球,手提B端由OB的水平位置逐渐缓慢地向上移动,一直转到OB成竖直方向,在这过程中保持角不变,则OB所受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 一直在减小B. 一直在增大C. 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D. 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4.如图所示,起重机将重为G的重物匀速吊起,此时四条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则每根钢索中弹力大小为( )A. 4GB. 6C. 4D. 2G 5.在静止的车厢内,用细绳a 和b 系住一个小球,绳a 斜向上拉,绳b 水平拉,如图所示;让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不变,与小车静止时相比,绳a 、b 的拉力Fa 、Fb 变化情况是A. F a 变大,F b 不变B. F a 变大,F b 变小C. F a 不变,F b 变小D. F a 不变,F b 变大6.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白色重物从墙前的某高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

河南省南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1260241

河南省南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1260241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C.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加速度D.亚里士多德用理想实验的办法解决了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问题2.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物体达到最大速度v ,在这段时间内关于质点的位移大小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vt x <B.2vt x =C.2vtx > D.无法确定 3.一行驶过程中的汽车突遇危险情况,司机采取紧急制动至静止,若把运动时间三等分,每份为T ,则汽车在T 、2T 、3T 时间内的位移比值是( ) A.1:2:3 B.1:4:9 C.1:3:5 D.5:8:94.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零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正确的是( )6.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 位置开始计时,连续相等时间t 内记录到小球位置如图,1d、2d 、3d 分别为位置B 、C 、D 到A 的距离,则( )A.()()3221d d d d -=-B.小球在B 时的速度为212t d d - C.小球在C 时的速度为312td d -D.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3224d d t-7.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 值测得很准。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鹤壁淇滨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十月月考卷高一物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第10、11、12三个题是多选题,其余为单选。

