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第【1】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章共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是作者少年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学习本课,要让学生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单元要求与课文特点,我给本课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记鲁迅先生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学习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教学难点:对主题的理解,对学习和生活的正确认识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写景往往比较概括,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原因就是观察不够仔细,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
针对这一实际,本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观察、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三、说教学法(一)说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
本课我主要采用了诵读法和设疑讨论法来巩固加强学生的诵读水平,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积极讨论。
(二)说学法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步骤的学法指导:1.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2.通过听读,朗读,整体把握课文。
3.深入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4.小结交流,拓展延伸。
四、说教学过程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内容较为丰富,我将用两个课时讲授,下面我来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体会指导中融入的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感受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得封闭性和落后性。
教法学法:自读法,合作探究法,赏读法。
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填空:鲁迅(1881--1936),原名,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
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本文文体属于。
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并称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二、检查预习读准字音确凿(záo) 菜畦(qí) 桑葚(shèn)轻捷(jié) 油蛉(líng) 斑蝥(máo) 缠络(chánluò) 攒( cuán) 珊瑚( shānhú) 高枕而卧(wò)豁(huō) 敛(liǎn)脑髓(suǐ) 臃肿(yōngzhng)陌生(mò)鉴(jiàn)赏人迹罕至(hǎn) 蝉蜕(tuì)人声鼎沸(dng)觅食(mì) 竹筛(shāi) 秕谷(bǐ)系(jì) 传授(shòu) 书塾(shú)三、感知课文(一)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分析,将本文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3.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4.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5.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6.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借助多种形式诵读,感知内容,体味情趣;通过多角度品析,感受语言、习得语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多层次评说,体验“成长”,感悟思想情感。
训练朗读、探究标题、理清思路、评说人物、把握特色五种阅读方法指导,注意细节、逐层渐进、手法新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
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
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
《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二、展示目标:①介绍鲁迅,走进课文。
②速读探究标题、朗读评说乐趣,感知文章。
三、自主学习1.鲁迅生平:1892年2月—1898年断续在三味书屋;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1902年到日本;1918年《狂人日记》:1926年《朝花夕拾》;30年代,“左联”;1936年病逝。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第【1】篇〗一、复习导入之前,提到一种方法——提纲挈领式读书法,即找到一条主线把文章内容拎起来。
读《阿长与<山海经>》时,我们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是串起全文内容的线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初识文章内容带着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初识文章的内容。
1.利用《词语手册》,解决阅读中存在的词语问题。
2.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
预设:1. 从题目中可知文章的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到-----,写了童年生活的两个空间,形成对照,还暗含一种心理。
从题目中大致可知文章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线索。
记叙类文章,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线索,如《散步》,散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 从过渡句中可知文章的线索。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告别趣味盎然的百草园,去到三味书屋,语里行间,也能读到主人公此时的心情。
我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视这些动植物为亲密的朋友,那样的难舍难分,难忘它们,不舍百草园,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恐惧,尽在这些词语中。
Ade,这德语的出现,似乎是不合情理,却是情之所至,急不择言,表现成年人再回忆起这生活的愤激和无奈。
这过渡句是全文的纲,拎起它,就能明白全文的内容,百草园为什么难舍,三味书屋为什么恐慌。
过渡句或过渡段,阅读时要重视,它常常是理解文章的线索。
文章较长,根据题目和过渡句,能快速地理清文章结构:1---8节:写百草园的生活9节:过渡,承上启下的段落10节—结尾: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三、百草园——我的乐园默读1--8节,认识百草园1. 百草园在文中有几个名称?它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预设:百草园相传叫做百草园,人们习惯的称呼。
荒园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是一对矛盾的词,如何理解?确凿,是事实,与“荒园”相应。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文章。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
1.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鲁迅及其作品《朝花夕拾》,掌握文章背景。
2.词语学习: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成语、典故等,如“碧绿、肥胖、油蛉、翻开、束缚”等。
-掌握词语与句子:强调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和精彩句子的理解,如“油蛉”、“翻开”等词语的准确含义,以及“我不知道什么是蒺藜,只是觉得它的刺很讨厌。”等句子的深层含义。