)1. 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0m竞赛中,测得他2s末的速度为10.4 m/s,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50m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 10.4m/sB. 10.3m/sC. 10.2m/sD. 10m/s【答案】D【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找到位移和时间就可以得到平均速度.运动员位移为50m,所用时间为5s.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得: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是:D2. 某校高一物理兴趣小组同滴水穿石在对汽车运动可能性问题研究中有如下几种猜想,其中下列哪一种猜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A. 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很慢B. 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C. 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D. 汽车在某一段时间,速度变化大而加速度小【答案】A【解析】:A、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很快,故A不可能;B、汽车做匀速运动时,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故B可能;C、汽车在起步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故C可能;D、由可以知道,速度变化量很大,如果经历的时间很长,则加速度很小,故D可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3. 下列涉及研究位移的是( )A. 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中山20公里”B. 汽车行程计量表C. 雨滴在3s内下降10mD. 登山运动员攀登一座高为500m的高山【答案】C【解析】位移的概念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A项:“中山20公里”指的是到中山还有20公里,这里的20公里指的是路程,所以A错误B项:汽车收费是按路程收费的,所以B错误C项:雨滴下降10m,是指初末位置之间的位移,所以C对D项:高500m指的是这座山的高度,不是运动员的位移,所以D错误。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南阳市一中2018届第二次周考理综-物理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题6分,共54分,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9--22题有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经2s又回到初始位置的是A B C D1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左端与光滑圆弧轨道底部平滑连接,圆弧轨道上的A点与圆心等高,一小物块从A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圆弧轨道,返回圆弧轨道时小物块恰好能到达A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弧轨道的半径一定是B.若减小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仍能到达A点C.若增加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有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不论传送带速度增加到多大,小物块都不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16.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圆环水平放置,环心为O点,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h高的A点静止释放,并穿过带电环,关于小球从A运动到与O对称的点A′的过程中,其加速度(a)、重力势能(Ep G)、机械能(E)、电势能(E p电)随位置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取0点为坐标原点且重力势能为零,向下为加速度的正方向,并取无限远处电势为零).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17.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 x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 1和S 2的面积相等B .t 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 1和S 2的面积相等C .t 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 1和S 2的面积不相等D .t 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 1和S 2的面积不相等18.如图,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R 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1V 、2V 、3V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ΔU 2、ΔU 3,理想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 ,正确的是A .2V 的示数增大B .电源输出功率在减小C .ΔU 3与ΔI 的比值在减小D .ΔU 1大于ΔU 2 19.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方向与圆周在同一平面内,△ABC是圆的内接直角三角形,∠BAC=63.5°,O 为圆心,半径R=5cm .位于A 处的粒子源向平面内各个方向发射初动能均为8eV 、电荷量+e 的粒子,有些粒子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其中到达B 点的粒子动能为12eV ,达到C 点的粒子电势能为﹣4eV (取O 点电势为零).忽略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sin53°=0.8。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1,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A.等于12(v0+v1)B.小于12(v0+v1)C.大于12(v0+v1)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2.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4.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5N、3N B.9N、0N C.17N、0N D.17N、3N5.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一球,球被竖直板挡住,如图所示,在拿开挡板后,小球的加速度为( )A .g sin θ,沿斜面向下B .g cos θ,沿斜面向下C .g tan θ,水平向左D .tan g θ,水平向左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表面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为M =3m ,木板与木块、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mgB .2μmgC .3μmgD .4μmg7.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内表面光滑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甲、乙、丙三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这三个球所受弹力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B .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C .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D .甲、乙、丙三球都只受到一个弹力的作用二、多选题8.如图所示,小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保持静止,则下面对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a可能受四个力作用B.物体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C.物体a与墙壁间一定存在弹力D.物体a与墙壁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9.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F随时间均匀减小到某值,此过程物体始终静止.设物体与墙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对物体的弹力随时间均匀减小B.物体与墙的最大静摩擦力随时间均匀减小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均匀减小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始终等于μG10.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和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12m s D.42/ //m s m s B.22/m s C.3211.如图所示,用轻绳悬挂于运动小车里的小球向左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A.向右加速运动B.向右减速运动C.向左加速运动D.向左减速运动三、实验题12.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为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_________.13.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 图象.(1)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2)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 (填“是”或“否”);(3) 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___kg.四、解答题14.如图所示用细绳AC和BC吊一个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体重力为100N,求:(1)绳AC的弹力;(2)绳BC的弹力.15.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有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3)如果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16.一辆平板式大货车载着一个木箱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已知木箱前部与驾驶室后部的距离为L=4m,如图所示.木箱与车厢底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假设无论木箱处于车厢的何处,车厢底板一直保持水平,且认为木箱与车厢底板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1)为了使木箱在车厢底板上不发生相对滑动,货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a为多大?(2)若货车某次刹车的加速度恒为1.5a,为了保证木箱在此次刹车期间不撞上驾驶室,此次刹车最多持续多长时间?(设刹车后货车并没有停下来.)参考答案1.C【详解】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在1t 时间内走的位移为图中梯形面积,则从v 0到v 1的平均速度为011v=2v v (),而现在运动的位移比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大,所以平均速度也就大于匀加速的平均速度;A .等于12(v 0+v 1),与结论不相符。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精品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精品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1-8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9-12题,每所给的选项中有多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由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4分)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有: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下落得快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算并用实验验证了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成正比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2.(4分)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10m/s2)()A.3 个B.4 个C.5 个D.6 个3.(4分)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10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mC.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相遇D.若乙车在前,则可能相遇两次4.(4分)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铁块a、b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者用张紧的轻质橡皮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系统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用水平外力将a 向左由P缓慢移至M处,b未动;撤掉外力后仍都能保持静止,对a、b进行分析,正确的有()A.铁块a在P、M两点位置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等于b受的摩擦力大小B.两者对桌面的压力一定都变大C.b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一直增大D.天花板对定滑轮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5.(4分)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A.B.m C.m D.2m6.(4分)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m B,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都等于B.和0C.g和0 D.0和g7.(4分)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块A,A放在质量也为m的托盘B上,以N表示B对A的作用力,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x=0).现改变力F的大小,使B以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N或F随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8.(4分)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挂另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且M>m.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小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1,如图(a).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1′,如图(b),则()A.a′=a,F1′=F1B.a′>a,F1′>F1C.a′<a,F1′=F1D.a′>a,F1′=F1 9.(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端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C,小车底部光滑,开始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弹簧释放后,物体C被弹出向小车B端运动,最后与B 端粘在一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离开弹簧时,小车向左运动B.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之前,小车的运动速率与物体C的运动速率之比为C.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后,小车静止下来D.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后,小车向右运动10.(4分)如图,一长为L的长方形木块可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L.木块经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前端P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B.木块前端P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C.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D.1、2两点间的距离是11.(4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相同的物体a、b、c叠放在一起,a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为m=1kg的小球相连,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器皿中.水平向右的力F=20N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c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B.物体b受到一个摩擦力,方向向左C.桌面对物体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撤去力F的瞬间,三个物体将获得向左的加速度12.(4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 C.D.二、实验题(本题共3题,共18分,作图各3分,其它每空2分)13.(5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L0,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实验时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1)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2中,请作出F﹣L图线.(2)由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14.(6分)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秤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弹簧秤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处,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2)弹簧秤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弹簧秤的示数(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F′=(4)比较即可初步验证(5)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试验步骤.(6)将绳套1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60°方向,同时绳套2由120°方向缓慢转动到180°方向,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保持绳套1和绳套2的夹角120°不变,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序号)A.逐渐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5.(7分)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图1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74cm,x3=6.40cm,x4=8.02cm,x5=9.64cm,x6=11.28cm,x7=12.84cm(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根据表格数据,在图2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三、计算题(共4题,共44分)16.(10分)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距离s0=1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0~9s内会不会相撞?17.(12分)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A、B、C为三个顶点,其中∠A=60°,∠B=90°,AB长度为10cm.一束与BC平行的单色光射向AC面,入射点为D,D、C两点间距离为5cm,三棱镜材料对这束单色光的折射率是n=.求:①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v;②光从进入三棱镜到经AC面出射所经过的最短时间t.18.(12分)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自开始2s内的位移是最后2s内位移的2倍,且已知滑块在最初开始1s 内的位移为2.5m,求:(1)滑块运动的总时间;(2)滑块的初速度;(3)滑块运动的总位移.19.(12分)如图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为m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倾斜轨道传送货物,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与水平面成θ=37°角.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木板A、B,长度均为l=2m,厚度不计,质量均为m,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平滑连接.货物与倾斜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0=0.125,货物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0.2.回答下列问题:(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sin37°=0.6,cos37°=0.8,g=10m/s2)(1)若货物从离地面高h0=1.5m处由静止滑下,求货物到达轨道末端时的速度v0;(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3)若μ1=0.5,为使货物恰能到达B的最右端,货物由静止下滑的高度h应为多少?