-分析写作手法:讲解并让学生掌握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象征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2.教学难点
7.写作手法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象征等,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鲁迅作品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和思考社会现象,形成独立见解。
其次,在课堂讨论环节,虽然学生们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的发言仍显得有些表面。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不够深入,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思考的引导,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问题。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创意写作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写作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除了教授写作技巧,我还应该关注学生写作基础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如词汇、语法等,以提高他们的整体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景色描写形象细腻,事情记叙完整生动,人物描摹惟妙惟肖。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些特点,学习本文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一、组织学生听课文朗读磁带,并讨论下列问题:1.从课文标题和文章看,全文写了哪两个地方?作者对这两个地方各是什么感情?2.文章的过渡段是哪一段?全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是什么?(2)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
(3)“雪地捕鸟”这一情节,哪些动词运用得准确、生动?(4)“美女蛇”故事的插叙有什么作用?(5)离开百草园,作者的心情怎样?这一小节(第9小节)的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文章第一部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方方面面。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10、11小节,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引导学生体会“我”对先生的敬重之情,并找出相关的词语进行分析。
2.学习课文第12节至文章最后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这部分内容写了几件事情?(2)写大家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去自寻乐趣,除了表现孩子们的天性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3)哪些内容的描写表现了封建教育的陈腐与失败?四、课后练习。
1.认真朗读并背诵课文第2小节,体会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
2.通读全文,请说出你所认为的作者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说明理由,并与同学交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与反思第2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一、导入:童年,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一提到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冷峻,但是打开先生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少年鲁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先生回忆儿时生活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简介作家作品1、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夕拾”喻指中年以后回忆往事,写成文章。
三、检查预习1、字词注音:嘉肴(yáo )旨(zhǐ)自强(qiǎng )兑命(yuè)学学半(xiào)2、词语解释虽有嘉肴:即使有美味的菜。
虽,即使。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弗食:不吃(它)。
食,动词,吃,品尝。
不知其善:不知道它的好。
善,好。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顶点。
是故: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了。
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第四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学习目标:1、能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
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学习:能复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生活的几个片段,并加以概括。
教学步骤:一、导入语:相对于乐趣无穷的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二、精读“三味书屋”部分。
创设问题情境。
1、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单调无味的,无味在何处?如果你把自己看作鲁迅的同学,你在那种情境下,最喜欢做哪些事,为什么?2、你是怎样认识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无味的?可以从“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
3、你觉得寿先生是不是一位好老师?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4、课堂片段作文练习: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学生交流)5、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学生畅谈: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与鲁迅先生的学习生活相比,你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三、对文章主题的探讨。
“其乐无穷”与“枯燥无味”是一对鲜明的反义词,但鲁迅先生写本文的目的是否意在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呢?(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我认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
所以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四、课后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专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写成小论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可以说历年来都有争议。
人教社新初语第一册干脆省去了以往老教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7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7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词语;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妙;把握作品主题。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联系自我实际,思考自己如何走好成长途中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1、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内容的理解困难;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拓展延伸、作业练习)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