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1-8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9-12题,每所给的选项中有多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由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4分)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有: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下落得快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算并用实验验证了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成正比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故A正确;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算并用实验验证了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错误;D、牛顿根据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4分)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10m/s2)()A.3 个B.4 个C.5 个D.6 个【分析】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先求解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然后判断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解答】解: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地的整个过程是匀变速运动,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s=1.2s每隔0.2s抛出一个小球,故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N=﹣1=5(个),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明确第一个小球的运动情况,然后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出运动时间,再判断相遇的小球个数.3.(4分)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10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mC.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相遇D.若乙车在前,则可能相遇两次【分析】根据图象知识可得出两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每段的加速度及任一时间段内的位移;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汽车运动的位移,则根据两物体的运动关系可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第20s内,乙车一直沿正方向的运动,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B、由于不知道初始位置甲乙相遇多远,所以无法判断在10s末两车相距多少,也不知道再20s末能否相遇,故BC错误;D、若刚开始乙在前,且距离为150m,则在10s末两车相遇,之后甲在乙的前面,当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之后,乙慢慢的追上乙,再某个时刻会相遇,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应注意:(1)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面积的正负表示物体位移的方向;(3)明确两物体的距离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的过程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4.(4分)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铁块a、b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者用张紧的轻质橡皮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系统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用水平外力将a 向左由P缓慢移至M处,b未动;撤掉外力后仍都能保持静止,对a、b进行分析,正确的有()A.铁块a在P、M两点位置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等于b受的摩擦力大小B.两者对桌面的压力一定都变大C.b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一直增大D.天花板对定滑轮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分别对物块a和b受力分析,注意物块a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a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撤去外力F后,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且方向突变为向左,对选项A,先用整体法根据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判断,对选项B,再用隔离法根据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判断,对选项C,隔离C分析即可,对于选项D,对滑轮分析即可.【解答】解:A、把物块a和b看做一整体分析,撤去外力F时水平方向应满足f a+Tsinθ=f b+Tsin45°,其中θ是拉a的橡皮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显然由于θ逐渐增大,所以物块a、b受到的摩擦力不总相等,故A错误.B、根据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可得有N a+Tcosθ=Mg及N b+Tcos45°=mg可知,由于橡皮筋拉力增大,所以压力应减小,故B错误.C、对b分析,由于橡皮条的拉力不断增加,故b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一直增大,故C正确;D、光滑的定滑轮受橡皮条的两个拉力的合力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故天花板对定滑轮作用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上,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受力分析,灵活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注意“缓慢”的含义是动态平衡,特别注意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5.(4分)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A.B.m C.m D.2m【分析】同一根绳子上的张力大小相等,根据ab距离等于圆环半径可知绳所成角度,据此由平衡分析即可.【解答】解:设悬挂小物块的点为O',圆弧的圆心为O,由于ab=R,所以三角形Oab为等边三角形.由于圆弧对轻环的支持力沿半径方向背向圆心,所以小球和小物块对轻环的合力方向由轻环指向圆心O,因为小物块和小球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aO、bO是∠maO′、∠mbO′的角平分线,所以∠O'Oa=∠maO=∠mbO=30°,那么∠mbO′=60°,所以由几何关系可得∠aO'b=120°,而在一条绳子上的张力大小相等,故有T=mg,小物块受到两条绳子的拉力作用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故受到的合力等于mg,因为小物块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拉力的合力等于小物块的重力为mg,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能根据题目给出的几何关系确认拉小物块的两绳夹角为120°,再根据两个大小相等互成120°两力的合成结论求解即可.6.(4分)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m B,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都等于B.和0C.g和0 D.0和g【分析】当两球处于静止时,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弹簧的弹力,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A、B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对A球分析,开始处于静止,则弹簧的弹力F=m A gsin30°,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A,所受的合力为零,则A的加速度为0,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问题,抓住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7.(4分)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块A,A放在质量也为m的托盘B上,以N表示B对A的作用力,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x=0).现改变力F的大小,使B以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N或F随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分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二者之间的弹力为零时的位移大小,根据N和F的变化情况进行解答.【解答】解:设物块和托盘间的压力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有:mg﹣kX=ma,解得:X=;在此之前,根据mg﹣N﹣kx=ma可知,二者之间的压力N由开始运动时的线性减小到零,而力F由开始时的mg线性减小到;此后托盘与物块分离,力F保持不变,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答题时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进行正交分解、在坐标轴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进行解答.8.(4分)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挂另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且M>m.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小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1,如图(a).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F1′,如图(b),则()A.a′=a,F1′=F1B.a′>a,F1′>F1C.a′<a,F1′=F1D.a′>a,F1′=F1【分析】先对左图中情况下的整体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然后对小球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绳子的拉力T和加速度a;再次对右图中的小球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绳子的拉力T′和加速度a′;最后再比较结果即可.【解答】解:先对左图中情况下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 ①再对左图中情况下的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1sinα=ma ②F1cosα﹣mg=0 ③由以上三式可解得F1=a=再对右图中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几何关系得:F合=mgtanαF1′=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a′=gtanα由于M>m,故a′>a,F1′=F1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要多次对小球和整体受力分析,求出合力,得出加速度和绳子拉力进行比较.9.(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端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C,小车底部光滑,开始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弹簧释放后,物体C被弹出向小车B端运动,最后与B 端粘在一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离开弹簧时,小车向左运动B.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之前,小车的运动速率与物体C的运动速率之比为C.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后,小车静止下来D.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后,小车向右运动【分析】对于小车和滑块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动量一直守恒.物体C 与B的过程,系统机械能有损失;分析系统的合外力,即可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小车的速度.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整个系统最后的速度.【解答】解:A、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竖直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一直守恒,系统初动量为零,物体离开弹簧时向右运动,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得小车向左运动,故A正确;B、取物体C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得:0=mv﹣Mv′,得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之前,小车的运动速率与物体C的运动速率之比=,故B正确;C、当物体C与B端粘在一起时,整个系统最终ABC的速度相同,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得:0=(M+m)v″,v″=0,系统又处于止状态,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根据动量守恒的条件进行判断: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零.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其矢量性.10.(4分)如图,一长为L的长方形木块可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L.木块经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前端P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B.木块前端P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C.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D.1、2两点间的距离是【分析】本题中长方形木块不能看成质点,分析其运动过程,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运动规律求解.【解答】解:A、设P端通过1后时刻速度为v1′,通过2后时刻速度为v2′,由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有:,,木块前端P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t==,故A正确,B错误.C、木块通过点2的时间为t2,经历的位移为L,则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木块前端经过点1的速度,木块前端经过点2的速度,1、2两点间的距离x=≠,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1.(4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相同的物体a、b、c叠放在一起,a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为m=1kg的小球相连,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器皿中.水平向右的力F=20N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c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B.物体b受到一个摩擦力,方向向左C.桌面对物体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撤去力F的瞬间,三个物体将获得向左的加速度【分析】隔离对c分析,根据平衡判断物体c是否受到摩擦力;隔离对b分析,根据平衡得出a对b的摩擦力方向;对小球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出绳子的拉力大小,通过对a、b、c整体分析,得出桌面对a的摩擦力.撤去F的瞬间,通过绳子拉力和桌面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具有向左的加速度.【解答】解:A、由于a、b、c处于静止状态,可知c处于平衡状态,c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力为零,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因为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F和a对b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知物体b受到一个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确.C、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知,2Tcos30°=mg,解得拉力T=N,对a、b、c整体分析,桌面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C正确.D、撤去拉力F,由于绳子的拉力小于桌面对a的摩擦力,可知三个物体仍然处于静止,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考查静摩擦力的判断、整体与隔离法.静摩擦力的判断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③运动状态法;整体与隔离法:先整体后隔离,这样解题更易理解,快捷.12.(4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 C.D.【分析】要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若V2<V1:分析在f>Q的重力时的运动情况或f<Q的重力的运动情况若V2>V1:分析在f>Q的重力时的运动情况或f<Q 的重力的运动情况【解答】解:若V2<V1:f向右,若f>G Q,则向右匀加速到速度为V1后做匀速运动到离开,则为B图若f<G Q,则向右做匀减速到速度为0后再向左匀加速到离开,无此选项若V2>V1:f向左,若f>G Q,则减速到V1后匀速向右运动离开,无此选项若f<G Q,则减速到小于V1后f变为向右,加速度变小,此后加速度不变,继续减速到0后向左加速到离开,则为C图则AD错误,BC正确。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可当作质点B.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可当作质点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跳水运动员可当作质点D.乒乓球很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当作质点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3.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4.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为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增大,f不变B.N增大,f增大C.N变小,f不变D.关于N和f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对5.一物块m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端运动到B端,如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乙所示.则F1,F2的大小关系满足()A.F1=F2B.F1<F2C.F1>F2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以速度v1=6m/s与墙碰撞,反弹的速度v2=4m/s,碰撞的时间为0.2s.则小球与墙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与v1相同B.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与v1相反C.加速度大小为50m/s2,方向与v1相同D.加速度大小为50m/s2,方向与v1相反7.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甲捏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作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若乙作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所示,而握住尺的位置如图(3)所示,由此测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A.2.0s B.0.30s C.0.10s D.0.04s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以v B=10m/s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则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A.7 s B.8 s C.9 s D.10 s9.下面各组数据分别是对作直线运动的物体每隔1s记录下来的速度值(单位:m/s),其中可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5、5、5、5、5、5、5、5 B.3、5、8、12、17、23C.24、20、16、12、8、4、0 D.0.1、0.3、0.5、0.7、0.9、1.110.甲、乙两位同学在放学时,从学校所在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回家,先到乙同学家,休息一会,甲同学继续骑车前行,70分钟时到家,甲同学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20分钟内甲同学做匀加速运动B.甲同学在乙同学家停留了30分钟C.甲乙两同学家相距3.6kmD.甲从离开学校至到家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1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0~T 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2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12.甲乙两个物体相距20米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方,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A.甲物体经过50秒停下B.10秒时甲乙相遇C.甲乙可相遇两次D.甲从0时刻到停下,平均速度为5米/秒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下列给出的器材中,有一部分已经选好了,请选出还需要的器材.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流电源D.低压直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小车G.秒表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I.刻度尺选出的器材有AEFH,还需要.(2)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A.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步骤前的字母),应更正为;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填步骤前的字母).14.如图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则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时s.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AB、BC、CD、DE、EF段的距离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明显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段的距离,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其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填“相同”或“相反”).