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二、了解: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1、解题:我们一起来看到这个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家想一想,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明确:两个介词点明了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
2、理清结构: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3、口语表达:形式:一个的童年(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形容词,并阐明理由)4、思考与交流:⑴、百草园在我心中是什么地位呢?最关键的是哪一个句子?(“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案示例之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粤南(一)重点、难点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二)知识点落实规划掌握下列字词:菜畦、皂荚、桑椹、油蛉、蟋蟀、斑蝥、缠络、攒、脑髓、鉴赏、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确凿、书塾、恭敬、方正、消释、渊博、宿儒、蝉蜕、人声鼎沸、倜傥。
(三)实施教学的思路及主要方法1.简介鲁迅及《朝花夕拾》。
2.明确本文的体裁是回忆性散文,文题“从……到……”表明文章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有空间、时间的变化。
启发学生理清本文结构。
3.欣赏作者笔下百草园的景色:①作者用了哪些确切的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举例说明。
②透过景物的颜色、形状、声音,可看出作者所描摹的是什么季节?③是从哪些角度、顺序展开描写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与“无限趣味”有什么联系?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作用是什么?5.朗读7、8段,说一说冬天的百草园又有怎样的趣味;画出捕鸟过程的一连串动词,体味其作用。
6.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呢?你怎样理解这两个词语连用所表达的意思呢?(从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考虑)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用哪段话过渡的?学生轻声齐读第9段,回答下列问题:①家里人要送十二岁的鲁迅到三味书屋里去了,当时他是怎样想的?(从课文内容考虑)②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联系他的家庭教育考虑)③他要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当时他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8.边读课文后半部分,边与“百草园”的生活作比较,填写下列空格:百草园景物美丽丰富,三味书屋陈设(),百草园生活有趣多彩,三味书屋学习(),长妈妈讲的神话故事美丽动人,三味书屋的先生(),和闰土父亲学捕鸟乐趣无穷,三味书屋读的书();百草园是个有无限趣味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则是()的私塾。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一. 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章通过回忆作者童年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旧中国教育制度的局限和儿童生活的困境。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
他们开始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分析能力和批判精神尚待提高。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感受文章的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教育的思考;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现代教育制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2.难点: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法;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精神。
2.情感教学:以情促知,以知传情,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
3.分组合作: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生活,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第【1】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3.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3.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教学过程一、基础积累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2.积累词语。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初步感受作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2、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
可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
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
3、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4、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过渡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7、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8、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研讨与探究通过感悟文章的重点语句进一步理解内容。
1、美文美读,结合自己喜欢的语句体会写法。
品析语言,体会意境美:快速朗读课文(用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听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直接用笔记在文段中)①标出文中每一句的描写角度。
②标出本文段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并指出到底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2、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主题探讨感受大家谈3、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2024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优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学习通过对比来反映生活的写法。
3、学习运用形象、准确的词语状物、叙事、写人。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2)记叙的感情色彩。
2、难点:(1)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和理解。
(2)两相比照的结构。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划分文章结构,教读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约二分钟〉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絮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依恋与向往。
鲁迅先生在他四十五岁时,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这是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间蕴含着纯真、质朴之情。
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二、看文下注释和“预习提示”了解作家作品及学习重点。
〈约三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不看课文)。
〈约五分钟〉1、出示小黑板(学生说、互相纠正、教师指导)①常用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畦敛髓罕蜕鼎拗②辨析读音(要求掌握)确凿攒成长妈妈系一条长绳宿儒③非常用字(要求会读、会理解)葚蛉蝥珊瑚窦厥倜傥叵盔2、出示词语(要求会解释)确凿轻捷鉴赏人迹罕至人声鼎沸四、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不动唇、不指读),读后回答〈约五分钟〉1、根据本文标题的结构“从……到……”分清写百草园和写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
[一、(1-8)节、二、(9-24)节]2、哪一节是连接这两部分的过渡段?[第9节]五、教读文章第一部分,重点分析第二节。
202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重点】学习重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
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
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3、理解结尾的话。
4、理解行文中叙述口吻的变化。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学习方法】朗读法、感悟、品味、交流。
【课前准备】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
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探究与练习。
【课堂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二、导人1、作家作品简介:学生已学过回忆鲁迅的作品《一面》,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
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里面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阅读时要细心品味;文章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与反思第1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教学要求: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学习两相对照的文章结构。
3、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2)记叙的感情色彩。
2、难点:(1)两相对照的结构特点及其过渡。
(2)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的理解。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入:童年如歌如画。
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特别是由家庭生活转向学校生活这段往事,尤其令人怀念,这时候,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小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依恋、向往的纯真情感。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这段往事,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这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本来指晚上,这里指成年或老年,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3、解题:①齐读文章标题,它点明了文章写哪两个地方的生活?明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②“从……到……”表明文章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明确: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1(二)初读课文(25’)1、全文共24个自然段,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许多趣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本单元的单元主题。
2、了解本课的作家及作品3、通读课文,完成《助学》“预习积累”第1题。
4、大声朗读课文3—4遍,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注意:任务完成后,将2、3两项任务交与小组长检查,组长根据完成质量打上相应的等级。
)相关课程标准: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积累常用字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1、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学习课文组织选材的技巧。
评价任务:1、能在预习检测中发现预习过程中的疏漏之处。
2、再次阅读课文,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上一步阅读的基础上,试着梳理出作者写作的思路。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检测目的:1、排查预习疏漏,落实字词及朗读的任务。
2、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检测方式:1、学生独立完成《助学》“学习测评”第1、2两题,同时找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完成后,小组长组织同学互查互纠,老师给予评价并再一次强调预习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课件中展示的作家作品考查题,老师强调易错字及《朝花夕拾》这个知识点。
3、学生自主选择文章语段在课上范读。
读后,师生评价交流,老师进一步强调朗读的要求。
二、再读课文,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情境导学】 ------文中“寻宝”此环节训练点: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及搜集、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一步:游戏导学,激发兴趣。
具体操作:在老师的示范下,完成以“多彩童年”为主题的拍掌接龙游戏。
(例如:童年小树林-------童年尿裤子--------童年偷桃子------)老师选择性的板书。
板书一定量时,游戏结束。
第二步:老师顺势引导并出示导学问题。
师:孩子们,看看黑板上的板书,老师发现你们的童年就像一个大大的“百宝箱”,平凡而又多姿。
其实无论是谁,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平凡还是伟大,都曾经拥有过“童年的百宝箱”,那鲁迅先生有没有?我们可以到哪里去寻找?(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百草园,三味书屋)出示问题:1、作者写了儿时百草园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作者又回忆了三味书屋的哪些生活经历?(这两个问题均出自《助学》“感知探究”部分,稍作调整改动)学习方式:1、生自主学习,在通读课文的过程中根据问题要求分析提炼。
(提醒学生尽可能的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2、个人完成后,组长组织组员交流补充,形成较为统一的答案。
3、小组代表展示,师生商议交流,取各组精华加以增删调改。
易出现的问题预设:学生的概括能力偏弱,不会提炼加工,以至于答案过于零散,杂乱。
解决途径如下:【合作探究】-------“归类整合”此环节训练点:训练学生提炼概括信息以及语言组织的的能力引出探究问题:刚才大家分析的又全面又准确,但是大家看板书就不难发现有一点美中不足,那就是我们的答案太零散细碎。
所以我希望各小组运用集体的智慧,深入研究后,把以上内容进行一下整合,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学习方式:1、老师以涉及到的第17段的内容为例加以整合概括。
生原始答案可能是: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三件事,因为它们都是发生在同一地点(后园),都是在上学期间偷偷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后园偷玩”。
2、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其它内容的整合概括。
3、小组展示后,通过比较筛选确定最简洁、准确的概括。
预设有以下几方面:园中美景、园中趣事、读书趣事(后园偷玩、读书观师、课堂偷玩),或者是:美景、趣事。
三、梳理思路,学习课文组织材料的技巧。
【自主探究】-----纵观全文,理清思路。