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4m/s,加速度为a=2m/s2,求:(1)物体前2秒时间内的位移大小;(2)物体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16.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前进时,弹簧伸长2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7.屋檐间隔一定时间滴出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取g=10m/s2,试求:(1)屋檐滴下相临两滴水的时间间隔;(2)屋檐离地面的高度.18.客车车长为l=120m,停在车站内,在一个与客车车道平行的平直火车道上,有货车正以v2=30m/s的速度匀速欲通过车站,货车车长也为l=120m.当货车车头距客车车尾s=850m时,客车开始以a=0.5m/s2的加速度同向加速行驶.客车的最大速度为v1=40m/s,求:(1)货车车头能否超过客车车头?若能,货车车头超过客车车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若不能,货车车头与客车车头最近距离是多少?(2)货车与客车会车的时间是多少?(会车是指两车从开始相遇到最终分开这段过程)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可当作质点B.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可当作质点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跳水运动员可当作质点D.乒乓球很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当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研究车轮的转动时,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故A错误;B、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看作质点,故B正确;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跳水运动员若当作质点,就不能对其动作做出评判,故C错误;D、在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就不能看做质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考点】加速度.【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则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变化时,则产生加速度.若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是恒定的,而速度非均匀变化,则加速度不恒定.【解答】解:A、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而不是变化的大小,故A错误;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减小.故B正确;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受到时间的限制.故C错误;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速度与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变化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却与速度方向无关.同时加速度增加,速度可能减小,所以加速度的方向决定速度增加与否.3.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解答】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都能产生弹力,相互接触的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能产生弹力.故A错误;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发生的形变,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故B正确;C: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都能产生弹力,所以产生了弹力就一定有形变.故C错误;D: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都能产生弹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清楚弹力的定义和影响大小的因素.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4.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为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增大,f不变B.N增大,f增大C.N变小,f不变D.关于N和f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到N与F的关系、f与G的关系,再分析F逐渐增大时,N和f如何变化.【解答】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墙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压力F,作出力图,如图所示,由于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则根据平衡条件得:N′=F,f=G则知,当F逐渐增大时,N′增大,而f不变,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铁块对墙的压力N=N′,则N也增大.故选:A.【点评】本题是简单的动态平衡问题,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是解题的关键.5.一物块m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端运动到B端,如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乙所示.则F1,F2的大小关系满足()A.F1=F2B.F1<F2C.F1>F2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滑动摩擦力.【分析】水平传送带静止时和向左匀速传动时,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的过程中,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和物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都不变,根据f=μN,即可判断F1,F2的大小.【解答】解:据题,水平传送带静止时和向左匀速传动时,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的过程中,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都不变,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得知F1=F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滑动摩擦力f=μN的简单运用能力,只要μ和N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就不变,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无关.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以速度v1=6m/s与墙碰撞,反弹的速度v2=4m/s,碰撞的时间为0.2s.则小球与墙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与v1相同B.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与v1相反C.加速度大小为50m/s2,方向与v1相同D.加速度大小为50m/s2,方向与v1相反【考点】加速度.【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加速度,注意速度矢量性的表述.【解答】解:令初速度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6m/s,v2=﹣4m/s,所以小球的加速度为:a=,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与v1的方向相反.故选:D.【点评】掌握加速度的定义,知道同一条直线上矢量方向的表达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不难.7.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甲捏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作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若乙作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所示,而握住尺的位置如图(3)所示,由此测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A.2.0s B.0.30s C.0.10s D.0.04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就是人的反应时间.根据求出人的反应时间.【解答】解:在人的反应时间中,直尺下降的距离为:h=60﹣20=40cm.根据得:t=.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就是人的反应时间.以及掌握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以v B=10m/s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则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A.7 s B.8 s C.9 s D.10 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假设经过时间t,物块A追上物体B,根据位移时间公式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物体B减速至静止的时间为t,则:﹣v B=at解得:t=s=5 s.物体B向前运动的位移为:s B=v B t=×10×5 m=25 m又因A物体5s内前进:s A=v A t=4×5 m=20 m显然s B+7 m>s A.所以A追上B前,物体B早已经静止,设A追上B经历的时间为t′,则:t′==s=8 s,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追击问题,特别要注意物体B做匀减速运动,要分清是减速过程追上还是静止后被追上;第二种情况下的位移用位移时间公式求解时要注意时间是减速的时间,而不是总时间.9.下面各组数据分别是对作直线运动的物体每隔1s记录下来的速度值(单位:m/s),其中可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5、5、5、5、5、5、5、5 B.3、5、8、12、17、23C.24、20、16、12、8、4、0 D.0.1、0.3、0.5、0.7、0.9、1.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变化,根据这个特点分析即可【解答】解:A、这个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数据看出,每1秒钟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不等,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故B错误.C、由数据看出,每1秒钟时间内速度减小都是4m/s,速度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数据看出,每1秒钟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都是0.2m/s,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要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变化.10.甲、乙两位同学在放学时,从学校所在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回家,先到乙同学家,休息一会,甲同学继续骑车前行,70分钟时到家,甲同学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20分钟内甲同学做匀加速运动B.甲同学在乙同学家停留了30分钟C.甲乙两同学家相距3.6kmD.甲从离开学校至到家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位移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速度的大小.根据斜率等于速度分析物体析运动情况.【解答】解:A、前20分钟内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是匀速运动运动,故A错误;B、20﹣50分钟内甲同学的速度为零,即甲同学在乙同学家停留了30分钟,故B正确;C、50到70分钟运动的位移即为甲乙两同学家相距,x=8.4﹣4.8=3.6km,故C正确;D、平均速度=2m/s,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根据位移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关键抓住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进行分析.1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0~T 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2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解答,如:,△x=aT2等.【解答】解:A、A点为该过程中时间的中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该点的瞬时速度等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故A正确;B、由△s=aT2得物体的加速度为a=,故B错误,C正确;D、在该加速运动过程中有:,其中s2=3s1,所以有,故D错误.故选:AC.【点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很多推论公式,对于这些公式同学们要会正确推导和熟练应用.12.甲乙两个物体相距20米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方,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A.甲物体经过50秒停下B.10秒时甲乙相遇C.甲乙可相遇两次D.甲从0时刻到停下,平均速度为5米/秒【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由图甲的加速度大小为:a==0.2m/s2则停止需要的时间为:t==50s,故A正确;B、10秒时甲乙速度相等,甲比乙多走的位移为△x=×10×8=40m而原来甲在乙后方20m,所以此时甲在乙前方20m,故B错误;C、由前面分析知10s之前二者相遇一次,10s之后乙的速度比甲大,乙会追上甲再相遇一次,即可相遇两次,C正确;D、甲从0时刻到停下,平均速度==5m/s,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v﹣t图象分析追及问题,关键是其与坐标轴围成图形表示面积的应用是前提.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下列给出的器材中,有一部分已经选好了,请选出还需要的器材.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流电源D.低压直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小车G.秒表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I.刻度尺选出的器材有AEFH,还需要CI.(2)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A.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C(填步骤前的字母),应更正为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步骤合理的顺序是:BECDA(填步骤前的字母).【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1)明确实验步骤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即可知道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2)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根据组装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顺序排列操作步骤.【解答】解:(1)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或砝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此不需要直流电源,同时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测量点迹间的距离需要刻度尺,所以还需要的器材是:C、I.(2)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C,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根据组装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顺序知,操作步骤顺序为:BECDA.故答案为:(1)CI;(2)C,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BECD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平时要加强基础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14.如图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则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时0.02s.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AB、BC、CD、DE、EF段的距离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明显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AB段的距离,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0.52m/s2,其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反(填“相同”或“相反”).【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根据打点的时间间隔求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从而得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解答】解:因为打点频率为50Hz,则打点的周期为0.02s,那么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由纸带中的数据可知,AB段距离的数值不符合有效数字的要求.由图可知,连续相邻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0.52cm,根据△x=aT2得,加速度a==m/s2=﹣0.52m/s2,负号表示方向,即加速度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反.故答案为:0.02,AB或2.4,0.52,相反.【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4m/s,加速度为a=2m/s2,求:(1)物体前2秒时间内的位移大小;(2)物体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分析】(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得位移(2)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与前3s内的位移差,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解,有求得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前2秒内的位移为:=12m(2)由位移公式可知:前3秒内的位移为:m=21m,前4秒内的位移为:m=32m第4秒内的位移为:△x=x3﹣x2,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为:答:(1)物体前2秒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12m;(2)物体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1m/s【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注意区分前4s与第4s的不同,基础题.16.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前进时,弹簧伸长2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考点】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通过弹簧的伸长,由胡克定律来计算出物体刚开始运动的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正在运动的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因数与正压力的乘积.【解答】解:(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就等于物体刚开始滑动时的弹簧拉力大小,由胡克定律可求得:F1=200×0.03N=6N,因此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6N.(2)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2cm.则弹簧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动摩擦因数为答:(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6N.(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点评】学会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同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引起它有运动趋势的外力决定,而滑动摩擦力等于μF N.17.屋檐间隔一定时间滴出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取g=10m/s2,试求:(1)屋檐滴下相临两滴水的时间间隔;(2)屋檐离地面的高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C.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加速度D.亚里士多德用理想实验的办法解决了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问题2.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物体达到最大速度v,在这段时间内关于质点的位移大小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t vt vtx x x222A. B. C. D.无法确定3.一行驶过程中的汽车突遇危险情况,司机采取紧急制动至静止,若把运动时间三等分,每份为T,则汽车在T、2T、3T时间内的位移比值是()A.1:2:3B.1:4:9C.1:3:5D.5:8:94.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零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 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图像正确的是()- 1 -6.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位置开始计时,连续相等时间t内记录到小球位置如图,d d d、、分别为位置B、C、D到A的距离,则()123A.d d d d3221d dB.小球在B212td dC.小球在C时的速度为312td dD.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3242t7.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