此环节训练点: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技巧的认识,并加以学习运用。
出示探究问题:作者如何将如此零散细碎的材料条理地组织在一起的?学习方式:1、老师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点拨。
例如:(1)、看全文大思路时,可以参考文题,及关键语段9段。
(2)看局部时引导分析关键词(冬天的)。
(3)看细部时,可以抓巧妙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2、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3、学习后谈一点结构上或材料组织上的收获。
四、训练反馈。
独立完成《助学》“学习测评”第4、8、10、11、12。
五、布置预习作业。
选择“玩斑蝥、摘覆盆子、听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老师读书”中的情境来加以体验模拟(注意动作与神情的配合,一定要投入,要身临其境)。
下节课找你们来表演。
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园中美景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百草园 { || 时间(巧妙句式)过‖空园中趣事童年经历{ 渡间段后园偷玩三味书屋{ 读书观师 } 读书趣事课上偷玩教学反思: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充分了解教材特点,编排意图;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合理安排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
打算和学生一起分析探究什么,老师预期学生收获什么,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解决,是老师在备课时需要动脑筋的地方。
只有这一点明确了,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设计教学流程。
本篇教案就是预期学生在预习习惯的养成,分析概括材料,组材的技巧上有所收获的指导思想下编写而成的。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较好的达成了预设的目标,大部分同学能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逐渐的进入状态,走进了文本中,融进了学习小组中。
但对于新初一的同学来说,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还需要老师耐下心来用心去养成。
“语文教学如绣花”,只有穿好每一针,引好每一线,才能绣出一节节的“锦绣课堂”。
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具体要求如下:选择“玩斑蝥、摘覆盆子、听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老师读书”中的情境来加以体验模拟(注意动作与神情的配合,一定要投入,要身临其境)。
下节课找你们来表演。
相关课程标准: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了解课文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传达的生活乐趣,品赏作者含蓄、生动、简练的语言表达。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有序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的写法。
3、在比较体验中,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
评价任务:1、能在情境体验模拟中,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2、在品读的过程中能够从字里行间中捕捉作者所传达的情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1。
”3、能够结合具体的段落或词句谈谈你对“教学目标2”的理解和体会。
4、对本文的内涵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过程:六、预习检测:检测目的:1、继续落实预习任务,强化七年级新生的预习意识,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2、在学生充分自主体验的基础上,自然导入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好课时间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衔接和过渡。
预习检测过程:第一步:调查学生所选的情境,然后找相同选择的三位同学分别来演示,并把那时那刻的心情及变化口述出来。
第二步:观众同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中肯的评价并归纳一下他们的异同。
(预设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比较共性的情感体验是:充满乐趣,十分开心、非常快乐,自由自在,既紧张又好奇等。
)第三步:老师顺势引导并出示学习目标。
(老师:快乐有形状吗?有手感吗?有颜色吗?有气味吗?生应该齐声作答:没有。
师:好抽象啊!怎样把这抽象的快乐写的具体真切,生动形象,让读者如临其境,产生“快乐”的共鸣呢?让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揣摩,去探寻吧!二、品读课文精彩语段,体会作者精妙的语言表达,学习作者巧妙的写景方法。
【情境导学】 ------“炼字传情”此环节训练点:引导学生初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一步:找两位读书优秀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八段。
第二步:出示问题:1、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说说本段中的哪些语句最能传达出儿童捕鸟时最真实的乐趣?(学生找到达成一致后,教师范读捕鸟过程,要把“开辟战场的急切、下饵诱鸟的窃喜、等鸟入套的的紧张、收获战利品的兴奋”,传达出来,老师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同学交流,达成共识后,学生再范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1)教师的范读为师生建立自然和谐的交流搭建平台。
(2)突破难点,自然引入下一问题第三步:顺势出示问题:2、这么复杂而又微妙的心情变化,作者有没有直白的表达?这些情感都被浓缩在哪些词语中?(学生回答出捕鸟的动词后,老师出示问题3,进一步体会文章含蓄、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第四步:出示问题:3、将这些词语中的“支、拉、罩”换成“竖、提、按”好不好?为什么?第五步:学生体会思考作答后,老师扣目标梳理小结:这些动词既准确、形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让读者们身临其境,又含蓄地表达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欢乐的心情,引发读者的共鸣。
学习方式:1、生先结合自己的体验自主体会揣摩。
(提醒学生始终要追寻自己心的方向,因为心灵都是相通,找到自己的心,也就能揣摩出作者的心。
)2、在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能打开思维,畅所欲言。
【合作探究】-------“写景妙悟”此环节训练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有序地描写事物的写法。
激趣并引出探究点:有一件事让我很痛苦,那就是批改写景类的学生作文。
因为“乱、假、空、俗”,是历来写景作文的弊病。
同学有没有同感?想不想“根治”?有一味药方,那就是课文中写景的精彩语段。
(齐读第二段)出示教学目标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真切、有序、生动地描写事物的写法。
出示探究点:1、抓特点---“准”2、不捏造---“真”3、杂不乱---“序”4、巧表达---“彩“第一步:老师对“准、真、序、彩”逐项通俗的解释,可举例说明。
第二步:学生距自己的理解,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加以分析。
第三步:老师根据学生作答的情况进行适时地点拨引导。
难点预设: 4、巧表达---“彩“的切入点不好找。
难点突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词语的运用和修辞手法两个角度去切入。
(此处对修辞的判定以及赏析的简单方法加以明确落实。
)小结并引出第五个探究点:刚才说了那么多写景的技巧,其实技巧犹如人体骨架和血肉,情感才是文章的灵魂。
就本段而言,灵魂就是“快乐”。
在作者的笔下,快乐是眼睛看到的,是耳朵听到的,是舌头尝到的。
(有形、有声、有味)。
你能找到它们吗?(引导学生学习充分调动感官多角度写景的手法)学习方式:个人、小组、老师的三边互动完成。
三、比较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比较探究】-----“感悟童真”此环节训练点:在比较体验中,引导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