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又回到P2点所用的时间T,测得T、T和H,可求得g等于()112H4H8H8HA. B。

C. D.T T2T2T22 TT TT22421212 1218.从地面以初速度v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后在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向上抛出另一00个小球,则两球相遇的高度是()v t2v t v t11122A. 0B.C.D.g g0g2222g22g42g6000v2t1g2 2g89.近年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性能的同时,提出了“加速度的变化率”的- 2 -概念,用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

图示是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取t0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关于加速度变化率以及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运动学定义方法,“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是m/s3B.在2秒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在2秒内,汽车的速度减小了3m/sD.若汽车在t0时速度为5m/s,则汽车在2秒末速度的大小为8m/s10.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m m12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 kv(k为正的常量)。

两球的v t图像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则t vv0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mvB. 11m v22C.甲球质量大于乙球D. 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tx11.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tt- 3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B.质点在1s末速度为1.5m/sC.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0.75m/s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图线,关于两质点在0: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质点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且相距最远C.乙质点距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80mD.甲.乙两质点在t8s时同时回到出发点二.实验题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vt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图像,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 tan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图像,由图像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 vt算出加速度- 4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14.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 A16.6mm、X、X D624.5mm。

B126.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s;(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m/s;(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用、、和表示)。

X X X fA B D三.计算题15.为了测定一辆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研究人员驾驶汽车沿平直公路从起点O处由静止启动,依次经过A、B、C三处标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L,B、C间的距离为L,测得汽车通过AB12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均为t,将汽车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加速行驶,求起点O与标杆A的距离。

16.如图所示,A.B两棒均长1m,A悬于高处,B竖于地面,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10m,若A、B两棒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以初速度v020m/s做竖直上抛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都保持竖直,问:- 5 -(1)两棒何时开始相遇:(2)擦肩而过(不相碰)的时间?(取g10m/s2)。

17.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2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内物块的位移是5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

18.汽车启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

汽车启动的快慢用车的速度从0到30m/s加速时间来表示,这个时间越短,汽车启动的加速度就越大。

下表中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最佳性能指标:现在,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车头向着同一方向,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相距160m,甲车先起动,经过一段时间t乙车再启动。

若两车从速度为0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都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乙车开出10s后两车相遇,则:(1)甲乙两车由静止开始启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2)t应为多少?从速度为0到乙车开出10s后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位移为多少?- 6 -参考答案:1、B2、C3、D4、D5、C6、C7、C8、D9、AD 10、BC 11、AB 12、BD 13、 C14、(1) 0.1 (2) 2.5 (3)X A X D X Bf23 75215、 l23 l l 1 2ll821解: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 ,物体经 OA 段的时间为 ,经 AB 段和 BC 段的时间均为 t ,O 与 A 间的距t11离 为 l , 对 物 体 经 OA 段 、 OB 段 、 OC 段 分 别 有 :,,l a tl lat t222211l ltatt2212223l l12联立解得:。

lll 82116、(1)以A为参考系,B以v向上匀速运动,在相遇的过程中,B的位移为s,根据匀速直s线运动的公式得到:t0.5s。

v(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时间,以A为参考系,B的位移为2L,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2L式得到:t0.1s。

v17、(1)设被人接住前1s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则有:''1'2 h v tg t2代入数据可以得到:v11m/s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tv v t'g代入数据可以得到:t 1.2s。

- 7 -1h v tt h 7.2m g2(2)竖直井的深度为:,代入数据可以得到:。

218、(1)由两车的性能指标,可知:30甲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22m m s m s2/ 甲1530乙车的最大加速度为:m m/s2m/s2a5乙6所以,甲车由静止加速的最大加速度的时间为:t甲v40s 20s甲ma2甲m乙车由静止加速的最大加速度的时间为:t乙v50s 10s乙ma5乙m(2)乙车开出10s时,加速到最大速度,行驶的位移为:s乙v2250m 250m乙m2a25乙mv2402若相遇,甲车处在加速阶段,发现:sm 400m 甲m甲m2a 22乙=甲m有:s s 160m甲m乙即:此刻相遇时甲车并不是加速阶段而此时,乙车启动后刚好达到最大速度,这个速度大于甲车的最大速度,事实为甲乙两车的再次相遇,甲之前追上了乙车,之后乙提速又追上了甲车,所以此时甲车位于匀速运动阶段设甲车匀速运动了 t 秒两车再次相遇,则:s v m s160m甲m甲乙即: 400 250 160 ,得到: ,所以:ttt 10 20 0.25 10 10.25sv甲t 0.25sm甲此 过 程甲车共行驶的位移为s250 160 410m ( 或甲v 2 s甲mv t400 40 0.25 410m)。

甲 甲m甲m2a-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